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3年广东河源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广东河源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广东河源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1.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1)蒹葭苍苍,__________。

(《诗经》)(2)高峰入云,__________。

两岸石壁,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5)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请将杜甫《望岳》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下联:__________,人奚足算哉(7)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

2.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知识卡片《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ōu xiá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jīn gētiěmǎ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āo yì,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河源市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

河源市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

河源市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七下·临沂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 垦切陡峭羸弱熬游省分心安里得荒草萋萋姗姗来迟五脏六府屏息凝神B . 作主竹篾蹒跚闲暇轮廓诲人不倦不可思义忧心冲冲千均重负睡眼蒙胧C . 妥帖恍惚炽热合拢录像悲天悯人毛骨悚然语无伦次耐人寻味心有灵犀D . 恩惠褪尽延棉骄小烧灼拖踏无理查言观色海市蜃楼本末倒置惊心动魄2. (2分)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释义赐给()A . 赏赐B . 赠送C . 敬辞,指所受礼物3. (2分)(2013·哈尔滨)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B . 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C . 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D .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 (2分)(2018·广安)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 . 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付款?他拿不定主意。

B . “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对生命的平静。

”C . 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 . 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7分)5.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家园如梦夜很深,也很静。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

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36分)1. (2分)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执拗(niù)山坳(ào)黑黝黝(yǒu)B . 枢纽(shū) 呕歌(ōu)殴打(ǒu)C . 裸露(luǒ) 一棵树(kē)一颗心(kē)D . 分辨(biàn) 花瓣(bàn) 辫子(biàn)【考点】2. (2分) (2020七上·百色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纯粹(cuì)派遣(qiǎn)大相径庭(jìnɡ)B . 虐待(nüè)哺乳(pǔ)刨根问底(ɡēn)C . 篷勃(pénɡ)抽噎(yē)神采弈弈(yì)D . 称职(chènɡ)嗔怪(chēn)惊慌失措(cuò)【考点】3. (2分) (2019七上·右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中“香气”“我”为名词。

B . “当你沐浴后”中“沐浴”是动词“后”是方位词。

C . “湿发披在两肩”中“两肩”是名词。

D . “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中“祷告”是名词。

【考点】4. (2分) (2017九下·曲靖月考)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我陶醉在这金色的梦中了……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袤的大地上,远近的房檐、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杜甫的诗歌凝聚..着对天下苍生的爱,表现了他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

B. 在对口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中小路拓宽了,危旧的民宅也修葺..一新。

C. 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 这次商品交易会参展的商家很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

(将“就”改为“才”)B. 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

(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C. “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D. 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

(删去“实地”)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苔痕上阶绿,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 ,______ ”把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色和诗人起伏难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米。

(晏殊《浣溪沙》)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______ ,______ 。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 ,______ 。

______ ,______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A)邓发?邓发……哦,是的,邓发就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0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 . 困厄(è)深黛(dài)泠(líng)泠作响B . 潮汛(xùn)缥(piǎo)碧分(fèn)外妖娆C . 廿(niàn)年烨(yè)然一骑(jì)红尘D . 讪(shān)讪秾(lóng)丽窈窕(tiǎo)淑女2. (2分)下列各组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素湍(chuǎn)曦月(xī)镶陵(xiāng)匀称(chàn)B . 孤孀(shuāng)惧惮(dàn)震悚(sǒng)掳去(lǔ)C . 踌躇(chú)举著(zhù)琐屑(xuè)拣定(jiàn)D . 凹凼(dàng)诞水(yán)尴尬(gān gà)胯骨(kuà)3. (2分) (2019七上·姜堰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通过牧羊人惊人的体力与毅力,使荒凉的土地最终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

B . 为防止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免遭暴徒侵扰,香港警署加大了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力度。

C . 2019年1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神经。

D .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是因为这些作品主题多元,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4. (2分)(2013·十堰)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日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纪念屈原,清明节扫墓为了祭奠祖先,元旦各家以新桃换旧符寄寓了对新一年的期盼。

B . 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说明:1、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 页,漫分120 分,考题时间120 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

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 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 分,共8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阴霾.( lí)唱和.(hè)B、菜畦.(qí)炽.痛(zhì)C、狡黠.(xiá)归省.(xǐng )D、参差.(cī)萌.发(míng)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藏独分子”烧杀抢掠,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公安部门严惩他们的恶行。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缔固。

D、国家体育馆“鸟巢”美仑美奂,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大元宝。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中国网民的据理抗争,令美国CNN 电视台不得不就“辱华事件”作出正式道歉。

B、改革开放30 年来,佛山在经济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C 、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受过良好教育,还要刻苦努力。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远: (2)所以: (3)是:6.翻译段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1)(2)7.说出“卑鄙”一词古今意义的不同:(2分)卑鄙古义:今义:8,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 (填四个字)的建议。

(1分) 9.文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1) (2)(二)品读下面丘逢甲的一首诗,回答有关问题: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注:丘逢甲的《春愁》作于1896年春,时值包含有清朝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等内容的《马关条约》签订一周年。

) 10.“强看山”中,“强”的意思是:。

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2分)11.诗中押的是韵。

(1分)12.读了这首诗,令人联想到初中课本中学过的唐朝诗人写的《春望》一诗,诗的颔联“ ,”表达了与丘逢甲《春愁》诗同样的感情。

(2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13-23题。

(一)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18分)读2019年2月28日某报《昔日丢妻弃子多“神气”,今朝众叛亲离好冷清》一文,颇觉好笑,笑后有感,文与感皆姑存之。

文中说的是某县某镇的一落魄包工头贴春联骂子“不肖”的故事--2019年春节,该镇一户人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不肖下联:坦坦荡荡过此生展望未来横批:笑看人生写此对联的主人公姓黄,原是包工头,现已50多岁,有妻室并生下三男一女,均已长大成人,其中有大学毕业生,本是一个相当幸福的家庭。

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

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恋恋不舍(shě)B. 惊弓之鸟(fēng)C. 碧空如洗(bì)D. 一丝不苟(bǒ)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用电,从小事做起。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D.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B. 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老师像明灯一样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C. 他的声音如同山涧清泉,悦耳动听。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让人百读不厌。

4. 下列诗句中,描写月亮的诗句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下列对联中,上联与下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上联:日出东方夜难明,下联:风吹草低现牛羊B. 上联:桃花潭水深千尺,下联:不及汪伦送我情C.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 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范文标题:家乡的河家乡的河,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河岸绿树成荫,是家乡最美的风景之一。

小时候,我常常和伙伴们一起来到河边玩耍。

我们或沿着河岸奔跑,或跳进河里游泳,或捉鱼摸虾。

每当夕阳西下,河边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那一抹金黄的晚霞洒在河面上,仿佛给河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的河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污染、生活污水使得河水变得污浊不堪,河岸上的树木也日渐稀疏。

家乡的人们纷纷感叹,曾经的美丽家园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

为了保护家乡的河,家乡的人们开始行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源市源城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分) (共1题;共13分)1. (13.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田野上的白发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

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

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

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

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

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

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⑪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

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②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3)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田野上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 . ②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 . ③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 ⑪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二、文言文阅读(30分) (共3题;共30分)2. (18.0分) (2020七下·上海月考)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1)解释下画线点词语。

①或劝改业________ ②砚穿则易________(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 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砚台来向别人示威。

B . 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C . 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D . 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送给别人。

(3)桑维翰对自己的长相的态度是“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4)读了本文,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3. (4分)(2019·攀枝花)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8分)(2019·攀枝花)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________,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 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3)萧关逢候骑,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李商隐《贾生》)(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

(苏轼《定风波》)(6)浮云游子意,________。

(李白《送友人》)(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8)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________?”(《曹刿论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共1题;共15分)5. (15.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远去的风琴声刘心武①1950年冬,我随父母从四川迁来北京,母亲把我送进了公立的隆福寺小学,报到那天刚进校门,就听见音乐教室里传出风琴的声音,母亲颔首微笑,她认为这才是正经的小学校。

②这里所说的风琴,不是手风琴、口琴,也不是管风琴,而是指那种立式的踩踏板用手指按琴键发出音响的管簧乐器。

那时候学生称教课的老师为先生。

有天放学我就随口说起:“‘小嘴先生’教我们唱《二月里来》啦!”我觉得那首歌很好听。

妈妈却批评我:“不许给先生取外号!”我就辩解:“又不是我给取的!同学们背地里都这么叫她,她嘴巴就是特别小嘛!”妈妈说:“我记得她姓因,你就该当面背地都叫她因先生!”我就笑了:“咦吔!妈妈,你也咬不准人家那个姓啊!她姓英,不姓因!”我们四川人,分不清韵母in和ing,也分不清声母1和n。

③“小嘴先生”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嘴,是名副其实的樱桃小口,有趣的是她偏会唱歌,唱的时候小嘴张得圆圆的,声音非常嘹亮。

她总是按着风琴教我们唱歌,不时扭过头来望望我们,她那张小嘴真的很厉害,发出的声音往往会压倒全班同学的合唱。

她有时候会让某个学生站起来独唱,让你唱几个音节,通过纠正你的唱法,来教你唱好歌。

有次她点我名,让我唱《快乐的节日》。

那首歌第一句是“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着我们”。

我站起来,闭紧嘴,就是不唱。

“小嘴先生”就问:“你为什么不唱啊?”我说:“要唱我就唱《我们的田野》。

”“小嘴先生”更惊讶:“那又为什么呢?”有个同学就故意学舌:“小了在前面带路!”他就知道我发不好“鸟”的音。

“小嘴先生”明白了,微笑地看着我,对我说:“不要慌。

不要怕。

要敢张口,要敢咬字,跟着我说:因为、英雄、印刷、影子……这次,再跟我说,小鸟、了解、列宁、树林……”④我心理抗拒,咬嘴唇,一些同学看“小嘴先生”很尴尬,忍不住笑了,“小嘴先生”却一点不生我的气,对我说:“好的,刘心武同学,欢迎你唱《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那首歌的歌词:“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直到后面才有一句里出现“雄鹰”,绝少in、ing和l、n的困扰,我就唱得格外舒畅,唱到第三句后,“小嘴老师”就去按风琴伴奏,后来又示意同学们合唱,唱完了,她对大家说:“今天刘心武唱得真好,我们都为他鼓掌吧!”同学们就鼓起掌来,有几个男生还故意在大家的掌声结束后,再拍响几声。

《我们的田野》成为那时段我最喜欢的歌曲。

⑤1984年,那时我已经成为一个作家,应邀到联邦德国访问,我带去了谢飞导演的电影《我们的田野》,而那首歌曲《我们的田野》的旋律贯穿电影始终。

在放映过程中,我忽然忆起了“小嘴先生”,耳边响起她循循善诱的声音——“跟着我说:因为、英雄、印刷、影子……再跟我说:小鸟、了解、列宁、树林……”在异国他乡,那幻听勾起我浓酽的乡愁。

⑥1985年我回四川,在一个竹墙草顶的山村小学留宿了一夜,同住的一位山村教师辗转反侧、失眠许久。

原来,第二天有一架风琴运到学校来,他既兴奋又惶恐,因为他一直是吹口琴教学生唱歌,不会按风琴。

他曾来回走一百多里去县城买了一本风琴演奏的书,书虽然几乎被他翻烂,但毕竟要在实物上实践才能演奏成功!第二天早晨,我随学校师生与围观的村民,在那老师风琴奏起的国歌声中,看学生将一面国旗升起在毛竹制成的旗竿上,那演奏还不怎么达标,但其声响却十分庄严。

下午我离开的时候,教室里传来风琴伴奏的《大海啊,故乡》,节奏不那么准确,每一句师生耐心地唱过重来,当我走出很远,还能听见他们那质朴的歌声。

⑦是呀,现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钢琴已经取代风琴多年了。

岁月会流逝,生命会衰老,立式风琴会式微,远去的风琴声难以复制,但那以真善美熏陶人心灵的师德,却是永恒的光亮。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小嘴先生”的故事。

(2)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小嘴先生”的人物形象。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曾来回走一百多里去县城买了一本风琴演奏的书,书虽然几乎被他翻烂,但毕竟要在实物上实践才能演奏成功!(4)文章以“远去的风琴声”为题,却很少写到风琴声,是否可以把题目改为“小嘴先生”?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共4题;共12分)6. (3分) (2019九上·白云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