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编辑》·总复习资料
电视画面编辑复习提纲

电视画面编辑复习提纲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P5 1984教材:《电视画面编辑》——王晓红电视编辑的作用:1、组合声画素材2、实现传情达意——基调确立、时空处理、结构安排、镜头选择、剪辑点控制、动作连贯、造型匹配、段落转换、节奏把握、声画组合——电视编辑是视觉故事的讲述者视觉文章的结构者电视编辑“三观”1、画面观:(1)“用画面说话”——用声画组合结构意义,以画面为主导(先画面后解说)视——画面(影像)、字幕、图表、动画、剪辑效果听——解说词、现场同期声、音效、音乐(2)为观点提供视觉证明(拍什么、怎么拍——画面意识贯穿创作始终)影像素材的获取方式:1)事件的影像记录(与事件并行取材):现场捕捉+现场调度2)观念的可视表达(形象的预先设计):寻找或设计形象依托2、编辑观(1)第一层次:选择与取舍资讯过富——“放大新闻编辑文化”的时代第二层次:重构与创造(蒙太奇)蒙太奇思维、蒙太奇效果、蒙太奇理论(2)1、通过段落差异调整叙事节奏——有很强的段落意识,层次清楚。
以简短的语言和典型音效强化听觉注意力。
在视觉空间上凸显反差性和动态感。
2、详略有效,放大核心信息(细节)——用好典型数据,典型照片3、还原历史情境,生动再现过去(为观点提供视觉证明)4、空镜不空,创造情绪——人文情怀、历史情怀、社会层次(3)画面编辑的三个层次——1、简单的视觉上剪辑,讲求动作转换流畅性(画面表意清楚,镜头组接流畅)2、超越生理效应的心理因素,唤起人的情感3、将情感目的上升到表达社会、政治观点上:视觉流畅的剪辑层次;情感激发的审美层次;表达观点的思想层次。
画面将我们引向情感,情感将我们引向思想。
3、信息观(1)电视与电影的区别:电影里面的人和里面的人在说话电视是里面的人和我们在说话——电视编辑的双重影响因素(2)基础因素:直观自由的视听组合规律(视听表达逻辑)必要因素:大众传播特性和大众需求(信息传播逻辑)镜头的选择与表现力判断镜头的基本规律1、技术质量:影像清晰、曝光准确、镜头稳定(速度均匀)2、美学质量:光线、构图、色彩等造型效果如何3、信息质量:每个镜头都应该是有信息的(事实信息、情绪信息、环境信息等)4、丰富性:多角度、多景别,避免前后镜头过于相近5、叙事质量:a、美学质量好但与内容无关联,应坚决舍弃b、技术质量稍逊但是反应必要内容或主题—好镜头两种基本的镜头语言1、长镜头:a、表现内容相对完整的,一个连续拍摄的镜头b、镜头内部蒙太奇或机内剪辑,在一个镜头内完成一组分切镜头所负担的镜头组合任务2、分切镜头:用成组镜头表现一个动作或场景。
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总复习)

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总复习)名词解释1.记录现实时空:通过电视摄录系统拍摄记录正在发生的事情。
2.传递真实时空;也被称作“即时传真”。
3.入画:拍摄对象进入画框围之。
4.出画:从画框围之出去。
5.画外空间:观众依据“画空间”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画外空间在画面并不展现。
6.头顶空间:被摄人物在画面中其头顶和画框上边意见的距离。
7.鼻前空间:拍摄时就应该注意在画面中人物的鼻前留下一定的空间。
8.朝向空间:在拍摄侧面角度运动物体时,也应该在运动方向的前面留有一定的朝向空间。
9.主体:画面当中被拍摄的主要对象,是镜头主要思想的表现者,在画面中起到主导作用,也是画面的视觉重点,是电视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
10.陪体:是和主体密切相关并构成一定关系的画面构成部分,陪体的目的主要是陪衬、烘托突出、解释和说明主体。
11.前景: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前方或者靠近镜头的景物、人物。
12.留白:电视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以外的起衬托实体作用的其他部分。
13.景别:电视画面空间造型中对平面关系的考量。
是指通过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其表现的主体在整个电视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围。
14.远景:主要用来表现环境、空间、景观、气势、场景等宏大的场面。
15.全景: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用来表现被拍摄主体的全貌或者人物的全身,表现相对于局部而言的整体景观和场面。
16.中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拍摄主体的局部以及成年膝盖以上的部分。
17.特写:主要用来表现被拍摄主体细部特征的景别,是视距最近的画面。
18.景深: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19.拍摄高度: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体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位置或相对高度。
根据摄像机在垂直方向上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平拍)、(俯瞰)、(俯拍)、(仰拍)。
20.平拍:摄像机与被拍摄主体在同一水平线上,其画面效果相当于人眼的平视,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见到的绝大多数视角一样。
21.俯瞰:摄像机与被拍摄主体所在水平线大致成垂直关系,形成一种凌驾于被拍摄主体之上的感觉。
电视画面编辑 复习提纲

电视画面编辑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接;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第一讲:电视编辑的认识前提:即研究如何用镜头说话勒邦:大众从不对话的逻辑产生印象,但对由某些词和词的联合所产生的情感形象印象深刻。
讲清楚是基础,将精彩是追求。
一、镜头意识(声画意识)二、编辑(蒙太奇)三、信息(传播)一:镜头意识第一层次:用镜头说话:用画面和声音结构意义视→画面影像:字幕、图标、动画、剪辑效果听→解说词、现场同期声、音效、音乐、典型音效的使用《小分队》什么是有感染力?哪些有感染力?环境↓在创作中越来越重要,环境叙事,利用环境进行渲染。
同一时间两个时空同时表现;同期声,有感染力1在真实面前,技术考量是苍白且微不足道的,但是,缺乏了技术的动力,真实不能被准确恰当地被记录。
2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
3进入到你要拍摄的画面里,用心去理解,去高的地方,低的地方,湿的地方,脏的地方拍摄。
4我不记录生活的表面,我要记录你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真实完整的记录:1船下河,抬船的全景——近景抬船——中景——脚的特写,石头滑落——全景船下水2对核心细节的放大,人性的光辉,一是士兵体重大,自觉选择第二条路,避免为全队增加负担。
二是出发前分肉干,百姓是他的孩子。
特色分析:1、令人震撼的现场直击,现场感极强。
我不记录生活的表面,我要记录你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卡普兰⑴典型现场声音结构的场信息:在现场录声音⑵冷静而敏感的段落纪实与呈现2、动人心魄的细节捕捉与全景关照(1提及同胞的离去,士兵脸上的哀伤2老人下跪的场面,士兵头突然掉转3河流湍急)⑴参与性与丰富性并行的镜头语汇⑵全景关照:以典型环境为依托⑶细节捕捉:以典型细节为捕捉用解说词强调重点:小胖单独下滑→解说词凸显核心细节艇出现:大全景→小全景→中景多角度、多景别3、“精选浓缩”的编辑与声画对列的意蕴⑴先声夺人的开场(简洁明确)特写+现场声有助于吸引关注救援者+被救援者感谢→构建主体⑵意味深长的结尾:空境好的素材进行裁剪,突出主题《北川救援纪实》一结尾的层次1救援4小时后杨志强倒着就出。
电视节目编辑考试复习资料

电视节目编辑1、叙事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连贯的剧情,重在动作、形态和造型的连贯性。
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1)连续式蒙太奇: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连接,以情节和动作的连续性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为镜头的组接依据。
优点:叙述的线索单一,有头有尾,脉胳清楚,层次分明,容易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2)平行式蒙太奇: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分开表现,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件依次分叙,造成一定的呼应和对位,产生丰富的戏剧气氛和艺术效果。
(3)交叉式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发展。
它强调线索之间具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频繁的切换,一条线索影响其它线索的发展,使人产生悬念。
(4)颠倒式蒙太奇:先展现事件的现状,再介绍故事始末。
在时间概念上表现为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
2、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以相连的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更为丰富的涵义,从而表达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
表现蒙太奇主要作用不是叙述情节,表现事物。
(1)对比式蒙太奇:镜头或场景的组接是以内容上,情绪上,造型上的尖锐对立或强烈的对比作为连接的依据。
对比镜头的连接会产生互相衬托、互相比较、互相强化的作用。
(2)积累式蒙太奇:把若干内容相关或有内在相似性联系的镜头并列组接,造成某种效果的积累,从而达到渲染气氛、强调情绪、表达情感、突出含义的目的。
(3)比喻式蒙太奇:通过镜头画面的对列,用某种形象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借助另一现象所固有的特征来解释另一现象或象征某一意义,从而含蓄形象地表达某种寓意或感情色彩。
(4)重复式蒙太奇:把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场面或类似的内容在关键的时候反复出现,构成强调,形成对比,表达事物内在和本质的发展。
可以起到强调作用。
3、旁白是一种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声语言,表现为第一人称自述或第三人称的议论或评说。
《电视画面编辑》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
1、 请谈谈你对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
2、 请简略描述电视编辑的后期工作流程,并且了解熟悉素材的重要性。
3、 选择电视镜头的要求是什么?
4、 什么是组合编辑法、插入编辑法?什么是平剪、串剪?
5、 请谈谈电视编辑受到哪两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大众传播特性对电视编辑产生什么影响?
6、 请谈谈对现代电编辑观念的理解。
第二章:
1、 什么是蒙太奇?了解蒙太奇的由来与发展。
2、 电视画面的表意特性有哪些?这些特点对电视画面编辑产生什么影响?
3、 蒙太奇的心理基础是什么?
4、 什么是蒙太奇效果?它有哪几类基本表现形态?
第六章:
1、 什么是叙事的剪辑、表现的剪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 请谈谈前进式、后退式和片断组合式这三种叙事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3、 在叙事剪辑中,为什么要采用插入镜头与切出镜头?
4、 分剪插接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5、 平行剪辑有什么作用?
12、 如何理解镜头转换中的匹配原则?
13、 什么是跳轴?如何弥补跳轴?
第五章
1、 请谈谈你对镜头连接的逻辑性要求的理解。
2、 什么是连续构成和对列构成?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3、 请简述7种技巧性、无技巧性的转场手段。
4、 请谈谈渐隐渐显、叠化的表现功能以及相似性转场、承接式转场、景物镜头转场、声音转场等技巧的具体运用。
4、 屏幕空间有哪几种形态?它们有哪些基本表现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5、 画外空间有什么作用?
6、 理解造型性屏幕空间的作用及表现方式。
第四章:
7、 什么是叙事剪接点、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节奏剪接点、声音剪接点?了解这五种 剪接点的运用情况。
电视节目编辑复习资料

电视节目编辑复习资料一,填空 10*11狭义的蒙太奇就是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
2对电视创造者而言,单个画面是词汇和短句,而画面的组接技巧,则是语法和修辞。
3根据逻辑因素来组接画面,又可分为现实生活本身的逻辑组接和按观众思维规律,即电视的视觉逻辑组接。
4剪接率是指在一定长度的一组画面中,镜头切换的频率(次数)。
镜头短则切换次数多,剪接率高。
5电视作品中的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声源来自画面中的客观音乐,即画面中的人物直接唱出来的歌曲,或是画面中乐器直接奏出来的声音。
各类音乐会,电视晚会中的音乐节目就属于这一类。
另一种是声源来自画面之外,为烘托画面内容而配置的主观音乐,主要作用在于表达画面内容的情绪,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等。
6“所谓叙事蒙太奇,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
”7动作剪接点:以画面中人物(或动物)的形体动作为基础,选择动作的开始,或进行中,或是动作的结束来剪接点。
8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是不可分离的。
9我们用“感动调子”来表示影视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
10对情绪静止的主体,如工艺品,绘画等,其镜头长度可根据叙述性的镜头来选取;欣赏性较强的镜头则必须稍长一些,以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对于情绪变化的主体,如人物,镜头和长短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画面中主体情绪发展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2根据主题思想或剧情的要求,决定取多长的情绪发展过程、二,单选 10*21.相识性 2。
前进式 3。
出画入画,左出右进 4。
声画同步 5。
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是用联想式组接 6。
剪辑方式,隐喻 7。
解说词,交待背景花—花店的鲜花(相似性)左出右入声画同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手法(例平行,联想)功夫:引喻的剪辑画面:年轻女孩解说词类型交代背景三,名词解释 5*41表现蒙太奇也称对列构成,对列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不单单是为了叙事,更重要的在于目的在于通过逻辑上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镜头对列组接,来暗示或者说创造一种寓意,抒发某种情绪,激发观众的联想。
电视画面编辑复习资料(3).pdf

⚫电视行业中,编辑有双重含义,既指代一个创作环节,又是一项工种名称。
⚫电视编辑工作性质决定因素:技巧层面剪辑因素;内容层面创作因素⚫电视编辑主要任务:在后期中,编辑担负着叙述事件、连贯动作、转换场景、结构段落、处理时空、组合声画等任务。
具体说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动作分解与组合{(把影视中的人和物)运动着的人和物的动作,分解成各个单位独立影视画面,在将这些单独的零散动作画面重新组合(还原)成为连续运动的整体};※动作: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基本手段。
动作分为内部动作;外部动作;②蒙太奇形象再塑造;(塑造蒙太奇形象是剪辑主要任务)③视听语言再创造;(视听语言准确流畅才能完美表现故事清洁和人物思想情感)④导演艺术组成部分;(蒙太奇渗透在导演构思和编辑全过程)⑤剪辑艺术独创性。
(创造全新蒙太奇形象)⚫电视编辑手段:镜头选择;动作取舍;造型匹配;时空处理;声音组合。
⚫剪辑前进行镜头选择依据:技术质量;美学质量;影像丰富多边性;叙事需要⚫剪辑的目的:结构严谨;语言通顺;节奏明快;主题鲜明;再现生活。
⚫电视画面编辑三个阶段是?每个阶段任务是?1准备阶段:熟悉素材;全面形象构思;寻找素材补救措施;(组合、补中性镜头、素材)撰写编辑提纲;(a总体结构设计;b 安排段落镜头;c时间长度分配;确定情节点位置;)2编辑阶段:整理素材;镜头选择;(技术质量、美学质量、影像质量、叙事需要)3检查合成阶段:检查逻辑表述;检查意义表达;检查画面连接;检查声音连贯;检查编辑程序。
※基本编辑方式:一从创作习惯上分:A粗编:根据节目表达需要和时长规定,将镜头大致串在一起,完成节目大致结构形态。
B精编:对初编片进行调整、修改、包装,以达到播出标准。
二从镜头连接技术方式上分:A组合编辑:将素材带上画面和声音同时按实现安排顺序依次连接在一起。
B插入编辑:将新素材替换原来带上不需要的部分,同时插入画面和声音或者单独插入画面或声音。
电视画面编辑期末总复习

电视画面编辑期末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电视编辑工作(电视画面编辑):在电视行业里,编辑一词通常有双重含义,既指代一个创作环节,又是一项工种名称。
作为工种而言,编辑通常被称为编导,是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负责整个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在节目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个创作环节,编辑工作主要是指电视创作的后期阶段。
电视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策划、选题、采访、后期、合成等多个环节,后期阶段主要完成与整合凌乱的前几素材,建立完整节目形态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在这个阶段里,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剪辑”进行的。
剪辑就是按照视听规律和影视语言的语法章法,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
一部影视片只有有视听语言的准确流畅才能很好地讲述事件、表达观念和情绪,而视听语言的形成和表达效果,主要依赖于画面组接的质量。
在概念的表达上,“编辑”侧重思维意义表述,而“剪辑”侧重具体操作层面的技术意义,它担负着叙述事件、连贯动作、转换场面、结构段落、处理时空、组合声画等任务。
2、粗编:根据节目表达需要和时长规定,将镜头大致串接在一起,基本完成节目结构形态,是精编的基础。
3、精编:是对已粗编的节目进行调整、修改和包装,从而达到播出要求。
4、插入编辑:是将新的素材替换磁带上不需要的部分。
插入编辑时,磁带上不记录新的磁迹,仍保留原有磁带上的控制磁迹。
一般包括单插入声音画面替代原来的素材、单插入画面保留原来的声音或者在录有声音的编辑带上加图像、但插入声音保留原有画面。
5、特技:既是镜头与镜头组合或者画面构成不是通过直接切换,而是利用电子切换台、数字特技处理和电脑动画等技术完成,经特技处理的文字和图像等改变了原有素材形态或画面构成,伴随着各种镜头连接方式、运动方式诸如翻转、移动、缩小、放大、变色、变速等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视觉效果。
6、蒙太奇:源于法语建筑学上的专有名词,原意是“构成”、“装配”,被电影借用后就成为“组接”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范围运动的过程或结果。在常规节目中,关
系镜头使用的频率一般不会超过总镜头量的1 0%。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二、电视镜头组接基础
• 动作镜头:一般以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 写)景别为主,也称为局部镜头、叙事镜头。 其作用在于,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逼真的再 现人物的动作过程和细节。在常规节目中,动 作镜头的使用频率一般占剪辑镜头总量的60 -80%。 • 渲染镜头:一般没有景别上的特殊规定,又称 空镜头。其主要作用在于情感上的积累、宣泄 、渲染等,是游离于叙事之外的主观意愿情绪 的表现。在常规的片子中,这类镜头的比例控 制在5-10%之间
• 屏幕上主体运动的方向:一般屏幕的运动 方向分不变的,相向的和中性的三种。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四、匹配的剪辑
3、轴线规律 • 轴线,又称之为关系线、运动线、180度 线,是拍摄中为保证空间统一感而形成的 一条无形的假想线,包括动作轴线、关系 轴线、方向轴线。 • 所谓轴线规律使指在用分切镜头拍摄同一 场面的相同主体的时候,摄像机镜头的总 方向须限制在轴线同一侧。任何越过这条 轴线所拍的镜头,都将破坏空间统一感。
模块二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能力目标: 能运用电视编辑的时空、运动、以及匹配等 技巧使用编辑设备进行电视作品的画面编辑。
知识目标: 掌握电视画面编辑创作的时空处理,不同类 型的画面剪辑点处理,运动镜头的表现以及“动 接动”“静接静”的原则,画面匹配原则。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一、时空处理
1、影视时间的三层含义 • 播映时间:单部影视片或节目播映的总体时间 长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片长。
• 剪辑阶段:选择素材、纸上剪辑、粗剪、 精编 • 检查阶段
附:分镜头本的书写
镜头 号 机位 号
景别 技巧
画面 内容
解说
音乐
音响
镜头 长度
备注
镜头号:镜头序号 机位号:摄像现场所用摄像机编号 景别 技巧:镜头运动方式、拍摄角度、 镜头处理速度;前后镜头组接方式 • 画面内容 • 声音:解说、音乐、音响 • 镜头长度 • • • •
电视节目编辑技巧
一、剪辑形式
• “前进式”句型:叙述由远到近,镜头景 别由大到小的叙述方式。 • “后退式”:叙述由近到远,景别由小到 大的叙述方式。 • “片段集合式”:将几个完整动作过程中 的几个主要片段组接在一起的叙述方式。 • “跳跃式”:在一组镜头中,景别变化较 大。
电视节目编辑技巧
一、剪辑形式
课程任务:
•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 电视编辑思维能力、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从而具备基本的电视节目编辑能力。
• 知识目标:建立电视画面编辑思维方式; 了解电视画面语言的基本特征,电视编辑 创作的基本理念,理解电视编辑工作的性 质;掌握电视画面编辑镜头组接的基本技 巧;初步掌握电视作品的基本编辑方法。
• 不同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接方法:组接方 法很多可以根据拍摄素材的具体情况进行 合乎情节的镜头组接,可出画、可进画。 但不能不出画也不入画。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三、运动的剪辑
3、主体动作的连贯 • 分解法:将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通过一半 动作对一半动作的剪辑,将两个不同角度 、景别的镜头组接起来。 • 增减法:当动作的上下镜头差别太大(景 别、角度、速度)时,上下镜头长度根据 景别、情绪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全景动 作占整个动作过程的2/3。而近景、特写 占1/3;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一、时空处理
3、电视画面空间的表现形式 • 再现空间:通过摄象机的记录特性和运动 特性再现事物的直观行为空间:有形的形态 造型,有形的环境背景,有形的主题运动, 从而使观众产生真实的空间感。 • 构成空间:不是真实空间在屏幕是上的直 接反映。而是将一系列记录这真实空间的片 段,经过选择,取舍、重新组合后构成的新 的空间形态。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二、电视镜头组接基础
1、流畅——画面剪辑的基本要求 • 流畅的剪辑或者说剪辑的连贯性就是指通 过剪辑在上下镜头之间建立起来的自然过 渡关系。 • 零度剪辑:剪辑的技巧在于没有剪辑,或 者说让观众感觉不到剪辑的存在。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二、电视镜头组接基础
2、电视镜头的选择 • 景别、运动和镜头长度是我们在镜头取舍时必 须考虑的三个主要视觉因素。 • 关系镜头:一般是以全景系列镜头景别为主 ,主要用来交待环境、时间、人物关系及规模 、气氛,表现人与环境关系、人物较大面积较
三、蒙太奇
2、蒙太奇的由来与发展 • 卢 米 埃 尔 兄 弟 四本描写消防队员生活的影 片连成一组影片播放,由此便形成了最初的 剪辑——剪辑之父 • 如果说梅里爱创造了电影的字母,那么格里 菲斯就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和文法。从而奠定 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基础。 • 爱森斯坦等俄国电影导演探索一种新的剪辑 方法——既能讲故事,又能阐述思想,表现 主题,这就是蒙太奇。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一、对电视编辑的认识
2 、 画面剪辑的目的 • 组成视觉的文章—剪辑最基本的目的是让 人能够看懂,能够理解 • 建立动作的连续—使影片中人、事、物的 运动,流畅地进行; • 造成感情的冲突—情绪的表现。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一、对电视编辑的认识
3 、 画面剪辑的任务 • 镜头组接--流畅的连接; • 段落的剪辑--按照某一种构思设想,将一 组镜头的各个元素按最佳方法组接起来, 以构成相对独立完整又与整个影片风格基 调相统一的视听单元; • 总体结构把握--要求作者用整体的眼光和 观点对作品进行宏观和总体的审视和把握。
模块一 电视画面编辑思维的建立
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电视画面编辑思维
知识目标: 了解电视编辑创作流程, 现代编辑理念 及电视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掌握电视 画面创作的基本语言构成方式,熟悉蒙太 奇的不同表现形态。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一、对电视编辑的认识
1 、 影视为什么需要剪辑? • 一般认为镜头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 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 • 镜头组接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 生重要意义; • 时空处理的需要。 • 剪辑能够造就不同节目风格和创造者艺术 个性。
三、运动的剪辑
4、静接静、动接动的原则 • 静接静: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应和 同样没有明显动感的其它镜头相连。 • 动接动: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要与有 同样明显动感的镜头相连接。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四、匹配的剪辑
1、位置的匹配 1)相同区域的组接: • 对于静止的主体,当同视轴变换景别、同 一人物的活动或者对话变化景别、无对应 关系的不同主体的连接,一般主体应该处 在相同的区域; • 对于运动的主体,一般来说,同一主体向 同一个方向运动时,剪接点应该选在主体 形象重合时。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二、画面剪辑的依据
1、电视语言构成 • 电视画面语言:构图语言、光效语言、色 彩语言、影调语言。 • 有声语言:电视荧屏上能表情达意的一切 声音形态.如人语言,音乐,音响等。 • 造型语言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二、画面剪辑的依据
2、视觉连贯的依据 • 运动幻觉原理:两个画面之间视觉形象残 缺部分则观众根据自己的生活感知经验做 了心理补偿。 • 平面到立体的幻觉:近大远小、近疏远密 、近浓远淡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二、画面剪辑的依据
3、电视编辑的心理的依据 • 人们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 • 事物的变化发展自身的规律,成为镜头组 接的重要依据。 • 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时, 我们常常改变视点或观察方法对事物进行 仔细的观察。 • 人们总是习惯将事物进行队列、比较从而 产生定向的联想和概括。
• 叙述时间:银屏幕上表现事物的时间:即这个 节目(或者镜头段落)所表现的事件发生的事 实时间,创造出来的艺术化的时间. • 观众的心理时间:播映时间和叙述时间综合作 用在观众心理造成的独特时间感(主观的时间 形态),即观众在观看时主观心理感觉的时间。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一、时空处理
2、节目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 • 实时的时间形式 • 省略的时间。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四、匹配的剪辑
• 外反拍:摄像机处于平行于关系轴线的两 个位置上,向里对着主体。通常表现为前 景为谈话一方的肩膀面。过肩镜头 • 骑轴拍摄:两个摄像在轴线上背对背。正 面拍摄各自主体。这时摄像机模拟的是对 方的视线,属于主观镜头。 • 合理越轴
模块三 电视节目编辑技巧
能力目标: 能根据电视节目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剪辑形式 对画面进行编辑,实现段落的完美转换,形成节 奏。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二、电视镜头组接基础
3、镜头长度的选择 • 确定各个具体镜头时间长度往往是根据三 个因素:内容、情绪和节奏,也就是常说 的叙述长度,情绪长度和节奏长度。
电视画面编辑技巧
三、运动的剪辑
1、构成屏幕运动的因素 • 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剪辑率 2、各种时空运动的组接
• 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接方法:主体人 物不出画,不入画,本主体接本主体。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一、对电视编辑的认识
4、电视编辑的创作特性 1)直观自由的视听形象组合规律是电视编 辑的基础。 2)大众传播特性对电视编辑的影响 • 重视表现节目的真实性。 • 重视电视媒体的特性。 • 重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的受众观念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一、对电视编辑的认识
5、电视编辑的创作流程 • 准备阶段
电视编辑思维方式的建立
三、蒙太奇
1、蒙太奇的三层涵义: • 作为影视反映现实的手法,即独特的时空 高度自由的形象思维方法:蒙太奇思维; • 作为影视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 分镜头和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 艺术技巧; • 特指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早期苏联电影学 派创立的蒙太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