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下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八下历史知识点1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政府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过程: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3、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概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知识点1陆、海、空军的建设陆军:新中国成立后,由单一兵种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此后相继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1974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xx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空军: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飞机由从国外购买到仿制再到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改革开放后,空军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知识点2导弹部队的发展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主要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

xx年,该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知识点3新时代强军之路xx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军队改革取得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知识点1陆、海、空军的建设陆军:新中国成立后,由单一兵种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此后相继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知识点一:明清帝国的兴替(1)明朝建立:朱元璋(2)【明初统治措施及作用】:i)政治:强化皇权:①废丞相②创内阁③设厂卫特务机构ii)经济:经济恢复发展:①奖励垦荒②轻徭薄赋③提高手工匠身份iii)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3)明朝强盛的表现:①朱棣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又一强盛时期。

②【郑和下西洋】: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4)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闯王)】·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支持?·因为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起义军赈济贫穷,“平买平卖”等措施得到农民的支持,从而迅速发展。

(5)清朝建立:女真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皇太极改族名“满州” 改国号为“清”清初各民族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制止社会经济倒退,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社会经济发展。

■知识点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抗倭——戚继光——日本海盗——东南沿海(2)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熟记P5 图5-4,已备考查)【设立台湾府作用】: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3)雅克萨之战——中俄(4)明:防御政策(明长城作用):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长城北部的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

(5)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新疆!新疆!新疆!)★(6)清:★【怀柔政策】★修承德避暑山庄、喇嘛庙。

作用:接见……联络感情,加强民族感情,以巩固统治。

【一系列措施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知识点三:农耕文明的繁盛【农耕文明达到鼎盛!】(1)农业:①精耕细作②新品种(甘薯、玉米)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因人口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八年级历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八年级历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12/7/2021
第十页,共十四页。
1
2
3
4
5
6
4.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越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
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
B
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消灭
解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人民解放军开始
邓小率平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 的壮举。 大别山
的序幕。
战略进攻
12/7/2021
第五页,共十四页。
12/7/2021
第六页,共十四页。
【问题】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探究:(1)大别山具有重要(zhòngyào)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
弱的地区。
请完成: (1)材料中的“第二年”指哪一年? (2)“内线”“外线”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举出解放军执行上述方针的例子。
参考答案:(1)1947年。 (2)解放区;国民党占领区。
(3)刘邓大军(dàjūn)挺进大别山。
12/7/2021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陈毅
的方针(诱fān敌gzh深ēn入g),(主yòu动d撤í shēn rù)

,转战延陕安北。
2.结果:西北野战部队在
解陕放甘区宁的重点进攻。
彭德怀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_________
12/7/2021
第三页,共十四页。
一二三
二、孟良崮上火如潮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
陈、毅(chén yì) 等指挥粟下裕,在山东________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课件)-【核心素养新教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复习课件 (部编版)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课件)-【核心素养新教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复习课件 (部编版)

五大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
部队
新格局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既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体现,也为我国社
认识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筑起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核心考点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出去
意义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使联合国具有了普遍性和权威性
核心考点6-中美建交
背景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中 国面临苏联的威胁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
影响 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
(2022年山东临沂)“尼克松及夫人 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 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 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 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 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 “新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23
史课 程标 真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 精选最新中考试题 题 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
准 演 伍 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 1、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3、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

4、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

5、导弹部队的发展:导弹部队时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分别是什么?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在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在中、印、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955年,众多非亚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指明注意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针对帝王注意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列举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⑴周恩来在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⑵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一致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⑶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⑷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新课标核心素养复习-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新课标核心素养复习-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1.历史解释: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关系,初步形成历史概念。 2.时空观念:能够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重要事件、人物、关系。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探究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新成果。 4.家国情怀:通过阅读教材,学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事业发展,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培 养爱国主义情感。 5.唯物史观:能够理解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任务 确打击任务
知识梳理
4、新时代的强军之路
(1)新古田会议: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 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五大战区:2016年成立,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3)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4)军队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 新格局。
知识整合
党领导的军队名称变化
知识整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历程
中国导弹部队发展历程
知识整合
“船”见证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
核心素养
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多国海军阅兵活动。中方参阅舰艇和飞机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 新型驱逐舰、战机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其中,受阅舰艇32艘,编为潜 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登陆舰群、辅助舰群、航空母舰群等6个群。 受阅战机39架,编为预警机梯队、侦察机梯队、反潜巡逻机梯队、轰炸机梯 队、歼击机梯队、舰载战斗机梯队、舰载直升机梯队等10个梯队。
水面舰艇部队
潜艇部队
海军航空兵
海军陆战队
知识梳理 3、空军和导弹部队:
组建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课件

有权威的。
——尼赫鲁
成果: 意义: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 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何为“求同存异”
万隆精神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标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20年的变化
根本原因是: 中国国力的增强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
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中美建交与1979 年邓小平访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建交经过: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
C 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科教兴国战略 4.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
A.1953年 B.1955年 C.1971年 D.1972年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标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回顾历史
弱国无外交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国家间的外交:是以国家实力作后盾的 美国没有资格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课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人民海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建成北海、东海、南海舰队;研制多种舰艇(如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组成海军部队的多兵种。

人民空军:人民空军在陆军基础上建立,在抗美援朝中取得辉煌战绩;自行研制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等。

导弹部队的发展
初步建立: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第十五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成立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初期成就;建国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建交;美国等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周恩来首次提出。

周恩来与印度、缅甸领导人一
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的变化完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历史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的万隆。

主要内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历史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十六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背景条件: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基本过程: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历史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基本过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重大意义: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时间地点:2001年10月,上海。

主要内容: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上海共识》。

主要特点: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