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华文化选讲答案单元测试答案
中华文化精髓考试题及答案

中华文化精髓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文化中“仁”的概念最早由哪位思想家提出?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礼”在中华文化中主要体现为:A. 礼仪B. 礼貌C. 礼节D. 礼法答案:D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4. 中华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主张:A. 极端主义B. 平衡和谐C. 个人主义D. 集体主义答案:B5.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中的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佛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B6. 以下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答案:C7. 古代“琴棋书画”中的“棋”指的是:A. 围棋B. 象棋C. 国际象棋D. 跳棋答案:A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9. 中华文化中的“孝”主要体现在:A. 尊敬长辈B. 爱护晚辈C. 服务社会D. 忠诚国家答案:A10.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的诗歌主要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歌、赋、颂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华文化中的“礼义廉耻”被称为______。
答案:四维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______。
答案:乾卦3. 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
答案:数4.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
答案:孔子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______思想。
答案:超脱7.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出自______的《增广贤文》。
答案:周兴嗣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形容______的成语。
《中国文化导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1.1随堂测试1.【单选题】视频中概括出中华民族有(B)大美德。
A、五B、十C、六2.【单选题】“正”体现在品格上是(A)。
A、正直B、正确C、刚正3.【单选题】中华文化认为(A)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A、礼B、仁C、智2.1随堂测试1.【单选题】(A)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A、天人合一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2.【单选题】(B)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到儒学中。
A、孔子B、董仲舒C、老子3.【单选题】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们不能违背(A)。
A、自然B、真理C、规律2.2随堂测试1.【单选题】(B)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A、个人主义B、人本主义C、集体主义2.【单选题】南朝的(B)写了《神灭论》。
A、范仲淹B、范缜C、董仲舒3.【单选题】人本主义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B)精神。
A、人本B、人文C、奉献2.3随堂测试1.【单选题】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重(A)与统一。
A、和谐B、实践C、发展2.【单选题】(A)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
A、孟子B、孔子3.【单选题】秦汉之后,(B)思想正好适应了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A、天人合一B、贵和尚中2.4随堂测试1.【单选题】刚健,其实就是()的意思。
AA、刚毅B、健壮C、刚强2.【单选题】有为在()心中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AA、老子B、孔子3.【单选题】从战国到清代,()关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可以说深入人心。
BA、《论语》B、《易传》C、《孙子兵法》2.5随堂测试1.【单选题】文化基本精神有巨大的()统摄性。
BA、行动B、思想C、精神2.【单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尊重人的价值个尊严。
AA、以人为本B、刚健有力3.【单选题】当出现内乱时,()能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本团结起来。
AA、中华民族B、中国人民C、中华文化2.6随堂测试1.【单选题】()的完善,是儒家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单元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叫文化,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答案:错2、西方讲文化,CULTURE,它原来的含义是一种栽培、培养,文化就是一种培养,详细讲就是培养人的。
答案:对3、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答案:对4、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承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无事。
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
〞答案:错5、科学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文与社会的进步。
答案:错6、人文学科求美,社会学科求善,这与自然科学求真是不完全一致的。
答案:对7、中国文人做学问有三个要点,即文学有三要:“不读?春秋?,不能忘世;不敬?老庄?,不能涉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答案:错8、宗法关系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专制政体的早熟和长期延续,深入影响了中国社会开展。
答案:对9、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答案:制度文化10、“刚柔交织,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
答案:?易经?第二章单元测试1、“礼〞,源于宗教,而后内化为道德,再外化为法律,具备了宗教、道德和法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功能。
答案:对2、孔子是周公的追随者,孔子“以仁释礼〞,试图通过对自然亲情的体验和提升而唤起并强化人们的道德理性,自觉自愿地遵守“礼〞。
答案:对3、到了秦代,经过最高统治者的推广,儒学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以致中华文明被人们称为“儒家文明〞。
答案:错4、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周公提出“明德〞的执政纲领。
为了保证这样一个纲领的施行,周公制礼作乐。
答案:对5、西周礼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古代文化从敬鬼神转向重人事。
答案:对6、子思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概念,致力于培养至大至刚的精神,将追求精神的自我完美作为人生的至上意义。
答案:错7、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孔子、孟子以后古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中华文化选讲2

中华文化选讲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2.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 科举归礼部管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高二政治中华文化练习题及答案(2)

高二政治中华文化练习题及答案(2)推荐文章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单元练习题及答案热度:高二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附答案热度:2017临沂高二政治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热度:高二政治必修四辩证唯物论练习题热度: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练习题热度:①中华文化像其他民族一样,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容并蓄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B 24、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④C 25、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文字②史学典籍③邮票④瓷器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C 2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B.世界至尊C.博大精深D.居于世界前列C 27、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 .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B 28、2008年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1次差错。
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A.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B.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C.汉字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B 29、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中国文化导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1.1随堂测试1.【单选题】视频中概括出中华民族有(B)大美德。
A、五B、十C、六2.【单选题】“正”体现在品格上是(A)。
A、正直B、正确C、刚正3.【单选题】中华文化认为(A)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A、礼B、仁C、智2.1随堂测试1.【单选题】(A)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A、天人合一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2.【单选题】(B)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到儒学中。
A、孔子B、董仲舒C、老子3.【单选题】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们不能违背(A)。
A、自然B、真理C、规律2.2随堂测试1.【单选题】(B)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A、个人主义B、人本主义C、集体主义2.【单选题】南朝的(B)写了《神灭论》。
A、范仲淹B、范缜C、董仲舒3.【单选题】人本主义思想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B)精神。
A、人本B、人文C、奉献2.3随堂测试1.【单选题】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重(A)与统一。
A、和谐B、实践C、发展2.【单选题】(A)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
A、孟子B、孔子3.【单选题】秦汉之后,(B)思想正好适应了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A、天人合一B、贵和尚中2.4随堂测试1.【单选题】刚健,其实就是()的意思。
AA、刚毅B、健壮C、刚强2.【单选题】有为在()心中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AA、老子B、孔子3.【单选题】从战国到清代,()关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可以说深入人心。
BA、《论语》B、《易传》C、《孙子兵法》2.5随堂测试1.【单选题】文化基本精神有巨大的()统摄性。
BA、行动B、思想C、精神2.【单选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尊重人的价值个尊严。
AA、以人为本B、刚健有力3.【单选题】当出现内乱时,()能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本团结起来。
AA、中华民族B、中国人民C、中华文化2.6随堂测试1.【单选题】()的完善,是儒家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中华文化概说单选及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需要掌握的单项选择题(黑体为参考答案):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是指()。
(1)占星术(2)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3)祭天的文字(4)天文知识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
(1)《文选》(2)《尚书》(3)《史记》(4)《说苑》3.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是()。
(1)文字(2)花纹(3)以文教化(4)学历4.在文化定义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分为()。
(1)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2)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3)物质文化和物质文明(4)文化事像和文化产品5.“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积淀,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被称为()。
(1)狭义文化(2)广义文化(3)文化内涵(4)文化事像6.狭义的文化侧重的是()。
(1)物质财富(2)事物的复合体(3)能力与习惯(4)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创造7.由人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一切器物,既是有形的文化部分,亦是()。
(1)审美文化(2)精神文化(3)观念文化(4)物化的精神文化8.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最主要的特征是()。
(1)具有表意性(2)具有语言性(3)具有储存性(4)具有图形性9.“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末周初的()。
(1)甲骨文上(2)铜器铭文上(3)竹简上(4)丝织品上10.在国际文书上第一次使用“中国”为国家名称是在()。
(1)战国(2)唐朝(3)明朝(4)清朝11.“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谁提出的()。
(1)齐桓公(2)秦始皇(3)朱元璋(4)孙中山12.中国独特的大陆海岸型半封闭式的自然环境,具有中国地理环境的大陆整体性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
(1)历史悠久性(2)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道路(3)历史封闭性(4)超稳定结构13.人类存在和人类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
(1)地理环境(2)生活环境(3)政治环境(4)社会环境14.中国的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A.化学 B.文学 C.化解D改易2.宫廷文化属于()A.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A.南夷 B.南蛮C.西南蛮 D.西南夷5.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6.《尧典》载于()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 《尚书》7.老子认为,取法“自然” B.“治人” C.“治心” D.“治学”8.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9.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10.传说车的发明者是()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2.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A.唐 B.宋 C元 D 明1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 昭穆制14.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
沟通天神15.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16.《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华文化选讲答案单元测试答案2017中华文化选讲作业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单选题】(5分)你喜欢中华文化吗? AA.喜欢B.没什么感觉C.不喜欢还可以1【单选题】(7分)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D )。
A.独树一帜B.博大精深C.唯我独尊源远流长2【单选题】(7分)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 A )A.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C.我国劳动人民有热爱科技的优良传统D.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3【单选题】(7分)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A )A.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B.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C.民族文化都有地域特征D.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借鉴中形成的4【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 )A.包容性B.多样性C.独创性D.灵活性5【单选题】(7分)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C )。
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特色B.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中华文化独具特色6【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 A )A.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C.全面的接纳和吸收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星火相传,一脉相承7【单选题】(7分)有一首歌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8【单选题】(7分)“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我国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是( A )A.包容性B.民族性C.先进性D.时代性9【单选题】(7分)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这一结论说明( C )。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②中华文化对世界闻名做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单选题】(7分)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A )。
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④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 D )。
A.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2【单选题】(7分)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 D )A.中华文化过于繁杂B.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3【单选题】(7分)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B )。
A.文化的求同存异B.文化的区域特征C.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14【单选题】(9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化同其他文化区别开来,如此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特质,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B )。
A.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源远流长异彩纷呈D.开放的氛围浓郁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918685518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918685518第二章1【单选题】(5分)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A.御B.礼C.武D.射2【单选题】(5分)下列“六经”中哪部已经亡佚()A.《礼》B.《诗》《乐》D.《书》3【单选题】(5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孝B.仁C.义D.礼4【单选题】(5分)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A.国老B.国公C.国师D.军师5【单选题】(5分)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A.《孟子·万章》B.《孟子·离娄》C.《孟子·告子》D.《孟子·尽心》6【单选题】(5分)“文胜质则史”中的“史”意思是:()A.历史B.史诗C.华丽的言辞D.史实7【单选题】(5分)“性善论”是谁提出来的()A.荀子B.孟子C.孔子D.老子8【单选题】(5分)孟子“性善论”中的“四心”不包括什么()A.恻隐之心B.恭敬之心C.仁爱之心D.羞恶之心9【单选题】(5分)提出“民贵君轻”说的思想家是()A.孟轲B.管仲C.贾谊D.荀况10【单选题】(5分)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A.反对“铸刑鼎”B.主张“正名”C.主张“父子相隐”D.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1【单选题】(5分)《老子》的成书年代是()A.秦汉时期B.夏商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中前期12【单选题】(5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A.道B.宇宙C.自然D.矛盾13【单选题】(5分)“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A.哲学性B.复杂性C.神秘性D.科学性14【单选题】(5分)道家思想中首要的是:()A.修身B.平天下C.治国D.齐家15【单选题】(5分)谁提出了“绝圣弃智”的主张?( )A.周公B.庄子C.老子D.孟子16【单选题】(5分)顺应时命是哪位圣贤的处世观?()A.老子B.庄子C.墨子D.郑板桥17【单选题】(5分)“小国寡民”是哪家的理想社会?()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18【单选题】(5分)迄今发现的《道德经》最早的版本是?()A.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B.王弼的《老子注》版本C.敦煌遗书本D.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19【单选题】(5分)哪些预言不是《庄子》一书所载?()A.鹬蚌相争视权贵如腐鼠C.安知鱼之乐D.做自由之龟20【单选题】(5分)“庄周梦蝶”出自《庄子》哪篇?()A.齐物论B.秋水C.逍遥游D.山木第三章1【单选题】(4分)明代李时珍在()中有“龙,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的记载。
A.《濒湖脉学》B.《本草纲目》C.《奇经八脉考》D.《黄帝内经》2【单选题】(4分)黄帝部落的图腾与炎帝部落的图腾分别是()A.熊、牛B.熊、鹰C.牛、鹰D.熊、白狗3【单选题】(4分)关于龙起源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符合()。
A.无中生有说图腾合并说C.神异动物说D.天象树神说4【单选题】(4分)明清时期,龙形象的发展所注重的是()A.细节刻画B.姿态的变化C.立体感D.精气神5【单选题】(4分)历史上龙的形象严谨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秦汉至元、明清时期。
A.三国时期B.五代时期C.夏商西周时期D.魏晋时期6【单选题】(4分)河南省濮阳的()文化,蚌壳龙A.仰韶B.红山C.河姆渡D.龙山7【单选题】(4分)神龙文化是典型的()文化A.物质B.精神C.神话D.和合8【单选题】(4分)龙文化具有的人文精神不包括()A.中庸精神B.独立精神创新精神D.进取精神9【单选题】(4分)嘴馋身懒,好吃好喝说的是龙之九子的()A.饕餮B.嘲风C.赑屃D.狻猊10【单选题】(4分)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说的是龙之九子的()A.椒图B.狻猊C.D.囚牛11【单选题】(4分)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是龙之九子的()A.嘲风B.蒲牢C.D.赑屃12【单选题】(4分)下面不属于龙作为帝王年号的是()A.龙德B.黄龙C.龙飞D.翔龙13【单选题】(4分)“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是下列那部书描写的龙的特性() A.《涌幢小品》B.贾谊《新书·容经》C.许慎《说文解字》D.李时珍《本草纲目》14【单选题】(4分)“图腾”一词源于( ) A.希腊语B.印第安语C.英语D.法语15【单选题】(4分)()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龙’。
A.闻一多B.郭沫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