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问答题答案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8436)01任务-四川电大-课程号:5108436-标准答案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8436)01任务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8436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
1. 下列自然资源特点不能正确体现我国实际情况的是
A.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B. 我国陆地国土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陆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7.5。
C. 我国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仅为世界水平的1/4。
D. 我国陆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量的一半。
【标准答案】:A
2. 下列各组自然资源中,属于原生性自然资源的是
A. 太阳能、空气、降水
B. 土地、煤、石油
C. 土壤、动物、植物
D. 生物群落、草原、森林
【标准答案】:A
3. 20世纪90年代,黄河断流记录正确的是
A. 6年断流78天,年均断流13天。
B. 7年断流91天,年均断流13天。
C. 7年断流655天,年均断流93.6天
D. 7年断流35天,年均断流5天。
【标准答案】:C
4. 迄今为止,世界上11次重大污染事件中,有()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
A. 3件
B. 4件
C. 5件
D. 7件
【标准答案】:D
5. 下列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A. 开山种粮
B. 泥石流。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8436)01任务-XXX-课程号:xxxxxxx-标准答案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8436)01任务-XXX-课程号:xxxxxxx-标准答案标准答案】:B7.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8.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9.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只有负面作用,没有正面作用。
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10.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模式。
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在人类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因此,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责任。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原生性自然资源和人工性自然资源两种。
原生性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降水等;人工性自然资源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和技术改造自然而形成的资源,如农田、建筑等。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却不高,需要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破坏后的环境质量下降。
其中,自然因素也是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之一,如泥石流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生态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
总之,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电大参考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大约()年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液态水,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
A. 46亿B. 38亿C. 30亿D. 20亿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2. 可以随雨、雪降落的颗粒物为()。
A. 飘尘B. 降尘C. 超细颗粒物D. 烟尘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3. 各种天气现象如雷电、雨雪、霜、雹发生在地球的()。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成层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4. ()被世界公认为空中死神。
A. 酸雨B. 光化学烟雾C. 烟尘D. 飘尘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5.地球上圈层的发育顺序依次是:()A. 生物圈、水圈、土壤圈B. 土壤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土壤圈D. 水圈、土壤圈、生物圈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6. 对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A. 升高B. 下降C. 基本不变D. 先增加而后下降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7. ( )已成为当代世界三大主要酸雨区。
A. 日本、非洲、拉丁美洲B. 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C. 欧洲、北美、中国D. 欧洲、北美、日本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8. 平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A. 升高B. 下降C. 基本不变D. 先不变后上升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9. 大气圈中最冷的一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成层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10. 在大气圈的(),空气分子在各种射线的作用下大都发生电离。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成层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
A. 太阳活动B. 温室气体C. 施用化肥D. 飞机尾气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2. 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有:()A. 海平面上升B. 温度带北移C. 降水带北移D. 温度带南移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得分:33. 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水蒸汽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得分:34. 酸雨是指()等污染物质进入大气环境后,历经输送、转化、沉降等过程,溶解于降水中,从而形成酸性降雨降至地表。
国开电大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青海)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题目、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选项、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题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选项、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题目、
生命中心主义、地球整体主义、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这三种观点各自成体系,在根本目标和思想取向上是不一致的。
【答案】
3月22日至28日
·题目、
绿水青山既是( ),又是( )。
·选项、
自然财富
生态财富
社会财富
经济财富
【答案】
自然财富
生态财富
社会财富
经济财富
·题目、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
·选项、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社会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利用国际合作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结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
大力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题目、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功能:()
·选项、
能够描述和体现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
能够描述和反映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能够描述和体现发展的速度
能够描述和表征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
·题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
·选项、
正确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问答题答案

问答题如何理解人类环境概念?环境有那些基本特此?1、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的开放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问题。
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有那些内容?1、人类和环境的关系;2、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3、环境污染的危害;4、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5、环境污染的控制盒防治;6、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7、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8、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9、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的流量是如何流动的?有何规律?如何将这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积累生物能。
这种能量通过食物链首先转移给草食动物,然后再转移给肉食动物。
动植物死亡后其有机残体被分解者分解,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同时又将有机物质储存的能量返回到环境中。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又消耗部分能量,并返回于环境中。
通过这种能量的流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如何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原理做好生态平衡的保护工作?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平衡。
2、重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练网关系。
3、根据不同食物的生态特征,合理调整和干预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果。
4、发挥大型工程在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5、创造生产力更高的生态系统。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要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
现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全面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调功能。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A. 重视经济利益B. 全面依法治理C. 追求最高生态效益D. 忽略社会民意2. 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哪个行为能有效减少碳排放?()A. 开发更多煤炭资源B. 多使用化石燃料C.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 建设更多工业园区3.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A. 加大工业废气排放B. 增加城市交通拥堵C. 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D. 鼓励大面积焚烧垃圾4.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以下哪个做法有助于节约水资源?()A. 大量浪费水资源B. 随意损坏水管C. 多种植节水植物D. 随意排放废水5. 以下哪项是属于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的行为?()A. 加强土地保护意识B. 大规模采矿开发C. 提倡循环利用废弃物D.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保护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对于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环境保护还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密切相关,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其次,环境保护对自然环境具有深远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平衡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环境保护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存,保障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环境保护对于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加强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繁荣。
人类发展与社会保护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1、大约( B )年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液态水,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
A、46亿B、38亿C、30亿D、20亿2、地球上圈层的发育顺序依次是:( C )A、生物圈、水圈、土壤圈B、土壤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土壤圈D、水圈、土壤圈、生物圈3、各种天气现象如雷电、雨雪、霜、雹发生在地球的( A )。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4、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是对( C )而言的。
A、逸散层B、平流层C、对流层D、热成层5、对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B )A、升高B、下降C、基本不变D、先增加而后下降6、平流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D )A、升高B、下降C、基本不变D、先不变后上升7、在大气圈的( D ),空气分子在各种射线的作用下大都发生电离。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8、大气圈中最冷的一层是( C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9、臭氧层的作用是阻挡( C )辐射到达地面,为人类和生物提供一个天然屏障。
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D、远红外线10、光化学烟雾主要由( A )所致。
A、汽车尾气排放B、烟尘排放C、SO2排放D、CO2排放11、可以随雨、雪降落的颗粒物为( B )。
A、飘尘B、降尘C、超细颗粒物D、烟尘12、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是( C )。
A、总悬浮固体B、降尘C、超细颗粒物D、烟尘二、判断对错1、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特征划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2、平流层中有雷电、雨雪、霜、雹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相反,食物网越简单,则生态系统越不稳定。
(√)4、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第一性食物分子的植物被称为异养生物。
(×)5、英国伦敦霍乱大流行事件属于大气污染事件。
(×)6、臭氧空洞指臭氧层被破坏,浓度极为稀薄。
国开(山西)51691《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二复习资料
注: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属于全世界重大水污染事件。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属于全世界重大水污染事件,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根本原因。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噪声可导致人出现血管收缩、心律不齐、呼吸急促、视觉模糊等症状。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资源种类按其可再生能力划分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铅渣、汞渣、高炉渣、电镀污泥等均属于有毒有害化学品。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森林具有保护生物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鼠害、病虫害也是草原退化的一个原因。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如何理解人类环境概念?环境有那些基本特此?1、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的开放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问题。
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有那些内容?1、人类和环境的关系;2、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3、环境污染的危害;4、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5、环境污染的控制盒防治;6、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7、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8、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9、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的流量是如何流动的?有何规律?如何将这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积累生物能。
这种能量通过食物链首先转移给草食动物,然后再转移给肉食动物。
动植物死亡后其有机残体被分解者分解,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同时又将有机物质储存的能量返回到环境中。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又消耗部分能量,并返回于环境中。
通过这种能量的流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如何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原理做好生态平衡的保护工作?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平衡。
2、重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练网关系。
3、根据不同食物的生态特征,合理调整和干预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果。
4、发挥大型工程在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5、创造生产力更高的生态系统。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要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
现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全面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调功能。
3、制定城市或地区生态规划。
4、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
5、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6、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带来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体现在3方面:一是人为增加碳源;二是人为减少碳汇;三是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
虽然这种反馈通过自然作用完成,不是人类的直接行为,但是终究气候变暖是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所以,将其归因于人为因素并不为过。
碳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主要元素之一,约占生物物质的25%。
绿色植物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固定的碳以有机的形式供消费者使用,这些有机碳最终通过生物呼吸和分解者的作用等又被释放回大气中,完成了大气碳与有机体碳的交换循环。
在自然条件下,个圈层中碳的储量是基本稳定的。
但由于人们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输入了过多的CO2,而森林面积又在缩小,也就是大气中被植物固定的CO2量在减少,结果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有机显著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含义,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含义: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价值:(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利用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科研价值(4)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大气污染如何形成的?主要污染物的分类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何?1、大气的形成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排放源——大气——接受者2、主要污染物的分类及其来源:工业污染源、民用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中毒(3)致癌叙述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1、酸雨的原因:人类生产生活当中燃烧化石料而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产生酸雨的根本原因;2、温室效应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碳、一氧化二氮、臭氧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层的构成发生了尺人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危害有那些?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1)人为的原因(2)自然原因(3)掠夺式的过度开发(4)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2、生物危害有:(1)传染病的巨大危害(2)生物技术的非和平应用(3)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4)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5)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水有什么作用?讲述我国水资源特点。
(1)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和亩均水量少。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3)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河流含泥沙量非常大。
(3)水污染日益严重。
(4)地下水超量开采。
水体主要污染物主要分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包括那些小类?有何特点?1、物理性污染:(1)颗粒状物污染(2)热污染(3)放射性污染物。
其特点是(1)形成次生污染;(2)降低水资源的利用价值、破坏水体生态系统;(3)损害机体组织,严重的会造成遗传变异和诱发恶性肿瘤。
2、化学污染:(1)无机无毒物(2)无机有毒物(3)有机无毒无(4)有机有毒物。
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排入水体会通过食物链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该类污染物还具有明显的积累性,可使污染影响持久和扩大。
3、生物性污染。
其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
什么叫土壤污染?用那些指标衡量土壤污染情况?1、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使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等发生变化,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通常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生物指标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来判别某一具体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1)供水量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2)地区条件不同制约水资源的均衡发展;(3)生活与工业水增长迅速,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4)供水工程未能充分发挥效益;(5)缺水地区仍有较大节水潜力;(6)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酸化的原因有那些?土壤酸化有何危害?1、土壤酸化的原因:(1)土壤受大气酸沉降的长期影响(2)土壤本身性质的不同(3)随着酸雨数量的积累而酸化。
2、土壤酸化的危害:(1)土壤酸化造成危害作物生长:土壤酸度间接决定着土壤对各种作物的适宜程度;(2)影响微生物活动:当土壤酸度增大时,许多种对植物生长很重要的微生物都会受到抑制什么是固体废物?简述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1、固体废物通常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
2、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人类生产活动的许多环节,包括来自各种废物处理设施的排弃物,其余部分则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主要是生活垃圾、粪便的排放。
3、固体废物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其形状一般可分为固体的和泥状的;按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物。
固体废物的特点有那些?它有那些危害?1、特点:(1)占用土地和空间(2)品种繁多,数量巨大(3)有固体外形的危险液体及气体废物。
2、危害:(1)侵占土地(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什么是噪声污染?简述噪声的来源、分类及其危害?1、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2、噪音污染来源于物体的振动,按其产生的机理可分为三种:(1)气体动力噪音;(2)机械噪音;(3)电磁性噪音。
3、噪音的分类:(1)交通噪音(2)工厂噪音(3)社会生活噪音(4)建筑施工噪音4、噪音的危害:一是对听觉器官的伤害;二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那些?1、核试验的沉降物:核试验是全球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大气层中进行核试验时,带有放射性的颗粒沉降物最后沉降到地面,造成对大气、海洋、地面、动植物和人体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由于大气的扩散将污染全球环境。
这些进入平流层的碎片已经几乎全部沉积在地球表面。
其中未衰变完全的放射性,大部分尚存在于土壤、农作物和动物组织中。
2、核工业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在核燃料的生产、使用与回收的核燃料循环过程中均会产生“三废”,对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3、其它各方面的放射性污染;(1)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使用医用射线源对癌症进行诊断和医治过程中,患者所受的局部剂量差别较大,大约比通过天然源所受的年平均剂量高出几十倍,甚至上千倍。
(2)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及夜光表产生的照射等。
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电磁污染源有那些?1、电磁辐射污染是指天然的、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
2、电磁污染源有(1)天然污染源,是由大气中的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2)人为污染源,包括某些类型的放电、工频场源、射频长源。
什么是热污染?热污染的危害有那些?1、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热污染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
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分类及危害有那些?1、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2、分类:(1)白光污染;(2)人工白昼;(3)彩光污染。
3、危害:(1)白亮污染会伤害人们眼晴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2)使人夜晚难以入睡,打乱了正常的生物节律,导致精神不振;(3)彩光污染可能诱发鼻出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癌症、除有损人的视觉功能外,还可扰乱人体的内部平衡,使体温,心跳、脉搏、血压等变得不协调,引起脑晕目眩、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和乏力失眠等光害综合症。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环境保护要强调预防为主?1、一切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提高环境质量。
2、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人类对损坏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结果,很那发现和认识。
但环境问题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
这种情况就要求人类活动必须审慎地注意长远的、全局的影响,立足于预防,防患于未然。
环境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