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性病》课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妊娠合并性病的发病率逐 年上升,与不洁性行为、 多性伴侣等因素有关。
传播途径
性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也可通过血液传播和母 婴传播。
高危人群
妊娠合并性病的高危人群 主要为性活跃的年轻人群 和流动人口。
性病对妊娠的影响
01
02
03
04
母婴传播
性病可经母婴传播给胎儿,增 加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青霉素,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谢谢
THANKS
详细描述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妊娠合并淋病时,由于母体免疫力的下降, 容易发生急性感染,淋球菌通过宫颈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羊膜炎和胎膜 早破等并发症,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案例二:尖锐湿疣合并妊娠
总结词
传染性强、影响分娩方式选择、母婴传播风险
详细描述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时,疣体生长迅速,传染性强,容易发生接触 性出血。分娩时可能阻塞产道,增加剖宫产的风险。同时,新生儿在经过产道时可能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导致新 生儿喉乳头瘤的发生。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或其他针对性药物进行 治疗。
物理治疗
如激光、冷冻、电灼等,适用于某些 性病病变的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性病病变,如生殖器疣或 恶性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心理支持与辅导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注射、血液 制品等途径传播。
母婴传播
母亲感染性病病原体后 ,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
妇科学课件: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新生儿衣原体结膜炎 •可用硝酸银液滴眼,口服红霉素
• 诊断: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处理:妊娠期感染首选阿奇霉素1g顿服, 或阿莫西林500mgTidx7。 禁用多西环素、喹诺酮类和四环素。
性伴侣同时治疗。CT感染新生儿及时治疗, 红霉素50mg/(kg.d),分四次口服,10-14。 CT结膜炎—1%硝酸银液滴眼。
接触动物 母婴垂直传播 •宫内
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感染 结局
幸存 者
巨细胞感染
生殖器疱疹
宫内感染
先天感染率0.4-2.4% 可导致
•流产 •早产 •死产 •新生儿死亡
•流产
•孕20周前可有幸存者 •孕20周后低体重儿早 产(宫内感染少见) •新生儿病死率70% (经 产道感染)
• 智力听力迟发中枢神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
可阴道分娩
软产道若有病 灶,宜剖宫产
乳汁 IgM(+) 人工喂养
• HIV(人免疫缺陷病毒)可经胎盘、产道感染胎儿 • 无治愈方法(抗病毒治疗和对症处理) • HIV感染合并妊娠(未进行规范治疗):建议终止
妊娠
• 继续妊娠者:建议剖宫产 • 不推荐母乳喂养
谢谢
治疗
原则:及时、个体化、足量,规则
青霉素 (首选)
孕妇 新生儿
苄星青霉素 240万 肌注 qw 连续3次 普鲁卡因青霉素 5万/(kg.d) 肌注 qd* 7-15d
苄星青霉素 5万/(kg.d) 肌注 1次
青霉素过敏者,使用红霉素
禁用四环素
治疗
可经阴道分娩
随访
USR
RPR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
母儿传播途径
传染源:梅毒患者(唯一)
• 诊断: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处理:妊娠期感染首选阿奇霉素1g顿服, 或阿莫西林500mgTidx7。 禁用多西环素、喹诺酮类和四环素。
性伴侣同时治疗。CT感染新生儿及时治疗, 红霉素50mg/(kg.d),分四次口服,10-14。 CT结膜炎—1%硝酸银液滴眼。
接触动物 母婴垂直传播 •宫内
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感染 结局
幸存 者
巨细胞感染
生殖器疱疹
宫内感染
先天感染率0.4-2.4% 可导致
•流产 •早产 •死产 •新生儿死亡
•流产
•孕20周前可有幸存者 •孕20周后低体重儿早 产(宫内感染少见) •新生儿病死率70% (经 产道感染)
• 智力听力迟发中枢神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
可阴道分娩
软产道若有病 灶,宜剖宫产
乳汁 IgM(+) 人工喂养
• HIV(人免疫缺陷病毒)可经胎盘、产道感染胎儿 • 无治愈方法(抗病毒治疗和对症处理) • HIV感染合并妊娠(未进行规范治疗):建议终止
妊娠
• 继续妊娠者:建议剖宫产 • 不推荐母乳喂养
谢谢
治疗
原则:及时、个体化、足量,规则
青霉素 (首选)
孕妇 新生儿
苄星青霉素 240万 肌注 qw 连续3次 普鲁卡因青霉素 5万/(kg.d) 肌注 qd* 7-15d
苄星青霉素 5万/(kg.d) 肌注 1次
青霉素过敏者,使用红霉素
禁用四环素
治疗
可经阴道分娩
随访
USR
RPR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
母儿传播途径
传染源:梅毒患者(唯一)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梅毒---PPT精品课件

经印度传入我国广东,后
6000
蔓延至全国
5000
梅毒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
4000
题,发病率是衡量一个国
家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
3000
标之一
2000
女性>男性、青壮年多发、
1000
文化程度低、非婚性接触
0
为主
我国政府状庄重地向国际 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 的承诺。
2003年
梅毒流行的趋势变化
系列2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205400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7
梅毒的传播途径
获得性(后天性)梅毒:95%通过性或 类似性行为传播;或者血源传播
胎传(先天性)梅毒:占死胎30% 传染性:未治疗、感染后1年内最具传
染性。病程越长传染性越低,4年后一 般无传染性 孕妇>4年,仍经胎盘引起先天梅毒,经软 产道感染
发病部位为性行为中直接接触部位生殖器, 也可在口唇、舌、扁桃体及肛门等。
患者污染衣物、便器也可间接传播,也可 经血液及医源性传播。
孕妇一旦感染STD未及时诊治,可垂直传 播(母婴传播)导致流产、早产、死胎、 死产及新生儿感染。
3
梅毒
4
目录
一.梅毒的病原体及流行病学 二.梅毒的实验室检测及诊断 三.梅毒病程的临床分期及表现 四.妊娠期梅毒的危害及筛查 五.梅毒、妊娠期梅毒及先天梅毒的临床处理 六.梅毒患者的护理 七.孕妇梅毒怎样取得最好妊娠结局
10
二、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滴度试验-----TRUST
·用牛心磷脂作抗原检测血标本中的抗脂质抗体 ·二期敏感性高,特异性较低 ·治疗后定量值下降,与体内感染活动度成正比 ·观察疗效/诊断现症梅毒/复发和再感染 ·RPR比较
妊娠与性传播疾病STDPPT课件

妊娠与性传播疾病(STD)
概述:STD是指性接触关系密切的传染性疾病,或类似性行为 的传染性疾病,病种多,对胎儿、新生儿、妇女本身的健康 危害均很大。
第一节 妊娠合并衣原体感染 衣原体: 眼型衣原体
眼--生殖泌尿道衣原体 性病淋巴肉芽肿型衣原体
1
编辑版ppt
一、传播途径: 1、性传播 产道感染:多见 2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产褥期感染:密切接触
四、治疗:洁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
卡那霉素、红霉素
红霉素
0.5 4次/日 ×7天
8
编辑版ppt
第三节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
一、概述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为人类乳头状病毒(HPV),孕期发病 率高,生长快,易侵犯鳞状上皮,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部 位。
二、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母婴传播:通过产道或宫内感染、 3、密切生活接触
十 5、PCR检测:扩增衣原体DNA。
4
编辑版ppt
五 治疗
1、早孕期: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查(+)终止妊娠 2、早中晚期:可继续妊娠,同时药物治疗:TMP、SD、
交沙霉素。 四环素 0.5 4次/日 ×7天 强力霉素 0.1 1次/日 ×7天 首次加倍 红霉素 0.5 4次/日 ×7天 美满霉素 0.1 2次/日 ×7天~14天 3、治疗后可阴道分娩,新生儿红霉素滴眼。
胎膜早破
羊膜腔内感染
早产
14
编辑版ppt
流产,流产后感染
产后子宫内膜炎、败血症 胎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新生儿败血症,眼炎。 四、诊断 1.临床表现:阴道、尿道脓性分泌物,尿频、尿急、尿痛, 不洁性交史,高热,腹痛。 2.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涂片:G-双球菌 (2)淋球菌培养 (3)淋球菌血清学、免疫学方法 (4)酶免疫试验、PCR、LCR
概述:STD是指性接触关系密切的传染性疾病,或类似性行为 的传染性疾病,病种多,对胎儿、新生儿、妇女本身的健康 危害均很大。
第一节 妊娠合并衣原体感染 衣原体: 眼型衣原体
眼--生殖泌尿道衣原体 性病淋巴肉芽肿型衣原体
1
编辑版ppt
一、传播途径: 1、性传播 产道感染:多见 2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产褥期感染:密切接触
四、治疗:洁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
卡那霉素、红霉素
红霉素
0.5 4次/日 ×7天
8
编辑版ppt
第三节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
一、概述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为人类乳头状病毒(HPV),孕期发病 率高,生长快,易侵犯鳞状上皮,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部 位。
二、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母婴传播:通过产道或宫内感染、 3、密切生活接触
十 5、PCR检测:扩增衣原体DNA。
4
编辑版ppt
五 治疗
1、早孕期: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查(+)终止妊娠 2、早中晚期:可继续妊娠,同时药物治疗:TMP、SD、
交沙霉素。 四环素 0.5 4次/日 ×7天 强力霉素 0.1 1次/日 ×7天 首次加倍 红霉素 0.5 4次/日 ×7天 美满霉素 0.1 2次/日 ×7天~14天 3、治疗后可阴道分娩,新生儿红霉素滴眼。
胎膜早破
羊膜腔内感染
早产
14
编辑版ppt
流产,流产后感染
产后子宫内膜炎、败血症 胎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新生儿败血症,眼炎。 四、诊断 1.临床表现:阴道、尿道脓性分泌物,尿频、尿急、尿痛, 不洁性交史,高热,腹痛。 2.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涂片:G-双球菌 (2)淋球菌培养 (3)淋球菌血清学、免疫学方法 (4)酶免疫试验、PCR、LCR
妊娠合并性病优质PPT

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症状、体检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性
病类型,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性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 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辅助治疗
如物理治疗、光疗等,可辅助药物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性病,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建立性病监测网络,定期评估性病防治效果,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 控策略提供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性病挑战
跨国合作研究
01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性病防治研究,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
全球疫情信息共享
02
建立全球性病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和通报性病疫情,
共同应对全球性病挑战。
技术援助与培训
03
注意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 裤,保持生殖器官清洁干燥。
04
妊娠合并性病的管理与 护理
孕期管理要点
定期产检
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 异常情况。
预防感染
采取措施预防性病相关感 染,如保持个人卫生、避 免不洁性行为等。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 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控制 病情发展。
分类
常见的妊娠合并性病包括梅毒、 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 衣原体感染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尿道口红肿、脓 性分泌物等。
尖锐湿疣
生殖器及肛门周围 出现疣状赘生物。
梅毒
硬下疳、皮肤黏膜 损害、全身淋巴结 肿大等。
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及肛门周围 出现水疱、糜烂或 溃疡等。
衣原体感染
根据患者症状、体检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性
病类型,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性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 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辅助治疗
如物理治疗、光疗等,可辅助药物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性病,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建立性病监测网络,定期评估性病防治效果,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 控策略提供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性病挑战
跨国合作研究
01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性病防治研究,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
全球疫情信息共享
02
建立全球性病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监测和通报性病疫情,
共同应对全球性病挑战。
技术援助与培训
03
注意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 裤,保持生殖器官清洁干燥。
04
妊娠合并性病的管理与 护理
孕期管理要点
定期产检
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 异常情况。
预防感染
采取措施预防性病相关感 染,如保持个人卫生、避 免不洁性行为等。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 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控制 病情发展。
分类
常见的妊娠合并性病包括梅毒、 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 衣原体感染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淋病
尿频、尿急、尿痛 、尿道口红肿、脓 性分泌物等。
尖锐湿疣
生殖器及肛门周围 出现疣状赘生物。
梅毒
硬下疳、皮肤黏膜 损害、全身淋巴结 肿大等。
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及肛门周围 出现水疱、糜烂或 溃疡等。
衣原体感染
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02
常见妊娠合并感染
性疾病
妊娠期上呼吸道感染
01
02
03
04
病因与症状
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 症状包括咳嗽、流涕、发热等
。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 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治疗
对症治疗为主,如解热镇痛、 止咳等。同时注意休息、多饮
水。
预防
加强锻炼、保持室内通风、避 免与感染者接触等。
多、异味、瘙痒等。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 断,必要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 查。
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进行治疗,注意局部清洁和护 理。
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不洁 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
。
其他感染性疾病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
注意休息和饮食调整,必要时使用保肝药物 。
妊娠期结核病
选用敏感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药物对 胎儿的影响。
胎儿宫内感染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死胎等,严 重影响胎儿健康。
新生儿感染风险增加
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
新生儿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 时,新生儿感染风险相应增加。
病原体可通过产道传播
在分娩过程中,病原体可通过产道进入新生儿体内,引起新生儿感染,如新生儿 肺炎、新生儿败血症等。
加强孕期保健和宣传教育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保 持个人卫生。
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教育孕妇认识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加强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通过孕妇学校、宣传册、网络等多种 渠道普及孕期保健知识。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课件

定期筛查与治疗
1 2
定期进行性传播性疾病筛查
建议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定期进行性传播性疾病筛 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感染性传播性疾病,应及时接受规范治 疗,以降低并发症和传播风险。
3
跟踪与随访
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跟踪和随访,确保治疗效果 和预防复发。
健康教育
01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公众开展性传播性疾病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意识
和能力。
02
强调安全性行为
教育公众了解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提倡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措施,减少
感染风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促进性健康
促进公众的性健康,提供性健康咨询和服务,帮助公众维护良好的性健
康状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与控 制
提高公众意识
普及性传播性疾病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性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 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强调预防性传播性疾病的重要性,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 。
消除歧视与偏见
消除社会对性传播性疾病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为其提供平等的社 会支持和服务。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课件
目 录
•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概述 •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对母婴的影响 •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的护理与保健 • 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是指在妊 娠期间孕妇感染了某种性传播疾 病。
妊娠合并传染病PPT参考课件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妊娠合并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常见妊娠合并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 及治疗原则
妊娠期免疫系统变化与传染病易感性的 关系
妊娠期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母婴传播阻 断策略
妊娠合并传染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新型病原体的发现及其与妊 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妊娠期传染病治疗药物的研 发与应用进展
母婴传播阻断技术的创新与 实践成果
临床表现
妊娠合并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原体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可能包括发热、头痛、咳嗽、皮疹、恶心、呕吐、腹 泻等。此外,还可能出现与怀孕相关的特殊症状,如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
诊断依据
诊断妊娠合并传染病通常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具体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原体检 测、血清学检查、超声检查等。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妊娠期其他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妊娠高血压综 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等。
妊娠合并传染病患者心理干 预及护理模式探讨
01
02
03
04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妊娠合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与 预防策略研究
推动妊娠期安全用药的研发与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
关注妊娠合并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健 康,完善心理干预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 球公共卫生挑战
THANKS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的 不同,妊娠合并传染病可分为病毒 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等多种类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01
发病原因
妊娠合并传染病的发生通常与 病原体的感染有关,如病毒、
细菌、寄生虫等。
包括接触传染源、免疫力低下、 不良生活习惯(如不洁饮食、缺
乏个人卫生)等。
02
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先天梅毒发育不良、肝脾肿大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33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34
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35
新生儿先天梅毒的治疗
❖ 孕妇未经治疗或治疗不足者,新生儿无论有否阳性临 床表现,均需治疗
❖ 水剂青霉素G每千克体重5万U,每日分2次肌注或静 滴,共10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千克体重5万U, 每日肌注,共10~15天。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9
早期梅毒
青霉素80万u qd im x 10-15d 苄星青霉素240万u qw x 3次 如过敏,改红霉素0.5 q6h x 15d
晚期梅毒
青霉素80万u qd im x 20d,两周后重复治疗
苄星青霉素240万u qw x 3次 如过敏,改红霉素0.5 q6h x 30d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道沙 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艾滋病感染的 传播途径、诊断
(二)熟悉妊娠合并淋病、梅毒、尖锐湿疣、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艾滋 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了解疾病对胎儿、新生儿、婴幼儿的相 互影响、预防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
教学内容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7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8
实验室检查
❖ 涂片法:初步诊断 ❖ 培养法:确诊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9
淋球菌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0
能否妊娠
❖ 应在治愈后妊娠 ❖ 治愈标准:
治疗结束后2周内,无性接触情况下 ❖ 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 治疗结束后4-7天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及淋菌培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6
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检查
在硬下疳部位取分泌物行镜下检查 直接找螺旋体 梅毒血清学检查: VDRL、USR、RPR TPHA、FTA-ABS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7
梅毒螺旋体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8
治 疗
原则: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用药足量,疗程规则
注意点:治疗期应避免性生活
性伴侣同时应检查治疗 首选青霉素
方案1、头孢曲松钠1g/日肌注*10天 方案2、大观霉素 2g2次/日肌注*10天,甲哨唑400mg口
服次/日*10天 妊娠期淋病:
头孢曲松钠1g/日肌注*1次,加红霉素qd及红霉素 0.5gqid*7~10d
❖ 治愈:连续3次涂片及培养均阴性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3
❖ 新生儿:头孢曲松钠25-50mg/kg单次给药 2、 红霉素眼膏涂眼 或 1%硝酸银液滴眼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6
传播途径
梅毒患者是传染源 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 早期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7
银屑病样丘疹性梅毒疹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8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9
二期梅毒 掌跖斑丘疹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0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1
丘疹性悔毒疹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2
对胎盘及幼婴儿的影响
一、二期梅毒传染性最强
未经治疗100%传给胎儿
早期潜伏梅毒胎儿感染可能性80%
晚期梅毒胎儿感染性为30%
晚期潜伏梅毒胎儿感染性为10%
胎传梅毒儿: 早期先天性梅毒儿
晚期先天性梅毒儿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3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一、二期梅毒的孕妇传染性最强 ❖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4
潜伏期梅毒
❖ 86%~91%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无临床症 状
❖ 早期潜伏期梅毒(感染不足2年)感染胎 儿的可能性达80%以上,且有20%早产
❖ 晚期潜伏期梅毒(感染超过2年)感染胎 儿的可能性仍有10%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25
胎盘病理
1、胎盘大 而苍白,胎盘重量与胎儿体重之 比1:4
2、镜检:光镜下显示粗大 苍白“杵状”绒 毛血管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袖套 现象,局灶性绒毛膜炎、绒毛膜血管内膜炎 及血管周围炎,血管狭窄、闭塞,形成多个 梗死灶,导致胎盘功能障碍
❖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 原体、真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道疱疹 等
❖ 梅毒、淋病、艾滋病列为乙类传染病 ❖ 20%~50%病例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4
提纲
❖ 传播途径 ❖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STD的产前筛查 ❖ 是否能够妊娠 ❖ 妊娠后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5
淋病
❖ 病原菌: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病奈氏菌 ❖ 临床表现: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 ❖ 50%为无症状的带菌者:主要传染源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6
对妊娠的影响
❖ 流产 ❖ 感染性流产 ❖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 滞产 ❖ 产褥感染 ❖ 宫内感染:胎儿窘迫、IUGR、死胎死产 ❖ 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败血症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4
梅毒 syphilis
病原体
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5
梅毒(SYPHILIS)
❖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 梅毒螺旋体对理化因素抵抗力极弱,对冷、
热、干燥特别敏感 ❖ 在动物体外只能存活1~2小时,自然条件
下只感染人类,故人为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先天梅毒 妊娠合亦并性用传播青疾病霉素
30
先天梅毒
❖ 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有症状者,表现为皮肤 大疱、皮疹、鼻炎及鼻塞、肝脾肿大、淋巴结 肿大等
❖ 晚期先天梅毒:2岁以后有症状者,表现为稧状 齿、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耳 聋等,
❖ 先天潜伏梅毒:无症状者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31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养,连续三次均为阴性为治愈
妊娠合并性传播早、中、晚期涂片镜检 ❖ 新生儿:1、青霉素10万U,Q8H;
2、 红霉素眼膏涂眼 或 1%硝酸银液滴眼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2
治疗
❖ 及时、足量、规则 方案1、头孢曲松钠0.25g单次肌注或大观霉素 4g单次肌
注
方案2、阿奇霉素1g单次口服 淋菌性盆腔炎
(一)重点讲解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 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艾滋病感 染的传播途径、诊断
(二)详细讲解妊娠合并淋病、梅毒、尖锐湿 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 艾滋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一般介绍对胎儿新生儿、婴幼儿的影响、 治疗及预防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3
STD
❖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 是指以性行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