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教育)

合集下载

房颤导管消融工作章程

房颤导管消融工作章程

房颤导管消融工作章程一、背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引发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房颤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房颤的方法,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电生理评估和消融疗程,可改善患者的心律控制及生活质量。

为了推进房颤导管消融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特制定本章程。

二、目的本章程的目的在于规范房颤导管消融工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保证患者的利益和权益。

三、工作内容1.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治疗适应症:严格按照房颤导管消融的适应症,对患者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患者信息采集:完整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心电图、腔内超声等检查结果,为手术做好准备。

(3)合理安排手术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手术时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手术操作(1)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室设备齐全、工作人员到位,消毒器械、导管等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手术操作规范:按照导管消融的操作步骤,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导管放置、导管定位、电生理评估、消融等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术中监测:术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导管位置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4)操作纪录: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用药情况、操作时间等,为术后评估和随访提供依据。

3.术后处理(1)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情况,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2)并发症处理:根据术中发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预后。

(3)治疗评估和随访: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责任与义务1.医疗机构:(1)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设施,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3)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2.医疗人员:(1)了解房颤导管消融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手术操作流程。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风险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风险
动脉损伤的另一并发症为假性动脉瘤。动脉血管内压力大,不易止血,出血局限包裹于组织内就会形成有搏动性的包块,我们称其为假性动脉瘤。患者同样会出现局部明显疼痛。B超明确后通过压迫或局部注射凝血酶可以治愈。
2.术中及术后不适反应
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短期内还可能产生一些不适,一般均可恢复,严格来讲可以不算作并发症,如浆膜炎、迷走反射、感染及膈神经损伤等。
2.心脏压塞
前面曾经介绍过心脏的解剖及导管射频消融术操作的主要方式。我们知道,消融导管由股静脉进入体内,直达右心房,穿刺房间隔到达左心房,于肺静脉开口周围进行射频放电,使部分心肌坏死、瘢痕化,形成隔离带。心房壁的厚度远远小于心室壁,心肌含量也较少。射频消融就像在心脏内面做雕刻,仅使心脏里面部分心肌坏死而不能透壁。此外,射频放电时还有可能在消融局部发生微小爆裂。因此,在进行房间隔穿刺及射频放电操作时均有造成心房壁破损的可能,心房壁如果出现破口或穿孔,毫无疑问,心脏里面的血液就会涌出来,流到心脏外面的心包里。心包就像一个口袋,把心脏装在里面。心包内聚积大量血液会挤压心脏,影响心脏的功能。患者可以突然出现喘憋,伴随血压明显下降,甚至意识丧失。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心脏压塞,是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1%左右。
4.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操作风险
最后提及一个相关话题,即经食道超声心动检查的风险。由于所有接受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此项检查,故在此介绍。经食道超声心动不同于普通的经胸超声心动检查,需要经口腔将超声探头送入食管,操作过程类似胃镜检查,因而有一定侵入性和不适。但此项检查比较安全,出现并发症者极为罕见。多数患者检查过程中会有恶心、干呕等不适,检查后1~2日内可能还会感到咽痛,这些都能自行缓解。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并发症包括麻醉药过敏、消化道内液体或固体反流误吸至气管、食管黏膜损伤或食管破裂、操作不适刺激诱发心跳骤停等。由于检查前患者禁食水,食管局部麻醉,检查过程中也会监测心电图,小心操作,这些并发症都极少发生。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教学培训课件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教学培训课件
穿刺右股静脉,经过下腔静脉: 用来放HRA,HBE,RV等导管
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源自放置电极导管(冠静脉窦、右心房、右心室、希氏束处)
电生理检查
不能诱发OK!
标测定位、确定异位靶点
再次电生理检查
消融
放置电极导管:
高位右心房 希氏束
冠状静脉窦 尖
右心室心
术前检查
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术前检查是否正常:
心脏射频消融术:
是将电极导管经静
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
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
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
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
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
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
介入性技术。
补充:经导管向心腔 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 伤范围在1-3mm,不 会造成机体危害。
① 创伤小,耐受性好。 ② 安全,根治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③ 手术时间:局麻下,1~2小时。 ④ 住院时间:1周,术后2~3天出院
①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② 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③ 心房扑动(房扑) ④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⑤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⑥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⑦ 心房颤动(房颤)
感染 发热 新进栓塞 急性心梗 心衰
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经过上腔静 脉——放置CS导管;
穿刺右股动脉,逆行经过主动 脉 —— 用 来 放 大 头 导 管 到 左 室 (消融左侧旁道)
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
8、其他并发症:气胸、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膈
神经损伤等。
1、饮食指导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 可以正常饮食,如果伴 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状, 则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 惯,养成低盐低脂的饮 食习惯。(一周内避免 进食含刺食物)
2、健康教育

房颤和射频消融术知识及案例

房颤和射频消融术知识及案例

心房纤颤疾病简介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

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一般将房颤分为三种类型:阵发性房颤是指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率)的房颤患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 h ,但反复发作是阵发性房颤的重要特点。

发作持续48h以上未能自行转复而需要药物或非药物干预后才能转复的称为持续性房颤;经治疗也不能终止的房颤(发作持续≥7天)为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随着患者病程的发展,有的患者房颤复发常常出现某种条件依赖性,房颤发作与日常生活中的某种活动有关,即某种活动往往成为触发房颤的条件。

如劳累、饮食、生气、焦虑、熬夜,严重者甚至连上厕所、某种睡觉的姿势都会成为诱发房颤的因素。

上述条件依赖性,有很大的个性差异,这与个体房颤病的成因和病程进展有关。

房颤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诱发房颤的条件也会越多.疾病症状房颤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1)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2)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3)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电生理射频消融术健康宣教

电生理射频消融术健康宣教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健康宣教一、概述心脏电生理检查是指通过静脉或动脉血管,放置电极导管在心脏的特定部位,记录心内心电活动、标测心内电图,应用各种特定电脉冲刺激获取临床数据,诊断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是将心导管引入心脏的特定部位,利用高频电流在心肌局部产生阻抗性热效应,消除心动过速异常通道,阻断折返环,消除病灶,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电生理检查示意图射频消融示意图二、术前准备1、配合临床医护人员完善相关术前检查。

2、术前一晚沐浴更衣,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穿宽松的棉质开衫衣裤,练习床上深吸气、屏气、咳嗽、大小便。

3、房颤患者需行全身麻醉,术前需禁食8小时、禁饮2小时。

4、手术当天低脂、易消化、清淡饮食,术前一餐五分饱。

5、保持良好心态,等待手术,手术前排空大小便,有活动假牙的术前要取下假牙、禁忌佩戴金银首饰、皮带等、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

三、术中注意事项1、入导管室后,护士会与您进行身份核查和评估,请您配合。

2、上操作床后医护人员会为您进行手术相关术前准备工作,需脱掉全部衣服,医护人员会为您做好个人隐私保护和保暖措施,请您配合。

3、因手术时间较长,请保持平卧操作床,不可随意挪动,以免引起电极片、导管接触不良,影响手术。

4、手术过程中有任何需求及不适时,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行电生理射频消融有时会有疼痛感,心悸、胸闷不适、出汗,恶心等,请不要紧张,医护人员会及时处理,改善不适症状。

四、手术结束时1、术后过床时,穿刺处肢体请保持平直,我们也会协助您平移至平车,护送病房。

2、血管穿刺处会行加压包扎,请不要自行移动和撤除。

五、术后指导1、回病房后,患侧肢体制动,卧床休息12小时,穿刺动脉者,穿刺处肢体仍需保持伸直位,不可屈曲,卧床期间避免咳嗽、大笑、抬头、收腹等增加腹内压动作,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2、切口处湿热感请及时告知病房医护人员予处理,护士会再向您行术后健康知识宣教。

参考文献:《介入诊疗护理学》第2版拟定:钟**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护理措施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护理措施

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抗凝治疗、饮食管理、运动康复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一、引言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房颤的方法,通过射频能量消融心脏特定区域,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术后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2. 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心功能异常。

3. 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如发现出血,立即采取压迫止血措施。

三、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 向患者介绍射频消融术的原理、过程和效果,减轻患者的顾虑。

3.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四、抗凝治疗1. 根据医生指导,给予患者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预防血栓形成。

2. 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调整抗凝药物剂量,确保抗凝效果。

3. 教育患者了解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血等,及时报告医生。

五、饮食管理1. 术后给予患者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蔬菜、水果、瘦肉、鱼、豆制品等。

2.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预防心血管疾病。

3.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六、运动康复1. 术后3-5天内,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慢跑等,提高运动耐力。

3. 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改善心脏功能。

七、预防并发症1. 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2. 预防感染,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抓挠。

3. 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血栓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八、总结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理支持,合理调整抗凝药物,指导饮食和运动康复,预防并发症。

射频消融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射频消融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射频消融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手术简介
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在X线监测下,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2.健康指导
1)术前指导:
(1)术前建立静脉液路。

(2)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皮肤准备等工作,进行床上排便练习。

(3)更换棉质开衫衣服、去除饰物、取出义齿。

(4)术前禁食6-8小时(房颤射频消融)。

(5)物品准备:家用食用盐2-4袋,用于术后压迫穿刺点。

2)术后指导:
(1)为了防止伤口出血,术侧肢体应严格按照要求制动6-12小时,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2)一周内避免术侧肢体用力,咳嗽时请按压穿刺处,如有伤口渗血及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3)为预防血栓,卧床期间须进行下肢的踝泵运动。

(4)术后一月内须进温凉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过饱(房颤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及导管消融治疗”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及导管消融治疗”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2020年好医生继续教育学习笔记目录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及导管消融治疗 (3)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考试 (4)1.下列哪项不是AF合并HF的原因?(C) (4)2.HF合并AF的死亡率上升幅度是多少?(B) (4)3.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心衰分期C期?(A) (4)4.下列哪项不是心力衰竭合并AF的病因?(C) (4)5.HF伴有AF快速心室率处理哪项是错误的?(D) (4)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考试 (4)1.房颤非药物治疗不包含有哪个?() (4)2.心内膜射频消融的适应症不包括哪项?() (5)3.下列哪项是房颤患者选用起搏器治疗的指征?() (5)4.下列哪项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指征?() (5)5.关于AF心衰病人CRT治疗的评价哪项正确?() (5)1.房颤非药物治疗不包含有哪个?(D) (5)2.心内膜射频消融的适应症不包括哪项?(A) (5)3.下列哪项是房颤患者选用起搏器治疗的指征?(B) (6)4.下列哪项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指征?(C) (6)5.关于AF心衰病人CRT治疗的评价哪项正确?(B) (6)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新进展 (6)PCI术后患者的规范化药物治疗考试 (7)1.上消化道出血最容易发生在PCI术后B (7)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7)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7)4.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7)5.对于局部组织腺苷浓度的增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8)第02节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和鉴别_2003版本 (8)1.对于STEMI中ST段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D (12)2.在STEMI中,关于新月型ST段抬高描述错误的是:A (12)3.AVR导联PR段抬高可见于:B (12)4.在STEMI中,关于斜直型ST段抬高描述错误的是:D (13)5.在STEMI中,关于墓碑形ST段抬高描述错误的是:D (13)第03节心脏破裂抢救成功一例 (13)1.关于心脏破裂描述错误的是:D (13)2.对于心室游离壁破裂,描述错误的是:D (14)3.关于室间隔穿孔,描述错误的是:C (14)4.关于乳头肌断裂,描述错误的是:D (14)5.以下描述错误的是:D (14)癌痛规范化治疗--“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经验推广 (15)第01节“及早镇痛”——与时俱进的癌痛诊疗理念 (15)1.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在2016年提出了疼痛定义的更新建议,更新后包含:(E ) (17)2.疼痛会对机体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E) (18)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18)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18)5.对于转移性肿瘤患者,早期姑息治疗干预可以(A ) (18)第02节肺癌术后疼痛管理 (19)一、轻度疼痛:非阿片类药物; (19)二、中度疼痛:弱效阿片类药物和或非阿片类药物; (19)三、重度疼痛:强效阿片类药物和或非阿片类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房颤的导管消融术?
有研究表明,至少95%左右的阵发性房颤和左心房的肺静脉有密切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人类有
四根肺静脉从心脏左心房的后部汇入,少数患者可以多于或少于4根。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直径2.67mm(与普通圆珠笔芯类似)的射频消融导管送入到左心房,在心房
与肺静脉连接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沿着肺静脉开口消融一周,射频能量产生
热量使得周围心房肌肉组织温度升高(一般不超过40℃),形成环形的疤痕,将引起心房颤
动发作的肺静脉的异常激动阻断在肺静脉内,使之不能传导至左心房,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

对于持续性房颤,消融手术会更加复杂,但均局限在心房内。

房颤射频消融术为介入性手术,手术创伤很小,仅在左右股静脉(大腿根部)有两处穿刺点。

手术为局部麻醉,患者全程处于清醒状态,多数患者术中消融时可有轻微烧灼感,但多可耐受,手术时间约3小时左右。

术后需平卧1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观察1天,无复发、无并发症
的患者即可出院。

房颤肺静脉隔离手术图为Carto技术重建出的左心房三维构型,红色点为环绕两侧肺静脉消融过的地方。

消融点集点成线,形成两条环状的消融线,从而将肺静脉内导致房颤的异常电活动与左房隔离开来,使之不能再激动心房形成房颤
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和影响成功率的因素
阵发性房颤患者单次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约80%左右,持续性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单次手术成功率约60%,第二次或第三次手术后累计成功率可达90%。

患者的心脏解剖形态将影响手术操作是否顺利,与手术成功率有关。

一些临床因素也影响手术成功率,如年龄、病程长短、房颤类型、左房大小、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等。

术者的经验与成功率亦有一定关系。

房颤的导管消融术的后续治疗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前3个月,因心房肌顿抑的存在,心房机械收缩功能不能立刻完全恢复,通常术后3个月需服用华法林抗凝,预防血栓形成。

3个月后若证实房颤无再发,可停用华法林。

服用华法林需定期复查INR,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患者尚需监测房颤是否发作。

如果出现心慌的症状,随时做心电图。

如果没有症状,需每个月复查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保没有无症状的房颤发作。

术后3个月需做超声心动图评价心房功能是否恢复。

若术后服用胺碘酮,需两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和肝肾功能。

房颤术后复发了怎么办?
房颤射频消融能量对心房的损伤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因此房颤消融术后3个月内仍有可能出现房颤、房扑、房速等的发作,即早期复发。

此时,房扑或房速为房颤导管消融改良后心房激动变规律的表现,无需特别焦虑,可适当服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电复律,因为3个月后仍有60%的机会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如上所述,当出现心慌症状时,首先要去做一份心电图或进行24小时Holter检查,证实确为心律失常复发。

因为很多时候可能仅是术后早搏比较多引起的症状。

如果3个月后再无房颤、房扑、房速等发作,说明此次房颤手术成功。

若3个月后房颤仍反复发作,您可以考虑再次手术。

可添加医院logo,医生简介,门诊时间介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