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考数量关系: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重难点讲解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可以放弃吗,我一看到计算题我就晕圈,数量关系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求解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可以放弃吗,我一看到计算题我就晕圈,数量关系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求解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可以放弃吗,我一看到计算题我就晕圈,数量关系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求解? -不要放弃。
数量关系没学好,要么是基础没打好,要么是练习整太少。
学会结合选项看问题,难题直接放弃考好数量关系不难。
很多人说数量关系特别难,做了也是白做,学了也是白学,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数量关系:有简单题,有难题。
数量关系当中有难题,同时也是有简单题的。
我们需要对它们做出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
我们要把其中简单一些的题认真做完,把那些复杂的题目果断放弃。
所以我建议在公考考场上,做一半数量关系,蒙一半数量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做一半蒙一半的方法。
在备考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复习数量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而不是看视频,要做大量的题,起码要做 30 套以上的题,也就意味着要做 300 道题目以上。
像其他的模块,比如言语理解、常识判断、判断推理的一些题目,无论你有没有复习过,也能够做出不少题目,大家之间分数差距不是太大。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去分析命题人,他们在设置选项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分析命题人是备考的核心,后面我以具体习题给大家分享如何分析命题人的命题思路。
一定要重视真题,我们可以通过今年的真题来预测明年可能怎么考,从而做到对未来做预判。
我们不要忘了行测的特点,都是单选题,选项非常重要,可以说选项才是数量关系最大的技巧。
还有一点很重要,坚持就是胜利,数量关系这个模块近几年逐渐成了区分考生素质的最佳题型,因为绝大部分考生对待数学都是放弃,我们只要坚持到底,我们就是最后胜利的那一拨人。
下面结合真题体验一下:(广东 2017-45)现有浓度为 15% 和 30% 的盐水若干,如果要配出 600g 浓度为 25% 的盐水,则分别需要浓度 15% 和30% 的盐水多少克?()a. 100、300b. 200、400c. 300、600d. 400、600题目要求的是 600g 的盐水,结合选项观察,a 选项加一起是400g,b 选项加一起是 600g,c 选项加一起是 900g,d 选项加一起是 1200g。
2015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重难点攻克之概率问题

2015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重难点攻克之概率问题在湖南省公务员考试中与排列组合联系最紧密的是概率问题,在考试过程中概率问题也是我们要掌握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内容。
怎样才能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决概率呢,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与各位考生分享如何解决此问题。
第一点:要了解概率问题的分类(1)古典型概率(等可能事件概率):如果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
例:一个袋子里有4个珠子,其中2个红色,2个蓝色,除颜色外其余特征均相同,若从这个袋中任取2个珠子,都是蓝色珠子的概率是:答案:D中公解析:第一次取得蓝色珠子的概率是,第二次取得蓝色珠子的概率是,两次都是的概率就是这两个概率的乘积,利用了排列组合中的分步思想。
所以答案为D。
此题目就是最基本的概率问题,并且结合分步思想。
多次独立重复实验:某一实验独立重复n次,其中每次实验中某一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那么事件A出现m次的概率是:。
(2)几何概率:若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每个样本点出现是等可能的,样本空间所含的样本点个数为无穷多个,且具有非零的,有限的几何度量,即,则称这一随机试验是几何概率。
当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是某个区域,并且任意一点落在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相同的子区域是等可能的,则事件A的概率可定义为,其中是样本空间的度量,是构成事件A的子区域的度量。
第二点:了解常见题型注意事项(1)在题干描述过程中关于物品放回与不放回(2)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难以求解时,往往去求其对立面发生的概率例:一个口袋共有2个红球和8个黄球,从中随机连取三个球(有放回),则恰有一个红球概率是:答案:B中公解析:由题意要求三个球中恰有一个红球的概率,则要么是第一个球是红球,第二第三是黄球,要么第二个是红球,第一和第三是黄球,要么是第三个球是红球,第一个和第二个是黄球。
因为题上说是有放回抽取,所以不管第几个是红球,每一种概率都是,所以三种情况加起来就是。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之常规排列组合问题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之常规排列组合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问题一共分为十四个模块,其中一块是常规排列组合问题。
常规排列组合问题是排列组合问题中的一种。
排列组合问题根据是否与顺序有关,只有排列和组合两种类型;根据事情的完成步骤,只有分类和分步两种类型;根据解题方法,只有基础公式型、分类讨论型、分步计算型、捆绑插空型、错位排列型、重复剔除型、多人传球型、等价转化型八种类型。
无论排列组合的元素怎么变化,同学只要牢牢把握这几种主要类型和解题方法,就能轻松搞定排列组合问题。
核心点拨
1、题型简介
排列组合问题在近年来各类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较多。
下面给出了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几个核心知识点,从真题来看,基础公式型、分类讨论型、分步计算型、重复剔除型、等价转化型这五种题型考查较多,同学们可以重点学习。
2、核心知识
(1)基础公式法
(2)分类讨论法
根据题意分成若干类分别计算。
(3)分步计算法
根据题意,分步计算。
(4)捆绑插空法
相邻问题——捆绑法:先将相邻元素全排列,然后视为一个整体与剩余元素全排列。
不相邻问题——插空法:先将剩余元素全排列,然后将不相邻元素有序插入所成间隙中。
(5)错位排列法
错位排列问题:有n封信和n个信封,则每封信都不装在自己的信封里,可能的方法的种数计算Dn,则D1=0,D2=1,D3=2,D4=9,D5=44,D6=265…(请牢牢记住前六个数)。
(6)重复剔除法
A.平均分组问题
将NM个人平均分成N组,总共有36-2=34种分配方法。
(8)等量转换法。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当中必考题型,题量一般在一到两道,近年国考这部分题型的难度逐渐在加大,解题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熟悉主要解题思想。
那首先什么排列、组合呢?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有几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方法。
下面通过例题逐个掌握:一、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空隙中插入即可。
【例题1】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A.20B.12C.6D.4【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中之3个节目固定,固有四个空。
所以一、两个新节目相邻的的时候:把它们捆在一起,看成一个节目,此时注意:捆在一起的这两个节目本身也有顺序,所以有:C(4,1)×2=4×2=8种方法。
二、两个节目不相邻的时候:此时将两个节目直接插空有:A(4,2)=12种方法。
综上所述,共有12+8=20种。
二、插板法一般解决相同元素分配问题,而且对被分成的元素限制很弱(一般只要求不等于零),只对分成的份数有要求。
【例题2】把20台电脑分给18个村,要求每村至少分一台,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A.190B.171C.153D.19【答案】B。
排列组合与概率原理及解题技巧

排列组合与概率原理及解题技巧一、基础知识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n 个步骤,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与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元素的所有排列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m n A 表示,mn A =n(n-1)…(n-m+1)=)!(!m n n -,其中m,n ∈N,m ≤n,注:一般地0n A =1,0!=1,nn A =n!。
4.N 个不同元素的圆周排列数为nA n n =(n-1)!。
5.组合与组合数: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即从n 个不同元素中不计顺序地取出m 个构成原集合的一个子集。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mn C 表示:.)!(!!!)1()1(m n m n m m n n n C m n -=+--=6.组合数的基本性质:(1)m n n m n C C -=;(2)11--+=n nm n m n C C C ;(3)kn k n C C kn =--11;(4)n nk k n n nnnC C C C 2010==+++∑= ;(5)111++++-=+++k m k k m k k k k k C C C C ;(6)kn m n m k k n C C C --=。
高考数学 排列组合与概率知识点 排列组合典型题 基本方法 技巧

排列组合与概率经典教案两个基本原理:1.加法原理(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m N +⋅⋅⋅+++=321种不同的方法.2.乘法原理(分步计数原理): 做一件事,完成它有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二步有有2m 种不同的方法, ……, 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m m m N ⨯⋅⋅⋅⨯⨯⨯=321种不同的方法.特别注意:分类是独立的、一次性的;分步是连续的、多次的。
三组基本概念:1.排列1)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
通常用mn A 表示。
特别地,当n m =时,称为全排列,当n m π时,称为选排列。
2. 组合1)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mn C 。
3. 事件与概率1)事件的分类:(1)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一些特殊事件:(1)等可能事件:对于每次随机试验来说,只可能出现有限个不同的试验结果;另外,所有不同的试验结果,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2)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我们把它称为互斥事件。
如果事件A 1,A 2,…,A n 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事件,那么就说事件A 1,A 2,…,A n 彼此互斥。
国家公务员行测高频考点排列组合解答技巧

国家公务员行测高频考点排列组合解答技巧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排列组合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考点。
这部分的内容的特点是题型的种类很多,单独看排列组合的形式,常考的也有6种以上的题型。
据分析,近几年虽然没有直接的考察排列组合,但是这个知识点和概率的考察现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另外就是和最值问题考察,这也符合近几年行测试题的难度变化。
拿排列组合来说,题型有很多种,解答的方法有“优限法”、“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穷举法”等,每一种方法是针对一种题型而设置,而且这些方法之间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有些时候一道题需要几种方法的混合使用,虽然这种题目的难度不大,但是综合性很强。
这里就拿“捆绑法”、“插空法”来说,“相邻问题”捆绑法,即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问题时,先将其“捆绑”后整体考虑,也就是将相邻元素视作“一个”大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考虑大元素内部各元素间排列顺序。
“不邻问题”插空法,即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不相邻的问题时,先将其它元素排好,再将指定的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好元素的间隙或两端位置,从而将问题解决的策略。
例1.若有A、B、C、D、E五个人排队,要求A和B两个人必须站在相邻位置,则有多少排队方法?。
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

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邹继阳
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并且随着近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门,国考中这部分题型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解题方法也趋于多样化。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同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一、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二、七大解题策略
1.特殊优先法
特殊元素,优先处理;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采用:先考虑满足特殊的元素和位置,再考虑其它元素和位置。
例: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
(A) 280种 (B)240种 (C)180种 (D)96种
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国考数量关系: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重难点讲解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对真题的深入研究发现,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频率较大,几乎每年都会考查该类题型。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更多地涉及到统计相关知识,因此这部分题型会愈加被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排座次、分配任务等问题,用到的都是排列组合原理,即便是最简单的概率问题也要利用排列组合原理计算。
与此同时,排列组合中还有很多经典问题模型,其结论可以帮助我们速解该部分题型。
一、基础原理
二、基本解题策略
面对排列组合问题,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经验找出了其常用的三种解题策略:
1.合理分类策略
①类与类之间必须互斥(互不相容);②分类涵盖所有情况。
2.准确分步策略
①步与步之间互相独立(不相互影响);②步与步之间保持连续性。
3.先组后排策略
当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相混合时,应该先通过组合问题将需要排列的元素选择出来,然后再进行排列。
【例题1】奶奶有6 颗口味各不相同的糖,现分给3 个孙子,其中1 人得1 颗、1 人得2 颗、1人得3颗,则共有( )种分法。
A.60
B.120
C.240
D.360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
此题既涉及排列问题(参加6颗口味各不同的糖),又涉及组合问题(分给三个孙子,每人分得糖数不同),应该先组后排。
三、概率问题
概率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测度。
概率问题经常与排列组合结合考查。
因此解决概率问题要先明确概率的定义,然后运用排列组合知识求解。
1.传统概率问题
【例题2】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并最终获胜被传为佳话。
假设齐威王以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的固定顺序排阵,那么田忌随机将自己的三匹马排阵时,能够获得两场胜利的概率是( )。
2.条件概率
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前提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即A在B条件下的概率。
P(AB)为AB同时发生的概率,P(B)为事件B单独发生的概率。
【例题3】小孙的口袋里有四颗糖,一颗巧克力味的,一颗果味的,两颗牛奶味的。
小孙任意从口袋里取出两颗糖,他看了看后说,其中一颗是牛奶味的。
问小孙取出的另一颗糖也是牛奶味的可能性(概率)是多少?
四、排列组合问题特殊解法
排列组合问题用到的方法比较特殊,缘于这些方法都是在对问题进行变形,把不容易理解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1.捆绑法
排列时如要求几个元素相邻,则将它们捆绑起来视为一个整体参与排列,然后再考虑它们内部的排列情况。
【例题4】某展览馆计划4月上旬接待5个单位来参观,其中2个单位人较多,分别连续参观3天和2天,其他单位只参观1天,且每天最多只接待1个单位。
问:参观的时间安排共( )种。
A.30
B.120
C.2520
D.30240
2.插空法
排列时如要求几个元素不相邻,则把不能相邻的元素插到其他元素形成的“空隙”中去。
【例题5】将三盆同样的红花和四盆同样的黄花摆放成一排,要求三盆红花互不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A.8
B.10
C.15
D.20
3.插板法
若要求把n个元素分成m堆(每堆至少有1个),则把(m-1)个木板插入这n 个元素形成的(n-1)个“空隙”中去可实现上述要求。
【例题6】某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
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A.7
B.9
C.10
D.12
【例题7】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A.20
B.12
C.6
D.4
5.分析问题对立面
很多问题分类讨论起来很麻烦,但是它的对立面却很好计算,此时只需要算出总体的情况数再减去对立面的情况数。
【例题8】某班同学要订A、B、C、D四种学习报,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四种,那么每个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报方式?
A.7种
B.12种
C.15种
D.21种
中公解析:从中公的命题分析来看,题中的事件有多种情况,最直接的方法自然是分类讨论,但类别太多,此时应优先考虑它的对立面,看是不是要比问题本身简单。
“至少1种,至多4种”,结合题干,其反面是“1本都不订”。
每种报纸有订或不订2种选择,则共有2×2×2×2=16种订法,反面情况为1种,则所求就是16-1=15种。
五、经典问题模型
排列组合中有若干经典问题分析起来较复杂,我们可直接利用这类问题的结论。
其中主要介绍以下三类经典问题:环线排列问题、错位重排问题、传球问题。
我们需要记住这些问题的结论。
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请关注:湖南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ml/guojiagongwu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