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ARM课程设计报告

ARM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定时器是对外设时钟(PCLK)进行计数,根据4个匹配寄存器的设定,可以设置为匹配时产生中断或执行其他动作。

它还包括4个捕获输入,用于在输入信号发生跳变时捕获定时器的当前值,并可选择产生中断。

关键字:单片机 LPC2106 GPIO 定时器timer 实时时钟外部中断Int目录第一章原理与总体方案 (4)1.1单片机简介 (4)1.2 LPC2106简介 (5)1.3单片机的选择 (7)1.4 LPC2106芯片的选择及设计原理 (8)第二章硬件设计 (9)2.1 LED显示电路 (9)2.2电路图整体设计 (9)第三章调试 (12)3.1调试及处理 (12)第四章测试与分析 (14)4.1Proteus软件介绍 (14)4.2仿真结果 (15)第五章结束语 (16)5.1结束语 (16)第1章原理与总体方案本章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表述了单片机的发展、功能以及LPC2114的简单介绍。

阐述了单片机的选择原理以及LPC2106的设计原理。

1.1数字单片机简介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年来,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廉、面向控制等独特优点,在各种工业控制、仪器仪表、设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ARM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ARM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系、部)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指导教师欧阳洪波职称讲师学生姓名联想专业班级电子信息1203学号124017205XX题目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成绩起止日期 2015年 12 月 14 日~ 2015年 12 月 27 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 —2016学年度第 1学期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系、部)电子信息专业 1203 班级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完成期限: 2015年12月14日~ 2015年12月27日共2周指导教师(签字): 2015年12月 06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5年12月06日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起止日期:2015年 12 月 14 日~ 2015年 12 月 27 日共2周学生姓名联想班级电子信息1203学号124017205XX成绩指导教师(签字)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12月27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5)二、课程设计要求 (5)三、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置 (5)四、Linux 开发环境的构建及移植 (7)五、Linux 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 (14)六、课程设计收获和体会 (16)一、课程设计目的在学习和初步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ARM汇编程序设计语言、Linux操作系统等ARM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以及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等综合实践,为实际从事ARM+Linux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要求进行Linux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构建、移植与使用等综合实践,具体任务为:(1)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置:包括VMware的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设置;(2)Linux开发环境的构建及移植:包括:交叉编译器的安装,U-BOOT的配置与编译,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Busybox等实用工具的安装;GUI工具包QT 的安装等;(3)Linux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各种Linux基本操作命令的使用。

ARM设计实验报告

ARM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软件, 硬件三,实验题目及要求(设计要求)四,软件时钟设计总体方案五,软件时钟的电路原理图六,程序流程图及C程序(软件部分)七,Proteus仿真图(硬件部分)一实验目的。

1,应用所学的ARM知识设计一个实时时钟掌握LPC2106中断处理, RTC的使用。

二实验软件, 硬件。

软件:proteus6.9仿真软件, ARM开发环境ADS.硬件: WINDOW 2000/XP PC机一台。

三实验题目及要求(设计要求)。

题目: 带报警功能并且可以调节时间的实时时钟。

要求: 1, 实时时间可通过按键选择调节。

2, 可以通过按键设定报警时间。

3, 当达到报警时间时, 蜂鸣器响一下, LED灯点亮。

4, 报警时间和实时时间通过液晶模块LCD1602显示四软件时钟设计总体方案本实验是基于LPC2106ARM处理器而设计的实时时钟, 综合性较强, 涉及到RTC外部中断, 引脚的GPIO功能, C语言编程等知识。

首先要定义P0口为基本I\O功能, 然后通过引脚功能选择寄存器PINSEL0及PINSEL1定义输入输出外部中断口所在的位, 另外还要对外部中断进行初始化, 其中有规定他们的优先级, 中断触发方式, 中断地址分配, 本实验采用液晶模块LCD1602同时显示实时时间和报警时间, 同样要对他们进行初始化, 包括检查总线忙与闲, 传送地址, 传送数据及显示函数的编程、1,LPC2106微控制器自带有一个实时时钟RTC带日历和时钟功能, 要使用它也要进行一下的基本操作:2,设置RTC基准时钟分频器3,初始化RTC的时钟值如, YEAR,MONTH,HOUR等4,启动RTC即CCR的CLKEN位职位5,读取完整时间寄存器值或等待中断。

陈述完以上的模块初始化后, 下面简要说明一下程序的流程先调用以上各个模块的初始化函数lcd_int(),RTCint()然后开启RTC时钟, 并调用LCD显示函数SendTimetRtc(),如果没用中断发生就判断实时时间是否与以设定的报警时间相同, 如果相同就马上接通蜂鸣器报警并且点亮LED灯。

ARM体系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ARM体系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1 绪论-------------------------------------------------------------12 课程设计的目标---------------------------------------------------23 课程设计的意义---------------------------------------------------24 需求分析---------------------------------------------------------35 概要设计---------------------------------------------------------35.1存储模块设计------------------------------------------------45.2音频解码模块设计--------------------------------------------45.3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56 相关技术说明-----------------------------------------------------66.1 VS1003 的初始化--------------------------------------------66.2 MP3文件数据写入---------------------------------------------8 7详细设计---------------------------------------------------------107.1 SD模块-----------------------------------------------------107.2 VS1003模块-------------------------------------------------147.3 图形人机交互模块-------------------------------------------168.总结-------------------------------------------------------------16绪论随着消费类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电子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ARM课程设计报告

ARM课程设计报告

学号10780216天津城建大学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基于ARM7的LCD显示电路仿真起止日期:2013 年10月28日至2013 年11月8 日学生姓名姜雪峰班级10电信科2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11 月8 日目录第一章问题描述 (1)1.1系统基本背景 (1)1.2芯片及开发软件的选择 (1)1.2.1芯片LPC2106简介 (1)1.2.2芯片LM016L简介 (2)1.2.3Proteus Version 7.5简介 (4)1.2.4RealView MDK简介 (4)第二章电路设计 (5)2.1proteus创建工程过程 (5)2.2元件的选择 (6)2.3电路连线及对应参数 (7)2.4电路效果图 (8)第三章程序设计 (9)3.1RealView MDK创建工程过程 (9)3.2编译结果 (11)第四章设计结果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3)第一章问题描述1.1系统基本背景通过Proteus模拟ARM7芯片设计,可以增强我们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获取与时俱进知识的能力。

同时,使我们深刻学习了ARM的相关知识,增强对实际电路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嵌入式ARM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此外也让我们进一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仿真工具和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LCD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2芯片及开发软件的选择本课程设计采用了LPC2106 ARM嵌入式处理器和LM016L液晶显示模块,在实现软件商使用了Proteus Version 7.5进行电路仿真和设计,程序设计上采用RealView MDK来设计实现。

arm排序课程设计

arm排序课程设计

arm排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ARM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使学生了解ARM排序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ARM排序算法编写程序的能力;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学科的一门实践性课程,以算法教学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算法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引入ARM排序算法的概念,讲解其基本原理和步骤;2. 通过对比其他排序算法,分析ARM排序的优势和适用场景;3. 深入讲解ARM排序算法的代码实现,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剖析关键代码;4.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ARM排序算法在计算机程序中的应用;5. 进行课堂编程实践,指导学生编写ARM排序程序,并调试优化;6.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场景下ARM排序算法的优化策略;7. 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引入ARM排序算法,讲解基本原理和步骤;第二课时:对比其他排序算法,分析ARM排序的优势和适用场景;第三课时:讲解ARM排序算法的代码实现,分析关键代码;第四课时:实际案例展示,课堂编程实践;第五课时:分组讨论,分析优化策略,总结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实际应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ARM排序算法的核心知识。

ARM课程设计的报告【范本模板】

ARM课程设计的报告【范本模板】

电控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ARM嵌入式系统题目: ARM数字电压表院(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班级:测控1001班姓名:屈豆王朵学号: 1006070115 1006070105指导教师:黄梦涛李红岩2013年12月29日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2)1.1设计背景 (2)1.2设计要求 (2)第二章系统介绍 (2)2.1系统简述 (2)2.2上位机简述 (3)2.3下位机简述 (3)第三章硬件设计 (4)3.1系统电路原理图 (4)3.2A/D转换器 (5)3.3报警电路 (5)3.5 LPC2131最小系统 (6)第四章软件设计 (7)4.1系统功能流程图 (7)4.2程序 (8)第五章设计心得 (15)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基于LPC2131的数字电压表设计摘要本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LPC2131的数字电压表。

根据数据数据采集的工作原理,设计实现数字电压表,然后完成微控制器与上位机EasyARM的通信,将所测量的电压值传送给EasyARM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该电压表的主控芯片LPC2131内部有一个10位8路A/D转换器,这个A/D转换器即可单路软件启动也可对某几路信号逐个循环采样.这种电压表不仅整个电路结构简单、明了,直观的显示测量结果,而且具有精度高,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电压测量,LPC2131,LED,蜂鸣器报警第一章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电子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子测量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对测量的精度和功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电压的测量尤为突出,因为电压的测量最为普遍.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更是经常需要测量高精度的电压,数字电压表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数字电压表(Digital Voltmeter)简称DVM,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直流或交流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

由于数字是仪表具有读书准确方便、精度高、误差小、灵敏度高和分辨率高、测量速度快等特点而倍受青睐。

arm简单课程设计

arm简单课程设计

arm简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ARM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ARM进行简单的编程和应用开发。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ARM的基本架构、指令集、寄存器、异常处理等;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ARM汇编语言进行编程,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和调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内容包括:ARM的基本架构和指令集、寄存器的使用和编程、异常处理和中断管理、系统设计和调试等。

教学内容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每个章节都会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用于讲解ARM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讨论法,用于探讨ARM编程和应用开发的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ARM编程案例;实验法,用于进行实际的系统设计和调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选用权威和实用的教材,用于学生自学和参考;参考书将选择与ARM相关的专业书籍,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设备将用于实际的系统设计和调试。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将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进度进行评估;考试将根据学生的分数和解答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规定了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等。

教学进度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将合理安排,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兴趣爱好,避免与学生的其他课程和学习活动冲突。

教学地点将选择适合教学的环境,如教室、实验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程序设计(程序流程图)
第五章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ARM嵌入式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第四章软件设计………………………………………×
4.1编译环境………………………………………………×
4.2程序代码设计…………………………………………×
第五章心得体会………………………………………×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源程序)…………………………………×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八路数据采集系统,系统框图如图所示。主控器能够对模拟信号产生的各路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并在主控器的程控下显示。
图1-3系统框图
1.1设计基本要求
(1)在Proteus信号源模式下选取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置信号源频率为200Hz至2kHz范围变化,再经频率电压变换电路输入相应1v至5v直流电压(200Hz对应1v,2kHz对应5v)。
2.2设计思路
第三章电路设计
2.1芯片选择
LPC2124是基于实时仿真16/32位ARM7TDMI-S CPU和嵌入式跟踪支持,连同256 kb的嵌入式高速闪存。128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对于重要的应用程序代码大小,可使用16位Thumb模式超过30厘与最小的性能损失减少代码。With their compact 64-pin package, low power consumption, various 32-bittimers, 4-channel 10-bit ADC, PWM channels and 46 fast GPIO lines with up to nine external interrupt pins the LPC2124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control, medical systems, access control and point-of-sale. With a wide range of serial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s, the LPC2124 is also very well suited for communication gateways, protocol converters and embedded soft modems as well as many other general-purpose applications.其紧凑的64引脚封装,功耗低,各32位定时器,4通道10位ADC,PWM通道和46个快速GPIO线路多达九个外部中断引脚LPC2124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医疗系统,访问控制和销售点。具有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在LPC2124也非常适合于通信网关,协议转换器和嵌入式软调制解调器以及其他许多通用应用。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2)数据采集系统第一路输入自制1v至5v直流电压,第2至7路分别输入来自直流源的5、4、3、2、1、0v直流电压,第八路备用。将各路模拟信号分别转换成八位二进制数字信号,再经并/串变换电路,用串行码送入传输线路。
(3)主控器通过串行传输线路对各路数据进行采集和显示,使用循环采集(即1路、2路、、、、、、8路、7路、、、、、)方式。显示部分能同时显示地址和相应的数据。
Keywords: data acquisition; ARM; real-time sampl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4
1.1设计任务……………………………………………4
1.2基本设计要求…………………………………………4
2.2电路设计(电路原理图)
第四章程序设计
2.1编译环境
KeiluVision2是美国Keil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使用接近于传统c语言的语法来开发,与汇编相比,C语言易学易用,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项目开发周期,他还能嵌入汇编,您可以在关键的位置嵌入,使程序达到接近于汇编的工作效率。KEILC51标准C编译器为8051微控制器的软件开发提供了C语言环境,同时保留了汇编代码高效,快速的特点。C51编译器的功能不断增强,使你可以更加贴近CPU本身,及其它的衍生产品。C51已被完全集成到uVision2的集成开发环境中,这个集成开发环境包含:编译器,汇编器,实时操作系统,项目管理器,调试器。uVision2 IDE可为它们提供单一而灵活的开发环境。
1.3设计发挥部分…………………………………………4
第二章基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
2.1仿真环境………………………………………………×
2.2设计思路…………………………………………×
第三章电路设计………………………………………×
3.1芯片选择………………………………………………×
3.2电路图设计…………………………………………×
2009年2月发布Keil μVision4,Keil μVision4引入灵活的窗口管理系统,使开发人员能够使用多台监视器,并提供了视觉上的表面对窗口位置的完全控制的任何地方。新的用户界面可以更好地利用屏幕空间和更有效地组织多个窗口,提供一个整洁,高效的环境来开发应用程序。新版本支持更多最新的ARM芯片,还添加了一些其他新功能。
本次设计是基于ARM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主控器能够对模拟信号产生的各路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并在主控器的程控下显示。
关键字:数据采集;模数转换;ARM;实时采样。
Abstract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digital signal to analog signal conversion can be identified by computer. The system is aimed at facilitating monitoring of some physical quantit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good or bad depends on the precision and speed. When the design, shouldbe in the case of ensuring accuracy as much as possible to meet the high speed real-time sampling, real-time processing, the requirement of real time control.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in scientific research can obtain a large number of dynamic; is animportant means to study the instantaneous physical process;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access to the mysteries of Science.
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LM2907为集成式频率/电压转换器,芯片中包含了比较器、充电泵、高增益运算放大器,在测量转速(频率)时,目前多采用数字电路,但有些场合则需要转速(频率)的变化与模拟信号输出相对应,这样便可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中用频/压转换器件代替测速发电机,从而使实验设备简化。
1.2设计发挥部分
(1)减少串行传输线数目至4路一下。
(2)可通过按键对采集通道进行选择,如只采集第一路信号。
第二章基本思路
2.1仿真环境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又增加了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