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制冷压缩机堵转性能测试台设计与试验

制冷压缩机堵转性能测试台设计与试验

动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用户操作界面,按测试要求 预先设置测试次数、试验时间、热保护器运行时间, 通过 PLC 控制系统自动进行堵转测试,试验完成后 自动停机并切断电源,记录仪保留记录。报警系统设 有压缩机过电流、缺相、漏电、壳体超温报警系统,确 保试验安全可靠地进行。自动化控制测试台是产业 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0]。
收稿日期:2019-08-13 作者简介:郭春阳(1987-),女,黑龙江人,硕士,从事机电工程教学及科研工作。
80
《装备制造技术》2019 年第 11 期
小于 120 A,被测单相压缩机输出电流小于 125 A。电 流表串联于主回路当中,电压表并联在主回路当中, 当电流值、电压超过预设值时,将信号传送到 PLC 中,PLC 执行报警,压力表及温度表串联到主回路当 中,当压力值、温度值超过预设值时,将信号传送到 PLC 中,PLC 执行报警,所有测试数据均进入记录仪 中保存。
漏电保护信号,运行状态反馈信号,根据预先编写完 成的程序,通过内部 CPU 程序处理,将计算结果通过 输出单元传送至各个执行器。执行器的开关控制连 接输出单元的接触器和继电器,接触器和继电器连 接压缩机、启动电容、计时器以实现设备运转及停 止。运转过程中执行预设程序扫描,在试验过程中如 果检测到报警值,PLC 发出停止运行指令,自动关停 相关设备,并将报警信息通过触摸屏、报警蜂鸣器显 示出来。 2.1 PLC 程序控制
记录仪
蜂鸣器
RS485
触摸屏
PLC 输入 输出
继电器 按触器
反馈
过电流报警 过电压报警
启动 电容 测试工位 1
三相压缩机
测试工位 2 单相压缩机
壳体超温报警 漏电保护
图 3 测试系统控制原理图

制冷系统综合试验台设计

制冷系统综合试验台设计

制冷系统综合试验台设计(量热器及总体设计)摘要该试验台的设计是为了研究在不同工况下各输入参数的变化对压缩机或制冷系统综合性能的影响大小;或在不同制冷剂工质下,检验制冷系统的性能,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最终使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

该试验台采用“第二制冷剂电量热器法”,其原理是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与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交换,达到平衡时,通过测量电加热量而得出制冷量的一种间接实验方法。

校核实验方法采用水冷冷凝器量热法。

该试验台设置有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节流阀的开起度和冷凝器冷却水阀的开启度,达到在设定工况下采集记录各工况参数的目的。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试验台的一个主要部件——量热器进行设计计算,并对该试验台进行总体布置。

通过热力计算,得出制冷量等性能指标。

再根据传热学和换热器设计等有关文献,计算出蒸发盘管的传热系数,从而得出所需蒸发盘管面积,并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同时还根据量热器设计压力,计算出量热器的壁厚,并对其进行强度校核。

接下来,进行了制冷系统节流机构和附属设备的选型。

关键词:量热器,试验台,第二制冷剂,制冷系统DESIGN OF TEST BENCH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DESIGN AND APLACATION OFCALORMETER AND WHOLE BENCH)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bench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was set up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performance of compressor or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the change of input parameter on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 or to check the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introduce the improved method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The experimental bench was designed following to the second refrigerant electro-calorimeter. The principle is that measuring the quantity of the electricity to get the refrigerating output when the exchange of the refrigerating output produced by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equaled with the heat quantity produced by the electric heater. The method of checking test is water-cooled condenser calorimeter method. This experimental bench was set up automatic date acquisition system. By means of control system to set the open level of the throttle and the condenser cooling water valve, we can collect every parameter of different work condition.The primary mission of this design is to calculate the calorimeter, which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perimental. First, through heat calculation, we can get refrigerating output, then according to heat transfer and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 we can get the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mission. So we get the area of coil pipe and make design of it. Also,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essure, I calculate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calorimeter and make strength checking. Followed it, I select the model number throttle flap and appurtenance.KEY WORDS:calorimeter,experimental bench,the second refrigerant,refrigeration system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 (3)§2.1循环特征点的状态参数 (3)§2.2计算循环的各性能指标 (4)第三章量热器的结构设计与计算 (5)§3.1关于量热器 (5)§3.2蒸发盘管的计算与结构选取 (5)§3.2.1管外换热系数的计算 (5)§3.2.2管内换热系数的计算 (6)§3.2.3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6)§3.2.4传热面积的计算 (7)§3.3蒸发盘管的面积校核 (7)§3.4蒸发盘管结构设计 (8)§3.5量热器壳体及封头设计计算 (9)§3.6支座的选择 (12)§3.7保温材料的选择 (12)§3.8漏热系数的计算 (13)第四章节流机构和辅助设备的选择 (16)§4.1节流机构 (16)§4.2辅助设备 (17)§4.2.1油分离器 (17)§4.2.2气液分离器 (18)§4.2.3干燥过滤器 (18)§4.2.4电磁阀 (18)§4.2.5水泵 (19)§4.2.6贮液器 (19)第五章实验台操作规程 (20)§5.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20)§5.2实验台启动程序 (20)§5.3实验台运转中检测项目 (21)§5.4停机操作程序 (21)第六章试验中相关计算及规定 (22)§6.1目的 (22)§6.2试验规定 (22)§6.3试验方法 (24)§6.3.1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 (24)§6.3.2水冷式冷凝器量热器法 (25)§6.4输入功率计算 (27)§6.4.1电动机输入功率 (27)§6.4.2压缩机输入功率计算 (27)§6.5压缩机单位功率制冷量K E值 (27)§6.6校核试验和主要试验之间的偏差 (28)第七章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2)第一章前言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随着制冷行业的发展,有关制冷系统的试验台作为各制冷系统部件的标准之一的检验与实现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从手动到半自动,再到高精度全自动测试阶段,主要表现有模糊控制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冷系统研究与优化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建模方法与仿真研究在复杂制冷系统中的运用。

制冷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

制冷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制冷循环性能测试试验台学生XXXX专业班级04热能与动力工程2班学号XXXXXXXXXX院别XX学院指导老师(职称)XXXXXX 教授完成时间2XXX-6-6摘要近20年来,制冷和空调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从国防科技到航空航天,到处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及其设备。

本文简单介绍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性能测试实验台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新型绿色制冷剂的使用,热力循环的计算,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计算,制冷循环附件的选型,各种热工测量仪器的选型及安装使用要求,以及制冷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本实验台选用最有前途的绿色制冷剂R134a,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全封闭压缩机,及各种性能优良的控制设备和热工测量仪器制冷循环性能测试实验台的作用,顾名思义是用实验的方法去测试各种实际因素对循环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分析研究实际循环的各种不完善因素和应作出的改进。

用本实验台能研究高压液体过冷、是否有回热、压缩机吸气过热(有用及无用过热)等因素对循环的影响关键词制冷循环/实验台/新型制冷剂/测试技术/环保ABSTRACT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d the in design several questions: New green refrigerant use,the calcula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energy circulation,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computation,air-conditioner appendix choice, as well as heat pump room air-conditioner development and forecast.The air conditioning is as the name suggests carries on the adjustment to the air parameter, in order to cause the environment to suit our request. With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lives level,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condition request also in gradually enhancement. Therefore the air conditioning holds the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aily life. Also causes th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in the unceasing enhancement, achieves the people to the environment request. The heat pump room air-conditioner both can make cold and heat, can satisfy the requests of the winter and summer, so it gets a fast development. The air-conditioner is facing the miniaturizati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is artistic, the health direction develops.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housing condition change, some users stemming from saved spatial the consideration, started to purchase "one-drivers-two"air-conditioners, the promotion pulls as soon as tows two air-conditioner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KEY WORDS The heat pump , One-drivers-two air-conditioner, New green refrigerant,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 (x)1.1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的运行调整与节能.................................... . (x)1.2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运行调整与节能…..…………………………… .. x第二章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 (x)2.1 制冷剂的选用................................................................... (x)2.2 热力循环计算...................................................................... (x)2.3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x)2.4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x)2.5 膨胀阀的选型计算................................................................ (x)2.6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x)第三章制冷系统辅助部件的选型…………………………………………… ..x3.1截止阀的选型......................................................................... (x)3.2干燥过滤器的选型................................................................ (x)3.3电磁阀的选型...................................................................... (x)3.4安全阀的选型...................................................................... (x)3.5液视镜的选型...................................................................... (x)第四章制冷系统测试仪器及控制部件的选型 (x)4.1温度测量仪器的选型............................................................. (x)4.2压力测量仪器的选型.......................................................... (x)4.3流量测量仪器的选型.......................................................... (x)4.4压力控制器的选型............................................................. (x)4.5温度控制器的选型............................................................. (x)第五章实验台的设计与搭建 (x)5.1实验台大小的确定及布置....................................................... (x)5.2 实验台的搭建.......................................................... (x)总结 (x)致 (x)参考文献 (x)附录 (x)第一章绪论制冷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制冷与空调产品性能测试系统开发

制冷与空调产品性能测试系统开发

陶佳裕 姜 周 曙 黄 国辉
( 州电子科技 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杭 浙江 杭 州 30 1) 108
摘 要
为加 强制 冷 空 调产 品 的性 能 检 测 , 证 制 冷 空调 产 品 向 高效 、 保 节能 的 方 向发 展 。按 照 国家标 准 , 开发 了 多功 能 制 冷与 空 调 产 品性 能测 试 系统 , 析 了该 试验 台的 工 作 原理 , 绍 了测控 系统 的软 、 件 设 计 方 案 , 点 对 该 测控 系统 软 件 设 计 中采 分 介 硬 重 用的 多线 程和 动 态链接 库技 术作 了论 述 。运 行 结 果 表 明 , 性 能 测 试 系统功 能 齐全 , 该 工作 可 靠 。 关键 词 : 冷设 备 , 制 测控 系统 , 多线 程 , 态链 接 库 动
占用 , 往 往 不 足 之处 在于 整 个 装 置 过 于 复 杂 、 试 验 操 作 人 员 但 对
有较 高 的技 术 要求 、 测试 精 度 和 性 能 测试 软 件 集 成 度 不 够 高 。 本 多 功 能 制冷 空 调 设 备 性 能 测 试 系 统是 按 照相 关 国家 标 准
的 要求 进 行 设 计 , 用 高精 度 传 感 器 和 数 据 采 集 设 备 , 以精 确 采 可 测 量 温度 、 空气 流 量 、 流 量 、 气 压 力 等性 能 参 数 。 水 空
1 测 试 系 统 简 介
11 系 统 总 体结 构 . 制 冷 与 空 调设 备 性 能 测 试 系 统 建立 在焓 差 法 空 调 性 能测 试
目前 使 用 的 制冷 空 调 产 品 性 能 测 试 试 验 系 统 大 都 只 能 针对
某 一 种型 号 规 格 的设 备 进 行 测 试 ,不 同 的 制 冷 空 调设 备 就 需 要 多 个试 验 装 置 与之 配 套 。有 的 企 业 根 据 自己 产 品 和 生产 实 际需 要 , 多 种产 品 的试 验 装 置合 建 在 一 起 , 为 综 合性 的 配 套试 验 将 成 装 置 。这 样 的试 验 装 置 很 大 程 度 上 节 省 了 资 金 的投 入 和场 地 的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试验台性能研究

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试验台性能研究
( 海理工大学 , 海 上 上
良, 方志 云
209 ) 00 3
摘 要 : 针 对 氨水 吸 收式 制 冷 机 在 环 保 、 能 、 噪 音 等 方 面 的优 点 , 立 了 1台单 级式 氨水 吸收 式 试 验 样 机 。 应 用 热 节 无 建
量、 质量守恒方程对试验样机 的不 同部件分别建立热力学模 型 , 进行 了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特性 的研究 。计算 结 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 比较 , 结果表 明: 试验样机在发 生压力 1 1 M a 发生温度 8 % , .7 P , 9 冷却 水进 口温度 2 . ℃工况下 稳 97 定运行 的基础上 , 性能系数实际值在 0 3 04 .7~ .5之间 , 与设计 的性能系数 04 .7相 比, 相对误差为 5 一 1 。同时进行 % 2% 了系统部件匹配性能分析及 变工况下 的性能分析 。试验表明筛板塔板 数越多越有利 于提高精馏塔 的分离效果 , 试验过 程 中板式换热器平均传 热温差 3 . 3 。当冷却 水进 口温度保 持不变 , 0 1℃ 冷却 水量 加大 1% 时 , 各部件 的性能 影响较 0 对
Ab t a t T ea sr c  ̄ h mmo i — tra s r t n c i e s a e t emal r e e ie rd cn o l g ef c. I c n b p r td n awae b op i h l r r h r l d v n d v c s p o u i g a c o i f t t a e o eae o l y i n e wi o ta y u e o lcrc l rme h n c l n r y h d a tg fa s r t n c i e si r cs l h t h yc n u i z w g a e t u n s fee t a c a i a, eg .T e a v n a e o b o i h l r sp e i yt a e a t ie l r d h i o e p o l e t l o e e g . A x e me tlp ooy e o i ge s g mmo i— t ra s r t n c i e t o l t c n e s t n w s d sg e , nr y n e p r n a r ttp fa sn l t e a i a na wae b o i h l rwi c mp ee o d n ai a e in d p o l h o b i n e t d u l a d tse .Th h r d n mi d l f h o o e t ,b s d o h is L w h v e n a s mb e O a oq a t y t e t emo y a c mo eso e c mp n n s a e n te F rt a s a e b e s e l d S st u n i t f

全自动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全自动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过冷度: 巧℃ 一 0 环境温度: 5 3 士 9 0 C 测试电源:1 一 2V 10 20 电源频率: 6H 5/0 z 0 要测试的参数为: () 1 电力参数: 电压、 频率、 功率因素、 单位输人
功率。
() 2 工况参数: 吸气压力、 排气压力、 吸气温度、
过冷温度 、 环境温度。 () 3其他参数: 过冷器进 口温度、 膨胀阀阀前压 力、 被测压缩机排气温度、 量热器出口 压力、 被测压缩 机表面温度。
G/5 3 20《 BT 7 一0 容积式制冷剂压缩机性能试验方 7 4
法》遵照合理实用、 , 准确可靠和高效节能原则, 从标 准规定的多种测量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中选用 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根据厂方节约成本的要求没 有设计辅助侧的测试系统, 但是经与厂方已有的日 本 大西压缩机试验台比较, 冷量相差在 士 %以内。此 2 外, 设计中没有考虑对制冷剂含油量进行测量。试验 台的工况调节 、 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够 自 动完成实 现。本文将就应用在该压缩机测试台上的控制技术 的实现过程作一个介绍。 根据标准和实际要求, 确定测试工况如下: 蒸发温度: 2 一 5 一 0 1T 冷凝温度: 69 3 一 5 0 0
自 动切断报警设备的电源, 直到排除报警故障后, 所 可以重新启动相应设备。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3
不 。

广比 阵
闷前压 力P t
| 恤
图2 吸气压力控制原理图
溶解在氟利昂中的润滑油会影响制冷量的测定, 所以在被测压缩机出口 处装有润滑油分离器。同时, 量热器进口 液体的过冷度过大时或出口 蒸气的过热 度小时, 测量误差会迅速增加。因此达到规定的量热 器进口的过冷度和出口的过热度对保证测量精度是 十分必要的。过冷器中的冷却方式我们采用由辅助 制冷系统和加热器共 同参与的冷热平衡方式。辅助 制冷系统是封闭的不变系统, 在定环境下其制冷量是 个稳定值, 冷凝量和过冷器的冷却量大小主要由加热 器的加热量调节, 这样克服了水冷却方式中冷却量受 水温、 流量和水质等多个变量的影响, 减少了控制变 量, 从而提高了控制精度。 试验台的操作采用触摸屏的操作方式, 取代传统 的按钮控制; 电气系统采用 PC控制, L 取代传统的低 压电器控制。电气控制线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为三相电路由稳压电源稳压, 负载有被测制冷 压缩机、 水泵、 电加热、 风机、 空压泵、 真空泵等。为了 安全, 在这些大功率的线路中均加了三相电动机保护 器, 防止过载和缺相引起事故, 损坏电气设备或危及 人身安全。PC控制功能是对压缩机等负载进行启 L 停控制以及对这些负载进行连锁保护, 防止压缩机进 口 压力过低、 压力过高和当压缩机停止工作时电 出口 加热继续工作, 引起量热器内的第二制冷剂过热产生 高压, 使量热器爆炸。并且在触摸屏上设有报警窗 口, 某一设备发生报警时, 当 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同时

(完整版)空调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完整版)空调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热平衡计算、 8 号高压加热器设计学部(系):机电学部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刘09华堂级热能与动力工程职称:副教授2013 年6 月27 日目录中文摘要 . (1)Abstract.... .. (1)1 . 前言 . (3)1.1 研究背景 (3)1.2 本文主要内容 (3)1.3哈尔滨第三电厂600MW机组简介 (4)2.回热系统简述及其热经济性................ (5)2.1给水回热系统简 (5)2.2给水回热过程的热经济性 (5)2.3影响回热过程的热经济性因素 (5)3.机组回热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7)3.1计算的目的及理论基础 (7)3.2计算的方法及步骤 (8)3.3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热力计算 (8)4.高压加热器简介及课题介绍.. (16)4.1高压加热器的作用 (16)4.2高压加热器的结构特点 (17)5. 高压加热器的热力设计.. ................. 1 85.1加热器传热计算的理论基础 (18)5.2加热器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定及计算步骤 (18)5.3 编写加热器传热计算程序 (22)结论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附录一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25)附录二高压加热器剖面图 (26)附录三600MW 机组系统结构性示意图...............2 7中文摘要给水回热系统是发电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对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火力发电厂普遍采用了回热抽汽来加热锅炉给水,提高吸热的平均温度,减少吸热的不可逆损失;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降低排汽参数,使蒸汽能够最大限度地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减少冷源损失。

因而,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也增加了,于是在朗肯循环基础上采用回热循环,提高了电厂的热经济性。

制冷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制冷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制冷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 1 第1章概述------------------------------------------------------------------ 2 1.1工程概况 ---------------------------------------------------------------- 2 第2章负荷计算-------------------------------------------------------------- 3 2.1室外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 4 2.2建筑物维护结构----------------------------------------------------------- 5 2.3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6 2.4新风负荷 --------------------------------------------------------------- 12 2.5空调房间的热负荷-------------------------------------------------------- 16 第3章空调方案的确定及技术经济分析 ---------------------------------------- 17 3.1空调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能分析--------------------------------------------- 17 3.2空调房案的确定---------------------------------------------------------- 22 3.3空气处理过程房间送风量及设备的选择计算---------------------------------- 24 3.4空调系统设计中其它常见问题---------------------------------------------- 26 第4章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 29 4.1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方式和送风口的形式------------------------------------ 29 4. 2散流器选型与计算 ------------------------------------------------------ 29第5章风道的设计与水力计算 ------------------------------------------------- 31 5.1 风道的设计与水力计算--------------------------------------------------- 31 第6章空调水系统的设计与水力计算 ------------------------------------------ 34 6.1冷冻水管路计算方法及理论依据-------------------------------------------- 34 6.2凝结水管的计算---------------------------------------------------------- 36 第7章空调系统的消声与防震 ----------------------------------------------- 41 7.1概述 ------------------------------------------------------------------- 41 7.2消声设备的选型---------------------------------------------------------- 41 7.3空调装置的防震---------------------------------------------------------- 42 第8章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设计 ---------------------------------------------- 43 &1空调系统的防排烟方式----------------------------------------------------- 43 & 2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装置---------------------------------------------------- 45 & 3卫生间的排气------------------------------------------------------------ 49 第9章制冷机房------------------------------------------------------------- 50 9.1冷冻设备的选择---------------------------------------------------------- 50 9.2冷却设备的选择---------------------------------------------------------- 51 9. 3补水定压设备的选择 ---------------------------------------------------- 53 9.4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56 9.5热水系统设备的选择------------------------------------------------------ 57 9.6机房设备布置----------------------------------------------------------- 59 第10章管道的保温设计------------------------------------------------------ 6010.1保温材料的选用 -------------------------------------------------------- 60 10.2保温层厚度确定 -------------------------------------------------------- 60 10.3补偿器的计算---------------------------------------------------------- 61 总结 ---------------------------------------------------------------------- 62 致谢 ---------------------------------------------------------------------- 63 参考文献 ------------------------------------------------------------------ 64 附表1 :冷负荷计算表附表2:热负荷计算表附表3 :四层新风水力计算表附表4 :六层新风水力计算表附表5 :四层水管水力计算表附表6 :六层水管水力计算表附表7 :四层冷凝管水力计算表附表8 :六层冷凝管水力计算表WORD版木.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适应宏观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控制建筑微气候,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的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 (x)1.1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的运行调整与节能 (x)1.2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运行调整与节能 (x)第二章制冷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 (x)2.1 制冷剂的选用................................................................... (x)2.2 热力循环计算...................................................................... (x)2.3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x)2.4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x)2.5 膨胀阀的选型计算................................................................ (x)2.6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x)第三章制冷系统辅助部件的选型…………………………………………… ..x3.1截止阀的选型......................................................................... (x)3.2干燥过滤器的选型................................................................ (x)3.3电磁阀的选型...................................................................... (x)3.4安全阀的选型...................................................................... (x)3.5液视镜的选型...................................................................... (x)第四章制冷系统测试仪器及控制部件的选型 (x)4.1温度测量仪器的选型............................................................. (x)4.2压力测量仪器的选型.......................................................... (x)4.3流量测量仪器的选型.......................................................... (x)4.4压力控制器的选型............................................................. (x)4.5温度控制器的选型............................................................. (x)第五章实验台的设计与搭建 (x)5.1实验台大小的确定及布置....................................................... (x)5.2 实验台的搭建.......................................................... (x)总结 (x)致谢 (x)参考文献 (x)附录 (x)第一章绪论制冷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制冷行业获得了极其迅猛的发展。

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源高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总能源利用率仅为4O%,这只相当于欧美日发达国家六、七十年代的水平。

制冷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大耗能行业之一,制冷装置的能耗在我国总耗能中的比重还在逐年上升。

因此,制冷装置的节能就成为了我国节能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摆在从事制冷行业这一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制冷装置的选型和匹配对节能至关重要,但由于工业制冷装置,往往容量大,用冷情况复杂,制冷装置的实际运行参数往往偏离设计参数,耗能增加。

因此制冷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及时调整,能使制冷装置在最经济合理的工况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达到产冷量最大,耗功最省,运行效率最高的目的。

研究表明,通过精心操作调整,制冷装置的节能效果可达4 O%。

这说明操作调整对于制冷装置的节能极其重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的制冷装置在运行调整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漏洞。

下面即简略地谈几点制冷装置在运行控制中的节能技术方法1.1 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的运行调整与节能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蒸发温度是制冷装置运行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沸腾时的温度,由于相应的蒸发压力是对应的,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压力也升高。

在一定的冷凝压力下,提高蒸发温度将使制冷系统的压缩比减少、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急剧增加,功耗减少,这对节能是十分有利的。

1.1.1蒸发温度的选择各种类型制冷装置的蒸发温度,应选择在什么温度下运行最经济合理,这就是蒸发温度的选择。

蒸发温度的选择是根据各类制冷装置,生产工艺需要的温度而选定的。

因为热量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温差,要达到生产工艺所需的温度,则制冷装置的蒸发温度必须低于生产工艺需要的温度,不同的制冷方式,所取温差的大小也各不相同。

1.1.2 温差的选择制冷方式不同,其温差分三种情况选定:①被冷却物(冷媒)是强制循环的水或盐水时,其温差取5℃左右,如空调冷水机组、制冰盐水机组等。

②被冷却物是自然对流的空气时,其温差取10~15℃,如排管式冷库。

③被冷却物是强制循环的空气时,其温差取5~10℃,如风机排管式冷库、风机排管式空调等。

1.1.3蒸发温度如何调节蒸发温度调节,在实际操作中是控制蒸发压力,即调节低压压力表的压力值,操作中通过调节热力膨胀阀(或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低压压力的高低。

膨胀阀开启度增大,蒸发温度升高,低压压力也升高,制冷量就会增大;如果膨胀阀开启度小,蒸发温度降低,低压压力也降低,制冷量就会减少。

在规定的围什么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运行温度和压力,这就必须了解蒸发温度变化对制冷量的影响。

1.1.4 影响蒸发温度变化的因素在制冷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蒸发温度的变化是很复杂的,它除了直接受膨胀阀(节流阀)控制外,与被冷却对象的热负荷、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和压缩机的容量有关。

这三个条件某一个发生变动时,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和温度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操作人员要保证蒸发温度在规定围稳定运行,就需要及时地了解蒸发温度的变化,根据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适时地、正确地进行蒸发温度的调节。

热负荷的变化对蒸发温度的影响所谓热负荷,即指被冷却物的放热量。

热负荷的变化就是被冷却物放热量大小的变化。

制冷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热负荷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

当热负荷增大时,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就会升高,低压压力也会升高,吸气的过热度也会加大。

这种情况下只能开大膨胀阀,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量,而不能因为低压压力升高关小膨胀阀,降低低压压力。

这样做将会使吸气过热度更大,排气温度升高,运行条件恶化。

调节膨胀阀时,每次调节量不应过大,调节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才能反映出热负荷与制冷量是否平衡。

制冷压缩机能量的变化对蒸发温度的影响当增加制冷压缩机的能量时,压缩机的吸气量就相应增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高压升高,低压降低,蒸发温度也会随之下降。

为了继续保持生产工艺需要的蒸发温度,就要开大膨胀阀,使低压压力上升到规定围。

制冷压缩机加大能量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被冷却物温度的下降,蒸发温度、低压压力也会逐渐降低(膨胀阀不作任何调节),这是因为被冷却物温度下降热负荷减少的缘故。

这种情况下不应误认为压力下降,是供液量不足去开大膨胀阀,增加供液量,而是应关小膨胀阀,减少制冷压缩机能量运行,否则,则会出现能量过大,供液量过大使制冷机组出现带液运行或奔油事故的发生。

传热面积发生变化对蒸发温度的影响传热面积主要是指蒸发器的蒸发面积,传热面积的变化主要是指蒸发面积大小发生的变化。

在完整的制冷装置中,蒸发面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实际运行操作中,由于供液不足或者蒸发器积油,蒸发面积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蒸发面积的增、减对蒸发温度的影响与热负荷的增、减对蒸发温度的影响是基本相似的。

当蒸发面积增加时,蒸发温度就会升高;当蒸发面积减少时,蒸发温度就会降低。

为了保持需要的温度,就应调节能量和膨胀阀,对蒸发器进行放油清理,以保持传热面积与制冷量的相对平衡。

1.2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运行调整与节能1.2.1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冷凝温度也是制冷装置运行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冷凝成饱和液态时的温度,它于相应的冷凝压力是对应的,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也升高。

一般在特定的制冷系统中,冷凝压力升高,压缩比增大,压缩机的压缩功增大,制冷效率降低,在标准工况下,冷凝温度每上升10℃,制冷量下降10%,轴功率增加20%。

另外,冷凝温度过高,还将引起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排气温度升高,这对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十分不利,容易造成事故。

反之,冷凝压力降低,系统的耗电量减少。

因此,制冷系统在较低的冷凝压力下运行,一般认为可以获得节能效果。

1.2.2 冷凝温度的确定冷凝温度的确定与冷凝器的型式有关,对于水冷式冷凝器,冷凝温度决定于冷却水的温度、流量、流速、冷凝面积、压缩机的排气量以及空气湿度、油污、水垢等影响冷凝器传热效率的各种因素,一般情况下,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比冷却水出口温度高4~6℃。

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空气流速、冷凝面积、压缩机的排气量及影响冷凝器传热效率的各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