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1章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1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笫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一、选样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下列何种对象为主? 【 B 】P179A.弱智学生 B.正常学生 C.心理疾病学生 D.聋哑学生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是【 C 】A.心理危机干预 B.个别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课程D.挫折教育3、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讲话,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敢向老师请教,当他一旦敢主动向老师请教时,老师立即给予表扬,属于行为改变中的【 D 】P184A.示范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强化法4、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时,我们发给他小红星、小红花等作为强化物,这种影响儿童行为改变的方法叫【 B 】P184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行为塑造法5、小学生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变行为,此方法称作【 B 】P185A.强化法 B.自我控制法 C.行为塑造法 11.代币奖励法6、有些儿童活动过多、杂乱、注意力不集中、有冲动行为,属于【 A 】A.儿童多动综合症 B.儿童厌学症C.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D.儿童强迫行为7、有些儿童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映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笑闹,显得很不安宁,属于心理障碍中的【 A 】A.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B.儿童多动综合症C.学习困难综合症 D.儿童厌学症8、在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下列哪种人严格按测验要求实施、计分解释【 D 】P180A.教师 B.政工干部 C.医生 D.专业人员9、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C 】P172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10、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D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11、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单选题] 1、健康的概念是指()。

A 身体健康B 生理无残疾C 心理健康D 身心健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单选题] 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 交往焦虑B 上学焦虑C 考试焦虑D 课堂焦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试焦虑是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

[单选题] 3、个别小学生出现打架、偷窃和撒谎等行为属于()。

A 情绪冲动B 性格障碍C 情绪适应困难D 行为障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骗等行为都属于行为障碍。

[单选题] 4、小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焦虑。

A 学习B 行为C 考试D 适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正常发挥。

考试后又持久不能松弛。

[单选题] 5、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其高峰发病年龄为()A 3—5岁B 6—7岁C 8—10岁D 11—12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儿童多动综合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其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单选题] 6、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A 焦虑症B 强迫症C 恐怖症D 人格障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学生由于考试而产生紧张情绪,以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属焦虑症,故选A。

[单选题] 7、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

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A 动态性B 静止性C 相对性D 绝对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

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单选题] 8、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A 强迫性洗手B 强迫性计数C 刻板的仪式性动作D 强迫性自我检查正确答案:D[单选题] 9、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A 强迫性洗手B 强迫性计数C 刻板的仪式性动作D 强迫性自我检查正确答案:D[单选题] 10、健康的概念是指()。

(好)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好)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全)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A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精析】A 教育心理学成熟期.人本主义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精析】B 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3.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D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精析】D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学环境包括( BE)A.课堂自然条件B.物质环境C.教学设施D.师生关系E.社会环境【精析】BE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

2.教学媒体包括(ABCDE)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精析】ABCDE 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____教育学、心理学___之间的交叉学科.3.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__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
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6
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活动 课、课程渗透、团队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 小组辅导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 目标是一致的。
三、心理辅导:
7
中学生心理健Leabharlann 的辅导模式 指导模式 治疗模式 发展模式 社会影响模式
8
四、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尊重与理解并重; 学生主体性; 个别化对待; 整体性等。
9
(二)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
10
(三)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又称:自信训练、果敢
训练) ——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
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 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 行为。 (四)改变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ABC法”
11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表现为个人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 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健康: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 三个方面。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增加了:道德健康
⑶个体心理因素①心理冲突②特殊的人 格特征
4
中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
⑴中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 ⑵中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⑶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生活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环境 D.健康的心理2.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睡眠障碍焦虑 C.交友焦虑 D.考试焦虑3.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 E.惩罚法与自我控制法4.治疗恐惧症最常用的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暴露与阻止反应法 C.森田疗法 D.认知行为疗法5.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即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是()。

A.示范法 B.处罚法 C.自我控制法 D.行为塑造法6.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帕创立的,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和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的一种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是()。

A.全身松弛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强化训练7.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学生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是()。

A.认知疗法 B.行为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头脑风暴法8.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A.全身松弛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D.示范法 E.自我控制法9.()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是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趋向成熟。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10.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1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亍()。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13.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 D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教师中心原则2.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 C )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B.思维C.情绪D.行为3.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叫做( A )。

A.轶事记录B.评定量表C.档案袋法D.项目检核表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D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5.( B )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6.人格障碍是( D )产物。

A.个体先天素质B.后天教养C.不良习惯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D )。

A.心理测验B.心理咨询c.心理辅导D.心理评估8.( A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9.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 D )。

A.交往焦虑B.上学焦虑c.课堂焦虑D.考试焦虑10、评定量表将欲观察的学生各项心理特质或行为列于表上,通常分为(C )A.1、2、3级B.9级c.3、5、7级D.5级11.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C )。

A.过分依赖B.吸烟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1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C )。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1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C )。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14.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B )。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交往焦虑B.上学焦虑C.考试焦虑D.课堂焦虑2.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

A.3~5岁B.5~7岁C.8~10岁D.12~13岁3.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7.健康的概念是指( )。

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8.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发展性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9.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 )的失调状态。

A.牛理B.情绪C.心理D.态度10.关于儿童多动综合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8~10岁B.儿童多动症中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C.多动症儿童即轻度脑功能障碍儿童D.多动症可能是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多动症儿童行为有哪些特征( )。

A.活动过多B.注意力不集中C.冲动行为D.交往困难2.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 )。

A.教育治疗B.家庭治疗C.心理治疗D.社会治疗3.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

A.智力水平较高B.富于幻想C.性格内向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7.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 )。

A.辅导教师的示范B.角色的示范C.他人提供的示范D.电视、录像的示范E.有关读物的示范8.记录方式有哪些情况( )。

A.项目检核表B.评定量表C.轶事记录D.观察记录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考试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考试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考试习题命题人:XXXXXX双向细目表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考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2. 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3.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B.身体壮实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4. 不属于严重程度上由低到高几类心理健康问题范畴的是( )。

A.心理困扰B.心理障碍C.心理疾病D.心理异常5. 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6. 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人格障碍7. 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

A.行为控制法B.行为塑造法C.自我强化法D.示范法8.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成就测验属于()。

A.技能测验B.认知测验C.人格测验D.兴趣测验9. ()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A.行为塑造B.行为强化C.行为训练D.行为矫正10.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心理评估可采用心理测验这类________方法,也可采用观察法这种________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教师中心原则2.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B.思维C.情绪D.行为3.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叫做()。

A.轶事记录B.评定量表C.档案袋法D.项目检核表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5.()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6.人格障碍是()产物。

A.个体先天素质B.后天教养C.不良习惯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A.心理测验B.心理咨询C.心理辅导D.心理评估8.()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9.小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

A.交往焦虑B.上学焦虑C.课堂焦虑D.考试焦虑10.学习困难综合症在()比较多见。

A.小学生B.初中生C.高中生D.大学生11.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A.过分依赖,B.吸烟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1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1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14.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沃尔朴C.艾里斯D.雅各布松15.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16.评定量表的评定等级一般有()。

A.3、5、7级B.2、4、6级C.1、2、5级D.3、6、9级17.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高峰发病年龄在()。

A.3~5岁B.5~7岁C.8~10岁D.11~13岁18.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1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B.行为训练C.行为矫正D.行为强化20.日记、周记、作文等是下列哪种方法的具体形式()。

A.观察法B.自陈法C.作业法D.心理测验2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22.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A.自我控制训练B.肯定性训练C.自我强化训练D.自我监督训练23.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24.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学习而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

这是()的观点。

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25.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26.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27.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来进行的研究方法叫做()。

A.实验室实验法B.系统法C.自然实验法D.发展法28.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所了解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方法称之为()。

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谈话法D.自述法29.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30.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焦虑B.紧张C.情绪低落D.注意障碍31.辅导老师将接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为()。

A.鼓励B.反映C.澄清D.询问32.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作为奖励替代物来使用,这属于()。

A.行为塑造法B.代币奖励法C.系统脱敏法D.情绪辅导法33.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具体强化D.概括强化34.通过来访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

A.自我控制法B.示范法C.行为塑造法D.处罚法35.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36.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37.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A.会谈B.倾听C.鼓励D.询问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______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

2.______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心理辅导,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______为前提。

4.强迫症一般包括强迫观念和______。

5.为了提高会谈效果,需要运用的专门技术主要有倾听、鼓励、询问、反映、______、面质。

6.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______和肯定性训练。

7.心理辅导中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尊重、真诚与同感。

8.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______与疾病模式。

9.在用观察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常用的记录方式有______、评定量表、轶事记录。

10.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______与影响性会谈。

11.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有______、行为评定法、社会测量法、心理测验法、自我报告法和会谈法。

12.进食障碍包括______、贪食和异食癣。

13.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主要关注______、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

1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______的健康。

15.心理评估可采用心理测验这类______方法,也可采用观察法这种非标准化的方法。

16.在评估性会谈中的询问,少提______的问题,多提开放型的问题。

17.心理测验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分为认知测验和______。

18.习惯上,人们用______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19.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___与过程。

20.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学会调适、______两个方面。

21.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______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22.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______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23.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之为______。

24.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______。

25.认知测验主要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______、成就测验。

26.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______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27.______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手段。

28.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______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29.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______。

30.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______和职业辅导。

31.心理辅导的途径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组辅导、______、家庭辅导。

32.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成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______。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包括:诱导式、自我分析模式、______。

34.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整个环节包括:______、课前准备、上课。

3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抓好课前设计环节、______、师生交往环节。

36.心理健康标准是______的具体化。

37.多动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此外,采用各种行为疗法,如强化奖励法、______等也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的多动与冲动行为。

38.对多动症的行为疗法中,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连续强化,少用______强化。

39.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______障碍的一种表现。

40.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______、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41.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应以______的学生为主。

42.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______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心理健康?衡量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2.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3.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

4.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5.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6.简述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

7.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8.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9.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10.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请说一说你对系统脱敏法的理解。

3.试述代币疗法的优点。

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5.影响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持学生心理健康。

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A 4.D 5.B 6.D 7.D 8.A 9.C 10.A 11.C12.C 13.C 14.B 15.B 16.A 17.C 18.C 19.A 20.B 21.D22.B 23.C 24.C 25.A 26.B 27.A 28.A 29.C 30.C 31.B32.B 33.B 34.B 35.A 36.A 37.A二、填空题1.强迫观念2.抑郁症3.辅导关系4.强迫行为5.澄清6.系统脱敏法7.积极关注8.健康模式9.项目检核表10.评估性会谈11.观察法12.神经性厌食症13.人的潜能14.道德15.标准化16.封闭型17.人格测验18.心理困扰19.心理状态20.寻求发展21.注意缺陷22.压力应对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