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PPT课件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PPT课件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手术室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与传统开窗引流术相比
1 手术时间短 2 术中出血少
3 住院天数短 4 术后并发症少 5 恢复快 6 疼痛轻
Your company slogan
适应症
1.肾囊肿直径>4CM,特别患有双侧肾囊肿,伴有疼痛,发热者. 2.经皮肾囊肿抽吸并硬化剂治疗失败者. 3.巨大肾囊肿伴输尿管压迫,梗阻,肾功能障碍. 4.肾囊肿压迫出现高血压者. 5.肾囊肿不大,但出现思想顾虑者.
穿刺点选择
腋中线髂嵴上2-3cm处 12肋与脊柱旁肌肉侧缘之间的夹角内 腋前线肋缘下
Your company slogan
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手术步聚
1.选折(1)折穿刺点切开 2cm,遇
2.分离腹膜后腔隙并注水 盐
3.置入第一穿刺器,镜头 接光源
护理配合
递两把毛巾钳,小尖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1.5-
腹腔镜显像系统一套,腹腔镜电凝器一台,腹腔镜器械一 套,腹腔镜包,冲气气囊。
Your company slogan
腹腔镜器械
器械
一次性穿刺器(10MM) 一次性穿刺器(5MM) 电勾 30度镜头 气腹针 抓钳 分离钳 剪刀 吸引器
数量
1套 2套 1个 1个பைடு நூலகம்1个 2把 1把 1把 1把
Your company slogan
术前准备
1.全身检查包括血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B超 明确囊肿位置及大小. 2.术前一日进少渣流质饮食,适当给缓泻剂,以减少术中胃肠 道过分膨胀,并备皮.
Your company slogan
麻醉方式 手术体位
全身麻醉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配合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配合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配合标签: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手术中护理肾囊肿为泌尿外科常见病,囊肿小时多无症状,无须治疗。

但当囊肿直径大于5cm时,有压迫症状或并发出血、感染、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时则需手术治疗。

既往多采取经腰部切口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

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后腹腔镜下肾囊肿由于其损伤小、恢复快、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术后肠麻痹少等特点[1],已逐步取代传统的经腰部切口。

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腹腔镜为25例肾囊肿病人实行去顶减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5例,年龄35~58岁,平均45岁。

男12例,女13例。

其中左肾囊肿12例,右肾囊肿11例,3例双侧肾囊肿。

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75min。

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100mL。

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

2手术方法术晨禁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健侧卧位,健侧第12肋处腰部垫高。

在患侧第12肋尖下一指作2cm横切口,钝性分离肌层,切开腰背筋膜,食指向前推开腹膜,置入自制水囊,注入400~500mL生理盐水,维持3~5min,建立腹膜后工作间隙。

然后经该切口在食指引导下于腋前线第12肋尖下二指作一0.5cm横切口,置入5mm trocar,退出食指,置入一个10mm trocar,并缝合固定,充入CO2气体,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于腋中线髂脊上方一指处作2cm横切口,置入一个10mm trocar,再将腹腔镜置入第3个trocar。

通过第1、2个trocar进行操作。

切开肾筋膜,钝性分离脂肪组织,找到肾囊肿部位,后将肾囊肿壁完全游离,切开囊肿壁,吸干囊液,在距肾实质边缘0.5cm环行剪除大部分囊肿壁并取出,电凝边缘止血,电凝烧灼剩余囊壁边缘,使之变性坏死,失去分泌和愈合功能,减少术后复发。

囊底不作处理,清洗后,常规于第3个trocar放置引流管。

3手术配合3.1术前准备3.1.1术前访视该手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对此缺乏了解,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会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

肾囊肿手术标准

肾囊肿手术标准

肾囊肿手术标准肾囊肿是肾脏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以下是肾囊肿手术的标准:一、手术适应症1.肾囊肿直径大于4cm,或出现明显压迫症状,如腰痛、腹部不适等。

2.肾囊肿合并感染、出血或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3.肾囊肿为恶性病变,如囊性肾癌等。

4.肾囊肿合并多囊肝、多囊胰腺等其他脏器病变。

5.肾囊肿为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的治疗。

二、手术方式1.开放手术:传统的方法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此方法需在腰部做10-15cm的切口,将肾脏暴露出来,在囊肿表面做一个小切口,吸出囊液,并用电刀将囊壁切除。

此方法创伤较大,恢复较慢,且术后容易留下疤痕。

2.腹腔镜手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此方法只需在腹部做3-4个5-10mm的小切口,在腹腔镜下将肾脏暴露出来,将囊肿切开,吸出囊液,并用电刀将囊壁切除。

此方法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且术后疤痕较小。

3.超声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此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肾囊肿,且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全身麻醉。

此方法只需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插入囊肿内,吸出囊液,并向囊肿内注射硬化剂(如无水酒精、四环素等),使囊肿壁硬化、萎缩。

此方法创伤较小,但术后容易复发。

三、术后处理1.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及伤口愈合。

4.对于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超声,以监测囊肿的变化情况。

四、并发症及防治1.出血: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结扎线松脱所致。

如发现有出血症状,应及时输血、补液及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需再次手术止血。

为预防术后出血,术中应彻底止血,结扎线应牢固可靠。

2.尿瘘:术后尿瘘多因肾组织损伤或缝合不当所致。

如出现尿瘘症状,应及时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再次手术修补瘘口。

为预防术后尿瘘的发生,术中应避免损伤肾组织及缝合不当。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2012-14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前准备:1、器械敷料:腹腔镜基础器械一套、腹腔镜专用器械一套(trocar、电钩、30°镜子、分离钳、剪刀、吸引器)、电子腹腔镜一套、刨包、手术衣包2、一次性物品:手套、1、4、7#丝线、敷贴、16#导尿管、5ml注射器、手控气夹、超声刀、导线套、吸引器管、引流袋、拾物袋麻醉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体位:经腹腔途径常采用70°侧卧,而经腹膜后途径采用90°侧卧位手术配合:1、经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trocar位置:于患侧锁骨中线脐水平下4cm处穿刺置入第一支套管,作为观察镜通道。

在腹腔镜的直视下于锁骨中线外侧2cm及5~7cm处穿刺置入两只trocar作为操作套管。

(2)、切开侧腹膜:于结肠脾曲(肝曲)外侧缘以电钩切开侧腹膜,使结肠充分下移,稍加分离则可暴露肾脂肪囊。

(3)肾囊肿显露:根据局部的隆起可初步判定囊肿的位置,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暴露肾脏。

沿肾被膜分离即可找到肾囊肿并逐步分离至囊肿完全显露。

(4)、囊肿去顶:用电钩于囊肿中心切开一小切口,吸出积液用分离钳提起囊壁,在距肾皮质0.5cm处剪除囊壁。

将摄像头伸入囊内,观察囊内情况,如有囊内间隔或复合囊肿,在明确于肾盂无相通后,可行切除或再次去顶减压。

以电凝钩将残留囊壁电灼以防止复发。

(5)止血:电凝残余囊壁边缘,创面冲洗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手术结束。

2、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trocar位置:放置第一支套管于患侧腋中线髂嵴上2cm 处,作为观察通道。

(2)、腰大肌显露:在腹膜后间隙稍加分离即可清晰的显露腰大肌(3)、肾囊肿的显露:以电钩通过肾筋膜后叶与侧锥筋膜之间无血管平面向头侧分离,直至肾脂肪囊清晰显露。

切开肾脂肪囊后,沿肾被膜分离即可找到肾囊肿并逐步分离至囊肿完全显露(4)、囊肿去顶:用电钩切开囊肿中心,吸出积液。

剪除囊壁后将摄像头伸入囊内,观察囊内情况,以电凝钩电灼残留囊壁粘膜以防止复发。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1例临床分析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1例临床分析
p rtn o c pc u r o n n e o p e so n t ra me to e a y t M eho Fi y o e pain s e io e s o i n o f g a d d c m r si n i he te t n fr n lc s. i t ds f - n te t t
间4 5~10r n 平均 6 i。术中出血量 2 8 1平均 4 l 3 i, a 5m n 0~ 0 m , Om 。术后 住 院天数 5~ , 8d 平均 6d 。无严 重并发
【 关键词 】 肾囊肿 ; 后腹腔镜 ; 预后
Cl c la l sso e r pe iO O c pi i a na y i fr t O rt ne s O c unr o i d c mpr s i n i t e t e t e f51 c s s ni o fng an de o e so n h r a m nto a e
单 纯性 肾囊肿 是 泌尿 外 科 常 见 的 良性 病 变 , 常 经 在 体检 中发 现 。以往常 规治疗 方法 多采用 B超 、T导 C 引下穿 刺抽 液后 注入 硬 化 剂治 疗 , 通 过 开放 性 手 术 或 治疗 。近年 来 , 腔镜 已被 广 泛应 用 于 泌 尿外 科 手 术 腹 中 。我 院 20 0 4年 5月 至 2 1 年 6月应 用后 腹 腔镜 治 01 疗5 l例 肾囊 肿 患者 , 获得满 意效 果 。现 报告 如下 :
t e i .Re u t Fo  ̄y n n a e r uc e su ,2 c s su d r o e o n c s n o fn u o s v r h sa s ls u — i e c s swe e s c sf l a e n e g n pe y tu r o g d e t e e e i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护理配合课件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中护理配合课件

• (3)皮下气肿:表现患者回病房呼吸困难,即查 体发现胸部和双上肢捻发音明显,广泛皮下气肿。
• 处理:皮下气肿气体量不多时不用采取措施,在 气胸得到有效控制后逐渐自行吸收。当气体量较 多,皮肤肿胀明显可采用12号针头在颈部以下部 位刺入皮下排气
体会
• 后腹膜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是目前治疗肾囊肿 首选方法,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 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并有助于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熟悉微创泌尿外 科镜下解剖,从而为今后开展更为复杂的腹腔镜 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6
7
正常的肾脏
•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体位为 右侧卧位,头下垫软枕与 头圈,腋下距腋窝10cm处 垫软枕,防止压迫臂丛神 经,骨盆前后各置一软枕 并用四头带固定,患侧下 肢弯曲60°,覆盖中单固定。
麻醉及体位
1.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腰部 取三个穿刺点,A、B、C 三点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简要手术步骤
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注意局部有无渗血。
• 处理: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止血药物,加快输液 速度,输血,使用升压药物、吸氧等,保守治疗 无效者应及时行再次手术。
• (2)感染:表现为术后体温>39℃,引流液浑 浊呈脓性,伤口难以愈合。

处理:抗生素治疗,高热时给予物流降温或
退热药物治疗,解除尿路梗阻。
护理配合要点
• 巡回护士的配合: • (1)术前了解病情,备好术中所需仪器设备,
检查备用。 • (2)病人入室做好核对工作。 • (3) 和器械护士两人对点器械、纱布、缝针、
线轴。 • (4)连接机器。
• (5)提供台上所需物品,监督无菌操作并确保机 器的运行。
• (6)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病人病情变 化。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配合流程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配合流程

腔镜系统、电脑、外科工作站静脉输液首选患侧上全麻,90º侧卧位,抬高腰桥主刀站病人背侧、显示器摆病人腹侧、电脑、外科工作站在主刀后消毒皮肤,铺巾2块中单(左右)→4块治疗巾→2块中单(上下)→手术贴膜→大孔巾1.做第一个切口,切口长10m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11号刀切开,中弯钳1把,血纱一块拭血。

2.钝性分离肌层至腹膜后间隙递大弯钳撑开,递皮肤拉钩牵开切开。

3.置入球囊扩张器,撑开腹膜后间隙,建立腹膜后空间递球囊扩张器,向球囊扩张器内打人800—1000ml空气,停留5分钟放出空气,取回球囊扩张器。

4.在第一个切开置入穿刺套管,向腹膜后间隙注入二氧化碳气体递10mm穿刺套管于第一个切开置入,连接二氧化碳气体输人管,注入二氧化碳气体。

5.置入内镜观察腹膜后腔递内镜观察6.在内镜监视下分别做第二个、第三个切口,分别置入2个5mm穿刺套管递11号到切开肋腰点部皮肤,递2个5mm穿刺套管。

7.钝性分离肾周脂肪,暴露肾囊肿递超声刀或电凝钩,分离钳分离肾周脂肪及肾周筋膜。

8.在肾囊肿表面用点灼将囊肿戳穿,扩大切开吸净囊内液体递电凝钩戳穿囊肿,递吸引器将囊内液体吸净。

9.肾囊肿去顶,在距肾实质约5mm处剪除囊壁组织,并将其提出体外递剪刀剪除囊壁组织,递抓钳将其提出体外。

10.检查手术野,彻底止血,递双极电凝将血点电凝止血。

11.冲洗腹膜后腔,吸净液体,放置16号硅胶管引流递生理盐水冲洗,递吸引器吸净液体,递引流管,9X24角针4号线固定管子。

12.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取出穿刺套管,清点物品数目。

13.缝合切开递有齿镊,9X24圆针4号丝线缝合肌肉,递有齿镊夹持酒精纱块消毒皮肤,递9X24角针1号丝线缝合皮肤。

14.覆盖切口,递有齿镊夹持消毒皮肤,敷料覆盖切开。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配合流程。

手术讲解模板: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讲解模板: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术后处理: 1.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
谢谢!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术前准备: 1.术前肾盂造影确定囊肿部位及其解剖关 系。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术前准备: 2.孤肾囊肿合并癌症时,尚需做好肾部分 切除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准备。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术前准备: 3.合并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肾囊肿去顶减 压术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科室:泌尿外科 部位:肾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麻醉: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侧卧位。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适应证: 肾囊肿去顶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适应证: 1.单纯性肾囊肿,肾实质受压,影响肾脏 功能者。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步骤:
3.切除顶部囊壁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步骤:
先抽吸囊内液体,然后沿肾实质平面切除囊肿顶部囊壁。仔细检查囊腔有 无异常,即用无水乙醇棉球填塞残留囊壁,滞留5~10min后取出,并以带 蒂的肾周脂肪组织填入囊腔(图7.2.3.3-2)。 4.缝合囊肿边缘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注意事项: 1.术中在未确定是否为肾包虫病囊肿时, 切忌匆忙切开囊壁,以免污染手术野,造 成包虫头节种植。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注意事项: 2.囊肿合并感染时,应妥善保护周围切口, 并用抗菌液冲洗后放置引流条。
手术资料: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要手术步骤
4.气腹建立之后先用电钩或超声刀打开筋膜, 分离肾周脂肪,充分显露囊肿部位,提起 囊壁剪开,吸尽囊液,观察囊壁无异常后 距实质0.5cm处环行剪除大部分囊壁,残缘 用电凝止血,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由C点 放置引流管,排尽二氧化碳气体,缝合关 闭穿刺孔并包扎口。
护理配合要点
器械护士的配合: • (1) 提前15分钟洗手铺无菌台,安装并检 查腔镜器械的完整性,发现密封帽,螺丝 等缺少,或器械绝缘部分损坏及时报告给 巡回护士,及时更换。洗手护士应仔细检 查器械的功能,尤其是操作钳的旋转功能, 闭合功能,发现器械不佳及时更换。 • (2)协助医生铺无菌单。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B超、CT、 静脉肾盂 造影(ivp)
肾的解剖位置
正常的肾脏
麻醉及体位
•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 硬膜外麻醉,体位为健 侧卧位。
简要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腰 部取三个穿刺点,A点 位于腋前线12肋下缘; B点位于腋前线11肋下 缘;C点位于腋中线髂 棘上1~2cm处,A、B、 C三点构成一个等边三 角形。
护理配合要点
• 8、巡回护士的配合: • (1)术前了解病情,备好吸引器装置,电刀,侧 卧位垫子,检查调试好机器。连接电源,开开 CO2总开关,CO2管连好,打开CO2气腹机自检. • (2)术前核对好患者的资料、腕带、手术部位和 化验单等。 • (3)做好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输血输 液通畅。调节好室温,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 妥 善固定胃管,尿管。将电刀脚踏放于术者脚侧。 • (4) 和器械护士两人对点器械、纱布、缝针、 线轴。
体会
• 后腹膜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是目前治疗 肾囊肿首先方法,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 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护理配合而言,其 关键是术前器械准备充分,确保灭菌效果, 术中熟练掌握各设备器械的使用,熟悉手 术程序紧密配合,术后重视仪器器械的清 洁与保养。
后腹腔镜下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韩可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疾病概述及应用解剖 简要手术步骤 护理配合要点 体会
• 什么是后腹腔镜? • 后腹腔镜技术是利用腹膜后潜在腔隙进行 腹腔镜下手术 • 优点: • 入路简单直接,对腹腔脏器干扰少,术后积液 不易扩散至腹腔;更易寻找肾动脉;手术 空间虽然较小,但完全能满足手术暴露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肾实质出血
腹膜,血管及 肠管损伤
肾周血肿
并发症
皮下气肿
腹壁穿刺 孔出血
高碳酸血症
• (2)感染:表现为术后体温>39℃,引流 液浑浊呈脓性,伤口难以愈合。 • 处理:抗生素治疗,高热时给予物流 降温或退热药物治疗,解除尿路梗阻。 • (3)肾功能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少尿, 无尿。 • 处理:血液透析,有条件可做,口,在切口置入自 制水囊扩张器并注水 300~500ml,建立后 腹腔空间,压迫5min 后取出水囊,然后在B 点和C点分别置入 5mm和10mm Trocar,
• 3.C点连接气腹机充入 二氧化碳气体,压力 维持在1.33~2.0kPa, 以充分扩张后腹膜腔 间隙。
疾病概述
•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 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常见的肾囊肿可 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 性肾囊肿。
疾病概述
发病机制 检查方法
•本病的发生原 因尚不完全清 楚,可能与先 天性肾小球、 肾小管结构异 常和后天性损 伤感染有关。
• Click to add Text
• (5)协助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一起摆放侧卧位体 位、注意保暖。 • (6)连接机器,巡回护士将手术台上递下的冷光 源线、气腹管、电凝线 吸引器管分别连接。协助 套好摄像头线。 • (7)提供台上所需物品,监督无菌操作并确保机 器的运行,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管理好参观人员 保持手术区域距离和人数不超过4人。 • (8)术毕与器械护士点数,检查皮肤情况并填好 手术护理记录单,送病人回病房,做好交接 • (9)整理手术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