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送剂的配制实例

合集下载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与调配1使用部位:内溪隧道二衬2、材料:a、重庆九鑫PO42.5水泥b、家锋采石场中砂c、家锋采石场5-31.5mm碎石d、长沙曼特固高效减水剂(掺量1.2%)3、查表取标准差σ=5Mpa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25+1.645×5=33.2Mpa4、计算水灰比。

采用的骨料是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由公式:W/C=αa·f ce÷(f cu·o+αa·αb·f ce)f ce=38.2MpaW/C=0.51 根据施工经验取水灰比0.485、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已知选定的混凝土坍落度为120~180mm及骨科的品种、规格。

直接查表可以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用量:m wo=205kg/m36、按公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掺外加剂砼每立方米的用水量:m wad=205*(1-0.15)=174kg/m3m co=m wo÷C/W=174÷0.48=363kg/m37、选取合理的砂率值。

根据水灰比、骨料品种和最大粒径,取合理砂率βs=42%8、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

选用质量计算:m co+m so+m Go+ m wo =m cpm so÷(m so+m Go)×100%=βs已知βs= 40% 取m cp=2400 kg/m3m so+m Go=1863kg/m3m so=783kg/m3m Go=1080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剂=363kg:783kg:1080kg:174kg:4.4kg=1:2.16:2.98:0.48:0.0129、按初步配合比试拌砼拌合物,进行塌落度试验测得塌落度为135mm。

符合塌落度120-180mm的要求。

基准配合比:m co:m so:m Go:m wo:外加剂=363:783:1080:174:4.4=1:2.16:2.98:0.48:0.0110、混凝土的试配: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上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保持不变,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满足要求。

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

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

C50泵送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某高架桥的上部结构分别为5*40+4*40+4*40+5*40m先简支后连续后张预应力T梁组成,T梁混凝土标号为50号。

由于该桥座落于U型峡谷之中为完成省交通厅的要求:保质保量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按有关要求计算每天要求浇注2~3片T梁,这样混凝土早期7天强度最少要达到50Mpa。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故某高架桥施工需要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

配制高标号泵送混凝土要求早期强度高,靠原有的经验和资料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实践、总结和提高,在实践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正确选材和试验1.1水泥要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并与工程实际想结合。

首先要使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塑性,毛组施工工艺的要求,还应注意合理地使用材料,节约成本。

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各厂家水泥情况,对有供货能力的各主要厂家的425号普遍硅酸盐水泥进行了反复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水泥强度等级选用过高,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低,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反之,水泥强度等级选用过低,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太多,既不经济,会降低混凝土的某些技术品质(如收缩率增大)。

配制C50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g/m3,水泥与混合料的总用量不超过550~600kg/m3。

选定合适的配合比后,用坍落度进行控制。

有人误认为水泥用量愈大则混凝土强度愈高。

配制C50混凝土水泥超过550 kg/m3,我们通过试验得知,超过550 kg/m3时混凝土强度不会有明显增加或者不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强度不能由水泥砂浆和粗骨料共同发挥。

水泥量增加相当于水泥浆增加,减少单位体积骨料,仅用水泥砂浆和部分骨料来承担菏载,因此混凝土强度上不去。

从破坏情况来看,水泥用量过大将是部分水泥砂浆、破坏,骨料部分没有破坏。

完全发挥混凝土强度的破坏是粗骨料全部剪坏,与石材破坏相似。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运用这种方法不但减少了工作量,还避免了 用传统方法-调整砂率时容易引起的离析、 和易性变化等,基本对流变性能不产生影响。
掺和料的掺量用取代率表示,没有超量系数 和外掺的说法,建议用水胶比代替水灰比 (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可以延伸至非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 设计,只是石子的体积系数不同而已。
本方法正在完善之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 之处。热忱期盼各位朋友的批评指正!
E-mail:yingli.liu@
谢谢!
泵送砼配合比新方法
配合比设计过程如下:
fcu,o≧ fcu,k+1.645σ
fcu,o ρ 0*k mg W/B mwa mw0 /W/B mca、 mfa f1、 f2、 f3 、 fcu,o= 1.2fcu,k+4
试 配
ms
泵送砼配合比新方法
石子体积系数按下表选取(推荐):
混凝土品种 板 墙、梁 自密实
体积系数
0.7~0.64
0.68~0.58
0.60~0.52
用水量选取:
强度等级
用水量(kg/m3)
C15以下
190~200
C20~C25
185~190
C30~C40
170~180
C45~C60
160~170
粉煤灰取代率:
按照不超过有关规范最高取代限量加超量和外掺部分选取。
石子最大粒径:
以不超过钢筋净距的3/4,结构最小截面的1/5或板厚的1/3为原则。
泵送砼配合比新概念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用先定石子体积的方法进行泵送混凝 土配合比的设计。没有砂率的概念。 其基本思路是:以石子的振实容重为基础,按不同的流动 度要求确定石子的体积系数,得出单方石子用量。再按不同 强度等级确定水胶比和用水量,取不同的掺和料取代率,计 算水泥、掺和料的用量,扣除含气量后的体积即为砂子的体 积。 先定石子体积法的特点: 1. 符合泵送混凝土组成的规律,符合流变学的要求; 2. 配制的混凝土基本符合泵送混凝土对工作性的要求; 3. 试验工作量大大减少,成功率高; 4. 按体积组成进行设计,试配后的混凝土方量准确,不用调整。

泵送剂复配方法

泵送剂复配方法

泵送剂复配方法目前中国泵送剂在商混中占有率在70%—80%,混土泵送剂具体作用能改善混凝土拌合料泵送性能另外能顺利通过输送管道、不阻塞、不离析、粘塑性、和易性良好称为泵送剂。

泵送剂的组成主要有几大组分配制而成分别有:减水组分、缓凝组分、引气组分、包塑组分、保水组分。

一、先要确定减水组份.基本按现在母料市场价减水组分每吨水剂(混凝土标号C30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为胶凝2.%的掺量)在一吨泵送剂里减水组分占有率在1500元左右。

1、单一法(1)1500÷萘系母料价格=所用减水组分(2)、1500÷丙酮母料价格=所用减水组分(3)、1500÷氨基母料价格=所用减水组分配料:1500÷萘系母料价格=所用减水组分萘系减水剂=1500÷4500=0.333千克填充料(水)=1-0.333=0.667千克配比:萘系:333克。

水:667克实验砂浆法;材料:砂子:800克水泥:320克粉煤灰:90克水:175克外加剂:8.2克(外加剂掺量胶凝材料2%,尽量用实际搅拌站C30配合比把胶凝材料、集料换算为2L舍去大集料。

做砂浆。

)方法:称: C:800克 S:320克 f:90克水:175克 W:8.2克然后:1、把砂、水泥、粉煤灰导入一个盆中搅拌均匀备用,2、外加剂和水导入另一个盆中搅拌均匀,3、将水和外加剂倒入搅拌均匀的砂、水泥、粉煤灰盆中搅拌3-4分钟(从加入外加剂和水开始搅拌时开始计时),时间到以后将砂浆倒入一个模具高7.5cm,内劲11cm 的模具中(模具下面放置一块长500mm宽500mm的玻璃板),均匀倒满以后刮平提起模具提模具的速度和净浆一样,然后让砂浆自流直到砂浆不留以后量取距离,一般流动宽度在420mm混凝土的塌落度大约在200mm-220mm。

做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损失。

看和易性、流动性、包塑性、适应性等用排除法选用最佳两种减水剂。

备注:选用砂浆法因为净浆对混凝土实际误差太大、很多时候净浆能达到但混凝土不理想,所以大多选用砂浆法但砂浆法也得到广泛应用。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006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006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记录试验日期:2004年2月17日设计编号:006一、设计依据:1.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泵送混凝土;2.混凝土坍落度:100~140m;3.拌和方法:机械、捣实方法:机械.三、使用部位:国道210延安过境公路工程,南川河大桥K0+972.5~K1+311护栏、墩身、墩帽、系梁、承台、搭板、台帽。

四、材料要求:1.水泥:耀县水泥厂,秦岭牌P·O42.5R;2.砂:西安灞桥,中砂,细度模数2.73,松散堆积密度1513kg/m3;3.石子:碎石、1号料:掺量40%,2号料:掺量60%,级配组成见附表5。

1号料:最大粒径40mm,20~40mm单粒级配,松散堆积密度1431kg/m3;空隙率47%;2号料:最大粒径25mm,5~25mm连续级配,松散堆积密度1452kg/m3;空隙率45.9%;4.水:饮用水。

5.外加剂:KDNOF-1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量为水泥重量1%,减水率20%。

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基准配合比设计(006-1)①试配强度:f cu.0= f cu.k+1.645σ=30+1.645×5=38.2(MPa)②计算水灰比: W/C=a a·f ce/(f cu0+a a·a b·f ce)=0.46×46.8/(38.2+0.46×0. 07×46.8)=0.54根据规范要求,该水灰比符合规范要求,故W/C=0.54③计算用水量: m w0=(k+h)/3×10=(48.5+13)/3×10=205(kg/m3)掺减水剂1%,减水率20%,则m w0=205×(1-20%)=164 (kg/m3)④计算水泥用量: mc= m w0÷W/C=164÷0.54=304 (kg/m3)根据规范要求,该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C30泵送(立柱)配合比计算书(粉CPA-I)

C30泵送(立柱)配合比计算书(粉CPA-I)

C30泵送(立柱)配合比计算书(CPA-1掺粉煤灰)一、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30Mpa吧2、设计塌落度:140-180mm3、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耐久性能好二、原材料:1、水泥为淮安海螺P.042.5级,其表观密度为3.1×103kg/m32、粗集料为连云港东海安峰产5-26.5 mm碎石,其表观密度为2.913×103kg/m33、细集料为宿迁骆马湖产中粗砂,其表观密度为2.570×103kg/m34、外加剂为CPA-1缓凝高效减水剂,其掺量为胶结材料的1.2%,其减水为18%,5、粉煤灰为淮安华能电厂产Ⅱ级粉煤灰,表观密度为2.2×103kg/m3三、理论配合比的计算:1、配制强度:fcu,o=30.0+1.645×5=38.2MPa2、W/B=(0.53×42.5)/(38.2+0.53×0.20×42.5)=0.53根据JTT/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和要求,取0.47 3、根据经验和规范,单位用水量选用210 kg/m3,因掺CPA-1缓凝高效减水剂,其掺量为胶结材料的1.3%,其减水率为18%,则用水量为210×(1-18%)=172、砂率取41%5、确定单位的水泥用量Mco=B/W×Mwo=366 kg/m3 ,粉煤灰用量依据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掺量取12%,则粉煤灰用量为366 x 12%=44 kg/m3,实际水泥用量366-44=322 kg/m3,外加剂用量366 x 1.3%=4.758 kg/m3,四、计算单位体积的砂石用量:322/3.1+44/2.2+172/1.0+S/2.57+G/2.913+10a=1000S/(S+G)=41%可求得:S=786Kg/m3G=1131Kg/m3该组配合比为C:F:W:S:G:NF-1H0 =322:44:172:786:1131:4.758(NO.1)五、试拌:经试拌,编号为NO.1的试拌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实测塌落度为175mm,实测容重为2450(2459)Kg/m3;再以该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水灰比分别增减0.03,砂率增减0.01,分别计算。

C5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书

C5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书

江北高速公路第JJTJ-1合同段C5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江北高速公路一标工地试验室C5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技术要求: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C50泵送混凝土拟用于本标段现浇箱梁等部位施工,设计坍落度为160~200mm。

二、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指南》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三、原材料1、水泥:厂家: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生产的三峡牌,品种等级:P.O 42.5;2、砂:厂家:洞庭湖砂场,规格: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72,表观密度:2646 kg/m3。

3、碎石厂家:宜昌金狮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采石场,最大粒径:26.5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掺配比例为:(5-10)mm:(10-20)mm =20%:80%,混合料表观密度:2679kg/m3;4、外加剂:湖北宏宇材料有限公司HYLBPCAR001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型号:HYLBPCAR001。

掺量:βa=1.5%,减水率β=25.0%。

5.拌合水:地下水6、粉煤灰:湖北省荆门热电实业有限公司I级粉煤灰;四、按照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相关计算及设计步骤,《高速公路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指南》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一)基准配合比的选定1、σ的选取,按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确定,本配合比为C50混凝土,因此σ取值为6.5MPa;2、确定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50+1.645×6.5=60.7Mpa;3、计算水胶比W/B时先需确定回归系数a a、a b,及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值f b、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g和水泥强度等级富裕系数γc掺量15%粉煤灰影响系数γf,上述参数取值如下表:因此:W/B=a a f b/(f cu,o+a a a b f b)=(0.53×42.5×1.16×0.75)/(60.7+0.53×0.20×42.5×1.16×0.75)=0.30,根据施工图设计及指南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要求,取水胶比W/B=0.314、计算单位用水量m wo,4.1根据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5.2.1-2中90mm坍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每增大20mm坍落度相应增加5kg/m3用水量来推定未掺加外加剂时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用水量m'wo,m'wo=215+(180-90)*5/20=237.5kg/m34.2计算掺加外加剂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 wo=m'wo(1-β)=237.5*(1-25%)=178kg/m3按指南要求及耐久性考虑取单位用水量为153kg/m35、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bom bo= m wo /( W/B)=152÷0.31=490kg/m3;满足《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及指南中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最低用量450kg/m3,胶凝材料最高用量500kg/m3的规定。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步骤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步骤

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步骤(一)1、设计依据(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2、设计条件(1)水泥:西安蓝田尧柏P.O42.5水泥,经检测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富裕系数为1.06(2)碎石:渭南蒲城尧山碎石场碎石,经检测符合5~31.5mm 连续级配,掺配比例为1-3:1-2:0.5-1=40%:30%:30%(3)河砂:临潼新丰何寨季家砂场,经检测细度模数在Ⅱ区中砂范围内。

(4)水:采用灞河水,经外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5)外加剂:陕西协和建材有限公司,泵送剂(6)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和现场具体施工工艺确定坍落度为180~200mm。

3、求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25+1.645×5=25+8.225=33.2254、求W/C W/C=(aa×f ce)/(f cu,o+a a×a b×f ce)=(0.46×45)/(33.225+0.46×0.07×45)=20.7/34.674=0.60(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调整水灰比为0.52)5、查表得用水量为210(Kg),掺外加剂的用水量为mwa=mwo(1-β)=210×(1-0.16)=210×0.84=176(Kg)6、求水泥用量为m co=m Wo/(W/C)=176/0.52=338(Kg)7、查表得砂率为44%8、假定混凝土密度为2440Kg/m39、求每方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水泥+砂(x)+碎石(y)+水=2440 44%={砂/(砂+碎石)}×100% 338+x+y+176=2440 44%={x/(x+y)}×100%x+y=1926 44%=x/1926x=847 y=107910、理论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泵送剂338:847:1079:176:3.381 : 2.51:3.19:0.52:0.01C25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步骤(二)1、1、设计依据(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2、设计条件(1)水泥:西安蓝田尧柏P.O42.5水泥,经检测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富裕系数为1.06(2)碎石:渭南蒲城尧山碎石场碎石,经检测符合5~31.5mm 连续级配,掺配比例为1-3:1-2:0.5-1=40%:30%:30%(3)河砂:临潼新丰何寨季家砂场,经检测细度模数在Ⅱ区中砂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技术混凝土泵送剂的配制实例❖混凝土拌和物顺利通过输送管道、不堵塞、不离析、粘聚性良好。

❖远距离输送的泵送混凝土,必须抑制流动性损失。

泵送剂的主要组分⑴高效减水剂:固体的掺量一般为水泥掺量的0.5-1.0%。

⑵缓凝成分:调节凝结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

常用三聚磷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根据气温和水泥成分的变化来调节。

⑶引气剂:少量优质的引气剂能在混凝土中形成小的圆形封闭气孔,提高流动性,减少离析和泌水,改善耐久性。

混凝土泵送剂的配制原则❖配制外加剂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原材料之间的适应性、不同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

❖减水组分:氨基磺酸系、脂肪族系、萘系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等二者共同使用,减水率显著提高。

❖缓凝组分:葡萄糖酸钠、聚磷酸盐等叠加缓凝效果。

❖引气组分:不同引气剂的引气效果叠加或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水泥细度、石子粒径、砂含泥量、温度、配合比等。

掺加粉煤灰时、细料多、石子粒径小、坍落度大、温度低等,混凝土含气量会高。

❖总之,外加剂的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不能想当然。

混凝土泵送剂配方基本要求:掺量1.5~2.5%,减水率25%,含固量40%,60min混凝土坍落度损失10~20mm,混凝土凝结时间12~14hr。

1吨配方实例:❖减水组分:氨基磺酸系32%100kg+萘系减水剂92%350kg❖缓凝组分:葡萄糖酸钠15kg+六偏磷酸钠15kg❖引气组分:松香酸钠引气剂2kg❖水:550kg混凝土防冻剂的配制实例❖防冻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正常水化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硬化到一定程度而不会产生冻害。

❖防冻剂组分:①防冻组分:降低冰点,孔隙水结成微晶态冰。

②减水组分:减小水灰比或混凝土的拌合用水。

③早强组分:促进水泥低温水化。

④引气组分:均匀分布的微小封闭气泡,缓解充水孔隙的局部冻胀应力。

⑤其他:提高均匀性。

现代混凝土防冻剂的配制原理❖无氯、低碱、低掺量,以液体产品为主;❖高工作性、坍落度损失小,早强和高耐久性;❖大幅度减少用水量,减少游离水含量,提高液相中离子浓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改善孔结构,减少孔含量,减小孔直径;❖降低液相冰点,促进低温水化,尽快达到临界强度;❖改善冰晶形貌,降低冻胀应力;❖防冻与抗冻结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防冻剂配方基本要求:掺量3.0~4.0%,减水率25%,含固量35%,60min混凝土坍落度损失10~20mm,混凝土凝结时间15~18hr,新拌混凝土-10℃防冻。

1吨配方实例:❖减水组分:萘系减水剂92%250kg❖缓凝组分:葡萄糖酸钠15kg❖防冻组分:亚硝酸钠50kg❖早强组分:硫代硫酸钠50kg❖引气组分:松香酸钠引气剂3.5kg❖水:550kg防冻剂冬季施工特点⑴、混凝土凝结时间长,0—4℃混凝土凝结时间比15℃延长3倍;温度到0下3~5℃时,混凝土开始冻结,冻结后水化基本停止,在-10 ℃时,水泥水化完全停止,混凝土强度不再增长。

⑵、混凝土中的水分冻结时体积膨胀9%左右,使硬化混凝土结构遭破坏,即发生冻害。

❖未掺防冻剂混凝土特点:⑴、未掺防冻剂混凝土受冻后,抗压强度损失40%—60%。

⑵、未掺防冻剂混凝土受冻后,抗渗等级降为0;粘结强度降为1MPa。

负温对硬化混凝土强度影响⑴、刚硬化的混凝土(终凝,但未达到一定硬化程度)发生冻结称早期受冻,使混凝土各项性能永久性降低。

当达到一定的临界强度,水饱和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再受冻就不会产生冻害。

⑵、已充分硬化的混凝土,一次性受冻不会使强度及其他性能受损,但反复冻融的积累作用会使混凝土受损。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养护⑴、在负温下养护,不得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

⑵、气温不低于-15℃时,混凝土受冻强度不得低于4MPa。

⑶、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15 ℃时,应采取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复合组分材料❖减水剂:减水母料❖消泡剂:有机硅类、嵌段聚醚❖引气剂:OP乳化剂、表面活性剂、三萜皂甙类❖缓凝:葡萄糖酸钠、HEDP、PBTC、ATMP❖早强、防冻:三乙醇胺、硝酸盐、乙二醇、亚硝酸盐一些复配减水剂产品会呈现浑浊、变色、分散不良的现象,防止变质(化学反应)与分层混凝土矿物外加剂的作用❖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均匀性,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具有反应活性,增强密实,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强度❖矿物超细粉的来源不同,则影响作用有较大差别,对减水剂的要求很高。

矿物细粉的磨细活化机理❖矿渣、钢渣、粉煤灰、沸石粉、偏高岭土等材料,含有部分无定型的SiO2、Al2O3等活性成分。

磨细活化:❖在机械粉碎过程中吸收外界能量,由于反复破碎,不断形成新的表面,颗粒变细小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

❖表面层离子的极化变形和重排使表面晶格畸变加剧,有序性降低。

❖随着粒子的微细化,比表面积增大,表面结构的有序程度受到愈来愈强烈地扰乱不断向颗粒深部扩展,使粉体表面结构更趋于无定型化,表面能增加,稳定性降低,水化反应活性提高。

使用情况:❖广泛应用的有粉煤灰、矿渣、硅灰、沸石粉,如国产各种复合矿物超细粉;❖挪威的埃肯硅灰,东南亚进口矿物超细粉,国外进口国内原料,也有产品返销国内建筑市场。

❖日本代理美国的硅藻土、偏高岭土类增稠剂产品❖混凝土防腐增强矿物材料混凝土现代科学技术❖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水泥、矿物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天然集料、人造集料,纤维、钢筋、聚合物等,❖混凝土科学技术涉及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金属材料,多种材料的复合,多种功能组合,学科交叉的一门应用技术❖关键技术:高性能减水剂与矿物外加剂双掺超细粉的填充效应图1 粒子组合与空隙率的变化超细粉的流化效应水胶比29%,外掺萘系高效减水剂NF0.9%,测定净浆流动性 水泥:超细粉 超细粉品种 100:095:590:1080:2070:30100%超细粉*不掺NF 掺NFNZ (7000cm2/g ) / 255 242 不流动 不流动 不流动 不流动 BFS (6820cm2/g ) / 260 265 270 280 80 285 PS (6800cm2/g ) / 265 270 27528585280NZ-SF/250260170不流动NZ-BFS (7000cm2/g )/265258246215水泥(2800cm2/g )240////高效减水剂固定掺量(0.9%)超细粉掺量对浆体流动性的影响不同减水剂掺量下的净浆流动度超细粉的强度效应超细粉的耐久性效应W/B(%)代号ASTMC1202 6h总导电量(库伦)28d 56d30 纯水泥1751 1284MK(15%)874 71740 纯水泥2660 2193MK(15%)1500 123450 纯水泥3296 2700MK(15%)1950 1450❖含MK 15%的混凝土56d导电量,比基准混凝土明显下降,约为基准混凝土导电量一半左右。

说明掺入超细粉混凝土耐久性提高。

矿物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抗化学腐蚀性❖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水泥浆体与骨料间的过渡区结构❖降低水化温升使用高效减水剂和其它必要的化学外加剂,降低水胶比和用水量❖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必须很低,以得到很低的渗透性;以及使活性矿物掺合料充分发挥其强度效应。

❖为了获得低水胶比,高效减水剂成为高性能混凝土必要的组分。

外加剂应用中的常见问题❖(1)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问题❖(2)坍落度损失问题❖(3)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4)混凝土的滞后泌水❖(5)混凝土的异常凝结❖(6)混凝土“硬壳”现象❖(7)混凝土外观质量❖(8)原材料存放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问题外加剂的品种选择❖外加剂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特点及混凝土施工工艺,依据其使用目的、要求的技术性能和技术经济效果来确定。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适用范围见表4-24。

外加剂的使用要求1)环境对外加剂品种与成分的要求。

❖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要求,严格控制外加剂的环保性指标。

❖铬盐或亚硝酸盐等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接触的部位;❖居住或办公用建筑物不得采用以尿素或硝氨外加剂。

❖不得在钢筋混凝土中采用氯盐、含氯盐的外加剂。

❖(2)掺量确定。

外加剂品种选定后,需要慎重确定其掺量。

在没有可靠资料供参考时,其最佳掺量应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

❖(3)掺入方法选择。

必须根据外加剂的特点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掺入方法。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对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应做好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对计量、搅拌、运输,浇筑等工序,必须严格加以要求。

❖(5)材料保管。

外加剂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型号分别存放和严格管理,并有明显标志。

已经结块或沉淀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试验以确定其效果,并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恢复均匀分散状态(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问题适当调整配合比,保持坍落度❖有时在配合比与外加剂匹配方面存在问题,因为外加剂不仅受配合比中各种原材料的影响还受材料用量的影响。

❖用水量的影响最大,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用水量可保证坍落度损失较小。

❖细砂同样会增大坍落度损失,尤其是砂子吸水率高时更为明显。

适当降低砂率,有助于解决坍落度问题。

❖外加剂掺量过小,坍落度损失快。

使用外加剂时,有一个合适的掺量,如低于某一掺量,外加剂的作用不能持续发挥,必然导致坍落度损失过快。

❖掺和料用量调整。

在强度等有保证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掺和料比例,不但可降低混凝土成本,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也有很大好处。

坍落度静态和动态损失❖在静态和动态的情况下,坍落度的损失是不一样的。

❖正常情况下,静态损失比动态损失要大10~20mm。

因初始坍落度不同,其差别也不同。

❖有时,在试验室进行坍落度损失试验,发现坍落度损失很快,而工程应用中损失很小,这种现象不是经常发生。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与水泥有关。

水泥中石膏的形态在磨细过程中发生了轻度改变,部分石膏由二水状态变为半水或无水状态。

与水接触后半水或无水石膏又转变为二水石膏,即发生轻度假凝,在静态时,坍落度表现为损失快,而在动态时,石膏无法形成固态结构,因此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并无太大变化。

(3)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配制流态混凝土时,流动性和粘聚性失去平衡,当粘聚性低时混凝土在自身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分离,破坏了材料组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导致分离。

❖泌水通常是离析的前奏,离析必然导致分层,增加堵泵的可能。

❖少量泌水在工程中是允许的,而且对防止产生混凝土表面裂缝有利。

❖产生混凝土离析和泌水的主要原因:1.砂率偏低或砂子中细颗粒含量少使混凝土保水性低,砂子含泥量大易产生浆体沉降,即“抓底”;2.胶凝材料总量少,浆体体积小于300L /m3;3.石子级配差,或单一粒径的石子;4.用水量大,使混凝土拌合物粘性低;⒌外加剂掺量过大,且外加剂中含有易泌水的成分;⒍水泥中熟料部分已水化,使得水泥保水变差;⒎使用矿渣或矿渣水泥,保水性不好,易泌水、离析;三大矛盾:❖(1) 大坍落度与坍落度损失的矛盾;❖(2) 变形能力与抗离析性的矛盾;❖(3) 流动性与粘聚性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