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厚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于快速⽆损地测量导磁材料表⾯上⾮导磁覆盖层厚度。
例如:铁和钢上的铜、锌、镉、铬镀层和油漆层等。
2 检测时标准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18226-2015 《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31439.1-2015 《 波形梁钢护栏第1部分两波形梁钢护栏》。
GB 50205-2001 《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3仪器设备HCC-24型磁阻法测厚仪。
4检测目的检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涂层厚度值满⾜《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4956-2003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检测钢结构⼯程施⼯涂层厚度值满⾜《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5资料收集1⼯程名称、钢构件表⾯保护层材料和⼯艺分类及相应图纸;2建设、设计、施⼯及监理单位名称。
6现场检测6.1抽查频率6.1.1波形梁钢护栏每公⾥抽查不少于1处;6.1.2波形梁钢护栏每处测不少于5点;6.1.3钢结构中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6.2技术指标依据GB/T 18226-2015《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所检的波形梁护栏镀层厚度值检测值应在规范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或符合设计要求。
依据GB 50205-2001《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对涂层厚度⽆要求时,涂层⼲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um,室内应为125um,其允许偏差应为-25um。
每遍涂层⼲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um。
依据GB/T 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每处3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的85%,同⼀构件上的15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
超声波测厚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超声波测厚仪对各种金属、玻璃、塑料、纸张等板材或管材进行厚度测量及其传播声音速度的测量。
1.2本作业指导书特为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修造厂弯管壁厚检测而制定。
2编制依据2.1本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依据修造厂购买的超声波测厚仪的使用说明书及本厂的现场条件而定。
2.2超小型数字式超声波测厚仪LA-10中国。
北京。
2.3OPERATION MANUAI MODEL TI-7 ULTRASONIC THICKNESS INDICATOR KAWATETSU ADV ANTECH CO LTD2.4中频加热弯管工艺导则水利电力部华北电业管理局RF-0101-852.5《电站弯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15-93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3.1测量厚度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3.1.1有一台合格的测量准确的状态良好的超声波测厚仪。
3.1.2仪器的探头使用温度在适合的温度范围之内,一般标准探头为10℃-60℃之内,不同仪器略有不同,高温探头按具体要求而定。
3.1.3所测材料的厚度范围在测厚仪的测量范围之内。
3.2应作的准备:3.2.1被检管子必须在下料前确定测厚点3.2.2被检管子必须堆放有序牢靠,便于测厚。
4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4.1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是对所使用的仪器熟悉的,明白操作要点及操作注意事项的人员,并且有较强责任心。
4.2测量由工作量而定,最少二人,测量一人,记录一人。
5所需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的规格及准确度5.1测厚仪的型号及探头型号按实际需要而定,本厂需选用测量范围在1.5-250mm之间,探头为标准型的超声波测厚仪。
5.2测厚仪的误差范围一般不应大于土(0.1%+0.1)毫米。
5.3测厚仪应是国家认定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并经实际检验合格的。
6、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6.1测量步骤6.1.1测量准备:LA-10超声波测厚仪各部件名称及使用方法见附录一。
钢材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1编制依据《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2010。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钢材厚度的检测。
3作业程序执行程序形成的记录3.2 根据检测方案的技术要求准备仪器设备。
3.3 进行现场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填写完成表JSJL-02-10-2017-A《钢材厚度检测记录》。
3.4分析检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
4 检测方法4.1 钢结构厚度检测(1)工件表面预处理:工件的表面状态如粗糙度、油漆层、氧化皮等均可能引起测厚误差。
因此,测厚之前应进行工件表面状态调查和必要的处理,如用铲刀、砂轮、钢刷进行打磨等。
(2)材料声速设定:利用本仪器测量工件厚度之前,要求预置声速值或测定声速。
(3)耦合剂的选定:测厚时,探头与工件之间应施加耦合剂。
一般工件的耦合剂可用机油、锭子油等,但在测量小直径管材的壁厚或工件表面较粗糙时,最好选用粘度较大的耦合剂,以保证耦合稳定。
(4)探头座的使用:检测小直径管材壁厚时,最好使用探头座,以使耦合更为稳定。
(5)厚度测量方法选择:测厚时,为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首先应根据工艺文件的要求和工件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一般有:一次测量法、二次测量法、直径Φ30mm的多点测量法。
一次测量法:每一个测点测量一次。
适用于新工件或腐蚀程度小的工件,常用于测量面与内面不平行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的情况。
二次测量法:在每个测量点上,按90°改变双晶探头分界面各测一次。
直径Φ30mm的多点测量法:以一个测点为中心,在直径约为Φ30mm的圆内进行多点测量。
(6)厚度测量。
(7)记录、结果分析与偏差分析。
5 结果评定钢材厚度检测时应以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为基准计算尺寸偏差,偏差的允许值、钢构件安装偏差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确定。
6 测量记录检测记录应按规定格式填写,具体要求执行《记录管理程序》(ZZHXJC-CX-21-2017)。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仪器:KON-RBL钢筋位置测定仪
1、技术指标
(1)钢筋直径适应范围Φ6—Φ50
(2)保护层厚度测量范围 0--100㎜
(3)测定准确度 0--39㎜误差±1㎜
2、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 -10˚C--40˚C
( 2 ) 相对湿度<90%RH
( 3 ) 电磁干扰无强交变电磁场
( 4 ) 不能长时间阳光直射
二、操作方法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
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开机画面显示统计测量画图, 输入数据编号、被测钢筋的设
计直径。
3、选择一个起始点,将探头放置在被检测体表面, 沿钢筋走向
的垂直方向均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应小于40㎜/s。
4、当探头到达被测钢筋正上方时, 仪器发出鸣声,同时观察画
面“当前值”,出现最小值时即是钢筋的准确位置, 此时按
“存储”键将检测结果存入当前设置的数据编号中。
5、重复4检测,对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对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保护层厚
度进行检验。
6、做好原始记录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三、注意事项
1、每检测一次构件重新输入数据编号时,系统自动重新校正探
头, 此时应把探头拿到空中或远离金属等导磁介质
2、测量表面要尽量平整, 以提高测量精度
3、测量过程尽量保持匀速移动探头, 速度不应大于40㎜/s
4、如果连续时间较长,应每隔10分钟左右将探头拿到空气中远
离钢筋,按“确定”键复位一次.。
膜厚测试作业指导书

LOGO膜厚测试作业指导书Film Thickness Testing Operational Guidelines一、目的 为了确保使用检查的仪器准确的检验出涂膜厚度,特指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膜厚计QNIX 4500规格的内置探头式规格。
三、作业步骤见下图及说明1、启动归零2、校验3、校验4、模式选择5、单位选择取出膜厚计并将膜厚计归零测量调零板,接触后不要抬起,用另一只手按住红色按键,听到响声后,拿开仪器,调零完毕取出调零板专用的校正片并确保放置于平面 的调零板上 将探头对准校正片并根据膜厚计显示的数值与标准校正值对照,如数值有差异,按键或键和显示屏显示的步骤进行调整到标准校正片的相同数值为准。
根据产品基材选择按下按钮选择合适的选项Fe :基材铁 NFe :基材非铁,如铝、铜等Fe/Nfe :自动选择基材模Unit 为公英制选项,在Unit 选项短暂停留进入单位选择选项。
6、测量7、记录8、收纳注意事项:1、请保持标准校正片表面的清洁,并尽可能不要把表面磨损;2、屏幕提示“BAT”时,则表明电量不足、需换电池,请正确使用对应规格的两节 5# 电池3、请在使用过程中轻拿轻放,不准摔、碰、磕的储存及放置和搬运的过程;4、请现场部门与品管部门所使用的仪器要分开使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的互相监督!测量时,分别选择被测产品的5 个不同的点进行测量,去除其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 值即为该产品的涂膜厚度所得数值。
将检查得到的数值记录在《喷塑质量检验记 录表 》或相关表单上。
使用完毕后,将膜厚仪收进盒中,仪器无操作10秒自动关机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核准/日期:013/A00。
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流程
关键位置图示说明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取样
步骤一: 千分尺归零
1、 2、 测量
3、 不合格 结束
合
步骤二: 测量厚度
通知生产部门
步骤三:记录反馈
3、 4
、
检测工具:O-25∏U∏数显千分尺;厚
度检测:将玻璃样品平放在工作台上,
测垂直拉引方向的玻璃边的厚度。
通常用数显千分尺测定等分该玻璃边三等
份,从左到右每份等分五个测厚度点(等分采取卷尺测量法);
特殊生产控制中玻璃样品厚度的测量:
将玻璃样品平放在工作台上,
用数显千分尺测量玻璃垂直拉引方向自左到右每IOOmm 间距的厚度值dl 、d2、d3、d4……和板宽方向每次去除Ioomm 间距后等分5个点的厚度值al 、a2>a3^a4>a5,共计198个厚度值作为样品整体厚度。
测量时,数显千分尺接触的玻璃表面、千分尺触点必须干净并将千分尺归零;厚度值的计算结果保留到0.OOlimno 生产中检测频次:
每小时1次。
有特殊要求的,根据生产要求增加测量点及检测样本。
参见《玻璃离线检测作业指导书》依据《XXXXXXXXXXXXXX 内控标准》
文件编号
版次 A/0 页码
1/1
异常情况处理/记录表单
1、厚度超标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记录表单:
《玻璃离线检测原始记录》。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码合肥金邦融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页次版本A/0文件名称涂层测厚仪作业指导书页码第1页/共2页编辑:审核:批准:生效日期1.0目的规范涂层测厚仪的作业规程。
2.0 范围本文件适用铁磁性钣金件表面的非磁性镀层和非导电涂层的厚度测量。
3.0 职责品质部:负责本文件的制定、完善和执行,负责本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校正工作。
注:本仪器使用者必须先熟读本作业指导书,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4.0 定义涂层测厚仪的测厚原理:磁性法:当测头与覆盖层接触时,测头和磁性金属基体构成闭合磁路,由于非磁性覆盖层的存在,使磁路磁阻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可导出覆盖层的厚度。
5.0仪器各部分介绍测量指示灯显示部分按键部分探头6.0操作方法6.1打开仪器,按OK键开机。
6.2关机/自动关机,一分钟不使用,仪器自动关机(关机=没有任何显示)。
6.3校准:校准需要有下面几项东西:未镀过的底材(形状底材物料要与待测部件一致)和一片校准片(仪器随机的72.7±1μm左右的标准片)。
注意:校准将删除内存中所有的读数。
6.3.1按CAL键,显示“BASE”(即未镀过的底材)6.3.2在底材上测量5次左右。
每次测量后,会显示当前读数。
6.3.3按OK键显示0.00和STD1(即校准标准片#1)6.4.4把校准片放在底材上,测量5次左右。
6.5.5用或键调整第4步的最后一个数值至标准片的标称值,如72.7μm。
6.3.6按OK键,完成校准。
6.4测量涂层厚度6.4.1仪器开启后,将探头保护套摘除,把仪器探头放在要测量的工件上,等待仪器发出测量声响后。
6.4.2把仪器提离工件,屏幕显示读数。
6.4.3如果多次测量时,重复6.4.1和6.4.2。
6.4.5用或键翻看测量数据。
屏幕显示“------”并保持1秒左右任何时候都可继续测量。
6.4.6一组测量数据的结果评估:图标RES在显示屏中出现。
按OK键进如结果评估程序首先显示的是X,按或进入S、N、MIN、MAX相应值,在按OK键,结束评估程序。
ZD-B智能测厚仪作业指导书

ZD-B智能测厚仪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保证产品电镀后,镀层的厚度能达到电镀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所有电镀产品。
3.测试原理3.1库伦法测镀层厚度原理:库仑法测厚是对被测部分的金属镀层进行局部阳极溶解通过阳极溶解镀层达到材料基体时的电位变化来进行镀层厚度的测量。
库仑法测厚,将被测金属镀层作为阳极,并置于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所溶解的金属量与通过的电流和溶解时间的乘积成比例,既与消耗的电量成比例。
在库仑法测厚中、通常选用电解液的电流效率η接近于100%。
在η=100%的情况下、若阳极溶解镀层的面积保持一定,则被测量镀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d=XQ式中:Q-溶解被测镀层厚度d所消耗的电量,Q=It(c)X-给定金属镀层、电解液和电解池情况下的常数。
X在电流效率η=100%的情况下、根据阳极溶解面积、电化摩尔质量和镀层金属密度进行计算,也可按已知厚度的镀层进行测量来确定。
通常按这种方式制作的测厚仪称作电量计式电解测厚仪。
如果阳极溶解被测镀层面积和电流都保持一定值,则被测量镀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d=Vt式中:t–阳极溶解被测镀层厚度D所经过的时间V-给定金属镀层、电解液、电解池和电流情况下的阳极溶解速度。
按这种方式制作的测厚仪称作计时式电解测厚仪或库仑测厚仪。
3.2ZD-B智能测厚仪工作原理:(图1)工作原理就是根据库伦法测厚原理,将电解杯置于被测样板上并固定,根据镀层金属选择电解液并将电解液注入电解杯中,恒定电流通过电解液,在被测物表面一定的面积上发生电化学反应。
根据库伦法可以得知:镀层厚度在给定金属镀层、电解液、电解池和电流情况下的阳极溶解速度恒定的情况下是和电解时间呈正比例关系,故测定电解时间即可得知镀层的厚度。
4.仪器组成和结构4.1 测试台的结构及名称:(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厚作业指导书
1.范围
• 本规范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管道和容器的壁厚测量,其它部件的厚度测量也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测厚工作的技术要点和一般程序。
2.编制依据
GB/T 11344-89 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
3.人员要求
3.1测厚人员应经体检满足高空作业之要求。
3.2测厚人员应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仪器。
4.仪器要求
• 测厚仪、探头及探头线连接后应接触良好,测厚仪所用电池应有足够的能量并接触良好。
测厚仪应带有标准试块,以随时用来校验精确度。
仪器应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5. 工作程序
5.1测厚前的准备:
• 5.1.1 用100#以上的砂纸把测点处的铁锈除去,再用破布把测点处擦干净,然后涂上耦合剂(机油或甘油)。
• 5.1.2 连接好仪器后开机,设置超声波在被测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之后把探头置标准试块上,调节仪器使显示的数值等于试块的标称厚度。
5.2 测厚
5.2.1将探头紧压在测点处,仪器上即显示所测厚度值。
• 5.2.2每根管子应在两端和中间选三个测量截面,两端的截面距端部不少于150mm。
每个截面至少测量3点,3点之间的弧长应大致相等。
5.2.3对弯管的测量,测试点应选在背弧处,测试弯管最薄的部位。
• 5.2.4每测一点,都要作好记录,并画出示意图。
5.2.5在测量过程中,要不断地把探头在标准试块上对仪器的精
确度进行调节。
• 5.2.6 测量完毕后,应把仪器、探头及探头线擦干净,并取出电池。
6 检验资料
6. 1检验资料包括:委托单、检验记录、检验报告。
6. 2测量完毕后,应立即填写报告,报告的填写与签发遵照《金属检验与试验报告签发审核制度》和《金属检验与试验报告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
6. 3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委托单位,一份交质检部门,一份留档,或按照项目部、业主以及合同的要求。
6. 4检验资料的管理遵照《金属检验与试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6. 5若发现有质量问题时,•应根据《质量问题处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进行处理。
7.安全措施
7.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安全帽。
7.2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绝缘鞋,着装应轻便灵活。
7.3高处作业必须扎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
7.4雨天禁止室外作业,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牢固且有护栏。
7.5下雪天禁止室外作业,雪后应立即清除工作区内的脚手架、跳板和走道上的霜雪。
7.6在高处作业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以防止物品坠落伤人。
7.7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照明不足时应增设照明灯具,否则应停止作业。
7.8当管子堆放在一起时,应用吊车摆放开,严禁用橇杠滚动。
7.9当对管子进行测厚时,应将管子固定并查看周围管子(件)是否稳固,防止滚动、滑落、倾斜,防止管子滚动伤人。
7.10在高处进行测厚时应将测厚仪固定到牢靠处。
7.11被检焊口附近有热处理焊口时,工作时应防止触电、烫伤。
7.12狭窄环境工作前应先观察环境,防止扎伤、碰伤。
7.13发现工作场所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或报告,不安全因素消除后再进行工作。
7.14遵守施工现场的有关规定。
8.环境保护措施
8.1超声测厚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和设备,预防二次污染。
8.2应尽量采用无腐蚀、易清洗的耦合剂。
8.3检测结束后,应擦拭掉检测表面的耦合剂。
8.4使用后的破布、砂纸应放在制定的垃圾堆放处。
8.5施工现场车辆较多、扬尘大,应洒水降尘,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