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裂变1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

高三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

高三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被另一物体强加力。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大小相同。

4. 弹力: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所产生的恢复力。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为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二、运动学部分1.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以是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2.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可以是瞬时加速度或平均加速度。

3. 位移:物体由起始点到结束点的位置变化。

4. 直线运动中的运动方程:v = u + at,s = ut + 0.5at²,v² = u² +2as。

5.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落的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三、静电学部分1. 电荷:负电荷和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电荷之间的性质有关。

3. 电场:电荷在其周围产生的电力场。

4.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由位置决定的势能。

5. 等势线:在电场中势能相等的点的连线。

6.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可以存储电荷和电势能。

四、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遇到界面时,根据介质的光密度可以发生反射或折射。

2. 莫尔斯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3. 色散: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有不同的折射程度,导致光的分离。

4. 球面镜和透镜:可以分为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具有不同的成像特性。

五、电磁学部分1.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2. 电阻: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3.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 = U/R。

4. 磁感应强度:磁场对单位电荷或单位电流所施加的力。

5. 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核反应高三知识点

核反应高三知识点

核反应高三知识点核反应是高三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涉及到核能的释放和利用。

本文将从核反应的基本概念、核反应的种类、核反应的应用以及核能的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核反应的基本概念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之间发生的各种变化的过程。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核反应是通过改变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来实现的。

核反应可以使原子核变得更加稳定,或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核反应的种类1. 裂变反应裂变反应是指重核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轻核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大量的能量释放,是核反应中能量产生最为显著的方式之一。

裂变反应广泛应用于核能的产生和核武器的制造。

2. 聚变反应聚变反应是指两个轻核的原子核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更重的原子核的反应。

在聚变反应中,通常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是太阳等恒星中能量产生的主要方式。

然而,目前聚变反应在地球上的应用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核反应的应用1.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释放的能量来产生电力的过程。

核能发电具有能源稳定、环境友好等优势,能够满足大规模电力需求。

然而,核能的开发利用需要高度的安全措施和严格的辐射监测,以确保公众的安全。

2.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核反应还可以用于生产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同位素在医学、工业和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癌症治疗、无损检测以及放射性示踪等方面。

3. 核武器制造核反应的裂变反应部分由于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被应用于核武器制造。

然而,核武器的使用会造成无法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全面禁止核武器。

四、核能的前景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

当前,许多国家正在加大核能的研发和应用力度,致力于提高核能的安全性、减少核废料的产生以及推动聚变能的实现。

未来,核能有望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

结语:核反应是高三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核能的释放和利用。

通过了解核反应的基本概念、种类、应用以及核能的前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核反应的知识。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的学习在高三阶段达到了一个综合和深化的程度,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物理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三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为 F = ma 。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超重与失重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3、共点力的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即 F 合= 0 。

4、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 k1 + E p1 = E k2 + E p2 。

5、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 m 1 v 1 + m 2 v 2 = m 1 v 1' + m 2 v 2' 。

二、热学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表达式为△ U = Q + W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三、电学1、电场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式为E =F /q 。

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假想曲线,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高三物理核裂变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核裂变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核裂变知识点归纳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等)被中子加速后变为两个或更多质量较小的核的过程。

核裂变是一种放能反应,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核能的利用。

下面将对高三物理核裂变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

一、核裂变的基本原理核裂变是重核由中子轰击后发生的裂变反应。

当中子轰击重核时,重核吸收中子然后产生Β链崩裂,形成两个或更多的轻核,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和中子。

核裂变的基本方程式为:重核 + 中子→ 轻核 + 能量 + 中子。

在核裂变过程中,质量损失会转化为能量释放。

二、裂变反应堆裂变反应堆是利用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能量的装置。

裂变反应堆中,通过控制自发裂变反应的速率和有效利用中子来维持连续的裂变链式反应。

核裂变反应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燃料:主要使用铀-235或钚-239作为裂变反应的燃料材料,燃料裂变产生大量热能。

2. 导热剂:通常使用水或重水作为导热剂,将裂变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质。

3. 冷却剂:用于从反应堆中带走燃料产生的热能,保持反应堆的工作温度。

4. 反应堆堆芯:包括燃料棒、控制棒和冷却管等,其中燃料棒起到反应堆燃料的载体作用。

5.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反应堆中裂变反应的速率,通常通过吸收中子来调节反应堆的输出功率。

6. 安全系统:用于监测反应堆的运行状态,保证反应堆安全。

三、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自于质量的损失,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质量m的损失会转化为能量E。

核裂变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可用于发电和核武器等领域。

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小与核反应堆运行情况相关,主要包括:1. 燃料使用率:燃料中的铀-235或钚-239的利用率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2. 中子吸收截面:中子吸收截面越大,相同条件下裂变释放的能量越大。

3. 反应堆控制:通过控制反应堆中的裂变反应速率,可以调节释放的能量大小。

4. 燃料堆芯设计:合理的燃料堆芯设计可以提高裂变产生的能量和中子输出。

四、核裂变应用领域核裂变广泛应用于能源工业和国防事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核电站:核裂变主要用于发电,核反应堆中的裂变反应释放的热能被利用转化为电能,为社会供电。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核裂变》说课稿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核裂变》说课稿

教科版高三物理选修3《核裂变》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核裂变》是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的一部分,主要介绍核裂变的原理、应用及相关知识。

本章内容包括核裂变反应的基本概念、实验室中的核裂变、核裂变与核能利用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核裂变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核裂变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3.了解核裂变在核能利用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并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核裂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核裂变实验的原理和关键步骤;3.核裂变在核能利用中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核裂变的理解深度;2.核裂变实验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核裂变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核能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核裂变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介绍核裂变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核裂变如何产生,并与学生讨论相关知识点。

2.讲解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核裂变的自持和加速裂变过程。

4.3 核裂变实验的原理与步骤1.介绍核裂变实验的原理和常用实验方法,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2.分步讲解核裂变实验的具体步骤,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实验知识。

4.4 核裂变在核能利用中的应用1.讲解核裂变在核能利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包括核电站、核武器等方面。

2.引导学生思考核裂变在能源开发中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讨论。

4.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梳理核裂变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他相关现象。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核裂变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核裂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回答问题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

3.实验演示:通过一个简单的核裂变实验演示,直观展示核裂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核裂变的理解。

六、学法指导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高三物理复习核反应 核能 质能方程

高三物理复习核反应   核能  质能方程

15.3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一、考点聚焦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Ⅱ要求核反应堆.核电站Ⅰ要求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轻核的聚变Ⅰ要求可控热核反应.Ⅰ要求二、知识扫描1、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典型的原子核人工转变14 7N+42He 178O+11H 质子11H的发现方程卢瑟福9 4Be+42He 126C+1n 中子1n的发现方程查德威克2、核能(1)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质量亏损.(3)质能方程:质能关系为E=mc2原子核的结合能ΔE=Δmc23、裂变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裂变典型的裂变反应是:235 92U+1n9038Sr+13654Xe+101n4.轻核的聚变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轻核的聚变.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较多,典型的轻核聚变为:2 1H+31H42He+1n5.链式反应一个重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时,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同时释放若干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重核的裂变,就可以使这种裂变反应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三、好题精析例1.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v。

)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氢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νe+3717Cl→3718Ar十 0-1e已知3717Cl核的质量为36.95658 u,3718Ar核的质量为36.95691 u, 0-1e的质量为0.00055 u,1 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 Me V (B)0.31 MeV (C)1.33 MeV (D)0.51 MeV [解析] 由题意可得:电子中微子的能量E≥E∆=mc2-(m Ar+m e-m Cl)·931.5MeV=(36.95691+0.00055-36.95658)×931.5MeV=0.82MeV则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E min =0.82MeV[点评] 应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时,注意单位的使用。

高三物理选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三物理选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三物理选修三必背知识点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

而高三物理选修三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备考高考期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三物理选修三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高三物理选修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光经过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折射角与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个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知识点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高三物理选修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发生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感应电动势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ε = -Δφ/Δ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Δφ表示磁通量的变化,Δt表示时间的变化。

另外,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产生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方向相反。

知识点三:电磁波电磁波是高三物理选修三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以垂直于彼此的方向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波动现象。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一个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c = λ * f其中,c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λ表示波长,f表示频率。

知识点四:核反应核反应是高三物理选修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中的核子发生重排、分裂、合并等变化过程,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反应有两种常见类型,即裂变和聚变。

裂变是指重核分裂为两个较轻的核,聚变是指轻核合并成一个较重的核。

核反应的能量可以通过质能方程来计算:E = mc^2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

知识点五: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高三物理选修三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高三学业水平等级预测卷(一)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高三学业水平等级预测卷(一)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高三学业水平等级预测卷(一)物理试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都应用了比值定义法的是()①加速度∆=∆v a t②电场强度2q E Kr =③电容Q C U=④电流q I t=⑤导体电阻L R Sρ=⑥磁感应强度F B IL=A .①③⑤⑥B .②③⑤⑥C .②③④⑥D .①③④⑥2.淄博孝妇河湿地公园拥有山东省面积最大的音乐喷泉。

一同学在远处观看喷泉表演时,估测喷泉中心主喷水口的水柱约有27层楼高,已知该主喷水管口的圆形内径约有10cm ,由此估算用于给主喷管喷水的电动机输出功率最接近()A .32.410W ⨯B .42.410W ⨯C .52.410W⨯D .62.410W⨯3.2019年10月30日在新疆喀什发生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km 。

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壳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km/s ,已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刚好传到x=120m 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从波传到x=120m 处开始计时,经过t=0.06s 位于x=360m 的质点加速度最小B .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需要经过3s 时间C .波动图像上M 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动能在变大D .此刻波动图像上除M 点外与M 点位移大小相同的质点有7个4.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 .减小光源到双缝的距离B .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 .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 .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5.在竖直平衡(截面)内固定三根平行的长直导线a 、b 、c ,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的电流.若在三根导线所在空间内加一匀强磁场后,导线a 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恰好为零,则所加磁场的方向可能是()A .垂直导线向左B .垂直导线向右C .垂直纸面向里D .垂直纸面向外6.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6 裂变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裂变的概念,知道重核裂变中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2)知道什么是链式反应;
(3)会计算重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4)知道什么是核反应堆。

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了解核电站及核能发电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应用教学图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激情,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2)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和平利用核能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3)确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变化过程必然遵循能量守恒的观点。

教学重点:链式反应及其释放核能的计算;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通过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推理得出由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释放能量这一结论。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刹那间,这两座曾经十分美丽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大家还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国家建成了许多核电站,我国也相继建成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

我想,现在大家一定想知道原子弹爆炸及核发电的原理,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裂变,通过学习,大家就会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了解。

(二)进行新课
1、核裂变(fission)
提问:核裂变的特点是什么?(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的反应,称为裂变)
总结: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核裂变都能放出核能?(只有核子平均质量减小的核反应才能放出核能)
总结:不是所有的核反应都能放出核能,有的核反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大,这样的核反应不放出能量,反而在反应过
程中要吸收大量的能量。

只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能放出大量的能量。

2、铀核的裂变
(1)铀核的裂变的一种典型反应。

提问:铀核的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最典型的一种核反应方程式是什么样的?
(2)链式反应:
提问:链式反应〔chain reaction 〕是怎样进行的?(这种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3)临界体积(临界质量):
提问:什么是临界体积(临界质量)?(通常把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做临界质量)
(4)裂变反应中的能量的计算。

裂变前的质量:
kg , kg
裂变后的质量:
235
1141921920563603U n Ba Kr n +→++27103139.390-⨯=U m 27106749.1-⨯=n
m
kg ,kg ,kg , 学生计算:质量亏损:
kg ,
J =201MeV
总结: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

铀核裂变的产物不同,释放的能量也不同。

3、核电站
提问:核核反应堆各组成部分在核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铀棒由浓缩铀制成,作为核燃料。

学生回答:控制棒由镉做成,用来控制反应速度。

学生回答:减速剂由石墨、重水或普通水(有时叫轻水)做成,用来跟快中子碰撞,使快中子能量减少,变成慢中子,以便让U235俘获。

学生回答:冷却剂由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做成,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确保反应堆的安全。

27100016.234-⨯=Ba m 27106047.152-⨯=Kr m 27100247.53-⨯=n m 27103578.0-⨯=∆m 28272)100.3(103578.0⨯⨯⨯=∆=∆-mc
E
学生回答:水泥防护层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防止核辐射。

提问:核能发电的优点、缺点?
优点:①污染小;②可采储量大;③比较经济。

缺点:①一旦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②核废料处理困难。

点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基本正确即可。

补充: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秦山二期、大亚湾二期是压水堆,秦山三期是沸水堆。

例题1、下列核反应中,表示核裂变的是( )
A 、
B 、
C 、
D 、 是衰变, 是衰变,是人工转变,只的C 选项是重核裂变。

238
234492902U Th He →+14140671C N e -→+2351141921920563603U n Ba Kr n +→++941214260Be He C n +→+238
234492
902U Th He →+α14140671C N e -→+β9
41214260Be He C n +→
+
解:表示核裂变的是C
例题2、秦山核电站第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30万kW ,如果1g 铀235完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为8.21010 J ,并且假定产生的能量都变成了电能,那么,每年要消耗多少铀235?(一年按365天计算)
学生回答:
解:核电站每天的发电量为W =Pt =3×108×24×3600 J=2.592×1013 J ,每年的发电量W 总=365W =9.46×1015 J 而1 g 铀完全裂变时产生的能
量为:8.2×1010 J 所以,每年消耗的铀的量为:
点评:培养学生推理及公式演算的能力。

注意速度单位的换算,运算过程中带单位运算。

适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35
1141921920563603U n Ba Kr n +→++⨯15
2109.4610 1.15108.210
m kg 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