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练习题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第一章总论本章思考题:1.“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领先和关键的学科。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你怎样理解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3.有人说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革命,有人则说它是“毒蛇蛋”;有人说它不断改变看法是理论上的不一贯,有人则说它是理论上的发展。

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转换生成语言学?4.张三和李幺妹刚给2岁的孩子过完两周岁的生日,两人就为小孩的培养问题争吵了起来。

张三说:“应该教儿子识字了。

”李幺妹说:“应该教儿子学音乐。

”请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他们一点建议。

练习题名词解1.语言学2.小学3.专语语言学4.共时语言学5.历时语言学二、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统称“小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4.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研究语言,分别被称为______语言学和______语言学。

6.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龙菲尔德的代表性著作______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8.______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问答题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之处?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

(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作业习题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作业习题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作业习题汇总1.我国战争理论之结晶,百代谈兵之祖为(C)A司马法B尉缭子C孙子兵法D李卫公问对2.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所谓军人武德乃(C)A忠孝勇义严B恭宽信敏惠C智信仁勇严3.孙子兵法始计揭橥以「五事」、「七计」估量胜算,五事系指(C)A智信仁勇严B天地君亲师C道天地将法D地水火风空4.孙子兵法始计篇旨在说明(D)A用间之法B统御之法C远交近攻D庙算之胜5.孙子兵法中,以何者为战争之最上策?(D)A伐兵B伐交C攻城D伐谋6.下列何者非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C)A兵者,诡道也B兵贵胜,不贵久C胜兵先战,而后求胜D上兵伐谋,其下攻城7.孙子兵法谋攻篇主张的作战理念,正确的是(C)A破国为上B上兵攻城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8.有关孙子兵法理想,下列何者为非(B)A无恃敌不来,恃吾有以待之B胜兵先战,而后求胜C兵贵胜,不贵久D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9.西方兵圣是克劳塞维兹,东方兵圣为何人(B)A韩信B孙子C吴起D诸葛亮10.孙子兵法始计篇揭橥以五事、七计估量胜算,五事中首重「道」,其原因为(C)A首重兵法B道德为要C得民心为要D兵者诡道也11.《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此说揭示何种观念?(C)A避战B速战C慎战D好战12.〈秦晋殽之战〉文中,烛之武游说秦君时所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相当于运用兵法上的何种策略?(A)A利而诱之B佚而劳之C怒而挠之D实而备之13.以下战役,何者可做为兵法「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

」的例证?(C)A信陵君救赵B田单复国C曹操赤壁之战D晋师假道灭虢14.下列何者非造成〈谋攻篇〉所谓「乱军引胜」之因?(D)A縻军B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C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D悬权而动15.三国时周瑜利用蒋干传言,使曹操杀蔡瑁、张允,运用的是何种间计?(B)A内间计B反间计C死间计D生间计16.〈军形篇〉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A、斯腾豪斯B、泰勒C、博比特D、查斯特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A、宏观B、中观C、微观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时间分配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A、杜威B、赫尔巴特C、派纳D、泰勒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A、分科B、相关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校长D、教师和学生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体验性D 探究性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B:必修课1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吉林B、黑龙江C、浙江D、辽宁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实践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在课程编制中,出现以下()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取向。

园艺学概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园艺学概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园艺学概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绪论一、填空1.园艺植物一般是指果树植物、蔬菜植物和观赏植物;2.园艺植物从生长周期来分有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3.我国园艺生产发展历史很悠久,素有‘园林之母’之称.4.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是我国葡萄和瓜的栽培最早的地方.5.园艺学主要分为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和园林工程等学科.二、问答题1.什么是园艺学?园艺学:是指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品种选育、生长发育、栽培环境的管理、采后产品的贮藏利用、流通和经营的技术学科。

2.园艺生产的作用和意义有那些?一、园艺生产的作用:(1)人类必需营养物质的来源(2)园艺产品的营养医疗保健功能(3)花卉及园艺植物的美化环境的功能(4)园艺活动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二、园艺生产的意义:(1)、园艺是农业种植业中主要的经济增长点(2)、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3)、园艺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一、填空1.蔷薇科的果树有苹果、李、梨、桃等2.枣属于鼠李科.无花果属于桑科.草莓属于蔷薇科.3.仁果类果树有: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4.核果类果树有:桃、杏、李、梅、樱桃等5.坚果类果树有: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等6.浆果类果树有: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7.果树按照叶的生长期可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8.果树按照生态学分类可分为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和寒带果树9.果树按照生长习性分类可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10.十字花科蔬菜有(白菜、甘蓝、萝卜、芥菜((雪里蕻、榨菜、大头菜))、芜菁、油菜、花椰菜、青花菜)油菜、瓢儿菜、辣根、罗汉菜等等11.茄科有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12.葫芦科有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丝瓜、瓠瓜、南瓜、佛手瓜等13.伞形科有芹菜、胡萝卜、芫荽等14..百合科有大葱、洋葱、韭菜、大蒜、石刁柏、金针菜、百合等15.蔬菜按食用部分的分类根、茎、叶、花、果等五类.16.根莱类有萝卜、胡萝卜、根芥菜(大头莱)、芜菁、芜菁甘蓝等17.茎菜类有块茎类(马铃薯、菊芋)、根状茎类(藕、姜)、球茎类(慈菇、芋)、鳞茎类如:葱、大蒜.18.花菜类有白菜花(花椰菜)、青菜花、金针菜,朝鲜蓟等19.果菜类有黄瓜、南瓜、西瓜、甜瓜、冬瓜、瓠瓜、丝瓜、苦瓜20.蔬菜农业生物学的分类(栽培学分类)1.根菜类2.白菜类3.绿叶菜类4.葱蒜类5.茄果类6.瓜类7.豆类8.薯芋类9.水生蔬菜10.多年生蔬菜11.食用菌类12.芽苗菜类13.野生蔬菜-13类21.白菜类有白菜、甘蓝、苔菜、芥菜等22.绿叶菜类有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苋莱、小油菜、蕹菜等23.葱蒜类有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等24.茄果类有番茄、茄子、辣椒25.瓜类有黄瓜、南瓜(中国南瓜、西葫芦、笋瓜)、西瓜、甜瓜、瓠瓜、丝瓜、冬瓜、蛇瓜、苦瓜等.26..多年生蔬菜有金针莱、芦笋(石刁柏)、竹笋、百合等27食用菌类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等28.蔬菜按照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五类1.耐寒而适应性广的蔬菜2.耐寒性蔬菜3.半耐寒性蔬菜4.喜温蔬菜5.耐热蔬菜.29..耐寒性蔬菜:菠菜、芹菜、大蒜、芫荽、小白菜等30.喜温蔬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菜豆等31.耐热蔬菜:甜瓜、西瓜、南瓜、丝瓜、苦瓜、瓠瓜、豇豆、苋菜等32.露地观赏植物可分1.一年生花卉2.二年生花卉3.多年生花卉4.水生花卉5.岩生花卉.33.观赏植物根据观赏部位分类可分为1.观花类2.观叶类3.观茎类4.观果类5.观芽类.34.观赏植物根据开花季节来分可分为1.春花类.2.夏花类3.秋花类?4.冬花类35.观赏植物根据园林用途来分可分为2.盆栽花卉1.花坛花卉3.切花花卉4.庭院花卉.二、问答题1.新疆主要的果树种类有那些植物学分类分别属于那些科栽培学分类中分别属于那几类水果一、目前新疆栽培的果树和野生果树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石榴科:石榴.2虎耳草科:黑穗醋栗(黑加仑).3.蔷薇科(1).苹果(2).新疆野苹果(3).海棠果(4).白梨(5).新疆梨(6).杏叶梨(7).桃(8).李(9).杏(10).扁桃(11).榅桲(12).草莓.4.桑科(1).无花果(2).果桑(3).黑桑.5.鼠李科(1).枣(2).酸枣.6.葡萄科(1).美洲葡萄(2).欧洲葡萄.7.漆树科阿月浑子.8.核桃科核桃(胡桃).9.茄科枸杞.10.胡颓子科(1)沙枣(2)沙棘二、果树的栽培学分类果树根据生物特性及栽培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落叶果树1、仁果类:如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榲桲等2、核果类:如桃、杏、李、梅、樱桃等3、坚果类:如核桃、栗、榛、阿月浑子、扁桃、银杏、椰子等4、浆果类:葡萄、草莓、无花果、石榴等5、柿枣类:柿、枣、酸枣等(二)、常绿果树1、柑果类果树,如橘、柑、柚子、橙、柠檬、枳、黄皮、葡萄柚等.2、.浆果类果树:如杨桃、蒲桃、连雾、人心果、番石榴、番木瓜、费约果等.3、荔枝类果树:包括荔枝、龙眼、韶子等.4、核果类果树:包括橄榄、油橄榄、杧果、杨梅、余甘子等.5、.坚果类果树:包括腰果、椰子、香榧、巴西坚果、山竹子(莽吉柿)、榴连等.6、荚果类果树:包括酸豆、角豆树、四棱豆、苹婆等.7、聚复果类果树:多果聚合或心皮合成的复果,如树菠萝、面包果、番荔枝、刺番荔枝等.8、草本类果树:香蕉、菠萝等.9、藤本(蔓生)类果树:西番莲、南胡颓子等.2.蔬菜根据农业生态学分类有那几类?(1).耐寒而适应性广的蔬菜:韭菜、金针菜、芦笋等多年生宿根蔬菜(2).耐寒性蔬菜:菠菜、芹菜、大蒜、芫荽、小白菜等(3).半耐寒性蔬菜:大白菜、甘蓝、莴笋、萝卜、胡萝卜、豌豆、蚕豆、马铃薯等(4).喜温蔬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菜豆等(5).耐热蔬菜:甜瓜、西瓜、南瓜、丝瓜、苦瓜、瓠瓜、豇豆、苋菜等3.花卉植物根据生态习性和形态特性分类有那几类?生态习性:(1)露地观赏植物(2)温室花卉形态特性:(1).观花类(2).观叶类(3).观茎类(4).观果类(5).观芽类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园艺植物的植物学特征一、填空1.园艺植物的根系有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类型.2.园艺植物根的变态主要有肥大的直根(肉质根)、块根、气生根类3.园艺植物的茎依据生长习性可分为直立茎、半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短缩茎、4.园艺植物地上茎的变态有肉质茎、叶状茎、茎刺、茎卷须.5.园艺植物地下茎的变态有块茎、根状茎、球茎、鳞茎.块茎:如马铃薯根状茎:如莲藕、生姜、菊芋、鸢尾、玉竹、竹等球茎:如慈姑、芋和荸荠等鳞茎:如水仙、百合和洋葱等.6.园艺植物的芽依据芽的性质和构造分:叶芽、花芽7.园艺植物的芽依据芽的着生位置与发生状态分:顶芽、侧芽(或腋芽)和不定芽.8.桃、葡萄等的芽具有早熟性9.成枝力是指枝条上的芽萌发后能够抽生成长枝的能力.10.园艺植物的叶片依据构成分为完全叶、不完全叶11.园艺植物的叶片依据叶柄上着生叶片的数量分:单叶、复叶.12.园艺植物叶的变态类型有叶球、鳞茎、苞叶、叶卷须、叶刺13.园艺植物的花依据花的形态构成分为完全花、不完全花14.园艺植物的花依据花的性型来分为单性花、两性花15.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及着生方式有雌雄同花(两性花)、雌雄异花同株(单性花)、雌雄异株16.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属于雌雄同花(两性花):苹果、梨、桃、李、杏、葡萄、蕃茄、辣椒、茄子豆类、白菜、甘蓝等17.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属于雌雄异花同株(单性花):南瓜、西瓜、葫芦、核桃等18.园艺植物花的性型属于雌雄异株:猕猴桃、银杏、阿月浑子、番木瓜、山葡萄、桑椹、啤酒花、芦笋、菠菜等19.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聚合果的是杨梅、草莓、黒梅等.20.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复果(聚花果)的是菠萝、无花果等.21.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浆果的是蕃茄、瓜、葡萄、猕猴桃、柿子、香蕉、无花果等22.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核果的是樱桃、桃、杏、枣、杧果等23.园艺植物中果实属于仁果的是苹果、梨、山楂、木瓜等二、名词解释1.实生根系: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来的根系.2.茎源根系: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由茎上产生的不定根发育而成的根系.3.根蘖根系:由根系产生的不定芽形成的苗木,其根系称为根蘖根系.4.芽的异质性:着生在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由于其形成时期的环境因子及营养状况不同,造成芽在生长势及其他特性上存在差异.5.萌芽力:茎或枝上的芽,次年春季能够萌发的能力.6.成枝力:枝条上的芽萌发后能够抽生成长枝的能力.7.芽的早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发抽生新梢.8.芽的晚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在第二年才能萌发生长.9.顶端优势:指生长顶端分生组织或茎尖抑制下部侧芽发育的现象;10.垂直优势:指由于枝或芽的着生方向不同而引起的生长势不同的现象.11.层性:指由于枝条的顶端优势与芽的异质性共同作用,使枝条在树干上形成层状分布的现象.12.聚合果:由一朵花内多个离生雌蕊(或与其它器官一起)共同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杨梅、草莓、黒梅等13.复果:聚花果;是指由一个花序的许多雌蕊及其他花器官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菠萝、无花果等三、问答题1.园艺植物根系的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实生根系: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来的根系.采用种子繁殖的园艺植物,如用于果树嫁接的实生砧木苗、大多数蔬菜和花卉.(2).茎源根系: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由茎上产生的不定根发育而成的根系.茎源根系无主根,通常根系教浅、生活力相对较弱.如:采用扦插繁殖的葡萄、无花果、月季、橡皮树等.(由叶片扦插形成的苗木的根系,叶源根系)(3)、根蘖根系:由根系产生的不定芽形成的苗木,其根系称为根蘖根系.如通过分株繁殖:枣、山楂等果树的根系;通过分球繁殖的部分宿根花卉的根系.2..园艺植物的茎依据生长习性分为哪几种,请举例说明.A直立茎:绝大多数木本果树、观赏树木和木本花卉.B半直立茎:如番茄、马铃薯等C攀缘茎:利用卷须攀缘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瓜类、葡萄、爬山虎等D缠绕茎:以缠绕他物的方式生长;如菜豆、豇豆、牵牛、紫藤等E匍匐茎:平铺在地面匍匐生长;如草莓、红薯、常春藤等F短缩茎:茎的节间短缩;如白菜、甘蓝、葱蒜类及菠菜、萝卜、胡萝卜、生菜营养生长时期的茎.3.园艺植物茎的变态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地下茎的变态(1)块茎:如马铃薯(2)根状茎:如莲藕、生姜、菊芋、鸢尾、玉竹、竹等(3)球茎:如慈姑、芋和荸荠等(4)鳞茎:如水仙、百合和洋葱等.地上茎的变态:(1)肉质茎:如茎用芥菜(榨菜)、茎用莴苣(莴笋)、球茎甘蓝及仙人掌科的植物.(2)叶状茎:如竹节蓼、假叶树等(3)茎刺:如蔷薇、月季、山楂和皂荚茎上的刺.(4)茎卷须:如黄瓜和南瓜的茎卷须发生于叶腋,相当于腋芽的位置,而葡萄的茎卷须是由顶芽转变来的.4.果树植物的芽有哪些特性?(1)芽的异质性 (2)萌芽力和成枝力 (3)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 (4)芽的潜伏力第二节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一、填空1.苹果和梨的根系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2.园艺植物茎的分枝方式分为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三杈分枝和分蘖.3.园艺植物花芽的类型分为纯花芽和混合芽4.仁果类,葡萄,柑桔等果树的花芽为混合芽5.核果类,瓜类等园艺植物的花芽为纯花芽6.苹果和梨花芽的分化时期多集中在夏季(6-9月)新梢停长--------果实采收前.7.桃和杏花芽的分化时期多集中在夏季(7—9月)果实采收后.8.园艺植物花的授粉方式分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9.果实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分裂数量的多少和细胞体积的大小10.果实的生长曲线主要表现为单S生长曲线和双S生长曲线11.香蕉、菠萝等的果实属于单性结实.12.具有异花授粉和异花结实特性的作物,栽培是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品种或植株13.核果类和仁果类果树一般发生4次落果高峰.14.园艺植物的休眠类型分为自然休眠(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15.园艺植物根据休眠的器官可分为种子休眠和芽休眠两种.16.果树休眠时低于℃的累积时数称为果树的需寒量.17.在热带苹果之所以不能正常生长是由于休眠所需的需寒量不足.18、、果实中糖类物质有果糖、蔗糖、葡萄糖三种19、果实中所含的有机酸有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20、果实中所含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胡萝卜素、茄红素、花青素和黄酮素等二、名词解释1.叶片的功能期:指叶片形成平展进行光合作用开始到失去光合作用能力所持续的时间.2.功能叶: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输出光合产物的叶片.3.叶幕:多年生果树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4.花芽分化:指植物顶端分生组织有分化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向分化花芽的生理状态和组织状态的过程.5.异花授粉:通过植株不同花朵之间传粉的授粉方式.6.单性结实:指子房未经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7.自花结实:自花授粉后能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如:多数桃、杏、葡萄、部分李、樱桃等自花结实又称为自交亲和.8.自花能孕:自花结实又能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9.自花不孕:自花结实但不能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10异花结实:异花授粉后能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或者叫异花亲和)11.隔年结果:果树生产中表现出一年产量高一年产量低的现象,又称为果树的“大小年”.三、问答题1.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1)、植物种类、品种特性.(2)、土壤条件.(3)、植株的营养状况. (4)、肥水条件.(5)、管理技术措施.2.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条件)有哪些?(1)、植物的种类、品种的遗传特性 (2)、植株的营养状况 (3)、肥水条件 (4)、环境条件3.花芽分化的调控措施有哪些?(1)、栽培技术措施(2)、环境调控措施(3)、施用生长调节剂4.园艺植物中开花坐果有几种情况?(1)、单性结实 (2)、无融合生殖 (3)、自花授粉,自花结实自花能孕 (4)、异花授粉,异花结实5.落花落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①遗传特性. ②花芽发育状况不良. ③植株营养及生长状况不良. ④授粉受精状况不良. ⑤病虫害6.引起果树大小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①、不良的环境条件, ②、栽培管理不当另外果树中易形成大小年的树种与花芽分化时期也有关,如苹果花芽分化期在新梢停长及果实膨大期,此时幼果发育与花芽分化存在营养竞争的矛盾.7.控制果树大小年的根本措施主要有哪些?(1)、选择品种(2)、提高树体营养状况(3)、合理修剪(4)、调节开花和挂果数量(大年疏花疏果,小年保花保果)(5)、改善土壤肥水条件8.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种皮障碍 (2)、生理原因:种胚未成熟,须后熟;如冬青的果实 (3)、种子内存在抑制发芽的物质,须经低温层积处理.第三节生长发育周期(生命周期)一填空、1.一年生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成株期、开花结果期2.两年生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3.两年生园艺植物的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盛期和营养休眠期.4.多年生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童期、成年期、衰老期第四节园艺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填空1、二年生园艺植物春化的类型有种子春化型和绿体春化型2、白菜;萝卜等属于种子春化型.3、甘蓝;花椰菜,洋葱,大葱等属于绿体春化型.4、蔬菜作物中抗寒力大小分别是:洋葱、葱、韭菜>菠菜、芹菜、白菜、萝卜>葫芦、黄瓜、南瓜>辣椒、番茄、茄子.5、园艺植物根据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日性植物.6、白菜、甘蓝、萝卜、芥菜、胡萝卜、芹菜、菠菜、莴苣、大葱、大蒜、唐菖蒲等为长日照植物.7、菊花、一品红、扁豆、茼蒿、苋菜等为短日照植物.8、长日照可促进洋葱、大蒜鳞茎的形成;促进草莓匍匐茎的生长.9、短日照可促进马铃薯、芋、菊芋等块茎的形成及萝卜、大丽花的根的膨大;10、菊花、一品红为短日照,为使其提早开花,可通过用黑布遮光控制日照时数.11、唐菖蒲为长日照,为使其周年开花,可在温室中采用补光措施12、园艺植物根据需水特性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和中生植物.13、果树中抗旱力强的是:桃、杏、扁桃、石榴、枣、葡萄14、蔬菜作物中耗水多根吸水力弱的有:白菜、甘蓝、菠菜、芹菜、黄瓜等15、蔬菜作物中耗水量少根系吸水力强的有:南瓜、西瓜、甜瓜等16、园艺植物适宜的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2%)、酸碱度适中的土壤.17、果树中:葡萄、枣、柿、核桃、石榴等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强.二、名词解释1、春化现象:指作物(原产高纬度的越冬性二年生植物)在某一生长期(发芽期、幼苗期等)在特定的温度(低温)条件下,可使其提早达到生殖阶段的现象.2、春化处:一般指利用低温对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越冬性二年生长日照植物进行处理,使其提早进入开花结果期.三、问答题1、控制温度的措施(方法)主要有那些?(1)、土地的选择 (2)、地面覆盖 (3)、防护设施 (4)、防冻剂(果树枝条) (5)、主干涂白第三章园艺植物的生产技术第一节园艺植物的繁殖一、填空1、园艺植物中;大多数蔬菜、一、二年生花卉、及果树砧木采用实生繁殖.2、园艺植物生产上推广的品种有两种类型:固定品种和杂交一代.3、园艺设施类型主要有:(1)冷床(阳畦)(2)温床(3)塑料拱棚:小、中、大棚(4)温室(5)遮阳网、防虫网4、园艺植物的种子根据种子经贮藏后的发芽年限可分三类:长命种子、一般寿命种子、短命种子5、园艺植物种子常规的贮藏方法有自然贮藏、低温干燥贮藏和低温高湿贮藏.6、园艺植物种子的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穴播.7、种子播种深度取决于作物种类、种子大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8、果树嫁接的方法主要有枝接、芽接和根接.9、果树枝接的方法主要有劈接、切接、皮下接、舌接、腹接.10、果树芽接的方法主要有T字形、嵌芽接、方块形芽接.11、果树枝接的时期是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后.接穗芽未萌动时)12、果树芽接的时期多集中在夏秋季.13、自根繁殖包括: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组织培养.14、扦插繁殖的方法:①硬枝扦插:②绿枝扦插:③叶插:④叶芽插:⑤根插:15、压条繁殖的方法:①直立压条:②水平压条:③普通压条:④空中压条:16、分株繁殖的方法:①根蘖分株法;②匍匐茎或走茎分株法:③吸芽分株法: ④球茎、块茎、根茎分株法:⑤鳞茎分株法:⑥块根分株法:.17、组织培养的方法主要有:茎尖培养、愈伤培养、花粉培养、细胞培养等.二、名词解释1、实生繁殖:即利用播种植株结实产生种子.2、层积处理:是指在适宜条件下,采用河沙等做基质与中子分层放置贮藏,使种子完成种胚的后熟,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一项措施.3、嫁接繁殖:是指采用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通过嫁接技术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其成活形成一个新的植株的繁殖方法.4、嫁接苗:通过嫁接培育的苗木,统称为嫁接苗.5、接穗:用来嫁接的枝或芽.6、砧木:承接接穗的植株.7、自根繁殖:是指利用优良品种植株的枝、芽、叶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发生不定根或不定芽而形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自根繁殖的苗木通常叫自根苗.8、扦插繁殖:是指切取植物的枝条、叶片或根,插入基质或土壤中使其生根萌芽抽枝,形成新的植株的方法.9、压条繁殖:是指在枝梢不与母体分离的状态下,将枝梢部分埋入土中或包裹在基质中,使其生根,然后剪离母体成为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10分株繁殖:又叫分生繁殖;是将植物形成的根蘖、吸芽或营养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分割或分离,从而形成新的植株.三、问答题1、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有那些?(1).种子的休眠特性(内因)蔷薇科果树,胡桃科和松属的种子(2).种子质量(内因)种子生活力、发芽力、贮藏年限等(3).环境条件①温度②水分③氧气④光照2、种子播前处理的方法与措施有那些?①、层积处理②脱蜡处理③破皮处理④浸种处理⑤催芽处理⑥消毒处理⑦包衣处理3、种子播种的技术有那些?⑴播种时期⑵播种量⑶播种方式和方法:①撒播②条播③点播(穴播)⑷播种深度⑸播种后管理(苗期管理)4、嫁接繁殖的特点有那些?(1)可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特性.(2)嫁接苗生长快,开花结实早.(3)提高嫁接苗的抗逆性(抗寒、抗旱、抗病虫、耐涝、耐盐碱等)和适应性.(4)可以使果树和花木树体矮化(矮化砧)或乔化.(5)多数果树砧木可用种子繁殖,嫁接所用的枝或芽数量多;因此繁殖系数高.(6)嫁接苗培育时间长、技术复杂.(7)嫁接苗的寿命比实生苗短.5、嫁接繁殖的主要应用那些方面?(1)大多数的果树苗木的繁殖(2)木本观赏植株及不能扦插繁殖的观赏植物.(3)可用于对果树、花卉等优良芽变或杂交选育的优良株系的保存(4)可用于瓜类、茄果类蔬菜的防病增产.6、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的因素有那些?⑴、嫁接亲和力⑵、嫁接的极性⑶、嫁接时期⑷、砧木和接穗的质量⑸、接口湿度与光照⑹、伤流、树胶、单宁物质的影响7、嫁接的方法有那些?嫁接的方法主要有枝接、芽接和根接.8、影响自根繁殖成活的因素有那些?⑴、植物种类和品种⑵、树龄、枝龄和枝条部位(树龄小、一年生枝、枝条中部易成活)⑶、营养状况(繁殖材料营养充足易形成不定根及不定芽)⑷、极性(扦插时不能倒插)(形态顶端----不定芽;形态极端-----不定根)⑸、温度(扦插及压条时,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⑹、湿度(较高土壤及空气湿度,有利于扦插和压条生根.一般60-80%)⑺、光照(适当遮光有利于扦插生根)⑻、基质(扦插基质的通水透气性、PH值、营养状况)9、促进扦插和压条生根的方法有那些?⑴、伤枝处理⑵、黄化处理⑶、浸水处理⑷、药剂处理⑸、加温处理第三节园艺植物的栽培一、填空1、园艺植物的栽植方式分为播种和移植.2、园艺植物灌水的方法地面灌溉:喷灌滴灌渗灌.3、种子播种的时期主要是春播和秋播4、园艺植物苗木移植的时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5、果树的修剪时期主要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6、果树休眠期修剪的方法有短剪、回缩、疏剪、长放、曲枝和别枝、开张角度.7、果树的生长季修剪的方法有抹芽除梢、摘心、剪梢、扭梢(枝)、环剥或倒贴皮.8、乔本果树的树冠是由中心干、主枝、侧枝、枝组和辅养枝组成9、果树的主要树型有主干疏层形-纺锤形树篱形自然开心形-篱架形和棚架形Y字形自然圆头形-10、蔬菜植株调整措施主要有:整枝打杈和摘心摘叶和束叶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压蔓、支架二、名词解释1、短剪(短截):将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 短剪分为:轻短剪:剪去枝条的1/4--1/5,剪口留饱满芽.中短剪:剪去枝条的1/3--1/2,剪口留饱满芽.。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A、斯腾豪斯B、泰勒C、博比特D、查斯特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A、宏观B、中观C、微观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时间分配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A、杜威B、赫尔巴特C、派纳D、泰勒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A、分科B、相关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校长D、教师和学生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体验性D 探究性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B:必修课1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吉林B、黑龙江C、浙江D、辽宁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实践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在课程编制中,出现以下()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取向。

经济法概论课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概论课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律教程》习题集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经济法2.国家协调3.社会本位4.谨慎干预原则二、判断题:1.美国的《克莱顿法》被认为是现代反垄断法之母。

2.经济法一词是在1755年,由法国空想共产主义代表人物摩莱里在其专著《自然法典》中提出的。

3.经济法的主体包括经济管理机关、企业法人及分支机构和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经济联合体、公民等。

4.经济法部门的特点是以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处于法的体系中的第一层次。

5.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

三、选择题:1.我国经济法调整的是()A.所有的经济关系B。

一定的经济关系C.宏观经济关系D。

微观经济关系2.经济主体之间的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是()A.请求经济管理部门做出行政处理B.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C.请求调解D.提起诉讼E.申请仲裁3.作为经济法灵魂的一项根本性的原则是()A.国家本位原则B.社会本位原则C.效率原则D.责权利效相统一的原则4.违反经济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民事责任B.经济责任C.行政责任D.刑事责任四、简答题1.简述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的区别。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3.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家协调是指国家运用法律的和非法律的手段,使经济发展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3.社会本位是指经济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以尊重个体权益为基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已任,把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4.谨慎干预原则指经济运行有其客观规律,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时要谨慎从事,不能轻举妄动,国家在向外用力的同时要向内用力,其动作在轻缓慢。

二、判断题:1.×2。

√3。

√ 4。

× 5。

√三、选择题1.B 2。

ABCDE 3。

D 4。

BCD四、简答题1.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2)主体方面不同(3)调整方法不同(4)制裁手段不同(5)纠纷处理的方法不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不同:(1)调整对象不同;(2)主体范围不同;(3)调整方法不同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课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

4.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和“少年”属于。

7.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和帮助记忆。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9.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和汉语之间。

10.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

11.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包括、和文字。

12.美国语言学家的《语言论》,奠定了描写主义结构语言学的基础。

1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展示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规则性的矛盾统一。

14.语言符号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被称之为。

15.“约定俗成”这个成语出自,是语言观的一种体现。

16.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选词、、虚词和词形变化。

17.人们在说话时候,常常把豆腐发音为[touf],这种语流音变现象被称为。

18.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19.按照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语属于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语族。

20.中古汉语中声母为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平声字在普通话中声母变为了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

21.辅音的音质是由和发音部位所决定的。

22.“北平”现在叫“北京”,这在词汇发展中属于词语的。

23.本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24.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D) A. 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D. 以上都是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 A. 矛盾斗争 B. 社会革命 C. 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 土地革命3.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形成是从哪个方面阐述的(A) A.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 B. 人们的经验和直观认识C. 归纳和演绎推理 D. 逻辑分析和思辨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是(B)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实用主义 C. 经验主义 D. 唯心主义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A.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矛盾二、问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社会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存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阐述和规定。

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

这些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科学理论基础,是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石。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规律: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斗争所引起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同社会形态的产生和转变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所引起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源泉,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总结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课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

A.惩治腐败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发展生产力
D.改革开放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
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检验真理的标准
3.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
A.政府
B.企业
C.人民群众
D.国家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中国发展的需要
5.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6.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 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7.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
A.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
8.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理论依据是()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0.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多项选择题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
D.世界分工越来越细的产物
2.“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
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D.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概括为()。

A.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
B.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C.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为()
A.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是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需要
C.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
D.是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各种困难和矛盾的需要
5.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是:()
A.任何社会人们的富裕程度不可能是一样的
B.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C.按劳分配以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D.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