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唯一的听众》作业设计
六年级下册11-12课作业设计

11、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品读老教授的话)前置预习作业:1、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课堂作业:1、词语认读Shãn shâng zhuāng zhòng( ) ( )Liū zǒu bào qiàn( ) ( )Huāng tang jiâ yì( ) ( )Gē shě dà chī yī jīng( ) ( )2、指导书写歉:学过字记忆新学字:谦—歉3、理解老教授的话,完成练习“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课后作业:1、书写生字。
(要求:正确、工整,三音两字两词)2、再次体会老教授的话。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前置预习作业:听了老教授的话,“我”的心理和行动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文中找出来,勾画标注。
课堂作业:1、理解句子听了老教授的话,我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听了教授的话,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听了老教授的话,我的行动和以前不一样了,我。
2、请仿照写一写某人听了别人的一番话,自己的心理或者行动有了怎样的变化?课后作业:1、课外阅读最后一美元①这是一位著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故事。
②20年前的那个雨雪霏霏、北风凛冽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纳升维尔,希望成为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选8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选8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六个生字,并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掌握“听众”是谁?是谁的“听众”?为他做了什么?3、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老妇人对我练琴时言行的有关描写,指导学生模仿情景有感情朗读描写老妇人言行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小提琴曲,激发情感,谈话导入,揭开课题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用什么来演奏的曲子呢?2、生:小提琴。
3、师:这首小提琴曲是不是很美妙动听呢?4、生:是。
5、师:同学们,曲子好听琴难拉,要想演奏这样美妙的音乐,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洒下多少汗水!曾经有一个被人称为音乐白痴的人,后来却成为能在舞台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小提琴手。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去读读这个故事吧。
6、出示课题,板书课题:11.唯一的听众(课件1)7、师:来,咱们一起齐读两遍课题,把“唯一”这个词读好。
(强调“唯一”的语气应重读。
)8、理解“唯一”。
(副板书独一无二,只有一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故事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呢?2、生:想。
3、师:那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自由快速地读读课文吧!准备好了吗?请你们边读边勾画出生字新词。
4、出示生字新词,用多种方法朗读,强调重点字词。
5、小组或同桌交流故事内容,师提示。
(出示:课文写了“我”开始在家拉小提琴被说成是XX,后来跑到山林中练琴,在一位()的()下,后来成为了能为()的观众演奏的小提琴手的故事。
)6、交流汇报:(出示:课文写了“我”开始在家拉小提琴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音乐白痴),跑到山林中练琴,在一位(老妇人)的(关心,鼓励,爱护)下,后来成为了能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小提琴手的故事。
)(在课题下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手)三、再读课文,找出老妇人的言行的语句描写1|、齐读故事主要内容两遍。
《唯一的听众》优秀的教案设计

《唯一的听众》优秀的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同学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惜、鼓舞,以及“我”对她的鄙视、感谢之情。
3、能用“美”组成词语形容课文中的人、事、物。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备1、搜集本课的有关资料。
2、制作课件。
导学过程:一、先入为主,以“美”导入。
导:用“美”可以组成那些词语?(同学组词)同学们组了好多词语,今日,我们可以用这些词语来赞美文中的人和事。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以“美”的词来激发同学的奇怪心和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思索:1、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品读老人。
1、用前面组成的词语造一个句子,赞美文中的老妇人。
这是一个()的老妇人。
2、自学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体会老妇人独特的训练技巧和美妙的心灵,说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
3、同学自读课文,思索。
鼓舞同学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4、小组沟通自己的自学成果。
四、沟通感悟,研读课文。
在同学沟通时,老师出示老妇人的几段话。
1、出示:我猜想你肯定拉得很好,只惋惜我的耳朵聋了。
假如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连续吧!(1)老妇人在什么状况下说这番话的?(2)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这位老妇人的身份怎样?(3)她听到我刺耳的拉琴声,看到我要离开,老妇人会想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听了老妇人的话。
我会想什么?(5)指名朗读这段话。
2、出示:或许我会专心去感受着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1)老妇人为什么说这番话?她此时会想什么?(2)从“每天”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3)听了她的话,我会想什么?(4)朗读,感受老妇人的美妙心灵。
3、出示: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感谢你,小伙子。
”(1)老妇人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2)这句话对“我”有什么作用?4、出示: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欢乐和幸福。
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唯一的听众”概念,即在撰写和设计演讲或写作时,要考虑到目标听众的需求和兴趣。
2. 学生能够撰写一个符合目标听众需求的故事或文章。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5分钟)- 向学生介绍“唯一的听众”概念,解释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提示学生,在撰写任何形式的演讲或写作时,都需要考虑到目标听众的需求和兴趣。
- 举例说明不同听众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例如,写给孩子的故事和写给成年人的故事可能有不同的内容和语言选择。
2. 分析目标听众(10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目标听众,例如,小学生、青少年、家长等。
- 引导学生思考目标听众的特点和需求,例如,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
-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3. 故事或文章撰写(20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之前分析的目标听众的需求和兴趣,撰写一个符合他们的故事或文章。
- 提醒学生在选择主题、语言风格和内容方面要考虑目标听众的特点。
- 学生可以分小组展示他们的故事或文章,并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
4. 反思和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撰写故事或文章的过程,思考目标听众的需求对他们创作的影响。
-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困惑,并互相交流经验和建议。
- 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唯一的听众”概念。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撰写针对不同目标听众的故事或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唯一的听众”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和反馈,帮助彼此改进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和目标听众意识。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撰写的故事或文章是否符合目标听众的需求和兴趣。
3. 学生对“唯一的听众”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白板/黑板和马克笔/粉笔。
2.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
3. 可选:学生之间分享故事或文章的方式(例如,投影仪或打印机)。
《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_1

《唯一的听众》教案四篇《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
(平静)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课件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⑴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
如: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⑵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播放《月光奏鸣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理解词语)“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学习成果展示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⑴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⑵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4、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①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②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唯一的听众》教案6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6篇《唯一的听众》教案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唯一的听众》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一、揭题引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唯一的听众》,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不知道同学们读了几遍,老师也跟你们一样,昨天才接触这篇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二、初识大意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故事,待会老师请你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开始吧!2、指名说,借助这里的信息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说给同桌听听吧!三、细究课文1、故事读过了,现在又会说了,还要干什么?2、那好,现在就让我们第二次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划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好好地品味一下。
3、哪句话感动了你?⑴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此时的老妇人她心里正想着──所以老妇人就这么平静地望着,望着,这样的情景只是发生在这一天吗?是啊,坚持了好久好久,你从哪儿看出来?──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是啊,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一位极瘦──当我有了几份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看到了,也是一直──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还是用她慈祥──她的平静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勇气,动力,奋斗的目标。
)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⑵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听着她的朗读,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妇人?这是我们从人物的语言感受到的,老妇人还有哪些语言能让你品味出点什么?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尊重他人,真诚无私,循循善诱,对音乐爱好者的怜惜。
)我们为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妇人深深地感动着,带着你的这些体会,运用你的表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选20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唯一的听众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唯一的听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唯一的听众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沮丧、蹑手蹑脚、抱歉、溜走、羞愧、兴奋、尽心尽力、割舍”等词语。
2、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和鼓励,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3、继续学习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心理及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明白老教授说自己是耳聋,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检查字词。
1、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聋子老人——老教授)理解“唯一”。
(只有一个,与众不同,对故事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检查字词。
(1)读准词语,特别是多音字“兴”“尽”;(2)正确书写“沮丧”“抱歉”“羞愧”等常用难写的词。
二、再读课文,提炼主线。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唯一的听众”切入,提炼主线。
出示: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1)“那时”是什么时候?(2)再读句子,你有什么问题?三、抓住语言和眼神,感受人物1、再次走入课文/article/,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重点品读老妇人的语言。
出示: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唯一的听众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yōu ( )久( )静( )愁( )美
yí( )式( )留怀( ) 转( )
qiàn ( )款道( ) 镶( ) 拉( )
二、看拼音,写词语。
gēshěliūzŏu jǚshàng yíshìyōu jìng
()()()()()
zhēn cáng bào qiàn nièshǒu nièjiǒo màn yōu you hēi hēi xiào
()()( ) ( ) ( )
尽心尽力(ABAC)
三、按要求,改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2)我拉小夜曲的声音很难听。
改为比喻句:
(3)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仿写比喻句:
(4)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
缩句:
(5)、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缩句)
(6)、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改为直接引述句)
四、写近义词。
羞愧()沮丧()蹑手蹑脚()难以置信()
五、用“珍”字组成词语填空。
(1)、我一直()着这个秘密。
(2)、我()与老人相处的时间。
(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
(4)、虫草是我国特产的()药材。
六、关联词我会填
尽管……还……如果……就……宁可……也不……无论……都……
⑴爸爸开车时()绕一段弯路,()会去轧刚出土的小苗。
⑵()她是一个聋子,我()是愿意为她演奏。
⑶()不介意我在场,()继续吧。
⑷一个人()走到哪里,()不能忘记自己的故乡。
七、本文记叙了“我”在()帮助下,由()到()的事,赞扬了老教授()
的美德,表达了()。
八、阅读理解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我拉了起来。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觉、感受、感悟)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
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
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
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
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
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
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名望、威望、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悠”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悠”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久;远②闲适。
悠闲的“悠”意思是(),悠久的“悠”意思是()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偶尔()众多()凶恶()
3、“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的原因是(),促使“我”努力练琴的动力来自于()。
4、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
妹大吃一惊是因为
所以妹妹才会大吃一惊。
5、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秘密”指什么?
答:
6、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7、为什么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答:
8、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
答:
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是人物的()()描写。
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答:
10、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答:
11、联系上下文,用“”选择最恰当的词。
12、如果你是作者,听了妹妹的话后你会怎么样做呢?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