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监测 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摘要:振动是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门较完整的振动工程学科,可供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仪器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以及对主要生产过程或重要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振动的测量。

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振动测试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

最后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振动测试;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激振测试系统1.引言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

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

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

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

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

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

振动测试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

与此同时,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 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振动测试是一种通过测量结构物或系统的振动特性来评估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测试方法。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建筑工程等。

本文将对振动测试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述,以便读者了解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

振动是物体或系统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发生的周期性运动。

通过测量物体或系统的振动特性,我们可以获取到其振动频率、振动模态、振动幅值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物或系统的稳定性、动态特性、故障诊断等。

在振动测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模态测试、频率响应测试和振动传感器测试。

模态测试是一种通过激励结构物的振动来确定其固有频率和振型的方法。

它通常使用冲击激励或激励信号来激发结构物的振动,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来测量振动响应。

频率响应测试是一种通过将一系列频率变化的激励信号输入到结构物中,并测量响应信号来获取频率响应函数的方法。

振动传感器测试是一种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物的振动响应的方法。

振动传感器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它们将结构物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除了传统的测试方法,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如滑动激励测试、光纤传感器测试和无损检测测试。

滑动激励测试是一种通过激发结构物的滑动振动来测量其动态特性的方法。

光纤传感器测试是一种使用光纤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物或系统的振动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具有高灵敏度、宽频率范围和免受电磁干扰的特点。

无损检测测试是一种通过使用非接触式技术来评估结构物或系统的健康状况的方法。

它可以检测和诊断结构物中的缺陷、损伤和故障,如裂纹、松动等。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和信号处理方法。

对于不同的结构物或系统,选择适当的激励方式和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测试效果和数据质量。

其次,需要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分析解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分析解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黄盼(西华大学,成都四川 610039)摘要:振动测试和分析对结构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故障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综述了当前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包括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振动信号数据采集技术、振动测试技术、以及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工程应用,最后对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振动测试; 信号分析; 动态特性; 综述Summary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HuangPan( 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Abstrac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analyz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detecting the failures of structures,systems and facilities.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vibration signal data acquisition,vib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predicted.Key words: vibration testing; signal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overview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振动及设备动态特性引起的问题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摘要:振动是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门较完整的振动工程学科,可供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仪器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以及对主要生产过程或重要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振动的测量。

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振动测试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

最后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振动测试;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激振测试系统1.引言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

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

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

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

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

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

振动测试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了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

与此同时,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 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

振动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

振动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

振动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振动监测技术在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振动监测技术通过对机械和结构振动信号的采集、分析和诊断,可以提前发现设备和结构的故障,对其进行预防性维护,从而减少设备损坏和生产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和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然而,振动监测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传统的振动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对于一些特殊的环境和设备,监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有必要对振动监测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报告针对振动监测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推动振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文献综述1. 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振动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故障诊断方法,已经在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振动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接触式振动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振动传感器,通过采集机械和结构的振动信号,对设备和结构的状态进行监测和诊断。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振动监测技术正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和无人化的方向发展,为工程和设备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2. 振动监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振动监测技术具有高效、精准、实时的特点,能够对设备和结构的状态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诊断,有利于预防设备故障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是,传统的振动监测方法存在着监测范围有限、监测精度不高、监测效率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环境和设备中的应用。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国内外对振动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国外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振动监测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推动了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

然而,目前还缺乏针对振动监测技术的全面、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有必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振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振动监测项目组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的工作成果和总结。

一、项目背景振动监测是指通过对结构或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结构的安全运行。

近年来,我公司接手了一些大型结构和设备的振动监测任务,包括桥梁、大楼、飞机、列车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们公司的技术能力,也保障了客户对于结构安全的需求。

二、项目总结在振动监测项目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 设备选型与安装:在振动监测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先进的振动监测仪器和传感器,并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和安装。

我们充分考虑了结构的特点,确保了振动信号的高质量采集,并且提高了采集的精度和准确性。

2. 数据采集与存储:我们采用了远程监测系统,通过网络将振动监测仪器连接到中央服务器。

这样,我们能够实时获取结构和设备的振动数据,并将其进行存储和分析。

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我们能够随时调查振动信号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

我们运用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提取出了振动信号的关键特征,如频率、振幅、相位等。

这些特征数据为我们判断结构和设备的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4. 故障预测与诊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建立结构和设备的模型,并进行预测和诊断故障。

我们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对比,能够判断结构和设备的健康状态,并提前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些预测结果为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了依据,以减少故障的发生和影响。

三、工作成果通过我们的努力,振动监测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 为客户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振动监测数据,保障了结构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2. 成立了专业化的振动监测团队,提高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能力。

3. 推动了振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振动试验系统计量现状及发展综述

振动试验系统计量现状及发展综述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典型激光干涉法振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法校准装置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图中,激光沿着x轴传播,激光光束经分光 镜分成两束,一束光透过的分光镜至参考 镜,另一束经分光镜至固定在振动台面上 的测量镜片上。因为参考镜的位置是固定 的,因此光线通过的路程是常数,而测量 镜则随振动台做上下振动,因此光程是变 数。两束光经参考镜和测量镜反射后和成 产生光的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R 。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振动计量发展趋势
•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信号处 理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据采集卡的采集速 度、分辨率和存储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实 现对频率变化达数MHz 以上的光电信号的 采集和存储成为可能。而计算机运算速度 的提高和应用软件的强大功能,也使得完成 数据分析处理和复杂的数学解算相对容易。 这些为振动计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 力,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上述的迈克尔逊激光干涉仪是零差式激光 干涉仪,尽管零差式正弦逼近法有上述突 破,但当其校准振动位移幅值≤0.5μm 时 就存在一定困难,甚至是不适宜的。近年来 PTB和中国计量院已采用外差式激光干涉仪 可实现微小振动位移幅值的校准,且达到1 nm 的水平。目前, 采用改进后的零差式迈 克尔逊激光干涉仪的正弦逼近法可以实现 微米级振动幅相特性的精确校准, 而外差 式激光干涉仪的正弦逼近法能够实现纳米 级振动幅相特性的精确校准。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各类校准方法适用的频率范围及校准 不确定度
总目录
上一页

文献综述振动力学汇总

文献综述振动力学汇总
激振器:用于产生振动激励,是实验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测振仪:用于测量振动信号,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 动态信号分析仪:用于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提供丰富的动态信息 振动台:用于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振动环境,是实验中常用的测试设备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目的:明确实 验的目标和研究问 题
实验原理:阐述实 验的基本原理和理 论依据
优点:计算量相对较小,适用于复杂边界条件和不规则区域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生物等领域
局限:对于多维问题,边界元法的计算量会显著增加
无网格法
定义:无网格法是 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不需要网格划分, 可以处理复杂的几 何形状和边界条件
优点:减少计算量, 提高计算效率,适 用于复杂问题
缺点:需要高精度 算法和计算资源, 对初值条件敏感
06 振 动 力 学 研 究 展 望
Part One
振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背景
振动力学的定义:研究物体振动和 振动的应用的学科。
振动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机械、 航空、建筑等领域的振动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振动力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钟 摆振动到现代的复杂振动系统。
振动力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物 理学、数学等学科在振动力学中的 应用。
线性振动理论
定义:线性振动理论是研究线性系统的振动现象的理论 特点:线性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其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呈线性关系 描述方法:通过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振动行为 适用范围:适用于描述简单振动系统,如单摆、弹簧振荡器等
非线性振动理论
定义:描述物体在非线性状态下产 生的振动现象的理论。
国内研究:振动力学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 国际研究:振动力学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 国内外研究比较:比较国内外在振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差异和特点,分析原因和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振动力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张义民:《机械振动学漫谈》,科学出版社,2010.
【2】S. S. Rao. Mechanical Vibrations (SI ed.). Prentice Hall, 2005《工程中的振动问题》【3】刘延柱陈文良陈立群:《振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易良榘:《简易振动诊断:现场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5】A.Dimarogonas. Vibration for Engineers (2nd ed.). Prentice-Hall, 1996
【6】张义民李鹤:《机械振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7】P. L. Gatti, V. Ferrari. Applied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Vibrations: Theory, Methods, Measuring Instrumentation. London: E & FN Spon, 1999
【8】屈维德等:《机械振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00-01-01
【9】G. Genta. Vibration of Structures and Machines: Practical Aspects (3rd ed.). Springer-Verlag, 1999
【10】闻邦椿:《机械振动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11】W J Palm. Mechanical Vibration, John Wiley &Sons, 2006
【12】韩清凯,于晓光:《基于振动分析的现代机械故障诊断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5-1
【13】J. H. Ginsberg.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2001
【14】王孚懋,任勇生,韩宝坤《机械振动与噪声分析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15】师汉民,黄其柏《机械振动系统:分析建模测试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