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义高歌
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初三思想品德教材共四个单元,本单元是唯一一个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单元,其余三个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和理想教育。
是初中阶段道德教育的升华与拓展,是学习国情国策的必要前提,树立远大理想的思想道德基础。
本单元基本知识框架如下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第一个项目“我们向往公平”第二个项目“为正义而高歌”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一个项目“责任对于你我他” 第二个项目“面对责任的选择” 第三个项目“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学情分析:社会中的个人,除了享受权利之外还必须承担义务。
社会越开放,就越需要有责任心的公民。
即将择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九年级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益成熟,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是一种必须。
九年级教材第一课使学生在与人合作的基础上了解了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意味着相互承担责任,对社会负责,否则,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混乱状态,一切有意义的事情就无法进行。
所以树立学生的公平意识,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使他们理解自己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的公民,就成为本课教学的基本目标。
同时教材设置第二、三、四单元国情、国策及理想成才,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和建设祖国意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课是后面内容的学习基础。
第一框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责任,人人都要承担责任,更是学习以后知识的思想动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度;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理解有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唐庄中学九年级政治讲学稿.2doc

唐庄中学九年级政治讲学稿(第 2 课时)课题:为正义高歌课型:新授课时间:09 年9 月 3 日执笔:庞海富审核:庞海富学生姓名:一、学习目标:理解正义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一个正义的人。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分清生活中的正义与非正义。
难点:生活中怎样做一个正义的人。
三、学法指导: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社会生活经验,探讨研究生活中的正义。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2、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正义行为: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非正义行为:与正义行为相反的相违背的行为(二)课堂研究:3、对正义行为的全面理解(1)正义的战争符合国际法等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认的准则,属于正义(2)正义的事业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凡是正义的行为必然是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行为,同样,凡是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行为都符合正义的要求,也应该是正义的行为4、P课本(10)(1)列举:经济活动中主体应诚信、公平。
(2)后果:社会生活将陷入无序状态,不能进行有效的运行5、P11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家庭生活尊老爱幼虐待遗弃学校生活尊师守纪破坏公物社会生活遵守社会公德见利忘义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有正义感的人的基本要求: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堂堂正正、正大光明2、吕毅的经历想一想:因为吕毅有正义感,不因自己的个人矛盾而淡化正义感议一议:有过带着报复心理(三)巩固延伸:3、正义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1)正面的例子:邓亚萍失去了金牌,赢得了尊重(2)反面的例子:小强小强错在:没有掌握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从而实施了违法行为不算正义行为:不符合正义标准4、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向身边的榜样学习(2)落实到日常的基本生活(3)坚决抵制非正义行为学后记。
九年级思品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为正义高歌教案教学课题:课时:一节课教材:鲁教版九年级思品第一课第二框对教材的简单分析:分清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做一个有正义感人的要求和标准(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知道正义行为是靠正义制度来保障;理解并掌握我们怎样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二)重点难点:本课的两个知识点(三)教学方法:以潍坊市倡导的“345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方式(四)教学思路:利用导学案,分为三个模块,在课堂上主要是课内探究案课前预习案自学本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想一想:自己的身边哪些行为属于正义行为?哪些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可以上网搜一搜有关资料)2、填一填:①实施(),不做()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正义因()而有保障,没有()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
③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判断的标准不是自己情感的好恶,而是看其是否符合()。
3、找一找:①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②怎样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4、记下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上课师生共同解决。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激趣感悟观看视频《湖北荆州各界群众自发参加救人溺亡的大学生追悼》。
/s/p/2009-10-28/032518921267.shtml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学生的行为能够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二、检查预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检)。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身边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并找其中的一件简要说明。
2、探究一:2010年7月7日9时许,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被执行注射死刑,54年复杂而荒唐的人生到此终结。
九年之前,文强是一个想干事,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的警官,曾主持侦破过1992年震惊全国的重庆警匪枪战案、1994年新中国第一盗案、2000年重庆抢劫运钞车案、2000年“中国第一刑案”张君案等,在公安界是著名的“打黑英雄”。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课 第二框 为正义高歌教案 鲁教版

情景五:
分析各自问题,运用课本知
面情景的主人公是不是有正义感,为 识,小组交流、探究、归纳
什么?
答案。
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12 的吕毅和邓 老师:提问部分学生,了解
亚萍的事例。思考:吕毅为什么投何雯的 学生答题情况,归纳总结各
票?邓亚萍失去金牌值不值得?
自答案(见参考答案)。
⑵小明上学快迟到了,偏偏又遇红 老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合作
则的支持,社会合作就无法进行,就难以 正确的价值取向。
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教师总结、明确:正义行为
情景三:阅读情景一划线部分内容, 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
思考:材料划线启示我们应怎样对待正义 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要受
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鄙视、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任务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学生:阅读课本有关材料,
打开自己心中的正义情结,
当学生入境时老师就势导入:当我们 为下一步正义知识的学习做
再一次回顾这些英雄豪杰,这首热血澎湃 好感情铺垫。
的《好汉歌》,为什么总是深深印在我们
的脑海里,时时唱响在我们的心中?那是
因它唱出了两个闪着金色光芒的大字,那
就是——“正义”,让我们一起为正义高
歌吧!
任务一:分清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 学生:学生阅读材料,体会、
分组 行为
观察自己身边的正义行为和
探究
情景一:据警方调查,王能,男,48 非正义行为,都有什么下场。
小组 岁,某某江津区人,某某渝西半岛某某公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合作 司董事长,西南物流公司原总经理,原某 在课本勾画后面问题。
某市三届人大代表。长期以来,王能涉黑 教师:在这样的社会中,人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第二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课 第二框《为正义高歌》教案 鲁教版

《为正义高歌》【课程标准】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够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重点:1、辨别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2、“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难点:正义制度的普遍性【板书设计】辨别标准:两个“有利于”一、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正义制度的普遍性为正义高歌1、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2、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4、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的行为【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反馈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使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体验、感悟和反思中,掌握基础知识,加深认识,增强觉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过程】1、什么是公平?2、公平对社会稳定有何重要意义?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于公平的基本内容掌握很熟练,我们还要知道,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是离不开正义制度的支持的。
学新课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几组镜头。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件展示1-----感悟正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洪救灾的系列感人镜头。
师:当你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你的内心有何感触?学生谈感悟。
师:类似的行为遍布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我们为之感动着,这就是正义。
当然,社会是复杂的,并非只有正义的存在。
那么,怎样辨别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又如何培养自己有较强的正义感呢?让我们走进“为正义高歌”这一课,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使大家在感动中走进“为正义高歌”。
)(一)师:下面,我们做一个热身运动,来观察了解每个小组展示的精选图片资料,同学们收集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的都有,有关于反法西斯的,关于陈水扁推进“台独”的,还有献爱心的等等。
大家来判断它们所表现反映的行为,哪些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并说出你的依据。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为正义高歌

在古城荆州的长江之畔。15名来自长江大学的同学奋不顾身
跳入冰冷的江中,救起了两名不慎滑入江中的少年,但是陈 及时同学、方招同学、何东旭同学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材料二
在打捞大学生遗体过程中,八凌打捞公司业务负
责人陈某现场收取了3.6万元打捞费用,并额外向学校索要
300元买烟和矿泉水。
某校九年级三班准备以此热点材料为背景,结合班级实际,
的生命,弘扬了社会正气,是正义之举,一定会赢得大家的
赞扬和支持,全国的青少年都会以你们为榜样,向你们学习 的。我校全体同学也以你们为榜样,掀起了学英模、见行动 的高潮,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②船主:你们的行为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这种行为突破
社会道德底线,是不义之举。希望你们三思而后行,否则会
遭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
①要为人正直; ②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 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③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 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 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 ④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 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⑤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对实施非 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 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 行为作斗争。
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2分) (2)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4分) (3)慧眼明辨:我们该以谁为榜样,又该谴责谁?为什么?
(5分)
(4)真情交流:面对长江大学的学生和渔船主,你想对他 们说些什么?(4分)
【解析】本题运用时政材料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
践行作业:
你所在的学校、班级生活中还存在哪些 不遵守学校规则的不文明现象?我们怎 样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良好习惯?
为正义而高歌教学设计

滨城区第四中学九年级部思品课教案课题为正义而高歌备课教师授课教师刘庆溪课型复习上课时间 1 序号 1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规则意识,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能力: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
知识:知道正义要求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分清正义与非正义行为。
重点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
难点正义的含义。
教学内容教一、基础知识:(板书)1、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2、正义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学程序二、自学中考砺剑:知识梳理,名师导学。
要求:认真阅读,把空着的内容填上;名师导学,重点看解析。
三、突出重难点练习某中学初中生林林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
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林林身上的钱收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学后都要在校外指定的地方交30元钱。
林林又怕又生气,找同学商量。
同学甲:“我们一起去凑钱给他们,免得找麻烦”。
同学乙:“找几个好朋友去教训他们一下。
”同学丙:“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几位同学说法对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同学甲和同学乙说法错误。
因为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受到非正义行为侵害的人要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学甲采用忍让、顺从的态度只会助长犯罪分子的气焰。
同学乙运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是违背正义的行为,不仅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导致非正义行为的发生。
同学丙说法正确,他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捍卫了正义。
小结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要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堂清练习达标作业:基础训练1—6题作业达标作业:7、8题板书设计为正义而高歌1、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2、正义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反思学习本课时内容时,要让学生理解正义制度。
公平 正义学案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第1 课公平、正义班级姓名组号第1 课时(总第课时)设计人:课题:我们向往公平教师寄语:追求公平,维护正义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把握公平的含义,了解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2、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社会公平意识。
学习重难点: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社会公平意识。
导学步骤:[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内容。
1、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又能得到应得到的。
2、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和的对等和统一。
3、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而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4、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并使每个人都有能够按照自己的得到应得的利益。
5、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学会维护自己的,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合作交流]任务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1、应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公平?⑴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课本对应处。
⑵阅读P4王某和刘某的事例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2、为什么说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⑴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⑵完成P5“填一填”任务二: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1、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⑴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⑵请列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公平或不公平的表现,小组内交流。
2、维护社会公平有什么重要性?(或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⑴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⑵完成P8“填一填,说一说”[收获平台]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归纳知识提纲[当堂检测]⒈李伟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一次学校进行板报比赛,班主任让李伟负责此事,他当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放学后,他却说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给其他同学。
其他同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板报评比获一等奖,李伟因此获得优秀宣传委员的称号,通过李伟获奖的事情,你对公平的认识有①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②不公平就是得到了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③公平就是付出与所得应该平衡④公平就是均等地获得一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⒉某学校给了九年级一个省“三好学生”的指标,在符合条件人选的投票中,王颖和李宁的得票相同,这种情况下,你认为公平的做法是A.由各任课教师评选B.由班主任决定C.让两个人抓阄D.全体师生再次投票⒊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②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公平的产生③公平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④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才是绝对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⒋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大学,有一套严格的校规来保障学校正常运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政的一天
张政早上来到学校,班主任让大家民主选举“三好学 生”,张政犹豫着:李新符合三好学生标准,但我们刚 刚吵了一架,我该不该投他一票?
中午回到家,做新闻工作的爸爸,正在剪辑一段视频: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女3000米接力速滑比赛,第一个 通过终点的韩国队因犯规被取消成绩。中国队勇夺冠军, 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中国队此前也曾因犯规两次被取 消成绩。他好奇地看了看,感到很困惑:为什么犯规就 要被取消资格呢?
点评:
贵州小伙王洪在他人遭遇危难之际, 毫不犹豫跳入河中救人,其行为可敬 可佩。然而让人意想不到地是,在他 救人之际,有人却趁火打劫,把他的 钱包偷走。同一事件,折射出两种不 同的行为,一种是见义勇为,另一种 则是见利忘义。高尚与卑鄙的对比在 这里显得如此鲜明!
活学活用
范围 常见的正义行为 常见的非正义行为
家庭 生活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 家庭暴力,赌博酗酒,男 持家,厉行节约,邻里和睦,尊女卑,不孝敬老人 文明礼貌
学 校 勤奋好学,尊敬师长,遵
生活
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 集体,爱护校园
结伙打架,不尊敬老 师,不团结同学,不 遵守校纪校规
社 会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
生活
老爱幼,爱护环境,诚信 正直,见义勇为
不遵守公共秩序,损 毁公共设施,不遵守 交通规则
正非义正行义为行应为得要到遭人 们到的道赞德扬的和谴支责持或
法律制裁
混乱的交通秩序 社会生活井然有序
这两张图片告诉我们:“无规 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 成了正义制度。
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 没有人可以例外。
比一比
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青少年
应该 敢于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善于
见义有为!
见义巧为!
分清生 活中的 正义和 非正义
行为
1.划分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 2.正义的制度 3.对待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态度
做有正义感 的人
1.要为人正直
2.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3.坚持正义的标准 4.不侵犯他人的利益
大课间,好朋友刘亮被别班同学欺负了,他来找张政 为他“出气”。该不该去呢?张政又犹豫了。
下午放学的路上,张政发现一个高大的男生对一个瘦 小的同学拳打脚踢。“我该怎么办呢?”张政又困惑 了……
★李新符合三好学生标准,但我们刚刚吵了一 架,张政该不该投李新一票?
第一
第二,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张政的好朋友刘亮被别班同学欺负了,来 找张政为他“出气”,张政该怎么办?
第三,要坚持正义的标准, 对人对事、做人做事。
★在放学路上,他发现一个高大的男生对一个 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件 事情?
第四,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 基本权利
第五,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5.要鄙视和阻止非正义行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夏明翰《就义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明志》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