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石油沥青的基本组成和技术性质
沥青的技术性质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1、粘滞性(粘性)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它反映了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依据。
液体沥青的粘滞性用粘滞度(粘度)表示,它表征了液体沥青在流动时的内部阻力;半固体或固体的石油沥青用针入度表示,它反映了石油沥青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针入度是沥青划分牌号的主要技术指标。
粘滞度是液体沥青在规定温度t(25℃或60℃)下、经规定直径d(或10mm)的孔流出50cm3所需的时间(秒数)T,常用符号dtC T表示。
dtC T粘滞度值越大,表示沥青的稠度越大。
粘滞度测定示意图见图8-1。
半固体沥青、固体沥青的粘滞度指标是针入度。
针入度是在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质量100g的标准针,在规定时间5s内贯入试样中的深度,以为1度表示。
针入度越大,表示沥青流动性越大,粘滞性越差。
其数值范围在5~200度之间。
针入度测定示意图见图8-2.。
图8-1 粘滞度测定示意图图8-2 针入度测定示意图2、塑性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塑性反映了沥青开裂后的自愈能力及受机械应力作用后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它是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之一。
沥青的塑性用延度(延伸度或延伸率)表示。
方法是把沥青试样制成8字形标准试模,(试件中间最小断面积为1cm2),在规定温度(25℃)和规定的拉伸速度(5cm/min)下在延伸仪上拉断时的伸长长度,以cm为单位。
沥青的延度值越大,表示沥青塑性越好。
延度指标测定的示意图见图8-3。
图8-3 延伸度测定示意图3、温度敏感性温度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是沥青一个很重要的性质。
温度敏感性较小的的石油沥青其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变化较小。
温度敏感性常用软化点来表示,软化点是指沥青材料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膏体的温度。
软化点可采用环球法测定,示意图见图8-4。
它是把沥青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的铜环(直径约16mm,高约6mm)内。
【谈建筑石油沥青的成分与技术性能】石油沥青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谈建筑石油沥青的成分与技术性能】石油沥青技术性能实验报告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经蒸馏等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如汽油、柴油等)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或再经加工而得的产品。
它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在常温下呈固体、半固体或粘性液体,颜色为褐色或黑褐色。
建筑上主要使用建筑石油沥青制成各种防水材料制品或现场直接使用。
1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1.1 石油沥青的组分石油沥青是由众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主要为氧、硫、氮等)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因为沥青的化学组成复杂以及同分异构特点,对组成进行分析很困难,因此一般不作沥青的化学分析,只从使用角度,将沥青中化学成分及14质极为接近,并且与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关系的成分,划分为若干个组,这些组即称为组分。
在沥青中各组分含量多寡,与沥青的技术性质有着直接关系。
沥青中各组分的主要特性简述如下。
1.1.1 油分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是沥青中分子量最小和密度最小的组分。
在170℃较长时伺加热,油分可以挥发。
油分能溶于石油醚、二硫化碳、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酒精。
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1.1.2 树脂沥青脂胶为黄色至黑褐色粘稠状物质(半固体),分子量比油分大。
沥青脂胶中绝大部分属于中性树脂。
中性树脂能溶于三氯甲垸、汽油和苯等有机溶剂,但在酒精和丙酮中难溶解或溶解度很低,它赋予沥青以良好的粘结性、塑性和可流动性。
中性树脂含量增加,石油沥青的延度和粘结力等品质愈好。
1.1.3 地沥青质地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形物质,正戊烷,但溶于三氯甲垸和二硫化碳,染色力强,对光的敏感性强,感光后就不能溶解。
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粘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粘性愈大,即愈硬脆。
1.2 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在石油沥青中,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是石油沥青中的三大主要组分。
油分和树脂可以互相溶解,树脂能浸润地沥青质,而在地沥青质的超细颗粒表面形成树脂薄膜。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摘要:石油沥青是原油馏分之一,常温下呈黑色的无定型固体。
性质特殊,生产工艺复杂,用途广泛。
市场需求大。
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目录第1节石油沥青性质 (1)第2节石油沥青生产 (2)第3 节常用石油沥青的用途 (6)第4节石油沥青市场展望 (7)姓名:戚本杨班级序号: 30学号: 201100961班级:储运11101班院系:石油工程学院日期: 2013 -11-13(一)石油沥青性质石油沥青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3%,。
具有很好的粘结性, 绝缘性和不渗水性,并能抵抗多种化学药物的侵蚀,石油沥青是石油中最重,组成结构最复杂的组分,除乳化沥青外,常温下沥青是黑色无定型固体,具有脆性,断面有光泽。
具有以下性质:一、黏滞性(黏性):石油沥青的黏滞性是反映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性能指标。
沥青的黏滞性与其组分及所处的温度有关。
当地沥青质含量较高、又有适量的树脂、且油分含量较少时,黏滞性较大。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升高,黏滞性随之降低,反之则增大。
建筑工程中多采用针入度来表示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其数值越小,表明黏度越大,沥青越硬。
针入度是以250C时100g重的标准针经5s沉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表示,每深1/10 mm,定为1度。
二、塑性: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形状性质,它是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能之一。
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
延度越大,塑性越好,柔性和抗断裂性越好。
延度是将沥青试样制成∞字形标准试件,在25t水中以5cm/min的速度拉伸,直至试件断裂时的伸长值,以“cm”为单位。
三、温度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是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工程中使用的沥青,要求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否则容易发生沥青材料夏季流淌或冬季变脆甚至开裂等现象,使防水层失效。
通常用软化点来表示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即沥青受热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态时的温度。
沥青主要技术性质

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有黏滞性、塑性、温度稳定性(温度敏感性)、大气稳定性、溶解度、闪点和燃点等。
(1)黏滞性。
黏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沥青的稠稀、软硬程度。
液态石油沥青的黏滞性用黏滞度表示,是指液体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经规定直径(3.5mm或10mm)的孔洞漏下50ml所需要的时间(s),时间越长,黏滞度越大。
固体或半固体沥青的黏滞性用针人度表示,是指在25℃条件下,100g质量的标准针,经5s沉人沥青中的深度(每0. Imm 为1度),针人度值越大,固态、半固态沥青的黏滞性越小。
(2)塑性。
塑性是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伸度表示,是指将标准试件在规定温度(25℃)和拉伸速度(50mm/min)条件下进行拉伸,以试件拉断时的伸长值( mm)表示,石油沥青的延伸度越大,则塑性越好。
(3)温度敏感性。
温度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质。
温度敏感性较小的沥青其黏滞性、塑性随温度升降变化较小。
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来表示,即沥青受热时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膏体时的温度。
软化点越高,表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
另外,石油沥青的脆化点也是反映沥青温度敏感性的另一个指标。
它是指沥青的状态随着温度从高到低变化,而由高弹状态向玻璃体状态转变的温度,反映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
应用中希望得到高软化点和低脆化点的沥青,以提高它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或石油衍生物)分馏出汽油、煤油、柴油及润滑油后的残留,再经过氧化处理而得到的产品。
8.1.1石油沥青的组分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甚为复杂,常按其化学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比较接近的成分划分为若干组,称为组分。
石油沥青的组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油分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是沥青中分子量最小和密度最小的组分,其分子量为100~500,密度为0.70~1.00g/cm3,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于酒精。
在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为40%~60%。
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2.树脂(沥青脂胶)沥青脂胶为黄色至黑色半固体粘稠物质,分子量为600~1000,密度为1.0~1.1g/cm3,熔点低于100ºC。
沥青脂胶中绝大部分属中性树脂,其含量增加,沥青的品质就好。
在石油沥青中,沥青脂胶的含量为15%~30%,它使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粘结性。
3.地沥青质(沥青质)地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形的固体粉末,分子量为2000~6000,密度大于1.0 g/cm3。
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粘性的重要组分。
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在10%~30%,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粘性愈大,也愈硬脆。
此外,石油沥青中还含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力。
石油沥青中还含有蜡,它会降低石油沥青的粘结性和塑性及温度稳定性。
所以,蜡是石油沥青中的有害成分。
8.1.2石油沥青的结构在石油沥青中,油分和树脂可以互溶,而树脂能浸润地沥青质,并在地沥青质的表面形成薄膜,构成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的胶团,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形成胶体结构。
在此分散体系中,分散相为吸附部分树脂的地沥青质,分散介质为溶有树脂的油分,地沥青质和树脂之间无明显界面。
石油沥青的性质随各组分的数量比例不同而变化。
油分和树脂较多时,胶团外膜较厚,胶团间相对运动较自由,沥青的流动性、塑性较好,开裂后有一定的自行愈合能力,但温度稳定性差。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石油沥青是一种黑色或棕黑色的有机物质,具有以下技术性质:
1. 密度:石油沥青的密度通常在1.0-1.2克/立方厘米之间,具
有较高的密度。
2. 熔点:石油沥青的熔点通常在100-180摄氏度之间,具体取
决于其成分和含沥青的纯度。
3. 粘度:石油沥青具有较高的粘度,即其流动性较差。
这使得沥青能够在路面、屋顶和其他建筑结构上形成持久的保护层。
4. 可溶性:石油沥青在各种溶剂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性。
常见的溶剂包括石油醚、苯和甲苯。
5. 耐老化性:石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耐老化性,能够长时间保持其性质和功能,不易受到氧化和分解的影响。
6. 热稳定性:石油沥青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于高温条件下的应用,如热稳定剂、沥青混合料等。
7. 黏附性: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可以牢固地粘附在各种材料表面,如砂石、混凝土、金属等,形成坚固的结合。
8. 弹性:石油沥青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一定的变形,然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耐候性、粘附性和弹性,适用于各种道路、建筑和工业应用中。
石油沥青

是在一定范围的高温下向减压渣油或脱油沥青吹入空气,使其组成和性能发生变化,所得的产品称为氧化沥 青。减压渣油在高温和吹空气的作用下会产生汽化蒸发,同时会发生脱氢、氧化、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反应。这是 一个多组分相互影响的十分复杂的综合反应过程,而不仅仅是发生氧化反应,但习惯上称为氧化法和氧化沥青, 也有称为空气吹制法和空气吹制沥青。
组成
油分
胶质
沥青质
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其分子量为100~500,密度为0.71~1.00g/cm3,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 剂,但不溶于酒精。在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为40%~60%。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胶质,半固体的黄褐色或红褐色的粘稠状物质,分子量600~1000,密度为1.0~1.1g/cm3。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由低分子化合物转变为高分子化合物,以至成为沥青质和炭沥青。
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
温度敏感性(感温性)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技术性质
黏滞性 塑性
温度敏感 大气稳定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又称黏性或黏度,它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是沥青材料软硬、 稀稠程度的反映。
对黏稠(半固体或固体)的石油沥青用针入度表示,对液体石油沥青则用黏滞度表示。
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沥青之所以 能配制成性能良好的柔性防水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沥青的塑性。沥青的塑性对冲击振动荷载有一定的吸收能 力,并能减少摩擦时的噪声,故沥青是一种优良的道路路面材料。
沥青质为深褐色至黑色固态无定性的超细颗粒固体粉末,分子量为2000~6000,密度大于1.0g/cm3,不溶于 汽油,但能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中。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黏性的重要组分。沥青中地沥青 质含量在10%~30%之间,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黏性越大,也愈硬脆。
第 讲 石油沥青的基本组成和技术性质

2)耐久性评价方法
研究沥青的耐老化性能,通常是将沥青试样在室内进行加速老 化试验,然后根据老化前后试样的性能变化加以评定。
沥青的老化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沥青在热拌和过程中 的老化,称为短期老化;另一阶段是沥青在路面长期使用过程 中发生的老化,称为长期老化。
建筑石油沥青评价方法:采用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 针入度比评价。 (沥青试样在160℃条件下,加热蒸发5h)
• 表示:T
• 注意:初始温度5℃
加热速度为5℃/min
�
17
� 软化点的意义 • 沥青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 •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下测定沥青的条件粘度,
软化点则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 因此,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的 一项指标,又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18
(3)延性与脆性
——指石油沥青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石 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沥青的粘性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
绝对粘度 条件粘度
针入度(适应固体或半固体粘稠石油沥青) 软化点:既是粘性测定指标,又作为测定温度
稳定性的方法
11
� 影响粘性的因素
• 组分的影响:当沥青质含量多,同时有适量树
29
我们讲述了建筑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温度敏感 性和延性。 表征这三项性质的三大指标为:
针入度、软化点、延度 是评价建筑石油沥青技术性质最常用的经典指 标。
30
(5)粘附性
沥青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 性,因此粘附性是沥青的重要性质。 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以薄膜的形式裹覆在集料颗粒表面,并 将松散的矿质集料粘结为一个整体。 粘附性不仅取决于沥青的性质,也取决于集料的性质。 粘附性的评价方法:沥青与粗骨料的粘附性试验,根据沥青混 合材料的最大粒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二、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
1、石油沥青三组分分析法
性状 外观特征 组分 平均 分子量 碳氢比 /原子比 含量 /%
在沥青中的主要作用
油 分 树 脂
沥青 质
淡黄透明液体
200~700
0.5 ~0.7
45 ~60
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油分 多,流动性大,而黏性 小,温度敏感性大 使沥青具有塑性和粘性。
• 注意:初始温度5℃
加热速度为5℃/min
17
• 表示:T
�
�
软化点的意义 • 沥青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 •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下测定沥青的条件粘度,
软化点则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粘度时的温度。 因此,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的 一项指标,又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18
(3)延性与脆性 ——指石油沥青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 能力。石油沥青的延性用延度指标表示。
测定方法: 绝对粘度 针入度(适应固体或半固体粘稠石油沥青) 条件粘度 软化点:既是粘性测定指标,又作为测定温度 稳定性的方法
11
�
影响粘性的因素
• 组分的影响:当沥青质含量多,同时有适量树
脂,而油分含量较少时,粘滞性大。
•
温度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 高,粘度降低,反之,粘度升高。
12
1)针入度
TR & B − 25 存在问题:针入度--温度感应性系数A值为小数,使用不方
便, 引入针入度指数PI值的概念。 经验公式:
PI =
20 − 500 A 1 + 50 A
27
A=
lg 800 − lg P( 25� C ,100 g ,5 s )
�
针入度指数的应用
• 针入度指数愈大,表示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愈小。 • 划分沥青的胶体结构: PI<-2者,属溶胶型沥青 PI=-2~+2之间者,属溶-凝胶型沥青 PI>+2者,属凝胶型沥青
31
(6)耐久性
沥青性质随时间而产生“不可逆”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 变化的过程,称为沥青的老化,也就是沥青的耐久性。 老化是组分的变化: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等因素的长期 作用下,沥青中油分和树脂相对含量减少,地沥青质逐渐增多 1)影响因素 ①温度与氧化作用。影响沥青氧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T高氧化快 ②光的影响。日光照射后,促使氧化速度加快。 ③水的影响。水在与光、氧和热共同作用时,能起催化剂的作用。 ④自然硬化。 ⑤渗流硬化。渗流硬化是指沥青中的油分流到矿料的孔隙中去 而导致沥青的硬化
含量增加,粘聚性和塑性增 大,温度敏感性增大。
红褐色粘稠 半固体
800~3000
0.7 ~0.8
15 ~30
深褐色固体 微粒
1000 ~5000
0.8 ~1.O
5~30
赋予沥青粘度和温度稳定 性。含量高,粘性增大,温
度稳定性好(敏感性小), 但塑性降低,脆性增大。
4
2、四组分分析法
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 质和沥青质。石油沥青按四组分分析法所得各组分的性状如下表:
32
2)耐久性评价方法
研究沥青的耐老化性能,通常是将沥青试样在室内进行加速老 化试验,然后根据老化前后试样的性能变化加以评定。 沥青的老化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沥青在热拌和过程中 的老化,称为短期老化;另一阶段是沥青在路面长期使用过程 中发生的老化,称为长期老化。
建筑石油沥青评价方法:采用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 针入度比评价。 (沥青试样在160℃条件下,加热蒸发5h)
30
(5)粘附性
沥青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 性,因此粘附性是沥青的重要性质。 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以薄膜的形式裹覆在集料颗粒表面,并 将松散的矿质集料粘结为一个整体。 粘附性不仅取决于沥青的性质,也取决于集料的性质。 粘附性的评价方法:沥青与粗骨料的粘附性试验,根据沥青混 合材料的最大粒径决定。 粗骨料的 最大粒径 >13.2mm,采用水煮法 ≤13.2mm,采用水侵法
19
沥青延度测定示意图
20
延度
沥青延度试验
�
3)影响塑性的因素
• 组分的影响:当油分和沥青质适量,树脂含量越多,沥青质表
面的沥青膜层越厚,塑性越好。 随着沥青胶体结构发育成熟度的提高,含蜡量的增加, 以及饱和蜡和芳香蜡的比例增大等,都会使沥青的延度值相 对降低。
•
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塑性增大。 沥青延度越大,其塑性变形越大,有利于低温变形。
�
定义 软化点——沥青由固体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时的 温度。
16
�
测定方法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要求采 用环球法软化点。 如图,该法是将沥青试样 注于规定内径的铜环中,环 上置一钢球,在规定的加热 速度下,沥青试样逐渐软 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 滴落到下层金属板(距离为 25.4毫米)时的温度,称为 软化点,单位:℃ 。
性状 组分 饱和分 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 外观特征 无色液体 黄色至红色液体 棕色粘稠液体
深棕色至黑色固态 平均相对密度
平均分子量 625 730 970 3400
主要化学结构 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含S衍生物 多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缩合环结构,含S、O、N 衍生物
0.89 O.99 1.09 1.15
33
3)评价指标:
• •
蒸发前沥青质量 − 蒸发后残留物质量 蒸发损失百分率 = × 100 % 蒸发前沥青质量 蒸发后针入度比= 蒸发后残留物针入度 ×100% 蒸发前沥青针入度
蒸发损失百分率越小,蒸发后针入度比越大, 则表明沥青大气稳定性越好,沥青耐久性越高。
34
(7)施工安全性
沥青使用时必须加热,由于沥青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出的 油会与周围的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当遇到火焰会发生闪火, 为此,必须测定沥青加热闪火和燃烧的温度,即所谓闪点 和燃点。 闪点定义:沥青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火焰接触初次发生 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 燃点定义:指沥青加热挥发的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与火焰 接触能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并持续5s以上。 评价指标:闪点。如建筑石油沥青的闪点为230OC 闪点和燃点是保证沥青安全加热和施工的重要指标。 通常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测定(简称COC法)。
9
2)热胀系数
沥青在温度上升1 ℃时长度或体积的变化,分别称 为线胀系数或体胀系数,统称为热胀系数。 热胀系数越大,沥青路面在夏季越易泛油,冬季 冷缩越易产生开裂。
3)溶解度
是指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或苯中溶解 的百分率。
10
(2)粘滞性(简称粘性) ——指石油沥青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石 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沥青的粘性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
1)延度的定义 延度——将沥青试样制成8字形标准试件,采用延度仪,在规 定拉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单位:cm。
规定条件为:试验温度有0℃、10 ℃ 、15℃、25℃等; 拉伸速度有1 cm/min、5cm/min两种。
�
2)延度的表示方法: D(T,v) 其中,T为试验温度,v为拉伸速度。
2
2.分类:
地沥青
天然沥青:石油在自然条件下,长时 间经受地球物理因素作用形成的产物 石油沥青:石油经各种炼制工艺加工后 而得的沥青产品 煤沥青:煤经干馏所得的煤焦油,经 再加工后得到煤沥青
沥青
按产源不同
焦油沥青
页岩沥青:页岩炼油工业的副产品
3.应用: 广泛用作路面、屋面、防水、耐腐蚀等工程材料。
c)
a)溶胶型结构;
c)凝胶型结构
6
溶胶型沥青的特点: 1) 流动性和塑性较好,开裂后自行愈合能力较 强,低温时变形能力较强; 2)温度稳定性差,温度过高会发生流淌。 凝胶型结构的特点: 1)流动性和塑性较差,开裂后自行愈合能力较差; 2)弹性和塑性较高,温度敏感性较小。高温稳定性 较好,低温变形能力差。 溶胶-凝胶型沥青的特点: 高温时具有较低的感温 性,低温时又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高等级沥青 路面用的沥青均属于此类)
另外:石油沥青中含有蜡,它会降低沥青的粘结力和塑性,并 对温度特别敏感。
5
3、胶体结构
1)溶胶型结构——沥青质含量相对较少,油分和树脂含量相对较高 2)溶-凝胶型结构——沥青质含量适当,油分和树脂含量相对较高 3)凝胶型结构——沥青质含量相对较多,油分和树脂含量相对较少
a)
b) 沥青胶体结构示意图 b) 溶-凝胶型结构;
22
4)脆性
• • • 沥青材料在低温下受到瞬时荷载时常表现为脆性破坏,沥 青脆性的测定极为复杂。 目前测试方法:采用弗拉斯(Fraass)脆点。 拉斯脆点试验原理:将沥青试样0.4克在一个标准的金属薄 片上摊成薄层,将其置于脆点仪内并使其稍稍弯曲。当以 1℃/min的速度降温时,沥青薄膜的温度随之逐渐降低,当降 至某一温度时,沥青薄膜在规定弯曲条件下产生脆断时的温 度,即为沥青的脆点。
7
三、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物理常数 (5)粘附性
√ √ √
(2)粘滞性(粘性) (3)延性和脆性 (4)温度敏感性
√ (6)耐久性
(7)施工安全性(闪
点、燃点)
以建筑石油沥青为主讲解
8
(1)物理常数
1)密度——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kg/m3或 g/cm3。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规定测定15℃下沥青密度。 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之比 我国现行方法规定测定25℃下的相对密度。 沥青15℃密度与25℃相对密度之间的换算公式: 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 沥青的密度(15℃)×0.996 通常粘稠沥青的密度在0.96~1.04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