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护理部二级质控分析

合集下载

2014-9月二级护理质控反馈

2014-9月二级护理质控反馈

2014年9月内科二级护理质控反馈资料反馈时间:2014年10月14日地点:主持:参加人员:一.质控对象: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消化血液内科,神经内科一病区,康复科,神经内科二病区,肿瘤化疗科,肿瘤放疗,中医科,肾内科,皮肤科。

二.质控指标:按2014年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指标及要求进行。

三.指标达标率:1.分级护理质量:97.3分,达标率100%2.病区管理质量:97.9分,合格率100%3.急救物品管理质量:99分,完好率100%4.消毒隔离质量:98.9分,合格率100%5.护理文书书写质量:97分,合格率100%6.压疮发生次数:07.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8.病人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97.2分9.护理安全:98.5分,合格率100%10.优质护理质量:99分,合格率100%11.危重患者护理质量:100分,合格率100%12.整体护理:98.5分,合格率100%13.输血护理质量:99.9分,合格率100%14.整体护理质量:98.5分,合格率100%15.护理交接班:98.1分,合格率100%16.仪器设备管理:98.5分,合格率100%17.护理人员培训:98.8分,合格率100%18.节假日前安全检查:98.5分,合格率100%19.护理服务规范:99.4分,合格率100%四、存在问题:1.病区管理:主要存在心内科仪器设备管理记录不符合要求;消化血液内分泌内科毒麻药品9月11日清点者漏签名;神经内科一区95%的酒精与过氧化氢混放;神经内科二区壁柜有蚂蚁,血糖仪与硫酸镁混放;康复科37床床下物品多乱;肿瘤化疗科8床陪人椅未收,17床患者已不用微泵但仍放在病房内,9床输液架上挂有冲管的盐水;中医科公共厕所地面有积水;肾内科19床为MDR患者未使用专用腕带、体温计浸泡消毒液超过24小时,备物少血压计、听诊器、隔离衣;呼吸内科29床供氧记录为低流量,实际为中流量。

2、分级护理:心内科9床不知道自己的用药且该病人指甲长、21床不知道测血糖的时间;消化血液内分泌内科、神经内科一区有个别患者指甲长、床单位乱、不知晓饮食,个别进行供氧的患者未记录开始供氧时间;神经内科一区42床不知道自己的用药及分管护士;神经内科二区有2位患者不知晓自己的用药知识及分管责任护士;康复科36床杨美平体位不适,37床床下物品多乱;肿瘤化疗科8床床单湿不及时更换,18床输液滴速与医嘱不符,13床的心电监护仪放在患者床上;肿瘤放疗科4床尿壶放在地面;肾内科33床床单有污渍、指甲长;皮肤科14床床单有污渍,21床患者不知晓自己的用药知识及分管自己的护士。

护理质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构建护理质控问题识别、分析、整改、反馈的长 效机制,确保护理质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坚持患者为中心
始终将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持续改 进护理质控,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勇于承担责任
积极承担护理质控问题的整改责任,不推诿、不 敷衍,确保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THANK YOU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 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服务意识,保证护 理质量。
合理配置护理资源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护理工 作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 护理资源,确保资源的充 分利用。
优化护理流程管理
简化护理流程
通过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步骤, 简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护理质控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 改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护理质控存在问题分析 • 问题原因分析 • 整改措施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护理质控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护理质控是对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进行评估、监督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以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高效、满意的 护理服务。
重要性
详细分析
不规范的护理流程容易导致护理疏漏和错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此外,不完善的护理记录也可能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护理设备与环境欠佳
问题描述:护理设备陈旧、老化,病房环境不佳,影响患者舒适度和治 疗效果。
详细分析:设备欠佳可能导致护理操作不够精准、有效,影响护理质量 。环境不佳则可能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大,不利于康复。同时,老旧设备
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护理 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进修, 导致护理人员技能和知识 更新不足。

2季度二级质控汇总分析

2季度二级质控汇总分析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质量二级质控汇总分析二零一四年二季度护理部制1 / 142 / 142014年2季度护理质量二级质控考核汇总(表1)3 / 142季度质控考核对比图(图1)2014年2季度各科室满意度汇总(表2)4 / 142014年2季度各科室满意度对比图2014年2季度各科室知晓率对比图2014年二季度护理质量二级质控分析检查时间段:2季度检查日期:4月~6月检查形式:科内不定期检查6 / 14检查内容:护士行为、遵守规章制度、病房服务流程、创新开展“六个一温馨服务”、环境质量、设备质量、技术质量、问卷调查一、存在问题(一)各科室自查汇总7 / 148 / 149 / 14(二)六月份五官科整体护理查房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三)满意度调查:1、存在问题:1)1—5月份五官科未按照要求对在院病人进行满意度、知晓率调查。

2)其他科室:每个月都在做,存有原始资料。

但是每月的小结之间相对独立,无对比与分析。

月小结有写存在的问题但不能一目了然的看出本月、本季度科室不满意的比率集中在哪一点。

月小结中有改进措施但对已采取的改进措施无效果评价。

10 / 142、整改措施:1)对五官科进行未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扣5分,未作调查分析和改进扣2分。

2)要求科室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对比、持续改进。

分析什么?对比什么?分析:问题主要出现在哪一大项中,所占比例如何?满意度最低的是服务态度?病房管理?还是护理告知(用表格、图表表示,一目了然)。

对比:整体满意度的对比(本月与上个月),本月大项与上个月大项的对比(如:上个月最低的满意度项与这个月同项相比)。

对前几个月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与分析就是持续性改进的过程。

如:上个月满意度最低的是病房管理,通过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后,我们来看一下本月对病房管理满意度情况,是提高了?保持不变?还是下降了?如果提高了,说明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如果保持不变,我们继续观察一个月,若连续2个月都没有一点起色,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之前的改进措施是否切实可行,该不该从措施上进行调整等等。

2014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2014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2014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4年护理部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贯彻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任务及积极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管理,依据标准修订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利用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内涵和服务水平。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2014年护理质量汇总情况表1 2014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汇总达标情况二、2014年度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分析图表1 2014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同比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2014年与2013年相比,质量上升的有分级护理落实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责任制整体护理合格率、医嘱执行规范率、值班交接班制度执行率;与2013年相比基本持平的有:护理业务查房落实率、消毒隔离规范率、住院病人满意度;与2013年相比护理质量存在下降的:病区管理规范率、围手术期护理、下降较大的是基础护理质量。

另有3项护理质量检查内容(护理风险管理、危重症抢救合格率、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是2014年新增的项目,无对比性。

图表2 2013—2014年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情况图表3 2013—2014年病区管理规范率运行情况图表 4 2013~2014年急救药品、器械合格率图表5 2013-2014年消毒隔离合格率图表6 2013—2014年分级护理落实率图表7 2013—2014年基础护理合格率图表8 2013—2014年度护理文件书写运行情况图表92013~2014年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图表102013-2014年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落实情况图表11 2013-2014年查对制度落实情况图表12 2013-2014年医嘱执行制度落实情况图表13 2013-2014年值班交接班制度落实情况图表14 2013-2014年输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其中护理风险管理合格率、危重症抢救制度合格率、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为2014年第四季度新增考核项目。

2014年12月护理质量检查汇总分析1

2014年12月护理质量检查汇总分析1

2014年12月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根据2014年护理部质控计划,结合本月护理质量检查重点,护理质量委员会根据《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及《特殊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了质量督导并对N0级、N1及N2级护士进行了操作及理论考核,现分别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护理安全质量分析护理质量委员会于2014.12.17日-19日对全院12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了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检查,包括转交接(转科交接、手术转交接)、病情评估及观察、医嘱核对签名、各种安全警示标识、用药查对、环节查对(静脉输液、输血、静脉采血流程)、护士仪容仪表等方面,现将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1.转交接方面:存在问题5人次,主要包括:转交接记录登记不全1人次,手术转交接单填写不全2人次,病历中无转交接单1人次,转交接单无接手术时间1人次。

2.病情评估与观察方面:存在问题7人次,主要包括:住院评估单每周一次评估时跌倒坠床评估未进行评价2人次,病人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进行再评估1人次,评估单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不相符、签名位置错误1人次,评估单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家属未签名2人次,评估单持续导尿患者潮湿项目评估欠准确1人次。

3.医嘱签名方面:存在问题7人次,包括:输血医嘱未双人签名1人次,医嘱签字不及时4人次,手术交接单医生未签字1人次,头孢唑林皮试时间不准确(6:10分医嘱,6:20执行完毕签名)1人次。

4.安全警示标识方面:存在问题13人次,包括:输血病人床头卡及腕带未标识血型1人次,病人未佩戴腕带1人次,无床头牌1人次,静脉留置针注射后固定欠牢固2人次,未标识管路名称及操作者签名3人次,未注明时间1人次,尿管标识位置不正确1人次,吸氧管无管路标识1人次,固定留置针胶贴贴住腕带影响核对1人次,尿袋与腹腔引流袋未做名称标识1人次。

5.用药查对方面:存在问题5人次,包括:药物过敏未在一览表上标识4人次,病人有药物过敏腕带未标识1人次。

护理二级质控分析总结

护理二级质控分析总结
2.护士工作责任心差,未按照“6S”管理的要求摆放物品
3.专科特色分工不明确,未做到专人专管。
4.护士长未对科室护理人员的仪容仪表进行督导。
整改措施
1.科室质控员要严格按照质控标准执行质控。
2.加强“6S”管理,让整理成为习惯。
3.进一步细化科室人员分工,各司其职。
4.护士长加强督导,规范科室护的士仪容仪表。
质控时间
9.25
质控人
于在霞 张永华 李元梅
质控科室
胃镜室、产房、血液透析、急诊门诊、介入导管室、供应室、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后勤保障服务
存在问题
科室物品摆放杂乱
4次
未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
4次
未完善专科特色的护理工作
3次
无菌物品摆放不规范
2次
护士未佩戴工作牌
2次
原因分析1.质控员未按照本科室质控标准进行质控。3.科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4.科室人员分工管理情况。
追踪检查
分析对比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已现场指导并告知当事人,5日内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追踪检查,由下图1可见改进效果明显,无菌物品摆放不规范和护士未佩戴工作牌已完全杜绝。
图1
由图2可见,5日内追踪质控,同样的问题发生次数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下降了66.7%。
图2
下次检
查重点
1.科室物品摆放情况。
2.临床常见抢救技术的掌握情况。

2014.7质控分析

2014.7质控分析

**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护理质量分析护理部于7月29日、30日、31日对全院36个临床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检查。

一、病区护理质量质控分析检查重点内容: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患者身份识别及腕带管理、不良事件管理、危急值管理、跌倒/坠床管理、压疮管理、物品仪器设备管理、抢救车管理、护理日夜交接班报告、体温单及6月份护理质控存在问题。

检查者:***、***、**、**、***现将质控结果分析反馈如下:1、整体护理共检查29个病区,112位患者;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卫生处置、健康教育、患者对分管护士知晓情况。

⑵本月检查重点: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检查结果:分析:2、护理安全管理共检查29个病区,81名患者,访谈27名护士。

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患者腕带佩戴⑵本月检查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及腕带管理,不良事件管理,危急值管理,跌倒/坠床管理,压疮管理质控结果如下:上月存在问题追踪:患者未戴腕带的科室明显减少,较上月减少了10个。

分析:3、病区管理共检查29个病区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体温表的管理,麻醉药品管理⑵本月检查重点:物品仪器设备管理、抢救车管理质控结果如下:上月存在问题追踪:(1)各科室体温表的管理与消毒均符合要求,切实做到用后及时消毒,体温表安全管理(2)麻醉药品管理不合格的科室较上月减少1各科室,如图:分析:4、护理文书共检查29个病区,116份病历;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手术交接记录、体温单涂抹现象、入院评估单⑵本月检查重点:护理日夜交接班报告、体温单质控结果如下:二、特殊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质控分析1、手术室:上月存在问题追踪:抢救车交接登记不及时、效期管理(近效期无标识)、高危药品无标识等问题已整改;病理标本已设专人管理,负责标本的送检与管理。

本月质控问题:心电监护仪等表面有细小絮状物。

原因分析:对监护仪的清洁维护不重视,护士长监管不及时。

二级护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二级护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二级护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作为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级护理质控中心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二级护理质控中心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在此,我将对我们中心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的中心在规范护理操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加强对护理操作
规范的培训和督导,我们成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标准化水平,有效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其次,我们在护理质量评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们建立了科学的评估指
标体系,通过定期的护理质量评估,发现并解决了一系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护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护理信息化系统,我们成功实
现了对患者护理过程的全程跟踪和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
护理质控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还不够到位,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对质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同时,护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对护理规范化、质量评估和信息化建设的
推广和落实,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总之,我们的二级护理质控中心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部二级质控分析
第二季度,护理部按照《四川省综合医院管理年检查标准》,对全院12个护理单元每月分别进行了1次护理二级质量大检查、每月1次优质护理特色专项质量检查,现就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各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中医护理指南及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学习,激发全院护理人员学习热情;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第一季度组织三基护理理论考试,考试大部份同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护士长质量检查把关不严,按规定检查病历书写质量落实力度差,病房管理整改措施不力
(2)个别体温脉搏未及时测量,安全管理措施差
(3)治疗室保洁欠佳
(4)专科病房没有中长期计划
(5)护士长督促检查护理记录但不及时,护士长不审阅签字,个别护士态度差,病房巡视不到位
(6)急救药品管理不规范,消毒隔离管理差
(7)手术病人和危重病人未使用腕带
二、病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急诊科:
1、病房、床头、床下、卫生间有杂物
2、地面有痰迹
3、病房有异味
4、晨间护理不到位
(2)内科
1、个别护士着装不整齐
2、床单不整洁,大单不及时更换
3、遗嘱查对记录填写不及时
4、药品抢救柜有积尘
(3)外科
1、病房地面、电视柜、卫生间有死角
2、基础护理不到位
(4)妇产科
1、治疗室物品放置不规范
2、病房床头、床下有杂物
3、卫生间有异味
三、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及基础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急诊科:个别护士个别病人口腔护理未落实,指甲未修剪,未按要求使用管道标识。

(2)内科:病人“三知道”、护理人员“八知道”掌握差,饮食护理要点不熟悉,床单位不整洁、床下杂物多,便器放置不规范,晨晚间护理、送开水措施、口腔护理、“三短”、“六洁”、用药告知落实差。

(3)外科:病人“三知道”、护士“八知道”知晓率低,护士病室物品放置不规范,床单元布类更换不及时,饮食指导、头发护理、体位护理、用药告知落实差,晨间护理落实不扎实。

(4)妇产科:个别病人病人不知晓护士长、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对病人“八知道”掌握差,晨间护理落实不扎实,床单元不整洁。

个别口腔护理未落实,用药指导落实差。

产妇会阴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落实差。

四、消毒隔离方面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执行率100%;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分类存放,放置规范;治疗室、换药室每日消毒一次,每周大清洁一次,记录规范;一次性物品用后处理和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处置符合要求,设专人管理,交接记录完善。

存在问题是:
(1)急诊科:
1、个别护士着装不规范,未带口罩;治疗台清洁不规范。

2、洗胃机、吸引器、除颤器有积尘。

3、医疗垃圾桶不清洁
(2)内科:
1、治疗台、冰箱、医疗垃圾桶不清洁有积尘。

2、止血带未按照一人一袋执行。

治疗室无菌柜、治疗台面、医疗垃圾桶不清洁,有积灰
(3)外科、妇产科:
换药室内敷料过期,生理盐水无开瓶时间,垃圾桶不清洁,换药车上医疗废物未及时清理,一次性注射器用后未毁形,湿化瓶未清洁消毒
(4)手术室
手术室有浸泡器械现象,生理盐水无开瓶时间,紫外线灯管未消毒时间。

(5)产房
1、接生台未消毒,医疗垃圾桶不清洁,拖把未分室使用。

2、有浸泡针线现象。

(6)供应室
1、硅胶管引流管不及时更换,有粘连现象。

2、个别手术器械有锈有垢。

(7)检验科
1、医疗废物未分开存放,医疗垃圾处理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操作台上有血迹。

2、未执行一人一袋。

五、急救物品管理
急救器材、药品要求护理人员做到齐备完好,标识醒目,数目、剂量、规格统一,班班交接,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管理,护士长每周一次检查,记录完善,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合格率100%。

其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不熟悉管理制度
2、护理人员对个别急救药品药理作用不熟悉
3、急救柜药品有积尘,急救药品放置不规范
4,护士长每周一次检查未落实。

六、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记录基本做到了内容完整,及时准确,语言简练,层次清楚,点突出,符合要求;大部份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特色、专科护理特色以及健康宣教特色。

其中存在的问题:
(1)急诊科:医嘱执行单未签名;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专科指导缺乏针对性,无康复训练措施
(2)内科:漏大便次数、BP,体温单页面不洁;首次护理记录缺项完成不及时(长达一周),康复指导、特殊指导缺乏内涵,专科评估、特殊指导缺乏针对性,输液计划结束未签名。

(3)外科:医嘱漏执行签名,个别体温点圆大小不等;首次护理记录完成不及时,缺专科评估及特殊指导,诊断书写不规范,未作专科评估,特殊指导缺乏针对性。

(4)妇产科:
1、医嘱漏执行,术后医嘱未居中,特殊指导、常规指导缺乏针对性,专科评估、特殊指导完成不及时。

2、涂改,字迹潦草
3、无输液滴数
4、输血完毕护士未签字
七、特色护理项目
各科做到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检查,周有重点,能按照《2011年中医护理特色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中医特色护理考核标准》要求完成;护士长积极主动与科室同仁发掘中医特色护理新项目。

存在的问题:
(1)急诊科
1、未开展中医护理
2、护理记录单缺乏中医护理内涵
(2)内科
1、专病护理常规落实后无记录,无辩证施护
2、入院评估结果与病情、评价内容不相符,未作专科特色护理指导。

(3)外科
1、入院评估无主诉、无专科评估
2、中医护理特色不到位
(4)妇产科
1、中医特色护理记录较少
2、执行中医护理操作不到位。

八、满意度调查:
(1)本季度较满意的科室是:供应室、手术室、内科
(2)病人提名表扬的是重症监护室的全体成员
(3)存在问题:
①上午输液太晚,护士主动巡视差,加取液体不及时
②个别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费用解释不到位
③脏床单更换不及时,驱蚊措施落实差,夜间影响患者休息
④护士未主动说明所有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检查结果、用药告知、饮食指导、入院介绍等
九、原因分析
1、护士长缺乏全面质量观管理,平时重视治疗任务的检查,疏于各种制度、职责、安全风险、基础护理落实的检查,加之护士长督促、检查、执行力度不够,使一些质量检查流于形式。

2、青年护士是我院临床一线的主力军,大多数工作经验缺乏,只注重表面形式观察,缺乏深入实质学习,久而久之养成诚信危机,工作缺乏责任心和慎独精神。

3、个别护士平时不重视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更新,知识面狭窄,法制观念淡漠,应急能力与护理文件书写能力较差。

4、虽然医院有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等,但控感办平时缺少检查指导,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长期已来使整体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意识淡薄,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

5、对卫生部关于“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精神实质学习执行不深入,由于护理人员少,基础护理仍然依靠家属陪伴,陪伴可以随意出入,这就增加病房管理的难度。

十、改进措施
1、护士长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执行,每日针对科室的主要问题进行检查,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检查督促的盲目性,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2、对全体护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素质、职业修养教育,从而让她们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3、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人人知晓《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内容,个个落实医疗垃圾毁形、分类、规范存放,做到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特别是在执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

4、规范治疗室管理与正确洗手。

及时清理治疗室内与治疗无关的物品或非无菌物品,加强科室工作人员责任心培养,每班做好清洁,并班班交接;护士长对清洁工的工作应常抓不懈,定期进行培训,重点进行督查,消除卫生死角;全面贯彻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时刻谨遵七步洗手法流程,进行正确洗手;随时保持洗手槽清洁,每日清洗肥皂盒,确保洗手肥皂干燥放置。

5、要求护士长每月深入病房3-4次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饮食、起居、环境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

6、开展护理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

从护理人员素质抓起,护士长要充分利用护理业务学习、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护理查房、护理质量缺陷评讲等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教育,促使其自觉按照工作职责和质量标准进行工作,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7、增强护理人员抗风险能力,确保护理安全。

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组织相关法律知识、护理核心制度学习,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规范使用各种标识。

定期对全员护士进行培训考核。

2011年6月份
护理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