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合集下载

药物过敏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

药物过敏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

药物过敏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药物过敏是指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过敏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药物过敏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并分析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首先,药物过敏的遗传基础主要与个体的免疫系统相关。

免疫系统是机体对抗外来物质的重要防御系统,其中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和免疫受体等。

个体的免疫系统在遗传水平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对特定药物的过敏反应。

例如,某些人可能具有特定的免疫受体基因突变,导致对某种药物过敏反应的易感性增加。

此外,免疫细胞的功能差异也可能影响药物过敏的发生。

因此,个体的遗传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药物过敏的敏感性。

其次,个体差异也是导致药物过敏的重要因素。

个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身体状况等多个方面。

年龄是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的不完善或者功能下降,相对于成年人更容易出现药物过敏的反应。

性别也可能影响药物过敏的发生。

研究表明,女性在某些药物过敏反应上更为敏感,这可能与女性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差异有关。

此外,种族差异也可能导致对药物过敏的敏感性不同。

不同种族的个体在免疫系统基因和代谢酶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药物过敏的发生。

最后,个体的身体状况也可能影响药物过敏的敏感性。

例如,某些慢性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相对于健康人更容易出现药物过敏的反应。

药物过敏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了解个体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可以帮助医生在用药前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检测个体的免疫系统相关基因或者代谢酶基因等,可以预测个体对某些药物过敏的敏感性。

这有助于医生在用药前选择更安全的药物或者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药物过敏的发生。

其次,在药物过敏发生后,了解个体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根据个体的遗传基础和个体差异,医生可以选择适合的抗过敏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方法,以减轻药物过敏的症状。

2020年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24分

2020年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24分

2020年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识别和防范药品与食品相互作用中的各种风险》1、进入体内的酒精接受由肾辅酶Ⅰ、肝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的作用在肝脏氧化,所代谢产物的是(单项选择)BA.甲醛B.乙醛C.丙烯醛D.甲酸2、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可拮抗或削弱其抗凝血作用的药品是D(单项选择)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K3、葡萄柚汁为肝药酶CYP3A4中效抑制剂,可受其可影响使代谢抑制和出现肌肉毒性的药品是(单项选择)AA.辛伐他汀B.氯吡格雷C.苯巴比妥D.尼尔雌醇4、服用抗甲亢药期间应严格避免摄入的食物是(单项选择)CA.富含钾的食物B.富含铁的食物C.富含碘的食物D.富含硒的食物5、可抑制人体内的单胺氧化酶,导致酪胺食物代谢受阻,引起血压迅速升高的药品是(单项选择)BA.洛伐他汀B.异烟肼C.头孢哌酮D.尼美舒利6、应用后可能影响新生儿心脏、呼吸、血管功能,全身呈灰色,出现“灰婴综合征”的抗生素是(单项选择)CA.四环素B.阿奇霉素C.氯霉素D.万古霉素7、食醋可以降低体液的环境,抑制尿酸排泄,使疗效降低的药品是A (单项选择)A.抗痛风药B.抗高血压药C.抗心绞痛药D.抗震颤麻痹药8、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为前药,在体内须经脂酶(85%)和肝酶(15%)双重代谢,两步代谢均需经过的代谢酶是(单项选择)DA.CYP2C6B.CYP2C9C.CYP2C12D.CYP2C199、3岁以下婴儿进食蚕豆,最快在2小时内发生溶血,或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是儿童体内缺乏的酶是(单项选择)CA.乙醛脱氢酶B.单胺氧化酶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D.凝血酶10、大量饮用葡萄釉汁可抑制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在小肠的首关代谢和肝代谢,其共同竞争性抑制的肝药酶是(单项选择)BA.CYP1A2B.CYP3A4C.CYP2C9D.CYP2D6脑卒中的药物救治原则与用药临护答案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3小时内可以应用静脉溶栓疗法的溶栓酶是(单项选择)DA.链激酶B.尿激酶C.蚓激酶D.瑞替普酶2、属于第二代促纤维蛋白溶解药(溶栓酶)的是(单项选择)CA.链激酶B.尿激酶C.阿替普酶D.瑞替普酶3、及早实施溶栓,抢救缺血半暗带的治疗目的在于(单项选择)DA.使可逆性的充血组织恢复B.增加缺血损害的时间C.扩大梗死面积D.早期恢复供血,改善脑循环4、鉴于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和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等反应的溶栓酶是(单项选择)AA.链激酶B.尿激酶C.蚓激酶D.阿替普酶5、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者,目标血压应控制在(单项选择)AA.≤130/80mmHgB.≤140/85mmHgC.≤150/90mmHgD.≤160/95mmHg6、应用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实施溶栓治疗应及早,给药时间窗为(单项选择)BA.发病后1小时内B.发病后3小时内C.发病后5小时内D.发病后6小时内7、中国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单项选择)BA.53岁B.63岁C.73岁D.83岁8、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者进行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推荐HbA1c 治疗目标为(单项选择)CA.≤8%B.≤7.5%C.≤7%D.≤6%9、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服用叶酸进行干预的剂量为(单项选择)CA.0.2~0.6mg/dB.0.4~0.8mg/dC.0.8~2mg/dD.2~5mg/d10、鉴于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起效时间滞后(难以应急),对急需抗凝者应同期优选的抗凝药是(单项选择)AA.低分子肝素B.达比加群酯C.磺达肝癸钠D.利伐沙班发挥执业药师在药店经营中的专业价值1、在药店经营中哪些专业元素影响了经营管理(多项选择)ABCDA.循证医学B.药品分类C.慢病管理D.质量管理2、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执业药师应该完善自己的是(多项选择)ABCDA.经营思维B.临床技能C.沟通能力D.销售能力3、目前社区药店如何解决专业与经营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调整的是(多项选择)ABCD A.企业文化B.独立预算C.角色定位D.赋予权利4、从执业药师的职业发展看,目前执业药师最需调整的是(单项选择)CA.文化素养B.适应心态C.临床经验D.知识结构5、2019年3月15日国家央视曝光了一件执业药师的大事的事件是(单项选择)AA. 挂证现象B. 离岗C. 无处方销售处方药D. 推销药品6、随着医改进一步深化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开箱向DRGs和人头付费?大量的带量采购实施,这些政策直接影响到社区药店的经营,你认为药店如何适应这种新医改的变化是(单项选择)AA.变革执业药师角色B.减少药品促销C.增加社区活动D.增加促销活动7、如何发挥执业药师的作用一直是企业、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讨论话题,从企业的角度看,怎样调整才能有利于执业药师转型的成功是(单项选择)DA.老板一人认可B.高管支持专业化C.自己店长的支持D.企业形成追求专业卓越的文化8、近年来执业药师的地位似乎又再降低, 你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是(单项选择)CA.无方审核B.薪酬降低C.角色错误D.商业模式9、执业药师在药店经营中哪些环节可以发挥作用?(多项选择)ABCDA.采购管理B.营销管理C.运营管理D.库房管理10、执业药师传统的角色定位是负责药品质量管理,执业医师应该转型成为更有价值角色的是(单项选择)CA.精细化药品管理B.专业经营药品C.向患者提供专业服务 D.指导患者购买OTC常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合使用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包括的是:(单项选择)DA.不稳定型心绞痛B.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D.稳定型心绞痛2、下列药物中不能与西地那非合用的是:(单项选择)DA.卡托普利B.替格瑞洛C.硝苯地平D.单硝酸异山梨酯3、美托洛尔应避免与下列药物合用的是:(单项选择)CA.氨氯地平B.氯吡格雷C.维拉帕米D.奥美拉唑4、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临床使用时是:(单项选择)BA.可掰开服用B.不可掰开服用C.可咀嚼或压碎D.都可以5、下列药物中避免与氯吡格雷合用的是:(单项选择)DA.奥美拉唑B.潘托拉唑C.氨氯地平D.卡托普利6、下列药物中会引起干咳的药物是:(单项选择)AA.贝那普利B.阿司匹林C.硝苯地平D.硝酸甘油7、他汀类药物能有效的降低的是:(单项选择)CA.甘油三酯B.HDL-CC.LDL-CD.胆红素8、美托洛尔最大的耐受剂量是静息心率达到:(单项选择)AA.55-60次/分B.65-70次/分C.70-75次/分D.45-50次/分9、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单项选择)BA.失眠和抑郁B.肝功能异常和肌损C.肾功能异常和肌损D.恶心和便秘10、下列药物中可引起呼吸困难的药物是(单项选择)AA.阿司匹林B.替格瑞洛C.氯吡格雷D.阿托伐他汀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1、在肝脏内S-美芬妥英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AA.CYP2C19B.CYP2D6C.NAT2D.G-6PDE.CYP1A12、下列多基因遗传的特点是(单项选择)EA. 由两个或以上非等位基因控制的变异引起B. 家族性强C. 人群中分布呈不连续的多峰曲线 D. 多基因变异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E. 以上都不是3、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药物结合受体的多态性有关(单项选择)EA. 胰岛素抵抗B. 恶性高热C. 肾性尿崩症D. 对华法林的耐受性E. 以上都是4、乙醛脱氢酶的遗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具有活性缺失的该酶在人群中分布率最高的是(单项选择)AA.亚洲人 B. 非洲人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E.欧洲5、在肝脏内甲苯磺丁脲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BA.CYP2C19B.CYP2D6C.CYP1A1D. CYP2C9E.NAT26、可能将可待因转化为危及生命的吗啡的主要氧化代谢酶的是(单项选择)DA.CYP2C19B.CYP2D6C.CYP1A1D. CYP2C9E.NAT27、慢型乙酰化代谢者在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单项选择)DA.肝毒性 B. 肾毒性 C. 耳毒性 D. 神经炎 E.高血糖8、在肝脏内异喹胍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BA.CYP2C19B.CYP2D6C.NAT2D.G-6PDE.CYP1A19、快型乙酰化代谢者在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单项选择)AA.肝毒性 B. 肾毒性 C. 耳毒性 D. 神经炎 E.高血糖10、关于遗传药理学叙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DA. 遗传药理学是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反应影响的学科B. 遗传多态性可引起不同个体在服用相同药物时的药理学作用的差异C.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具有种属差异,种族差异,及个体差异。

遗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总之,遗传是药物代谢和效应 的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遗传的多 态性和种族差异方面,在临床用药 时,应考虑到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根据个体情况,结合其他影响因素, 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做到用药 个体化。
谢谢!
压。
慢 乙 酰 增加血液系统和胃肠道的副
柳氨磺吡 化
作用;

快 乙 酰 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氨苯砜
慢 乙 酰 血液学不良反应较多。 化
快 乙 酰 需较大剂量治疗疱疹样皮炎。 化
慢 乙 酰 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易
普鲁卡因 化
于发生,或发生较早。

快 乙 酰 用标准剂量治疗心脏病人时,

易发生室性早搏。
弱代谢者
强代谢者
3.改变代谢途 可能生成有活 非那西汀

性或毒性的代
谢物
4.不能产生活 某些前体药物 英卡因
性代谢物
的有效代谢产
物生成减少或
缺乏,致使治
疗失败
多种底物和抑 药物相互作用 英卡因 制剂,在酶的 活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竞争
例:乙酰化遗传表型与临床表现和副作用的关系
药物 遗传表型 临床表现
慢 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
一、遗传因 素对药代动 力学的影响
一、遗传因素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许多药物代谢酶具有遗传性 变异,其中大多数表现为遗传 药理学多态性,其为一种单基 因性状,由同一正常人群中的 同一基因位点上具有多个等位 基因引起,并由此导致药物和 机体的相互反应出现多种表型。
弱代谢者和强代谢者药物代谢的多 态性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的表现
遗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遗传是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决定因素
基因是决定药物代谢酶、药物转 运蛋白和受体活性和功能表达的结构 基础,是药物代谢与反应的决定因素, 基因的突变可引起所编码的药物代谢 酶、转运蛋白和受体蛋白氨基酸序列 和功能异常,成为药物效应个体差异 和种族差异的主要原因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1、在肝脏内S-美芬妥英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AA.CYP2C19B.CYP2D6C.NAT2D.G-6PDE.CYP1A12、下列多基因遗传的特点是(单项选择)EA. 由两个或以上非等位基因控制的变异引起B. 家族性强C. 人群中分布呈不连续的多峰曲线D. 多基因变异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E. 以上都不是3、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药物结合受体的多态性有关(单项选择)EA. 胰岛素抵抗B. 恶性高热C. 肾性尿崩症D. 对华法林的耐受性E. 以上都是4、乙醛脱氢酶的遗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具有活性缺失的该酶在人群中分布率最高的是(单项选择)AA.亚洲人 B. 非洲人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E.欧洲5、在肝脏内甲苯磺丁脲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BA.CYP2C19B.CYP2D6C.CYP1A1D. CYP2C9E.NAT26、可能将可待因转化为危及生命的吗啡的主要氧化代谢酶的是(单项选择)DA.CYP2C19B.CYP2D6C.CYP1A1D. CYP2C9E.NAT27、慢型乙酰化代谢者在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单项选择)DA.肝毒性 B. 肾毒性 C. 耳毒性 D. 神经炎 E.高血糖8、在肝脏内异喹胍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BA.CYP2C19B.CYP2D6C.NAT2D.G-6PDE.CYP1A19、快型乙酰化代谢者在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单项选择)AA.肝毒性 B. 肾毒性 C. 耳毒性 D. 神经炎 E.高血糖10、关于遗传药理学叙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DA. 遗传药理学是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反应影响的学科B. 遗传多态性可引起不同个体在服用相同药物时的药理学作用的差异C.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具有种属差异,种族差异,及个体差异。

D. 双胞胎间无遗传因素的差异E. 药物代谢酶、受体、药物转运蛋白等遗传多态性是遗传药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遗传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

遗传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

遗传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遗传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接受相同药物治疗时,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面会出现差异。

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遗传背景所造成的。

随着基因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于遗传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研究人员已鉴定出与药物反应相关的各种遗传变异。

其中,常见的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复杂遗传变异(如插入/缺失变异、串联重复序列变异等)。

这些遗传变异可以导致药物代谢酶、药物靶标蛋白以及药物转运蛋白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

以药物代谢酶为例,人体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药物代谢酶通过将药物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或无活性代谢产物,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CYP450家族是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家族之一。

许多CYP450基因的多态性已被发现与药物代谢速率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

例如,CYP2D6基因的多态性与许多抗抑郁药物以及β受体拮抗剂的代谢速率及疗效相关。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这些基因的检测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个性化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除了药物代谢酶的变异外,还有一些药物靶标蛋白和药物转运蛋白的遗传变异也会对药物反应产生影响。

例如,β受体阻断剂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这与靶标基因的变异有关。

同样地,药物转运蛋白的变异也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药物疗效。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会对药物反应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暴露在化学物质和药物中等。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进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靶标结合以及药物转运。

因此,在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遗传与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推动个体化医疗的实现,国际上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项目,如药物基因组学联盟(PGx)以及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研究(PharmacoGenomics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临床药理学第10章遗传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10章遗传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遗传药理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个体化药物治疗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遗传因素是导致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遗传 药理学研究个体基因变异对药物代谢、疗效和安全性的影 响,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用药
基于个体的基因型信息,医生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药物选 择和剂量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伦理和隐私
基因检测涉及到伦理和隐私的问题,如何在保护患者隐私 的同时提供有效的遗传药理学服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临床应用
如何将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药物 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是遗传药理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
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 遗传药理学将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可 靠的基因检测服务,从而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
预测药物反应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有助于 避免无效或不良反应严重的治疗,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信息,医生可 以选择更合适的药物,避免因药 物代谢障碍或不良反应而导致的 治疗失败。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生理特征, 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的剂量,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结论
遗传药理学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1 2 3
药物反应差异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包括 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以及作用效果等。
药物副作用
遗传变异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例如某些基因型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 或不良反应。
药物疗效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疗效,某些基因型可能 使个体对药物更敏感或更耐受,从而影响治疗效 果。

第11章 遗传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

第11章 遗传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

20

细胞色素()酶
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超家族,是参与内 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氧化代谢的主要酶系。 在人类有功能意义的同工酶有约种。 具有遗传多态性,是引起个体间和种族间对同一 底物代谢能力不同的原因之一
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是由酶系介导,简称药酶
2019/11/2
21
最新命名规则
根据于年最新命名规则 凡基因表达的酶系的氨基酸同源性大于的称
题技术报告
2019/11/2
7
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史
近年来,作为临床药理学的分支遗传药理 学发展非常迅速
细胞色素酶超家族中一系列特异酶的分离 纯化,其药物代谢的基因多态性不断被研 究者发现并作了深入研究
单核苷多态性()是产生药物代谢和反应 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
2019/11/2
8
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史
抑制剂
茶碱、丙咪嗪
奥美拉唑、吸烟
环丙沙星
华法林、二氯芬酸 巴比妥类、利福平
氯霉素
地西泮、奥美拉唑
利福平
甲苯磺丁脲
阿米替林、可待因

奎尼丁
对乙酰氨基酚
乙醇(长期)、异烟 肼
戒酒硫
环孢素、特非拉定、 硝苯地平、胺碘酮
卡马西平、苯妥英、 利福平、糖皮质激素
西米替丁、红 霉素、酮康唑、
西柚汁
.细胞色素 ( )
等位基因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
遗传表型()
描述明显的遗传特征。这是由基因型和环境
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体的可见性状。
2019/11/2
12
示意图
是由脱氧核苷 酸碱基(腺嘌呤, 鸟嘌呤,胸腺嘧 啶,胞嘧啶)间 通过碱基互补 配对,在氢键的 作用下形成的 双螺旋结构.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 仅占肝脏中总CYP的1%~2% ,但已知经其催 化代谢的药物却多达80 余种。包括β受体阻滞 剂、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等。
➢ 异喹胍经CYP2D6 氧化代谢生成4-羟异喹胍经 尿排泄。异喹胍的氧化代谢在人群呈现二态分 布,其表型表现为强代谢者(EM)和弱代谢者 (PM)。
2020/12/20
2020/12/20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 CYPlA2活性增强可能是结肠癌、膀胱癌和肺 癌的危险因素。
➢ CYPlA2的C734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 药物所导致的迟发性运动功能障碍有关。
2020/12/20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细胞色素P4502C9 ( CYP2C9)
➢ 经CYP2C9代谢的药物有华法林、苯妥因、 洛沙坦、依贝沙坦、甲苯磺丁脲、格列口比 嗪、氟伐他汀、托塞咪、三甲双酮及各种非 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和布洛芬。
学”专题技术报告。 ➢ 近年来,作为临床药理学的分支遗传药理学发
展非常迅速。
2020/12/20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 细胞色素P450酶超家族中一系列特异酶的分离 纯化,其药物代谢的基因多态性不断被研究者 发现并作了深入研究。
➢ 单核苷多态性(SNPs)是产生药物代谢和反 应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
细胞色素P4501A2 ( CYP1A2)
➢ CYPlA2是CYP450超家族中一个重要药物氧化 代谢酶,它催化体内药物如咖啡因、华法林、 醋氨酚、茶碱、普萘洛尔等的代谢。
➢ 此外还参与内源活物质17β-雌二醇、雄烯二酮 代谢和许多前致癌物或前毒性物质在体内的激 活。
2020/12/20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变异引起表达的酶蛋白功 能发生改变,导致表型多态性在代谢其作用 底物药物时引起药物体内清除率改变而产生 不同的药物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肾小球滤过
❖ 特点: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极薄,通透性高。 ❖ 滤过面积大,大于1.6 m2 ❖ 加压滤过 ❖ 每天的血浆滤过量约可达180 L ❖ 葡萄糖:250 g、碳酸氢钠:500 g、氯化钠:1 Kg ❖ 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可用菊粉清除率
酸化尿液:4.5
酸性药物:3~7.5
碱化尿液:8.0
碱性药物:6~12
3)尿量
4
三、肾小管的主动分泌
近曲小管 青霉素 特点:
①需要载体; ②需要能量; ③逆浓度梯度转运; ④存在竞争抑制; ⑤有饱和现象; ⑥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影响肾小管分泌速度。
❖ 阴离子转运系统:弱酸,丙磺舒。 ❖ 阳离子转运系统:弱碱,妥拉舒林。 ❖ 药物转运体:摄取性转运体、外排转运体。
和肌酐清除率来测定。
Pin GFR Uin V
GFR Uin V Pin
正常男性:125mL/min
女性:110mL/min左右(男性的85% )
3
二、肾小管重吸收
身体的必需物质通过主动转运被重吸收。 药物――被动重吸收。 ❖ 影响因素:
1)药物的脂溶性 2)尿的pH值
正常尿pH值:6.3左右, 易受尿pH值影响的药物pKa范围:
6
肾清除率和肾排泄机制间的关系
7
20.2 药物的胆汁排泄
一、药物胆汁排泄的过程与特性
胆汁生成+药物(原形或代谢物)
→小肠
原形被重吸收 代谢物水解成原形被重吸收 未吸收部分排出体外
影响胆汁排泄的因素:药物的理化因素(极性、分子量300~500) 生物因素
转运机制:被动转运、主动分泌
8
二、肠肝循环
三、疾病因素
肾脏疾病、肝脏疾病
四、药物相互作用对排泄的影响
10
•定义:药物经胆汁或者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 经门静脉又重新返回肝脏的现象。
如洋地黄毒苷、卡马西平等。 ①造成生物半衰期长,血药浓度、药效可维持较长时间。
②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
9
20.3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血流、胆汁流量、年龄、性别、种族
二、药物及其剂型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结合率、代谢、剂型、辅料
5
四、肾清除率(renal clearance,Clr)
❖ 定义: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容量(通常以mL为单 位)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即
U V Clr C
❖ 计算:已知磺胺药血浆中浓度为0.08 mg/mL,尿中排泄量为 1.68 mg/min,求该药的清除率。

Clr=1.68/0.08=21 mL/min。
第20章 药物排泄
1.掌握药物肾排泄的三种机制,影响肾排泄的主要因素 2.掌握肾小球滤过的特点 3.掌握肾清除率的意义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熟悉胆汁排泄过程及胆汁排泄的特点 5.熟悉肠肝循环概念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பைடு நூலகம்外的过程。
2
20.1 药物的肾排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