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50马岩松

合集下载

马岩松设计的作品及介绍

马岩松设计的作品及介绍

马岩松设计的作品及介绍
马岩松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他在设计领域有许多令人瞩目的
作品。

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及简要介绍:
1. 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马岩松设计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是
一座豪华度假胜地,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奢华的装饰而闻名。


店融合了海洋元素和现代设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 香港西九龙站,作为西九龙站的首席建筑师,马岩松设计了
这个位于香港的重要交通枢纽。

他的设计融合了现代和传统元素,
创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同时提供了出色的交通和服务设施。

3. 北京南锣鼓巷改造,马岩松参与了北京南锣鼓巷的改造项目,致力于保护和恢复这个历史悠久的胡同区。

他的设计注重保留传统
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同时引入现代化的商业和休闲设施,使得该
区域成为一个独特而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4.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师,马岩
松设计了这个宏伟的展馆。

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
科技,通过创新的建筑形式和展示手法,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成就。

5.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首席建筑师,马岩松设计了这个现代化的航空枢纽。

他的设计注重航空安全和旅客体验,同时充分考虑了环境可持续性和节能减排。

这些作品只是马岩松设计事业的一部分,他在建筑、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他的作品融合了创新、功能性和美学,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美丽和有意义的空间。

马岩松(建筑讲解PPT)

马岩松(建筑讲解PPT)

在工业时代的建筑里,空间被人为划分成各 种功能,吃饭、睡觉、会客。人被建筑所统治着, 人们必须要服从于一个规则,而不是随心所欲和 不断创造自己的空间。马岩松说,我们始终坚持 的创作精神,就是要让人成为主体,建筑只能成 为人活动的舞台和背景。“鱼需要鱼缸吗?”
什么样的空间才是最适合人需求的呢?”马 岩松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着这些带有哲 学性的建筑问题。他们的理念已经超脱于建筑。
所以我们的策略不再是依赖于大量的办公面积而是设置有限的空间容纳与数字技术有关的内容比如数字工作站多媒体商业中心独立飞行器停泊站全球会议模拟室等并同时使之与其它的城市生活像剧场餐厅公园旅馆图书馆观光展览体育健身甚至人工湖等等相混合以水平关系设置并整个抬到曼哈顿城市中心之上改变金融区的封闭孤立状态而将纽约的公共活动空间沿河地区联结起来与金融区心脏融合引进都市生活及其活力
创造自由与新生
如果说一部分建筑是附会某种形式,“玛丽莲·梦露大厦”则是建筑带给人 无限遐思。马岩松说:“‘玛丽莲·梦露大厦’不是我们定的名字,而是当地一 家著名媒体上的评论家这么叫起来的。他们认为,这大厦看起来与可以和玛丽 莲·梦露婀娜的姿态媲美。而建筑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品,不是要刻意造型,而是 真实地反映人性、自然,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发人们丰富的心理活动。这 栋建筑有人说像玛丽莲·梦露,也有人说像流动的音乐,但都给人美的感 受。”“我们所有的作品,都反对机器带给人的压迫感,也反对技术第一低成 本复制的建筑,人需要从工业时代的紧张与压迫中解放出来,寻找平等、开放 的空间,建筑要满足的功能性,在新的世纪里,应该延伸到人的精神世界,给 人的生活创造更大的自由、更多的可能。”
在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里,有一处非常惹人关注的展品——“哈迪德的未 来家居”。而这正是马岩松在哈迪德事务所里的最后一件作品。马岩松说: “我的老师哈迪德非常希望我们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实现自己的追求。但我 们不仅仅要有艺术上的执着追求,更要看到中国的实际问题。作为中国建筑 师,应该更多考虑的是对社会的贡献。”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建筑设计师马岩松提“山水”并不是想复古,而是力图超越技术层面的各种概念,去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精神性的东西。

“一个没有思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难受,一个有理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更难受。

”谈及与建筑事务所MAD创始人马岩松的合作,开发商骏豪地产集团董事总裁张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双方合作的大型综合项目“中央公园广场”今年4月刚刚破土动工,选址北京市朝阳公园南岸的黄金地段,计划于2016年落成。

该项目是“有理想”的马岩松对其正在坚持探索的“山水城市”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

在MAD的主页上,对此项目有如下描述:“通过人工与自然景致的和谐营造,探索现代都市的人居理想。

”在其设计示意图上,能看到一片形似山峰、高低错落的建筑群,造型迥异于棱角方正的传统高层建筑,在北京东部高楼林立的天际线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今年39岁的马岩松,已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建筑师之一,也是各类国际项目、论坛展览和学术交流的常客。

他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及Samuel 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毕业后曾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2004年回到中国创建了自己的北京MAD建筑事务所。

2006年,马岩松参与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拿出一个完全隐匿了刚硬笔直的线条、在不同高度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的设计方案,意在使不同高度的楼层对应的景观各异,强调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出都市人对自然的憧憬,一举中标。

这次成功,使他成为首位在国际上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从此蜚声国际。

这栋大厦因线条柔美,后来被人命名为“梦露大厦”,相继包揽了“2012年度全球最佳摩天楼”(全球房地产调查机构安波利斯[EMPORIS]评)、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世界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CTBUH]评)等一系列国际奖项。

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

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

血理姑朦霭T search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汪晓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马岩松是在国内建筑领域率先提出“山水城市”的青年建筑师,他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注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马岩松的建筑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化”的建筑,将自然呼吸与绿色生命引入高层建筑中,打造绿色立体城市,让自然重新融入未来的高密度城市;二是“情感化”的建筑,人的情感与建筑联系起来,才能在建筑完成时带动人们的记忆与想象,改变人的生活,让人们既能找回过去又能畅想未来;三是“村落化”的建筑群,传承了中国对建筑群体和空间序列追求的传统,把过去人们生活在山水之间村落中的意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气质贯穿于其中。

关键词:马岩松;自然;情感;山水城市;村落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31背景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开发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加入了WTO世界经贸组织(2001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是城市的急速发展,全国各地大兴土木。

正如20世纪之交,大火之后急需建设的芝加哥,活跃着大批建筑师建造了大量的商业建筑,21世纪之交的中国也有着同样的境况,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栋又一栋的商业大厦拔地而起。

马岩松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的。

马岩松岀生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他的父母都是环保工作者,这让马岩松一直就有一种想要贴近自然的想法,从大二的设计作业紫竹院公园里的冷饮店到后来留学美国所做的一些作品,再到近期MAD的设计,只要是发自于马岩松内心的,都是与自然相关的。

⑴1993年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建筑师包泡在看过马岩松的一系列作品后,向他推荐了钱学森先生的相关文章。

钱学森先生关于城市建设的思想以及早期马岩松对路易•康所崇尚的自然所产生的共鸣,推动着他开始在“山水城市”的思想上做实践。

马岩松资料收集整理

马岩松资料收集整理

马岩松资料收集整理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反对谁从当年北京胡同里那个捣蛋王开始,马岩松就丝毫不会掩饰自己观点的与众不同。

中国人传统的中庸、求同存异的观念,在他这里完全行不通。

即便被指责为炒作、被视为异类,他也不以为然,“历史在发展,我的看法注定会和以前的人不一样,我只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反对谁。

”在耶鲁上学时,给马岩松授课的建筑界大师们不仅肤色各异、语言不同,对建筑的观念也千差万别。

往往前一堂课老师讲的东西,后一堂课就被另一位老师彻底推翻,老师之间也经常大声争辩,各种建筑思想、方法都平等地受到尊重。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更是严肃地说:“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忘记任何人曾经在这里说过什么,只要相信自己就好。

”马岩松身体力行着这种教诲,独立思考、判断,并勇于提出观点。

“中国现在不仅需要将西方知识学来的人,更需要有自我价值观、能代表东方未来价值观的声音。

这个声音不管谁发出来,都必定会受到重视。

而这个声音不会由老一辈,也不会是外国人发出来!”很多人认为马岩松的另类作风是成名后的狂妄,但他的逻辑却恰恰相反。

“如果进入了成名的膨胀状态,所有事情都顺理成章,哪方面都游刃有余,所有的资源都会顺着你的想法变化,不管你说什么别人都会认为对。

那我就不用思考了,这是非常可怕的状况。

”马岩松非常珍视曾经简单、清贫的生活,因为能让他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可以看到进展。

刚出名被媒体采访密集的那段日子,让他感觉疲惫,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去做。

“有的记者喜欢问我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这种无聊问题,后来我开始拒绝一些采访,并将许多日常事务交给合伙人,让自己保持思想上的清贫状态。

”35岁的马岩松,现在最关心自己想法的成熟度,“我一直在保持看自己的状态,最困惑我的是自己在想什么,我的高兴和不高兴都是因为发现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这段时间做实际的工作太多了,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比如去欧洲参加展览和各国的同行交流的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视野太专注于某个方面了……我是会自己和自己说话的人。

建筑大师马岩松

建筑大师马岩松
马岩松 —因为孤独所以清醒
演讲者:m@y
中文名:马岩松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75年 职 业:建筑师 毕业院校: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主要成就: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 中标海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 代表作品: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梦露大厦、鄂 尔多斯博物馆、哈尔滨文化岛、中国木雕博物
Y&M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Lucas Museum of Narrative Art)
2014年,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成为美国芝加哥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 (Lucas Museum of Narrative Art)的主持建筑师。这是中国建筑师第一次在公开 国际竞赛中赢得设计权。 .
Y&M
Y&M
THANKS
FOR WATCHING
• 2014:12月刊封面大片“年度先生特辑”,《时尚先生》杂志 • 2014:全球商界最具创造力100人”之一,《Fast Company》杂志 • 2014:2014世界青年领袖,世界经济论坛 • 2010:RIBA国际名誉会员,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 • 2008:2009年全球建筑界最具创造力10人之一,《Fast Company》杂志 • 2008:全世界 20位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设计师之一,《ICON》杂志 • 2006: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纽约
主要建筑作品
玛丽莲· 梦露大厦(Absolute Towers)
30岁时,马岩松以“梦露大厦”成为首个在海外赢得标志 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设计师。
Y&M
玛丽莲· 梦露大厦(Absolute Towers)
2012年 “梦露大厦”被CTBUH(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 )评选为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 2013年,“梦露大厦” 在全球各地超过300栋的摩天大楼中 脱颖而出,赢得了安波利斯 (Emporis) 摩天大楼奖最佳摩天大 楼的称号。

青年建筑师——马岩松

青年建筑师——马岩松

“尊重但不拘泥于传统”
以前获此称号的人还包括
马岩松, 1975 年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 Tado Ando 安藤忠雄 院,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获建筑学硕 Toyo Ito 伊东丰雄 士以及Samuel J. 弗兰克盖里 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曾经在伦敦 Frank Gehry 的扎哈. 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马 Jacques Herzog 赫尔佐格 岩松2004 年回到中国并成立了北京 MAD建筑事务所,同时任教 Arata Isozaki 矶崎新 于中央美术学院。 Peter Zumthor 彼得· 祖姆托
地点:北京近郊 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红螺湖会所曲线发挥得淋漓尽致。整座建筑完全漂浮在水上,会所主体建筑 仿佛由流动的水凝固而成,不规则三维曲面组成了连城一体的屋顶和墙面。一座 步行水上栈桥穿过建筑,建筑的另外两个分支形成了一个水平面下的平台和一个 飘浮在湖水中的游泳池。建筑与陆地连接的通道将平整的水面分割开来。站在通 道中,两边扶栏外侧的水面高度与肩相仿,仿佛一股神力将水面分开通向会所与 红螺湖。建筑打破了房间由四面墙所组成的桎梏,仿佛音乐般流动,弧线、环形 是它的主旋律,形与形之间、弧线与弧线之间交互勾饶回响着,充满了流动、不 对称、自由不拘的特质。
中国新锐建筑师 ——马岩松
2010年10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授予 MAD创始人马岩松RIBA国际名誉会员。这也是英国皇家 建筑师协会(RIBA)第一次将此殊荣授予中国建筑师。 RIBA名誉会员用来表彰为世界范围内的建筑界做出 卓越贡献的建筑师们,过去获此殊荣的国际建筑师包括妹 岛和世(Kazuyo Sejima), 隈研吾(Kengo Kuma), 本。 范· 贝克尔(荷), Shigeru Ban(日), Peter Eisenman, Denise Scott 等。

马岩松MAD工作室

马岩松MAD工作室

用未来的建筑引领未来:天津“当代艺术品”中钢大厦中钢大厦会成为艺术品周末的下午,北京板桥胡同美术印刷厂MAD工作室里,马岩松正和中钢大厦的副总裁蒋宏探讨着具体设计细节。

马岩松和他不同国籍的搭档拿着厚厚的图纸,在会议桌上超大的电脑显示器前演示着中钢大厦未来的图景。

结束了和中钢集团3个小时的深度细节探讨后,马岩松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刚才我和蒋总他们谈了很多细节,中钢大厦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刚才你也听到准备打桩了。

”在中钢大厦的设计中,马岩松放弃了在“梦露大厦”等项目中最擅长的曲线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六边形,构成了这组高达358米的摩天建筑。

“在这个建筑中,六边形既是结构又是外墙立面,从室内望去没有一根阻碍视线的柱子,风景被框成六边形这种古典的形状。

而从室外看,大大小小的六边形组合起来又变成一种特别柔和的图案。

而且这些六边形的结构都是可以在工厂里预制的,到了工地搭起来就可以,应该会很经典。

”“中钢大厦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当代艺术品。

”马岩松对这个概念设计充满了信心。

在大厦的动画效果中,4000多个窗口的灯光可以根据电脑控制而变化,中秋时月亮从楼的一角慢慢爬上来,国庆节呈现出烟花绽放的效果,春节时整个楼变成红色,整座大厦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文化中,每一个经过和看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它与这座城市共通的文化脉络。

“我们要显示的不是钢铁,不是我们怎么用技术去制造,它最后显示的是一种气氛,是城市的风景。

”用未来的建筑引领未来在马岩松看来,中钢大厦肯定会成为未来的区域地标,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你看这楼其实很未来,跟科幻电影似的,它是模糊的,你不容易给它取一个名字,但随着时间和自己的变化,你对它的看法也会改变,会慢慢融入城市的文化中。

这就跟纽约的老双塔,可能在第一天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后来人们看到它就会觉得这是纽约一样。

”“一个大型建筑成为地标,不是这个建筑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是很多人会来,并愿意在这呆着。

”在马岩松看来,建筑的功能性甚至比结构、外形更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