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脑疝病人的护理培训ppt课件

两种脑疝的鉴别诊断
小脑幕裂孔疝 病 因 幕上病变
枕骨大孔疝 幕上或幕下病变
病 程 较长,进展较慢 较短,进程较快
意识障碍 有
瞳孔 呼吸
先病侧散大,后双 侧散大光反射消失 慢而深,晚期不规 律至停止
急性发作有,慢性 发作无 双侧先缩小,晚期散 大光反射消失
常突然停止
脑疝急救措施
1、立即脱水治疗,快速静脉输入甘露醇等强力脱水剂。 2、留置导尿,了解脱水效果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4、准备气管插管盘及呼吸机,呼吸障碍者行辅助呼吸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6、紧急做好术前特殊检查及术前准备
谢率增加,加重脑缺氧
护理措施
2、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 (1)休息:嘱病人安心休养,避免情绪激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 禁忌高压灌肠! (4)躁动的处理 寻找并解除躁动的原因,不
盲目使用镇静剂或强制约束
护理措施
3、药物治疗的护理 (1)使用脱水药物的护理 (2)激素治疗的护理 4、辅助过度换气的护理 维持paO2 12~13.33kpa、paCO2 3.33~4.0kpa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矢量图标可替换
04
点击输入标题
递进关系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矢量图标可替换
01
点击输入标题
02
点击输入标题
03
点击输入标题
04
点击输入标题
递进关系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脑疝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脑疝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脑疝? 2. 谁需要脑疝护理? 3.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4. 怎样进行脑疝护理? 5. 为何重视脑疝护理?
什么是脑疝?
什么是脑疝?
定义
脑疝是指脑组织因颅内压增高而向颅外或向颅腔 内的其他空间移位的现象。
脑疝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
什么是脑疝?
谁需要脑疝护理? 护理团队
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谁需要脑疝护理? 家属支持
患者家属也需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帮助进行 心理支持和日常护理。
家属的参与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急性期护理
患者在急性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经功 能变化。
早期识别病情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恢复期护理
在恢复期,护理应侧重于功能恢复和心理支持。
提供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有助于患者重返社会 。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长期护理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护理和支持。
定期随访和评估有助于调整护理方案。
怎样进行脑疝护理?
怎样进行脑疝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脑肿瘤、脑外伤、脑出血等。
这些病因均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引发脑疝 。
什么是脑疝?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四肢无力 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脑疝的类型和位置密切相关。
谁需要脑疝护理?
谁需要脑疝护理? 患者群体
所有被诊断为脑疝的患者,包括急性和慢性 病例。
早期干预和护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及时发 现异常。
记录变化情况,便于医生做出决策。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脑疝? 2. 谁需要脑疝护理? 3.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4. 怎样进行脑疝护理? 5. 为何重视脑疝护理?
什么是脑疝?
什么是脑疝?
定义
脑疝是指脑组织因颅内压增高而向颅外或向颅腔 内的其他空间移位的现象。
脑疝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
什么是脑疝?
谁需要脑疝护理? 护理团队
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
谁需要脑疝护理? 家属支持
患者家属也需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帮助进行 心理支持和日常护理。
家属的参与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急性期护理
患者在急性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经功 能变化。
早期识别病情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恢复期护理
在恢复期,护理应侧重于功能恢复和心理支持。
提供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有助于患者重返社会 。
何时进行脑疝护理? 长期护理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护理和支持。
定期随访和评估有助于调整护理方案。
怎样进行脑疝护理?
怎样进行脑疝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脑肿瘤、脑外伤、脑出血等。
这些病因均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引发脑疝 。
什么是脑疝?
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四肢无力 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脑疝的类型和位置密切相关。
谁需要脑疝护理?
谁需要脑疝护理? 患者群体
所有被诊断为脑疝的患者,包括急性和慢性 病例。
早期干预和护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及时发 现异常。
记录变化情况,便于医生做出决策。
脑疝ppt课件

(3)海马回和部分舌回位于环池上方,常 因颞区的压力将上述组织突入环池称环池 疝;因疝内容主要为海马回又称海马回疝
16
• 以上三型小脑幕疝,各型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发生 脚间池位于前方,因此脚间池疝又称小脑天幕前位疝 环池与四叠体池位于后方,故环池疝与四叠体疝合成小脑
天幕后位疝 一侧的三型小脑天幕疝同时发生,称一侧小脑天幕全疝 两侧三型同时发生,称小脑天幕全疝或环行疝 大脑与基底核向下移位,引起间脑下移至小脑幕切迹部使
Central herniation
19
临床表现
20
• 瞳孔散大及瘫痪 小脑幕上方的组织突入裂孔后,
首先引起中脑被挤压和推移 早期 (1)由于病侧的动眼神经(Ⅲn)轻度受压或被牵扯产生
脑疝侧瞳孔缩小(但历时极为短暂),很快由于Ⅲn不全 麻痹引起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因此,早 期瞳孔散大伴光反射迟钝的一侧一般提示为病灶侧,具 有定位价值。脑疝衰竭期则双侧瞳孔散大 (2)同侧大脑脚受压引起对侧上下肢轻瘫;少数可将脑 干对侧挤压使对侧大脑脚受损,出现同侧上下肢瘫痪。
8
• 临床以小脑天幕疝和枕骨大孔疝多见,尤以小脑幕切 迹疝最常见;
• 大脑镰疝也颇多见,但临床症状不重,影响不大,所 以不被临床重视
• 小脑幕裂孔上疝少见,但一旦发生可严重危害生命 • 蝶骨嵴疝极罕见,且无严重临床表现,因此临床意义
不大 • 以上四类脑疝有时可以二种或二种以上疝同时形成产
生所谓“复合脑疝”
23
• 生命体征不稳的发生机理 ①天幕疝往往引起中脑导水管和脑干周围各池 被堵塞,脑脊液循环障碍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 水,更进一步促进颅内压增高,构成恶性循环; ②疝入裂孔的脑组织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乃至坏 死,惹致脑干内与生命体有关部位的水肿、坏 死。
《脑疝》ppt课件 PPT资料共43页

脑疝
澧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胡礼虹
前言
• 脑疝是颅脑损伤、颅脑占位性病变发展过程中一种紧急而 严重的病理过程,疝出的脑组织的重要结构和生命中枢, 直接危及生命,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力,往往导致严重 的后果,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脑疝必须给予足够的 重视。
• 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脓肿及脑血管病的病程发展的最后 结局往往是因脑疝而死亡。
治疗
• 1、强力脱水。 • 2、后颅窝病变切除。 • 3、后颅窝减压术。 • 4、侧脑室外引流。 • 5、保持气道通畅,机械通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 例1
病 例1
病 例1
病 例1
病 例1
病例2
• 病例2:陈×兰,女,67岁。羊耳山煤矿。住院号:1404110022。肿 瘤约4×4cm。位于中央沟部位及矢状窦旁,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 完全恢复正常。
• 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视神经损伤的鉴别诊断 • 1、动眼神经损伤:
①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眼球运动障碍,眼球位置呈外展位 ③眼睑下垂 • 2、外展神经损伤:眼球向外侧运动障碍 • 3、视神经损伤:视力障碍,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 间接光反射存在 • 4、面神经损伤:口角歪斜,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 能
• 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 左右腔,分别容纳左右大 脑半球。
• 中脑位于小脑幕切迹裂孔 中。
• 脑疝实际上是脑组织从一 个腔向另一个腔的移位。
分类
• 小脑幕切迹疝 颞叶钩回疝(天幕疝) 小脑蚓部疝(小脑幕切迹上疝)
•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 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疝、胼胝体疝)
病因
• 颅内任何占位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 分腔之间的压力不均匀而引起脑疝。常见病因有:
澧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胡礼虹
前言
• 脑疝是颅脑损伤、颅脑占位性病变发展过程中一种紧急而 严重的病理过程,疝出的脑组织的重要结构和生命中枢, 直接危及生命,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力,往往导致严重 的后果,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脑疝必须给予足够的 重视。
• 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脓肿及脑血管病的病程发展的最后 结局往往是因脑疝而死亡。
治疗
• 1、强力脱水。 • 2、后颅窝病变切除。 • 3、后颅窝减压术。 • 4、侧脑室外引流。 • 5、保持气道通畅,机械通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 例1
病 例1
病 例1
病 例1
病 例1
病例2
• 病例2:陈×兰,女,67岁。羊耳山煤矿。住院号:1404110022。肿 瘤约4×4cm。位于中央沟部位及矢状窦旁,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 完全恢复正常。
• 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视神经损伤的鉴别诊断 • 1、动眼神经损伤:
①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眼球运动障碍,眼球位置呈外展位 ③眼睑下垂 • 2、外展神经损伤:眼球向外侧运动障碍 • 3、视神经损伤:视力障碍,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 间接光反射存在 • 4、面神经损伤:口角歪斜,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 能
• 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 左右腔,分别容纳左右大 脑半球。
• 中脑位于小脑幕切迹裂孔 中。
• 脑疝实际上是脑组织从一 个腔向另一个腔的移位。
分类
• 小脑幕切迹疝 颞叶钩回疝(天幕疝) 小脑蚓部疝(小脑幕切迹上疝)
•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 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疝、胼胝体疝)
病因
• 颅内任何占位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 分腔之间的压力不均匀而引起脑疝。常见病因有:
脑疝PPT课件

正确答案: A
29/ 52
单选练习题 8、 小脑幕裂孔疝与枕骨大孔疝的根本区别是 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B、生命体征改变 C、意识障碍发生较早 D、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正确答案: C
30/ 52
单选练习题 9、 最易形成小脑幕裂孔疝的是:( )
A、额叶肿瘤 B、颞叶肿瘤 C、顶叶肿瘤 D、枕叶肿瘤
12/ 52
13/ 52
脑疝示意图
大脑镰疝 小脑膜裂孔疝 枕骨大孔疝
14/ 52
病因
颅脑外伤
颅内血肿:硬膜外、 下血肿,脑内血肿
严重脑挫裂伤
常 见 高血压脑出血 病 颅内肿瘤 因 颅内脓肿
寄生虫及肉芽肿性变
ICP↑腰穿时放液过多或过快
15/ 52
病理
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压迫脑干(中脑内网状结构 和大脑脚),脑干受压变形移位,严重时发生血管 受牵拉,甚至断裂引起脑干缺血、水肿、出血、 坏死、昏迷。 疝出的脑组织受挤压缺血,发生水肿坏死。 通过孔隙的神经(Ⅲ)受到压迫、牵拉,导致神经麻 痹。 大脑脚、传导束受挤压造成对侧肢体瘫痪、感觉 障碍。 脑疝时,CSF传到通路受阻,产生梗阻性脑积水, 是ICP进一步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正确答案: C
33/ 52
单选练习题 12、 颅高压的容积代偿(即空间代偿)主要依靠:
() A、脑组织的压缩 B、颅腔的扩大 C、脑脊液被排出颅腔 D、脑血流量的减少
正确答案: C
34/ 52
单选练习题
15. 颞叶钩回疝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A 意识丧失,呼吸次数减少 B 双侧瞳孔扩大 C 一侧瞳孔扩大,对侧肢体瘫痪 D 双侧瞳孔散大,意识丧失 E 意识丧失,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
49/ 52
29/ 52
单选练习题 8、 小脑幕裂孔疝与枕骨大孔疝的根本区别是 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B、生命体征改变 C、意识障碍发生较早 D、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正确答案: C
30/ 52
单选练习题 9、 最易形成小脑幕裂孔疝的是:( )
A、额叶肿瘤 B、颞叶肿瘤 C、顶叶肿瘤 D、枕叶肿瘤
12/ 52
13/ 52
脑疝示意图
大脑镰疝 小脑膜裂孔疝 枕骨大孔疝
14/ 52
病因
颅脑外伤
颅内血肿:硬膜外、 下血肿,脑内血肿
严重脑挫裂伤
常 见 高血压脑出血 病 颅内肿瘤 因 颅内脓肿
寄生虫及肉芽肿性变
ICP↑腰穿时放液过多或过快
15/ 52
病理
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压迫脑干(中脑内网状结构 和大脑脚),脑干受压变形移位,严重时发生血管 受牵拉,甚至断裂引起脑干缺血、水肿、出血、 坏死、昏迷。 疝出的脑组织受挤压缺血,发生水肿坏死。 通过孔隙的神经(Ⅲ)受到压迫、牵拉,导致神经麻 痹。 大脑脚、传导束受挤压造成对侧肢体瘫痪、感觉 障碍。 脑疝时,CSF传到通路受阻,产生梗阻性脑积水, 是ICP进一步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正确答案: C
33/ 52
单选练习题 12、 颅高压的容积代偿(即空间代偿)主要依靠:
() A、脑组织的压缩 B、颅腔的扩大 C、脑脊液被排出颅腔 D、脑血流量的减少
正确答案: C
34/ 52
单选练习题
15. 颞叶钩回疝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A 意识丧失,呼吸次数减少 B 双侧瞳孔扩大 C 一侧瞳孔扩大,对侧肢体瘫痪 D 双侧瞳孔散大,意识丧失 E 意识丧失,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
49/ 52
脑疝ppt课件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 及时发现潜在的脑部病变,及 早进行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
。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语言障碍,进行口语 训练、听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语 言功能。
肢体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肢体瘫痪,进行物理 治疗、针灸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肢 体功能。
认知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记忆 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 复认知功能。
脑疝PPT课件
目录
• 脑疝概述 • 脑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脑疝的治疗 • 脑疝的预防与康复 • 脑疝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01
脑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部 分脑组织通过解剖间隙或孔道, 向压力较低的部位移位的现象。
分类
根据移位的脑组织部位,脑疝可 分为硬膜外疝、硬膜下疝、脑实 质疝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引起脑疝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血肿、脓肿等)、颅脑外 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等。
发病机制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脑组织受到挤压而移位,形成脑疝。颅内压增高 的原因包括颅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液体量增加、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脑疝的症状取决于移位的脑组织部位 和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抽搐、偏 瘫等。
03
脑疝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药 物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
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 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血压、率、呼 吸、体温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手术治疗
通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 及时发现潜在的脑部病变,及 早进行治疗,预防脑疝的发生
。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语言障碍,进行口语 训练、听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语 言功能。
肢体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肢体瘫痪,进行物理 治疗、针灸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肢 体功能。
认知康复
针对脑疝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记忆 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恢 复认知功能。
脑疝PPT课件
目录
• 脑疝概述 • 脑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脑疝的治疗 • 脑疝的预防与康复 • 脑疝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01
脑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部 分脑组织通过解剖间隙或孔道, 向压力较低的部位移位的现象。
分类
根据移位的脑组织部位,脑疝可 分为硬膜外疝、硬膜下疝、脑实 质疝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引起脑疝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血肿、脓肿等)、颅脑外 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等。
发病机制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脑组织受到挤压而移位,形成脑疝。颅内压增高 的原因包括颅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液体量增加、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脑疝的症状取决于移位的脑组织部位 和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抽搐、偏 瘫等。
03
脑疝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等药 物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
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 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血压、率、呼 吸、体温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手术治疗
脑疝的科普知识PPT

脑疝的预防措施
及时就医: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脑疝的预后 和复发
脑疝的预后和复发
预后:脑疝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 ,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 复发:脑疝的复发率相对较低,但 需长期随访和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脑疝的科普知 识PPT
目录 脑疝的定义和原因 脑疝的分类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脑疝的急救措施 脑疝的治疗方法 脑疝的预防措施 脑疝的预后和复发
脑疝的定义 和原因
脑疝的定义和原因
脑疝是指颅内压力升高导致脑组织 向颅外腔或低压区移位的病理过程 脑疝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肿瘤、脑 出血、脑挫伤等
脑疝的分类
脑疝治疗 方法
脑疝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来减 少脑水肿和控制颅内压力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减轻颅内压力 ,缓解脑组织受压
脑疝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对于脑干型脑疝可进行放射 治疗来控制疾病进展
脑疝的预防 措施
脑疝的预防措施
注意安全:避免产生头部或颅 脑损伤的危险行为 遵医嘱:如患有颅内肿瘤、脑 血管疾病等需按医嘱控制病情
脑疝的分类
大脑幕上脑疝:大脑移向幕上空间,压 迫颅内结构 大脑幕下脑疝:脑室系统移位,压迫脑 干和脑神经
脑疝的分类
小脑幕上脑疝:小脑和脑干移 向幕上空间 小脑幕下脑疝:小脑扁桃体移 向幕下空间
脑疝的症状 和体征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头痛:剧烈持续头痛是脑疝的常见症状 之一 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等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呕吐:不易缓解的呕吐是脑疝的常 见表现 瞳孔异常: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性改 变
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呼吸异常:呼吸节律改变、出现脑干损 伤的体征
脑疝的急救 措施
脑疝的急救措施
脑疝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18.5-23.9之间,避免肥胖。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等。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脑血管病风险,饮酒应适量,避 免酗酒。
定期随访和复查计划安排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 化的随访计划,通常每3-6个月进行 一次随访。
复查项目
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以及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减轻心理负担。
康复训练建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 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05
脑疝预防策略及危险因素控制
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措施
防压疮。
恢复期护理要点
饮食指导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保证营养摄入
。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语言训练
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 进行语言训练,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 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增
强患者康复信心。
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建议
CT检查在脑疝中应用
急性脑疝的CT表现
CT检查的局限性
中线结构移位,脑室系统受压变形, 可出现高密度或等密度病灶。
对于某些等密度病灶和微小病灶可能 漏诊,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CT在脑疝诊断中的优势
快速、便捷,对急性脑疝的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在脑疝中应用
保持BMI在18.5-23.9之间,避免肥胖。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等。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脑血管病风险,饮酒应适量,避 免酗酒。
定期随访和复查计划安排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 化的随访计划,通常每3-6个月进行 一次随访。
复查项目
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以及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减轻心理负担。
康复训练建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 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05
脑疝预防策略及危险因素控制
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措施
防压疮。
恢复期护理要点
饮食指导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保证营养摄入
。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语言训练
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 进行语言训练,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 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增
强患者康复信心。
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建议
CT检查在脑疝中应用
急性脑疝的CT表现
CT检查的局限性
中线结构移位,脑室系统受压变形, 可出现高密度或等密度病灶。
对于某些等密度病灶和微小病灶可能 漏诊,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CT在脑疝诊断中的优势
快速、便捷,对急性脑疝的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在脑疝中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
• 1、动眼神经损害,受损方式有四种: ◇颞叶钩回疝入脚间池,直接压迫动眼神经及营 养血管 ◇颞叶钩回压迫位于动眼神经上方的大脑后动脉,
再使夹在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的动眼神 经间接受压
◇脑干受压移位时,动眼神经受到牵拉 ◇脑干受压时,动眼神经核及邻近部位发生缺
血、水肿或出血
病理生理
瞳孔扩约肌和睫状肌,导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运动神经纤维支配上斜肌和外直肌以外的其他眼肌, 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和睁眼不能。 • 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瞳孔散大,直接及间接光反射消失(瞳孔扩约肌 功能障碍) 2、眼球运动障碍,可外展(眼外肌运动障碍) 3、睁眼不能(提上睑肌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 2、脑干的损害。损害机制主要有两种: • ◇脑干变形移位:中脑受钩回疝挤压时,前后径
变径,横径变短,机械压迫导致脑干变形移位, 严重时发生扭曲。 • ◇脑干缺血、水肿或出血:①脑干受压导致静脉 回流不畅,淤滞,以致破裂出血。②脑干移位时, 造成相应动脉受到牵拉,引起脑血管痉挛或脑干 内动脉破裂出血,导致脑干缺血或出血,并继发Biblioteka •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临床表现
•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方法:
• 1、要同时检查双眼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 2、检查直接对光反射时,要避免电筒光照对侧瞳孔 • 3、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被检查侧瞳孔要用电筒余光
照射 • 4、神志清楚病人要询问或检查患者的视力及眼球运动
功能 • 5、同时应检查患者眼球的位置,是否有同向凝视等
临床表现
• 瞳孔反射的临床意义: • 1、一侧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提示
视神经损伤 • 2、一侧瞳孔直接和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
存在,神志清楚,提示动眼神经损伤 • 3、一侧瞳孔直接和间接光反射消失,神志昏迷,伴对
侧锥体束征,提示脑疝 • 4、双侧瞳孔散大,多见于脑疝晚期
临床表现
• 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视神经损伤的鉴别诊断 • 1、动眼神经损伤:
①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眼球运动障碍,眼球位置呈外展位 ③眼睑下垂 • 2、外展神经损伤:眼球向外侧运动障碍 • 3、视神经损伤:视力障碍,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 间接光反射存在 • 4、面神经损伤:口角歪斜,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 能
• ①外伤所致颅内血肿 • ②自发性颅内出血 • ③颅内肿瘤 • ④颅内寄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 • ⑤先天性因素:小脑扁桃体下疝(chairs畸形) • ⑥医源性因素:腰穿放出脑脊液过快
小脑幕切迹疝
• 当幕上一侧占位性病变时, 脑干和患侧大脑半球向对移 位,半球上部由于有大脑镰 限制,移位较轻,而半球底 部近中线结构如颞叶的钩回 则移位较明显,可疝入脚间 池,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traostertorial herniation)。患侧的动眼 神经、脑干、后交通动脉及 大脑后动脉受到挤压和牵拉。
• 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 左右腔,分别容纳左右大 脑半球。
• 中脑位于小脑幕切迹裂孔 中。
• 脑疝实际上是脑组织从一 个腔向另一个腔的移位。
分类
• 小脑幕切迹疝 颞叶钩回疝(天幕疝) 小脑蚓部疝(小脑幕切迹上疝)
•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 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疝、胼胝体疝)
病因
• 颅内任何占位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 分腔之间的压力不均匀而引起脑疝。常见病因有:
水肿和软化。
病理生理
• 3、脑脊液循环障碍 ①中脑周围的脑池是脑脊液循环的必经之路, 小脑幕切迹疝可使脑池阻塞,导致脑脊液向 幕上回流障碍。 ②脑干受压时导致中脑导水管梗阻,使导水管 以上脑室系统扩大,形成脑积水。
病理生理
• 4、疝出的脑组织的改变 疝出的脑组织如不能及时回纳,可因机械压迫或
血液回流障碍而发生充血、水肿以致嵌顿,进一步 压迫脑干。 • 5、 枕叶梗死
脑疝医学课件
前言
• 脑疝是颅脑损伤、颅脑占位性病变发展过程中一种紧急而 严重的病理过程,疝出的脑组织的重要结构和生命中枢, 直接危及生命,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力,往往导致严重 的后果,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脑疝必须给予足够的 重视。
• 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脓肿及脑血管病的病程发展的最后 结局往往是因脑疝而死亡。
临床表现
• 4、意识改变 ◇由于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受累,患者随着脑疝的进入 可出现嗜睡、浅昏迷,甚至深昏迷。 ◇脑疝昏迷的原因是由于颅高压时脑缺氧,和中脑部位网 状结构受脑疝的压迫,尤其中脑背盖部缺氧、出血,使中 脑间脑上升性网状结构受到损害所致。 ◇小脑幕切迹疝较早出现意识障碍是因为容易影响脑干网 状上行激活系统,而枕骨大孔疝不容易压迫脑干网状激活 系统,所以意识障碍出现较晚或者不明显。
对光反射迟钝。 • 随着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直接
和间接反射消失,伴患侧上睑下垂,眼球外斜。 • 脑疝进一步恶化时,影响脑干供血时,由于脑干内动
眼神经核功能丧失时可致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 失。
临床表现
• 动眼神经麻痹或损害的临床表现的原理 • 动眼神经是一种混合神经,其中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临床表现
• 3、运动障碍 ◇表现为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是由于 颞叶钩回疝压迫同侧大脑脚,损伤平面在锥体束交叉以上。 因此使支配对侧肢体的锥体束受到损伤。 ◇少数病例出现同侧肢体偏瘫及锥体束征,是由于颞叶钩 回进入小脑幕裂孔内,将脑干挤向对侧,使对侧大脑脚在 小脑幕切迹游离缘上挤压较重所致,极个别情况是由于解 剖变异,锥体束纤维束未行交叉而下降。 ◇脑疝进展可致双侧肢体自主活动消失,严重时出现去强 直,是脑干严重受损的表现。 ◇小脑幕疝时出现同时动眼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偏瘫, 即形成交叉瘫痪,是中脑受损的典型体征(weber综合 症)。
• 神经外科医师(特别是基层神经外科医生)大量的临床工 作是在预防和治疗脑疝。
定义
• 当颅内出现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 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 构移位和受压,称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 颅脑被小脑幕分成幕上腔 和幕下腔,幕上腔容纳大 脑半球,幕下腔容纳脑桥, 延髓和小脑。
大脑后动脉或后交通动脉直接受压,牵拉可引起 枕叶梗死。
临床表现
•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头痛:头痛比较剧烈,渐进性加重,往往伴有 烦躁不安。 ◇呕吐:喷射性呕吐。 ◇视乳头水肿:急性脑疝不一定有视乳头水肿。
临床表现
• 2、瞳孔变化:是小脑幕切迹疝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 脑疝初期,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