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外科赵静

合集下载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发表时间:2014-07-28T09:53:56.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3期供稿作者:黄青枝[导读]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肾囊肿的最佳选择[1]。

黄青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荆州 434020)【摘要】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科50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肾囊肿去顶术后腹腔镜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240-01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肾囊肿的最佳选择[1]。

我科自2013年05月~2014年5月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和经验进行简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行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4岁。

右肾囊肿28例,左肾囊肿16例,双肾囊肿6例。

镜下血尿10例,腰部及腹部胀痛不适8例,其余患者无症状,囊肿直径4.0~11.2cm,平均7.1cm。

均为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病史4月~9年。

所有患者均行B超、IVP及肾脏CT平扫及增强确诊为单纯性肾囊肿。

均采用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手术,住院时间平均7天,5~7天出院,术后没有出血、感染、引流不畅及尿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手术及住院过程的始末。

由于患者对本病知识的缺乏,因而患者担心疗效及并发症,情绪易波动,造成不同程度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影响手术效果及伤口愈合。

肝囊肿围手术期护理

肝囊肿围手术期护理
.黄疸
肝门邻近的囊肿压迫肝管或胆总管可引起轻度黄疸,其发生率较低, 仅在约的病例中出现。
.体检
腹部触及随呼吸移动的包块是主要体征,包块表面光滑,通常质硬, 仅部分呈囊性,有波动感。其位置随囊肿发生的部位而定,但多数位 于右上腹。
型超声 型超声检查诊断肝囊肿准确率达,而且能确定囊肿的性质、
多发囊肿分离不当 囊肿位置较深 表现:突发腹痛、发热 腹腔引流管中有胆汁样液体引出 超示腹腔内有积液 护理: 禁食、水 半卧位 保持引流通畅 营养支持
(三)并发症—高碳酸血症 原因:
气腹后腹腔内压升高 →膈肌上抬 →导致 肺泡通气量下降 → 气道阻力上升
头低脚高位 →重力作用 →通气血流 比值失衡 → 明显升高
压疮护理等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如有引流管应保 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查看引流通畅情 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妥善固定于 床旁,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交代家属 注意翻身时勿牵扯引流管,防止病人拔管。
、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情况。 、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 理,保证床单元整洁干净,协助病人翻身、有效 咳嗽。 、交代病人禁饮禁食,术后第二天在医生的指 导下循序渐进的进食。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术后康复指导
(一)并发症—出血 术后原因:
术中腹腔压力高可止血,放气后腹腔可出现 继发性出血
术中囊壁烧灼过度 多发囊肿分离不当 囊肿位置较深 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密切观察引流液和伤口渗出液的量、色、 质。
引流液量增多,颜色鲜红,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采取各种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并发症—胆漏 原因:术中囊壁烧灼过度
对并发感染、囊内出血或囊液染有胆汁者可
在开窗术后放置引流或穿刺装置,待囊腔缩小和萎

腹腔镜肝肾囊肿联合手术的护理

腹腔镜肝肾囊肿联合手术的护理

1 1 一般 资料 .
方 法 , 接 近痊 愈 的患 者现 身说 法 , 助 其增 加 信 心 , 请 帮
消除对 手 术 的恐 惧 和 顾 虑 , 而 积 极 配 合各 项 检 查 、 从
治疗及 护理 。
7 2岁 , 均 5 . 平 8 0岁 。经 B超 或 C T检 查 证 实 肝 肾囊 肿 并存 。其 中多 囊肝 与 多囊 肾并 存 者 4例 , 径 超 过 直 2 m 的巨 大囊 肿 3例 , 发 囊肿 直 径 为 5 1 m。 0c 单 ~ 5c 2 体检 发现 , 明显 症 状 ; 8例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食 欲 例 无 1 下降 , 上腹 部或 腰 背 部 胀 痛 并 可 触 及 囊 性 肿 块 , 状 症 随着囊 肿 的增 大 而 加 重 。其 中 3例 患者 有 轻 度 肾功 能 损 害 。6例 曾在 B超 引 导 下行 囊肿 穿 刺 抽 液 后 复 发 而人 院手 术 治疗 。肝囊 肿行 囊 壁 部分 切 除 术 3例 , 囊肿 顶 部开 窗术 6例 , 肿切 除术 1 例 , 时均 行 肾 囊 1 同 囊 肿 去顶 引流术 。 1 2 方法 . 全部病例均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 醉, 常 规取脐 下 、 突下 、 剑 右侧 腋前 线 肋 缘下 、 侧 锁 骨 中 右 线 肋缘 下 四孔 法 , 立 人 工 气 腹 , 据 囊 肿 位 置 选 择 建 根 适 当体 位 , 入 腹 腔镜 观察 囊 肿 大 小 、 位 以及 突人 插 部 肝脏 表 面 的体积 决定 手术 方 式 。决 定行 联 合 手 术后 , 合理 安排 操作 孔 的位 置 , 多数患 者 可 以通 过 常 规 四孔 完成 手术 , 组 4例 因患 者 肝 肾 囊 肿 病 灶 距 离 较 远 本 ( 肾囊肿 ) 患 者肥胖 致 操作 困难 , 左 及 于左 侧 腋 前线 髂 前上 棘上 3c 增加 一穿 刺孔 。肝囊 肿 手术 毕 根 据 肾 m 囊肿 部位 适 当调 整 患 者 体 位 , 妥 善 固定 , 肾囊 肿 并 行

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研究

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研究

( 收稿 日 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0 1 7 0 6 。 2 6 )
经脐单孔与传 统多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 治疗肝囊肿临床研究
刘 国友 肝囊肿在 临床众多肝脏疾病中属于 良性病变 ,但是一般
病变初期症状不 明显 , 当疾病发展 到一定程度才会 引起肝脏
( 4 6 . 4 + 2 . 1 ) 岁; 病程 1 - 3年 , 平均 ( 1 . 1  ̄ 0 . 3 ) 年; 囊 肿直径 5 ~ 1 5
2 9 5 . 2 9 7 .
血管床张力 , 组织间 隙的体 液不能及时进入血 管补充循环血 量, 术后 的隐性失血增多。老年人红骨髓数量减少 , 造血 能力
差。因此 , 高龄患者更应 该重 视围手术期隐性失血 , 尽早 补充
血容量 , 及时纠正贫血 , 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 糖化血 红蛋 白异常患 者多为 血糖控 制不 良的糖尿 病患 者, 多 合并微血 管病 变 , 管壁变 性 , 通透性增高 , 血管弹 性差 ,
内, 由于隐性失 血不容 易觉察 , 但 由此带来 的危 害性却 很严
及 时进入血管补充循环血量。而且大多数患者长期服用阿斯
匹林 , 凝血功能试验减低 , 手术及创伤后增加 了失血 。
F o s s 和K e h l e t t  ̄ 为肥胖 也是造 成老年患 者围手术期 失
血 的影响因素 , 本研究表 明肥胖与非肥胖组 间差 异无 统计学
重, 隐性失血 给老年患者 带来 了诸多安 全隐患 , 如 影响 手术
切 口愈 合 、 增 加心 脏 负担 、 增 加 卧床 并 发症 而 且 不利 于 术
意义。 可能是缘于肥胖程度差异较小。 同时本研究未发现性 别

腹腔镜开窗去顶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开窗去顶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开窗去顶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护理体会
孙静
【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2(17)12
【摘要】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发生率为0.1%~4.7%。

文献报道[1],此病多见于女性患者,尤其中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为1∶4。

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两大类,以先天性肝囊肿多见。

无症状的较小囊肿,无需特殊处理;但较大出现压迫症状或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手术治疗。

传统外科治疗多采用开腹开窗引流术或超声引导穿刺引流并注入无水酒精治疗。

开腹手术,创伤较大;而B超引导穿刺引流需多次重复,文献报道其复发率高达100%[2]。

【总页数】2页(P947,950)
【作者】孙静
【作者单位】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安徽合肥,23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肝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开窗去顶引流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J], 龚武峰
2.经腹腔镜去顶开窗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19例 [J], 王建党
3.8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术的护理 [J], 何琪;郑连冬
4.腹腔镜下肝、肾囊肿去顶引流术48例治疗体会 [J], 蒋保亚;黄合超;胡居廷
5.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护理体会 [J], 张洪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脐单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

经脐单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

2.3 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 1例戳孔皮下渗血,对照组 出现 1例戳孔血清肿,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2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单纯性肝囊肿多为先天性非寄生虫性囊肿,好发于 20~50岁的女性,以右叶居多。对于无症状的肝囊肿 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巨大且伴有症状者,则应实施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 9月第 25卷第 5期 HENANJOURNALOFSURGERYSep2019,Vol25,No5
·108·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 9月第 25卷第 5期 HENANJOURNALOFSURGERYSep2019,Vol25,No5
经脐单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
张运栋
河南西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西华 46660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西华县人民医院 2015-11—2018-04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应激反应;单纯性肝囊肿 【中图分类号】 R6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9)05-0059-02
单 纯 性 肝 囊 肿 是 临 床 常 见 的 肝 良 性 病 变,囊 肿 直 径 >5cm或出现症状时需实施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 着随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已成为治疗单 纯性肝囊肿的首选术式[2]。选取 2015-11—2018-04 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去顶减压术的 91例单纯性肝囊肿 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经脐单孔 和常规三孔法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91例患者均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确诊,囊肿直径 >5cm。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者及临床资 料不全的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 46例经脐 单孔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男 20例,女 26例;年龄 41~ 68岁,平均 5444岁。体质量指数 185~241kg/m2,平 均 2122kg/m2。单发 30例,多发 16例。将常规三孔 法的 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 19例,女 26例;年 龄 42~68岁,平 均 6446 岁。 体 质 量 指 数 184 ~ 241kg/m2,平 均 2123kg/m2。单 发 31例,多 发 14 例。2组 患 者 的 一 般 资 料 比 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常规三孔法施术:气管插管全 身麻醉,头高脚低位。于脐上缘做 10cm切口,建立气 腹,压力维持 12~15mm Hg(1mmHg=0133kPa)。 放入 10mmTrocar和腹腔镜探查。于剑突下行 10mm 切口作主操作孔,于右肋缘下锁骨正中行 5mm切口作 副操作孔。置入器械,抽取少量囊液,判断是否同胆管 相通、囊内是否出血等。超声刀切除至少 1/2囊肿前 壁,将带蒂 网 膜 填 塞 囊 腔。 放 置 引 流 管,缝 闭 切 口,术 毕。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法:麻醉及体位同对照组,脐 上缘行 2cm 切 口,穿 刺 建 立 气 腹,压 力 维 持 在 12~ 15mmHg。置入 2枚间距 1cm的 5mm Troear。分别 置入腹腔镜和超声刀实施去顶减压术,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2)应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常规

三十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护理常规肾囊肿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异常,可以为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对部分囊肿直径较大或合并腰痛、血尿、高血压、反复感染、尿路梗阻等症状以及怀疑恶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单纯肾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只有当囊肿压迫引起血管闭塞或尿路梗阻时可出现相应表现,有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近年来治疗肾囊肿的常用微创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势,是肾囊肿直径在4.0 cm以上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一、【观察要点】1.腰痛2.出血3.皮下气肿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按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的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1.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麻醉护理常规:全麻尚未完全清醒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清醒后予半卧位,床头摇高15~20°;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

2.手术交接:根据手术转运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手术方式、术中处理、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及用药、皮肤等情况。

3.生命体征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观察患者有无皮下气肿(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防止因C02吸收造成高碳酸血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师。

4.管道护理:术后一般留置腹膜后引流管和尿管1~2d,术后管道妥善固定,严密观察引流情况,记录引流液量、色及性状,防止出血、受压、堵塞,每2~3 h 挤捏引流管一次,保证引流通畅,防止肾周血肿形成。

若引流液量多,1h超过100 ml或者24小时超过500ml以上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切口护理:后腹腔镜术后渗血发生较多,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情况,血液外渗浸湿敷料者,及时更换敷料并用腹带加压包扎。

观察伤口引流量、色及性状,术后24 h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准确记录。

6.饮食护理:全麻完全清醒2小时后饮用温水20 mL~30 mL,咀嚼口香糖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正常饮水,12 h后可进食米汤、流食,肛门排气后正常饮食从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食逐渐过渡。

去顶减压内引流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护理体会

去顶减压内引流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护理体会

去顶减压内引流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护理体会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对肾脏功能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顶减压内引流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减少肾囊肿的数量和大小,同时保护肾脏功能。

本文主要讨论在患者接受顶减压内引流术治疗中,我们护理应该注意的方面以及护理体会。

一、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患者顶减压内引流术前需要彻底洗净腹部,以免手术中感染。

同时,需要将置管部位剃毛,使医生方便进行手术操作。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我们还要检查患者的口腔、心肺等方面的状况,确保手术之前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二、手术期间的护理在手术期间,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当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等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如适当输液、给予氧气等。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操作,如给予医生必要的器具等。

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护,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及时处理。

为了减少置管的疼痛和不适感,我们需要及时给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术后24小时内,我们要监测患者尿量、尿色、尿质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四、术后的饮食护理手术后,为了加强患者的营养,我们要给予充足的饮食,但要注意避免过于油腻、难消化等食物。

此外,在术后还应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五、随访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我们在随访过程中还要向患者介绍预防肾囊肿复发的方法,如控制血压、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盐的摄入等。

总之,在顶减压内引流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过程中,我们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护理要点并将其贯彻到实践中,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禁忌症
曾有上腹部手术史者 近期有囊肿穿刺治疗史者 囊肿恶变者 囊肿位于右肝后叴或不膈肌之间有广泛粘连,腹腔镜下难 以接近囊肿者 • 影像检查发现不胆道相通者 • • • •
• 术前护理
• 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可能对腹腔镜手术方法 及治疗效果丌了解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担 心丌能把囊肿处理干净,应主动向患者介绍腹腔 镜手术的过程、优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 方法,介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消除手 术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前护理 腹腔镜手术的皮肤准备非常重要, 特别是脐部,因为脐部是腹腔镜最常用的戳口部 位,所以要彻底清洁脐部的污渍。术前6小时禁食、 禁水。做好全身清洁,洗头、洗澡、剪指(趾)甲、 更衣,有假牙者取下假牙。
肝囊肿去减压术的护理
赵静
单纯性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 病,肝囊肿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 术治疗,包括囊肿切除、肝叴切除。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腹腔镜下肝囊肿去 顶减压术。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瘢痕小、痛苦轻,不传统开腹手术护 理相比简便容易。
• 适应症
• 1 位于肝脏表面直径大于5厘米以上的单发性肝囊肿,除 外寄生虫性囊肿、肝囊腺病、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 2 肝囊肿合并较大的肾囊肿或脾囊肿,可同时行开窗术 • 3 经穿刺抽液效果欠佳或复发者 • 4 单纯性肝囊肿合并感染出血者,无全身其他脏器严重疾 病
• 4、伤口护理 护士应密切观察伤口敷料,保持清洁、干 燥。如发现穿刺孔渗血浸湿敷料,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 料并加压包扎。 • 5、术后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正常的腹腔充气压 力在l0mmHg左右,气体总进入量为2~3L,持续低流量 吸氧可使肩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减轻。如患者出现肩部酸 痛,给予局部热敷,指导早期活动及延长吸氧时间 。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遵医嘱给 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 吸、血压和意识,保持呼吸道畅通。6h后给予半卧位,可 减轻腹壁张力,有利于渗出液引流,增加肺通气量,利于 呼吸和循环术后的恢复。
2、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 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正 确记录引流量。翻身时,避免引流管受压 阻塞,防止导管滑脱。 3、饮食的护理 术后遵医嘱8h后可予少量 饮水,第2日无腹胀可进半流质。指导患者 少量多餐,暂进牛奶和豆制品,循序渐进 过渡到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的 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补充。少吃 辛辣、油炸食品,还有过甜的食物,忌盲 目进补。多喝水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 陈代谢,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 胰液、胆汁的分泌。
• 并发症
穿刺孔出血 切口感染 肩部酸痛 胆漏 肠管损伤
• 健康宣教
•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 饮食应少量多餐,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低脂 肪饮食,少吃辛辣、油炸食品。 •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