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合集下载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

芝加哥学派摩天大楼发展史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下半叶,它标志着手工业时代的结束,引入了蒸汽机驱动的机械进行大规模生产,世界的面貌因此而改变。

在一众革命性产品中,钢铁通过大规模生产达到了惊人的产量,钢铁的实用性也让建造师们憧憬着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高楼”。

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高达10层!结构工程师们畅想着遍布高楼的世界,世界上的第一座摩天大楼于1884年竣工了。

建筑师兼结构工程师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了高42米的家庭保险大楼,这是第一个使用钢制框架的高层建筑。

该建筑有10层,7年后增加到了12层,整个建筑的高度也达到了54.9米,在1931年被拆,在原址新建了一座更高的建筑,Field大楼——又名拉萨尔银行大楼。

家庭保险大楼的建成引发了一股至今仍在蓬勃发展的潮流,彼时,工业革命也拉动了对高层商业建筑的需求。

大批量生产意味着有更多的商品要出售,因此需要足够的商业空间。

在垂直方向上扩展多个空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些商业风格的建筑理应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使得它们在当时看起来整齐划一;但事实却是,这些建筑之间展现出了更多的多样性而非相似性。

因此,历史学家Carl W. Condit将这一运动命名为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引发了一场辩论。

怎么判断一座建筑属于芝加哥学派?1 建筑的整体形式参照了古典石柱的结构,较低的楼层作为基座或裙房,外观也与其他建筑不同——一般会装有更多玻璃。

中间的楼层类比石柱的柱身。

最后,顶层作为柱顶,饰有飞檐,露出了一些简单的装饰。

2 所有建筑都采用了钢框架结构,这些特制结构钢能够防火,以免再发生1871年芝加哥大火那样的灾难。

3 建筑外部覆有砖石,例如Terra Cotta陶砖,装饰很少,为建筑表面大扇的窗户留出空间。

4 窗户的设计可保证光线充足,通风顺畅,典型的窗户形式包含有一大块固定的玻璃窗,两侧则是两个较小的双悬窗。

这些窗户通常会在整座建筑中重复出现,形成一个规则的网格。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现代建筑中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

芝加哥建筑师沙里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

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

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

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le baron jenney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

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rancr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包豪斯学派(bauhausschool)20世纪20年代德国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建筑学派。

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与包豪斯其他成员共同创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术和经济为主的建筑观、创作方法和教学观。

他们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

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反对模仿因袭,将产品设计同机器生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1873年10月 1873年10月8日,美国中西部城市芝加哥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大火 美国中西部城市芝加哥发生了一场火灾, 烧毁了全市近1/3的建筑。所谓祸兮福所倚,这场大火带来的重建, 1/3的建筑 烧毁了全市近1/3的建筑。所谓祸兮福所倚,这场大火带来的重建, 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这是一个主要从事高层 商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群体, 商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群体,他们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现 代化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代化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Your company slogan
作为最早解决高层办公楼设计的芝加哥 学派, 学派,既树立了高层建筑早期造 型风 又给后来的建筑设计留下楷模, 格,又给后来的建筑设计留下楷模,在 统一。 技术上和艺术上寻求有机合理的 统一。 这不仅仅是对美国, 这不仅仅是对美国,而且是对整个世界 建筑艺术的贡献。 建筑艺术的贡献。1893 年在芝加哥 举办的哥伦布博览会上, 举办的哥伦布博览会上,展览的建筑除 沙利文设计的交通馆外, 沙利文设计的交通馆外,全部被折衷主 义建筑作风所控制。 义建筑作风所控制。社会的爱好一下子 的罗马檐柱、 转向古色古香 的罗马檐柱、板条石膏 粉刷的假古典式, 粉刷的假古典式,以及各种各样的历史 风格, 风格,这无疑 是对芝加哥学派的沉重 打击。在芝加哥学派面临打击的时候, 打击。在芝加哥学派面临打击的时候, 学派内带有新艺术倾向的莱特担当起了 重振芝加哥学派的历史责任。 重振芝加哥学派的历史责任。
Your company slogan
沙利文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形式 沙利文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跟从功能” 跟从功能”,这句话既是美国的实 用主义哲学的一种反映, 用主义哲学的一种反映,也是时代 的精神。现代派建筑理论自此始。 的精神。现代派建筑理论自此始。 沙利文还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制定了 一些规则:动力、取暖、 一些规则:动力、取暖、照明等设 施在地下室; 施在地下室;底层用于商店或银行 等服务机构,空间要宽敞、 等服务机构,空间要宽敞、采光要 二楼是底楼功能的延伸, 好;二楼是底楼功能的延伸,要有 直通的楼梯与底层相连; 直通的楼梯与底层相连;二楼以上 是相同结构的办公室; 是相同结构的办公室;最上面一层 是包括水箱等的设备间。事实上, 是包括水箱等的设备间。事实上, 目前的摩天大楼从布局上来说几乎 都是芝加哥学派的翻版。 都是芝加哥学派的翻版。

西方近现代设计史

西方近现代设计史

第七章1.美国工业设计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社会的形成2.芝加哥学派代表: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后来,“形式追随功能”变成了“设计追随市场”3.美国工业设计迅速发展的因素:雄厚的经济力量、强烈的商业意识、广阔的消费市场4.名词解释“流线型”:原始空气力学中的一个名词,用来描绘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他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5.最早引入流线型工业设计人:意大利设计师塔格纳6.由美国发端的流线型设计风格作为一种时尚,很快就在世界各国流行开来。

如: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师平尼法尼拉于1947年设计的西西塔利亚车7.流线型的评价:流线型设计风格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和设计的主要导向。

流线型设计是一种时尚样式,深刻形象了世界各国的设计风格,同时也为现在主义艺术设计在五六十年代走向国际化铺平了道路8.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工业是耳机的职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美国较早出现的职业化的工业设计师有:沃尔特·提格、雷蒙·罗维、诺曼·盖茨和亨利·德雷福斯9.沃克特·提格: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平面设计师,在广告等商业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10.罗维所创作的巨大经济效益证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他成为第一个荣登美国最畅销杂志《时代》周刊封面的工业设计师,他早期的舞台设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建筑、产品设计领域的领袖:米斯、马谢·布鲁尔、格罗庇乌斯12.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大厦:西格莱姆大厦第八章13.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年由原包豪斯的毕业生、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建立,1956年,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接任。

14.乌尔姆设计学院风格体系:在艺术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系统艺术设计原则,设计的关键是模数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沙利文

沙利文

卡森,皮,斯科特大楼
沙利文中心 (以前称为 卡森,皮,斯科特和公司大楼 或卡森,皮,斯科特和公司 店 )是一幢商业大厦在伊利 诺斯州芝加哥市南方国家街。 是芝加哥地标 ,建筑的设计 是由路易斯沙利文 ,建于 1899年的零售公司施莱辛格 &罗迈耶,扩大和出售给卡森 皮斯科特于1904年。
2012-3-15
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 中坚人物。沙利文早年就学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巴黎美术学院,当过绘图 员,合开事务所,设计了100多幢摩天大楼。在设计史上,沙利文第一个 提出了著名的"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这一简明扼要的短语,几乎成为在 美国所听到、看到的设计哲学的唯一陈述,也成为日后德国包豪思索信 赖的教义。沙利文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 由一种形式,一种外观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和 别的东西区分开来","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他认为"装饰是精神上的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恰恰是为了美学利 益,他要完全避免壮实的使用,一是人们高度集中于体态裸露、完美的 建筑,就想那些强劲有力的体育健儿般的简单形式给我们带来梦寐以求 的自然从容感。对沙利文来说,大自然通过结构和装饰而不需要人为添 加就能显示出自己的艺术美来。这些观点,后来由他的学生莱特进一步 发挥,成为20世纪前半叶工业设计的主流--功能主义的主要依据。
他回到芝加哥,开始了对约瑟夫约翰斯顿和约翰爱德曼公司作为 他回到芝加哥, 绘图员的工作。约翰斯顿和Edleman被委托的穆迪幕,这是由沙利文 绘图员的工作。约翰斯顿和 被委托的穆迪幕, 被委托的穆迪幕 完成的室内设计。1879年Dankmar阿德勒聘请沙利文。 完成的室内设计。 年 阿德勒聘请沙利文。 阿德勒聘请沙利文 一年后,他成为合伙人。这标志着沙利文的最具生产力的一年开 一年后,他成为合伙人。 而正是在这个公司,沙利文会深深得影响了年轻设计师名为赖特, 始。而正是在这个公司,沙利文会深深得影响了年轻设计师名为赖特, 谁拥抱来作为他自己的创作灵感沙利文的设计和原则。英国保诚大厦, 谁拥抱来作为他自己的创作灵感沙利文的设计和原则。英国保诚大厦, 也称担保大厦。 也称担保大厦。 他们这个公司的历史阶段的高潮项目是1889年在芝加哥大厦礼堂, 他们这个公司的历史阶段的高潮项目是 年在芝加哥大厦礼堂, 年在芝加哥大厦礼堂 一个特殊的混合用途的楼宇,其中不仅包括一个3000个座位的剧院, 一个特殊的混合用途的楼宇,其中不仅包括一个 个座位的剧院, 个座位的剧院 也是宾馆、写字楼等。 Adler和沙利文的保留自己的办公室塔的顶层。 也是宾馆、写字楼等。 和沙利文的保留自己的办公室塔的顶层。 和沙利文的保留自己的办公室塔的顶层 1889年后成为该公司的办公楼,特别是1891年温赖特大厦圣路易斯 年后成为该公司的办公楼,特别是 年温赖特大厦圣路易斯 年后成为该公司的办公楼 和1899年卡森皮里斯科特街百货关于国家在芝加哥, 年卡森皮里斯科特街百货关于国家在芝加哥, 年卡森皮里斯科特街百货关于国家在芝加哥 路易斯沙利文被许多人认为是美国首个现代主义建筑师,充分想 建筑师, 象和实现丰富的建筑语汇为一革命性的新种建筑:钢铁高楼。 象和实现丰富的建筑语汇为一革命性的新种建筑:钢铁高楼。

芝加哥建筑学派

芝加哥建筑学派
现代感,是芝加哥建筑学派泰 山北斗的大师密斯·凡·德·罗 (Mies van der Rohe)的两个学生
设计的。
芝加哥学派
The Chicago Spire由国际 著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 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设计,是全球最 高的住宅大厦,高达600米 ,150层楼。
栏 栅 圈 围 着 。 从
会 , 连 接 各 建 筑Βιβλιοθήκη 筑 , 构 成 了 一 座
芝 加 哥 当 时 有
6
些民市的无万
芝 加 哥 大
.
房宅中街规多 宅也心道则幢

外均区全的木
围为向用大质
1871年芝加哥“浴火重生”之后,开始 一系列大规模的重建,城市得到迅速扩张, 一个全新的建筑学派因随诞生。“那就是 因为出于防火的需要,芝加哥在大火之后 诞生的高层商业办公楼纷纷以强调耐火作 为其第一属性,由此摆脱了纽约的高楼复 古式样的窠臼,开创了基于工程技术与实 用需求考量的芝加哥学派。”
15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
路易斯·沙利文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
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建筑革新
的代言人、历史折衷主义的反对者、芝
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他在高层建筑造型上的三段法,即将建 筑物分成基座、标准层和出檐阁楼的手
1856-1924 美国波士顿
代表作:
法,流传很广,而且很久。他重视功能, 芝加哥C P S百货公
17
沙利文的芝加哥会堂大厦
1867-1959 美国 威斯康星州
第二代芝加哥学派中最负盛名的人物是弗 兰克·劳埃德·赖特
赖特(1869—1959)生于威斯康星州。曾 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工程。19世纪 80 年代 后期开始在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并在沙 利文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过。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在美国中西部设计了不少小住宅 和别墅。

路易斯沙利文

路易斯沙利文

路易斯·沙利文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

生于波士顿。

在美国现代建筑革新中起过重要作用。

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重要作品有圣路易斯的温莱特大厦(1890)及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大厦(1899)。

生平沙利文1894年作品-纽约布法罗担保大厦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 ,也翻译为路易斯·亨利·苏利文(Louis H.Sullivan)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

1856年生于波士顿(Boston),只受到过一种短期的和非系统化的培训。

从16岁起,他开始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但是一年后就离开了学校。

在费城(Philadelphia)弗兰克·弗尼斯处短期工作后,随父母去了芝加哥。

在那里,他受雇于素有“摩天大楼之父”之称的威廉·勒巴隆·詹尼——在他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了几个月。

1874年他去了巴黎的美术学院,1876年回到芝加哥。

成为约翰·埃德尔曼( John Edelman )的绘图员,后者奢华有机的装饰设计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9年,L.沙利文成了自力更生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丹克马尔·阿德勒(Dankmar Adler)的同事,并于1881年成了他的合作者。

D.艾德勒集中精力于技术,L.沙利文则致力于设计的艺术方面。

最初,他们的公司仅局限于住宅和小型的商业建筑,譬如:伊利尔住宅( Eliel House )、珠宝商大楼( Jewelers' Building )、考夫曼商店与公寓( Kaufmann Store and Flats )等。

然而,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公司所设计的项目逐渐扩大,涉及摩天大楼和剧院等。

1893年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大门在H.H.里查森(Henry HobsonRichardson)的建筑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芝加哥马歇尔·菲尔德批发商店(Marshall Field Wholesale Store,1885-1887)的影响下,他们的建筑艺术选择了一种新方向。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莱特的家具设计:他强调简洁的几何形态只是对于机器生产的欣赏,而没有考虑到现代及其技术更广泛的潜力,他对于建筑工业机器化就不感兴趣。莱特机器地把他的美学原则应用到他后来的设计之中,结果产生了一些及不舒适的几何性家具。
பைடு நூலகம்
十三、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
特点:芝加哥学派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代表人物:(1)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最先提出的的“形式追随功能”口号,成立了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立的信条之一。(代表作)1899年设计了芝加哥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公司大厦完整体现了他建筑理念,达到了19世纪高层建筑设计的高峰。
(2)莱特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莱特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整体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合为一体,形成一种适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并十分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相协调。家居设计与他的建筑一样,是以一系列简单的部件构成的,构图十分洗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放弃了立面的古典式水平划分,并通 过垂直划分,表现 出了相同的、绝大 多数功能得以安排 的楼层的累积。
温赖特大楼
.
芝加哥会堂大厦
.
施莱辛格和迈耶百货商店
放弃传统的石头承重墙,采用 一种轻型的铸铁结构和石头或 陶砖外墙,框架与外墙分离
.
信托大楼
第一个采用大面积玻璃外墙
.
芝加哥交通大厦
.
谢谢欣赏
.
的形态。
重要作品有圣路易斯的温莱特大厦
(1890)及芝加哥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
大厦 (1899)。
.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1837 年仅有4000人。由于美国的西部开拓,这个位于东 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 来,到1890年人口已增至100万。经济的兴旺发达、 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而1871年10月 8日发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毁掉全市1/3建筑的 大火灾,更加剧了以新建房屋的需求。在当时的这 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 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芝 加哥学派”。
.
芝加哥学派: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 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 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和工程师 们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 技术,认真解决新高层商业建筑 的功能需要,创造了具有新风格 新样式的新建筑。但是,由于当 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它们缺少历 史传统,也就是缺少文化,没有 深度,没有份量,不登大雅之堂 ,只是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为解燃 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使这个学派 只存于芝加哥一地,十余年间便 烟消云散了。路易.沙利文本人也 由于任务稀少,竟致破产,于 1924年在潦倒中故去。
沙利文与芝加哥学派
.
路易斯·沙利文 :1856年生于波士顿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1873在威
廉·勒巴隆·詹尼(“摩天大楼之
父”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的建筑
师事务所工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芝加哥学派的一
个得力支柱。
第一批设计摩天大楼的美国建筑师之一。
强调装饰对建筑的重要性。
“形式追求功能”,两者是自由和有机
的。事物的外在形式反映出内在生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