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
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
箱梁顶板厚22cm。
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
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
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
主梁设纵向预应力。
钢束采用Ø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
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
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
钢束为19Ø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图1.2 横梁边截面形式图1.3 结构支承示意图(二)设计荷载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荷载:桥宽9.5米,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没有人行道,所以未考虑人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面板升温140C,降温70C。
基础沉降:桩基础按下沉5mm计算组合。
其他荷载:(三)主要计算参数材料:C50砼;预应力钢束: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
一期恒载 容重325/kN m γ=;二期恒载:防撞墙砼重量为0.34722517.35/kN m ⨯⨯=,花槽填土重量为0.419208.38/kN m ⨯=;桥面铺装:沥青砼323/kN m γ=,计算每延米重量为7.750.092316.04/kN m ⨯⨯=;(四)计算模型结构计算、施工模拟分析以设计图纸所示跨度、跨数、断面尺寸及支承形式为基础,有关计算参数和假定以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为依据。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全部解释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全部解释应力是材料受力时产生的内部力,它是描述材料内部抵抗外部力的能力的物理量。
在工程领域中,计算材料的应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是计算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应力的公式,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梁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是由弹性力学理论推导而来的,它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质来计算梁的应力。
在工程实践中,梁的应力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和轴向应力三种类型的应力。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应力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解释。
1.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是由于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弯曲变形所引起的,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 = M c / I。
其中,σ表示梁的弯曲应力,单位为N/m^2;M表示梁的弯矩,单位为N·m;c表示梁截面内的距离,单位为m;I表示梁的惯性矩,单位为m^4。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弯曲应力大小,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
在工程实践中,通常会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剪切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剪切应力。
剪切应力是由于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剪切变形所引起的,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τ = V Q / (I b)。
其中,τ表示梁的剪切应力,单位为N/m^2;V表示梁的剪力,单位为N;Q 表示梁的截面偏心距,单位为m;I表示梁的惯性矩,单位为m^4;b表示梁的截面宽度,单位为m。
剪切应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剪切应力大小,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
在工程实践中,通常会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剪切应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轴向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会产生轴向应力。
轴向应力是由于梁在受力时产生的轴向变形所引起的,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 = N / A。
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线形控制与应力控制的研究

1 2 —7 中5
1 7 —7 中5
t
4 6 . 2 1 3
1 5 2 . 1 3 9
4 — 7 5 至2 5 精轧螺纹麟 H R B 3 3 5
Q 2 3 5
2 91 40
.
பைடு நூலகம்
t t
’ 7 R 0 6 5 9 0 6 0
3 0 8 6 5
路 桥 建设
高速 铁路连续梁桥 的线形控制 与应 力控制 的研 究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取得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同时人们对高速铁路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由于高速铁路 中 的连续梁桥 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 , 对此, 铁路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要引起 重视。本文就永定 新河特大桥悬臂浇筑连续箱梁工程施 工进行探讨分析 , 着重从其线形控制和应力控制进行研 究, 提 出相关 的施工要 点, 从 而保证 高速铁 路连续梁桥 的质量 , 促进企
1 6 . 2 7 4
4 0 6 6 6 5 2
其 主 要功 能 就是 根据
施 工的控制 目标( 比如 结构应力 、 标高 以及 内 力) 的计算值和测量值 二者 之 间所存 在 的误 差来 识别 施 工模 拟计
 ̄ R t . = 1 8 6 0 MP a
钢绞线 粗钢筋 昔通钢筋
要做到精确 ,而应力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 障梁桥设计和结 构应 力状 每个节段 长度为9 . 7 5 m , 此节段为现浇段 。在进行施工 的时候 , 必须要注意 第一 , 在施工过程中 , 要 严格 按照挂篮安装 、 张拉钢束 以及混凝 态相符合 , 从而实现设计 的预计 目标。本文以永定新河特大桥悬臂浇筑连 以下两点 :
部 位 材料及规格 单位 数量
midas 定义张拉控制应力

midas 定义张拉控制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在张拉过程中对材料施加的控制力,用于调节材料的应力状态。
在张拉过程中,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或应力,可以改变材料的形态和性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张拉控制应力通常用于金属、混凝土等材料的加工和结构设计中。
具体来说,张拉控制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预应力张拉:在混凝土结构中,经过预应力张拉,将钢筋或钢束施加一定的拉力,使其产生预压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金属材料的拉伸加工:在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通过施加拉力,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善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韧性。
这种方式常用于拉伸试验、金属丝的制备等。
3. 张拉应力的控制:在工程设计中,通过控制张拉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
例如,在桥梁设计中,通过对张拉应力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桥梁的挠度和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之,张拉控制应力是一种通过施加力或应力来调节材料应力状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和结构设计中,以实现预期的性能和效果。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在桥梁建设领域,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工艺。
它如同为桥梁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使其能够承受车辆的通行和各种自然力的考验。
那么,什么是连续梁预应力张拉?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连续梁,是指由多跨梁通过支座连接而成的一种梁体结构。
在连续梁中施加预应力,能够显著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预应力张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预先埋设在梁体中的高强度钢筋或钢绞线施加拉力,使其在梁体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预应力张拉的原理,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一根竹子,如果我们直接在上面施加压力,它很容易弯曲甚至折断。
但是,如果我们在竹子内部预先施加一个与外部压力相反的拉力,那么竹子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容易变形。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的作用就类似于此,通过预先给梁体施加一个“内部抵抗力”,从而增强梁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
在进行连续梁预应力张拉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精心的准备工作。
首先,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用于预应力的钢筋或钢绞线必须具备高强度、低松弛等性能,以确保在长期使用中能够保持稳定的预应力效果。
同时,锚具、夹具等配套部件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以保证在张拉过程中不会出现滑脱等问题。
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梁体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一定比例后,才能进行预应力张拉。
否则,过早的张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梁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预应力张拉了。
预应力张拉通常采用千斤顶进行。
千斤顶的类型和规格应根据预应力筋的数量、规格和张拉力的大小进行选择。
在张拉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和张拉力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先纵向预应力筋,再横向预应力筋,最后竖向预应力筋。
张拉力的控制是关键,通常采用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校核的方法。
也就是说,根据设计要求的应力值来控制千斤顶的拉力,同时通过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量来校核张拉力是否达到要求。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作业指导书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作业指导书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经过审批合格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阅读熟悉规范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现浇梁段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及时养护和保湿,预应力管道要求清理干净后进行穿束、锚具安装。
张拉设备事先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标定,预应力张拉相关数据已经过计算和复核。
3.技术要求3.1钢绞线进场时应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捻距的外观检查及力学性能的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包括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以及极限伸长率试验。
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直径和每延米重量进行检查,并抽样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3.2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后时应进行外观检查、硬度试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3.3金属波纹管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应对其外观、尺寸、最小钢带厚度、最小波纹高度、径向刚度、抗渗漏性能进行检验。
3.4梁段内按设计定位网要求设置定位钢筋,用以固定波纹管位置,要求波纹管定位牢固,不得松动。
3.5钢绞线应采用砂轮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断,也不得使钢绞线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影响;钢绞线下料后不得散头。
3.6穿束过程中钢绞线不得交叉、缠绕,穿束后钢绞线端头用包装薄膜包裹,以防锈蚀。
3.7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端部螺母必须旋入足够的长度,精轧螺纹钢筋应露出端部螺母;当采用连接器接长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时,应确保两端均旋至连接器中央。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工序梁段钢筋安装过程中,同步进行波纹管的安装、定位,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梁段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张拉分初张拉和终张拉两个阶段进行。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弹性模量达到100%时方能进行张拉。
为避免梁体发生早期裂缝,应在初张拉后方可拆除底模支撑。
用新规范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用新规范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它可以有效地分担荷载,并具有较好的变形性能和挠度控制能力。
本文将以新规范为依据,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计算方法。
一、材料强度的计算首先,根据新规范的要求,需要计算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按照规范中的公式,可以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数值。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的预应力钢筋,需要计算其抗拉强度。
根据规范,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计算。
二、截面性能的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截面性能是指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承载能力包括极限弯矩和抗剪承载力,变形性能主要包括挠度和裂缝的控制。
1.极限弯矩的计算极限弯矩是指在梁截面的一侧产生最大应力时,梁截面的承载能力。
根据新规范,可以采用一系列公式和计算方法来计算极限弯矩。
2.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抗剪承载力是指连续梁在承受剪力荷载时的承载能力。
根据规范中的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抗剪承载力。
3.挠度和裂缝的控制挠度和裂缝的控制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通常,可以采用一系列方法来控制梁的挠度和裂缝,如增加截面高度、增加预应力等。
三、校核计算和验算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计算时,需要进行校核和验算,以保证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校核计算主要是检查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一致性,验算是指将计算结果与规范中要求的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梁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总结起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计算要考虑材料强度、截面性能、挠度和裂缝的控制等因素,需要根据新规范进行计算和校核验算。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从而满足工程的要求。
连续梁临时固结计算书

附件三:连续梁临时固结计算书一、墩梁临时固结的设置本桥墩梁铰接,为避免悬灌梁施工时前后梁段荷载不平衡产生倾斜,且不使永久支座过早受力,在悬灌梁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支座,并临时将桥墩与梁体固结。
临时固结施工步骤如下:墩身施工时在墩顶上设置强度等级为C40,横截面为0.9×2.7m的砼临时固结支墩(中间设两层5cm厚40号硫磺砂浆层)。
其余部分与梁体钢筋焊接,形成墩梁临时固结,以抵抗墩梁节点处不平衡弯矩作用。
顺桥向中心距2.7m。
图1-1 墩顶临时锚固构造示意图二、荷载计算纵向最大不平衡弯矩由悬臂灌注两端混凝土灌注不平衡重、成型后各节段由于施工误差产生的不平衡重、不对称设置的锯齿块的不平衡重等引起的。
表2-1给出了(48+80+48)m连续梁的节段长度、节段重量等主要计算参数。
图2-1给出了临时锚固受力简图。
图2-1 临时锚固受力简图临时支座处的精轧螺纹钢承担。
在结构最大双悬臂状态,劲性骨架锁定前,临时压重已经加载,为临时支座受力的最不利状态。
由于上部结构自重产生的临时支座竖向反力为(考虑了挂篮自重、压重自重):tR R 9.171525.592709.1215.1208.1.1234.1188.1324.1380.1450.1327.1368.1505.29621=⎥⎦⎤⎢⎣⎡+⨯⎪⎪⎭⎫ ⎝⎛+++++++++++== 在结构最大双悬臂状态,考虑一侧各节段混凝土自重超重5%,并考虑另外一侧挂篮与梁段混凝土掉落(考虑1.2的冲击系数),由此产生的不平衡弯矩为最不利受力状态。
其弯矩为:()mt M .1.101582.10.27309.4508%50.27309.45087.39774.35694.29884.28873.25258.21383.15182.11624.8290.593=⨯++⨯⎥⎦⎤⎢⎣⎡+++++++++++=临时支座中心距2.7m ,由于不平衡弯矩导致临时支座处的竖向力为:t d M R 3.37627.212.10158===' t R R 2.54783.37629.1715max 2max 1=+==t R R 4.20463.37629.1715min 2min 1-=-==三、临时锚固的检算连续梁在悬灌施工过程中由于在不同工况下,施工管理与控制差异、认为操作的不准确等因素,连续梁会产生一定的不平衡力矩,本段(48+80+48)m 悬灌连续梁不平衡力矩约为10158.1t ·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连续梁张拉控制应力调
整计算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
(DK6+)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中国中铁二局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成都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CPZQ-1标(DK6+)成都西特大桥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调整计算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项目经理部
成都
目录
1编制依据
⑴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图号:《成蒲施桥-01-T-05》
⑵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方针政策、规范、验收标准及施工指南等;
⑶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类似工程的经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成都西特大桥五联
(32+48+32)m连续梁纵向预应力体系。
3工程概况
本连续梁采用两向预应力体系,即为纵向、竖向。
⑴纵向预应力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的高强度钢绞线。
顶板、腹板及底板纵向预应力每根管道均采用9根/束;采用外径87mm,内径80mm 金属波纹管成孔,M15A-9圆塔形锚具锚固,张拉千斤顶采用
YCW250B。
⑵梁体腹板中的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公称直径25mm的预应力砼用螺纹钢筋(PSB830)(精轧螺纹钢筋),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YCW60B型千斤顶张拉,JLM-32型锚具锚固。
4设计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损失计算参数
本工程采用外径87mm,内径80mm金属波纹管成孔,钢束与孔道壁之间的摩阻系数U取,管道位置的偏差系数K取;锚具的锚口摩阻损失与锚下喇叭口摩阻损失之和σk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在施工时应按(1)、(2)项实测结果调整张拉控制应力。
工程实例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图号:《成蒲施桥-01-T-05》中所有纵向预应力钢束N1~N25(备)的锚下控制应力σcon均为:1302MPa,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施工时需按照实际测定的管道摩阻和锚具应力损失对张拉控制应力σk进行调整。
管道摩阻系数的测定
(1)测试原理
本次测试方法与常规测试方法比较,主要特点是:
图l中约束垫板的圆孔直径与管道直径相等,预应力筋
以直线形式穿过喇叭口和压力传感器,预应力筋与二者没有
接触,故所测数据仅包括管道摩阻力,保证了管道摩阻损失测
试的正确性。
而常规测试所测摩阻力包括了喇叭口的摩阻力,
测试原理上存在缺陷。
2)摩阻损失的计算公式
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力筋的管道摩阻损失的计算公式统
一为:
σs =σcon[1-e-(Uθ+KX)]
式中:
σcon:钢筋(锚下)控制应力(MPa):
σs:由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MPa):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长度上,钢筋弯起角之和(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m);
U: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K:考虑每米管道对其设计位置的偏差系数。
(3)测试结果与分析
通过委托“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0#梁段纵向钢绞线束进行摩阻损失测试。
预应力管道采用外径87mm,内径80mm金属波纹管成孔,对该梁的Nl左外、N1右外、N9左、N9右四个孔道进行管道摩阻测试,实测结果为:U =,k=。
实测结果的摩阻系数U比设计值的U=大,实测结果的管道位置的偏差系数K比设计值的K=小。
锚口摩阻和喇叭口摩阻的测定
(1)测试原理
锚口摩阻及喇叭口摩阻试验在混凝土试件上进行,截面中心处的预应力管道为直线管道,采用的成孔方式及锚具、锚垫板与梁体相同。
试验采用单端张拉方式,试验张拉控制力为预应力钢绞线的
f ptk×Ap(A,为9根钢绞线的面积)。
(2)测试结果及分析
通过委托“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上述的测试原理,经过现场试验3个试验试件,得出测试结果见表l,锚口摩阻和喇叭口摩阻损失的平均值为%。
该实测值比设计值(6%)偏小%。
表l锚具摩阻损失测试结果
5张拉控制应力的调整
调整锚下控制应力和锚外控制应力
为保证梁体的设计张拉应力准确的施加于梁体,须根据实际的管道摩阻和锚具摩阻对设计张拉应力进行调整。
下面对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工程(DK6+)成都西特大桥(32+48+32)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进行纵向预应力体系张拉控制应力的调整。
σcon =σK×(1-σ12) (1)
σ1 =σcon×e-(Uθ+KX) (2)
σi =σi-1×e-(Uθ+KX) (3)
式中:
σcon:预应力筋锚下控制应力(M Pa):
σk:预应力筋锚外控制应力(M Pa):
σ12:由锚口及喇叭口造成的摩阻损失(M Pa);
σ1:第一段末控制应力(M Pa);
σi:第i段末控制应力(M Pa);
σi-1:第i段首控制应力(M Pa):
θ:力筋张拉端曲线的切线与计算截面曲绒的切线之夹角,称为曲线包角;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
U:力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K:考虑管道对其设计位置的偏差系数。
根据式(1)、(2)、(3)和设计参数可得表2。
表2设计参数计算数据
注:设计的管道摩阻系数u=,偏差系数k=
计算施工锚下控制应力
根据实测的管道摩阻和锚具摩阻,运用式(1)、(2)、(3)
反算施工锚下控制应力和锚外控制应力。
各项参数及结果见表3。
表3施工参数计算数据
注:实测的管道摩阻系数u=,偏差系数k=
计算的结果与分析
由表2和表3的数据可知,根据实测的管道摩阻和锚具
摩阻参数计算出的张拉控制应力比设计值平均小%,偏差
比较大。
其原因是:施工中预应力管道不平顺,另外锚具的摩阻%比设计值6%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