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史之芝加哥学派-19世纪下半叶的探索

合集下载

013: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013: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 公园最精彩的是独具特色的立体廊道体系,即可防晒又可避雨, 廊道下都是廊,顶上是路,廊道有单跨的也有双跨的,少量地段 还是双层的,廊道由四部分组成,它断断续续、曲曲折折地和园 内道路连成一体贯穿全园。廊道的支柱由粗糙石料砌筑,石料原 地取材,根据自然形状稍稍加工, 砌筑后原汁原味,依山就势, 层层叠叠,维护了原有的自然地貌,虽是人工建造。
古埃尔公园里的神兽
• 巴特罗公寓(1905-1907) 这是对一个旧建筑的 “高迪化”。 高迪在这里 表现了他对于色彩和外墙 装饰的理解,也表现了他 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于不同 材料和颜色的驾驭。 龙形 的屋顶下是骨骼状的阳台。 饰件都有圆弧,都是流动 的。
• 米拉公寓(约1905-1907) 米拉公寓是用一组组石质隔墙和柱子为结构,大的阳台和窗 户,中间有两个天井,不同高度的顶楼形成,有波状的楼顶,独 特的阳台和窗户设计,再加上巨大神秘造型的通风口,在当时引 起相当大的骚动,人们认为此建筑若非出自恶魔之手就是疯子所 为。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方面的表现是:在 朴素地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更注重艺术 形式的考虑。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 或繁或简,冷硬的金属材料看起来柔化了,结 构显出韵律感。“新艺术运动”建筑是努力使 工业艺术与艺术在房屋建筑上融合起来的一次 尝试。 代表建筑:都灵路12号住宅;德国魏玛艺 术学校等。
室内简洁、 优雅而富有层 次,具有流动 的韵律。仿自 然界花木造型 的铁制构件、 天花板及墙面 的装饰,予人 以新颖的和谐 的美感。悦目 的曲线楼梯, 将人们引导向 上。
布 鲁 塞 尔 都 灵 路 12 号 住 宅
布 鲁 塞 尔 都 灵 路 12 号 住 宅 室 内
都 灵 路 12 号 住 宅 室 内 楼 梯
• 工艺美术运动建筑特征 • 受复古思潮影响: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正当欧洲的设计师在为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伦理与美学以及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而困惑时,在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1851年美国参加了“水晶宫”博览会,展出了各种工业品,这使欧洲首次接触到美国产品,不少观众赞扬大陆美洲带来了简洁明了的造型,既无浮饰而又实用,其前途必然发展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对欧洲是难得的启示。

的罗特斯切尔德商场大楼芝加哥学派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并对整个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变成了全国铁路中心,因此其城市发展很快。

1871年芝加哥大火,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

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更多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

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

图5-17 沙利文和艾德勒于19世纪末设计图5-18 沙利文于1899年设计的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公司大厦芝加哥学派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图5-17)。

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

他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过建筑并到过欧洲,是一位非常重实际的人,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他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有一种形式,一种外部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以及如何与别的东西互相区别开来。

”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1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按功能把高层建筑(ɡāo cénɡ jiàn zhù)分为“三段式〞外形:
〔1〕底层与二层功能相似,为一个段落; 〔2〕办公室各层通过窗户巴外里面统一起来,为一个段落; 〔3〕顶部设备层——小窗户、加压檐,可以有不同的外表。
代表作品: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芝加哥〞形式的网格式处理手法
19世纪(shìjì)建筑变迁
第二章 19世纪(shìjì)下半叶~20世纪(shìjì)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第一页,共三十八页。
第一节:建筑探新的社会(shèhuì)根底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状况;
二、探索的目的:探求能适应社会开展需要的新建筑。
三、探索的焦点:
1、从形式变革入手;
2、以功能统一技术与形式的矛盾; 3、从新技术入手,寻找新的建筑形式。 四、探索的意义: 使建筑观念摆脱了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羁绊(jībàn),初步踏上现代化道路。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法古斯工厂:这是一个制造鞋楦的厂房。它的平面布置和体型处理主要由生产上的需要决定。立面采用大片玻璃 幕墙和转角窗,显得轻巧透明、大方得体(détǐ); 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 这些手法后来成了现代建筑最常用的设计语言。法古斯工厂是格罗披乌斯早期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维也纳 玛约利卡住宅(zhùzhái)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6、新艺术运动在德国-青年风格派 代表人物:贝伦斯等,据点慕尼黑。
成就:奥尔布里希设计—路德维希展览馆:外观简洁、大窗、圆拱形大门
附带植物图案的装饰。
7、英国的新艺术运动
代表:麦金托什—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风山住宅(zhùzhái)等 反映了建筑功能与造型的联系。

外国建筑史 18世纪后各中建筑风格

外国建筑史 18世纪后各中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

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

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

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

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

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18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二)

18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二)
46
•8.2 目的
提高其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 水平。
•8.3 建筑观
建筑必须和工业相结合,走工业化道 路,使用新结构和新材料,并体现其 特点。
47
•8.4 代表人物
贝伦斯(1868~1940)
建筑应该是真实的,结构应该在建筑中表 现出来,形成新的建筑形式。
48
•8.5 代表作品:
38
•7.2 建筑师佩雷(贝瑞,Auguste Perret,1874~1955)
特点:
善于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发掘其材料 和结构的表现力,推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发展。
39
代表作:
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1903年。
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间填以褐色墙板,无其他装饰,外形朴 素大方,简洁明快。
(1891,伯纳姆与鲁特设计,16层最后一幢砖墙承重高层建筑)
6
里莱斯大厦
(1890~1894,伯纳姆与鲁特设计,16层框架结构,大面积玻璃窗)
7
6.1.3 代表人物: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年)
注重实际,提出“形式随从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
建筑观:
反对历史样式,主张新建筑形式反映时代性, 但局限于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
特点:
多用于室内,运用铁构件,仿照自然的草木 做曲线装饰。
代表人物:凡· 费尔德(1863~1957) 德· 代表作: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1893年。
66
2.9.3.2 德国“青年风格派”
代表人物:
百货公司大厦18991904年立面采用横向的芝加哥式窗造型简洁只在入口处做装饰布法罗的信托银行大厦1895年11121415181923614芝加哥学派的成就突出了建筑设计中功能的主要地位确立了功能和形式的主从关系明确了结构应利于功能的发展

外国建筑史-ch10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外国建筑史-ch10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 建筑的一个精品。
瑞典 斯德哥尔摩图书馆
– 是瑞典早期的现代建筑之一。 – 以功能为核心进行平面布局,外形简洁,没有多余装饰。
荷兰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 伯尔拉赫设计,1883-1903, – 设计思想:“净化”建筑,建筑应简洁明快表达材料的质感。
– 外墙为清水砖墙。简化古典建筑符号。
设 锋 了 离计 派 许 派结 艺 多 的合 术 同 霍了 手 代 夫新法人曼艺。,和术包莫运括瑟动维;和也欧纳洲的先分
建 他筑 的平 简面 洁呈 的“设E计”手字法形为,后共来五欧层洲,

东 的立 几面 代开 建窗 筑极师小所,采强纳调,体对快俄的国面的 积 构、 成疏 派密 甚布 至局荷的兰对的比风;格派产成了
艺美术特征。
加拿大国会(1861-1866 托马斯﹒富勒)
–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1869-1883,约翰·罗布林)
布鲁塞尔 塔塞旅馆
– 主张创造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 化装饰风格;
– 用流动、舒畅、缓和的曲线来表 现新的美,作品外形简洁、尽量 减少装饰。
– 是“新艺术运动”的第一座建筑,
表现了“新艺术运动”的早期建 筑风格,至今仍被认为是建筑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持着强劲的势头。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
(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是
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
建筑师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
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 筑风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
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 谐的水边建筑。
市政厅内的几个大厅装饰华丽 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
立面采用三段式处理手法,以
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发展及意义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发展及意义

浅谈芝加哥建筑学派发展及意义摘要本文论述了芝加哥建筑学派的艺术成就,主要从其发展的背景、建筑的特点及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来阐明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发展,也进一步的分析了其高层建筑具有的现代意义和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最后简单的展望了未来社会新建筑的大潮势不可挡,一个多种风格流派争相登场的局面呈现的今天。

关键词:芝加哥建筑学派艺术风格发展意义一、芝加哥学派的由来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1837年仅有4000人。

由于美国的西部开拓,这个位于东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南北战争之后急速发展起来,到1890年人口已增至100万。

经济的兴旺发达、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加剧了对新建房屋的需求。

1873年10月8日,芝加哥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大火烧毁了全市近1/3的建筑。

要多快好省地在短时间内新建大量房屋,在当时已有材料和建筑手段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选择这样一种建筑:高层、铁(或钢)框架、箱式结构。

用铁构成的箱式框架足以承担重量,外墙已无承重功能;铁框架便于搭建,外面敷上石料或混凝土一层楼就出来了。

高层建筑便于容纳更多的人,这些做法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赶时间,弥补火灾的损失,却恰恰符合经济高速发展对建筑的需要。

所谓祸兮福所倚,这场大火带来的重建,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

这是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群体,他们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现代化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二、芝加哥学派的发展芝加哥建筑学派是美国最早的、以芝加哥为中心兴起的一个代表地标性建筑新风格的建筑流派;1871年芝加哥大火后,整个城市面临重建的繁重任务,吸引了来自欧美各地的大批建筑师,嗣后又面临美国西部的开发,芝加哥城市飞速发展,在重建与新建城市的高层商业建筑中给了建筑师们以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了该学派的发展。

Chicago School的出现是以建筑艺术创新、实用主义盛行、新工程技术和美国城市用地紧张为历史背景的,以大胆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符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艺术设计理念,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新艺术运动”所无法比拟的。

11 第十一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

11 第十一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对新建筑的探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一、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小资 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 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 热衷于手工艺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 反对机器制造的工业品,建筑上主张 建造“田园式”住宅,反对古典建筑 形式。 消极:把用机器看成为一切文化 的敌人(否认建筑工业化)。 代表作品:魏布设计的“红屋”。 平面布局:从功能出发; 材料:当地产的红砖建造; 外观:不加粉饰,摒弃传统装修, 表现材料的质感; 影响:是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 合的尝试。
七、德意志制造联盟
彼得· 贝伦斯1909年设计的德国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排除 折衷主义,走向新建筑的开端, 被誉为“真正的现代建筑”。
七、德意志制造联盟
1911年,格罗皮乌斯与梅耶合作, 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第一次出现 转角玻璃窗,造型简洁、轻快、透明。
SEMINAR
六、草原式住宅
六、草原式住宅
七、德意志制造联盟
1907年,在德国由企业家、艺术家、建筑师、技术人员 等组成了一个重要组织,称“德意志制造联盟”,它的出现是 以提高德国工业品的质量达到国际水平为目的,却极大的促进 了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宗旨:⑴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⑵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 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⑶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⑷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⑸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⑹主张标准和和批量化。 这些主张对德国的设计、建筑产生了直接的、巨大的促 进作用.
五、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指19世 纪70年代集中在芝加哥 的一些美国建筑家,围 绕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而 发展起来的一个松散的 集体,他们的设计方式、 风格和设计思想影响了美国和欧洲的设计家,对于促进现代高层建筑的 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建筑造型: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奠定了美国“摩天大楼”的建 筑设计原则和形式基础。 沙利文 1899—1904年设计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立面采用了典型得“芝加哥 窗”形式的网格式处理手法。 提出“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 funotion),“形式永远随从功能, 这是规律”(Form follows funotion and this is the lo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加哥学派
█ 建筑特征 (architecture character) ◇反对滥用装饰,结构形式本身就是美
(abuse ornaments is useless, the beauty is in the mass and proportion)p497.2
芝加哥学派
█ 建筑特征 (architecture character) ◇铸铁框架、钢筋骨架系统的完善
1866,马省理工学院(M.I.T)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建筑系
芝加哥学派
█ 芝加哥学派
(the Chicago school)
◇时间与地点(time
and place) 19世纪70年代始, 兴盛于1883—1893年之 间; 芝加哥,美国北 部
芝加哥学派
█ 芝加哥学派
(the Chicago school)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的建筑风格(the architecture style of Wright) 蝉褪中的矛盾
温斯洛住宅 (1893年)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的建筑风格(the architecture style of Wright)
温斯洛住宅(1893年)
詹尼:第一拉埃特大厦(1879),7层货栈,砖与铁框架混合 结构;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1883-1885),10层,砖与铁框架混 合结构; 伯纳姆、鲁特:蒙纳诺克大厦(1891),16层,砖墙承重; 卡匹托大厦(1892),22层,19世纪末之前芝加哥最高的建筑; 瑞莱斯大厦(1890-1894),16层,透明性、比例的纯净; 荷拉伯特、罗许:马葵特大厦(1894),芝加哥学派代表作; 沙利文:芝加哥会堂大厦(1889)、圣路易斯的温赖特大厦 (1890)、芝加哥的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大厦(1899-1904) 等。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雷特大厦1885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瑞莱斯大厦 1890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塔克马大厦 1899
芝加哥学派
◇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 figures)沙利文
美国现代建筑(特别是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建筑革新 的代言人、历史折衷主义的反对者、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沙利文早年任职于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詹尼的事务所,后赴巴 黎入艺术学院,1875年返芝加哥任绘图员,1881年与艾德勒合组建 筑事务所,共事14年。F· 赖特(链接赖特)曾作为他的学徒6年。 L· 他设计的商业建筑是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他在高层建筑造型上的三段法,即将建筑物分成基座、标准层 和出檐阁楼的手法,流传很广,而且很久。他重视功能,提出“形 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他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 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他的代 表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1889)、圣路易斯的温赖特大厦(1890)、 芝加哥的施莱辛格与迈耶百货公司大厦等。
芝加哥学派
◇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 figures)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
◇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 figures)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
◇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 figures)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
◇沙利文设计的 芝加哥会堂大厦 (1889)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百货公司大厦 1899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 Wright):芝加哥学派的后起之秀(503)早期特(Early Wright)
莱特( Wright)是芝加哥学派的后起之秀
拉金公司大楼平面 1904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 Wright)是芝加哥学派的后起之秀
拉金公司大楼外形 1904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生平(A biographical note on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生平(A biographical note on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的建筑风格(the architecture style of Wright)506
芝加哥学派
█ 形成原因 (reasons of formation)
◇经济增长、人口增长 p496 (explosive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growth) ◇商业发展、地价飞涨( commodity development and the price of land skyrocket) ◇灾难性的火灾(a cataclp496ysmic fire in 1871)
芝加哥学派
█ 建筑特征 (architecture character) 他们使用铁的全框架结构,使楼房层数超过10层甚至更高。由 于争速度、重时效、尽量扩大利润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宗旨,传统的 学院派建筑观念被暂时搁置和淡化了。这使得楼房的立面大为净化 和简化。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 窗子,被称为“芝加哥窗”。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 面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芝加哥学派”中最著名的建 筑师是路易.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新技术,认真解决新高层商业建筑的功能需要,创造了具有新风格 新样式的新建筑。但是,由于当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它们缺少历史 传统,也就是缺少文化,没有深度,没有份量,不登大雅之堂,只 是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为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使这个学派只存于 芝加哥一地,十余年间便烟消云散了。路易.沙利文本人也由于任 务稀少,竟致破产,于1924年在潦倒中故去。
芝加哥学派
英国18世纪的传统
芝加哥学派
英国18世纪的传统
芝加哥学派
◇现代主义进化论(modernist evolutionism)
芝加哥学派
1851英国伦敦水晶宫
芝加哥学派
英国某车站( 1863 ) 水晶宫内部
芝加哥学派
█ 时代总体特征 (total character of age) ◇机器时代(the industrial machine age)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文化背景(culture
background)
实用主义、人本主义、平等与自由的精神
◇学术背景(academic background)
1852,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 成立 1857,美国建筑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成立
(the mature of cast-iron framing system and steel skeleton system)
◇形式的探索(form exploration) ◇全新的物质、文化环境(material and culture
circumstance) 实用的形式(practically identical form) 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机器美学(machine aesthetic)
◇主要表现 (mainly expression): 新结构(new structure) 金属框 架、箱形基础 新形式(new form) 高层建筑(high rise buildings)
芝加哥学派
█ 芝加哥学派
the Chicago school ◇代表人物 (representativ e figures) 詹尼 路易斯沙里文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莱特的建筑风格(the architecture style of Wright)507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罗比住宅(1902年)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早期莱特(Early Wright)
芝加哥学派
█ 时代总体特征 (total character of age)

与传统告别 (historical discontinuity) (modernist evolutionism)
◇现代主义进化论
◇机器时代
(the industrial machine age)
芝加哥学派
◇ 挑战传统(historical discontinuity)
芝加哥学派
█ 形成原因 (reasons of formation)
◇已有的物质、文化环境(material and culture circumstance) ◇ 文化无根,阻力小(rootless culture) ◇ 建筑人才的供给(architects provision)
芝加哥学派
█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建筑师及作品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百货公司大楼 1899-1904
拉金公司大楼内部 1904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楼
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楼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 建筑。 C.P.S百货公司大楼的设计向我们描述了芝加哥学派 “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等建筑特点, 充分体现了芝加哥学派“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 在这个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标准的“芝加哥窗”,在柱子 之间全开的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长窗。 C.P.S百货公司大楼的立面采用三段式处理手法,以 “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反映了功能与结构的特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