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河源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2004年中考语文测试

文字2004年中考模拟测试(开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初三政治(命题、制卷人:张勇)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下表的相应空格内。
1——16题每题1分,17——21题每题2分,共计26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1、在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C、生产力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D、阶级统治的工具2、唐朝诗人罗隐在《峰》一诗中写道:“不论平地与尖山,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里诗人用蜜蜂比喻劳动人民,从而揭露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B、封建制度的腐朽性C、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D、封建土地所有的特点3、第一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是()A、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B、用机器制造机器C、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力的广泛应用4、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标志着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③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④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________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产生种种矛盾和罪恶的根源。
()A、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D、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使我国人民当家作主B、社会主义使我国选择了先进的社会制度C、社会主义使我国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D、社会主义使我国推翻了“三座大山”7、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党的基本路线C、四项基本原则D、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002年12月23日,我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
广东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4分1.书写能力考查:将下面这首诗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内。
2分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在下列空格内规范书写名句。
任选其中四题作答,4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2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1分3 ,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4路遥知马力,。
熟语1分5人们常用“ ”周敦颐《爱莲说》中词语来赞扬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1分6古诗中的柳,有时用来代表春景,而有时又用来寄托离别之情。
请写出带有“柳”字的一个古代诗句: 1分3.根据课外阅读知识,填写下列内容。
5分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喜欢的理由是:2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神话故事,如、填故事名称。
4.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
3分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
”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
”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6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联。
1分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7.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联。
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
2分二12分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河源市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

河源市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分) (共1题;共13分)1. (13.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田野上的白发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是指广东省河源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用于检测初中生语文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试卷。
该试卷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表达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示例: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看到他滑稽的表演,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
B. 小李同学经过刻苦努力,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C. 我们应该正视失败,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积极进取。
D. 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 清晨,当阳光照进教室里,教室里立刻变得暖洋洋的。
D.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二、填空题:1.,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三、简答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怀旧、爱怜、悲悯,一起在心头织成一片深情。
于是,他的眼泪就常常掉下来。
3.“他”是谁?“他”为什么而流泪?请简述。
4.请简述“白桦林”的特点和作用。
四、作文题: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总结: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是指用于检测初中生语文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试卷。
该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表达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示例题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试卷的题型和难度,为考试做好准备。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题

200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阅读题精选(一)(一)《人类能移居火星么?》人类能移居火星么?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
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
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
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
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
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
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
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
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
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
”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
”“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1.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火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四个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祖布林和弗雷德曼对探测火星的意义各有什么看法?简要回答。
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摘要:一、河源中考语文试卷简介1.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的基本信息2.试卷结构及题型二、试卷考查内容分析1.阅读理解部分a.文言文阅读b.现代文阅读2.作文部分a.作文题目b.评分标准三、对考生的建议1.如何备考河源中考语文2.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正文:广东河源中考语文试卷是针对广东河源地区初中毕业生的一套语文考试题目。
试卷的结构合理,题型丰富,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考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句子排序等题型,考查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等高级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理解部分,河源中考语文试卷注重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综合考查。
文言文阅读题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能够理解文中的句子和段落大意,分析人物性格及作者观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则关注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对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作文部分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题型。
河源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通常具有较高的开放性,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评分标准主要从内容、语言表达、篇章结构、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
针对河源中考语文试卷,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扎实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强化基本功训练;2.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扩大知识面;3.多进行写作练习,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4.关注历年真题,了解题型和考查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5.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调整心态,提高应试能力。
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5.doc

(一)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
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 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 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7.“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 特点的?(2 分)
15.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组(2 分)( )
吾尝疑乎是
叫嚣乎东西
故为之说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今虽死乎此
虽人有百手(《口技》)
余闻而愈悲
余伤病伏丛莽间(《梅岭三章》)
16.选出与“今以蒋氏观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B.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 46 届世乒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王红同学家住二楼。一天,三楼张阿姨家晾晒的衣服未脱水,水滴在王红家晒的棉被上了。假如你是王
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请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字数不限,但要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
2004 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五)答案
一、1.(1)C (2)A
2.(1)C (2)C 3.D 4.略 5.B
2004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试题汇编

2004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试题汇编1、河南省:(二选一):文题(一)我找回了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文题(二)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
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
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2)600字左右。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
2、河南省新乡市:以“记住”为话题3、北京市:美好的回忆4、丰台区:《一棵树三堂课》读后感5、上海市(二选一):①我们是初升的太阳;②我的视线6、重庆市:以“生命”为话题7、福建省福州市:以“好心情”为话题8、福建省宁德市:夸我;也可以“夸奖”为话题,自拟题目,畅所欲言,但自拟的题目中必须含有“夸奖”两字。
9、浙江杭州市: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10、浙江温州市、台州市:以“问题”为话题11、山西省太原市: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借用以上三个书名中的一个作题目12、浙江省绍兴市:以“?”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先将题目补写完整。
如“?我成长的伙伴”、“?让我有了一个新发现”、“?的启示”等等。
13、浙江省宁波市:以“小”或“小和大”为话题14、江苏省南京市:以“呼唤”为话题15、江苏省南通市:以“倾听”为话题16、江苏常州市: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17、江苏无锡市: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河源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广东省河源市200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4小题,8页,满分120分(含3分卷面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人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学校等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积累与运用(12分)1.在下列田字格内规范书写名句。
(任选其中四题作答,4分)(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1分)(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1分)(3),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分)(4)读书破万卷,。
(熟语)(1分)(5)面对光阴的流逝,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似曾相识燕归来。
(1分)(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1分)2.默写刘禹锡《秋词》后两句诗句。
(2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朝阳。
,。
3.成语接龙。
(2分)八面来风→风调雨顺→→→→4.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
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2分)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2分)二、文言文阅读(14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苟:(2)辟:(3)丧: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答:(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答:7.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人皆有之属予作文以记之B.舍身而取义环而攻之而不胜C.故不为苟得也己克,公问其故D.贤者能勿丧耳陈胜者,阳城人也8.简答:(5分)(1)孟子在文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3分)答:(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请用原文回答,2分)答:三、现代文阅读(41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9—23题。
(一)(14分)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xié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zhòu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最后一课》)9.上面文段是从、、等多个方面去描写与平常上课的不同。
(3分)10.文中“总有一阵喧闹”的“总”字表明;“偏安安静静”的“偏”字,意在强调(2分)11.联系课文,你是怎样看待韩麦尔先生穿上礼服上课的?(2分)答:12.阅读完上面选文,你理解作者描述“镇上来的人”旁听的用意吗?把你的看法写出来。
(3分)答:13.本文段除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语言、动作描写外、还有、、。
(3分)14.根据拼音写汉字。
(1分)(1)xié()着(2)zhòu()边(二)客家山歌(14分)①“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衷肠”。
这是一首普通的客家山歌。
②在客家地方,只要“逢到清风明月夜,处处都有山歌声”。
客家山歌,它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采内涵,耐人寻味。
③客家山歌用客家话唱来,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异,如梅城山歌、松口山歌、石马山歌,腔调不同,仅梅州就有100多种腔调。
其曲调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十分动听;演唱艺术上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修辞。
如①“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绫罗妹系纱,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山中嫩细茶。
”②“新打酒壶锡过多,十人见了九人摸,人人都话系好锡(惜,喜欢),就系唔知有铅(缘)么?”“斜风斜雨落斜河,斜竹斜篾织斜箩,斜针斜线安斜纽,斜妹斜眼睐斜哥”。
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虚玄歌、逞歌、猜调等;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
④客家俗语有云:一日三餐歌梆饭,夜夜睡目歌帖头。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心。
如:“妹子生得好人材,好比牡丹花正开,手攀绿竹想对想,钓槟落水望鱼来。
”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才发展到大庭广众中唱,唱到北京及海外。
⑤客家山歌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龙川、紫金,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作为客家人聚居地的河源,客家山歌广为流行。
正是:“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斗歌才。
山歌好比东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
15.上文依次主要介绍了客家山歌的风格特点、、等方面内容。
(3分) 16.“一日三餐歌梆饭,夜夜睡目歌贴头。
”这句歌词形象说明了客家山歌大多取材于,它已成为客家人生活中(3分)17.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描述客家山歌作用的句子。
(3分)18.第③段中划线的两首山歌很有意思,你更喜欢哪一首?简述理由。
(3分)答:19.作为客家人,你一定熟悉客家山歌,请你举出一首山歌的例子(不要重复上文的山歌)。
如果不能举例,请根据山歌特点,发挥你的创作才能,续写出下面两句歌词(第四句须押韵)。
(任选一题作答)(2分)(1)举例:(2)续写:山歌又好声又靓,画眉难比妹歌声。
__,。
(三)(13分)你想一鸣惊人吗?①说个有意思的故事给你听。
②有位非常走运,又非常不走运的警官。
非常走运的是他做了几十年的警务工作,由小警员升到警官,一直到将近退休,居然没有遇到过一次盗匪,没有开过一枪。
他非常不走运的是,就在他退休的前一天,经过一家银行,正看见有人抢劫,于是掏枪吓阻,不幸对方也有枪,而且比他先发射。
他死在最后一天的任上,手中握着一辈子没有真正用过的枪,枪里居然忘了装子弹。
你说这警官笨不笨?他难道不知道,作为一个值勤的警官,枪里总要有子弹,即使一辈子遇不见一次盗匪,他也应该随时清理枪械并到靶场练习,因为“携枪千日,用在一时”,平时总要为战时做准备。
③如果换做你是他,你会不会像他那么笨?你一定不会,对不对?但是让我问你,如果你很喜欢诗词,那么背几首给我听吧!你很爱古文,那么背一篇《岳阳楼记》或《桃花源记》吧!你背得出来吗?我再问你,如果你已经学了好几年钢琴,也自以为弹得不错,有一天家里来了许多朋友,要你表演几首,你是不是能够立刻开一场小型演奏会呢?抑或,你会尴尬地说“对不起,没有准备”。
④说到音乐,你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柏恩斯坦是怎么一夕成名的吗?那是1943年,在他担任乐团副指挥的时候,有一天演出之前,正指挥生病了,临时由他代为上场。
25岁的他,一上台就尽情地发挥,整场演奏结束,台下的观众起立、鼓掌、尖叫。
柏恩斯坦就这样“一鸣惊人”、“一炮而红”。
他用那一个晚上的“机遇”,开创了后面的50年的“柏恩斯坦时代”。
当人们羡慕他的“机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怎么临时接到命令,立刻能从容应付,而且表现得无懈可击呢?他怎么对当天演出的曲子那么了解、那么熟练呢?他怎么好像随时准备好,仿佛一个出勤的警员,枪里总装着子弹,随时准备击发呢?⑤再说一个你最熟知的故事吧!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孔明。
孔明如果没有两下子,刘备会请他吗?如果今天换做你,也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平日对天下大事毫不关心、毫不思索,有一天刘备造访,你能提得出那许多“经国之宏论”吗?孔明是不是在隐居的时候,也时时用功、处处用心,所以能一鸣惊人呢?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一夕成名、一鸣惊人,可是有凡人知道“一鸣惊人”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
⑧请问,你有没有随时准备好你自己?抑或你是只有到考试时才努力学习,只有到演奏时才练熟曲子,只有到遇见盗匪才装填子弹。
你会不会像那位警官,该开枪的时候开不了枪,第一次应战就死了?20.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答:21.本文语言颇有特色,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点。
(3分)答:22.“老警官”“枪里居然忘了装子弹”一句中“居然”用得好,请你说说为什么?(3分)答:23.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请从作者行文立意或文章内容的角度,提出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并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
(不能重复上面问题,4分)问题:答案:四、写作(50分)24.我们知道:笑脸有多种:微笑、嘻笑、奸笑、哭笑、哈哈大笑、皮笑肉不笑……笑还引申出笑谈、笑话、笑柄、笑星、笑剧……知逐颜开、笑容可掬、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是人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