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5专题 遗传 变异 进化和基因工程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遗传变异进化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遗传变异进化

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
一定吗?
变异变
_改_变_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
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
不改变 基因的质,一般_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但改变基因间的组合方式及改变基因型。 (注:转基因会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 不_改_变_基因的质,__改_变__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 的排列顺序。
D.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探究乙图所 示的复制方式是否为半保留复制
图乙的复制起点在哪里? 有几个复制叉?
真、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
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核糖 体上进行,两者不同时进行。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和翻译两者同时进行。
辨析:真核细胞中,以上两种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
5.(2022·河南百校联盟)如图是DNA复制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其中甲图是复制时
形成的复制叉,丙图是复制时形成的复制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由丙图可知,DNA复制起点的两 侧都能形成复制叉
B.由丙图可以推知复制环越大,复 制启动的时间越早
C.丙图有一个解旋酶参与催化DNA 分子中氢键的断裂
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 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 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 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A、均不含有35S,部分含有15N B、均不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C、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D、部分含有35S,全部含有15N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相关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相关

化学物质或病毒等。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03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能导致生殖障碍
、遗传疾病和物种形成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和意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
变异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 色体变异,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变异的意义
变异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生物提 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物种的 生存和繁衍。
02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
变化时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和性状。
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是
03
最主要的变异来源。
育种是人工选择的过程
1
育种是通过人工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 个体,以获得符合人类需求的品种的过程。
2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选择性繁 殖,将有益基因组合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改变物 种的遗传特征。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 习课件变异、育种和 进化相关
contents
目录
• 变异 • 育种 • 进化 • 变异、育种和进化的关系
CHAPTER 01
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通常是由化学物质、辐射或 病毒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插入/删除突变,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 的类型,涉及到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有助于形成不同的 生物种群和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
CHAPTER 02
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

高三生物高考二轮专题梳理(4)遗传变异和进化

高三生物高考二轮专题梳理(4)遗传变异和进化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早上背一背,很有必要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离心时进入上清液中的是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如末感染的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感染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沉淀物中则是被噬菌体感染的细菌。

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死亡小鼠体内既有活的R型细菌,又有活的S型细菌。

原因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促使活的R型细菌转变成活的S型细菌。

这种转化属于基因重组。

5.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6.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的DNA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 分子的特异性。

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8.基因是有遗传效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9.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的决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信使RNA上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10.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内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复习PPT学习教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复习PPT学习教案

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论
第1页/共19页
考点一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第2页/共19页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 生改变,产生新的 基因
细胞分裂间期复制 时碱基对增添、缺 失或替换
基因的重新组合 ,产生新的基因 型,使性状重新 减组数合第。一次分裂时 ,四分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减I后期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例: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 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 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
有,XB患Xb=者155、人X;bXb男=5、性X患bY=者111、1人另有。那 XB么XB这=18个0、群X体BY中=18红9 绿色盲基因的
X频b率=2为-10-5-0多+-×-5大-2×-+-?2-2+-0-01-1--=6% 第14页/共19页
1.利用典型的系谱图以图判图,一目了然
(无中生有)
隐性遗传病
(有中生无) 显性遗传病
第11页/共19页
常隐 常显
常隐或X隐
结论:无中生有, 生女有病为常隐
结论:有中生无, 生女无病为常显 常显或X显
第12页/共19页
考点四 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
一、基因频率的计算: 1、定义法: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若基因在X染色体上: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 3、通过遗传平衡公式计算: 种群足够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遗传平衡的五个条件:
)
C
1 A.25 C.1100
1 B.50 D.6215
第17页/共19页
例 7、(2014·山东,28)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 (e)为显性。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 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 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 400只,黑檀体

基因工程高三知识点

基因工程高三知识点

基因工程高三知识点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来创造新的基因组合或改变生物体的性状。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以下是基因工程的一些高三知识点。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是利用DNA技术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DNA提取:从感兴趣的生物体中提取DNA,通常使用PCR 技术扩增目标DNA片段。

2. DNA剪切:利用限制酶切割目标DNA,产生特定的切口。

3. DNA连接:将DNA片段连接到载体DNA上,形成重组DNA。

4. DNA转化:将重组DNA导入目标细胞中,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

5. PCR扩增: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标DNA的数量。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1. 农业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作物,包括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等。

2. 医学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制备重组蛋白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3. 环境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环境修复,包括通过基因修复技术降解污染物。

4. 科研领域:基因工程可以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模型建立等。

三、基因工程的风险与伦理问题1. 生物安全风险: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剥离和转基因生物的释放,风险包括基因污染、基因流动等。

2. 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涉及到修改生物的基因组,可能引发对自然与人类的伦理关切,如人类基因改造、人类克隆等。

四、国际和国内基因工程的监管措施1. 国际监管:1992年生物安全议定书规定,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转运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合格证明。

2. 国内监管:我国设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体系。

五、基因工程的前景与挑战基因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将会继续在农业、医学、环境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需要加强监管、推动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

总结: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已经在农业、医学、环境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应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

二轮复习支配与策略及复习方法高三生物对期末考试和省一统的成果分析,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特作如下二轮复习支配与策略及复习方法一、复习支配:1.时间支配:三月初~~~四月中旬,约6~7周的时间。

2.复习方式:学问点,考点,热点专题复习与滚动训练相结合,穿插学校,年级支配的综合训练。

3.专题支配:第一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约5课时)其次专题: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约7课时)第三专题:生命活动的调整(约5课时)第四专题: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生物的生殖发育(约3课时)第五专题: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8课时)第六专题:生物与环境(约2课时)第七专题:试验、实习和探讨性课题(约5课时)二、专题要点:专题一:本专题学问是其他生物学学问的基础,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工程专题、专题二:本专题学问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学问的整体性,留意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

如从植物的整体性和动物的整体性中可以分出酶和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微生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等专题。

在复习植物代谢专题时,对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试验。

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的综合题、试验设计题要有足够重视。

复习生物的代谢类型时,归纳整理出中学生物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殊是教材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的代谢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专题中。

了解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的代谢特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要与种群增长的“S”型、“J”型曲线相区分等。

专题三: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除了清晰教材中的学问点之外,还应清晰如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等问题。

体液调整部分,整理中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第8讲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课件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第8讲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课件
提示:不一定。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若碱基 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则不属于基因突变。
第8讲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教材剖析 扩展提升
2.(必修2 P82“文字信息”)健康人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蛋 白质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倍体育种在幼苗期处理,多倍体育种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处理。 秋水仙素作用后,不一定获得纯合子,如Aa个体使用秋水仙素后的基因型是 AAaa,是杂合子。
教材剖析 扩展提升
1.(必修2 P81“文字信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是否一 定是基因突变?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讲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教材剖析 扩展提升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基因频率改变一定表示 生物进化了吗?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吗?新物种产生一定表示生物进化 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一定表示生物 进化了。生物进化并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基因工程微专题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基因工程微专题
的诞生和发展的意义 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 ⑷1985年,穆里斯等人发明了PCR,对于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的意
义 为获取目的基因提供了有效手段。
有关核酸的方向性问题:
①核苷酸:
5
1
4
3
2
1’碳连碱基
2’碳(脱氧核糖连无氧;核糖有氧)
3’碳连羟基(-OH)
5’碳连磷酸
②一条脱氧核苷酸链(DNA单链):
第四轮循环即DNA复制4次,共形成24=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有最初模板链的2个
DNA分子含有引物A或引物B,其余14个DNA分子均含有引物A和引物B,所以第四
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A和引物B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4/16=7/8
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
有引物A的DNA片段
所占的比例为?
15/16
离出目的基因。 第三个循环,当以
第二个循环得到的新片段为模板时,
因为这个片段的长度就是需要扩増的
长度,所以当第三个循环完成时,这
个片段是需要的长度,且是双链DNA,
这就得到了需要的目的基因了。所以
至少要3个循环才能分离出目的基因。
PCR反应相关计算:
4.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氨酸-甘氨酸),该发光基团可利用定点突变技术使第66位酪氨酸换成组氨酸,即
可发出更明亮的蓝光,成为蓝色荧光蛋白(图4)。
定点突变第一步得把突变位点设计在引物上,据图中信息人工合成短 DNA 引物
应包含的序列是 AGAGTGCTC 。
定点诱变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工程研究中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经典的大引物PCR定
扩增,得到融合基因。 图中引物2或引物3设计的要求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与染色体 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的功能
①贮存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即为遗传信息。
②传递遗传信息:(如在生殖过程中)通过复制 实现遗传信息(由亲代到子代)的传递。
③表达遗传信息:(发生在整个生物个体发育 过程中)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合成过 程实现的。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 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
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解析】考查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和转录。 甲图DNA两条单链均为模板,而乙以一条链 为模板,且产物是一条链,确定甲图表示DNA 复制,乙图表示转录。转录不是半保留方式, 产物是单链RNA;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和转 录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及叶绿体中; DNA复制过程解旋需要解旋酶,转录时需要
减Ⅰ 后期
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
减Ⅰ 后期
染色体与 基因行为
配子 (2N生物)
同源染色体分开 配子中含等位基 等位基因分 因中的一个

非同源染色体自 配子中含不同的 由组合 非同 基因组合 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
◆例5 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植株杂 交,得到F1,将F1植株再进一步做如下图所示的 处理,请分析回答:
是转化因子。A、B错误;③组:R+S型菌的 DNA,结果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说明DNA可 以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④组:用DNA酶将 DNA水解,结果只长出R型菌,说明DNA的水 解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从反面说 明了只有DNA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故C 正确。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 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的物质是DNA,DNA是遗传物质。
培养病毒只能利用活的细 胞或活的胚胎等活体组织,因为病毒是专营寄 生生活的。
◆例1 (2011·广东理综)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 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 表可知 ( )
【解析】中心法则是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19 57年首先提出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生物大分
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
【答案】B
三、核遗传与减数分裂 1.遗传定律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关系
从细胞水平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 律都与减数分裂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表所示:
比较项目 遗传规律
发生 时期
基因的 分离定律
蛋白质(多肽)
DNA→DNA
DNA→RNA
RNA→蛋白质 (多肽)
传递遗传信息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例2 (2011·安徽理综)甲、乙图示真 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 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 质中进行
别表示DNA单链和RNA,可能是转录或逆转 录过程,共有6种核苷酸(3种脱氧核苷酸和3种 核糖核苷酸) 【答案】C 二、基因 1.基因的本质、基因与DNA及染色体的关系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
DNA分子中有很多个碱基对,由多个碱基对 组成一个基因。但DNA分子上的碱基对并非 都参与基因的组成,如人类的单倍体基因组中 的24个DNA分子中大约有31.6亿个碱基对,其 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不超 过2%。
知识纵横
专题突破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内转 化)
实验过程:
S型活细菌注 射老鼠患败血症死亡
R型活细菌注 射老鼠存活 S型死细菌注 射老鼠存活
S型死细菌
R型活细菌混合 注射并 老分 鼠离 患出 败S血型症活死细亡菌,
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死细菌内必然存在
实验组号 ① ② ③ ④
接种菌型 R R R R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蛋白质
R型
荚膜多糖
R型
DNA
R型、S型
DNA(经DNA酶 R型 处理)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 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①、②组:R+S型菌的蛋白质/荚膜 多糖,只长出R型菌,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
某种物质(转化因子),此转化因子促使R型活
细菌转变为S型活细菌(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
就是DNA)。
(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①设计思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离,单独 直接地去观察其作用。 ②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 不是遗传物质。
①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 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具有稳定性,在加热 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了活性。 ②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DNA与
◆例4 下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 体的形成有关
B.遗传信息传递规律——中心法则,是美国生 物学家沃森1957年首先提出的
C.②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 酸为原料
D.一条mRNA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提高 了翻译的效率
【答案】C
2.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
主要场所 模板 原料 配对原则
产物 信息传递
意义
复制
转录
翻译Βιβλιοθήκη 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DNA两条链
DNA一条链
mRNA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A—T;G—C; T—A;C—G
A—U;G—C; T—A;C—G
A—U;G—C; U—A;C—G
两个DNA分子 RNA
的RNA聚合酶(全酶)具有解旋的功能;一个细 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但要进行大量的蛋 白质合成,所以转录多次发生。
【答案】D
◆例3 右图表示细胞中某生理过程,下列相 关说法最准确的是 ( )
A.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会在转录过程中出现 B.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会在翻译过程中出现 C.图中共有6种核苷酸,会在逆转录过程中出 现 D.图中共有4种核苷酸,会在DNA复制过程中 出现 【解析】图中同时含有碱基A和U,两条链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