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初学指法_笛子指法练习方法

笛子初学指法_笛子指法练习方法我们在学习笛子的时候通常都会先训练自己的手指,那么笛子初学指法有哪些?下面店铺整理了笛子初学指法,供你阅读参考。
笛子初学指法:动作要求第一点,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松,不能僵硬。
这样,才能做到手指动作灵活、均匀、迅速、持久。
?第二点,手指要求要有弹性,并保持一定力度,这样按闭音孔时才能紧密不漏气。
手指抬起时,则需要迅速放松。
?第三点,开放音孔时,手指一般不宜抬得过高。
如果抬得过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离会加大,动作不能迅速完成,肯定会影响演奏速度。
同时,也不宜过低,过低则影响发音的音准和音量。
一般来说,手指抬起时,距离音孔二至三公分为宜。
如果演奏速度较快,音符时值较短因而音符变化较快较多的乐句时,手指抬得应稍低;而演奏速度较慢,音符时值较长的乐句时,手指则应适当抬高。
将箫的所有音孔全按住所发出的最低音叫做“筒音”。
箫的调(或者说什么调的箫)标在第三孔上。
第三孔的音作为这个调主音1。
筒音作为5,那么开第一孔就是6,以此类推,第二孔为7,第三孔为1。
第三孔旁边标一个英文字母G,就是G调的箫。
第三孔旁边标着F,我们说这支箫是F调的。
第一孔下面标着的音是筒音。
第三孔是G,筒音是D,D音是G调的5。
第三孔是F,筒音是C,C音是F调的5。
第三孔是A,筒音是E,E音是A调的5。
推算的方法,第三孔为1,下行四度为5,正好是筒音。
我们习惯上以筒音的唱名,区别于不同的指法。
筒音5指法是最常用的指法,也是本调指法。
因此,要相当熟练地掌握筒音5指法是学习吹箫的关键所在。
我们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编写这本《教程》以使朋友们能够循序渐进,通过练习,达到一定水平。
通过指法表可以看出,中音区4、5和高音区4、5这四个音都有两种指法。
在做指法练习时,两种指法都要练,熟练以后,吹奏乐曲时怎么方便,哪种指法顺手,就用哪种指法。
练习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时,开始要放慢速度,然后逐渐加快。
不是一遍练习里面由慢渐快,而是一种速度保持从头到底,然后第二遍时再换另一种速度。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各种调的指法

笛子各种调的指法
笛子是一种常见的中国传统乐器,有很多不同的调法和指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笛子调法和对应的指法:
1. 竹笛的指法
- 中音:下下下下下上上(12345678)
- 高音:下下下下下上上上(123456789)
- 低音:下下下下下下上(1234567)
2. 洞箫的指法
- 中音:下下下上上下下下下(12346678)
- 高音:下下下上下上下下下上(1234512367)
- 低音:下下下下下上下下下下上上(1234567890)
3. 花竹笛的指法
- 中音:下下下上下上下下下下下(12345123456)
- 高音:下下下上下上下上下下下上(1234561234567)
- 低音:下下下下下上下下下下下上(123456789011)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指法,实际上笛子的指法非常多样化,可以根据具体的乐曲或演奏风格进行调整和变化。
此外,笛子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和装饰音的指法,如封闭指法、颤音等。
要熟练掌握笛子的各种调法和指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经验积累。
f调竹笛指法表

F调竹笛指法表简介F调竹笛指法表是一种描述竹笛的指法与音乐关系的参考表,每根竹笛的基本指法各有差异。
对于F调的竹笛来说,它通常采用筒音作5的指法,也就是全按为低音5(筒音),其余的孔洞按顺序开放以产生不同的音符。
以下是F调竹笛指法表的详细介绍。
一、F调竹笛的基本指法F调竹笛的指法表是基于筒音作5的指法。
这种指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控制竹笛上的孔洞开放与关闭,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产生不同的音高。
具体来说,F调竹笛的指法如下:1.低音5:全按孔洞,也就是所有的孔洞都被按住,这是竹笛的最低音。
2.低音6:放开第一孔,也就是最靠近吹孔的孔洞,其余的孔洞按住。
3.低音7:放开第二孔,第一孔按住,其余的孔洞按住。
4.中音1:放开第三孔,第一、二孔按住,其余的孔洞按住。
5.中音2:放开第四孔,第一、二、三孔按住,其余的孔洞按住。
6.中音3:放开第五孔,第一、二、三、四孔按住,其余的孔洞按住。
7.中音4:放开第六孔,有两种指法,一种是只放开第六孔,其他全按住,另一种是第一、四、六孔按住,其他放开。
具体使用哪种指法,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和个人习惯来选择。
此外,对于中音5以上的高音部分,其指法也有特殊之处:1.中音5:指法同低音5,但气息不同,需要更急促的气流才能吹响。
2.中音6:放开第一、二孔,其余的孔洞按住。
3.中音7:放开第一、二、三孔,其余的孔洞按住。
4.高音1:放开第一、二、三、四孔,其余的孔洞按住。
5.高音2:所有的孔洞都放开,这是竹笛的最高音。
6.高音3:只保留第一孔,其余的孔洞都放开。
二、F调竹笛的吹奏技巧除了掌握基本的指法外,要想吹奏好F调竹笛,还需要掌握一些吹奏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在吹奏时,嘴唇应保持放松,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音色。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
关于笛子演奏的指法和定调

[分享]关于笛子演奏的指法和定调。
(内附笛子专用转调表!)发表于:2009-9-13 23:37:00首先打个比方,来简单说明一下转调的原理。
5 6 7 1 2 3 4 5 6 7 1 2线段甲:---------------------------------------------------2 3 4 5 6 7 1 2 3 4 5 6线段乙: --------------------------------------------------现在给你一把十厘米量程的尺子,要分别量出甲乙的长度。
甲能量出来,难道乙就不能量出来吗?量乙的长度,当然不能从甲的端点开始量,而是把尺子移到乙的端点量。
转调也是一样,筒音作5,就相当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甲的左端点;筒音作2,就相当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乙的左端点。
尺子本身并没有变长,只是根据需要来选择起点罢了。
===================================================== =========不久前犯了个非常低级的错误,想起来就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一直以为自己还知道一点的,结果居然说了“升E调”这个词。
汗啊汗!再看论坛里面,很多乐友前辈也都说了不少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迅歌精心编辑的基本乐理知识帖子就非常详细,真的是耳提面命了。
可是很多乐友貌似有畏难情绪,遇到“乐理”两个字就看不下去。
先贴上迅歌的帖子链接:(点击进入)强烈建议初学者先学习简谱基础知识另外再补充一些关于转调的乐理知识:C调笛子开123孔按456孔吹出来的音,就是钢琴上的中央C,所以C调第三孔附近要标个C的符号。
C调笛子筒音作5的时候,开123孔吹出来的音就作1,而这个音的音名是C,所以C调笛子筒音作5就是1 =C的调。
钢琴上,CDEFGAB,他们对应的唱名就是1234567。
就类似音阶有低音中音高音(123456712345671234567),正式地说,音名应该是…………C2、D2、E2、F2、G2、A2、B2//C1、D1、E1、F1、G1、A1、B1//C、D、E、F、G、A、B//c、b、e、f、g、a、b//c1、b1、e1、f1、g1、a1、b1//c2、d2、e2、f2、g2、a2、b2…………依此类推我们经常说的大G调笛子,其实就是指的G1调;我们所说的小c调笛子,就是说的小写的c调。
笛子音调对应指法

笛子音调对应指法
笛子的音调与指法对应关系如下:
1. 吹1音时即do,松开右手三个手指,左手全部按住。
2. 吹2音时即re,指法保持1音时的姿势,再松开左手无名指。
3. 吹3音时即mi,指法保持吹2音的姿势,再松开左手中指,即只按住左手食指。
4. 吹4音时即fa,只用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按住,其余全部放开;或者按住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以及右手食指吹。
5. 吹5音时即so,两只手的手指全部按住或者只松开左手食指,其余全部按住。
6. 吹6音时即la,只松开右手无名指,其余手指全部按住。
7. 吹7音时即xi,手指按法保持6音,松开右手中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音调与指法的对应关系可能因笛子类型、调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笛子演奏家或查阅笛子演奏教程。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
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
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
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
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
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 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
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
笛子转调指法一览表

笛子转调指法一览表
笛子转调指法一览表是一种乐器指法图,用来显示笛子在不同调式下的指法和音阶。
由于笛子是一种变调乐器,可以通过改变吹孔、控制气流来调整音高,所以在不同调式下,吹奏笛子的指法和音阶也会有所变化。
以下是常见的笛子转调指法一览表,以C调五孔笛为例:
C调指法(原调):
1. O O O O O(吹孔状态)
2. 1 2 3 4 5(吹孔顺序)
3. C D E F G(音阶)
D调指法(上行1个全音):
1. O O O O O
2. 1 3 4 5 6
3. D E F# G A
E调指法(上行2个全音):
1. O O O O O
2. 1 4 5 6 7
3. E F# G# A B
F调指法(上行3个全音):
1. O O O O O
2. 1 3 4 6 7
3. F G A Bb C
G调指法(上行4个全音):
1. O O O O O
2. 1 3 5 6 7
3. G A B C D
A调指法(上行5个全音):
1. O O O O O
2. 1 3 4 6 8
3. A B C# D E
B调指法(上行6个全音):
1. O O O O O
2. 1 4 5 7 8
3. B C# D# E F#
注意:上述指法表中的数字表示不同吹孔的指法,O表示该孔被堵住,音阶表示对应的音调。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转调后,笛子的指法形式基本保持不变,但实际吹奏时的气流控制和音准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调式进行调整和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
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
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
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
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
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
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
我们把笛子的风格简单地分成了两个大块:南方和北方。
我们知道不同风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调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调子以G调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冲力,所以G调梆笛善于表现北方音乐的豪爽感,而且又比较适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当然,同样作为梆笛的小F、A调也很适合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
南方笛子的调子以D调以下(比如C、B、bB、大A、大G、大F等)居多,大多善于表现委婉和悠闲,所以讲究声音浑厚,具有共鸣感,D调以下曲笛也比较适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颤、打、叠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区的感觉较梆笛更为厚实。
再来说说不同的曲子应用的笛子的调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配什么调子的笛子,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
除了以上说过的南北两派风格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现恬静的、舒适的风格,同样可以用D调来衬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刘管乐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鸽》就是以D调笛子全按作2(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乡》就是以C调笛子全按作2(1=F)演奏的,也别有风味,另外,南派代表陆春龄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和2(再加上C调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驰在草原上》则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演奏的。
也就说,选用不同调子的笛子与曲子本身没有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响着笛子在曲子中的调子呢?大约有三点,第一,是曲子本身的音域,比如曲子的最高音或最低音超过了全按作5时的常用音域,那么我们就用转调使曲子的音域满足笛子的需要,比如《鹧鸪飞》中最低音为低音2,用全按作5就无法演奏低音区了;第二,是曲子的情绪,如果曲子的风格很活泼,又富跳跃感,那么我们不妨选用梆笛类的笛子,如果曲子的风格很平静很抒情,又富诗意,那我们不妨选用曲笛类的笛子,比如用曲笛演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就会发现情绪总是上不去;第三,是适合笛子的技法表现,比如《山村迎亲人》中有飞指的技法,换作其它的指法(调子)就是不能达到效果。
相信只要灵活运用指法和调子,不管是演奏什么曲子都会变得应曲而宜、得心应手、效果更加。
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笛子的指法和调子就如以上所说。
现在从广义的角度去试着分析一下。
大家知道的指法有全按作5、1、2、6、3等,但还有些不常用的调子,就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实际上,可以说只要是12平均律里的,理论上都能作为笛子的调子,这和中国古代所说的5声音阶和近代的7声大相径庭,12平均率,是我国的首先研究发明的,古时的编钟就是12平均律的,还有历史上有传说明朝的一位朱姓人士发明了12平均律的计算方法。
一个八度内有6个全音,而12平均率则把这6个全音细分成了12个等分,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常用的12345671,又在其中加了中间的变化音,每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原来全音之间关系的一半,12平均率是这样分配的:1--#1(b2)--2--#2(b3)--3--4--#4(b5)--5--#5(b6)--6--#6(b7)--7--1刚好12个等分(其中3和4之间本来就是半音程关系即小2度,所以中间没有变化音)。
我们学习笛子,刚开始都是新学会全按作5(筒音作5),随后,又分别根据过程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学习全按作1、2、6、3,这些是笛子最常用的调子,但却还不是最完善的,曹文工首先突破了笛子的调子极限,运用全按作7写了他的中期作品《买西莱普》(由李增光演奏),这首及附西域风情的曲子,不管是从作曲角度还是演奏角度来说,都已经踏入了笛子高难度转调曲子的新境界,同时,我国著名笛子研究者曲祥、曲广义也编辑了一本《笛子高级练习曲选》,其中有许多指法都是不拘泥于本身的运用,而是以12平均率的感觉为基础,比如通过移植后的单簧管奏鸣曲([德]兴德米特曲),用筒音作1的指法,但其有的地方产生的效果却根本没有全按作1的感觉,倒象全按作7,或者说它没有固定的调子,只是围绕着它的基本调性在不停地转调。
在《笛子高级练习曲选》中,象这样的例子,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外国的曲子里,比如我国现在作曲家潭小麟写的《离别》,他力图将现代作曲理论和技法,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离别》是他留美时为郭沫若谱写的歌曲的主旋律,全曲使用了十二音,却具有五声调式色彩:第一句为D(2)商,第二句为F(4)(zhi),第三句为降E(降3)宫,第四句为降E(降3)商,第五句为D(2)商,第六句为A(6)羽,第七句为#F(#4)羽,最后为G(5)商,也就是说,虽然整首曲子是全按作5的,看来很简单,却又不能按照五声或7升音阶的感觉去理解。
所以笛子的调子是不能定死在常用指法和调子里的,应该随音乐的需要而变化,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指法和调子里发挥笛子自身和演奏者的无限可能性。
关于笛子转调知识的一些补充,也就是关于基本的音程关系的一些知识。
我们想要了解的是转调后要确认是全按作什么,就试着看看本文吧。
以前,有过有识之士用图示法来推敲转调确定,这样的方法对于初学者确实是方便可行的,但是,随着我们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知识的求欲,以及笛子水准的各方面的成长,我们必须知道其中的原理,即:不同笛子的转调为什么是这样转?根据是什么?这就必须结合音程关系一起来分析了。
首先说音程关系,是一门乐理知识。
各位可以看下图中的钢琴键盘,不管朋友们是否熟悉,我都说一下,键盘中的CDEFGAB都是音名,那么通常也就是对应我们所知道的1234567,那么,从左边开始的一个C到右边的一个C,称为一个八度,为什么呢?笼统地说,因为其中包含有八度音,从学术上来说,通常一个八度也就是指一个“纯八度”,那么,几度音几度音又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解释起来有点麻烦,但我还是可以试试的:如图,每两个相邻接的键(不管白键还是黑键)之间都是半音关系,为一个“小二度”,相邻接的两个不含有黑键的白键之间也是半音关系,也称为一个小二度,相邻接的两个含有黑键的白键之间是全音关系,称为一个“大二度”;每相邻接的三个音(不能把黑键漏算),也是一个大二度;在键盘上,黑键表示间于两个全音之间的音,也就是说,C往右看相邻接的一个黑键是念作“升”C,写作#C(在写的时候#是左上标),那么,又因为从D往左看相邻接的一个黑键,和C往右看相邻接的那个黑键属于同一黑键,所以,我们又可以称这个音念作“降”2,写作b2(在写的时候b是左上标),也就是说,#是升号,b是降号;以此类推,D和E之间的音是#D或者bE……如果要问在曲子中这个黑键具体读作升还是降,那就牵涉到作曲家赋予该曲子的“调性”了,“调性”超出了我们研究的这个课题的范围,所以我在这里不再多作解释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些关于乐理知识的其它资料。
以上是必要的提示。
现在长话短说,一个八度中所有的音程关系是怎么样分配的呢?基本的,音程关系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小二度(例:3和4之间)<大二度(例:1和2之间)<小三度(例:3和5之间)<大三度(1和3之间)<纯四度(例:1和4之间)<增四度(例:4和7之间)<减五度(例:低音7和中音4之间)<纯五度(例:1和5之间)<小六度(例:中音3和高音1之间)<大六度(1和6之间)<小七度(2和高音1之间)<大七度(例:1和7之间)<纯八度(例:中音1和高音1之间),当然,八度音程关系并非最大跨度的音程关系,但由于九度音以上构成的和弦(九和弦以上)不常用,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那么任意两个音之间要确定是几度音关系有什么好方法吗?有方法:首先,我们可以先数两个音中包含几个音,包含几个音就是有几度音,然后的关键就是看两个音之间有没有黑键,由此来确定是大音程还是小音程关系。
比如3和4之间,包含3、4两个音,因此我们首先可以确定是一个二度音程关系,从键盘上来看,因为当中没有黑键,所以确定是小二度关系;1到2之间包含1、2两个音,是一个二度音程关系,再从键盘上来看,因为1和2当中有个黑键(即包含了一个半音),所以是一个大二度;3和5之间有3、4、5三个音,我们可以确定是三度音程关系,那么它究竟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呢?我们还是从键盘上来看,因为3和5之间只有一个黑键,所以是小三度关系;再比如1和3之间,我们可以数,其中包含三个音,即1、2和3,那么首先确定它是一个三度音程关系,从键盘上来看,它们之间有两个黑键,所以可以确定是大三度;1和4之间是包含四个音,也就是说是四度音程关系,那么,因为从键盘上来看,它们之间有两个黑键,所以是纯四度,再来看4和7之间,虽然同样包含四个音,但由于它们之间有三个黑键,所以是增四度;以此类推,1和5之间包含五度音,它们之间有三个黑键,所以是纯五度,低音7和中音4之间同样包含五个音,但是它们之间只有两个黑键,所以我们说它们是减五度;中音3和高音1之间包六个音,所以是六度音程关系,由于其中有三个黑键,所以是小六度,1和6之间同样包含六度音,但是却含有四个黑键,所以是大六度;中音2和高音1之间是七度音程关系,但其中含有的黑键数是四个,所以是小七度,而1和7之间同样是七度音程关系,但其中含有五个黑键数,所以是大七度;纯八度,没得说,就是一个八度的关系,比如中音1和高音1之间,中音2和高音2之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