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古诗91811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班会一:国耻教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和铭记918事件,培养他们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关于918事件的纪录片片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 国耻教育:介绍918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以及当时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和爱国情怀。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918事件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4. 知识竞赛:设置与918事件相关的知识竞赛环节,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并加深对918事件的了解。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勿忘国耻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班会二:爱国主题演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让他们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自己的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一些优秀的爱国主题演讲视频,激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和热情。

2.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围绕爱国主题,准备自己的演讲稿,并进行现场演讲。

可以设立评委评选出最佳演讲者,并给予奖励。

3. 听众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对演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爱国主题的理解。

4.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期望,激励其他学生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爱国主题演讲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国情怀。

班会三:国耻纪念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参与国耻纪念活动,深刻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并表达对逝去的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活动安排1. 开场:以默哀的方式,向逝去的英烈致敬,让学生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

2. 逝者纪念:组织学生进行纪念活动,如献花、点烛等,让学生表达对逝去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3. 集体朗诵: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朗诵,朗诵与国耻相关的诗歌或文章,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一一、目标:1.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保卫祖国的决心。

二、内容: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九一八”事变带来的深重灾难。

3. 通过讲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九一八”历史纪录片,了解历史背景。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九一八”事变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二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二、内容:1. 介绍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分析日本侵略中国带来的灾难。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日本侵略中国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二、内容:1. 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一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子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子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学准备1、提前安排预习课文、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2、准备好必需的相关图片、地图、录音机、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9。

18事变)学习新课:板书:一、九一八事变1931。

9。

18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1、分组回顾列举出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并选一名代表口述出来(认识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讨论:日本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又一次侵略中国?(探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3、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制造借口)4、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5、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请举例说明。

6、最后,教师强调:这些事例说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二设计背景1931年9月18日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家国情怀初中教案

家国情怀初中教案

家国情怀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国的概念,认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家庭的感情。

3.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教学重点:1. 家国情怀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国情怀。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家国情怀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家国的意义。

2. 提问:什么是家国情怀?为什么说家国情怀很重要?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家国情怀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2.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如何践行家国情怀。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有关家国情怀的案例,如抗战英雄、优秀党员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家国情怀表现。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家国情怀故事,感受家国情怀的力量。

2.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家庭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2. 提问:如何培养和践行家国情怀?二、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家国情怀。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建议。

三、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一份家国情怀行动计划。

2. 各组汇报行动计划,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情感升华(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勿忘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一、教案概述主题:勿忘国耻,铭记918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教学重点:1. 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918事变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918事变的了解,共同回顾历史。

新课导入:1. 教师详细讲解918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2.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理解918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增强民族凝聚力。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勿忘国耻,铭记918。

2. 学生发表自己对勿忘国耻、铭记918的感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勿忘国耻、铭记918的感悟文章。

2. 学生通过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方式,深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增强爱国情感。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content}。

918事件班会教案

918事件班会教案

918事件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918事件班会教案——铭记历史,警钟长鸣,传承民族精神,立志报国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918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 通过学习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民族精神,激发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 提高同学们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警醒大家不忘国耻,奋发向前。

4. 强化同学们的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8日(星期一)下午14:00-16:30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报告厅(或教室)五、活动流程1. 开场及致辞(14:00-14:10)- 主持人开场,介绍活动主题和意义。

- 邀请学校领导或教师代表发表致辞,强调918事件的历史重要性,唤起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2. 观看918事件纪录片(14:10-14:40)- 播放精心挑选的纪录片,让同学们直观了解918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 观看过程中,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记录感悟。

3. 历史知识讲解与互动问答(14:40-15:10)- 邀请历史老师对918事件进行深入讲解,剖析历史背景和细节。

- 安排互动环节,同学们可提问或分享自己的看法,加深对事件的理解。

4. 英雄事迹分享(15:10-15:40)- 通过演讲、话剧等形式,讲述在918事件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的事迹。

- 引导同学们学习英雄精神,传承爱国主义。

5. 主题讨论与小组发言(15:40-16:10)- 将同学们分成小组,针对“如何铭记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立志报国”的主题进行讨论。

- 每个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发言与宣誓(16:10-16:25)- 教师代表进行活动总结,强调同学们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 全体同学进行宣誓,表达铭记历史、奋发向前的决心。

7. 结束语与合唱(16:25-16:30)- 主持人进行结束语,强调活动的意义,鼓励同学们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学习动力。

纪念918国耻日:班会教案模板3篇

纪念918国耻日:班会教案模板3篇

纪念918国耻日:班会教案模板3篇1. 班会教案模板:了解历史,铭记国耻目标通过班会教学,使学生了解并铭记918国耻事件,培养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介绍918国耻事件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活动一:观看相关纪录片或视频,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3.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918国耻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4. 活动三:展示学生自主创作的相关作品,如诗歌、演讲或绘画等。

5. 结束:总结活动内容,强调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传承爱国精神。

2. 班会教案模板:珍爱和平,追求和谐目标通过班会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增强珍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意识。

活动安排1. 开场: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含义和意义。

2. 活动一:观看与和平相关的视频或片段,让学生感受和平的力量和美好。

3.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和平的理解和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4. 活动三:学生自主表达对和平的祝福和期许,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或其他创作形式。

5. 结束:总结活动内容,强调珍爱和平、追求和谐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3. 班会教案模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目标通过班会教学,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安排1. 开场: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 活动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如古诗词、传统音乐或书画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4. 活动三:学生自主展示对传统文化的创作或表演,如舞蹈、乐器演奏或书法等。

5. 结束:总结活动内容,强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上是三份纪念918国耻日的班会教案模板,分别以了解历史、珍爱和平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旨在通过班会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平意识和文化自信。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918历史纪念主题班会教案样本3篇

918历史纪念主题班会教案样本3篇

918历史纪念主题班会教案样本3篇本教案样本旨在通过纪念918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第一篇: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918事变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918事变的经过2. 918事变的历史意义3. 缅怀先烈,继承遗志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918事变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2.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英雄事迹,缅怀先烈。

3. 讨论如何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二篇:警钟长鸣,勿忘国耻教学目标- 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分裂、民族灾难的严重后果。

-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

教学内容1. 国家分裂、民族灾难的严重后果2.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国家分裂、民族灾难的严重后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第三篇:立志报国,共创未来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教学内容1. 新时代下的责任和使命2. 立志报国,共创未来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下的责任和使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计划,讨论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以上三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918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希望这份教案样本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国情怀古诗91811
家国情怀
1、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渡汉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早寒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5、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家是游子的归宿,故乡是诗人眺望的方向,“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每当夜幕降临,也会勾起诗人们的思乡情丝。

7、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月夜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9、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唐诗人杜牧的《旅宿》抒发了旅况的寂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13、旅宿
[唐]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4、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宋词中表现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名作,当推苏轼的《水调歌头》了。

15、水调歌头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6、八声甘州
[宋]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7、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出塞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表现将士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21、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现将士誓死戍边的悲壮情怀。

22、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春望》忧伤国事,眷念家人,殷殷情切,真挚感人。

23、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由于国家动乱,诗人词人们忧国忧民,壮志难酬,令人感伤。

25、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26、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7、塞下曲(六首之四首)
[唐]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28、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9、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0、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1、《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2、《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3、《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李白:《渡荆门送别》
3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5、白居易:《阴雨》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6、孔绍安:《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37、元稹:《远望》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38岑参:《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39、杜牧:《归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40、《渭水思秦川》【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