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部编版初一语文语法——词性(词类)含练习及答案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
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
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
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
②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
练习5:
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台)拖拉机 一(批)设备 一(出 )戏
一(批)货
一(口)井 一(股)泉水
一(湍)急流 一(只)鸟 一(抹)斜月
一(轮)明月 一(弯)新月 一(钩)残月
一(绺)头发 一(串)山楂 一(根)甘蔗
一(个)舞蹈 一(江)春水 一(片)药
2、一部分可以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 “很”“相当”的意思。
如:“大大方方”“干干净净”。
3、在句中,常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伟大的祖国走向未来。(作定语)
你快走!(作状语)
练习3:下列词语都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
( )A
A.美丽 鲜红 洪亮 纯朴 B.弯曲 愿意 明天 激动 C.笔直 回来 风筝 渺小 D.快乐 要求 夏 许多
练习9:在下列个句中填上适当的连词。
1.代表们讨论
通过了这个议案。
2.我急得双脚跳, 他还在呼呼睡大觉。
3. 事情不好办,
我们也要努力把它做
好。
4. 大家不断地帮助他,
他有了很大地
进步。
1.并或并且
2.而 (然而)
3.虽然 但是
4.因为 所以
助词
助词是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词, 一般读轻声。
中学语文语法——词性

(动作次数) 如:次、回、下、番、阵、场
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 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 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
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 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 彼此
动词(二)
分类: 及物动词:能带宾语。(vt.)
eg.吃、喝、来、去 不及物动词:不能带任何宾语。
(vi.) eg.奔跑、前进、迟到、生气、充 电、放假
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 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 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 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 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 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 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
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
(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 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动词(一)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 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 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 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 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 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 去,开去、过去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归纳和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词的分类(词性介绍)一. 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定义和例子: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又称体词。
实词的一种。
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代词) (名词) (连词) (介词)
(动词)
(介词)
实词练习:下列句子中标有__的词,分别类于甚么词类?
1)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 沿路上没精打采的街灯,是渴睡人的眼。 3) 我家的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 榕树。 4) 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他有不折不挠的意 志。 5) 我究竟要怎样做,才可以令你满意? 6) 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九,再过几天便是中秋节了。 7) 这是今个月的收支纪录,请你把所有的数据都 记录在计算机里。 8) 我和志强画的画,哪一幅比较美丽? 9) 你要记得用锁把门锁上。 10) 书中重要的字词下面,都要点上一个点。
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 语气、频率等。
连词起连接作用,常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句子。
拟声词:
01
例:
02
指模拟人或事物声 音的词
03
沙沙、哗哗、乒乒 乓乓
哇哇、噔噔
01
叹词:表示某种情感或呼唤应答的声音。
02
叹词一般不与其他词组合,可独立成句。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词性是可能会发生变 化的。因此,我们应 该特别注意到句子中
10) 你以后不要挂念我,也不要奢望我对你的挂念。
答案 :动词 名词
一、花 1) 小明今天穿的一袭花衣裙,真的十分好看。
答案 1.形容词
2) 志明花了整个月的零用钱,去买一辆模型车,
实在不值得。
答案 2.动词
3) 案头上插了一束花,幽香四溢。
答案 3.名词
二、光 4) 大家都离开了,光剩下他一人。 答案 4.副词
01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个”、“只” 、“斤”等。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如“他 ”、“她”、“它”等。
各类词特点及举例
副词
连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词类,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如“很”、“ 都”、“曾经”等。
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分句或句子, 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如“ 和”、“但是”、“因为”等。
作用
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了 解词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 性和生动性。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进行划 分。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等。
汉语词性分类体系的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同一词语 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如“美丽”在“美丽的 花朵”中是形容词,而在“美丽地绽放”中则是副词。
典型动词用法举例
行为动词
如“走”、“跑”、“跳”等,表示具体的动作。例如, “他每天早上跑步锻炼身体。”
存现动词
如“有”、“在”、“存在”等,表示事物的存在或消 失。例如,“桌子上有一本书。”
能愿动词
如“能”、“会”、“愿意”等,表示能力或意愿。例如 ,“我能帮你完成这个任务。”
心理动词
如“喜欢”、“讨厌”、“想念”等,表示人的心理活 动。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
表示感觉的形容词
如“冷”、“热”、“痛”等,可 用来描述人的感觉或感受。如:“ 今天很冷”、“我感觉有点热”。
05
副词详解与运用
副词概念及分类
概念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 或整个句子的词,表示时间、地点、 程度、方式等概念。
语文语法(词性)

3
4
1
练习
(五)叹词
:表示感叹或应答呼唤的词。
1、表感叹:啊 呀 呸 嗬 哎呀 哟 哼 2、表应答呼唤:喂 哦 唔
语法特点: 1、独立性最强,能单独成句; 2、可充当句子成分;如,他哎哟哎哟地叫。(作状语)
语法功能: 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可代替短语和句子。
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语法功能:
: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 二 三 两 十 千 半 零 第一 初四 三分之一 零点三 三十左右 上万 五六百 五成 一倍
有基数 序数 分数 小数 倍数 概数等。
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01
03
02
名与动、形的区别: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升。
判断方法: 1、能受数量词修饰。两个城市 一些学生 一点儿水 2、不受副词“不”修饰。
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1

昨天 鲁迅 老师 情绪 中间 下午 南京
名词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
• 判断方法:
• 1、前面可加数量词。两个城市 一些学生 一点儿水
• 2、前面不能加副词“不”和“很”;后面 不能加“了”。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心理活动、判断等。
动作行为 存在变化 心理活动
走 观察 学习
增加 消失
想念 厌恶
使令
请 命令
可能意愿
能够 愿意
判断
是
是 增加 厌恶 走 命令 请 能够 学习 观察 想念 消失 愿意
动词的判断方法: 1、前面不能加程度副词“很” (除能愿和心理活动 动词外):很走 X 2、标志: “着”“了”“过” 3、用带趋向动词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 态、趋向等。
动词的语法功能: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大部分能带宾语(及物动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拟声词
叹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叹词和 个别副词, 一般不能 独立成句。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人的名称 具体事物 抽象事物 时间名称 处所名称 方位名称
鲁迅 桌子
操场
老师 书本
走势 昨天 苏州 中间 情绪 下午 南京 周围
桌子 周围 操场 暑假 走势 苏州 书本
5) 月亮的光洒落大地,这是个银白色的世界。
答案 5.名词
6) 请你不要胡乱猜测,难道光头就一定是和尚?
答案 6.形容词
三、册
7)特区政府很关心市民的健康,时常印制一些小 册子,提醒大家注意卫生。
答案 名词
四、地
8)中国的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很好,三个前空翻
之后,着地仍稳若泰山。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 词性(助词)

• 答案:D
• 下面各选项中所列举的词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很、更、刚刚、听 • B.难道、简直、为了、由于 • C.的、得、所、似的 • D.而且、因为、虽然、忽然
• 答案:C
感谢您的聆听!
助词记忆口诀
结构助词的地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复数助词只有们, 语气吧吗啊罢了。 还有所等和似的。
实战练习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加点字“只”是副词) • 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加点字“的”是助词) • C.“最小的花苞”“好奇地问”(这两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 如:我们是中学生。 • 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正在收割小麦。
• (四)语气助词:附着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包括“吧、吗、呢、 啊、嘛、罢了”等等。
• 如:你们走吧!(祈使语气) • 你们走吗?(疑问语气) • 凡是具有附着性、缺乏独立性、归不进其他虚词的词,可以归入助词。
• 常见的有:所(为群众所欢迎)、等(北京、上海等地)、似的、一 样、一般。(月亮像一面镜子似的。)
• (二)动态助词:用来表示动作变化的时态。典型的有“着、了、过” 三个。
• “着”,一般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 • 如:我正吃着饭。 • “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 如:我吃了饭。 • “过”,表示动作曾经进行过。 • 如:我吃过饭。我上过大学。
• (三)复数助词:附着在表人名词、人称代词等后边表示多数。只有 一个“们”。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
助词
• 一、用法: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示附加意义。它只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性特别强,独立性特别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心理活动、判断等。
动作行为 存在变化 心理活动 使 令 可能意愿 判 断
走 观察 学习
增加 消失
想念 厌恶
请 命令
能够 愿意
是
是
增加 厌恶 走 命令 请 消失 愿意
能够 学习 观察 想念
长、短、粗、高大……
(表示形状)
形 容 词
高尚、乐观、懦弱……
(表示性质)
迅速、朦胧、遥远……
B“在……中”主要也是用来表示处所、方位。 例1: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例2: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战士们正在奋勇杀 敌。
C“在……下”的用法更复杂,用得也最为混乱。 “在……情况(条件)下”中的情况条件等名词 不能随便省去。 ⑤在我军的被迫反击下,敌人仓皇逃走。 ⑥在相同的视角下,卫星拍摄一张照片所覆盖的 地面面积,是航空摄影的几千倍。 (⑤的“下”前应加上“的情况”,⑥应改做 “在视角相同的情况(条件)”下。
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 由运用的单位。
例:
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 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 国……
叹 拟声
助
名
动 形
词
词 的 分 类
数
连
介
量 副 代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拟声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叹词和 个别副词, 一般不能 独立成句。
表示对象、范围、关联:对、对于、 关于、替、同、与、跟、和、给、 把、将、被、连、任凭、至于、顺 表示比较:比、和、跟、与、同 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开、除去
语法特点:
• 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 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和表示趋向的动词“来”“上”“下” 等。 • 介词不能成为谓语中心。如:他在教 室。“在”是动词。他在教室学习。 “在”是介词。
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
语法特点:
• 只能和动词、形容词组合,不能和名 词组合。 • 一部分副词有关联作用。如:就、才、 也等。 • 副词在句中,能做状语或补语。如: “他又来了”“天冷得很”
介词
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 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 。 表示时间、方向、处所:从、自、 自从、于、至、往、当、当着、朝向、趁、由、 随、随着、沿、沿着、顺、顺着。 表示方式、方法、手段:按、按照、照、 依、依照、本着、经、经过、据、根据、通过、 以、将、把、被、凭、鉴于。 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 为了、为着、给。
例2:据对冬小麦主要产区六十个气象台站的统 计资料,有四十一个台站出现了五十年代有记录以 来同期的最高或次高气温记录。(“据”一直管到 “统计资料”,“对”没着落,应删掉。如保留 “对”,就应当改为“据对……六十个气象台站进 行统计的资料”,让“对”同“……台站”组成介 宾短语。) ⑵介词同宾语必须能互相配合,不能产生搭配 不当的问题。 ④事情发生后,党支部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 次教育。 ⑤有的国家用雷达改为射电望远镜观测太阳射电。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
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 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
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
数
表示概数:成千上万、若干……
词
表示序数:初一、第八……
物量词(数词+物量词+名词)
丈 尺 米 两 磅 吨 亩元 角
量 词
动量词(动词+数词+动量词)
次 回 趟 遍 下 阵 遭 笔 口
我、你、他、 自己……
(人称代词)
起 替 代 作 用
代 词
谁、什么、哪、 (疑问代词) 怎样…… 这、那、每、 各…… (指示代词)
用法:
⑴必须保持介词短语的完整性。除了“被”、 “给”有时可以不带介词宾语之外,其他介 词都必须同名词等构成介词短语,才能用在 句子里。 下面是错误的用例: 这个狼孩是四年前布隆迪的一些村民发 现的。发现时,他全身赤裸,身体大部分长 着毛,四肢爬行、跳跃。(“四肢爬行”不 合汉语语法,因为除表时间、地点的名词以 外,具体名词一般是不做状语的,“四肢” 前缺少介词“用”。
(表示状态)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性质有明显的不同, 应注意辨别。
练习:把下列常用形容词分别填入下表。 长 短 优秀 迅速 愉快 伟大 高尚 慌张 粗 细 干净 漂亮 急躁 高大 缓慢
表形状
长 短 粗 细 高大
优秀 伟大 干净 漂亮 高尚
表性质
表状态
迅速 慌张 缓慢
愉快 急躁
表示确数:三分之二、七百……
(3) “在”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方 位、范围、条件、状况等。“在”经常同方 位名词配合组成“在……上”“在…… 下”“在……中”的短语。 A“在……上”表示方位时,要注意避免歧 义,如“在飞机上写字”“他在水中做实验” 等。 “在……上” 的误用 例1:灵渠的开凿,在统一南岭和开发南岭 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例2:我国国内卫星通讯网的建立,在四化 建设上有重要的作用。 (“在”均应改为“对”,并删去“上”)
表示实在 的意义, 能作短语 或句子成 分,能独 立成句, 一般能单 独用来回 答问题。
代词
叹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人的名称 具体事物 抽象事物 时间名称 处所名称 方位名称
鲁迅 老师
桌子 操场 书本
走势 情绪
昨天 下午
苏州 中间 南京 周围
桌子 周围 操场 暑假 走势 苏州 书本
昨天 鲁迅 老师 情绪 中间 下午 南京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介词。 1、价值来源于劳动。 2、人们对于春之来临,往往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 得知的。 3、为了发展商品经济,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 和重视它。 4、如果能对你们有一点启发,我将喜出望外。 5、种种美好的想象都可以由这两句诗中产生出来。 1、于 2、对于 3、为了 4、对 5、由
虚词分类: 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意义及词例: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肯定否定 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 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 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 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 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 仅、惟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