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崇汉病案(扶阳讲记后附病案)

合集下载

卢崇汉老师讲稿 2

卢崇汉老师讲稿 2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2从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

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桂枝法,四逆法。

但是七十年代初,通过整理家里的病案,就发现了,在临床对疾病的处理,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到我们手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治疗。

首先看起来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

最后,看起来用了四逆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

1973年,我在南京做一个学术讲座,我将这个扶阳的思想在江南的应用。

当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问题。

那时我接近三十岁了。

所以到后来,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

桂枝汤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桂枝法呢,我开了一千条桂枝法的方子,都有哪些?有桂枝,有苍术,或者白术,有陈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炙甘草,在一千个方子里面都是这样,并且涉及的病种相当多,不但是外感病,也有不是外感病。

当然,在这些方子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这样根据临证处方。

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就讲,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中医学生,以后要当中医大夫,如果你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用活了,你就能够解决临床遇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学们不太相信,确实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好桂枝汤,桂枝汤的机理,各家说法太多了。

桂枝汤变成桂枝法就更加灵活了。

我就是在研究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桂枝汤的变化的基础上,用桂枝汤的变化,仲景不外乎就是20多个方。

那么用桂枝的,包括肉桂,仲景三百多个方子里面有70多个,但是还不是很广泛,如果你用桂枝汤,你可以演变出几千个方出来。

我打比方,就像买彩票,虽然只有20多个,30多个号码,但是,可以有好多的排列。

桂枝法中,如果有些药物不该选用,你选了,就是败了。

桂枝法,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当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很好的境界,对桂枝法的应用,例子很难举,因为变化太灵活了,它可以是为某一个人定做的,别人就绝对不能吃。

但就这几味药物,你大胆的用了,会比你没有使用它之前效果好得多。

[卢崇汉]扶阳讲记

[卢崇汉]扶阳讲记

[卢崇汉]扶阳讲记《思考中医》出版以后,有不少学生或同行欲拜我为师,其实我不过是只“纸老虎”,没什么可拜的,你们拜我出于至诚,我拒你们亦是出于至诚,当然还加上了“自知”,自知不足以为人“师”也。

今天倒是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推荐我的师父卢崇汉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扶阳讲记》,负责人担任了这本书的策划编辑。

于医而言,卢师是真正的师者~虽因缘所限,不可能人人亲炙,但若能细寻此中义理,其于师愿亦不远矣。

2005年也是藉着《思考中医》的因缘,使我得遇心仪已久的“火神派”传人卢崇汉师,并最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入室之后,师父或训之以理,或示之以案,虽只是短短数月,但此中领受恐怕只有经历过百折困顿的人方能体悟。

今天师父的这部《讲记》问世,我想这对当今的中医界应是一件大事,对许多诚心向医而又苦于没有门径的人更是值得抚额庆幸~既为《讲记》,当然是兴之所至,言之所至,不一定系统,也不一定完整,但亦正因为师处“兴”中,故其“言”也就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言。

有心人若能循此而入,其于医道将无大碍矣。

扶阳基于重阳,亦即以阳为主导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末。

为什么要重阳呢,因为这是生命之所需,社会之所需。

《素问* 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对于人身而言,它是维系生命的根本,其重要性就如自然的天与日一样。

天之与日,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功用是什么呢,《易》里面谈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天的特征就是“运行”,而且是刹那不息的运行。

这样一个不息的运行,它所带来的功用是什么呢,这个功用在乾卦的卦辞里面作了总结,就是“乾,元亨利贞”。

乾者天也,日也,亦即《生气通天论》里面讲的阳气也。

乾天虽然刹那不息的运行,但这个运行可以大致概括为四个区域,或四个“所”,这四个“所”就是卦辞里面谈到的“元、亨、利、贞”。

运行在“元”之区域或者“元”之所,对应的是春(木)的功用;运行在“亨”之区域或曰“亨”之所,对应的是夏(火)之功用;运行于“利”之区域或曰“利”之所,对应的是秋(金)之功用;运行于“贞”之区域或曰“贞”之所,对应的是冬(水)的功用。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推荐下载

(扶阳记)桂附汤冶病例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推荐下载

瓜蒌壳 15 南山楂 20 杏仁 15 炙甘草 5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手指关节变形,疼痛,颈椎关节疼痛,腰痛。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 6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桂枝尖 30
硃茯神 20
法半夏 20
瓜蒌壳 15
苏子 15
毛化红 15
苍术 15
白寇 15
生姜 20
苍术 15
木瓜 20
独活 15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卢崇汉谈附子(扶阳讲记

卢崇汉谈附子(扶阳讲记

卢崇汉谈附子(扶阳讲记卢崇汉谈附子(扶阳讲记发布时间:2010-01-08 17:44卢崇汉谈附子扶阳离不开温热药,而温热药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附子。

附子这味药是公认的扶阳笫一药物。

明虞技说:“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

附子这味药力量很大,有斩关夺将的气势。

“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失散之元阳”。

能够引补气的药,走行十二经,使失散在这些经的元阳统统回归本位,也就是使阳不失其所。

这里谈到了很重要得问题,阳气没了,阳气跑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亡阳,不是没有阳,如果没有阳,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就注定要死了。

这个亡不是灭亡的“亡”,而是走失掉了,但还可以找回来。

找回来了为了不让他再跑掉,所以要补牢。

附子就可以帮助把这个亡失掉的阳找回来。

我们看虞技的这句话已经讲到点子上了,回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意思,救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意思,清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附子条下云:“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虞拎之“通行十二经”,即此之“无所不到”,虞拎之“追复失散之元阳”,即此之“回阳救逆”也。

先贤后贤,其对附子的妙用,已囊括无余了。

'‘引不学药血分,以滋补不足之真阴”,只要配伍得当,他乂可以补血,助血分,滋养不足之真阴。

所以附子不但可以补阳,还有助于真阴。

引发散药开月奏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所以他可以配麻桂,也可以配细辛。

“阴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湿冷”,所以他乂可以跟姜术诸温里药相伍,以祛在里之湿寒。

而卢氏对附子的认识更是简明扼要,谓''附子暖命门而破阴霾,堪称扶阳笫一要药。

”以上是前人对附子的一些认识。

附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用,为什么他能成为扶阳的第一品药,这个是有原因的。

大家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个原因,必须对附子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

附子怎么种的,怎么收的,怎么炮制,大家知道药材讲究道地,那附子的道在哪里呢,附子的地在哪里呀,附子的地就在四川,更具体一点就在四川的江油。

扶阳讲记(完整版)

扶阳讲记(完整版)

扶阳讲记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卢崇汉2005年11月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ISBN7—80156—130--9刘力红写给朋友们的信《思考中医》出版以后,有不少学生或同行欲拜我为师,其实我不过是只“纸老虎”,没什么可拜的,你们拜我出于至诚,我拒你们亦是出于至诚,当然还加上了“自知”,自知不足以为人“师”也。

今天倒是愿意借此机会向大家推荐我的师父卢崇汉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扶阳讲记》,负责人担任了这本书的策划编辑。

于医而言,卢师是真正的师者!虽因缘所限,不可能人人亲炙,但若能细寻此中义理,其于师愿亦不远矣。

2005年也是藉着《思考中医》的因缘,使我得遇心仪已久的“火神派”传人卢崇汉师,并最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入室之后,师父或训之以理,或示之以案,虽只是短短数月,但此中领受恐怕只有经历过百折困顿的人方能体悟。

今天师父的这部《讲记》问世,我想这对当今的中医界应是一件大事,对许多诚心向医而又苦于没有门径的人更是值得抚额庆幸!既为《讲记》,当然是兴之所至,言之所至,不一定系统,也不一定完整,但亦正因为师处“兴”中,故其“言”也就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言。

有心人若能循此而入,其于医道将无大碍矣。

扶阳基于重阳,亦即以阳为主导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末。

为什么要重阳呢?因为这是生命之所需,社会之所需。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对于人身而言,它是维系生命的根本,其重要性就如自然的天与日一样。

天之与日,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功用是什么呢?《易》里面谈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天的特征就是“运行”,而且是刹那不息的运行。

这样一个不息的运行,它所带来的功用是什么呢?这个功用在乾卦的卦辞里面作了总结,就是“乾,元亨利贞”。

乾者天也,日也,亦即《生气通天论》里面讲的阳气也。

乾天虽然刹那不息的运行,但这个运行可以大致概括为四个区域,或四个“所”,这四个“所”就是卦辞里面谈到的“元、亨、利、贞”。

国宝级名老中医卢崇汉的扶阳强正汤

国宝级名老中医卢崇汉的扶阳强正汤

国宝级名老中医卢崇汉的扶阳强正汤卢崇汉家学渊博,这次他也特意带来一个百年老方,名叫扶阳强正汤,此汤由九味组成:制附片60克(漂洗2小时),核桃仁50克,宁枸杞35克,晋归身20克,黄芪40克,潞党参30克,生姜50克,大枣7枚(或小枣11枚),羊肉1000克。

放十多碗水(约5000毫升)用瓦煲煲3个小时,早晚各服一碗,饭前饭后一小时服用。

卢崇汉特别提醒,这个汤适合在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前后10多天饮用,养生效果非常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药方里的制附片需特别处理,制附片买回来放在盘里,拧开水龙头用小量的流水冲洗它,至少两个小时,直到用舌头舔没有涩和苦的味道。

此方的好处,卢崇汉用一个比喻说明,如果说一盏灯比喻生命之火,喝扶阳强正汤就像往灯里添油。

扶阳强正汤去脾胃湿热方"扶阳强正汤",此汤由九味药组成:制附片60克(小流水漂洗2小时),核桃仁50克(连中间杆),宁枸杞35克,秦归身20克,黄芪40克,潞党参 30克,生姜50克,大枣7枚(或小枣11枚),羊肉1000克。

放十多碗水(约4000-4500毫升,煮剩一半水)用瓦煲煲3个小时,早晚各服一碗,饭前饭后一小时服用。

卢崇汉特殊提示,这个汤适合在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前后10多天饮用,养生效果十分显著,感冒不要吃。

制附子浸后应口感不咸,不涩,不苦不刺激。

扶阳补火一派的著名方剂有:四逆汤、白通汤、参附汤、附子汤、姜附汤、术附汤、附子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里边几乎都有附子。

最著名的四逆汤,则是以附子为君药,加上干姜,桂枝、甘草,救四肢逆冷濒临绝气的人,十分神效。

附子是现代中医界利用比较普遍的一味回阳药物。

如果依照国度划定的平安剂量,不超过15克,但这一派的有名人物则常常应用超过100克的大剂量,有的甚至多达400克。

用著名老中医李可的话说:"我平生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过万,人服己用,未见一例中毒反响。

附子乃纯阳之品,其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

火神派卢崇汉医案

火神派卢崇汉医案

火神派卢崇汉医案从属主题: 火神派卢卢崇汉医医案卢崇汉先生乃“当代火神派”的代表人物,在《扶阳讲记》中力倡扶阳。

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卢氏对此自诩甚高,自称是得于郑钦安并高于郑钦安的创新之举。

吾颇不以为然。

纵观仲景之后历代医家之学术观点,多为昌明一法,原不该求全责备-卢崇汉医案1.陈朝福男34岁病状:已患一月余,先是左脚疼痛,不能下地,过后右脚◎也同样出现疼痛,继之延及周身经络与骨节疼痛难忍,卧床不能翻身。

诊断:此病由于内暑所得,其人作钢筋之人,因天热太甚,午眠◎间,卧于电扇之下,又泼冷水,上受风,下受湿,风湿浸于筋骨之中,久久两手两足疼麻,服西药反串及周身,不能行步,举步艰难,转侧不灵,疼痛难安,求余往诊,细查之,纯系风湿凝束筋络,伸屈不得,幸能进食,此病之风湿系渐渐浸入,应用阳化阴,祛风行湿为要。

初方:桂尖0.8 羌活0.4 松节0.6 茴香0.6 茅术0.4 淫羊藿0.6 厚朴0.4 南藤0.4 炙草0.2 生姜1.0方解:用桂尖宣开太阳,拨动少阴,用羌活鼓荡风湿随桂尖从内外出,冀期由汗而解。

用松节通达筋络骨节,茅术泄湿燥土,使之引风湿从肌腠皮毛而出,随汗而解。

西茴香以◎肌,拨动脾之运化,随阳明肌腠驱风外出。

南藤引筋络之风湿达于纤维,因纤维连于肌腠,使肌腠中之纤维透于皮肤与桂枝羌活一鼓而出。

厚朴降上下之逆气归于小肠膀胱与桂枝宣化太阳之气流通无限。

淫羊藿交合阴阳,引姜草辛甘化阳之能使◎期元阴元阳之合中之风湿随桂枝羌活南藤一壅而出。

二方:天雄片2.0 松节1.0 南藤0.5 桂尖1.0 茅术0.5 五甲皮0.5 西茴香0.8 炙草0.3 生姜2.0方解:用附子之嫩者起少阳之气通达筋络,用五甲以引之,与桂枝开畅于肌腠毛窍之外。

三方:天雄片2.5 桂尖1.0 茅术0.4 南藤0.8 松节0.5 五甲皮0.6 西茴香0.8 炙草0.3 生姜2.0四方:天雄片2.5 茅术0.4 松节1.0 厚朴0.4 南藤0.6 淫羊藿1.0 西茴香0.8 乳香0.4 炙草0.3 生姜2.0方解:用乳香化肌腠中之脂肪浸流之寒湿随羌活南藤通达于皮毛。

卢崇汉教授查房实录(二)

卢崇汉教授查房实录(二)

卢崇汉教授查房实录(二)病例二:消渴、腹痛(2型藉尿病、慢性胆嚢炎)【病情介绍】一般情况:李某,女,81岁,广州人,入院时间2006年12月2日。

病史概述:因“脐周腹痛反复发作1年,再发半天,伴呕吐2次”入院。

患者今年年初开始3次因腹部疼痛入院治疗,均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此次患者于12月1日晚进食鸡肉及鸭肉后开始出现脐周阵发性腹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遂到急诊就诊,予以静滴泮托拉唑、654 -2及左氧氟沙星,口服小檗碱、米诺环素胶囊及左氧氟沙星后,症状缓解后返家,次日晨4时患者出现呕吐胃内容物2次,量少,呕吐后腹痛稍有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疲倦,全腹胀痛,以上腹部为主,疼痛拒按,暂无脐周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口干口苦,不烦躁,无心悸胸闷,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咯痰,纳差,眠尚可,大便日1行,小便尚调。

既往史:糖尿病史20余年,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9mmol/L。

胆囊炎病史30余年。

体格检查:T37℃,P90次/分,R20次/分,BP120/60mmHg。

神志清楚,精神疲倦,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欠灵敏。

腹部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

莫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

肠鸣音减弱。

舌淡苔中部偏黄,脉细弦。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腹痛(湿热内蕴证)消渴(气阴两虚证)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2型糖尿病诊疗经过:人院后予以控制血糖及止痛等对症处理。

中医从肝郁脾虚角度论治,用了柴芍六君汤,经治疼痛明显缓解,无呕吐腹泻。

但到12月5号,突然就出现腹痛加剧,以上腹部胀痛为主,询问病人进食情况,家属说未进食特别食物,当时查心肌酶及血尿淀粉酶均无异常,腹透也未提示肠梗阻。

但患者疼痛一直比较剧烈,在8号给她用了一次曲马朵来止痛,也不知是否是巧合,在用过曲马朵以后,时间不长患者就幵始出现精神极度的疲乏,不想说话,跟她说话她总是勉强的简单回答一下,然后马上就睡,睡的很多,但是晚上就比较烦躁,总是躁动不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崇汉病案附录三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卢崇汉先生2006年6月26日国医堂门诊病历情况,全部病例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为G)李某女7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喘促症状好转,痰少已无血丝,纳增,精神好转。

四诊:舌微绛,苔白腻罩黄,脉滑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茯苓15法半夏20陈皮15木蝴蝶20杏仁15石菖蒲20浙贝15瓜蒌壳15苍术15砂仁15炙甘草5生姜20黄某某男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白术15杭巴戟20菟丝子20白晒参10黄芪50砂仁15木蝴蝶20阿胶20肉苁蓉20枸杞20炒麦芽20路党参30炙甘草5生姜60郑某某男73岁成都初诊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白术15胆南星15石菖蒲15法半夏20陈皮15明天麻15南山楂20硃茯神15炙甘草5生姜50许某某男6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1年余)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90白术15砂仁15地肤子15桂枝尖25茯苓20木瓜20淫羊藿25杜仲20炙甘草10生姜60干姜30徐某女5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西医诊断:荨麻疹。

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干,多喝水后脘腹微胀痛。

四诊:舌质暗红,苔薄白根略腻,脉浮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0苍术15法半夏20地肤子15小茴香20青皮15香白芷15蛇床子15苍耳子15硃茯神15南山楂20生姜20炙甘草5雷某女43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西医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主诉:昨日感冒,今日头微痛,咽痛,口干欲饮。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略紧浮。

处方1:三付,每日一付,先服。

桂枝尖20苍术15法半夏20香白芷15石菖蒲20陈皮15广紫苑15茯苓15南山楂20生姜25炙甘草5处方2:三付,每日一付,后服。

路党参30白术15陈皮15砂仁15秦归身15杏仁15石菖蒲20浙贝15瓜蒌壳15杜仲15炒麦芽15木蝴蝶20炙甘草5生姜20岳某女40多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一年余)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诉:前两天过食生冷后导致腹痛、腹泻,牙龈未出血,皮下无出血点,汗多。

四诊: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沉紧。

处方:三付,每日一付。

路党参30白术15小茴香20吴萸12南山楂20青皮15法半夏20官桂15桂枝尖15茯苓15炙甘草5干姜20崔某某女47岁都江堰复诊(已连续复诊一年余)西医诊断:红斑性狼疮。

主诉:已不咳嗽,疲倦乏力,早晨口苦,手心热。

四诊:摄制偏红,苔少,中根部略黄。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15苍术15茯苓15石菖蒲20南山楂20白芷15陈皮15法半夏20广藿香15白寇12炙甘草5生姜15周某某女54岁武汉复诊(已连续复诊6次)西医诊断:肺癌(病变部位无法手术,也未作放化疗,已有胸水)。

主诉:咳嗽、白稠痰带血丝,痰不利,胸闷、痛,偶尔恶寒。

四诊:舌偏红,苔薄黄略腻,脉滑。

处方:三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苍术15瓜蒌壳15法半夏20石菖蒲20浙贝15南山楂20白芨15木蝴蝶20苏子15杏仁15陈皮15硃茯神20黄芩15炙甘草5徐某女28岁四川雅安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西医诊断:白细胞减少,功能性子宫出血。

主诉:上周五出现过一次眩晕,人倦乏力,口干欲饮,大便秘结,此次月经量已明显减少,八天即完全干净(前几月每次月经量多,均二十余天方尽)。

四诊:舌质淡略淤紫,苔黄腻润,脉沉细。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白术15木蝴蝶20砂仁15杭巴戟20陈皮15黄精15杜仲15淫羊藿20炙甘草5生姜20漆某某女6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紧,痰黄,痰中带血,口干,小便黄,精神好转,纳增。

四诊:舌暗红,苔黄腻,脉滑。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法半夏20石菖蒲20白术15广茜根15瓜蒌壳15木蝴蝶20浙贝15杏仁15苏子15黄芩15白芨18硃茯神15毛化红15竹茹15炙甘草5徐某男45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次)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

主诉:胃胀减,胃已不痛,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15苍术15石菖蒲20陈皮15法半夏20白寇15南山楂20砂仁15茯苓15生姜20邓某某女60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手指关节变形,疼痛,颈椎关节疼痛,腰痛。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苍术15灵仙根15楠藤20桂枝尖30木瓜20小茴香20秦久20硃茯神20独活15牛膝15刺五加15炙甘草5生姜50黄某女33岁乐山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西医诊断:盆腔炎,外阴瘙痒。

主诉:外阴瘙痒已愈,腰酸腹微痛,月经将至。

四诊:舌淡红略淤,苔薄白,脉沉略涩。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0白术15杭巴戟20陈皮15菟丝子20茯苓15小茴香20炙香附15淫羊藿20炙甘草5生姜20熊某男32岁上海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西医诊断:慢性咽炎(梅核气)。

主诉:喉中有异物感,口腔溃疡,口干,唇干,口渴,下冷上热,下肢仍穿春秋裤,两肋间歇性有刺痛感。

四诊:舌质淡,苔黄少津,脉滑数。

处方1:三付,每日一付,先服。

木蝴蝶20砂仁15生黄柏15炙甘草5处方二:三付,每日一付,后服。

制附片60上肉桂15生黄柏20木蝴蝶20知母20砂仁15炙甘草5炮黑姜35按:口腔溃疡一症,时医均以胃火上炎、阴虚火旺、心火不降等病机论治,用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

蜀医蒲辅周善用三才汤,其曰脾开窍于口,口腔溃疡一由实火,一由虚火。

然不论虚实,治法以补土伏火为主。

卢师宗其法,辅以助阳引火归元之肉桂,清热滋阴之知母,利咽行气之木蝴蝶。

法曰温清。

张某女32岁上海复诊(已连续复诊5次)西医诊断:习惯性流产。

主诉:口干,上身凉,饭后胃痛,腹痛便溏。

四诊: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紧。

处方:二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5苍术15法半夏20陈皮15南山楂20白寇15小茴香20茯苓15香白芷15干姜15生姜20赵某男46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

主诉:心已不觉得累了,胃口可以,大小便正常,痰多,不咳嗽。

四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代。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5苍术15法半夏20南山楂20硃茯神20砂仁15瓜蒌壳15厚朴15白寇12陈皮15生姜20陈某某女43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6次)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诉:心累,气短,口干不欲饮。

四诊: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白术15柏子仁20陈皮12白晒参10黄芪50熟枣仁15路党参30阿胶20砂仁15杭巴戟20菟丝子20炙甘草5生姜50陈某某女60岁香港复诊(已连续复诊6次)西医诊断:胰头癌。

主诉:疼痛减,已无呕逆,纳食增加,腿微肿,大便已畅。

四诊:舌淡红,苔薄腻,脉弦。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藿香15砂仁15法半夏20 南山楂20厚朴15生白术15陈皮15白寇15茯苓20枳壳15大黄10生姜50马某女44岁成都初诊主诉:失眠,头痛,人倦,乏力,月经量少。

四诊: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15苍术15法半夏20南山楂20硃茯神15陈皮15香白芷15石菖蒲20明天麻15炙甘草5生姜20苏某某女1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月余)西医诊断:格林巴利综合症主诉:昨日外感后头痛,头昏,鼻塞,少腹微痛,小腿胀。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15 苍术15法半夏20 南山楂20硃茯神15 陈皮15香白芷15 石菖蒲20炙甘草5生姜20陈某某女3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西医诊断:间质性膀胱炎。

主诉:小腹已不痛,小便次数多。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苍术15车前子30海金沙30桂枝尖25硃茯神15炙香附15陈皮15金钱草30炙甘草5生姜50谭某某女6岁成都初诊主诉:咳嗽,略气紧,白痰,声哑。

四诊:舌暗红,苔黄腻,脉滑。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法半夏12苍术12南山楂15石菖蒲12广紫苑12竹茹12木蝴蝶15浙贝12杏仁12苏子12毛化红12炙甘草4生姜12亢某某男55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1年余)西医诊断:肾癌主诉:已服药一年余,自觉已无任何症状,精力旺盛,二便调畅,食眠均佳。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白朮15潞党参30杭巴戟20菟丝子20黄芪50砂仁15炙甘草5生姜60郭某男29岁成都初诊西医诊断:前列腺炎。

主诉:人倦乏力,会阴坠胀,小便无力,淋漓不尽。

四诊:舌淡红,苔少,脉沉涩。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苍术15车前子30桂枝尖15金钱草30石苇15炙香附15陈皮15郁金15炙甘草5生姜50茯苓20徐某女30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一年余)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诉:牙龈出血少,皮下无出血点,已不觉气短心累。

四诊: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路党参30白术15杭巴戟20陈皮15白晒参10黄芪50菟丝子20宁枸杞20阿胶20砂仁15炮黑姜20炙甘草5王某某女5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7年余)西医诊断:卵巢癌(肝、骨转移)主诉:胁肋疼痛已消,精神稍差,二便正常,纳增,睡眠好。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苍术15杭巴戟20陈皮15路党参30黄芪50菟丝子20砂仁15菌灵芝20炙甘草5生姜50熊某女50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年余)西医诊断:红斑狼疮性肾病主诉:症状已全部消失,近7年来西医全套化验指标全部正常,唯过度劳累后仍有轻微腰酸痛,二便正常,饮食睡眠正常。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白术15杭巴戟20陈皮15大麦芽20黄芪50茯苓20砂仁15炙甘草5生姜50林某某女51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年余)西医诊断:胆囊、胆管癌主诉:上腹已不胀满,晨口苦。

四诊: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白术15法半夏20陈皮15大麦芽20桂枝尖20茯苓15砂仁15炙甘草5生姜50李某某男48岁新津县初诊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主诉:晨起胃胀,头痛,心慌。

四诊:舌淡红胖、苔薄腻,脉沉紧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