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散步课时练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6课《散步》练习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6课《散步》练习

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积累运用1.字音字形熬.过( ) 分qí() 粼.粼( )嫩.芽( ) shà( )时拆.散( )2.词语积累(1)委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粼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相信并佩服。

(4)________:霎时间,极短时间。

(5)拆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也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3.文意感知《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真情的散文。

文章叙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宽容谦让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名师导学】要点1梳理文意,感知亲情(1)文章围绕“散步”依次展开的情节是:“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____________;“我”决定委屈儿子;______________;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2)从这一家的散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间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2体悟句子含义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

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3赏析艺术特色散步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庭小事,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第6课《散步》课时提高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时提高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时提高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____(陶醉熏陶)、感染。

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qí的艺术,也感受到了家人和.睦相处的深厚情感和生活情趣。

年迈的母亲、幼小的儿子和妻子都____(信服佩服)莫怀戚,让他做决定,他本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____(各得其所各取所长),终不愿意。

最后母亲因疼爱孙子,选择走那条尽.头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的小路。

作者用平实自然的语言,把一家三代人的温和、体贴、谦让写得波lán起伏。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使我们感受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zhì感情。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所对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写出所对应的拼音。

分qí波lán起伏真zhì和.睦尽.头波光粼粼..2.从语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的空缺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

B.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些。

..也很轻。

/摄影师一再告诉我,要尽量放自然C.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他习惯..了冬天用冷水洗澡。

D.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看了一遍。

..。

/这篇文章我从头到尾都仔细5.班级开展以“母亲,我爱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观察下面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

(2)有同学想拟写一副对联赞美母爱,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

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将下列词语组成上下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两鬓白发儿女幸福只为人间疾苦尝尽一颗热心上联:。

下联:。

阅读课文《散步》第⑥~⑧段,回答问题。

6.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选文表达的主题。

7.课文第⑦段中的“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8.既然母亲“不算重”,儿子“也很轻”,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9.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如:“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石楼县八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石楼县八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6《散步》课后习题一、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

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课文题为《散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

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基于对文章所叙事件和细节的不同关注点,可以拟出《一家人》《三代》《儿子和母亲》《初春的田野》等题目;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和谐”“孝道”“责任”“生命”“选择”等),拟出抽象的题目。

二、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参考答案:作者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因为走的是小路,所以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

从深层理解来说,这段话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三、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它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

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祥和、欢乐气氛,为散步这一行为设置了一个美好而幸福的背景。

第二处是母亲顺小路望过去的景物:“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走小路的原因,体现母亲充分理解、疼爱孙儿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散步预习作业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散步预习作业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体验亲情6 散步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熬.( ) 拆.散( ) 霎.时( ) 嫩.芽儿(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dūn下( ) 分qí( ) 委qu( )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信服:(2)取决:(3)粼粼:(4)两全:(5):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6):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文学常识填空。

莫怀戚,人,当代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系列小说集《》,中篇小说《诗礼人家》《花样年月》,等等。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四个人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第4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参考答案1.áo chāi shà nèn2.蹲歧屈3.(1)相信并佩服。

(2)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3)文中形容水明净。

(4)顾全两个方面。

(5)分歧(6)各得其所4.重庆作经典关系大律师现实录5.(1)不能调换。

结合下文可知,是“我”动员母亲“应该多走走”,“我”的责任重大,所以放在最前面。

文章最突出的是“我”的敬老,体现儿子对母亲的爱,所以母亲放在第二位。

这样的顺序安排与第5段中“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相互照应。

(2)结构上:承上启下。

内容上:描写了南方初春田野的美丽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和谐、欢乐的气氛,也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将随着季节的轮回而获得新的活力。

(3)作者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

从深层理解来说,这句话情思隽永、富含哲理,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一个家庭是这样,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句话写出了“我”和妻子的使命感,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散步习题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散步习题人教版

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 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 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 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
1.(原创题)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身体虚弱的妈妈终于熬.(áo)过了这个严冬,她身体好点了,但做点家务就觉得 累.(lèi)。 B.李大爷看到眼前这一幕,一霎.(shà)时,他感到自己的内心有莫大的委曲。 C.这位年轻的妈妈背.(bēi)着儿子,急匆匆地来到了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边。 D.他慢慢地蹲.(dǔn)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捡起了在路边已经生锈的酒樽。
答案:(示例)题目是“母子情‘深’”,实际上是母子情“浅”,是儿子对母亲的不 尊重、不孝敬。(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 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 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 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 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 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 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 粉身碎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时作业03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时作业03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嫩.芽(lèn)调.皮(tiáo)散.步(sàn)煞.笔(shā)B.霎.时(shà)依偎.(wěi)店铺.(pù)埋藏.(cáng)C.蹲.下(dūn)背.起(bèi)步履.(lǚ)咕.咕(gū)D.粼.粼(lín)拆.散(chāi)蹒.跚(pán)分歧.(qí)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信服挺住铺着水泡B.分岐取决强壮拆散C.委屈桑树蹲下鱼搪D.幼小毕竞嫩芽温馨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头脑的人类为了控制某些不受待见的生物,居然采取了一些污染整个环境的做法,而且这些做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B.《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词,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好评。

C.通过5月22日在西安举办的以“伟人故里·灵秀南充”为主题的南充旅游推介会,再一次把南充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D.上级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②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③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④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⑤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⑤④③C.④②①⑤③D.③②⑤①④二、填空题6.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6课 散步 课时练 含答案03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6课 散步 课时练 含答案03

《散步》一、积累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母亲 xìn fú( ) 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

(2) 树上的nèn yá( ) 也密了。

(3) 一 shà shí ( ),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4) 我想 chāi sàn ( ) 一家人, 分成两路, gè dé qí su ǒ( ),终不愿意。

(5) 我决定wěi qū( )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6)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shuǐbōlín lín ( )的鱼塘。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后来发生了: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 我的母亲又了一个严冬。

(3)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分歧熬过仔细B.矛盾挺过仔细C.分歧挺过认真D.矛盾熬过认真3. 阅读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

(2)“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给你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你觉得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和含义吗?(3) 为什么“我”的母亲和儿子都不算重,“我”和妻子却都走得那么慢,那么仔细呢?(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预习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预习学案新人教版

《散步》
一、字词自测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歧.嫩.芽 shà时 chāi 散
委qū水波lín lín 各得qí所
2. 根据原文填空。

⑴母亲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⑵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⑶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⑷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有的浓,有的淡。

⑸小家伙突然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⑹我的母亲高大,很瘦,不算重;儿子很胖,幼小,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二、课文朗读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不太理解的地方圈点勾画,通过质疑、探讨、解疑,整体感知课文。

三、预习思考
阅读本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给这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一个恰当的修饰词。

的家庭的我的母亲
的妻子的儿子
四、我的预习困惑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散步》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歧.( ) 拆.散( ) 熬.过( )
粼.粼() 桑.树( ) 一霎.时( )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 )
(2)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 )
(3)我决定委曲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 )
(4)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忍受,艰苦支持)
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
B.我决定委屈
..
过)
的鱼塘。

(形容水的明净)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后来发生了分歧
..
(意见不一致)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各有一处错误,请在横线上加以改正。

(1)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由于徐力维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责任,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xx年最美孝心少年”。

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6.仔细观察右边漫画《传承》,请写出漫画的寓意。

7.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母亲想走大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想走小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母亲与儿子的分歧,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

课时训练答案
1.qí chāi áo lín sāng shà
2.(1)竞—竟(2)绝—决(3)曲—屈(4)贯—惯
3.B(解析:B项中,“委屈”的意思是“使儿子受到委屈”,所以错误。


4.(1)将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

(2)将冒号改为破折号。

5.A(解析:B项将“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C项删掉“由于”;D项删掉“不要”。

)
6. 示例:传承良好的家风,可以引领一代代人健康成长。

7.(1)大路平顺小路有意思
(2)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①作者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②作者尊敬、孝顺母亲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