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奶牛场建设的注意事项
奶牛场牛舍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奶牛场牛舍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牛舍是养牛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一个功能齐全的牛舍对牛的养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一下奶牛场牛舍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供朋友们参考。
(1)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牛舍类型钟楼式牛舍通风良好,很适合夏季通风;房舍式牛舍保温效果好,故在北方多见。
牛舍建筑亦应与挤奶方式相配套。
小型奶牛场,宜采用拴系式牛舍;大、中型奶牛场,多使用挤奶厅或管道挤奶,可采用散栏式牛舍。
(2)牛舍内部结构设计奶牛的肢蹄、乳头、乳房、臀部的擦伤,大多是因为建筑工程不合理。
防止这些伤害的频繁发生,就一定要避免过窄的通道、打滑的地板以及没有垫草的石灰泥地面等。
排水不畅、粪尿大量堆积,将导致引起乳腺炎、肢蹄病、肠道感染等的致病菌大量繁殖;通风不足,将增加感染发生的机会。
过硬的地面,易引发牛一的蹄旁,甚至导致蹄叶炎,同时使挤奶脉冲不稳,导致出奶不畅,从而引发乳腺炎。
所有这些,都应在建筑设计时考虑。
(3)配各合理的牛舍设施牛床是奶牛采食、挤奶和休息的场所,是最基本的设施。
应当根据牛体的大小和拴系方式,确定牛床的大小。
牛床间可设置隔栏,以方便对每头牛的操作。
隔栏由弯曲钢管制成,一般长度为牛床的2/3,栏高80厘米,由前向后倾斜,牛床前应设饲槽。
每2头牛配备1个饮水器,设在两个栏之间。
排粪沟设在牛床与清粪道之间,通常是明沟,沟宽一般为30-40厘米,沟深5-18厘米,沟底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奶牛舍的向阳面应设运动场。
运动场不宜太小,否则牛密度过大,易引起运动场泥泞、卫生差,导致乳房炎、腐蹄病增多。
运动场周围应尽量绿化,以改善和美化牛场环境。
在奶牛饲养区进出口处,必须设消毒池。
消毒池构造应坚固,并能承载通行车辆的重量。
消毒池长度一般为长3.8米、宽3米、深0.1米,消毒池底面平整,耐酸、耐碱、不透水,池里充满消毒液。
此外,奶牛场还要设贮粪池,但必须与牛舍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设置在主风向的下方。
池的底面和侧面要密封,以防渗漏污染地下水。
奶牛种牛场建设方案

奶牛种牛场建设方案1.前言奶牛种牛场是由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经济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而牛舍建设作为奶牛养殖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更是建设奶牛种牛场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牛舍设计、设施配置、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提出适应于我国自然环境和国情的奶牛种牛场建设方案。
2.牛舍设计2.1 建筑形式牛舍建筑形式应以舒适、经济、实用、安全为原则。
可以采用矮墙、钢架结构等建筑形式,以保证奶牛的安全和舒适性。
2.2 空间分配牛舍的空间分配应考虑到奶牛种类、体形、数量等因素。
应该分配好奶牛的生产、生活和运动场所,同时也要保证人工管理和维护的便利。
2.3 通风与采光牛舍的通风与采光对于奶牛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应该保证牛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日照充足,以保证奶牛的健康生长。
3.牛舍设施3.1 托盘牛舍中的托盘可以采用可调节高度的形式或是固定高度的形式。
托盘的作用是为奶牛提供干净的场地,也方便了奶牛的生活和生产。
3.2 饮水设备奶牛饮水设备应该具有清洁方便、防止污染的特点。
可以采用自动喂水器或是定时供水的形式,以保证奶牛平时饮水的需要。
3.3 饲料设备奶牛饲料设备应该具有定量投放、调节方便的特点。
可以采用定时给饲喂器或是计量给饲喂器的形式,以保证奶牛的正常食物摄入量。
3.4 垫料和吸收材料垫料和吸收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以满足防污染和保持卫生的需要。
比较常用的垫料有稻草等,吸收材料则可以采用木屑、沙子等。
4.环境控制4.1 温度控制牛舍外部应该采用保温材料,防止外界气温对牛舍内部的影响。
内部可以采用降温设施、加热设备等控制室温。
4.2 湿度控制湿度对于奶牛的健康也是有影响的,应该保证牛舍内部湿度适当。
可以采用加湿器、排气扇等设备来控制牛舍内部湿度。
4.3 光照控制光照也是对奶牛健康成长有影响的因素之一。
应该保证牛舍内部光线充足,同时也避免过强的阳光照射。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是指按照一定的规模和标准进行奶牛养殖的场地。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率,还可以保证奶牛的生长和健康,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下面将从场地选择、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介绍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相关内容。
首先,场地选择是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第一步。
选择场地时要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水源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
同时,要考虑到场地的交通便利性和周边环境,以便于奶牛饲料的运输和管理。
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养殖效果,因此要慎重选择合适的场地。
其次,设施建设是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的重要环节。
包括牛舍、饲料储藏室、饮水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等。
牛舍的建设要考虑到通风、保暖和卫生条件,保证奶牛的舒适生活环境。
饲料储藏室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期限,饮水设施要保证奶牛的饮水安全和充足。
粪污处理设施要保证环境卫生和资源利用。
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对于奶牛养殖的效益和环保意义至关重要。
最后,管理运营是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关键。
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配制等。
在饲养管理方面,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计划和饲料配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
在疾病防控方面,要加强疫病监测和预防工作,保证奶牛的健康生长。
在饲料配制方面,要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制,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综上所述,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场地选择、设施建设到管理运营都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奶牛的生长和健康,提高养殖效率,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一、引言奶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奶牛养殖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养殖场建设养殖场是奶牛生产的基础,合理的养殖场建设对提高养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养殖场建设的技术规范:1.场地选择:选择土地时应考虑土地的气候、水源、排水条件等因素,并确保场地周围环境无污染。
2.圈舍设计:圈舍应符合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保证其舒适、安全和卫生。
3.饲料储存和处理:养殖场应有合理的饲料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三、奶牛品种选择奶牛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不同的养殖目标和地区环境,选择适合的奶牛品种是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奶牛品种选择的技术规范:1.乳品种的选择:应选择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中的品种,如荷斯坦、黑白花奶牛等。
2.肉奶品种的选择:应选择肉奶产量高、肉质优良的品种,如西门塔尔等。
四、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奶牛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以下是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1.饲料供给:奶牛应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喂,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2.水源供给:奶牛需要足够的清洁饮水,养殖场应保证给奶牛提供优质的饮水。
3.疫病防控:养殖场应制定疫病防控计划,定期给奶牛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确保奶牛健康。
4.环境控制:养殖场应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保证奶牛舒适。
五、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保证奶牛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生产管理的技术规范:1.繁殖管理:合理的繁殖管理可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包括合理的配种时间和配种方法等。
2.妊娠保护:对妊娠的奶牛进行特殊管理,包括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确保胎儿发育健康。
3.分娩管理:对分娩的奶牛进行观察和帮助,确保分娩顺利,并及时对产后的奶牛进行控制和护理。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

奶牛场建设规范或标准最新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场的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奶牛的健康、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以及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奶牛场建设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最新奶牛场建设规范的概述:一、选址与规划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和工业污染源的地方。
规划时需考虑奶牛的生活习性和生产需求,合理布局牛舍、饲料储存区、挤奶区、粪便处理区等。
二、牛舍建设1. 结构:牛舍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确保结构稳定,防风防雨。
2. 通风:牛舍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疾病传播。
3. 光照:保证牛舍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必要时增设人工照明。
4. 地面:牛舍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三、饲料储存与加工1. 储存: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鼠的环境中,避免霉变。
2. 加工:饲料加工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饲料加工质量。
四、挤奶设施1. 设备:使用自动化挤奶设备,提高挤奶效率,减少人为污染。
2. 卫生:挤奶区应保持清洁卫生,挤奶前后对设备进行消毒。
五、粪便处理1. 收集:粪便应及时收集,避免污染环境。
2. 处理:采用堆肥、发酵等方法,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
六、疾病预防与控制1. 疫苗:定期为奶牛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疾病。
2. 监测:建立奶牛健康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牛。
七、环境保护1. 废物处理:奶牛场产生的废物应进行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绿化:在奶牛场周边进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八、法律法规遵守奶牛场建设与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九、人员培训与管理1. 培训:对奶牛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 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奶牛场高效运行。
十、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理念的更新,奶牛场建设规范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奶牛场管理者应不断学习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以适应畜牧业的发展需求。
奶牛饲养舍管理制度

奶牛饲养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规范奶牛饲养舍的管理,提高奶牛养殖效率,保障奶牛健康和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奶牛饲养舍的管理工作,包括房屋建设、安全生产、饲料管理、卫生条件等内容。
第三条奶牛饲养舍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环保、高效的原则,保障奶牛的生产与健康。
第四条奶牛饲养舍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接受监督检查,确保遵守规定。
第二章奶牛饲养舍建设与维护第五条新建奶牛饲养舍应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建设过程应有资质单位负责监理。
第六条奶牛饲养舍应定期进行维护与清洁,保持场地干净整洁,定期检查房屋结构,做好防水、防潮等工作。
第七条奶牛饲养舍应有健全的防火设施,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避免火灾的发生。
第八条奶牛饲养舍应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场地排水畅通,排除积水与异味。
第九条奶牛饲养舍应有相应数量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避免臭气积聚。
第十条奶牛饲养舍应有规范的电气设备,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第三章饲料管理第十一条奶牛饲养舍应有专门的饲料储存间,保持饲料干燥、清洁,避免霉变与虫害。
第十二条饲料应按照奶牛的营养需要进行搭配,定期更换新鲜饲料,避免过期发霉问题。
第十三条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奶牛的体重、生长状态和产奶量进行科学计算,做到合理饲喂。
第十四条饲料的投喂时间应固定,避免频繁投喂或过量投喂,影响奶牛的消化吸收。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五条奶牛饲养舍应定期进行彻底清洁,保持地面干净整洁,保持站位干净,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第十六条奶牛饲养舍应定期进行消毒,对饲料槽、水槽、厕所等设施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
第十七条奶牛饲养舍应定期检查奶牛的健康状况,如发现不适应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传播。
第十八条奶牛饲养舍应有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疫病的传播。
第五章安全生产第十九条奶牛饲养舍应有完善的安全设施,保证员工及奶牛的安全。
第二十条奶牛饲养舍应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工具设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奶牛场建设实施方案

奶牛场建设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
在进行奶牛场建设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址的确定、土地的准备、水源的保障等。
选址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土地肥沃度等因素,以确保奶牛场的顺利建设和后期的正常运营。
同时,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和改良,保证土壤的肥沃度和适宜度。
另外,要保证奶牛场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可以考虑建设水池或者引入自然水源。
二、基础设施建设。
在确定了选址并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牛舍、饲料储存室、挤奶房、消毒室等。
牛舍的建设需要考虑到通风、保温、排水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给奶牛。
饲料储存室的建设需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储存期限,以满足奶牛的日常饲养需求。
挤奶房和消毒室的建设需要符合卫生标准,以保证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饲养管理。
在奶牛场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这包括合理的饲料配给、定期的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的清洁消毒等。
合理的饲料配给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量,定期的体检和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定期的清洁消毒可以保证奶牛舍的卫生环境。
四、生产运营。
在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饲养管理后,奶牛场可以进行正常的生产运营。
这包括奶牛的定期挤奶、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等。
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奶牛的饲养条件和生活环境,保证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要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将奶制品销售出去。
五、总结。
奶牛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生产运营。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奶牛场的顺利建设和后期的正常运营。
希望本实施方案可以为奶牛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奶牛场标准化操作规程

奶牛场标准化操作规程一、牛舍建设标准1. 牛舍应建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2. 牛舍应分为饲养区、休息区、生产区和病牛隔离区,并设有消毒池、消毒室等设施。
3. 牛舍地面应平整、坚实,并有一定坡度,以便于清洁和排水。
4. 牛舍应安装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夏季应采取防暑措施。
5. 牛舍应设有足够数量的饮水设施,保证每头牛都能随时饮用到新鲜清洁的水。
二、牛只饲养管理标准1. 饲养员应具备专业知识,熟悉奶牛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饲养员应按照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给,确保每头奶牛得到足够的营养。
3. 饲养员应定期观察奶牛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饲养员应定期对奶牛进行防疫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5. 饲养员应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
三、饲料管理标准1. 饲料应符合营养均衡、安全卫生的要求。
2. 饲料配比应按照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标准进行配制。
3. 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地方。
4. 饲料应定期检查质量,如有发霉、变质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5. 饲料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四、疾病预防与治疗标准1. 建立定期疾病预防制度,加强日常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隔离治疗。
2. 制定针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确保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3.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4. 对病死牛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传播和污染环境。
5. 对发病牛只进行治疗时,应选择安全、有效、无残留的治疗方法。
6.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牛只的反应和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对患病牛只进行治疗后,应进行跟踪观察,确保其完全康复。
8. 对治疗无效的病牛应及时淘汰,以减少疾病传播和损失。
9. 对发生的重大疫情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10. 在使用兽药时应注意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超标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奶牛场建设的注意事项
随着奶业的发展和对奶牛养殖扶持政策的出台,奶牛业的发展又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投资奶牛养殖的企业和个人纷纷涌出。
但目前我国奶牛场的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在奶牛场基本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均未形成有效的制度化建设。
对此,通过查阅资料,特意挑选了奶牛场建设中选址、布局、卫生、粪便处理和绿化以及其他一些方面做以简单介绍。
1、选址
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采光充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环境幽静、排水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没有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它污染的地方。
要求位于居民点的下风向。
远离铁路、公路、城区、河流、工厂及其它畜禽饲养场1500m以上;远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2000m以上。
同时,建场要考虑好水源.一定要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
要取用方便。
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如果没有合适的水源将直接影响奶的品质.给牧场后期运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并且奶牛场周围最好有利于建设防疫沟或者防疫林带和绿化带,要有足够的饲草饲料供应地和牛粪的处理消纳地。
2、布局
整个牛场应科学合理地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废弃物处理区三
个功能区。
根据动物防疫需要,场内应建有消毒室、兽医院、隔离舍、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
牛场的生产区应设置在上风高燥处,兽医室、隔离舍、贮粪场、无害化处理间和污水处理池应设置在下风较低处,并与畜禽舍保持100—300m的间距。
场区内道路布局合理,运输饲料、畜禽、畜禽产品的道路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防疫、卫生保健和隔离消毒
必须加大牛场的防疫力度.以保证牛场疫病的零发生率。
如口蹄疫在过去每年防疫两次的基础上可再加强一次:针对布病在加强防疫的同时要定期检测,阳性牛只及时淘汰;结核检测也应加强监测力度,及时淘汰阳性牛只。
牛场要制定合理的卫生保健制度。
每年的保健性修蹄、浴蹄,以及牛场全场的驱蚊灭虫等都应制度化。
奶牛场与外界的界线要划分明确,集约化、规模化的奶牛场四周应建有较高的围墙(2m以上),防止区外人员及其它动物进入。
大门、各区域以及各牛舍人口处,应设有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槽等。
其中。
牛场大门入口处要设置与大门同宽,不低于运输车车轮一周半长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
大门两侧有一侧要设门卫值班室,另一侧设消毒、淋浴、更衣室等。
进入牛场的人员及车辆要严格消毒。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照射时间必须保证在3-5min,否则会流于形式。
4、粪污处理
奶牛场要设有完整的粪污处理系统,包括粪污的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等重要环节及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旌。
粪尿及污水处理设施要符合兽医卫生防护要求,防止污染环境。
一般来说,贮粪场(池)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处,与住宅区保持200m,与牛舍保持lOOm的卫生间距(有围墙可缩小为50m,便于运出。
每头成牛需贮粪池面积3㎡左右。
贮粪池的深度以不受地下水的浸渍为宜,一般深lm,宽9-lOm,长30—50m,底部用粘土夯实或作水泥池底,以防粪液渗虑流失。
牛舍的清粪由原来的人工清粪转变为机械、自动清粪,保证牛舍的清洁干净,为奶牛和优质奶源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内外各牧场的污粪利用状况千差万别,与牧场规模、气候状况、自然资源、邻近市场需求等各因素相关。
总体来说有厌氧产沼发电、好氧堆肥制作有机肥和自然堆放发酵3种方式。
把污粪处理后制成牛床垫料,不仅能解决污粪存放的问题,还能解决牛床垫料来源的问题,并减轻后续污粪处理的难度。
大量牧场的实践表明,用污粪制成的牛床垫料卫生、安全、舒适。
污粪、牛床垫料、产奶量3个环节相互连接,能提高奶牛场的系统效率。
5、绿化
科学绿化不仅可改善奶牛场的小气候,净化空气,起到防疫和防火等作用,而且可以美化环境。
绿化应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和环境功能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花草进行。
绿化率应不低于20%。
在规划时,要有计划地安排防风林、隔离林、道路绿化和遮荫绿化,以及裸露场地绿化。
一般在周边四界种植乔灌混合林带,特别
是作为全年主风向上风侧围墙的北侧和西侧还要适当加宽。
各功能区域之间可设小围墙或结合绿化种植隔离林带,生产区、生活区、卫生防疫隔离用地及粪便处理设施周围应布置绿化隔离带,道路两旁也要搞好绿化。
6、其他
饲料库设于靠牛场边缘,围墙上设置卸料窗并由此卸料,产品、粪污同样靠园区边缘处设装车台。
场区内须设水井、引水塔以保证用水需要,排水(雨、雪水)设施,多设置在各种道路的两旁及运动场周围,以明沟为宜,考虑防止污染,适当安排其归宿。
青贮窖应建在生产区与管理区结合部,地势要高燥。
青贮窖容积根据奶牛头数、年饲喂青贮料日数、日喂量来确定。
窖深一般为3m,窖宽以拖拉机能转弯即可,窖长据青贮窖容积而定。
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始的庭院式规模养殖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奶牛业的发展需要,建设规模化的奶牛小区是奶牛业发展的趋势。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通过规范化饲养、科学化管理提高运行质量,提高鲜奶质量和价格,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