食品包装用PVDC多层共挤热收缩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VMPET)、聚乙烯薄膜(PE)、流延聚丙烯薄膜(CPP)、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VMCPP)、双向拉伸聚丙烯镀铝薄膜(VMBOPP)、尼龙薄膜(PA/NY)、铝箔(AL)、纸(PAPER)等材料中的两种或多种材料,经印刷(或无印刷)、复合、熟化、分切、制袋等工艺制成的多层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 1040.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3198 铝及铝合金箔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15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GB/T 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7707-2008 凹版装潢印刷品GB/T 880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 12904 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 19741-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T 19789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库仑计检测法GB 3160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3160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GB 3160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脱色试验GB 31604.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GB 3160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GB 31604.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BB/T 0030 包装用镀铝薄膜QB/T 235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 产品分类3.1 符号及缩略语见附录A。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选用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选用

高阻隔性塑料
具有高阻隔氧气、水分等性能,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新鲜度。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
利用纳米技术改善塑料的阻隔性能,提高其对气体、水分的阻隔 效果。
金属化包装材料
在塑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提高其阻光、阻气等性能,增强 包装的阻隔性。
智能包装材料的发展
温度敏感型智能包装
能感应食品温度变化并改变颜色的包装材料,便于消费者判断食品 新鲜度。
02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保护性能
阻隔性能
塑料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隔 性能,可以有效阻止氧气、水分 、异味等物质的渗透,保持食品 的新鲜度和口感。
耐高低温性能
塑料包装材料应能在不同温度下 保持稳定的性能,尤其要耐受高 温和低温的影响,以确保食品在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加工性能
热封性能
高性能复合包装材料
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低温等优异性能的复合包装材料,能满 足各种特殊食品的包装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油墨附着力
塑料包装材料应具有较强的油墨附着力,以保证印刷图案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的耐磨性和耐候性。
安全性能
无毒无害
塑料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卫 生标准,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
会对食品造成污染。
耐迁移性
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和颜料等 物质应具有较低的迁移性,以避免 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或向食品中迁 移。
美观、实用的塑料包装可以提高食品 的附加值,吸引消费者眼球,促进食 品的销售。
延长食品保质期
优质的塑料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 能和稳定性,能够延缓食品的氧化、变 质过程,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塑料包装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食品塑料包装是指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 制品,具有保护、保存、运输和美化食 品的功能。

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铝箔、镀铝薄膜(聚丙烯镀铝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为基材,经印刷、干法复合制成的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037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1038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667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7707凹版装潢印刷品GB/T880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480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23887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BB/T0030包装用镀铝薄膜QB/T235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分类按材料结构不同分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G类,共七类,见表1。

表1分类类别结构备注A类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内层材质为聚乙烯B类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铝箔(AL)/低密度聚乙烯(LDPE)内层材质为聚乙烯C类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VM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内层材质为聚乙烯D类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VM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内层材质为聚乙烯E类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未拉伸聚丙烯(CPP)内层材质为聚丙烯F类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未拉伸聚丙烯镀铝(VMCPP)内层材质为镀铝聚丙烯G类双向拉伸尼龙(BOPA)/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VM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内层材质为聚乙烯4要求4.1原辅料4.1.1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BOPET)卫生指标应符合GB4806.7规定。

PVDC

PVDC

PVDCPVDC是一种阻隔性高、韧性强以及低温热封、热收缩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理想包装材料,在包装行业独树一帜,特别是其具有阻湿、阻氧、防潮、耐酸碱、耐油浸和耐多种化学溶剂等性能,50年来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军品的包装。

PVDC是以偏二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由于纯PVDC难以加工应用,均聚物一直无法工业化。

上世纪30年代,美国DOW化学公司研制成功VDC-VC共聚物,并取名为"SARAN",80年代又推出VDC-MA系列,因此,所谓的PVDC工业亦是指以VDC为主体的共聚高分子工业。

国外PVDC工业的发展和垄断PVDC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随着其应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初始的PVDC工业,其产品仅仅用于军品的防潮包装。

50年代中叶,由美国DOW公司推向民用,因为解决了仅为12微米厚度的吹膜技术及其自粘性,为美国家庭主妇所接受,作为食品保鲜膜直至今日仍盛行不衰,随着单膜复合、涂布复合、肠衣膜、共挤膜技术的发展,在军品、药品、食品包装业的发展更为广泛。

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包装技术和现代人生活节拍的加快而大量发展起来的速冻保鲜包装,微波炉的炊具革命,食品、药品货架寿命的延长,使PVDC的应用更加普及。

几十年来,作为高阻隔包装材料其主导地位未曾动摇。

80年代出现的高阻隔新材料EVOH,由于其具有可回收性能,一度曾威胁过PVDC的发展,但由于EVOH在高湿度下阻隔功能急剧下降,而未能进一步发展,包括双向拉伸的尼龙膜,都无法取代PVDC的多种优异功能。

PVDC工业发源于美国DOW化学公司,由于初期适逢"二战"而主要用于军品包装,这就给PVDC 工业技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再加上其技术含量高而成为美国DOW公司多年不解密、不转让的一项工业技术。

60年代其与日本合作和发展,目前日本吴羽公司和旭一道公司生产的PVDC可与DOW在市场上竞争。

美国DOW鉴于PVDC胶乳多家生产而将DOW的胶乳转让绐美国汉普郡公司,近年来,由于乳胶涂布的发展,1998年又将该产品收回。

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VMPET)、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聚丙烯珠光膜(CPP)、流延聚丙烯薄膜(CPP)中的两种或三种为基材,经或不经印刷,后经干法复合、分切、熟化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及由该复合膜经制袋工艺制成的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37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103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 1040.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三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QB/T 2358 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 6673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880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GB/T 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GB 3160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GB 31604.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GB 3160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GB 31604.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3 分类3.1 按材料结构按材料结构不同分为A类: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VMPET)/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B类: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丙烯珠光膜(CPP);C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VMPET)/流延聚丙烯薄膜(CPP)。

食品保藏课论文—《食品塑料包装的种类及安全性》

食品保藏课论文—《食品塑料包装的种类及安全性》

食品塑料包装的种类及安全性摘要:食品包装是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位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后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塑料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合成树脂中的游离单位含量(例如聚氯乙烯中的游离氯乙烯单体含量等)以及所添加的助剂的品种。

关键字:食品塑料包装安全性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货架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1]。

包装在对食品提供保护,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它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氧化和其它反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有适当的阻隔性,如油脂食品要求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求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求高保香性;而果品、菜类鲜活食品又要求包装有一定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性。

此外食品包装材料还要有良好的抗拉伸强度、耐撕裂、耐冲击等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应与内装食品发生化学反应,确保食品安全。

另外还要有较高的耐温性,适合食品的高温消毒和低温储藏等特点。

包装自古就有,但直至成为食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原来许多传统不包装的食品,如鲜肉、水果、蔬菜现在也使用了包装。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塑料制品及软塑材料(如复合薄膜等);天然、合成橡胶制品;陶瓷、搪瓷容器;铝、不锈钢、铁质容器;玻璃容器;食用包装用纸[2]。

其中塑料包装容器和材料以其重量轻、不易破损、运销方便、易于加工、成本低和装饰效果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上[4]。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位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后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调味料软包装袋质量检测可参考的测试标准介绍

调味料软包装袋质量检测可参考的测试标准介绍

调味料软包装袋质量检测可参考的测试标准介绍调味料所使用的软塑包装袋,包含共挤工艺制成的黑白膜、干式复合法制成的塑料复合膜等,可遵奉并服从的软塑包装产品标准紧要有以下几项:(1) BB/T 0041—2024 《包装用多层共挤隔绝膜通则》:适用于除医药包装外的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二氯乙烯(PVDC)、聚酰胺(PA)等隔绝性树脂与其他树脂通过共挤工艺生产的具有隔绝性能的多层复合包装膜。

如隔绝类黑白膜。

(2) QB 1231—1991 《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或其混合物为紧要原材料子,经过吹塑、印刷、分切制得的薄膜,如非隔绝性黑白膜、乳白膜。

该类薄膜可用于包装自动灌装的牛奶、豆奶、酱油、豆腐、饮料,不宜用于包装食醋、油脂。

(3) GB/T 10004—202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式复合、挤出复合》:适用于食品和非食品包装用塑料与塑料复合膜、袋,但不适用于塑料料子与纸基或铝箔复合制成的包装膜、袋,也不适用于湿法复合以及直接用共挤复合工艺制成的塑料薄膜、袋。

(4) GB/T 28118—2024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使用温度在70℃以下的以塑料、铝箔为基材复合而成,供食品包装用的膜、袋。

(5) GB/T 28117—2024 《食品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适用于厚度小于0.30mm、以食品级包装用树脂通过共挤工艺生产的多层食品包装用非印刷膜、袋。

(6) QB/T 1871—1993 《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适用于由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或膜,经挤出复合或干法复合而制成复合膜、袋。

紧要用于抽真空、充气、冷冻、低温灭菌包装和一般包装用膜、袋。

(7) 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适用于由纸、塑料薄膜或铝箔经胶黏剂(聚氨酯或改性聚丙烯)复合而成的食品包装袋。

食品相关产品分类目录

食品相关产品分类目录
15.固体食品包装用纸板
16.液体食品包装用纸板
17.特定*♦食品包装用纸和纸板
食品用纸容器
纸袋
1.纸质袋
XK
2.淋膜纸袋
3.涂蜡纸袋
产品类别
产品单元
产品品种
备注
纸罐
1.纸板类罐
2.圆柱形复合罐
纸杯
1.淋膜纸杯
2.涂蜡纸杯
M
1.纸板餐具
2.淋膜纸餐具
3.纸浆模塑餐具
纸盒
1.纸板盒
2.淋膜纸盒
1.特定**食品用纸容器
XK
食品接触用竹木制品
竹木工具
1.竹砧板2.木砧板
NXK
竹木餐饮具
3.一次性竹木筷、杯、勺、碗、碟4.可重复用竹木筷5.冰淇淋挖勺等
其它类竹木制品
6.竹签7.冰棍棒8.咖啡棒等
压力锅
不锈钢压力锅
XK
铝压力锅
食品接触用金属制品
金属餐饮具
1.不锈钢保温容器2.其它金属餐饮具
NXK
食品接触用金属厨具
3.炒锅4.其它金属厨具
14.食品接触用特定复合膜、袋
片材
1.聚丙烯(PP)挤出片材
XK
2.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硬片、膜
3.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
4.食品接触用特定片材
编织袋
1.塑料编织袋
XK
1.软塑折叠包装容器
2.聚烯烧注塑包装桶
3.聚酯(PET)无汽饮料瓶
产品类别
产品单元
产品品种
备注
容器
4.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
3.保鲜盒4.水瓶5.饮料瓶6.牛奶瓶7.酒瓶8.罐头瓶9.玻璃
产品类别
产品单元
产品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用 PVDC 多层共挤热收缩膜、袋
Q/03C1886S-201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PVDC多层共挤热收缩膜、袋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聚乙烯(PE)树脂为主要原料(其中聚乙烯为内层材 料),添加或不添加色母,经共挤出吹膜而制成的具有气体阻隔性的食品包装用PVDC多层共挤热收缩膜、 袋。
按GB/T1040.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采用长条形,长度150mm,宽度15mm,试样标距100±1mm,拉伸 机试验速度(空载)为300mm / min。 4.3.2 水蒸气透过量
按 GB/T1037 规定的方法进行。 4.3.3 氧气透过量
按 GB/T1038 规定的方法进行。 4.3.4 85℃热水收缩率 4.3.4.1 试验仪器及用具
GB 31603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37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
GB/T 103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
GB/T 1040.3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3.1.3 使用的色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9685的规定。
3.1.4 色母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2 外观要求
外观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外观要求






晶点、碳点
允许有极少量存在,每平方米上最多10个 允许有极少量存在,每米长度上最多2个
划伤、异物、气泡、赃污 不允许
不允许
表面纵向条纹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条纹存在
GB/T 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
QB/T 235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3 要求
Q/03C1886S-2017
3.1 原辅料要求
3.1.1 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PVDC)应符合 GB15204 的规定。
3.1.2 聚乙烯(PE)树脂应符合GB 9691的规定。
401-2000 ≥2001
3.4.3 袋跌落性能 袋跌落性能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项目
400 500
表 5 袋跌落性能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 (g)
跌落高度 (㎜)
无渗漏 无破裂
要求
≤100
1000
101-400
800
401-2000
600
无渗漏 无破裂
≥2001
500
3.5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 GB9683 的规定,偏氯乙烯单体和氯乙烯单体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GB/T 5009.119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GB/T 5009.122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二氯乙烷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定法
GB/T 6673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表 6 偏氯乙烯单体和氯乙烯单体卫生指标
项目
指标(以聚乙烯树脂为内层)
偏氯乙烯单体,mg/kg 氯乙烯单体,mg/kg 3.6 溶剂残留量
≤5 ≤0.5
溶剂残留总量≤ 5.0 mg/ ㎡, 其 中 苯 类 溶 剂 不 得 检 出 。
3.7 添加剂
3.7.1 食品包装用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9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GB 1520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卫生标准
a)带自动控温装置的热水槽 1 个,容积 2 升左右; b)钢板尺一把,最小刻度 1 毫米; c)圆珠笔或油性笔 1 支; d)秒表 1 个。 4.3.4.2 测量方法 步骤一:热水槽内加入 1.5 升的水,进行加热控温。温度控制在 85℃±1℃,注意热水要有一定的恒温时 间,以使槽内温度均匀。 步骤二:取薄膜样品一块,长度约 150 毫米。用圆珠笔和钢板尺沿样品横向划一直线,一定要划到样品膜 的两端并记下该直线的长度 W0。然后用圆珠笔和钢板尺沿样品纵向划一 100 毫米的直线,记为 L0 步骤三:将该样品全部浸入热水中,并用秒表从浸入时刻开始计时。到 5 秒钟时将样品从水中捞出。用干 抹布去掉样品上的水份。 步骤四:用钢板尺测出此时样品上横向直线的长度 W1,纵向直线的长度 L1。 4.3.4.3 收缩率的计算方法:
0~+35
表 2 尺寸偏差
膜、袋子宽度(mm)
膜、袋子宽度 偏差要求
<166
0~+10
166~185
0~+12
190
0~+15
195~224
0~+20
≥225
0~+25
袋子厚度(um)
袋封口宽度
标称厚度 厚度偏差,% 偏差值(mm)
58
±10%
±1.0
3.4 物理机械性能 3.4.1 膜、袋物理机械性能
纵向 横向
袋热合强度,N/15mm
27-43 35-55 ≥20
注:纵向、横向长度不足120㎜(即,折径≤120㎜)时,不做拉伸强度、断裂标称应变检测。
3.4.2 袋耐压性能 袋耐压性能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袋耐压性能
项目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 (g)
负荷(N)
要求
≤100

200
101-400
300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条纹存在
热封部位
----
无虚封
3.3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膜卷长度(m)
膜卷长度 偏差要求
500
0~2
600
0~3
800
0~5
1000
0~6
1500
0~8
袋子长度(mm)
袋子长度 偏差要求
≤300
0~+16
301~600 0~+24
601~900 0~+29
≥90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06.1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6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7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膜、袋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项目
膜、袋物理机械性能 指标
拉伸强度,MPa 断裂标称应变, %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40 ≥50 ≥50 ≥50
水蒸气透过量,g/(m2.24h)
Q/03C1886S-2017
≤5
氧气透过量,cm3/(m2.24h.0.1MPa)
≤20
85℃,5秒水收缩率,%
3.7.2 食品包装用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应符合 GB9685 的规定。 3.8 真实性要求
不得添加国家标准规定以外的物质。 3.9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要求应符合 GB/T23887 的规定。
Q/03C1886S-2017
4.试验方法
4.1 外观要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4.2 尺寸偏差 4.2.1 宽度偏差的测定按 GB/T6673 规定的方法进行。 4.2.2 厚度偏差的测定按 GB/T6672 规定的方法进行。 5.3 物理机械性能 4.3.1 拉伸强度、断裂标称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