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计前期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医院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设计调研报告》
1. 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感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医院设计进行调研是十分必要的。

2.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医院的设计理念和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搜集关于医院设计的前沿资讯,为今后医院设计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

3. 调研内容
(1)医院建筑设计:对医院建筑的外观、内部空间、设施设
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医院在设计上的特点和创新点。

(2)人性化设计:关注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包括病房、手术室、候诊区等区域的设计是否符合患者的舒适需求。

(3)信息化设备:观察医院信息化水平及相关设备的运用情况,了解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调研结果
(1)医院设计趋向于以人为本,追求舒适和便利为设计理念,
注重空间的开放和光线的自然采光。

(2)医院的信息化设备在逐渐普及和提升,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和治疗环境。

(3)医院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医院的病房空间不足,导致患者的舒适度和隐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5. 收获和启示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医院设计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医院设计中,我们将综合这些调研结果,努力改进医院建筑设计,提高医院的整体舒适性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和体验。

同时,也将关注医院信息化设备的发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医院新院区调研报告

医院新院区调研报告

医院新院区调研报告医院新院区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医疗需求,我市决定建设一座新的医院院区。

为了了解市民对新院区的期望和需求,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以便为新院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本市居民,主要针对新院区的规模、科室设置、服务质量、交通便利性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1. 新院区规模市民对新院区的规模普遍表示满意,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新院区的规模应该更大一些,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2. 科室设置调研结果显示,市民普遍希望新院区能够设置更多的专科科室,如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3. 服务质量对于新院区的服务质量,市民表示非常关注。

调研结果显示,市民希望新院区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增加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方便的预约系统和舒适的就诊环境。

4. 交通便利性市民对新院区的交通便利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多数受访者表示希望新院区能够紧邻地铁或公交站点,以方便市民前往就诊;还有一些受访者希望新院区可以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方便开车前往就诊的市民。

四、建议与展望根据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新院区规模应进一步扩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2. 应设置更多的专科科室,以方便市民就近就医。

3. 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投入,引进更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4. 尽量选址在地铁或公交站点附近,以方便市民的交通。

5. 需要建立充足的停车位,方便有车的市民前往就诊。

总的来说,新院区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与市民的健康息息相关。

我们期待新院区的建设能够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期望,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市民带来更好的健康体验。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1. 概述本调研报告调查了医院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功能划分、通风系统、病房设计等方面。

通过对多个医院建筑的实地观察和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出一些设计要点和建议,旨在提供给设计师和相关人员参考。

2. 建筑物布局医院建筑的布局应保持合理、紧凑,方便患者、医生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流动。

主楼可以设置在中央位置,周围配以辅助用房和绿化景观。

室外走廊和露天庭院的设置可以提供良好的休憩环境,有助于患者康复。

3. 功能划分医院建筑内部应根据不同功能区进行划分,如门诊部、急诊科、手术室等。

各个功能区之间应设立合适的连接通道,方便人员的转移和协作。

临床部门和后勤部门的布局应相互独立,避免交叉干扰。

4. 通风系统医院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良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通风系统应考虑外部空气的新鲜度和灰尘、病毒等微生物的过滤,确保医院内的空气清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5. 病房设计病房的设计应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和隐私保护。

合理布局床位,确保每个患者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采光条件。

病房内应设备齐全的洗手间和卫生间,并配备一定量的储物空间。

同时,患者床位周围应设置隔音措施,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6. 紧急情况应对医院建筑应考虑到突发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如火灾、地震等。

在设计中应设置合适的逃生通道、避难场所和应急设备。

建筑材料和消防设施的选取也需要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

7. 环境友好设计医院建筑应倡导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供能方式,选用环保材料进行建设。

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考虑设置绿化屋顶和垂直绿化,以改善室内外的空气质量。

8. 结论综合以上调研内容,医院建筑设计应考虑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保证功能划分的合理性和通风系统的良好效果。

同时,需要考虑医院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设计,可以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绿色的医疗环境。

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调研报告根据对医院建筑的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医院建筑是指用于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建筑物。

在医院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医疗设备、医疗流程、病人舒适度等方面的因素。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现有医院建筑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面对面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医院建筑外观设计方面调研发现目前的医院建筑在外观设计上存在较为一致的特点,即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

这种设计风格能够给人以整洁、清爽的感觉,并突出医院的专业形象。

2. 医院室内空间布局方面大多数医院室内空间布局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医疗流程的要求。

不过,仍有少数医院存在诸如拥挤、通道狭窄等问题,影响了病人和医生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3. 医院设备配置方面医院设备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

调研发现,大部分医院设备配置较为完善,但仍有少数医院设备老旧、不足等问题。

这需要医院方加强对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4. 医院环境舒适度方面医院环境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调研发现,大部分医院注重医院环境的营造,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

但仍有一些医院的环境存在问题,如噪音过大、空气质量等。

这需要医院方加强管理和改进。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医院建筑外观的个性化设计,突出医院的特色和形象。

2. 提高医院室内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确保病人和医生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3. 加大对医院设备配置的投入,保证设备的完善和更新。

4. 关注医院环境的舒适度,提高医院的整体环境质量。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医院建筑的特点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我们的改进建议能够对未来医院建筑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对医院建筑设计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医院建筑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医院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阅读相关医院建筑设计的文献资料,了解其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

2. 实地考察:参观多家不同类型的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地区医院,观察其建筑设计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1. 现状分析(1)功能设置全面:医院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医疗、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需要有适当的科室、实验室和教学区域。

(2)空间布局合理:医院建筑设计需要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域,便于医疗流程的顺畅进行,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风险。

(3)人性化设计:医院建筑设计要体现人性化,包括明亮舒适的病房空间、便利的导诊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等。

(4)节能环保:医院建筑设计要注重节能环保,采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2. 发展趋势(1)智能化:未来医院建筑设计将逐步智能化,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医疗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等,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体验。

(2)灵活性:未来医院建筑设计将注重灵活性,考虑到医疗技术和需求的快速变化,建筑空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转换。

(3)绿色建筑:未来医院建筑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和绿色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人性化体验:未来医院建筑设计将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体验,打造舒适、温馨的医疗环境,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四、调研总结医院建筑设计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目前,医院建筑设计已经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医疗、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并注重人性化设计和节能环保。

未来,医院建筑设计将进一步智能化、灵活化、绿色化和人性化,为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体验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对于医院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应用,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和研究,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调研目录
针对下列几点对合肥市三家医院(安医大一附院、安医大二附 院、滨湖医院)以类比旳形式进行报告、分析。
一、概述与总体布局 二、门诊部建筑类型与流线 三、人性化设计 四、医院造型个性与尺度 五、启发与展望
一、概述与总体布局
■ 安医大一附院
位于合肥市绩溪路段,其前身为上 海东南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开办于 1926年。1952年于怀远迁至合肥市。是 安徽省规模最大旳、集医疗、教学、科 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旳综合性 教学医院。医院目前占地面积224.9亩, 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门诊入口设计,采用小尺度设 计,显得含蓄。
四、结语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对于医院建筑设计感受颇多,并对医院旳发展 前景和此次门诊部课程设计进行了些思索。
1、在总体布局上,应该将医院建筑至于城市旳大环境中, 处理好城市与医院,医院与道路,医院与周围建筑旳关系, 组织好人流、车流。
2、内部功能与流线上,坚持老式医院旳功能组合模式和人 流分流类型,拒绝异性平面形式带来旳功能不好用。
滨湖医院
因为医院建筑,其关键还是功能与 流线,以及目前旳人性化。然而,从医 院旳个性上我们懂得,它既具有办公建 筑旳规矩方正旳形体,又具有住宅楼旳 性质。所以当代旳医院设计应该体现住 宅旳设计理念,让病人进入医院犹如进 入另一座住宅,降低了就诊心理压力。
四、医院造型个性与尺度 入口尺度:
安医大一附院,大尺度入口,细部极 少,临近道路,不但给行人以压力, 同步给就医者以强烈旳心理压力
二、门诊部建筑类型与流线
医院门诊部旳设计中常规旳功能组合模式有:街巷式、 院廊式、套院式、厅式组合、板块式组合。
安医大一附院门诊部旳功能空间组合 类型属于板块式组合。
因为用地紧张,为了节省用地,缩短 流线,提升效率,安医大一附院门诊部和 急诊部集中于一种裙房体块中。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医院建筑设计调研报告1. 引言医院建筑设计是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疗环境中,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对医院建筑设计的相关调研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医院建筑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地考察:参观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观察和记录了其建筑设计的特点和优缺点。

3.专家访谈:采访了几位医院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探讨了他们对医院建筑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3. 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医院建筑设计在医疗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使患者感到安心和放松,有利于康复和治疗的进行。

其次,医院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提供便捷的工作流程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减少因工作环境问题导致的错误发生。

4. 医院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医院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空间布局医院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空间布局,以便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方便的交流和协作。

同时,合理的空间布局还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医护人员的行动路程,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4.2 环境舒适度医院建筑设计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感。

这包括了良好的自然光照、通风系统、噪音控制等要素。

舒适的环境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4.3 安全性医院建筑设计需要具备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火灾逃生通道、自然灾害的防范等。

同时,医院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感染控制的要求,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4 可持续性在当今社会,可持续性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合理的能源利用和环保措施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5. 医院建筑设计的趋势在调研中,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医院建筑设计的趋势:5.1 绿色建筑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绿色建筑的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医院建设的调研报告

医院建设的调研报告

医院建设的调研报告医院建设的调研报告一、概述医院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当前医院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发展建议。

二、医院建设的现状1. 医院规模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提高,医院规模逐渐扩大。

2. 设施设备更新:医疗技术的发展需要更新的设施和设备,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资金投入增加:医院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采购、人员招聘、科研发展等。

三、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1. 资金来源紧张:由于医院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很多医院面临资金来源紧张的问题。

2. 医疗资源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医院建设相对较好,但仍有一些地区的医院设施设备相对落后。

3. 人才培养不足:医院建设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但由于人才培养不足,医院人员配备不足。

四、改进和发展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医院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医院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到各地区,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状况。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医院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医院人员配备充足。

4.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医院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

5. 加强科研发展:医院应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推动科学研究和医疗技术的创新。

五、结论医院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先进技术等措施,可以提高医院的建设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医院建设,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发展措施,推动医院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设计前期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周边地区县市级医院的调研和对市民及医务人员的调查访问,了解了使用者的需求,并对所调研医院的现状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现代医院在人性化、情感化的设计方向上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县市级医院;现状;使用者需求;人性化;情感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engdu city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county level hospital survey and for residents and medical personnel in th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the users, and the research hospital status and reflects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modern hospital in the humanization, emotional design direction for a certain discussion.
key words: municipal and county hospital; present situation; user needs; humanity; emotional
中图分类号:tu246.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第一部分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辈子谁能不跟医院打交道?可是多少人对医院留有美好印象?一提起医院,人们心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种景象:单调的建筑让人情绪低落,整个医院都是工业化设计:灯光刺眼,噪声能赶得上
电钻,透过窗子看到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到处飘着防腐剂气味。

难道医院就该是这个样子吗?有没有可能将它改变一下?带着这样的疑问,针对周边县市级医院,笔者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二、周边县市级医院现状调查
2.1 医院建筑方面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加强,县市级综合医院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这些医院有着自己的建筑特点,在功能的合理性、环境的舒适性等方面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是评价一个医院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2.1.1绵阳市中医院
绵阳市中医院建于1985年,该院为竖向矩形平面,门诊大楼外观已十分陈旧,与住院大楼对比明显。

医院急诊、儿科、腹泻病人出入口口分得很清楚,门诊部中央的庭院和急诊部分的安排比较合理。

但因是老医院,也存在很多问题:①是门厅采光十分不好,②是挂号收费室位置太过隐蔽,③电梯数量太少,仅有一部,不能满足现代快节奏的就医要求。

另外,该院的二层经过重新装修改建,合理利用了医院的中庭采光,分配了挂号收费室,使布局显得合理。

2.1.2绵阳市人民医院
绵阳市人民医院位于绵阳市中心,门诊楼内部两边有对称的天井采光,使整个医院显得十分明亮。

急诊、发热等科室安排得当,
并且将门诊部分按病情轻重分为黄区、绿区和红区等不同区域,使病员可以互不干扰,管理也更加有序。

医院的外部造型也比较新颖,较好的解决了地下停车出入口和急救车停放等问题,并且专设了残疾人通道,使医院更加人性化。

该院的候诊形式采用走廊候诊和厅式候诊相结合,并在每层独立设置了挂号收费室、药房等等,有利于分配不同的就诊人群,避免了拥挤。

走廊单面采光,易于辨识方向。

电梯、楼梯等竖向交通位置安排合理,并且楼梯全部大面积采光,增加了病员行走的便利性和疏散的安全性。

医院的医技部分结合在门诊部内,也有单独的出入口,但增加了层高,也导致产生辐射等不利因素。

2.1.3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老川北医院)是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先生和北大教授梁漱溟先生于1937年创建。

由于医院正处于过渡时期,整体布局显得较为散乱,并且新旧大楼、住院和门诊相交错。

但该院新建的外科大楼布局较为新颖,采用底层架空的方式布置挂号、取药等功能厅和竖向交通井,整体通透明朗,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该医院内科大楼前后的两个花园为其增色不少,花园分别叫做“生命之神”和“生命之光”,前花园连接停车场,汽车可贯通整个医院直达最后的外科大楼,但又并不影响步行的病员,人车分流设计十分合理,使得平面交通十
分流畅。

2.1.4重庆市大坪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位于重庆直辖市中心,坐落在两江环抱、风景秀丽的佛图古关上,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

该院是重庆典型的坡地建筑,十分有效的利用了地形上不小的高差,设置了休息平台和喷泉景观,使医院环境显得舒适宜人。

医院大厅采用夹层的方式安排检验科和中药取药,使其与底层的挂号收费及西药取药分开来,且又一目了然,平且解决了大厅采光的问题,不失为一个优秀的设计。

大厅的另一边是诊室,并通向楼上的住院部,但不足的是急诊入口大厅稍显拥挤,厕所狭小且均无采光通风,使用极不方便。

三、现状问题分析
综合以上的各类调查,不难看出成都周边的这些县市级医院在建筑功能、建筑环境和建筑造型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笔者针对其中主要的问题,做出了如下的归纳和分析:
3.2.1 建筑功能方面
有些医院的科室安排较为混乱,比如将儿保门诊和咳喘专科放在一起、皮肤科和减肥美容专科放在一起等,让病人很难寻找,延长了病人在走廊上停留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拥挤,也增加了交叉
感染的可能。

还有些医院,比如绵阳中心医院,厕所大门就正对人来人往的走廊,进出间里面的情形可看得一清二楚,气味也相当难忍。

重庆大坪医院的厕所则为暗厕,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

这些都造成了不好的医院嗅觉环境。

3.2.2 建筑环境方面
一座医院建筑若让患者觉得其环境和治疗手段一样好,将会减轻患者的压力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舒适而有效的环境不仅对患者有利,对医务人员也是一样。

很多医院的庭院并没有真正使用起来,作为患者休憩之用,而是仅作为采光中庭,甚至堆放杂物,不能起到调节患者心情的作用,也不能改善医院的环境,患者还需要绕行,增加了行进的直线长度。

大多数医院的颜色也显得极其沉闷,旧的医院墙壁白里泛黄,新建的医院毫无变化,总是一片惨白或惨绿,有些甚至连儿童就诊区也一样。

使得这些建筑显得冷酷肃穆,不利于病人的康复。

3.2.3 建筑造型方面
很多医院仅仅满足了平面的实用性,而忽略了立面和整体上建筑造型的美观,是医院看起来死气沉沉。

即便是新建的医院,如南充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绵阳市人民医院第四门诊楼等,建筑造型也很死板,摆脱不了商业建筑的气息,形式大同小异。

四、调查带来的启示
建筑物不但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它展现乐观、愉悦、安心,在混乱的环境中形成秩序;还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提供私密空间,使人在沉闷的环境中感到轻松。

医院建筑于其它类型的建筑是迥然不同的,医院建筑必须提供安心、舒适、人性化及优质的诊疗服务。

1人性化的启示
国内传统的医院,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只能满足起码的抢救、门诊、住院治疗等最为基本的使用要求,造成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医院产生了一种“杂乱无章、拥挤不堪”的不好印象,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从患者身心出发来考虑,达到“医院就像家庭”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医院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因此我们应通过以下几点来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医院环境:
①通过合理的总平面布局设计,有效组织车流、人流,尽量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时间消耗,也可减轻其精神压力。

②其次,充分利用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相关条件,为患者创造一个治疗、休养的宜人室外环境。

③合理组织室内公共空间,改变以往严肃、冷峻的形象,使患者忘却自己置身医院中,从而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

④各功能科室的合理布局,方便患者,充分考虑病人的隐私权,以及医院标识系统的合理设计等。

2 情感化的启示
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尽量多的自然采光及通风的考虑,以及通过运用景观灯光设计(人工采光)创造良好的视觉光环境。

各种色彩的合理运用,同样起到装饰环境,活跃环境的作用。

背景音乐的衬托,有时也能使环境变得轻松愉快。

另外,艺术性造型的运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尽各种手段来创造出一个怡人的、适合病人休息的舒适环境,是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应当大力提倡的。

吸引人的要素包括有趣的景观、各式各样的空间、雕塑及壁画、休闲和阅读区域等,都能营造令人愉悦和友善的建筑氛围。

另外,色彩设计会对室内外环境产生戏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蓝色令人感到轻松,绿色令人感到平静,常被用于手术室,黄色令人感到欢快,红色充满刺激。

医院建筑应积极的迎合使用者的需要,在设计室内外空间时,为达到不同目的应精心挑选和运用色彩。

在精神和心理上对于康复过程的贡献,与生理及内外科治疗同样重要。

尤其在情感上,建筑环境应当在促进治疗和减轻疾病压力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医院除了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医疗空间之外,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令人乐于置身其中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