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

种文化都深深地带有各 自民族的特点 ,只有在相互 尊重的基础上 ,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 个 民族文化的精华‘ ,尤其是在 当今经济发展不均
一
作 者简介 :陶
涛(9 3一 ) 18 ,女 ,辽宁阜新人 ,助教 ,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 究。
BI J ANG J NG A~ I I
陶 涛
(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阜新 130 ) 20 0
摘
要 :现 象 ,如果 这种现 象继 续下
去将对 中国文化的传承造成难 以估计 的影 响。本 文拟在 通过分析语 言和文化 的关 系,以及 透视 现在 中国大学
一
、
引言
有 些教 师不太 敬业 ;有 些人 崇洋 媚外 ,轻视 自己的 母 语 ;还 有一个 不 应忽 略 的原 因 ,就是 沉重 的英语
文化 素养 不仅是 指对所 学语 言 国家 的文化与 社 会 的 了解 ,还 包 括 对 本 民族 传 统 文 化 的继 承 和 发 扬 。在 如今 的外语教 学 中 ,前者 已经 受到 一定 的重 视 ,但对 后者 的关注 却远远 不够 。现在 的大学生 用 在 学外语 上 的时 间与精力 远远 多于 阅读 中 国文化 典 籍或 提升 母语 素养 。但投入 的时间精 力与效 果是 否
Y WEN HUA U
圈
边疆经济与文化
21 0 1年第 1 O期
T eB re cnmyA dC l r o 1 h odrE oo n ut eN .0,2 1 u 01
衡 ,存在南北差异的情形下 ,经济在文化交流 中发 挥了广泛的影响力。因此 ,我们对待中西文化既不 能自 卑又不能盲从 ,这种态度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比 较客观地 以无歧视、无偏见 的态度来对待异族文 化 ,在经济与科技 日 益发展的今天 ,每一种文化都 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 ,只有相互尊 重、相互学 习,才能达到共 同繁荣,实现双赢 的
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母语文化和英语教学拥有怎样的密切联系,母语文化究竟在英语教学中拥有怎样的地位,英语学习者又应该如何把母语文化和背景知识作为英语学习的有利辅助方法,从而更好的帮助我们第二语言的学习。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以及母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加以论述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母语文化;英语教学;重要性众所周知,各国语言有其共同和相似之处,拥有更加坚实的母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促进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与理解,亦可以提高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学。
然后英语在全球所处的强势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渗透, 必然会对其他语种和文化造成莫大的威胁和冲击,使这些语种和文化面临着沦为亚文化、第二语言的威胁。
而在我国,这种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各式各样的早教英语培训机构,甚至是某些地方的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设置英语学习课程,让中国英语学习越来越低龄化。
并且,目前国内各种评职称、升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都必须要过英语这一关,造成了人们对英语无不趋之若鹜。
有人担心,这样下去汉语会慢慢成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
基于目前的国内形势,作为一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英语教师,我们首先应当明确英语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考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维护母语及本族文化的平衡地位。
一、母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英语教学法中应该主张利用母语文化的教学法,以认知教学法为中心,其中应包括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从而主张从学习者现有的背景知识出发,来学习新知识,认为母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理应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利用。
只有深入懂得了外国文化才会对母语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懂得了母语文化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化。
主张排斥母语文化的教学法主要是以听说法为中心,包括自然法、视听法、直接法等等。
而主张把第一语言习得的原则来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上,其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是认为语言即习惯,学习英语即是养成独立于母语的一套全新的语言习惯。
“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两 种 文 化 的接 触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成 功 的 文 化 交 际 是 发 生 在 双 方 平 等 的 基础 上 的 ,只 有 对 本 国 的 优 秀 文 化 有 了 充 分 的 认 识 和 足 够 的 修养 . 能谈 得 上理 解 他 国文 化 。 才 只有 同时 谙 熟 目的 语、 目的 语 文 化 和 母 语 、 语 文 化 , 有 可 能 进 行 成 功 有 效 的 母 才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精选文档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一、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一)英语学习初级阶段,母语的辅助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英语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辅助于母语解释,以保证学生的正确理解,甚至可以用学习母语的方法进行对比。
比如,在英语语法课堂上,适时的母语点拨有助于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记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在学生对某些母语缺乏的语法知识点(比如虚拟语气)理解的不够透彻时,恰当的使用母语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母语和英语的共性语言是有共性的。
共性决定了母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发挥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比如,英语和汉语同样有句子成分的划分,只是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懂得了这一点,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用英语表达。
英语和汉语简单句的结构很相似,都是SVO,即“主语+谓语+宾语”结构,这有利于母语学生者的学习;英语的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与汉语的用法相似,汉语中,我们经常把领导称为“头”;而英语中,也常常用head(头)表示领导,比如,护士长是headnurse,列车长head of a train crew,村长village head,等等。
这些语言表达的共通之处,生动形象,有助于我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二、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消极作用(一)语音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两者有语音、因素等区别。
比如,英语属于语调语言,有音高的起伏变化和声调、降调两种基本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语调平稳,和英语一样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升或下降。
初学者往往把握不好语音语调和发音的部位,读音是中国式的英语。
(二)词汇的不同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而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我们完全不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汉语的词汇也和西方的词汇完全不同,在词汇翻译方面,不能简单地用汉语词汇去对应英语词汇,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词汇学习中的困惑。
比如,名词单复数的使用、冠词的少用和介词的误用等。
蒙古族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育

从调 查 测试 结果 的分 析看 , 生 不 能很 好 地用 学
英语转述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事物 , 除了语言基 础和个人原因外 , 主要是因为我们教学 中存在的问 题 。英语专业教材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大部分来源 于英美 文化 , 学 中只强调 目的语 文化 的输 入 , 乏 教 缺
英语 简单 地介 绍圣诞 节 、 恩节 等西方传 统节 日, 感 汉 堡包 、 比萨饼 等西 方 食 品 、 国总 统 、 国女 王 等英 美 英 美 国家 的重要 人 物 等 。但 是 , 他们 却 不 知道 如何 用
英语介绍最起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 , 如祭拜敖包、 那
改 变 目前 外语教 学 只关 注 目的语 文化 教学 的现
族 学生 英语 教学 中一个 不容 忽视 的问题 。
一
达慕等 , 不知道 怎样 表 述 奶 皮子 、 豆 腐 、 扒 羊 肉 奶 手
等传统的蒙古族食 品, 有的甚 至不会用英语介绍成 吉思 汗这位 闻名古 今 中外 的历史 人物 。面对 手 中 的
测试 卷 , 多数受 测者难 掩尴 尬之情 : 大 所有 测试 的内 容是 如此 的熟 悉却 又不 知 如何 用 恰 当的英 语 表 达 。 研究 结果 表 明蒙古 族学 生缺 乏用英语 表达 母语 文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 行, 社会对高素质少数 民族外语人才 的需求不断增 长, 少数民族 的外语教育被赋予 了新的历史使命 。 民族院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 的主体 , 在培养少数 民 族外语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蒙古民族大学 自19 年招收首批蒙古族学生进行本科英语教育 93 以来 , 内蒙古地区培养 了一些具有较高英语水平 为 的师资 队伍 和专业 人才 。但蒙古 族学生 的英语 教育 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学生在就业 、 择业方面缺乏竞争 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 , 在对外宣传蒙古族文化方 面感到力不从心 。缺乏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 直 接影 响 了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性 和学 习效 果 , 蒙 古 是
母语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路径探讨

Vo I . 2 9
第 4期
No . 4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U RNAL 0F L AN Z HOU I N S T I T UT E 0F E DUC AT 1 0N
2 0 1 3年 4月
Apr .2 01 3
母 语 文化 融人 “ 大学英语 ” 课 堂 教学 路 径 探 讨
提供交际对方所需的一般信息 , 或仅仅单 向地 了解 、 能 熟 练驾 驭 并 使 用 多 种 语 言 进 行 交 流 , 具 有 国 际 视
获 取英美 文 化 知 识 , 而不能够适时、 主动 、 有效、 对 等 野 、 较 高文 化素 养与 创新 能力 的复合 型 人 才是 新 时期 地 向外 “ 输 出” 、 弘扬 本族 优 秀文化 传 统 ] 。这种 现象 外语教 育 的重要 任务 。 早 已 引 起 了 很 多 有 识 之 士 的 高 度 重 视 。早 在 2 0 0 0 外 语 教育 工 作 者 要 意识 到 中 国文 化 在 外 语 教 学
蒋杏芝
( 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 摘
要]母语 文化在 外语教 学中的重要性 已为外语 教 育界 所认 同, 但 在 当前 中国“ 大学英语 ” 教 学 中, 目的语 文化 导
入仍是 主流 , 母语文化 内容严重缺 失, 这对 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构成 了障碍 , 也妨碍 了学习者跨文化 交际能力 的培
年, 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就在《 光明 日报》 上发表文章 中 的重要作 用 , 并在 今后 的教 学 中对 中 国文 化 的输 入 指出 , “ 许多 中 国青 年 学 者 虽 然 具有 相 当 程度 的英 语 给予 足够 的重 视 。在文 化全 球 化背 景 下 , 外 语 教 学不 水平 , 但 是 在 与 西方 人 交 往 的 过 程 中 , 始 终 显示 不 出 但要 树立 “ 知彼” 的文 化 观 ( 目的语 文 化 ) , 更 要 培 养 来自 古文化大 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 文化素养和 “ 知 己” 的文 化 意识 ( 母语文化 ) 。 只有 这样 , 我 国 外 独 立 的 文化 人 格 …… 有 些博 士生 有 较 高 的 基 础英 语 语教 学才 能够 真 正成 为弘扬 中 国优秀 传 统 文化 、 沟 通 。作 为 高 校英 语 教 师 , 我 水平 , 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 , 但是一旦进入英语 中国和世 界 的桥 梁和纽 带 j
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运用

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英语教学发展到今天,各种教学流派层出不穷:英语教师为了努力提高自己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在教学中也使用过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
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启发法、听说法、功能意念法、交际法及任务型教学法等。
但英语教学中母语的如何合理使用问题及其作用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学教师乃至整个语言教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母语教学母语在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完全避开母语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实际的;有时,教师觉得很难用英语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清楚而牢固掌握所教授的知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消极反应也需要在教学中适当使用母语。
因此,如何发挥母语的优势、灵活运用母语于英语教学中开始倍受广大英语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关注。
一、中学英语教学不可能避开母语1、在英语教学发展史上,国外许多著名语言专家对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问题都作过精辟的论述。
如:atkinson认为外语教学中应该有限制地使用母语,同时又认为允许使用母语是一种人道的行为。
danchev认为翻译或转换是自然的现象,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不管老师允许与否,学生不可避免地把外语的结构和词汇与母语相近的东西对等起来。
“外语”(fl)则是指母语之外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缺乏广泛交际用途的语言。
如在中国学习英语,只在课堂里学习,并没有太多的交际、交流需要。
对中国人来说,英语就是外语。
外语靠学来的(study),这里没有语言环境;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该语言,由于学习者脱离目的语社会环境,他们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他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在学会目的语后去阅读外文书籍,了解国外的信息,并能把外语作为交际、求职、加薪等的有利工具。
在这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就有明显的差别。
浅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工作也成了人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在英语的学习中,对于母语与英语的关系,一直存在诸多争论。
从英语教学的目的入手,简要分析了英语教学和母语的关系,以及母语对英语的促进作用,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母语;英语教学;关系;积极作用;消极作用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掌握他国语言,是传递文明、了解其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拥有灿烂的文化历史,汉语中包含的艺术内涵也是博大精深。
近些年,英语学习的不断增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在英语的学习中利用好母语的促进作用,是教师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高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基础教学工作,在小学、初中时期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在高中时代得到了强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学生仍然对英语知识一知半解。
大部分学生仍然停留在做试卷应付考试的低级阶段,而口语、听力、写作等方面仍然裹足不前。
再加上我国区域辽阔,各地经济实力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
具体表现为中东部经济实力发达,各家庭学校都重视英语教学工作。
而偏西部的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社会虽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的情况却限制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及发展。
这些原因最终导致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难题。
2.教学理念陈旧落后,教学方法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方法与三十多年前的改革之初相比有巨大进步,但仍然不能跟上现代化教学理念发展。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保留着20世纪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思路,课堂上英语老师仍然是主导课堂氛围、方向的指挥者。
很多课堂没有采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仍然采用板书式教学方法。
记单词、背课文、写对话仍然是很多大学英语老师的传统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目的语文化教学,还应有意识地进行母语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
本论文论述了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母语文化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1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绚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元素。
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其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对先进文化的构建、对跨文化交流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今天,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送去主义,而且应该定为重点。
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还需要重视母语文化的导出,使学生能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发展中的中国。
外语教学在实现了文化输入的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外语学习者能够有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展示给世界。
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有义务和责任向世界其他民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目的不可忽视的组成要素。
交际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
不但要拥有一定的语言技能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更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外国文化固然重要,掌握并深刻理解母语文化更加重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此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民族自尊心。
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因此,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
1.3促进目的语文化习得的需要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
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
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就是负迁移。
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
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使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并把握目的语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体系。
忽视了母语文化的学习,也就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
只有在通晓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出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而深入理解目的语文化。
没有母语文化基础,对目的语文化的学
习就是肤浅的,盲目的。
许多英语界的名家如傅雷、王佐良、许国璋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因此,在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
2母语文化教学的途径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导入母语文化是让母语文化和英美文化在学
生身上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进而使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促进,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格更加完善。
2.1中西文化对比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及其正确表达。
将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两者的共性与个性。
通过中西文化的巨大反差,学生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本国文化,也能促进语言能力和文化感受能力的提高。
例如,“龙”在中西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了解“龙”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表面,而且更加领会了词汇的隐含意义,还对词汇所反映的不同的中西文化渊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2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合法
语言教学方法和文化教学方法不是分开的两个话题,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方法
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之中。
例如,教师可以适量增加测试中母语文化的考查内容,引导学生加强母语文化方面的修养,增强文化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将多维面的文化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采用课堂渗透、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的理解。
2.3课外引导法
教师在课堂上的文化导入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悟母语文化。
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推荐关于母语文化的报刊,书籍,影片,使学生明白作为英语学习者要胜任向西方传授中国文化的“文化大使”的角色,必须均衡学习中西方文化,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学习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
教师除了推荐学生浏览英语网站和阅读英语原著外,还要推荐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阅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浏览国内出版的英文杂志和报纸,及时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活动,主动参与到了解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在实践中获得跨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民族感情,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