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与甘油果糖降颅压效果比较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是临床上最常选用的降颅压药物,两者各有利弊。
甘露醇是单糖,在体内不被吸收,代谢上无活性,绝大多数以原形从肾脏排出,是渗透性利尿剂。
它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脑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脑组织体积相对缩小而达到降颅压目的,降颅压速度快。
快速静脉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降颅压作用,30~60分钟达到高峰,可维持3~8小时,半衰期为100分钟。
因此,根据病人病情每日可用3~6次,每次用量按0.25~1.0g/kg酌情给药(250ml含50g)。
甘露醇最大的副作用是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同时由于影响水电解质的重吸收,大量电解质从尿液中丢失,使血电解质发生紊乱。
对立即需要降颅压的病人,如果没有肾功损害和心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应首选甘露醇。
甘露醇可迅速发挥降压效果,对急性脑疝的抢救非常有效,但停药后会很快出现反跳(颅内压又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需要重复使用。
由于甘露醇必须快速滴入才能发挥降颅压疗效,对一些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以给1/3或1/2量的甘露醇,但降颅压作用的持续时间可能会相应缩短。
甘油果糖为高渗性脱水药,为一种复方制剂,与甘露醇相比,本药起效慢,注射后(0.59±0.39)h颅内压开始下降,2h左右达高峰,降颅压可持续(6.03±1.52)h,比甘露醇约长2h。
治疗脑水肿时每次250ml(含甘油25g,果糖12.5g,氯化钠2.25g),1~2次/d。
甘油果糖不增加肾脏负担,一般无肾脏损伤作用。
甘油果糖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还能参与脑代谢提供热量。
由于甘油果糖起效慢,紧急需要降颅压的情况难以奏效,但它作用时间长,无反跳现象,可以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甘油果糖适用于有心功能障碍不能耐受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伴有肾功损害、不需要立即获得降颅压挽救病人生命的紧急效果。
通过渗透性利尿药物降颅压是有一定限度的,临床医生不要机械地死搬硬套。
降颅压还有许多办法,例如:抬高床头、过度呼吸都可能达到短暂的降低颅内压作用。
甘油果糖注射液

甘油果糖注射液
高渗脱水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颅内压增高,目前常用的高渗脱水剂有: 20% 甘露醇注射液、 10% 甘油果糖注射液等。
甘露醇因其脱水作用快而且确切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近年来因其过度利尿作用引起电解质紊乱和反跳现象特别是急性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的频繁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警惕。
据报道甘露醇导致急性肾损害占我国药物所致肾衰的第三位。
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与甘露醇相当或略强,利尿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甘露醇。
10%甘油果糖注射液已于1993年在我国批准上市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
经大量临床验证,10%甘油果糖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肾损害,改善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
【特性】1.平稳降低颅内压,作用迅速而持久; 2.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可供给能量; 3.改善脑血流量和脑代谢; 4.耐受性好; 5.不易结晶,使用方便。
【品种优势】1.与临床传统用药—甘露醇注射液相比: 2.无“反跳现象”; 3.不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 4.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甘露醇; 5.更适合老年患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市场优势】1.国家医保目录甲类品种; 2.广泛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炎症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的残疾。
目前,针对脑出血的治疗方法还很有限,临床上常常采用保守治疗,即通过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等手段来减轻症状。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是两种常用的脑保护剂,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甘油果糖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主要通过增加尿液渗透压来减轻脑水肿。
甘露醇则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渗透压和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水肿来起到降低脑压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讨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
选取了56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独应用甘油果糖的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脑压、脑循环和神经功能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脑压明显下降,脑循环灌注改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治疗组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较轻。
通过以上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甘油果糖能够有效降低脑压和炎症反应,甘露醇则能够进一步降低脑压和改善脑循环。
两者的联合应用能够相互增强疗效,并且能够降低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有望成为脑出血治疗的新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是一项临床观察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观察到的结果。
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密切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脑血管病对比分析

16 出现 头痛 、恶心症状 ,3 例表现 为意识 障碍 ,1例有 偏瘫 0例 6 8
现象 ,l例失语。 6
1 . 3治疗 方法
成为威胁 我国老年人 身体健康和生 活质量的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疾病 。 由此此病 的病
死率和 致残率 高 ,并发症 多 ,统 计显示有 近 3 患者丧失劳 动能力 , / 4 有1%长期卧床或住 院,23 6 /需人帮助料理生活 ,只有 1% ̄0 0 2%的患者
中国医药 指南21年7 卷 第1期 G i C i Mec eJ 00 月g 8 9 u ef h a d i , do n in u
!0 ! : v1 ! !
临床研究 l17 2
甘油果糖 与甘露醇治疗脑血管病对 比分析
陈 良坤 【 要】 目的 通过 对 比治 疗 ,分析 甘 油果 糖和 甘露 醇 治疗脑 血 管病 的 效果 及对 肾功 能 的影 响 。方 法 将 16 脑 血 管病 患者 分为 3组 , l 摘 7例 组 为单 纯甘 露醇 组 6 例 , 『组单 纯甘 油果 糖组 5 例 , 『组 甘露 醇 +甘油 果糖 组 5 例 ,均 治疗 2周 ,观 察其 疗 效及 不 同时期 对 肾功 能损 1 I 7 l l 8 害情 况。结 果 3组 均能起 到一 定疗 效 ,总有 效率 分别 为 8 . %、 59%、 1 8 ,肾功 能损 害发生率 1. %、5 6 5 6 8. 2 6 9. % 3 83 0 . %、3 5 2 . %。结论 3种 4
脑血管病 是由各种脑血 管病 变所 引起 的脑部病变 ,临床表现 为脑 部 出血 性或缺血性损 伤,发病主要集 中在 中年 以上 人群 ,严重 的可导 致意 识障碍或肢体瘫痪 ,是致残 、致死 的主要疾病 之一。临床多 应用 甘露醇 脱水剂进行治疗 ,以达到 降低颅 内压 ,改善脑 水肿的效果 ,但 其对 肾功能损 害明显的报 道不断增 多…,成为 临床研究 的热点 问题 。 湘 乡市第二 人民医 院为寻找更 为安全 可靠 的方式 ,通 过3 治疗方法 种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哪个降颅压更好?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哪个降颅压更好?对于颅内病变或脑外伤的患者,常常需要通过降颅压治疗以防出现颅内压迫、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降颅内压药物包括甘露醇和甘油果糖。
那么,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相比,用哪个降颅压更好?孰优孰劣全面对比1.药理作用甘露醇具有组织脱水作用,不易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因而提高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包括眼、脑、脑脊液等)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运,从而使组织脱水,降低水肿,降低眼压、颅内压以及脑脊液容量和压力。
甘油果糖由于高渗,静脉注射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低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眼压和脑脊液及压力。
所以两者均能有效降低颅内压。
2. 不良反应甘露醇常见水和电解质紊乱、寒战、发热、排尿困难、血尿、血栓性静脉炎、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头晕、视力模糊、口渴、渗透性肾病;甘油果糖常见瘙痒、皮疹、头痛、恶心、口干、溶血。
综上,甘油果糖不良反应小,经肾排泄少,肾脏负担小,因此肾功能不全病人亦可应用,且对肾功能损害性明显低于甘露醇,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老年动脉硬化及隐性肾脏损害的病人。
3. 治疗效果甘油果糖起效较甘露醇缓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血栓、脑内出血等脑病,能更有效地改善脑梗塞后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具有改善微循环、安全有效降低颅内压的特点。
对原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来说,使用甘油果糖比使用甘露醇更为有利,尤其适合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甘油果糖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生成CO2和水排出体外,对于需长期脱水或伴肾功能损害的脑转移瘤患者更为适用。
甘露醇发挥降颅压效应的时间、降颅压高峰出现时间比甘油果糖快,适用于急诊抢救大面积脑梗塞、合并出血的脑梗塞致急性颅内高压,或发生脑疝的危急情况。
4. 价格经济甘油果糖价格高于甘露醇。
研究结果显示,甘油果糖联用甘露醇与单用甘露醇相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且两药联用还能可避免甘露醇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是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可以通过调节血浆渗透压,减少脑水肿和颅内压。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的效果,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0年至202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6例,男性4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6岁。
根据入院时间的顺序,将患者分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组(28例)和单独使用甘露醇组(28例),每组均有相同数量的男性和女性。
两组患者入院时,进行头颅CT扫描评估,测量患者的颅内压。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组在给予排尿前先静脉注射甘油果糖250毫升,然后进行甘露醇滴注治疗,甘露醇剂量为1g/千克体重。
单独使用甘露醇组只进行甘露醇滴注治疗,剂量同样为1g/千克体重。
观察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变化、生理指标、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下降,平均降低了10mmHg,而单独使用甘露醇组降低了8mmHg,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但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组的生理指标改善更好,尿量明显增多,肾功能也得到改善。
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
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生理指标,但对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不明显。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的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治疗脑出血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但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以验证治疗效果。
甘油果糖注射液和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脑 梗 死 的诊 断标 准 … , 接 受 头 颅 C 或 头 颅 MR 检 查 , 并 T I 排
除颅 内 出血 。 并 符 合 ① 起 病 在 2 以 内 ; 颈 内 动 脉 系 受 4h ②
累、 识清楚 、 功能正常 ; 病侧肢体肌 力 2 意 肾 ③ ~4级 。将 全 部
脑 梗 死 后 脑 水 肿 的 发 生 常使 颅 内 压 升 高 , 高 的颅 内 压 升
力 一 方 面 进 一 步 妨 碍 脑 灌 流 使 梗 死 灶 扩 大 , 一 方 面 直 接 影 另
2 1 2组 治疗 前后 神 经 功 能 评 分 .
见 表 1 。
表 1 2组 治 疗 前 后 神 经功 能缺 损评 分 ( ±S分 ) ,
12 治疗方法 .
甘 油 果 糖 组 予 甘 油 果 糖 注射 液 2 0mL静 脉 5
滴 注 , ~2次 / ; 露 醇 组 予 甘 露 醇 15mL静 脉 滴 注 , ~ 2 1 d甘 2 1
脱水降颅压作用 , 又有脑保 护、 清除 自由基等作 用 , 故在脑梗
死 治疗 中 发 挥 着 极 为 重 要 的作 用 。甘 露 醇 作 用 迅 速 且 较 强 , 但 降颅 压持 续 时 间 较 短 , 反 跳 现 象 , 量 输 入 易 损 害 肾 功 有 大 能 , 容 易 扰 乱 体 内水 、 解 质 平 衡 I 。大 量 甘 露醇 在体 内不 且 电 3 ] 被 吸 收 ,0 以上 需 经 肾脏 排 泄 , 引 起 渗 透 性 肾 病 或 甘 露 醇 9% 可 肾病 而 发 生 急性 肾 功 能 衰 竭 。 因此 老 年 患 者 应 慎 用 , 功 能 肾 不 全 者 不 能 使 用 甘 露 醇 。除 了 尽 量 减 少 甘 露 醇 的 用 量 , 格 严 控 制 用 药 时 间等 措 施 之 外 , 组 结 果 提 示 采 用 不 同 方 法 脱 水 本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p a r e t h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o f ma n n i t o l a n d g l y c e i r n f r u c t o s e i n he t t r e a t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a n d
e x p e r i me nt a l ro g u p Wa S 9 6 . 6 7 %, wh i c h wa s b e t t e r t h a n ha t t o f c o n r t o l ro g u p( P < O . O 1 ) . T h e n e r v e f u n c t i o n a l s c o r e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Wa S b e t t e r t h a n
To Co mpa r e t he Cur a iv f e Ef fe c t o f Ma nn i t o l a nd Gl yc e r i n Fr uc t o s e a n d i t s I n l f ue nc e o n Re n a l Fun c t i o n GU AN Zh e n b i n, J i l i nn e u r o p s y c h i a t r i ch o s pi t a l , Si pi n gJ i l i n 1 3 6 0 0 0 , Ch i n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降颅压效果比较
对于颅内病变或脑外伤的患者,常常需要通过降颅压治疗以防出现颅内压迫、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降颅内压药物包括甘露醇和甘油果糖。
那么,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相比,用哪个降颅压更好?
1. 药理作用
甘露醇具有组织脱水作用,不易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因而提高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包括眼、脑、脑脊液等)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运,从而使组织脱水,降低水肿,降低眼压、颅内压以及脑脊液容量和压力。
甘油果糖由于高渗,静脉注射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低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眼压和脑脊液及压力。
所以两者均能有效降低颅内压。
2. 不良反应
甘露醇常见水和电解质紊乱、寒战、发热、排尿困难、血尿、血栓性静脉炎、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头晕、视力模糊、口渴、渗透性肾病;甘油果糖常见瘙痒、皮疹、头痛、恶心、口干、溶血。
综上,甘油果糖不良反应小,经肾排泄少,肾脏负担小,因此肾功能不全病人亦可应用,且对肾功能损害性明显低于甘露醇,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老年动脉硬化及隐性肾脏损害的病人。
3. 治疗效果
甘油果糖起效较甘露醇缓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慢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血栓、脑内出血等脑病,能更有效地改善脑梗塞后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具有改善微循环、安全有效降低颅内压的特点。
对原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来说,使用甘油果糖比使用甘露醇更为有利,尤其适合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甘油果糖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生成 CO2和水排出体外,对于需长期脱水或伴肾功能损害的脑转移瘤患者更为适用。
甘露醇发挥降颅压效应的时间、降颅压高峰出现时间比甘油果糖快,适用于急诊抢救大面积脑梗塞、合并出血的脑梗塞致急性颅内高压,或发生脑疝的危急情况。
4. 价格经济
甘油果糖价格高于甘露醇。
研究结果显示,甘油果糖联用甘露醇与单用甘露醇相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且两药联用还能可避免甘露醇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
因此,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联用两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综合分析合理选用
1. 甘油果糖、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缓解以及水肿减轻的情况,但是相比之下甘露醇效果更优。
2. 甘油果糖对比甘露醇能更有效地改善脑梗塞后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具有改善微循环、安全有效降低颅内压的重要作用,但也发现甘油果糖发挥降颅压效应的时间、降颅压高峰出现时间比甘露醇晚,故
在急诊抢救大面积脑梗塞、合并出血的脑梗塞致急性颅内高压,或发生脑疝的情况下,甘露醇作用,则优于甘油果糖。
3. 甘油果糖能减少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几率,这对原有肾功能损害的脑梗死患者来说,使用甘油果糖注射液比使用甘露醇更为有利,尤其适合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4. 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来评价总体疗效,采用甘露醇降颅压效果与甘油果糖相同,但甘油果糖发挥作用的时间、降低颅压高峰出现的时间比甘露醇要晚,而甘油果糖对肾功能损害性明显低于甘露醇。
5. 甘油果糖注射液治疗脑转移瘤引起颅内压增高比常规使用甘露醇降颅内压疗效较好,且维持时间长,副反应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对脑转移瘤引起颅内压增高病人使用甘油果糖注射液进行降低颅内压疗效显著。
6.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合用药减少了甘露醇的用量,也就相应地降低了甘露醇的不良反应。
水肿高峰期使用半量甘露醇脱水治疗,5 天后改用甘油果糖继续脱水治疗 5~10 天,既可迅速缓解高峰期颅内高压,也可避免甘露醇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也是一种治疗上的选择。
7. 对于出血量较大且有肾功能不全者,可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交替静滴,这样有利于减轻肾损害;在水肿回收期一般均可用甘油果糖替代甘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