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专题词性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一语文语法——词性(词类)含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初一语文语法——词性(词类)含练习及答案
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 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 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
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
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
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
②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
练习5:
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台)拖拉机 一(批)设备 一(出 )戏
一(批)货
一(口)井 一(股)泉水
一(湍)急流 一(只)鸟 一(抹)斜月
一(轮)明月 一(弯)新月 一(钩)残月
一(绺)头发 一(串)山楂 一(根)甘蔗
一(个)舞蹈 一(江)春水 一(片)药
2、一部分可以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 “很”“相当”的意思。
如:“大大方方”“干干净净”。
3、在句中,常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伟大的祖国走向未来。(作定语)
你快走!(作状语)
练习3:下列词语都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
( )A
A.美丽 鲜红 洪亮 纯朴 B.弯曲 愿意 明天 激动 C.笔直 回来 风筝 渺小 D.快乐 要求 夏 许多
练习9:在下列个句中填上适当的连词。
1.代表们讨论
通过了这个议案。
2.我急得双脚跳, 他还在呼呼睡大觉。
3. 事情不好办,
我们也要努力把它做
好。
4. 大家不断地帮助他,
他有了很大地
进步。
1.并或并且
2.而 (然而)
3.虽然 但是
4.因为 所以
助词
助词是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词, 一般读轻声。

中学语文语法——词性

中学语文语法——词性
动量词:
(动作次数) 如:次、回、下、番、阵、场
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 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 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
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 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 彼此
动词(二)
分类: 及物动词:能带宾语。(vt.)
eg.吃、喝、来、去 不及物动词:不能带任何宾语。
(vi.) eg.奔跑、前进、迟到、生气、充 电、放假
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 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 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 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 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 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 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
(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 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动词(一)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 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 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 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 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 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 去,开去、过去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归纳和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归纳和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 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专题 ——词性
拟声 名 叹


连 介副



形分


量 代
词性的两大类: 实词 虚词
其中,实词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量词 数词
虚词又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实词:
意义较实 在,能独 立充当句 子成分; 加上一定 的语气语 调,一般 可独立成 句。
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八、介词
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 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 表示时间、方向、处所:从、自、自从、于、至、 往、当、当着、朝向、趁、由、随、随着、沿、 沿着、顺、顺着、乘、冲 表示方式、方法、手段:按、按照、照、依、依 照、本着、经、经过、据、根据、通过、以、将、 把、被、凭、鉴于 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了、为着 表示对象、范围、关联:对、对于、关于、替、 同、与、跟、和、给、把、将、被、连、任凭、 至于、顺 表示比较:比、和、跟、与、同 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开、除去
▪ 6、判断动词“是”的主要用途是表示对事 物有所判定。如:我是学生。牛是动物。
▪ 7、“是”有时单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 表示肯定语气,有强调的作用。性质接近 于副词,不能算句子成分。 例如: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
三.形容词意义及词例: A.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 大 粗 细 圆 长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B.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 坏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素 C.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 敏捷 匆忙 平静 悠闲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疲倦 急躁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个”、“只” 、“斤”等。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如“他 ”、“她”、“它”等。
各类词特点及举例
副词
连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词类,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如“很”、“ 都”、“曾经”等。
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分句或句子, 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如“ 和”、“但是”、“因为”等。
作用
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了 解词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 性和生动性。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进行划 分。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等。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的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同一词语 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如“美丽”在“美丽的 花朵”中是形容词,而在“美丽地绽放”中则是副词。
典型动词用法举例
行为动词
如“走”、“跑”、“跳”等,表示具体的动作。例如, “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身体。”
存现动词
如“有”、“在”、“存在”等,表示事物的存在或消 失。例如,“桌子上有一本书。”
能愿动词
如“能”、“会”、“愿意”等,表示能力或意愿。例如 ,“我能帮你完成这个任务。”
心理动词
如“喜欢”、“讨厌”、“想念”等,表示人的心理活 动。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
表示感觉的形容词
如“冷”、“热”、“痛”等,可 用来描述人的感觉或感受。如:“ 今天很冷”、“我感觉有点热”。
05
副词详解与运用
副词概念及分类
概念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 或整个句子的词,表示时间、地点、 程度、方式等概念。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词性初中语文语法——词性(一)实词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

3.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

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恰当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4. 代词注意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上面句子里加线的词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称为代词。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答案 :副词 名词
6)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学要非常小心,
才可以渡过难关。
答案 :形容词 副词
7) 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之下,我 们今个月的工作成绩大大提搞了。
答案 :名词 动词
8) 这宗意外的大概情形怎样?你可以说个大概吧?
答案 :副词 名词
9) 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
桌子 周围 操场 走势 苏州 书本
昨天 鲁迅 老师 情绪 中间 下午 南京
动词:
1、概念: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 变化、消失等。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一般动词):
例如:走、坐 、听、批评 宣传 保卫 研究 开 始 停止
(2)表示存在消失的(存现动词):在 、存在 、发生、 有、 演变 、 发展 、 生长 、 死亡 、 消失
长、短、粗、高大…… (表示形状)
形 容 高尚、乐观、懦弱…… (表示性质) 词
迅速、朦胧、遥远…… (表示状态)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性质有明显的不同, 应注意辨别。
注 1.绝大部分的名词前面可用数量词
来修饰。
意 2.绝大部分的动词前面可用否定副
词“不”或“没(没有)”来修饰。
3.绝大部分的形容词前面可用程度 副词“很” 来修饰。
之后,着地仍稳若泰山。
答案 9.名词
10)我拼命地向前游,到达终点之后,才知道自己
破了大会纪录。
答案 10.助词
五、牛 11)牛是一种刻苦耐劳的动物。 答案:名词
12)他生成一条牛命,每天不工作到筋疲力尽是
不肯休息的。
答案:形容词
六、回 13)经过十年,也终于回到土生土长的故乡。
答案:动词
14)香港到北京的路已走了很多回了,对于当中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 词性(助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 词性(助词)
D.“密得不透气”“偏离方向”(这两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 答案:D
• 下面各选项中所列举的词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很、更、刚刚、听 • B.难道、简直、为了、由于 • C.的、得、所、似的 • D.而且、因为、虽然、忽然
• 答案:C
感谢您的聆听!
助词记忆口诀
结构助词的地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复数助词只有们, 语气吧吗啊罢了。 还有所等和似的。
实战练习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加点字“只”是副词) • 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加点字“的”是助词) • C.“最小的花苞”“好奇地问”(这两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 如:我们是中学生。 • 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正在收割小麦。
• (四)语气助词:附着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包括“吧、吗、呢、 啊、嘛、罢了”等等。
• 如:你们走吧!(祈使语气) • 你们走吗?(疑问语气) • 凡是具有附着性、缺乏独立性、归不进其他虚词的词,可以归入助词。
• 常见的有:所(为群众所欢迎)、等(北京、上海等地)、似的、一 样、一般。(月亮像一面镜子似的。)
• (二)动态助词:用来表示动作变化的时态。典型的有“着、了、过” 三个。
• “着”,一般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 • 如:我正吃着饭。 • “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 如:我吃了饭。 • “过”,表示动作曾经进行过。 • 如:我吃过饭。我上过大学。
• (三)复数助词:附着在表人名词、人称代词等后边表示多数。只有 一个“们”。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
助词
• 一、用法: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示附加意义。它只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性特别强,独立性特别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把下列常用形容词分别填入下表。 长 短 优秀 迅速 愉快 伟大 高尚 慌张 粗 细 干净 漂亮 急躁 高大 缓慢
表形状
表性质
表状态
表形状 长 短 粗 细 高大
表性质 优秀 伟大 高尚 干净 漂亮
表状态 迅速一般能用肯定、否定的方式提问。多数能用 程度副词修饰。如 :“好不好”,“非常生动 ”。
如:第一、初五、老大。
五.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 词。
分类 : ①物量词 A 个体量词:只 个 件 间 所 座 B 集合量词:对 双 群 伙 帮 副 批 C 不定量词:点 些 D 度量衡量词:寸 亩 斗 克 立方米 人 次
E 借用量词(多数是名词借用为量词): 杯盘碗桶瓶身手笔刀口屋 子堆封卷捧张担铲
2、一部分可以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 “很”“相当”的意思。
如:“大大方方”“干干净净”。
3、在句中,常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伟大的祖国走向未来。(作定语)
你快走!(作状语)
四.数词 数词的分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1 )基数词:表数目的多少: 一、二、三 十、百,千,万。 (2 )分数 (二分之一) (3 )概数(几、许多、三十上下) (4 )倍数(五倍,五十倍) 数目的增加可以用倍数或分数来表示 数目的减少只用分数表示 (5 )序数词:表序数。
二、动词的意义及词例 :
1. 表示动作、行为: 走 打 说 做 分析 赞成 旅行
2. 表示存现、发展变化:
有 存在 出现 消失 灭亡 增加
缩小 扩大 下降 发展
3. 表示心理活动:
爱 恨 想 忘记 觉得 感到 喜欢 希望 羡慕 憧憬 回忆 情愿
4. 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
使 叫 让 请 派 要求 命令 禁止 推选 委托 任命 允许
能够 应该 愿意 进去 起来 回去
语法特点:
1、动词一般能带宾语,只有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 例 如: 旅行 休息 起程 诞生 颤抖
2、动词经常做谓语。也能做主语、宾语、定语、 状语、补语。 例如:他爱学习。(宾语)
游泳的人回来了。(定语) 我们赶走了贫困。(谓语)
3、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 如:来不来?
②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词: 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
练习:
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台)拖拉机 一(批)设备 一(出)戏
一(批)货
一(口)井 一(股)泉水
一(湍)急流 一(只)鸟 一(抹)斜月
一(轮)明月 一(弯)新月 一(钩)残月
一(绺)头发
一(串)山楂 一(根)甘蔗
一(个)舞蹈 一(江)春水 一(片)药
一(泓)清水 一(架)机枪 一(间)店
语法特点:
1、单音节量词一般都可以重叠,表示“每一” 或“多”的意思。 如:“条条大路通北京”“歌声阵阵”。
2、物量词常在名词前作定语,动词后作宾语; 动量词常在动词后作补语。
如:三位同学考试得了满分。(作定语) 参考书很好,我也买了两本。(作宾语) 他把单词写了五遍。(作补语)
初中语文语法专题 ——词性
词性的两大类: 实词 虚词
其中,实词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量词 数词
虚词又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一、名词意义及词例 :
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 位等。 1、表示人或具体事物: 学生、水果、河流、衣服 2、表示抽象事物: 教育 交通 事物 战争 和平 3、表示时间: 昨天 晚上 黎明 秋天 八点钟 4、表示方位: 东 西 南 北 中 里 外 上 下 左 右 5、专有名词:诸葛亮 胡锦涛 李白 聂奎
在英语里面就是be动词
练习:把下列常用动词分别填入下表。 朗读 扩大 喜欢 能够 应该 进去 调查 担心 希望 出现 发生 反对 愿意 起来 回去 保卫 消逝 认识
表动作、行为
表存在、变化
表心理活动
表可能、意愿
表趋向
表动作、 行为
表存在、 变化
表心理 活动
表可能、 意愿
表趋向
朗读 调查 反对 保卫 扩大 出现 发生 消逝 喜欢 担心 希望 认识
三.形容词意义及词例: A. 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 大 粗 细 圆 长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B. 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 坏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素 C. 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 敏捷 匆忙 平静 悠闲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疲倦 急躁
5、 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名词也可以做 谓语。 例如:妹妹是 连州人。( 定语) 今天星期二 。(谓语) 昨天 晴天 。(谓语)
他肺炎。(谓语) (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 句子里,可以不用判断词 “是”,名词直接做谓 语。)
6、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主 语. 定语。 例如:他们 下午开会 ( 状语) 前面、后面 都种满了花(主语) 西边的墙修好了 (定语)
去去去,哪凉快哪呆着去!
?4、动词一般都能带时态助词 “着”“了”“过”表示时态。如:来了、 吃着、聊过。
?5、大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 尝试。如:“谈谈”“讨论讨论”。
?6、判断动词“是”的主要用途是表示对事 物有所判定。如:我是学生。牛是动物。
?7、“是”有时单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 表示肯定语气,有强调的作用。性质接近 于副词,不能算句子成分。 例如: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
名词的语法特点:
?1、不能用肯定和否定的方式提问,一般不用 副词修饰。如:不能说“狗不狗”“很工人”。
?2、一般名词能用数量词修饰,能和介词结合。 如:“五斤米”,“在学校”。
?3、除 “人、家、天”等少量单音节名词可以 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外,一般不能重叠。如: 人人。
?4、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面加“们”表 示多数。如:“同学们”“同志们”。
5.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 能 能够 应该 可以 必须 得(dei) 要 会 愿意 肯 敢
6.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 在英语里面就是情态动词 来去回上下出进起 上来 下去 回来 出去 进来 起来 开来
7.表示行动始终: 开始 进行 停止 继续
8.表示判断,简称判断动词: 是(唯一的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