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进行

合集下载

和声的变化与和弦进行

和声的变化与和弦进行

和声的变化与和弦进行和声是音乐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给乐曲带来了丰富的音乐色彩和表现力。

和声的变化以及和弦进行对于音乐的发展和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和声的变化和和弦进行在音乐中的应用。

一、和声的变化和声的变化指的是乐曲中和声音部的变化情况。

在音乐中,和声的变化可以通过和声的密度、音部数量以及和声的进行方式来体现。

首先,和声的密度是指和声中声部的数量和音的分布情况。

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和声的密度会随着乐曲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激昂的乐曲中,和声的密度可能会增加,音部数量增多,并通过音的层叠来加强乐曲的表现力。

而在某些抒情的乐曲中,和声的密度可能会减少,以简洁的声部编排来凸显乐曲的柔美和平静。

其次,和弦进行是和声变化的重要方式。

和弦进行是指和声中和弦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和弦进行的选择和使用不仅可以影响乐曲的结构和形式,还可以增强乐曲的情感表达。

在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和弦进行有升起、下降、层叠等方式。

通过不同的和弦进行的变化,音乐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如悲伤、快乐、紧张等。

二、和弦进行的应用和弦进行在音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音乐创作者构建乐曲的结构,还可以为听众提供视听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

一种常见的和弦进行是层叠进行。

层叠进行通过将不同的和弦叠加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和声效果。

例如,C大调的层叠进行可以包含C 大三和弦、E小三和弦、G大三和弦和C大三和弦。

这种和弦进行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声部,还可以创造出宽广的音域和饱满的音色。

另一种常见的和弦进行是升起进行。

升起进行通过将和弦的音高逐渐升高,创造出紧张和充满期待的表现效果。

升起进行常常被用于高潮部分或者乐曲的转调部分,使乐曲更有张力和吸引力。

此外,和弦进行还可以通过衔接和转换不同的调式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例如,使用属和弦衔接两个调式可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转调效果,而使用平行和弦可以创造出神秘而奇特的音乐色彩。

写歌和弦套路模板

写歌和弦套路模板

写歌和弦套路模板是一种常用的音乐创作方法,通过一定的和弦进行模式来构建歌曲的和声基础。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和弦套路模板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创作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1. 主歌部分(Verse)
- 使用I-IV-V 和弦进行:例如C-Am-F
- 可以在每个和弦上使用不同的旋律音符,以创造多样性
2. 副歌部分(Chorus)
- 使用V-IV-I 和弦进行:例如G-F-C
- 副歌通常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因此可以使用更强烈的和弦和旋律
3. 过渡部分(Bridge)
- 使用VI-II-V 和弦进行:例如Am-Dm-G
- 过渡部分用于连接主歌和副歌,或者在歌曲中创造情感上的变化
4. 结束部分(Outro)
- 使用I 和弦:例如C
- 结束部分可以是主歌或副歌的重复,或者是一个新的旋律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和弦套路模板,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的和弦进行和组合方式可以尝试。

你可以通过学习和探索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弦理论和创作技巧来发展自己独特的写歌风格。

最重要的是发挥创意,根据自己的灵感和情感来创作独特而动人的音乐作品。

大调二级和弦使用方法

大调二级和弦使用方法

大调二级和弦使用方法大调二级和弦是音乐中重要的和弦之一,它在和声进行和旋律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调二级和弦的使用方法,包括构建和弦进行、引入变音和弦、作为过渡和弦、创造旋律的和声支撑、在即兴演奏中的应用、在和声分析中的理解、与其他和弦的配合使用、修饰和弦的音色与动态、在编曲中的使用方法以及与其他音乐风格的融合等方面。

一、构建和弦进行大调二级和弦通常作为和声进行的中间环节,它可以在一级和弦和四级和弦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从而构建出流畅的和弦进行。

在使用二级和弦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副属和弦或副下属和弦,以丰富和声的色彩和层次感。

二、引入变音和弦在大调二级和弦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加入变音来扩展其音域,形成变音和弦。

变音和弦能够为旋律提供更多的色彩变化,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在使用变音和弦时,需要注意变音的合理性,避免与主调产生冲突。

三、作为过渡和弦大调二级和弦也可以用作过渡和弦,连接不同的调性或和声进行。

例如,在从一级和弦转移到四级和弦时,可以使用二级和弦作为过渡,使转调更加自然。

在使用过渡和弦时,需要掌握好使用的时机和长度,以保证音乐的流畅性。

四、创造旋律的和声支撑大调二级和弦在旋律创作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旋律的和声支撑,为其提供必要的节奏感和动力。

在使用二级和弦时,可以根据旋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如加入适当的副属和弦或使用扩展的音阶等。

五、在即兴演奏中的应用大调二级和弦在即兴演奏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作为即兴演奏的起点,为演奏者提供灵感和创意。

在使用二级和弦进行即兴演奏时,需要注意其与旋律的配合,以及与其他和弦的呼应关系,以创造出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

和弦钢琴乐理知识点总结

和弦钢琴乐理知识点总结

和弦钢琴乐理知识点总结一、音高和音符音乐中的音高由频率的高低决定,频率越高,音高也就越高。

在乐谱上,音高用音符来表示。

音符的位置决定了音的高低,而音符的形状表示了音符的时值。

常见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

在演奏时,要根据音符的时值进行正确的节奏把握,才能演奏出流畅的音乐。

二、和弦进行和弦是由多个音符同时演奏而成的,它能够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

和弦进行是指和弦之间的关系,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用的和弦进行包括I、IV、V、vi、ii、iii、VII 等。

不同的和弦进行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情感,可以通过合理的和弦进行来塑造音乐的氛围。

三、音阶音阶是指按一定的音程规则排列的音符序列,是音乐的基础。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纯律音阶、十二平均律音阶等。

音阶是学习和弦进行和编曲的基础,熟练掌握各种音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成。

四、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决定了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感。

节奏由强拍和弱拍组成,可以通过拍子的划分来确定。

常见的节奏型包括二拍、三拍、四拍、六拍、九拍等。

在演奏中,要准确地把握节奏,才能演奏出富有感染力的音乐。

五、谱写和编曲谱写和编曲是将音乐创意转化为乐谱的过程,需要深厚的乐理知识和丰富的音乐经验。

谱写是按照规定的音乐符号将音乐内容写成乐谱,编曲是对音乐进行重新的编排和演绎。

在谱写和编曲过程中,需要运用丰富的和弦进行、音阶和节奏知识,从而塑造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总之,乐理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弦钢琴演奏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掌握和弦进行,了解音阶和节奏的规律。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乐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演绎弦钢琴音乐,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妙享受。

常用和弦进行

常用和弦进行

常用和弦进行常用和弦进行一、正三和弦的进行大、小调Ⅰ、Ⅳ、Ⅴ级的连接进行,是正三和弦的进行,是自然的进行。

如:1、Ⅰ--Ⅳ--Ⅰ进行 C 大调:C—-F—-C G 大调:G—-C--G a 小调:Am—Dm—Am e 小调:Em—Am—Em F 大调:F—bB—F d 小调:Dm—Gm—Dm 2、Ⅰ--Ⅴ--Ⅰ进行C 大调:C—G7—C G 大调:G—D7--G a 小调:Am—E7—Am e 小调:Em—B7—Em F 大调:F—C7—F d 小调:Dm—A7—Dm 3、Ⅰ--Ⅳ--Ⅴ--Ⅰ进行 C 大调:C—F--G7—C G 大调:G—C--D7--G a 小调:Am—Dm--E7—Am e 小调:Em—Am--B7—Em F 大调:F—bB--C7—F d 小调:Dm—Gm--A7—Dm 注:以上和弦进行,是一切和弦进行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再扩展、变化,产生出更生动、更丰富的和弦进行。

二、常见的和弦进行1、Ⅰ--Ⅱ--Ⅴ7--Ⅰ进行(1-2-5-1) C 大调:C—Dm--G7—C G 大调:G—Am--D7--G a 小调:Am—Bm--E7—Am e 小调:Em—#Fm--B7—Em F 大调:F—Gm--C7—F d 小调:Dm—Em--A7—Dm 2、Ⅰ--Ⅵ--Ⅳ--Ⅴ7--Ⅰ进行(1-6-4-5-1)C 大调:C—Am--F--G7—C G 大调:G—Em--C--D7--G a 小调:Am--F—Dm--E7—Am e 小调:Em—C--Am--B7—Em F 大调:F—Dm--bB--C7—F d 小调:Dm—bB--Gm--A7—Dm 3、Ⅰ--Ⅵ--Ⅱ--Ⅴ7--Ⅰ进行(1-6-2-5-1) C 大调:C—Am--Dm--G7—C G 大调:G—Em--Am--D7--G a 小调:Am--F—Bm--E7—Am e 小调:Em—C--#Fm--B7—Em F 大调:F—Dm--Gm--C7—F d 小调:Dm—bB--Em--A7—Dm 4、Ⅰ--Ⅲ--Ⅳ--Ⅴ7--Ⅰ进行(1-3-4-5-1) C 大调:C—Em--F--G7—-C G 大调:G—Bm--C--D7--G F 大调: F—Am--bB--C7—-F 5、Ⅰ--Ⅲ--Ⅱ--Ⅴ7--Ⅰ进行(1-3-2-5-1) C 大调:C—Em--Dm--G7—-C G 大调:G—Bm--Am--D7--G F 大调: F—Am--Gm--C7—-F 6、Ⅰ--Ⅲ--Ⅵ--Ⅱ--Ⅴ7--Ⅰ进行(1-3-6-2-5-1) C 大调:C—Em—Am--Dm--G7—-C G 大调:G—Bm—Em--Am--D7--G F 大调: F—Am—Dm--Gm--C7—-F 三、代用和弦其作用在于改变和声进行,避免重复、增强色彩对比,并便于转调。

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

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

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音乐中的和弦进行是构建和谐的基础,它决定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和结构发展。

艺术家们通过对和弦进行的处理和运用,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音乐作品。

本文将探讨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以及它们对音乐的影响。

首先,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包括和声的选择和变化。

在音乐中,不同的和声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使用属七和弦可以增加紧张感,而使用大三和弦则可以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

艺术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音乐的情感需要,选择适合的和声进行。

此外,通过改变和弦的进行方式,如进行递增或递减,可以增加音乐的动态性和变化。

其次,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还包括和声的转位和变奏。

转位是指将和弦中的音符重新排列,以改变和声的音色和效果。

例如,将根音提升一个八度,可以使和弦的音色更加明亮。

变奏则是指对和弦进行的音乐进行重新编排和改变,以创造出新的音乐元素。

通过转位和变奏,艺术家们可以使音乐更加富有变化和创新。

此外,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还包括和声的衔接和过渡。

在音乐中,和声的衔接和过渡是保持音乐连贯性和流畅性的重要手段。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使用过渡和弦或进行平行和声等方式,使音乐在不同的段落之间进行自然过渡。

这样的处理可以使音乐更加连贯,同时也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和复杂度。

此外,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还包括和声的变化和突破。

在音乐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改变和弦进行的方式和顺序,来打破传统的和声规则,创造出新的音乐效果。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非常规的和声进行,如交替使用调性和非调性的和声进行,或者使用复杂的和声进行,如多声部和弦进行。

这样的处理可以使音乐更加富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综上所述,和弦进行的艺术处理与技巧在音乐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合的和声、转位和变奏、衔接和过渡以及变化和突破等方式,艺术家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这些处理和技巧不仅使音乐更加丰富和有趣,也增加了音乐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离调251和弦用法

离调251和弦用法

离调251和弦用法离调251和弦是爵士音乐中常用的进阶和弦进行,它起源于传统的2-5-1进行,并将其转化为离调进行。

所谓的离调,指的是和弦进行中的一些或全部和弦与所在调性不一致。

这种和弦进行的用法,可以为音乐增添复杂和奇特的色彩,提供了更多的和弦选择和变化。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离调251和弦的基本理论和用法,希望可以对读者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传统的2-5-1进行。

在C大调中,传统的2-5-1进行是Dm7-G7-Cmaj7、在这个进行中,Dm7是2级(substitute),G7是5级,Cmaj7是1级。

它们按顺序进行,形成了一个简单而常见的和弦进行。

然而,当我们将这个进行转化为离调251进行时,会引入一些和弦替代和调性变化。

在离调251进行中,将2级和弦替换为其他和弦,创造出一种新的和声效果。

例如,在C大调中,我们可以用Ebm7替代Dm7、这样,我们得到了Ebm7-G7-Cmaj7的和弦进行。

同样,我们可以用Ab7替代G7,得到Ebm7-Ab7-Cmaj7的和弦进行。

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离调251和弦的用法。

1.提供更多的和弦选择2.创造复杂和声离调251和弦为音乐增添了复杂和声。

传统的2-5-1进行是简单和声的一种形式,其中所有的和弦都与所在调性一致。

离调251进行则打破了这种平凡的和声,引入了和弦替代和调性变化。

这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允许我们创造出更令人耳目一新的和声。

3.增加音乐的变化和张力离调251和弦可以增加音乐的变化和张力。

传统的2-5-1进行在爵士音乐中非常常见,因此听者可能会预期在该进行中的特定和弦。

通过使用离调251进行,我们可以突破这种期望,为音乐带来惊喜和变化。

这种突破性的和声有助于产生紧张感和悬疑感,使音乐更加吸引人。

4.提供创作的灵感总结起来,离调251和弦是爵士音乐中常用的进阶和弦进行。

它通过替代2级和弦和5级和弦,引入和弦替代和调性变化,为音乐增添复杂和声,创造变化和张力,并提供创作灵感。

44拍左手和弦伴奏方法

44拍左手和弦伴奏方法

44 拍左手和弦伴奏方法本文介绍如何在 44 拍中使用左手和弦进行伴奏的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44 拍左手和弦伴奏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4 拍左手和弦伴奏方法》篇1在 44 拍中,左手和弦伴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 确定和弦进行方式在 44 拍中,和弦进行方式通常分为三种:顺阶和弦进行、跳阶和弦进行和转位和弦进行。

顺阶和弦进行是指和弦按照音阶顺序进行,例如 C-Am-F-G;跳阶和弦进行是指和弦跳过某一个音阶,例如 C-F-G;转位和弦进行是指和弦的根音发生改变,例如 C-C/E-G。

2. 确定和弦形态在 44 拍中,和弦形态通常分为三种: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弱音和弦。

大三和弦是指根音到三音之间为大三度,例如 C;小三和弦是指根音到三音之间为小三度,例如 Am;弱音和弦是指根音到三音之间为半音,例如 Bm。

3. 确定和弦节奏在 44 拍中,和弦节奏通常分为两种:固定节奏和灵活节奏。

固定节奏是指每个和弦都占据固定的拍子,例如每个和弦都是一拍;灵活节奏是指和弦占据的拍子数不固定,例如第一个和弦占据两拍,第二个和弦占据一拍。

4. 融入旋律在 44 拍中,左手和弦伴奏应该与旋律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旋律与和弦不协调的情况。

在编配和弦时,应该考虑旋律的音符和节奏,使和弦与旋律相互补充,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

《44 拍左手和弦伴奏方法》篇244 拍左手和弦伴奏方法如下:1. 找到歌曲的调性,确定和弦的基础。

例如,如果歌曲是 C 大调,那么和弦基础就是 C、G、F 三个和弦。

2. 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确定和弦的进行方向。

例如,如果歌曲的旋律是向上的,那么和弦的进行方向就是 C、G、F 依次向上。

3. 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拍子,确定和弦的弹奏方式。

例如,如果歌曲是 44 拍,那么和弦的弹奏方式就是每个和弦占一拍,四个和弦循环。

4. 确定和弦的指法和弹奏方式。

例如,如果使用 C、G、F 三个和弦,那么可以采用以下指法:- C 和弦:左手食指按第三弦,中指按第二弦,无名指按第一弦; - G 和弦:左手食指按第三弦,中指按第一弦,无名指按第二弦; - F 和弦:左手食指按第一弦,中指按第二弦,无名指按第三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调(以C大调为例):1、C-Am-F-G,这是80-90年代老歌喜欢用的和弦进行(美国人称之为「50年代进行」),典型《你知道我在等你妈【误】吗》,如果现在用,会有复古的感觉;2、C-G-Am-F,和第一个用的同样四个和弦,顺序一调换,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国外歌曲较常用(美国人称其为「流行朋克进行(Pop-punk progression)」),中国歌曲较少用;3、C-G-Am-(G,Em,C/G)-F-(C,Em)-(F,Dm)-G,括号表示可以相互替代。

没错!这就是卡农使用的「黄金八和弦」!在现在的中国乐坛里面被用烂的一种!话说那个视频【玩死曲婉婷_视频在线观看】就是用来吐槽这个和弦进行的;4、F-G-Em-Am-(F,Dm)-G-C-(C,C7),连续四度进行的变体,其在目前的中国乐坛的滥用程度仅次于上一个的卡农和弦进行。

更有甚者,会直接连续用这两种和弦进行,或者轮着用,典型《突然好想你》。

其实周董的《青花瓷》的和弦进行也是基于这两者的;5、C-G-Am-Em-F-G-C-C,卡农进行的变体,只是把终止式提前了而已。

把这个和弦进行从头用到尾的如《稻香》。

6、C-F-C-G,三个骨架和弦也会有自己的一份天空。

二、小调(以a小调为例):1、Am-Em-F-C-Dm-Am-(Bdim,Dm,F)-(E,G),其实就是卡农和弦进行,只不过改成小调的而已。

小调的口水歌多用这种进行。

2、(Am-)Dm-G-C-F-Bdim-E-Am(-A7),连续四度进行,典型《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3、Am-Em-F-C-Dm-E-Am-Am,大调里面第5种的小调版本。

4、Am-G-F-(Em,E)-Dm-C-(Bdim,Dm,F)-E,根音连续下行,从头到尾用这个的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5、Am-C-F-G,虽然是小调,但用的大调和弦比较多,有一种调性模糊的感觉。

国外音乐用这种比较多。

6、Am-F-C-G,类似上一个,典型如《晴天》的主歌和导歌。

7、Am-Dm-Am-E,同大调第6种。

8、C-G-Am-Em-F-G-Am-Am,其实就是把大调第5种的最后一个和弦换成六级,这样调性就模糊了。

这种进行叫「周传雄进行」,顾名思义就是周传雄最喜欢用这种进行,以致于成为了一种标志。

以下附一个维基链接,国外的情况可能和中国不尽一样:Chord progression==================================================== ==================附录、变体:以上只是常用和弦进行里面的一些套路。

要想有创新,不妨在一些地方用一些变体。

常用的如用调外和弦来代替普通和弦,或者用七、九等和弦代替三和弦。

1、七和弦代替三和弦。

可以保持根音不变,增加一个七音,如Am->Am7。

也可以在原根音下方三度增加一个音构成下方三度的七和弦,如Am->Fmaj7。

一般说来,七和弦有以下功用:(1)小七和弦:有模糊调性的作用,一般常用于中国风。

以C调为例,如果把歌曲里面大部分C、Am用Am7及其转位代替,F、Dm 用Dm7,G、Em用Em7,那就会别有一番风味。

(2)大七和弦:大七度有扩张的感觉,加上了三音和五音其不协和感会降低。

这种和弦也有模糊调性的感觉,更多的会有一种舒适、放松的听觉效果。

(3)大小七和弦(如G7):这个和弦的三音和七音是减五度,有极为强烈地向内解决倾向!也就是说这个和弦一般用来作副属和弦使用,其下一个和弦一般只能是其上方四度(或下方五度)的三和弦,如G7-C,D7-G,E7-Am等等。

如果不是为了这种效果,请慎用。

不建议初学者把副属七和弦用于阻碍进行。

(4)小大七和弦:不常用。

主要为了营造一种奇幻的效果,其七音可以看作和弦外音点缀。

(5)半减七和弦:主要是为了缓冲减三和弦的强烈冲击感而增加了一个七音,听起来会稍微缓和一点。

毕竟在连续四度进行中,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减三和弦。

2、修改三音,即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互相转化,或者变成挂留和弦。

对于一个「正常」的三和弦,其根音和五音就是纯五度,所以唯一能改的就是三音。

这种方法用得比较普遍,以下以C大调为例。

(1)四级小和弦(Fm):一般来说,把一个大三和弦变成小三和弦会有一种柔和的作用,但是一般主和弦C不会变成小三和弦(否则会改变调性)。

属和弦G也基本上不会这么改,否则其三音就构不成导音,没有向主和弦进行的倾向了。

所以这么改的一般只有下属和弦F,即变成Fm。

这个和弦实际上是和声大调的和弦,不仅仅会将下属和弦的色彩改变,而且其三音为降六级音有强烈地向属音进行的倾向,所以Fm后面一般接的是主和弦C。

变格终止式中的四级和弦常为小和弦,如《蒲公英的约定》、《一生有你》。

如果用大和弦来变格终止反正没有终止的感觉。

注意,旋律里面如果有六级音(La)的话不要这么改,否则将会造成增一度的极大的不和谐。

(2)副属和弦(B、E、A、D):而将小三和弦变成大三和弦的话,其离调的三音反而会有强烈趋向于其上方小二度音,即和弦根音的上方四度。

所以,这种和弦多数置于其上方四度和弦之前作为副属和弦使用。

根据以上关于大小七和弦的分析,这种副属和弦加个七音未尝不可。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和弦进行中有一对连续的和弦,后者的根音是前者根音的上方四度或者下方五度(如Em-Am)的话,你就可以把前一个和弦的改成大三和弦或者大小七和弦。

但是,这种技巧切忌连续使用!连续使用调性就乱了,就不是离调了!至于导大三和弦B,已经不属于「只修改三音」的范畴了,但是由于其情况与其他三个相同,故在此并列。

(3)小三和弦变成大三和弦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在小调中把乐曲结尾的终止式的主和弦改成大三和弦,如a小调以A而不是Am结尾。

本来小调是有阴暗、忧郁的特性的,但是最后这么改会给人一种变成大调的感觉,也就是说,忧郁到最后,就豁然开朗了,有一种「风雨过后终于见彩虹」的感觉。

——现在我才知道这种情况叫「辟卡迪三度」。

(4)挂留和弦:一般来说,挂四和弦(sus4)的四音是不稳定的,有向大三和弦的三音解决的倾向,故一般放在同根音大三和弦之前使用。

如属挂留和弦(Gsus4)可以作为半终止式的倒数第二个和弦使用。

同样,挂二和弦(sus2)的二音也有向小三和弦的三音解决的倾向。

当然,这两种挂留和弦互为转位,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代替。

(5)上面提到的五级小和弦(Gm):虽然说它在主调中失去了功能,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会被用到。

实际上,它是副调里面的和弦:上主副调(小调)的下属和弦,或者下属调的上主和弦。

也就是说,这个和弦大多数会这么用:Gm-A7-Dm(上主副调的4-5-1)或者Gm-C7-F (下属调的2-5-1)。

前者在《东风破》中出现过,用得很妙。

3、根音不在音阶中的离调和弦这种情况比较复杂,这里只挑几个有代表性的介绍。

(1)降七级和弦(C大调的♭B):a)可以看作重下属和弦,即下属调的下属和弦,对应的用法是♭B-C7-F或者♭B-F。

也可以在连续四度进行中作为Bdim的代替。

这种情况下可以扩展成大七和弦。

b)可以代替二级和弦(C大调的Dm),你仔细听《记得》第七小节的地方就能发现。

(2)降六级和弦(C大调的♭A):这个和弦有极为明亮、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为下属功能,可以用作♭A-♭B-C,在乐曲结尾使用有种高调圆满结束的感觉。

而作为主功能,可以用来作为终止式中主和弦的替代,与G-Am的阻碍进行不一样,G-♭A的阻碍进行有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4、转调衔接和弦有时候,离调和弦不一定只是为了离调,有时候是为了转调!一般来说,乐段之间的转调可以是上方/下方小三度的转调、上方/下方纯五度的转调、还有纯粹为了在高一点的音上面重现主题以示升华的上方大二度/小二度的转调。

当然,也有其他不符合这些的转调,如《My heart will go on》是转到上方大三度的调。

如果直接转调,未免生硬,使用一些和弦衔接会更自然。

转调衔接和弦一般符合「阳奉阴违」原理:即表面上是原调的离调和弦,即原调的调内和弦的替代品,但暗地里其实是新调的重要功能和弦,当转到新调的时候听者才恍然大悟。

前两者可以使用的和弦比较简单,小三度的可以直接用同主音大小调的和弦转调,如C变Cm之类的,甚至可以利用同主音大小调的属和弦完全相同来通过半终止式转调;而纯五度的更不需要离调和弦,纯粹将属/下属和弦当主和弦即可。

下面来讲一下转到上方大二度和小二度用于衔接的和弦。

(1)上方大二度调:和原调只相差两个升降号,故较容易。

常见的做法是把半终止的属和弦G当作新调的下属和弦,一般在G后面加一个看似阻碍进行的六级大三和弦A,然后再从新调主和弦D开始新的乐段。

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离调和弦转到A和弦,然后再衔接新调。

《一个人失忆》用的是前一种方法(后面又直接升高半音,总共升高了一个小三度)。

《我的歌声里》的做法是,从原调♭G调先「离调」到上方大二度的♭a小调即♭C调(这样只需要动一个升降号),然后再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相同的属和弦♭E和弦转到♭A大调。

(2)上方小二度调:和原调相差五个升降号,也就是说要降低原调里面除了下属音和主音以外的其他五个音,故必须通过降号多的离调和弦衔接,如上面提到的降六级和弦。

还是以C大调为例,通常是用降六级和弦♭A代替终止式的主和弦C造成明亮的感觉,然后又可以把它当作新调的「半终止式」(♭A和弦是♭D调的属和弦)然后开始新调。

即...-G-♭A-(开始♭D调)♭D-...。

《丝路》的做法是,从F调半终止式的C和弦开始,下一个和弦并不是预期中的主和弦F,而是同主音的小三和弦Fm作为Bridge乐段的开始,而Bridge乐段是♭D调(即下方大三度调),也就是说那个Fm是过渡调式的三级和弦;在Bridge乐段结束的终止式♭D和弦后,又转到其上方纯四度调♭G调。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迂回的转调过程:F调-♭D调-♭G 调。

(2016年1月3日更新:克罗地亚狂想曲是c小调,是直接属和弦G 阻碍进行到了调内VI级的♭A,然后就当作新调属和弦顺势转入♯c 【误】♭d小调了,不得不说,真的很突然)5、用得出神入化的典范这里再提一下那首我们的爱(F.I.R(飞儿乐队)演唱歌曲),它是离调和弦用得出神入化的一个典型。

首先,它主歌的开头并没有使用f小调的主和弦Fm,而是转而用下中和弦♭D。

并且主旋律与其相对应的却是和弦外音♭E——也就是说听起来像九和弦,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而那个地方对应的歌词是主角回忆小时候,这种飘渺的听觉会让人感觉到描述的场景「不在当前,只在遥远的回忆中」。

当然,用得好可以这么用,用得不好是适得其反。

主歌基本上都是♭D-♭E-Fm的循环,给人一种「最后才定下来」的感觉(类似的用法见《离歌》副歌第一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