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实验室建设原则-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中试实验室技术标准

中试实验室技术标准对于建立实验室,想要了解实验室设计建设标准及规范,在网上很难找到全面详细的。
SLD中检实验室技术也接到众多的客户的咨询,对于实验室建设标准及规范,我们将会为你整理一份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实验室设计建设规划中,其中有涉及到众多的方面,比如通风设计规划标准、装修设计标准、供气设计标准等等。
我们就需要在建设之前根据这些标准进行实施,以保证在后期的建成后符合要求,并能够获得通过认证。
实验室设计、建设相关规范如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19489-20XX《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T50346-20XX《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实验室通用安全准则》WS233-20XX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T50073-20XX《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J71-199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XX《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XX《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XX《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XX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XX《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XX《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XX《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GB/T20469-20XX)《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XX)《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XX)《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X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XX年版)《洁净室设计及验收规范》(JG71-90)《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通风及空调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GB50243-20XX)《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20XX)《工业管道工程设计设计及验收规范》(GBJ235-8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电器装置安装工程设计接地装置设计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什么是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据SLD中检实验室技术了解,检验科是医院最为重要的医疗技术科室(即医技科室)之一:(1)综合医院的检验科:一般设有门诊、免疫、微生物、生化、体液、临床血液、PCR实验室等,承担医院临床标本的常规检测及临床药物验证的中心实验室检测工作。
检验科主要开展甲、乙、丙、丁、戊型肝炎、风疹、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痢、疟疾、艾滋病、梅毒、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传染性疾病的实验室病原学检测。
(2)传染病医院的检验科:在专业设置及划分上和综合医院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除了开展的检验项目有所不同外,工作人员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标本,这是高风险点。
二、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区间划分(一)检验科实验室一般将有效的空间划分为:(1)清洁区(办公室、休息室、学习室);(2)缓冲区(供给区、储存区);(3)污染区(工作区、洗涤区、标本储存区、高压消毒区)。
(二)PCR实验室按照卫生部《临床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划分为:1、标本制备区;2、试剂准备和储存区;3、扩增产物分析区。
SLD中检实验室技术认为,这种工作区域的严格划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原体的交叉污染,同时为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每天都可能受到潜在致病微生物感染的威胁,如果病原微生物从实验室泄漏,就可能在实验室及其周边,甚至更广的范围内造成疾病传播,因此,设计时加强传染病医院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建设标准临床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室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按照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设施要求应配备经国家FDA批准的、符合国家标准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容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确保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另外,实验室应安装洗眼器和紧急淋浴装置。
五、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个人安全防护配备个人防护装备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喷溅物、气溶胶以及意外接触等危险的一个屏障。
无菌实验室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解决方案-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无菌实验室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解决方案——SLD中检实验室技术无菌实验室也叫无菌试验室,主要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微生物学、动物实验、基因重组以及生物制品等研究使用的实验室,统称洁净实验室。
SLD中检实验室技术根据多年的行业为经验认为,无菌实验室设计和建设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无菌实验室规划方案及平面布局1、组成:无菌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
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要求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2、内外间要求:无菌实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
所有的房间面积不宜过大,吊顶不宜过高,要便于空气灭菌。
3、安全要求:无菌试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保证人身安全、环境安全、废弃物安全和样本安全,能长期而安全地运行,同时还需要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而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无菌实验室基本要求和配置条件(一)准备室——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电源、电炉、冰箱、实验台和上下水道等。
(二)洗涤室——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
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肥皂、洗衣粉、去污粉等。
(三)灭菌室——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无菌室也称接种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三、无菌实验室建设和装修的主要组成部分1、密闭良好的围房构建;2、易净洁卫生的地坪处理;3、优质的空气调节与循环净化过滤系统;4、灵敏的洁净检测系统与控制系统;5、设计合理的气压力隔离系统。
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部门之一,它负责对病人的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为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因此,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仪器设备、操作流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建设实验室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和验收。
其次,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必须符合要求。
建议实验室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以满足日常工作所需的空间和设备布局。
实验室必须配备通风、排气设施,保证空气质量符合环境卫生要求。
同时,还需要配置清洁消毒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度和无菌度。
此外,实验室必须配置足够的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是关键因素。
实验室必须配备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设备包括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微生物分析仪、细胞分析仪等。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质检设备和校准仪器,以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操作流程也必须规范化。
实验室工作必须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遵循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必须制定并落实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保证每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室还必须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他们必须具备专业背景和相关培训,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必须建立和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实验室要定期参加相关的质量评估和认证,确保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符合要求。
实验室还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定期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标准涉及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仪器设备、操作流程和质量管理等方面。
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进行各种临床检验和实验研究工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准确的检验结果。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建设标准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对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1.建筑设计和布局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法律法规,保证实验室的正常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应具备明亮、通风和清洁的工作环境,具备必要的防震、防火和防爆设施。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实验项目的需求,避免实验室交叉感染的可能。
2.仪器设备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工作的核心,应根据实验室的需求配置和选购,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仪器设备的选购应考虑到准确性、可靠性、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能够满足各种检验项目的要求。
3.培训和技术支持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实验室的设备和工作流程。
实验室应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实验室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验技能。
4.质量管理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程序和标准,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和监督,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安全管理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涉及到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和生物学样本,因此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化学品和样本的存储、处理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6.环境控制标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噪音和照明等方面的管理。
实验室应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室的照明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视觉舒适。
总之,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标准需要从建筑设计和布局、仪器设备、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PCR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PCR实验室项目建设方案——SLD中检实验室技术一、PCR实验室项目:(一)PCR【基因扩增】技术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如果缺乏对PCR技术完整深入的了解,以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就会导致检验结果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常常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二)根据基因扩增检验技术的特点和临床疾病诊断的需要,据SLD中检实验室技术所知,国家卫生部在2010年就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疗政发〔2010〕194号),对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设置、技术验收、人员培训、监督管理等作了全面的规定,要求从事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持证上岗。
(三)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是整个PCR实验的操作场所,它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PCR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它必须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基本设置标准》进行设置。
二、PCR实验室系统:(一)标准PCR实验室是一种规格、大小、排列、布局、设置、工作规范、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等都确定,且经过多位专家和多家医院反复论证,并符合国家卫生部的《临床基因扩增检测实验室基本设置标准》要求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
(二)PCR实验室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主要设置三个工作区域,即: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和PCR扩增区。
(三)PCR实验室示意图PCR实验室将三个工作区域按最理想的状态排列在一起,在三个工作区域前各设置一个缓冲区,如图1所示:图1标准PCR实验室布局图在三个缓冲区内设有挂衣架和整理盒,可供工作人员换工作服和工作鞋使用。
每间实验室和缓冲区顶部都安装有照明灯、紫外线灯和排风扇。
三、标准PCR实验室设计原则:(一)标准PCR实验室的工作区(1)试剂准备区设置有实验桌、柜子、冰箱、可移动紫外灯、与标本制备区连通的传递窗和椅子,在实验桌上可放置实验仪器设备(包括离心机、震荡器、移液器、离心管、废液缸和垃圾筒等)。
PCR实验室设计及建设要求-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PCR实验室设计及建设要求PCR实验指的是基因扩增实验,其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常规方法,PCR实验室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个领域,例如:乙型肝炎,禽疫病、艾滋病检测,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个体识别,DNA 指纹,亲子鉴定及法医物证等等。
SLD中检实验室技术就PCR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要求逐一给大家解释:一、PCR实验室布局1、PCR实验室原则上分为:①试剂准备区;②样品制备区;③扩增区;④扩增产物分析区,共四个单独的工作区域。
并设有专用走廊,各工作区域应设缓冲间,工作区与缓冲间宜安装连锁装置。
2、不同功能的工作区应是分隔独立的,各工作区有明显的标志,不能直通,如果紧密连接,需安装物品传递窗。
①试剂准备区和样品制备区为扩增前区;②扩增区和扩增产物分析区为为扩增后区,即从: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PCR扩增室——产物分析室,不得逆向流动。
3、实验室的气流也应从扩增前区流向扩增后区,不得逆向流动。
4、各工作区的顶部应该安装紫外灯,紫外灯波长一般为254mm,配置要求为每20㎡一支40W的紫外灯。
二、实验室各区功能及主要设备1、试剂准备区:①主要进行试剂的制备,分装和主反应混合液的制备。
试剂盒用于样品制作的材料应直接运送至该区域。
②试剂原材料必须贮存在本区内,并在本区内制备成所需的试剂。
③本区主要设备有冰箱,天平,离心机,加样器,振荡器等。
④本区对气流压力的控制,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为+10Pa。
2、样品制备区:①主要进行样品的保存,核酸提取,贮存及其加入至扩增反应管和测定DNA 的合成。
②本区主要设备有冰箱,生物安全柜,离心机,加样器,振荡器等。
③本区的压力梯度要求为:相对于邻近区域为正压,以避免从邻近区进入本区的气溶胶污染,压力一般设计为+10Pa。
3、扩增区:①主要进行DNA扩增项目。
②已制备的DNA模板(来自样品制备区)的加入和主反应混合液(来自试剂准备区)制备成反应混合液等也可在本区内进行。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方案-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方案——SLD中检实验室技术微生物实验室是检测实验室常见类别之一,主要用于食品相关项目的检测和分析工作,SLD中检实验室技术给位分享一下微生物实验室设计时需要关注的基本内容:一、微生物实验室简介(一)微生物实验室主要检测项目有:①大肠菌群;②霉菌;③乳酸菌;④双歧杆菌;⑤菌落总数;⑥酵母;⑦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二)微生物实验室组成:①准备室;②洗涤室;③灭菌室;④无菌室;⑤恒温培养室;⑥普通实验室。
(三)这些房间的共同点: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坚硬、光滑,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分区:(一)准备室——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电源、电炉、冰箱、实验台和上下水道等。
(二)洗涤室——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
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洗衣粉、肥皂等。
(三)灭菌室——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施。
(四)无菌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1)无菌室也称接种室,一般为4~5 ㎡、高为2.5 m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设于微生物实验室内。
(2)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3)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1、无菌室的设置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
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无菌室应有内间和外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
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
最小内间面积一般为:2m×2.5m=5㎡,最小外间面积一般为:1m×2m=2㎡,高度以2.5m以下为宜,应设有天花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建设原则
医院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提供支持。
对于医院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实验室,特别对于在区域性有影响力的医院。
建设这样的一个实验室,考量是多方面的,包含建筑、装修和结构,平面布局,空调、通风和净化,给水排水与气体供应,电气,消防,检测和验收,均应当遵循的国家的实验室建设相关标准。
一、医院实验室规划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原则:实验室选址很重要,应选灰尘小,震动小的地方。
房屋结构要考虑防震、防尘、防潮,且隔热良好,光线充足。
各个室的布局原则是限制样品的流动区域,缩短样品流动行程,尽量减少物(样品)流和人流线路交叉。
效率原则:设备、功能区分布力求符合临床医学检验检测流程,尽量减少人员流动行程,提高整个运作效率。
效益原则:家具排布、房间分隔充分利用空间,适当预留未来发展空间,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
环保原则:通过相关排风设备、废物处理、回收设备等,净化实验室空气环境,减少对外界环境污染。
人性化原则:运用人体工学原理,专业设计实验室家具及辅助设备,提高人员舒适度。
1、实验室平面布局应区分出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通过缓冲区过渡。
清洁区主要是实验室的辅助区域,包括办公、学习培训、值班等区域,污染区主要由采血室、检测实验室组成。
2、实验室的人流、物流和标本流需做区分,每个流向都应有各自独立的流向路线。
特别是污物流,应设置专用通道,经医院污梯送至医院集中的医疗废物处置点,不得走医院的客梯。
3、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安全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符合BSL-2级实验室的
要求,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出口处应设有非手动洗手装置和紧急洗眼装置,部分高污染风险的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4、采血区可单独成一区,采血窗口的长度不宜小于1.3m,宽度50-60cm 为宜,采血窗口的数量应参考日平均门诊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将来发展需要。
二、医院实验室洁净装饰工程
1、隔墙、吊顶材料应易于清扫、耐擦洗、不起尘、不开裂、光滑防水,常用材料为双面夹心彩钢板,防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2、地面材料要求无缝的防滑耐腐蚀地面,常用的装饰材料为PVC或橡胶地面,铺贴的接缝处需用同色焊条焊接并刨平,可通过地面材料颜色进行实验室区域划分。
3、实验室中的墙体与墙体交接处,墙体与地面交接处,墙体与吊顶的交接处均应做圆弧处理,彩钢板拼接处均应打密封胶处理,以保证实验室的气密性。
4、实验室中各区域应设置明确的功能标示,通过标示可对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流程起引导规范作用。
三、医院实验室通风空调工程
1、生物安全实验室空调净化系统的划分应根据操作对象的危害程度、平面布置等情况经技术人员比较后确定,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空调净化系统的划分应有利于实验室消毒灭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节能运行。
2、净化系统的设置应当遵循《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到净化机组的摆放位置等。
3、新风口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新风口处应安装防鼠、防昆虫、阻挡绒毛等的保护网且易于拆装。
4、新风口应高于室外地面2. 5m以上,并应远离污染源。
5、排风必须与送风连锁,排风先于送风开启,后于送风关闭。
主实验室必须设置室内排风口,不得只利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负压隔离装置作为房间排风出口。
6、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流组织宜采用上送下排方式,送风口和排风口布置应
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排出。
7、对于有压差要求的实验室,例如PCR实验室,各区之间应保证气流是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应在易于观察的位置设置压差表。
8、过滤器和空调机组不能使用木制材料,应耐消毒剂腐蚀、不吸水的材料,空调机组的漏风率应小于2%。
9、舒适性空调主要是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冬夏季使用医院集中的冷热源,如果春秋季节医院没有冷热源,可自备风冷式模块机组提供冷热源。
四、医院实验室电气工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保证用电的可靠性,用电负荷不宜低于二级,并应设置不间断电源,保证主要设备在断电后不小于30分钟的储备电力供应。
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固定电源插座,重要设备应单独回路配电,且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五、医院实验室照明系统
1、实验室照度≥300 lx,缓冲间照度≥200 lx,办公区照度≥200 lx。
2、实验室应配紫外线灭菌灯,可按10-15㎡配备一支紫外线灯(30W)。
3、疏散指示灯、应急灯、出口指示灯的数量和位置应按消防相关规范设置。
六、医院实验室动力配电系统
1、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应设置足够多的插座,并应提前了解实验室主要设备的用电功率,生物安全实验室宜设置专用配电箱。
2、在设计不间断电源前应与实验室负责人沟通,确定需要不间断电源供电的设备及最短供电时间,不间断电源放置的位置应通风条件良好。
七、医院实验室新弱电系统
1、电话网络终端:在实验室内应设置足够多的电话网络终端,满足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2、门禁系统:可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3、监控系统:可监控实验室人员的出入情况、日常工作情况、视频教学等。
4、呼叫系统:实验室内应设置紧急呼叫分机,呼叫主机应设在值班室内。
八、医院实验室给排水工程
1、给水系统: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应设洗手装置,并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
对于用水的洗手装置的供水应采用非手动开关。
室内给水管材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无毒塑料管等,管道应可靠连接。
2、排水系统:洁净实验室内不应设置地漏,实验室排水应与生活区排水分开,应确保实验室排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
3、纯水系统:实验室主要用纯水的设备是生化仪,实验室纯水系统在设计前应与实验室负责人沟通纯水的用水点,各水点的用水量。
医学检验科实验室建设原则比较复杂,为了实验室安全的环境我们需要全方位的考虑,SLD中检实验室技术具有丰富的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建设经验,在全国各地有10余个医院实验室建设成功案例,可为实验室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