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船山区新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船山区新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专项目标 (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规划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305.4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 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85.0公顷。 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利用综合农业措施,不断推进中 低产田改造,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发展特色农业, 提高产出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 (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到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16.5公顷以内,其中城乡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27.7公顷以内。 ——城镇用地。到2020年,城镇用地达到79.9公顷。 ——工矿建设用地。到2020年,工矿建设用地达到1.1公顷。 ——农村居民点用地。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 相挂钩机制,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城镇用地 转换,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 控制在446.7公顷以内,比基期年减少17.9公顷。 ——交通运输用地。到2020年,全镇交通运输用地达到131.9公 顷,比基期年增加32.4公顷。 ——水利设施用地。到2020年,全镇水利设施用地达到54.1公顷, 比基期年增加43.5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到2020年,旅游、军事等其他建设用地达到 2.8公顷,规划期内净增用地2.0公顷。 (三)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105.1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 在75.1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56.5公顷以内。 (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根据《船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新桥镇 118.9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在充分考虑补充耕地的资源潜力前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新桥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上级规划对土地利用提出的目标任 务,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节约集约利 用土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加强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 加大土地宏观调控力度,土地整治全面有序推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 布局,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明显转变,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 得到协调发展。

遂宁市河东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遂宁市河东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建筑总工程师:鲁晓静
硕士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建】成规编第(081005)
项目负责人:
李向华 陈子瑞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硕士 硕士
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等级:乙级 项目组成员: 建筑工程设计证书编号:013151-SY 刘 明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硕士 产业规划师 硕士 生态规划师 硕士 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师 建筑师 工程师 工程师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
第十四条 规划理念
结合生态城市、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想及河东二期的建设需要,规划贯彻人性化、自然生态、可持续 发展的规划理念,采用小地块密路网、岛状发展绿网渗透、小尺度街区、混合用地的开发模式。 1、采用小地块密路网的规划模式,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和运行效率,打造低碳高效的城市内环境。 2、采用岛状发展绿网渗透的结构形态,依托宜人的小尺度街区,营造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环境, 提高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创造安全健康的生态服务系统。 3、采用功能混合的用地模式,营造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绿色公 平的生活方式。 1)居住用地 规划区内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总面积 484.38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30.0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26.91 平方米。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总面积 211.93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3.1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1.77 平方 米。主要包括文化设施用地、高等院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中小学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 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总面积 12.14 公顷,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以及片区滨水地块,既满足城市服务需求 又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城市旅游提供服务。 高等院校用地总面积 129.60 公顷,集中分布在规划区东侧,以大学城为主体带动特色教育、技能培 训等教育产业。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总面积 21.51 公顷,集中分布在二期东侧教育园区内部,配套不同类别的专业性 学校,丰富教育产业园区内容。 中小学用地总面积 34.18 公顷,其中包括 3 座中学(含三所小学)和 5 座小学。 体育用地总面积 5.30 公顷, 主要分布规划区西北、 东南两侧, 包括 2 片集中的体育用地, 建设体育公园。 医疗卫生用地总面积 8.35 公顷,规划建设 2 座综合性医院 , 同时在科教园区设置 1 处医院配合园区 医疗学校,满足城市居民医疗需求。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面积 0.85 公顷,主要为保留现状罐子口北侧的敬老院。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总面积 265.96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6.50%,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4.78 平方米。 主要包括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娱乐康体用地以及加油站加气站用地。 商住混合用地总面积 155.33 公顷,主要分布于各岛状片区中心以及生态中央商务区外围地块。 商业设施用地总面积 39.61 公顷,主要分布于城市滨水地块,另外滨江路西侧沿线也有少量分布。 商务设施用地总面积 53.86 公顷,集中分布在生态中央商务区。 娱乐康体用地总面积 11.17 公顷,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北侧靠近水寨门乐园的主题公园以及陈家湾水 库西北侧的艺术山谷内。 加油站加气站用地总面积 2.38 公顷,规划采用加油站和加气站联合建设的方式,综合考虑 4 处。 其它服务设施用地总面积 7.61 公顷,规划主要布置在二期南侧靠近教育园区入口处,以生态疗养, 养生为主要服务功能。 4)物流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总用地面积 8.64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0.54%,人均用地面积 0.48 平方米。用地主要分布在 下高速公路入口区永兴镇南侧,规划设置两块集中用地,主要满足城区的物流仓储需求。 5)交通设施用地 交通设施总用地面积 364.92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22.64%,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20.27 平方米。主要包 括城市道路用地、长途汽车站用地、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以及社会停车场用地。

遂宁市安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遂宁市安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前言2003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遂宁市中区,设立船山区和安居区。

遂宁市市中区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1997年编制,规划自实施以来,在全区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安居区是一个新建区,现行的《遂宁市市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安居区的发展,同时由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未来土地布局和需求估计不足,导致部分乡镇已基本提前达到了上一轮规划控制指标和任务,而部分乡镇指标尚有盈余,因此,必须对安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行政区划调整给安居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安居区委、区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合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招商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艰苦创业,大胆创新,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推进市区联动,力争把安居区建成遂宁新辅城、现代生态田园城、中国特色田园都市新典范,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逐步实现人民富足、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为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遂宁市国土资源局的部署,编制了遂宁市安居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遂宁市安居区概况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遂宁市安居区是国务院于2003年12月18日批准撤销遂宁市市中区设立的县级行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5′~105°50′、北纬30°40′~30°12′,幅员面积1258km2。

安居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遂宁市西南,东接重庆市,南邻资阳市安岳县,西靠资阳市乐至县,北接大英县,地处成渝经济走廊的腹心地带,距遂宁市市区25km,距成都180km,距重庆130km。

依2005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全区土地总面积125788.4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6469.45公顷,2005年全区人口79.70万人。

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资源网-------/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八月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目录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市情概况(一)自然概况 (2)(二)社会经济概况 (3)二、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现状 (4)(二)土地利用特点 (4)(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6)(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7)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规划依据 (8)(二)土地利用的方针原则 (9)(三)土地利用目标 (10)(四)土地利用结构 (13)(五)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案 (14)(六)县区土地利用 (15)(七)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及布局 (16)四、土地利用分区(一)农业用地区 (16)(二)园艺业用地区 (17)(三)林业用地区 (18)(四)城镇用地区 (18)(五)村镇用地区 (19)(六)独立丁矿用地区 (20)(七)自然人文景观用地区 (20)(八)其它用地区 (21)五、耕地保护与土地开发整理(一)耕地保护 (21)(二)上地开发整理 (22)六、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七、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一)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强化执法监察 (24)(二)强化规划行政管理 (25)(三)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规划管理 (26)(四)运用现代技术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27)《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一、编制规划的简要经过 (43)二、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46)三、编制规划过程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47)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为了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川委发(1 997)25号文件决定精神,以及有关土地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和《四川省地、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要点》的要求,修编了《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全程解析——以遂宁市安居区规划建设为例

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全程解析——以遂宁市安居区规划建设为例
水量为 9 7. m~ 9 5m ,主导风 向为偏 2 5m 9 3. m
北风 ( 1 。 建 设 用地 的 自然
图1安居 区在Il I 及遂 宁市 的 区位 示意 图  ̄ 省 J I
21 年 o 第4期 第2 卷 4 0 6 7
城 市 用地 沿琼江河 向下游 发展,便 于

w0 ll se ln Re uao ln Ura e in Arhtcu a d sg , n t cinpo e sa ay i ns tr a , g ltr pa , b nd s , c i trl e in Co sr t rc s n ls Ma p y g e u o s
区。笔者参 与 了总体规 划 ( 分区规划) 一控 制性
详 细规 划 主 城 区 行政 中心 城 市设 计 一建 筑 与环境设计一 实施技 术指导 的全 过程,深 刻地 认 识到 城 市规 划 建设 的各个 阶 段 的技 术核 心
所在 。本文 正是对这 一全 过程 的规 划设计实践
进行 解析 。
pa , e ua o y pa , r a e in a c i c u a d sg , n lme tt n Ano e ve o e e te p o ln r g lt r l n u b nd sg , rht t r l e in a d i e e mp na i . v r iw f h n i r — o t r
形 成滨河城市 风貌 。主城 区安居镇 地
处遂蓉 公路 2 m处, 国道 3 8、省 5k 1
pa o t l ln s n e u b nd sg e e mie e vs a t l o i g . ea c i c u l e in lnc n r s a d u ea dt r a e ind t r n st iu l ye r t i o h h s c y ma e Th r ht t r sg e a d p a e mu t olw e u a e in g ie ie . h s s l t r n d s u d l s f o h b g n

遂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遂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遂宁概况及现状分析第一节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市域南北长108.9公里,东西宽90.3公里,幅员面积5300平方公里。

其东邻广安、南充,南接重庆、内江,西连资阳、德阳,北靠绵阳。

距离成都、重庆各140余公里,呈等距三角关系;与省内绵阳、内江、广安、南充等地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遂宁交通优势比较明显。

川鄂、绵渝公路在此交汇,达成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高速公路、遂渝快速铁路已建成通车,遂绵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遂内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遂绵铁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遂宁已成为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

二、城市沿革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恒温平蜀后置遂宁郡,取息乱安宁之意,遂宁由此得名。

因其四面环山,又名“斗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称:遂居蜀之腴;宋《南楼记》称其为东蜀之都会。

其历来是川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称。

东晋以来,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

建国初期,即为遂宁专署所在地,辖遂宁、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

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2003年撤市中区建船山区、安居区,现辖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两区三县。

三、行政区划与人口遂宁市幅员面积5325平方公里,全市共有118个镇乡(其中镇65个,乡40个)、街道办事处13个。

遂宁市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80.02万人,以汉族为主。

其中非农业人口770983人,农业人口3029172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7人。

远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经济发展遂宁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3.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951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7.1亿元。

【免费下载】遂宁总体规划2013-2030

【免费下载】遂宁总体规划2013-2030

加快推动绵遂内宜铁路规划建设。

规划新建双线由绵阳三台县接入,经射洪县并设站,接入遂宁西站后利用既有遂渝二线引入遂宁南站,经遂宁南站后新建双线引出,至安居设站联系内江、宜宾方向。

预留遂渝铁路增线条件。

从遂宁南站往南预留双线,与既有遂渝双线实现遂渝铁路客货分离,分别承担沪蓉通道的客运专线和长距离货运功能。

预留成南城际铁路的建设条件。

客运方面,成都到遂宁城区段预留客专铁路通道,遂宁城区段可利用现有达成复线通道进行扩能改造为客运双线,向东接蓬溪、南充方向;货运方面,远景可取消现状达成老线遂宁西站以东到大石段,新建大石-吉祥-唐家-遂宁西站段。

预留遂资眉雅铁路、涪广遂铁路。

积极推进遂资眉雅铁路建设,经保石镇、白马镇,引入遂宁西站接入达成线,形成东向出川、西向入藏的铁路贯通线。

预留涪广遂铁路,于三星站前接入遂渝线并设三星货运作业站。

1.2公路交通规划(1)高速公路新增遂回高速桂花段至德阳方向的高速公路,并与《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确定的成渝高速外环大英段相连,形成全市一环九向高速公路网。

“一环”为遂宁环城高速公路;“九向”为遂宁-成都方向、遂宁-重庆方向、遂宁-南充方向、遂宁-绵阳方向、遂宁-内江方向、遂宁-资阳方向、遂宁-广安、遂宁-巴中、遂宁(大英)-德阳方向的放射性高速公路。

(2)国道以国道网组织各区县与中心城区的快捷联系,以及中心城区外围的货运绕行环线。

G318:新建国道大石镇-河沙镇-金桥组团-老池乡-复桥镇-安居区段,形成既有G318的绕行通道。

G247:升级既有S205(香山镇-射洪县城)和S206(安居-安岳),再新建射洪县城-复桥段,复桥-安居段与G318新线共线,建设北接绵阳、陕西,西通泸州至云南的国家干线公路。

G246:以G247复桥为起点,新建复桥-西眉段,升级既有S205西眉以南段,形成遂宁与渝西、川南、贵州联系的国家干线公路。

G350:升级既有省道S304(群利镇-河沙镇)和县道桂竹路(桂花-隆盛-大英),新建大石镇-吉祥组团-唐家-桂花段,河沙镇-大石镇段与G318新线共线,形成西向联系德阳、成都方向,东向联系广安方向的干线公路。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58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58号遂宁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遂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遂宁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遂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2.3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60.9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4.4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77.45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核三片、三带五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加强涪江及主要支流沿线生态保护,强化农业空间保护利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射洪、蓬溪、大英协同发展,推动成渝发展主轴沿线城镇协调联动发展。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城乡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宁城市地理人文
遂宁钟灵毓秀、山川秀美,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玲珑华美的金华 山,清波浩渺的赤城湖,千年古刹灵泉寺、西来第一禅林广德寺, 史称“仙画”的宝梵壁画等风景名胜,或淡雅飘逸,或雄浑壮美, 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遂宁宗教及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素有“中国观音故里”的美誉,其 依托的载体就是广德——灵泉风景区的核心景源——享誉中外的广 德寺和灵泉寺。除此之外,妈祖庙天上宫、基督教福音堂、圣母殿 等依然耸立。杂技、龙灯舞、彩莲船、车车灯、狮舞、腰鼓舞、打 莲箫 、打围鼓、平台戏等民俗活动仍保留延传。 遂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灵性山水和发达的农工商贸而成 为川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小成都”、“观音故里”、 “东川巨邑”、“川中明珠”、“西部水都”、“成渝后花园”之 称。其独特的“山—水—城”穿插环抱的城市格局,奠定了遂宁市 山水田园城市优良的生态基底。 遂宁现拥有10张国家级城市名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 人居范例奖城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现 代物流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生 态 城 市
现代交通发展将带来遂宁市地位大提升与“两山片区”格局大调整
此前,遂宁市的快速交通主要依托成南高速与遂渝高速,呈“丁”字形态。 2010年底,遂绵高速完工并投入使用,与绵渝、成南高速构成了围绕遂宁市区 的环形高速路网;目前,遂(宁)内(江)高速和遂(宁)广(安)高速也将 投入施工,一系列的快速交通的建设使遂宁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呈现“一环八线” 的形态。到2020年以前,将形成以成南、遂渝、遂绵、遂内、遂广高速公路为 主的对外交通体系,实现遂宁市与周 边各地级市中心城市“1小时”的通勤交通目标,实现遂宁市与周边大中城市的 协作与共同发展。 铁路方面,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国家铁路网络建设发展规划。达成铁路将逐 步提速,并建设达成铁路复线;渝遂铁路将形成城际快速铁路通道,并建设遂 渝铁路复线;将新建遂内宜高速铁路,与内昆铁路相接,形成四川盆地通往东 南亚地区又一条铁路通道。遂宁将成为重要的西部工业物流港和四川省第二大 综合交通枢纽,在成都经济区“1+7”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整范围内的东山区域,已经建成的遂绵高速南北纵贯,是遂宁市环形快 速路系统的东部干道。并在东山片区中部、北侧设有两处出入口,分别通过匝 道连接国道318,国道318在本区域西侧经过。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运输成本 也随之降低,东山片区也得以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发展桎梏,进入快速发展期。 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快速交通的发展将迅速地带动河东片区乃至东山 片区的建设。随着两山片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两山地区所 处的丘陵地带的交通环境得到改善,资源优势日益彰显,也将进入跨越式发展 的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在此时对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部分用地发展格局进 行相应调整。
遂宁城市总体规划
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位于东经105°03′26″— 105°59′49″北纬30°10′50″—31°10′50″之间,市域南北长108.9公里,东 西宽90.3公里,幅员面积5325平方公里。其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 资阳,西连德阳,北靠绵阳。距离成都、重庆各150公里,与两大城市呈等 距三角关系;与省内绵阳、内江、达州等地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遂宁市地处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距成渝两市都具有1小时可达性,便于 接受成都和重庆的辐射;同时它又处于川南、川西北、盆中城市群的结合 点上。多条高速公路在遂宁汇集,是四川省重要的交通节点。独特的区位 优势,使其有可能成为传递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承东启西、南传 北递的节点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遂宁交通比较优势明显。川鄂、绵渝公路在此交汇,达成铁路穿境而过, 成南高速路建成通车,遂渝快速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内昆铁路、遂渝高速 公路、遂内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遂宁将成为四川省区域性次级 交通枢纽。
Hale Waihona Puke 遂宁调整区域建设现状本次调整区域位于涪江两岸丘陵地区及圣莲岛、 圣平岛(两山两岛)。涉及范围占地面积总共为 35.0平方公里。在《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 -2020)中,规划调整区域(两山两岛)的用地性 质主要确定为遂宁市河东、河西片区以及江心洲岛 的生态林地(部分区域为风景保护区——广德寺风 景名胜区和灵泉风景名胜区)等,是遂宁市建设山 水田园城市提供的生态基底。 规划调整区内最富盛名的广德——灵泉风景名胜 区位置特殊,与遂宁主城区的建设用地自然交融在 一起,其“两山一水夹一城”的山水景观格局精巧 秀致,同时,以此景观格局为依托的广德寺和灵泉 寺的观音文化历史悠久,在国内外颇具盛名。
遂宁城市产业发展
遂宁市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95.23亿元,比2009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9.39亿元,增 长4.5%,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4.69亿元,增长 24.7%,同比加快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1.15亿元,增长8.1%, 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 近年来,遂宁市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方面突出发展以现代畜牧业为支柱 的现代农业;工业方面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同时向着打 造西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心、西部新光源制造中心和西部电路板制造中心的目标 奋进;服务业方面,规划并加紧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 同时还规划建设 了中央商务区零售商业主题核心区、联盟河观音文化主题园区等一大批主题功能 区,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 遂宁市坚持走特色旅游发展之路,旅游业保持着高速发展势头。遂宁市通过采 取乡村旅游节、桃花节、品果节、孝感文化节、观音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旅游促 销活动,促进了遂宁市旅游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5.7亿元, 增长34.0%;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34.0%。旅游接待人 数1065万人次,同比增长16.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406人次,同比增长 11.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5.03万美元。遂宁旅游总收入已经进入到四川省各 市州排名第六位,按照目前增速,今年遂宁将有望进入100亿元行业,成为全省 旅游二级强市,遂宁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黄金机遇期。遂宁已打造了旅游 新形象、新品牌,为引爆旅游业跨越发展积蓄了力量,为建设西部文化旅游高地 增添了后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