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合集下载

缓释职业倦怠做幸福人民教师

缓释职业倦怠做幸福人民教师

缓释职业倦怠做幸福人民教师时间步入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提速,竞争日趋激烈。

外部环境的压力,使人们的心理承受力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教师职业所承受的压力徒增。

如何缓释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应激的外部环境,作为个体的教师基本无力企及。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调适个人的心理状况。

我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总结出八条办法,说出来与同仁共勉。

一、情绪宣泄法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都是沿途开满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

有时会产生消极、郁闷、愤懑等不良情绪。

每当我心绪不佳临界极限时,常会找一个无人的地方或大声呐喊,或高声歌唱,或摔砸物品来宣泄释放自己的情绪,化解胸中块垒,且每每奏效。

之所以要找无人的地方,一是不能影响别人,二是专注发泄,不受影响,三是别被人误解为精神病之类。

要以不具攻击性、不损害别人为原则。

据说,国外就有专门供人们发泄情绪所设置的场所。

诸如砸玻璃、摔碗盆之类。

我们不妨也来个“洋为中用”。

二、避实就虚法这虽是兵法上的一个术语,但用在化解倦怠的心理上也大有裨益。

比如我们在接受一项棘手的任务,碰到一个久攻不下的难题,遇到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等情况时,往往会产生焦躁、焦虑、焦急等情绪,有时会寝食难安,有一种山穷水尽的感觉。

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不一味地去硬碰硬,可以暂时放下这个烫手的山芋,采取迂回战术,避实就虛,避重就轻,避其锋芒,“曲线救国”,找最佳突破口,不要让自己进入死胡同,常常会产生柳暗花明的效果。

三、注意转移法当受到领导不恰当的批评时,当和同事、邻里发生不愉快时,当学生的行为令你气愤不已时,心情都会产生压抑、郁闷。

这时,如果你一味地钻牛角尖,对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定要论出个是非曲直不可,喋喋不休,纠缠不断,那大可不必。

只能是心情越来越坏,是自寻烦恼。

“吕端大事不糊涂”,我们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我通常的做法是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并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摆脱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教师

摆脱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教师

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地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更加规范,教师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但是有的教师不同程度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的教师存在身心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也就是说,虽然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但职业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下一代健康成长。

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明确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深刻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

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3.在情绪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就会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4.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社会过高的期望2.学校管理的滞后3.学生问题的困挠4.家长过分的苛求5.教师自我发展的困惑(三)哪种教师类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那么,哪种类型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呢?我们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由于自由程度的不同而经历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划分,将教师的职业存在状态分为三种,即以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型,服务杜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型,从对这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的分析,来看看什么样的教师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受害者。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教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

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且工作内容有时重复乏味,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学会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并保持工作激情。

下面是一些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1.寻求支持与同事、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提供给你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你重拾信心和动力。

2.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回顾一下自己成为教师的初衷,思考自己为什么选择教育这个行业,并找回工作中的乐趣和意义。

例如,回忆一下那些与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刻,或者从教学中获得的成就感,这将有助于提升你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3.进行职业发展不断追求学习和进步是克服职业倦怠的关键。

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

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还能提升自信心和满足感。

4.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学生建立互信、尊重的关系是保持教师激情的重要因素。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并尽力去帮助他们。

学生的成功和成长将成为你工作动力的源泉。

5.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克服职业倦怠的重要策略。

安排好工作时间,确保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这样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6.给自己设定目标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可以将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并设定相应的里程碑和措施来实现它们。

达到一个目标时,及时给予自己一些奖励和肯定,增加自我价值感和满足感。

7.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克服职业倦怠非常重要。

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动力。

要积极地看待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8.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策略,互相帮助和支持。

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和困惑,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教师如何防治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罗杏云

教师如何防治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罗杏云

要缓解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必须从教师本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

作为我们个人来讲,在其他客观因素都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最主要的是我们教师本人首先要学会自我排除和调节。

什么是幸福?这是永远没有明确界定的问题,相同的生活境遇,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倍感幸福,充满感恩;有的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

所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它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因此,幸福是可以自己去获得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第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和艰难,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得与失,利与弊总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的工作与其他人的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彩多少,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有没有看到教师工作的优越性并为能当上教师而幸福着。

第二,要认清自己的价值。

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呀!第三、要学会享受教育中的幸福。

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

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

就会让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

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去爱学生,师生共同感受幸福的过程正是和谐教育的价值体现。

第四、享受“爱的幸福”法国小说家雨果曾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我们。

教师拥有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爱戴。

当一个个家长放心地把孩子的手放到我们的手上时,当一个个家长看到孩子健康成长而给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老师好”时……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感觉到硕果累累的喜悦。

第五、掌握一定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压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应主动掌握一些有效释放压力的措施。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消除职业倦怠感的措施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消除职业倦怠感的措施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感在教育领域逐渐凸显,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现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消除职业倦怠感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消除职业倦怠感的措施。

一、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主要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培训机构应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提供更多实用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加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教师的职业自信心,减少职业倦怠感的出现。

二、注重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因此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教师职业倦怠感的重要原因。

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教育系统应加大对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投入。

通过心理交流、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感的重要保障。

教育管理部门应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的自觉自律,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消除职业倦怠感。

四、赋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部分原因是教师感到工作没有进步,缺乏发展机会。

教育系统应赋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包括参加学术研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等。

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从而减少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消除职业倦怠感是当下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注重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赋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希望教育管理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感,教育部门应该在培训方面加大投入。

可以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心理学培训,增强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他们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和把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扰。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克服职业倦怠,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如何调整心态,找到并提升作 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在我两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 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 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 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 我所教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 到了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地充实,自身 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
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
3、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找到幸福?
幸不福幸福都要看你怎么想,你认为幸 福了,那再苦也是快乐的,你认为不幸福, 那幸福在你身边你都看不到。幸福就是这么 简单,外界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你的内心 改变了,感受就改变了。
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
所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 它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 和心境心态,因此,幸福是可以自己去 获得的。
一、认识职业倦怠
2、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 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 长期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情绪、态度、行为等 方面的衰竭状态。
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
1、幸福感
幸福感,通常是对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 的描述。
而职业幸福感,顾名思义,就意味着要 将职业与生活,尤其是职业与生命质量之间 建立某种关联。
三、如何调整心态,找到并提升作
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3年国庆前夕,连日降雨,汉江水位全线暴涨。这天下午, 在齐腰深的江水里,他将三名学生背过江去,又折返两趟将中心小 学和初中的10名学生送过江。返回时,上游漂来一团荆棘,躲避不 及,他被汹涌的江水卷到一里多的下游才挣扎着爬上岸。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一、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

二、要明确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它们能指引我们努力工作与学习的方向;另外就是说要对自己有清醒认识,把握现在所处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

因此,树立职业理想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人们都知道:目标激励行动,目标导致成功!这表明一个具体而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人们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从而改变不良状况,避免陷入困难重重、毫无进步的职业倦怠期。

三、为了避免或者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教师要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如健身等),丰富教育经验,拓宽视野。

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三十六计

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三十六计

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三十六计中江县冯店中学谢永辉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找出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具体途径如下:(一)、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教师是一个职业,是千千万万个职业之一,和其他职业并无根本的不同,太阳不会特别地照亮这一块:对教师从道德层面上不切实际的拔高,把教师视为行为圣贤、道德楷模,其实是把教师送上了神坛,给教师从业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非书中的圣贤,摘掉教师头上的“伪圣光环”,还教师以常态,对教师的职业建立合理期望,以减少教师的压力。

不要把教师送上神坛,而神坛从一来都是祭坛的同义词,一同陪祭的只能是中国的教育。

同时,作为教师个体,也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建立合理期望,避免倦怠感的产生。

(二)、创设一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

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制度等,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家一视同人。

学校的领导人应具有一种民主的领导风格,关心尊重教师,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参与管理学校的机会,增强责任感。

(三)、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

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1、悦纳自己,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就能对人“不卑不亢’夕。

处事“左右逢源”。

工作“游刃有余”,身心轻松无负。

自知,是为了给自己确定适当的人生目标。

有了目标,才会自觉去修身养性,才会刻苦地钻研业务,才会舍得奉献,才会愉悦地接纳自己。

牢固地树立“大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才会向着人生的既定目标前进。

自知就能正确对待批评和表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职业倦怠是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书多年,每天单调的重复,似乎再也难以唤起当初的激情。

就我而言,克服职业倦怠感有以下一些办法,写出来跟各位老师交流,希望教师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

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

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和艰难,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得与失,利与弊总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的工作与其他人的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彩多少,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有没有看到教师工作的优越性并为能当上教师而幸福着。

在2005年CCTV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有这样一位邮递员让我十分感动。

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他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他就是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

他就像一面镜子,让许多职业人在扣问自己的职业观,反思自己追求的所谓的“职业幸福感”,特别是作为美名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的我们。

其实,我们的工作与王顺友20年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工作相比,不知要丰富多彩多少倍,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

教师这个工作,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个大多数人羡慕的职业,我自己也一直认为,做教师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首先,作为教师,虽然我们上班的时候忙一点,累一点,操心一点,但我们每年有寒、暑假,周末、节假日都可以照常休息,还可以拿全额的工资,自己的孩子也不愁放假没有人带。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当一个好的班主任,对我们的个人素质、能力、教育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我们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也在不断的提高。

如果我们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我们就可以在这里收获快乐,付出也就成了享受。

二、要学会享受教育中的幸福
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

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

就会让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

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去爱学生,师生共同感受幸福的过程正是和谐教育的价值体现,享受教育要懂得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这样就会少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要懂得研究教学和合理定位,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无幸福可言;但是如果对教学进行了研究,并对自己有合理定位,那么教师就能够从中带来了新鲜感和不断进步的成就感,那就有了幸福感。

三、享受“爱的幸福”
法国小说家雨果曾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我们。

教师拥有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爱戴。

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由于我们的点拨,成绩突飞猛进;一个消极的学生由于我们的帮助,变得好学上进了;或者,当一个个家长放心地把孩子的手放到我们的手上时,当一个个家长看到孩子健康成长而给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老师好”时……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感觉到硕果累累的喜悦。

所以,一个老师要想获得幸福的体验,可以从爱孩子开始,学会了爱孩子,自然会喜欢教师工作,就会追求教学水平的进步,因为我们想把孩子教得更好;学会了爱孩子,我们自然会主动靠近学生的心灵,在了解和帮助学生的成长中体验着被尊重的人生价值;学会了爱孩子,我们自然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因为我们渴望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乐趣。

所以教师这个职业,爱是幸福的基础,能够和学生感情相融、心心相印,就能够让自己生命在每一天都感受、触摸、认同教学,他会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

一个懂得享受学生的教师一定能够体会到教师的幸福了。

四、注重个人素质提升,不断提高幸福的能力
要做一个幸福或实现幸福的教师,教师应当具有幸福的能力。

要提高幸福的能力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

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流的学生。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

教师要转变教
学成果意识,它不仅应该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该有方法、能力、意识,更应该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正确态度。

五、掌握一定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压力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应主动掌握一些有效释放压力的措施。

1、学会倾诉
培根曾说,当你遇到挫折而感到愤怒抑郁时,向知心朋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

教师应乐于与人交往,广交朋友,这样在郁闷沮丧时,就可向朋友倾诉并寻求支持,及时释压,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3、多做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每周3次,能改善情绪,降低血压和压力症状。

这是因为它刺激释放内啡肽,它是你体内令你感觉良好的荷尔蒙。

许多种类的运动都是有氧,如散步、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等。

4、培养广泛兴趣
教师还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做到劳逸结合,放松自己,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

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

当发生职业倦怠时,可以尝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谓一举两得。

“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

它们隐退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

”伊丽莎白就是通过画画治好了忧郁症。

另外,学校管理者要更多的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努力创设宽松自由氛围,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

学校的管
理者能够多与老师谈心、沟通,真诚地倾听教师的诉说,以达成共识,发挥他们的特长,尽量安排合适的岗位,给予专业自主权;领导能够关注他们的生活,满足教师正当的要求,给他们以抚慰,那么学校就充满着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就能营造出一种细水长流的幸福氛围。

融洽的人事关系,民主环境的感受,合作多于竞争,鼓励多与责备少的工作氛围,不仅能够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还能够让教师活得快乐、高贵、有尊严,让教师感觉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就大大增强。

总之,学校让教师有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师有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教师自己也要树立起把教育当作幸福工作的境界。

高尚、崇高只是一种来自外在的评价,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是职业幸福感的坚实基础和永恒的活力。

因此,让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形成健康幸福的心态:一种平常的心态,一种感恩的心态,一颗对工作对学生爱的心态,一种没有嫉妒和抱怨的心态。

这样做了,教师的幸福感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会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