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儿童健康管理方案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儿童健康管理是指对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及干预,以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是为了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下面将探讨一个完整的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包括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儿童健康管理内容1.健康评估: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生长发育、听力、视力等方面的评估,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
2.疫苗接种: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接种日程表,为其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3.健康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向儿童及其家长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
4.心理健康管理:通过问卷调查和专业人员的辅导,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5.营养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6.疾病预防与管理: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干预儿童的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7.运动健康: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运动,提供体育锻炼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8.生活环境管理:关注儿童的居住环境、学习环境等,提供合理的建议,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儿童健康管理方法2.定期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身高、体重、生长发育、听力、视力和心理评估等项目。
3.个体化干预:根据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个别化的干预方案,包括针对身体异常、心理问题、营养不良等的干预措施。
4.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儿童健康管理,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培训,增强家庭的健康意识。
5.建立档案:对每个儿童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身体指标、疫苗接种情况、体检结果等信息,为后续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6.持续跟踪: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状况的跟踪调查,了解干预效果,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三、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步骤1.制定管理计划:根据儿童的人口情况、地区特点和需求,制定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3.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儿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儿童管理的追踪、统计和应用。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方案《0-6 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方案》嘿,咱今天就来聊聊0 - 6 岁儿童健康管理这事儿。
你知道不,有一回我去朋友家玩,她家那小宝贝呀,可真是萌得不行。
那小脸蛋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两颗小星星。
看着那小可爱,我就想啊,咱可得好好把孩子们的健康管理给做好喽。
首先呢,得给孩子们建立健康档案。
这就像给小宝贝们准备一个专属的健康小本本,把他们从出生开始的各种情况都记录下来。
啥时候打了疫苗啦,啥时候做了体检啦,都得记得清清楚楚。
就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叫小明吧,他出生的时候几斤几两,多高呀,这些都得记下来。
等他长大了,一看这小本本,哇,原来我小时候是这样的呀。
然后呢,定期体检可不能少。
咱可以安排在宝宝满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岁、两岁、三岁、四岁、五岁、六岁的时候去体检。
体检的时候呢,医生就像个小侦探,仔细检查宝宝的身体。
看看身高够不够呀,体重达不达标呀,眼睛亮不亮呀。
有一次我陪着朋友带她家宝宝去体检,那医生可认真了,拿着听诊器这里听听,那里听听,还问宝宝好多问题呢。
宝宝也特别乖,不哭不闹的,可配合了。
除了体检,疫苗接种也很重要哇。
这就像给宝宝穿上一层保护衣,让他们能抵御各种疾病。
每次带宝宝去打疫苗的时候,家长们可得注意了,要提前了解一下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宝宝有点不舒服啥的,就得先问问医生能不能打。
有一回,我看到一个小朋友本来要打疫苗的,结果有点流鼻涕,医生就说等宝宝好了再来打。
这样做是为了宝宝的安全着想呢。
还有啊,饮食也得注意。
宝宝们可不能随便乱吃哦。
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给他们吃合适的食物。
比如说,小婴儿的时候就喝母乳或者奶粉,等大一点了就可以吃点米糊、果泥啥的。
再大一点呢,就可以吃各种好吃的饭菜啦。
不过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让宝宝挑食。
我记得有个小朋友特别爱吃胡萝卜,每次吃饭都要吃好多胡萝卜,可逗了。
最后呢,家长们也要多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
宝宝们虽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小情绪呢。
要多陪陪他们,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讲故事。
儿童健康管理方案

儿童健康管理方案儿童的健康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儿童面临许多健康问题,如肥胖、缺乏运动、近视等。
因此,建立有效的儿童健康管理方案来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一种综合性的儿童健康管理方案,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儿童健康管理的基石。
儿童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家长应确保孩子获得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要避免给孩子过多的高糖饮料和垃圾食品,以免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二、适当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保持孩子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家长应鼓励他们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篮球等。
此外,限制孩子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三、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儿童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去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
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提供科学的保健建议。
此外,注射疫苗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预防多种传染病。
四、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是儿童健康的保障。
不良的睡眠习惯可能导致儿童体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家长应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规律作息、睡前放松等。
此外,要注意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调整室温、选择合适的床垫等。
五、保护视力现代儿童普遍存在近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家长应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远离电子屏幕、避免长时间注视近距离物体等。
此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纠正视力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心理健康关怀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他们进行沟通并提供心理支持。
此外,要给孩子提供积极的环境,鼓励他们发展兴趣爱好,与同龄人交流,并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七、科学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当使用可能对儿童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

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
说到写工作计划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1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计划,结合我卫生院工作实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免费向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降低7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定期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进行培训指导。
二、主要任务1、新生儿健康管理:由乡村医生负责在新生儿出院后3—7天内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家庭访视工作。
2、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卫生院公共卫生办公室进行。
随访时间分别为在28—30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共9次。
随访服务内容包括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在儿童6—8个月、18个月、30个月时分别免费进行一次血常规监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3、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定时进行体重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儿童保健卡上。
4、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
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及时治疗,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5、对6个月以上的儿童发放儿童营养包,并对其父母进行中医药服务指导。
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2根据九项公共卫生服务文件精神,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档案,开展新生儿访视,正确对婴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健康指导。
20xx年城镇新生儿、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0%以上,农村达到70%以上。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引言:0-6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提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医务人员来说,要确保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套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包括预防保健、营养摄入、疾病预防和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一、预防保健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
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并记录在档案中。
3. 提供个性化的生活习惯指导,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4. 提供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咨询,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5.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包括牙齿的清洁和龋齿的预防。
二、营养摄入1. 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指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营养需求。
2. 提供专业的喂养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喂养婴儿和幼儿,并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3. 鼓励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同时提供合适的配方奶粉推荐。
4. 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逐渐引导其适应固体食物。
5. 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曲线,在超重或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干预措施。
三、疾病预防1. 提供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处理的知识,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 组织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社区内儿童疾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定期进行儿童口腔疾病和视觉听力方面的筛查,及早发现患病儿童并进行干预。
4. 建立有关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提高儿童及其家长的防范意识。
5. 提供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对接种疫苗、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后续跟踪和研究。
四、健康咨询1. 提供儿童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对儿童健康成长方面的疑虑和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家长了解和应对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儿童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4. 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早期教育活动,提供适龄儿童的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训。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0-6岁儿童健康治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0-6岁儿童健康治理年度工作计划篇一0至6岁儿童健康治理工作计划0至 6岁儿童健康治理工作计划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计划,结合我卫生室工作实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地,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免费向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降低7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定期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二.主要任务1. 新生儿健康治理:由我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
2. 婴幼儿健康治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公民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办公室进行。
随访时间分别在42天、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时,共9次。
随访服务内容包括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里行为发育评估。
在儿童6-8、18、30个月时分别免费进行一次血常规监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3. 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定时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儿童保健卡上。
4. 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
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及时治疗,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尹庄村卫生室2013年1月28日0-6岁儿童健康治理年度工作计划篇二0-6岁儿童健康治理项目制度牛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6岁儿童健康治理项目制度一:设专人承担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婴幼儿执行保健系统治理。
二:对辖区内0-6岁龄的儿童实施系统治理,治理率达到90%以上,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交家长保管。
三:规范填写健康检查表,并纳进儿童健康档案治理,档案应分年建档,存放规范有序。
按照服务规范进行随访,其中新生儿访视必须大于或等于2次,每次保健服务后及时评估,进行健康指导,并记录相关信息,纳进儿童健康档案。
0-6岁儿童管理内容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计划

0-6岁儿童管理内容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计划引言0-6岁是儿童生命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着身体、心理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发展,并且形成了终身健康的基础。
为了确保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全面的健康管理,制定一个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以确保0-6岁儿童在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健康发展。
通过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接种疫苗、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该计划旨在预防疾病、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并促进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计划内容1. 健康检查在0-6岁的每个关键阶段,儿童应该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这些健康检查应该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发育评估和听力、视力检查等。
医生还应该询问家长关于儿童饮食、行为和睡眠等方面的信息,并提供有关儿童健康的建议和指导。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根据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儿童在0-6岁期间应接种不同的疫苗,包括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
家长应咨询医生,确保儿童按照正确的时间表接种疫苗。
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供关于饮食、锻炼、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家长建立儿童健康的意识和知识。
此外,提供有关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的信息也是必要的。
4.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于儿童健康管理非常重要。
在这个阶段,家庭扮演着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提供给家长关于儿童抚养和养育的信息和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儿童。
家长还可以参加儿童和家庭健康促进的培训课程,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计划,可以帮助儿童获得全面的健康管理,预防疾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长应该定期带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确保按照正确的时间表接种疫苗。
此外,家庭支持和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儿童。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为0-6岁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快乐和全面发展的环境。
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0 至 6 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阶段的健康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 0 至 6 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提高 0 至 6 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确保达到 90%以上。
2、降低儿童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常见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3、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视力、听力、口腔等方面的异常,提高儿童健康素质。
4、增强家长对儿童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其科学育儿能力。
二、工作内容(一)建立儿童健康档案为辖区内 0 至 6 岁儿童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儿童的基本信息、出生情况、喂养方式、预防接种情况、历次体检结果等。
健康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儿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二)定期健康体检1、新生儿访视新生儿出院后 1 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喂养情况、睡眠情况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体重、身长等,检查皮肤、口腔、脐带等部位,对家长进行新生儿护理和喂养指导。
2、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 28 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为新生儿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和体格检查,对家长进行喂养、护理和发育指导。
3、 3、6、8、12、18、24、30、36 月龄健康管理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血常规检测和听力筛查,为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4、 4 至 6 岁儿童健康管理每年为 4 至 6 岁儿童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视力筛查、口腔保健等,为家长提供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工作内容,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为0-6岁儿童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并至少在1岁以内进行4次、1-2岁分别进行2次、3—6岁分别进行1次随访,询问生长发育情况和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等情况,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使0-6岁儿童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底,新生儿访视率≥95%,儿童健康管理率≥90%,儿童系统管理率≥85%。
全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三、工作内容
(一)省卫生厅提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年度具体工作目标,开展年度督导及绩效考核工作,督促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督导、培训、专项考核等工作。
各级卫生部门开展本级相应工作内容。
(二)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全省0-6岁儿童保健技术指导、督导检查、专项考核工作,提高0-6岁儿童保健服务水平。
按照卫生部《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依托“降消”项目等工作内容,组织市、县医疗保健机构开展0-6岁儿童保健人员的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0-6岁儿童保健业务的适宜技术培训。
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开展相应内容的逐级培训工作,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重点强化基层妇幼专干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11版)》,对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免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
1.新生儿家庭访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村医务人员要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信息,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为新生儿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访视时要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
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
可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适当增加随访次数。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
指导。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对每次随访和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四、服务流程
五、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
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
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六、组织实施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是妇幼保健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互相协调,整体推进。
(一)省卫生厅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制定全省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协调、监督、管理项目的实施。
全省综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考核项目甘肃省实施方案》执行,每年开展1次。
(二)省妇幼保健院负责对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专项考核,每项工作内容每年至少独立开展1次工作,覆盖面达到50%以上的市州和30%以上的县市区。
每次督导、培训、考核等都要有相应的工作记录,工作记录内容见附表。
参与省卫生厅组织的综合性技术指导及督导检查。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工作目标要求,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以辖区管理人口数为1万人进行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为25万元。
按照人口出生率12‰计算,每1万人需要服务120×6=720名0—6岁儿童,主要内容为为新生儿建立保健手册,从新生儿到6岁共进行13次的访视,每次随访询问生长发育情况和听力筛查、预防接种等情况,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
至少进行6次血常规检测、4次听力筛查、3次视力筛查。
按照成本及人力计算约需200元,720人6年需要经费万元,平均每年需要经费万元,所需经费在2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所占比例为约为10%。
根据工作完成任务数和完成质量经过考核兑现经费补助。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保障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督导检查、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工作的开展。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指导下,协助承担辖区内0-6岁儿童保健管理服务任务。
七、督导考核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时,都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纳入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占工作任务一定比例的分值进行考核。
(二)各级卫生部门和各专业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时,重点考核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指标。
(三)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开展对每个人员的量化绩效考核工作。
要根据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分工,分解任务,落实到人。
要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重点指标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要与机构内部收入分配经费支付相挂钩,推行绩效工资制,发挥考核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