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挂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杂粮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面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杂粮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青稞、燕麦、荞麦、藜麦米为原料,经研磨成粉后,添加小麦粉,辅以食用盐,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经和面、碾压制片、切面、干燥、包装等工序制成的杂粮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355 小麦粉GB 188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1760 裸大麦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 892 绿色食品燕麦及燕麦粉NY/T 894 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LS/T 3212 挂面LS/T 3245 藜麦米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按原料不同分为青稞面、燕麦面、藜麦面、荞麦面、青稞燕麦面、燕麦藜麦面、青稞藜麦面、青稞燕麦藜麦面。

3.1 青稞面:青稞粉、小麦粉、食用盐、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

面条类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面条类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面条类制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面条类制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米粉、荞麦粉、蔬菜粉、木薯淀粉、绿茶粉、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经配料、和面、压延、成型熟制或不熟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面条类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5 小麦粉GB 1886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461 食用盐GB/T 5517 粮食、油料检验粮食酸度测定法GB/T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29343 木薯淀粉GB5009.44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 1884 绿色食品果蔬粉DB32/T 751-2012 超微绿茶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分类按生产加工工艺不同分为生制面条和熟制面条。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

中国好粮油挂面检测标准中国好粮油挂面是国内一种重要的粮食制品,其检测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从挂面的原材料、加工工艺、产品标签及质量要求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好粮油挂面的检测标准。

首先,挂面是由小麦制成的主食之一,其主要原材料是小麦粉。

检测标准需要确保原材料的品质安全和合格。

小麦粉的检测项目包括水分、面筋度、粗蛋白、筋力指数、泛酸值等。

水分是判断小麦粉是否潮湿的指标,过高的水分可能导致面粉发霉、变质。

面筋度和粗蛋白是判断面粉蓬松韧性的重要指标,它们直接影响挂面的口感和质地。

筋力指数则表明小麦粉的黏性和延展性,是判断面条弹性好坏的指标。

泛酸值是判断小麦粉质量的重要依据,高泛酸值可能暗示面粉发酸,降低挂面的口感和品质。

其次,挂面的制作过程也需要严格把控。

挂面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制粉、和面、延展和烘干等环节。

制粉需要使用专业的面粉加工设备,确保小麦粉的纯净度和加工效果。

和面过程需要控制水粉比,确保挂面的韧性和口感。

延展过程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挂面的形状和长度一致。

烘干过程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挂面内部受热均匀,保持挂面的良好口感。

此外,产品的标签信息也是检测标准的重要部分。

产品标签上需要包含挂面的品牌、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

同时,产品标签上还需要标明挂面的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等,帮助消费者选择和使用。

最后,挂面的质量检测要求是检测标准的核心部分。

其中,挂面的外观、色泽、气味、滋味等方面是最直观的检测项目,需要确保挂面的色泽鲜艳、光滑、无异味。

另外,挂面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过氧化值、酸挥发物等也是重要的检测项目。

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是判断挂面保存期限和品质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含量可能会导致挂面变质。

过氧化值和酸挥发物则是判断挂面氧化程度和新鲜度的重要依据。

总结而言,中国好粮油挂面的检测标准包括原材料的品质、加工工艺、产品标签和质量要求等多个方面。

杂粮面粉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面粉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面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杂粮面粉的原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裸大麦(青稞)、豌豆、燕麦和小麦为主要原料,经除杂、去皮、研磨、混合和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杂粮面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1 小麦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507 粮油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GB/T 5508 粮油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GB/T 5509 粮油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GB 8665 粮食包装面粉袋GB/T 10460 豌豆GB/T 11760 裸大麦GB 131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物加工卫生规范GB/T 15684 谷物碾磨制品脂肪酸值的测定LS/T 3102 燕麦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3.1.1 裸大麦:应符合GB/T 11760的要求。

新国标面条执行标准

新国标面条执行标准

新国标面条执行标准一、原料选择新国标对面条的原料选择有明确规定,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小麦粉,不得使用变质、霉变或者被污染的原料。

同时,为了提升面条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添加适量的优质淀粉、食盐等辅料。

二、配方要求新国标对面条的配方也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确保面条的营养成分均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在配方中不得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必须使用的添加剂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最后,要保证面条的口感和品质,配方的比例和添加的辅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和验证。

三、加工工艺面条的加工工艺对其品质和口感有很大的影响。

新国标要求面条加工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保证面条的加工过程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同时,要严格控制面条的加工温度和时间,保证面条煮熟煮透,避免出现夹生或者过熟的现象。

四、质量检测新国标对面条的质量检测非常严格。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应包括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营养成分等,确保面条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抽检,保证面条的质量和安全。

五、标签标识新国标对面条的标签标识有明确的规定。

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等信息,同时还应注明原料配方、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等。

消费者可以通过标签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六、包装储存面条的包装储存对其品质和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新国标要求企业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密封性好、防潮、防尘、防虫等性能优良。

同时,应将面条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清理库存产品,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七、运输要求面条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

新国标要求企业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尘、防雨、防污染等问题。

同时,要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适宜,避免产品受到高温或低温的影响而导致变质或破坏品质。

《杂粮》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杂粮》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杂粮》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杂粮是我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之一,该产品目前尚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更好的组织生产,加工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特制订了本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企业指导、组织生产、最终产品检验、销售的依据,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而编制的。

标准编制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原、辅料购进入库验收1、稻谷:应符合GB1350的规定。

2、小麦:应符合GB1351的规定。

3、大豆:应符合GB1352的规定。

4、花生:应符合GB/T1532的规定。

5、玉米:应符合GB1353的规定。

6、高粱:应符合GB/T8231的规定。

7、粟:应符合GB/T8232的规定。

8、荞麦:应符合GB/T10458的规定。

9、红豆、赤小豆:应符合GB/T10461的规定。

10、绿豆:应符合GB/T10462的规定。

11、裸大麦;应符合GB/T11760的规定。

12、芝麻:应符合GB/T11761的规定。

13、黍:应符合GB/T13355的规定。

14、燕麦:应符合LS/T3102的规定。

15、芸豆、豇豆:应符合LS/T3103的规定。

16、青豆、薏苡、藜麦:应符合GB2715、GB1761、GB2762、GB2763的规定。

二、产品生产工艺:以粟、黍、高粱、荞麦、燕麦、大麦、小麦、薏苡、藜麦、稻谷、玉米为原料,经清理、脱壳、碾磨、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小米、大黄米、高粱米、荞麦米、燕麦米、大麦米、小麦米、薏仁米、藜麦米、糙米、黑米、红米、大米、糯米、紫米、玉米糁、燕麦片及红豆、绿豆、大豆、芸豆、赤小豆、青豆、豇豆、芝麻、花生,以及以上述米类、豆类、玉米糁、燕麦片、芝麻、花生中的两种或几种为原料经混合、包装制成的杂粮。

三、本标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限量及制订依据:指标企业标准指标限量引用标准名称引用标准指标限量杂质%≤1.0根据产品特性制订根据产品特性制订碎米%≤6.0根据产品特性制订根据产品特性制订水分%≤14.5根据产品特性制订根据产品特性制订总汞(以Hg计)∕(mg/kg)≤0.02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0.02总砷(以As计)∕(mg/kg)≤0.5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0.5a无机砷(以As计)∕(mg/kg)≤0.2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0.2铅(以Pb计)∕(mg/kg)≤0.2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0.2镉(以Cd计)∕(mg/kg)≤0.1豆类、糙米、大米:≤0.2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0.1铬(以Cr计)/(mg/kg)≤0.9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1.0苯并(a)芘/(µg/kg)≤5.0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5.0黄曲霉毒素B1∕(µg/kg)≤5.0玉米糁:≤20糙米、大米:≤10GB276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5.0玉米糁:≤20糙米、大米:≤10赭曲霉毒素A/(µg/kg)≤5.0GB276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5.0b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µg/kg)≤1000GB276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1000c玉米赤霉烯酮/(µg/kg)≤60GB276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60a:仅适用于糙米、大米。

五谷杂粮挂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五谷杂粮挂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五谷杂粮挂面
Q/LBW0007S—201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谷杂粮挂面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荞麦、莜麦、豌豆为原料,经除杂、去皮、研磨,辅以小麦粉、食盐, 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再经混合、拌面、手工或机械压面、切条、自然风干、包装等 工艺制成的五谷杂粮挂面。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24个月。
4
6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 GB 13122 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同一班次、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生产的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
7.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6袋,3袋检验,3袋
留样。 7.3 出厂检验 7.3.1 产品出厂前,应由公司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签发检验 合格证(或成品放行单),方可出厂。 7.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水份、酸度及烹调损失为每批必检项目。 7.4 型式检验 7.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b)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 生产主要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变化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4.2 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4.2~4.5全部项目。 7.5 判定规则 7.5.1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7.5.2 检验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 格。
4.5 净含量
表 3 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指标
mg/Kg
0.2
检验方法 GBLeabharlann 5009.12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五谷杂粮米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五谷杂粮米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五谷杂粮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五谷杂粮米的原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荞麦粉、莜麦粉、玉米粉、粟米粉、扁豆粉(扁豆磨粉)等杂粮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混合、挤压膨化熟化、烘干、筛选、分装等工艺制而成的非即食系列五谷杂粮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1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铝的测定GB 5009.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463 玉米粉GB/T 13360 莜麦粉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9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 893 绿色食品粟米及粟米粉NY/T 894 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LS/T 3103 菜豆(芸豆)、豇豆、精米豆(竹豆、榄豆)、扁豆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3.1.1栗米粉:应符合NY/T 893的规定。

3.1.2荞麦粉:应符合NY/T 894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技术要求
1
Q/LBW0007S—2017
4.1 原料和辅料
4.1.1 原料 4.1.1.1 小麦粉:应符合GB 1355的规定。 4.1.1.2 莜麦:应符合GB/T 13359的规定。 4.1.1.3 荞麦:应符合GB/T 10458的规定。 4.1.1.4 豌豆:应符合GB/T 10460的规定。 4.1.2 辅料 4.1.2.1 食盐:应符合 GB 2721 的规定。 4.1.2.2 碳酸钠:应符合 GB 1886.1 的规定。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24个月。
4
6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 GB 13122 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同一班次、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生产的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
7.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6袋,3袋检验,3袋
留样。 7.3 出厂检验 7.3.1 产品出厂前,应由公司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逐批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签发检验 合格证(或成品放行单),方可出厂。 7.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水份、酸度及烹调损失为每批必检项目。 7.4 型式检验 7.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b)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 生产主要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变化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4.2 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4.2~4.5全部项目。 7.5 判定规则 7.5.1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7.5.2 检验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 格。
项目
水分,g/100g ≤ 酸度,mL/10g ≤ 熟断条率,g/100g ≤ 烹调损失,g/100g ≤
4.4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指标
机器面
手工面
14.5
4.0
5.0
10
15
检验方法 GB 5009.3 GB 5009.239
LS/T 3212
铅(以 Pb 计), ≤
项目
3
Q/LBW0007S—2017 8.3.2 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8.3.3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曝晒、雨淋、受潮。 8.4 贮存
产品离地、离墙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并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不 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严禁露天堆放、日晒、雨 淋。 9 保质期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4.5 净含量
表 3 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指标
mg/Kg
0.2
检验方法 GB 5009.12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食品添加剂
5.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2
Q/LBW0007S—2017 5.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碳酸钠按生产需要量适量添加。
挂面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产品分类
3.1 按原料不同分为苦荞挂面、甜荞挂面、莜麦挂面、豆面挂面。 3.2 按工艺不同分为手工挂面和机器挂面。 3.3 按形状不同分为面条和异形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355
小麦粉
GB 188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
五谷杂粮挂面
Q/LBW0007S—201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谷杂粮挂面的产品分类、荞麦、莜麦、豌豆为原料,经除杂、去皮、研磨,辅以小麦粉、食盐, 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再经混合、拌面、手工或机械压面、切条、自然风干、包装等 工艺制成的五谷杂粮挂面。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GB 28050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规定。外包装箱标志应
符合GB/T 191的规定 8.2 包装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GB 4806.7和GB 4806.8要求,封口严密,包装牢固。 8.3 运输 8.3.1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 贮、混运。
GB 5009.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酸度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458
荞麦
GB/T 10460
豌豆
GB 131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谷物加工卫生规范
GB/T 13359
莜麦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LS/T 3212
4.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项目 色泽
滋味和气味
组织形态 杂质
表 1 感官要求
指标 呈白或微黄色。 具有各类面粉特有的气味,无异味、无噌牙,煮熟后汤色 清,不粘,有韧性。 形态完整,允许有少量断条、碎霄。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4.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检验方法 将样品内容物倒在洁净的 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 其色泽、组织形态和杂质 、嗅其气味,并将样品煮 熟品尝滋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