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PPT
合集下载
人工耳蜗植入

体 佩 式 言 语 处 理 器
最新的耳背式言语处理器
植入耳蜗的前提条件
语前聋患者除需要恢复听觉外,还要进行语言学 习。一般要求植入年龄在17岁以下,但最佳年龄 为8岁以下,因为5至8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 时期,超过8岁学习语言相对比较困难。 耳聋的时间越短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越好。对 语前聋的儿童来讲,由于人在4岁之前处于言语形 成的黄金时期,所以越早植入对孩子的语言学习 越有好处。 语后聋患者耳聋时间较短的基本不需要进行语言 训练,耳聋时间较长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语言训练。 各年龄阶段均可以植入。
我院人工耳蜗手术开展回顾
1985年樊忠教授即在我省首先开展了单导电子耳 蜗的临床试验。
2001年在我院成立了我省首家人工耳蜗植入小组, 并与欧洲MED-EL人工耳蜗中心合作成立了人工 耳蜗植入中心。他们应用最先进的MED-EL COMBI 40+人工耳蜗进行了植入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患儿已获得良好的听力水平,现已进入正常 幼儿园学习。
稍后请看我院的手术录象
术后并发症
与其他手术一样的并发症,包括麻醉意外、伤口 感染、流血等。 属于耳科手术的并发症,如耳部麻痹、味觉障碍、 面部肌肉无力、头疼、眩晕、耳鸣等,以上是手 术可能发生的风险,需指出这些情况通常只是暂 时的,会随手术伤口愈合而消失。 如刺激面神经造成面部肌肉抽搐,可通过调整言 语处理器程序而消除。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麻醉技术及耳显微手术技术的 进步,这项手术对绝大多数病例来说是安全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言语治疗康复方面
的专业人员和植入者及家属共同来制订康 复计划,以发展患者的听力、语言能力。
语后聋患者一般需数周的时间进行恢复,
人工耳蜗

耳蜗的频率分布
• 耳接收的频率范围: 20——20000。 • 耳蜗中频率的分布: 耳蜗顶接收低频,耳 蜗底接收高频。
人正常耳蜗的频率分布
1000Hz的深 度20毫米。 500Hz的深 度25毫米 250Hz的深度 29毫米
2000
15
25
500
18 28
4000
10 30 20
250
可接收的频率范围
100-10000赫兹
有助于汉语的语音语调的识别!
声音输入范围
人耳接受从0分贝到120分贝 电子耳蜗还不能达到,那么接受的范围越 大越好。 如果接受的范围小,对于超出的部分就要 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后就有失真。 奥地利电子耳蜗接受30到105分贝,是目 前所有电子耳蜗输入动态范围最大的,为 75分贝。 其他电子耳蜗接受30到60分贝。
不同品牌电子耳蜗语言识别比较
语言识别率的比较
奥地利耳蜗手术后效果
毛细胞减少或者功能下降
• 动作电位减少或者不 能产生 • 听神经传输的信号减 少或者没有信号 • 助听器加强信号 • 人工耳蜗代替毛细胞
人工耳蜗替代毛细胞
人工耳蜗与助听器有什么区别
• 人工耳蜗是将声音编码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 神经,绕过功能不正常的耳蜗把声音传入大脑, 产生听觉. • 助听器是将声音信号放大,以达到病损内耳能 感受到的大声音。
技术领先-MED-EL的骄傲
植入体电极最长:31mm.
正常耳蜗长度31mm~35mm, 长的电极可 以覆盖更多的听神经,使残留的听神经得 到最大的利用.
其他耳蜗产品电极长度:17mm
手术后X线片显示电极的植入
电极的长度
MED-EL COMBI40+ 电极的长度与人体耳蜗从蜗顶 至蜗底的长度相当
人工耳蜗知识入门ppt课件

人工耳蜗知识入门
Becoming familiar_rev2_Aug06
今天你将学会…
• 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 怎样解释听力图 • 耳聋的治疗方法 • 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筛选 •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术后工作
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人耳分成4个主要部分:
•
大脑 内耳
内耳(或耳蜗) 由感觉细胞组 成,它的独特 功能使其能够 获取声音的声 调和响度信息。
人工耳蜗是怎样工作的?
人工耳蜗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内部设备
外部设备
或
内部设备-植入体 HiRes™ 90K
植入体电路
刺激电极阵列
3圈金质线圈 可移除的磁铁
人工耳蜗的外部设备
声音处理器
电池
麦克风
头件 导线
人工耳蜗是怎样工作的?
• 声波由麦克风进入。
• 声音处理器把声音转化为数 字信号。
• 经过电子编码的信号由头件 上的线圈透过皮肤传入植入 体。
婴幼儿的调机: • 临床经验 • 客观测试方法
听力学工作
随访调机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是成功的关键 人工耳蜗不是耳聋的“治愈”手段。
父母的责任
学校的支持
• 支持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 理解什么是人工耳蜗,它的工作原理以及设备的 使用和故障排查方法。
• 协助设备的维护和监督孩子的效果进展。 • 每天进行听音检查,确保孩子的正常收音。 • 了解如何获取相关支持和帮助资料。 • 保持同孩子父母及人工耳蜗中心的密切沟通。
听力图
xo xபைடு நூலகம் xo xo xo xo
听力图
xo
xo xo
xo xo xo
听力图
三种类型的听力损失 感音神经性 传导性 混合
Becoming familiar_rev2_Aug06
今天你将学会…
• 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 怎样解释听力图 • 耳聋的治疗方法 • 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筛选 •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术后工作
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人耳分成4个主要部分:
•
大脑 内耳
内耳(或耳蜗) 由感觉细胞组 成,它的独特 功能使其能够 获取声音的声 调和响度信息。
人工耳蜗是怎样工作的?
人工耳蜗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内部设备
外部设备
或
内部设备-植入体 HiRes™ 90K
植入体电路
刺激电极阵列
3圈金质线圈 可移除的磁铁
人工耳蜗的外部设备
声音处理器
电池
麦克风
头件 导线
人工耳蜗是怎样工作的?
• 声波由麦克风进入。
• 声音处理器把声音转化为数 字信号。
• 经过电子编码的信号由头件 上的线圈透过皮肤传入植入 体。
婴幼儿的调机: • 临床经验 • 客观测试方法
听力学工作
随访调机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是成功的关键 人工耳蜗不是耳聋的“治愈”手段。
父母的责任
学校的支持
• 支持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 理解什么是人工耳蜗,它的工作原理以及设备的 使用和故障排查方法。
• 协助设备的维护和监督孩子的效果进展。 • 每天进行听音检查,确保孩子的正常收音。 • 了解如何获取相关支持和帮助资料。 • 保持同孩子父母及人工耳蜗中心的密切沟通。
听力图
xo xபைடு நூலகம் xo xo xo xo
听力图
xo
xo xo
xo xo xo
听力图
三种类型的听力损失 感音神经性 传导性 混合
手术讲解模板: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概述:
利MED EL公司生产的产品。我国目前使用 较多的是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产品。 人工耳蜗制作材料包括由多聚体、金属和 生物陶瓷等,但用作电极的材料必须具有 导电量大、不会电解液化和气化等性能, 目前只有铂和铂铱合金能满足这些要求。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前准备:
owen不同意这个意见,认为识别语声和噪 声的能力比强声听感更有意义,不能识别 的语声和噪声的极聋病人对助听机肯定不 满意。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前准备:
在house的有关报告中,将植入对象归在 极聋(profound deafness)诊断下,但 没有确切注明极聋的定义。吾氏认为,对 测听表上测试结果一片空白的,使用极聋 一词比“全聋”为好,理由是病人可能仍 有表外残听。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禁忌: 4.精神病:电刺激可能会刺激大脑皮层, 因此精神病是人工耳蜗植人手术的禁忌症。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禁忌: 5.其它外科常规手术禁忌症:如患其它外 科常规手术禁忌症,也不考虑人工耳蜗植 入。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前准备:
1、特殊听力检查 耳蜗内植入器的使用对 象应是“全聋”病人,有残余听力者宜用 蜗外植入器,因为蜗内植入会使仅剩的残 余听力丧失殆尽。而且正在研制中的信号 处理且听机有可能使残听者收益。事实上, 圆窗膜植入和阶内短距植入的听觉效果是 一致或相仿的。“全聋”的确切定义还没 有统一,通常是将那些对测
手术资料: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概述:
术模拟耳蜗功能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 Dogle、Simmons等人应用不同人工装置和 方法于耳聋病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 Michelson、House、Bilger等人详细研究 和大宗病例,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 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了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高峰期。
人工耳蜗的构成组件及工作原理

听觉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途径
1 气传导
2 骨传导
声音的传导通路
----气传导
骨传导:
声波经颅骨传入内耳 传音效能与正常的空气传导相比微不足道 临床工作中用于鉴别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 脑皮层听觉中枢
人工耳蜗的概念
人工耳蜗也称电子耳蜗,是一种将声音 转变成电 信号 刺激人耳蜗从而使人对声音产生知觉,用来 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部分听力的一种人工 电子替代器件
面神经垂直段
西电集团医院耳鼻咽喉科
6.颞骨外段
人工耳蜗手术程序简介
1作耳后皮肤切口,暴露乳突
2磨除乳突部分气房,进入鼓窦
3.暴露水平半觃管和砧骨短突,定位面隐窝
4.解剖面神经幵轮廓化,开放面隐窝
5.开放幵扩大面神经隐窝
6暴露圆窗龛,有时可观察到镫骨肌 腱
7圆窗下耳蜗造孔,见到鼓阶的浅蓝色骨内膜线
一、人工耳蜗植入术适合哪些人群?
(二)语后聋患者
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2.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
3.助听器选配后言语识别能力无明显改善;
4.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二、人工耳蜗植入术不适合哪些人群?
1.内耳严重畸形病例,如Michel畸形或耳蜗缺如;
2.听神经缺如; 3.严重的精神疾病;
乙状窦前 置
颈静脉球高位
前庭导水管扩大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一起学习人工耳蜗
耳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外耳由外耳道、耳廓构成 中耳由鼓膜、鼓室、听骨、咽鼓管、肌肉、前庭 窗和蜗窗、鼓窦和乳突构成 内耳又称迷路。分膜迷路和骨迷路
人工耳蜗植入概要

6.检查电极 打开人工耳蜗包装取出本装置,检
查一下确定无损坏的迹象
7.插入电极组
捏住接收/刺激器,小心的用镊子
或鳄嘴钳夹住保护套的末端,使其
与电极组脱离。注意不要压迫和拉
长电极组。在插入之前,调整电极 组,使其弯曲部分适合耳蜗的螺旋
用电极爪或一个细的吸引器头的一侧引导 电极组尖端进入耳蜗上打的孔。为了进入 后鼓室探查术的开口,需要将电极组对着 鼓阶底部的方向。在插入中使半环电极向 着蜗轴方向是相当重要的。在用手将电极 向里送的同时,用电极爪在电极组的凸面
性别:男 144 例,女 124
例
术前听力学评估
刘××,男, 3 岁,语前聋,双耳极重度听力损 失,助听听阈有两个频率进入香焦图。 ① 声场测试 ②配戴助听器前言语识别率为0,配戴后为10% ③ 耳声发射均未引出 ④ 声导抗测试:左耳为C型,右耳为B型 ⑤ ABR在130 dB无反应,40 HzAERP 测试 显示为双耳硬化,左耳手术。
电极埋植在一名因胆脂瘤全聋病人
的听神经上。使用换能器后病人能 够感知背景声,识别言语的节律。
这一实验开创了人类用电刺激方法
治疗耳聋的新纪元
1964年,Dogle通过鼓岬开窗术
将电极植入一先天性聋成人。该
病人能辨别音乐和言语的节奏, 还能区分男女声
1966年,Simmons首次使用多道电极。 他将6导电极束直接植入在一60多岁男病 人的蜗轴内进行电刺激研究。a.电刺激动 态范围很窄,只有15-20 dB,b.高调识别 最高400-500 Hz。c.多导电极可分别兴奋 不同的神经纤维组,而且在高强度时才出 现导间干扰
我国聋人2100万 7岁以下语前聋80万
每年新增3万人 植入手术1000多例
奥地利人工耳蜗(guangzhou)

2000:
2001:
1977 1989
1979
1999 1994
1991
1998
人工耳蜗的适应症
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配戴助听器无效或效 果欠佳者 目前接受MED-EL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最小的 是6个月,最大的是89岁
30% 25% 20% 15% 10% 5% 0%
语前聋 语后聋
r2
9
奥地利人工耳蜗
来自欧洲的问候
奥地利MED-EL 公司的历史
1975:
MED-EL 创始人首先发展出人 工耳蜗植入
1977:
世界第一个多频道人工耳蜗植 入手术在奥地利维也纳进行
MED-EL公司成立
1989:
推出Comfort人工耳蜗,将感 应线圈及电子零件置于坚固 的生物陶瓷外壳内
1991:
发展出世界 上最早的耳 背式语言处 理器
1992:
第一个子公司MED-EL德国分公司成立
1994:
推出世界上第一 个多频道高速率 人工耳蜗植入体 COMBI 40
MED-EL CISLINK 系统为 lneraid人工耳蜗 系统使用者提 供高速率刺激
1995:
1996:
推出COMBI 40+植入系统,这是一个特别适用于小孩 的设计,超薄型的耳蜗植入系统
太近的距离,不仅 不能发挥每个电极 的作用,且会减低 电极对信号的传递 功能
C40+标准电极
C40+短电极
C40+分离电极
植入试探电极(ITD)
电
极
植入体
厚度:小于4mm,最薄的植入体
特殊的陶瓷外壳:硬度与人体的骨质相 似,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密封安全
植入体
MRI 兼容
医学专题人工耳蜗术后调试

第七页,共三十九页。
CI的调试(diào shì):第二次回访
开机(kāi jī)后大概1个月
安排时间0.5-1小时 调整病人感觉最理想或较喜欢的策略
根据需要,帮助病人练习使用辅助配件
第八页,共三十九页。
CI的调试(diào shì):第三次回访
开机后大概3个月 安排时间(shíjiān)0.5-1小时
可以在开机之前开始
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儿童调机的一些(yīxiē)体会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准备 开机 (zhǔnbèi)
为使孩子和家属做好开机当天的准备,可以让孩子熟悉调 机的过程 :模拟玩具、漫画书、图片(túpiàn)和录像等
最好能够让孩子熟悉调机室环境、调机医生和会用到 的处理器
孩子会在几次刺激后便开始习惯,不再(bù zài)作出反应, 所以千万不能错过第一次反应
第一次反应可能包括睁大眼睛、眼神凝固、停止动作、 抬头寻找、皱眉头、微笑、哭吵,甚至可以是摆弄玩 具中间的短暂迟疑这样非常细微的反应
孩子安静摆弄玩具时,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往往最容易看 到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 只测试感知水平
• 不能从听力图阈值来预测 CI舒适(shūshì)值
• 不能预测阈上刺激效果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什么情况下程序需要(xūyào)重新调试?
言语感知能力下降
说话能力下降
存在不舒适的刺激 父母、老师反馈进步情况(qíngkuàng)不佳 某一段时间内没有进步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建立对真实阈上刺激的条件反射,达到一致性
建立良好的反射后,降低刺激值
以听不到的刺激值建立条件反射会给孩子错误的信息
反应失败时也要给与奖励
CI的调试(diào shì):第二次回访
开机(kāi jī)后大概1个月
安排时间0.5-1小时 调整病人感觉最理想或较喜欢的策略
根据需要,帮助病人练习使用辅助配件
第八页,共三十九页。
CI的调试(diào shì):第三次回访
开机后大概3个月 安排时间(shíjiān)0.5-1小时
可以在开机之前开始
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儿童调机的一些(yīxiē)体会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准备 开机 (zhǔnbèi)
为使孩子和家属做好开机当天的准备,可以让孩子熟悉调 机的过程 :模拟玩具、漫画书、图片(túpiàn)和录像等
最好能够让孩子熟悉调机室环境、调机医生和会用到 的处理器
孩子会在几次刺激后便开始习惯,不再(bù zài)作出反应, 所以千万不能错过第一次反应
第一次反应可能包括睁大眼睛、眼神凝固、停止动作、 抬头寻找、皱眉头、微笑、哭吵,甚至可以是摆弄玩 具中间的短暂迟疑这样非常细微的反应
孩子安静摆弄玩具时,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往往最容易看 到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 只测试感知水平
• 不能从听力图阈值来预测 CI舒适(shūshì)值
• 不能预测阈上刺激效果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什么情况下程序需要(xūyào)重新调试?
言语感知能力下降
说话能力下降
存在不舒适的刺激 父母、老师反馈进步情况(qíngkuàng)不佳 某一段时间内没有进步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建立对真实阈上刺激的条件反射,达到一致性
建立良好的反射后,降低刺激值
以听不到的刺激值建立条件反射会给孩子错误的信息
反应失败时也要给与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人工耳蜗禁忌症
人工耳蜗是通过电刺激听神经而使病人 感知声音,主要适合耳蜗性聋,而不适合 蜗后性聋;听力损失的程度为重度和极重 度聋。 植入人工耳蜗的禁忌症有以下几种: 1.耳蜗及听神经因素:从影像学角度认 为,人工耳蜗植人手术的相对禁忌症应该 为耳蜗完全缺失和内听道严重狭窄。
2.中耳感染因素:对于化脓性中耳炎 病人,植入电极会把感染灶带人内耳。 3 .耳蜗骨折:耳蜗骨折很可能损伤前庭耳 蜗神经,使人工耳蜗植入无效。 4.精神病:电刺激可能会刺激大脑皮层,因 此精神病是人工耳蜗植人手术的禁忌症。 5.其它外科常规手术禁忌症:如患其它外科 常规手术禁忌症,也不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言语处理器 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进行滤波分析并且数字 化成为编码信号。言语处理器将编码信号送 到传输线圈。传输线圈将编码信号以调频信 号的形式传入位于皮下的植入体的接收/刺激 器。
人工耳蜗植入体 人工耳蜗植入体将适量的电能传至耳蜗内部电极系列,沿着在序列
人工耳蜗植入体 人工耳蜗植入体将适量的电能传至耳蜗 内部电极系列,沿着在序列上分布的电极刺 激耳蜗内的残余听神经纤维。电声信息沿听 觉通路传至大大脑进行编译。 言语编码策略 言语编码策略控制着对环境声音及言语 的数字化处理。不同的编码策略所侧重的音 调、响度和时相线索亦不同。人工耳蜗植入 者对声音质量的倾向性有所不同,并且在使 用根据他们个人需求设计出的言语编码策略 时,其言语感知能力表现出显著的提高。
, 三、人工耳蜗组成。
人工耳蜗是由耳蜗内的植入电极、言语处 理器、方向性麦克风及传送装置所组成。声音 由方向性麦克风接收后转换成电信号再传送至 语言处理器将信号放大、过滤,并由传送器传 送到接收器,产生的电脉冲送至相应的电极, 从而刺激听神经纤维兴奋并将声音信息传入大 脑,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感应式) 人工耳蜗(感应式)的组成示意图
科技的迅速进步肯定可以使得下 一代人工耳蜗在整体功能方面和物理 性能上产生显著的变化。新的信号处 理方法,连同助听器技术,双边人工 耳蜗技术,以及联合声电刺激技术在 一起,将能够更好的提取,编码并传 递那些重要的声学特征信息,尤其是 频域和时域微细机构。相信随着技术 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会给广大患者带 来福音。
人 工 耳蜗
Z主要内容:
一.人工耳蜗简介。 二.听觉原理。 三.人工耳蜗组成。 四.人工耳蜗禁忌症。 五.人工耳蜗的现状及前 景。
一.人工耳蜗简介。
定义:又称电子耳蜗,或耳蜗埋植,人 工电子耳。是植入式电子装置,能将声能转 换成电能,通过植入鼓阶、圆窗或耳囊内的 电极,直接刺激耳蜗内残余的听神经纤维, 使聋人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技术开始于50年代,经过几 十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工 程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 临床应用,成为目前全聋患者恢复听觉的有 效的治疗方法。
人工耳蜗的电极
人工耳蜗的特点:
大多数的听障患者都是由于听觉毛细胞先天 发育不良或受损。 人工电子耳是在耳蜗内植入电极越过发育不 良或受损的听觉毛细胞,将声波转换为电波后直 接刺激听觉神经再传至大脑。 一般助听器只单纯放大声音,仍须经包含不 良毛细胞的原有路径传导,因此语言辨识能力受 到影响,特别是高频听力无法有效提升。所以效 果比助听器更好。
Thank you !
人工耳蜗实物
二 .听觉原理
听觉产生的原理: 耳蜗基底膜的机械特性和毛细胞的静 纤毛的梯度变化是耳蜗对输入声波进行频 率和空间分析的形态学基础。耳蜗基底膜 的基底部分对高频敏感,顶部对低频敏感, 人类语言频率范围为500~3000Hz,与基 底膜从底部算起的10~25mm的相应位置 相对应。
人耳解剖图
声波通过时的耳蜗
声波通过时的耳蜗
基底膜振动时,带动相连的复膜及 毛细胞的静纤毛发生剪切运动,使毛细 胞表皮板的电阻发生变化,调制了通过 毛细胞的电流,产生了耳蜗的感受器电 位,这就是耳蜗的机械——电换能过程。 耳蜗感受器电位可以使毛细胞底部 的表面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耳蜗 神经末梢产生兴奋,产生突触后电位, 又形成神经动作电位由耳蜗神经向工耳蜗领域,探索中的新技术 和新方法仍然处在不断积累阶段,大部分距离临床 应用阶段尚需时日。最终目标仍然是解决人-机界面 如何完美耦合,使人体组织和机能所具备的潜能进 一步被最新的医学和工程技术激发。在人工耳蜗产 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期待出现更可靠、更灵活的 刺激系统,即在保证系统质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使每一位患者的系统得到优化调整,更符合其自身 听觉通路的潜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