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合同审查要点定稿
EPC项目合同管理要点

EPC项目合同管理要点EPC项目合同管理要点1、合同的审批合同审批应严格执行制度。
特殊合同和涉外合同文本应在总经办、商务部、财务部、工程技术部等部门进行必要的专业审查。
合同管理部门审查重点是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和缔约能力、合同条款内容的完备性和合法性以及合同应履行的审查手续。
董事长监察、检查对外签订的工程项目合同。
签订合同前必须经过主管总裁审批同意。
2、合同的签订合同由本公司法人代表签订,或由本公司法定代表人书面委托的本公司有关人员代理签订。
签订合同应由签约人签字,注名日期,并加盖合同专用章或本公司公章。
代理本公司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的,签约人应持本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发并加盖本公司公章的《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签订合同。
3、合同的履行合同签订后,应全面履行合同。
在合同履行中,如出现不能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应采取紧急措施,争取对方的同意和谅解,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若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应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工程项目合同的履约率应达到95%以上。
履约率就是已完成合同的金额与应完成合同金额的比率。
4、合同文本及用章的规定本公司对外签订的所有工程项目合同必须统一合同文本,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合同书。
合同专用章由合同管理部门统一编号、发放。
使用单位须专人保管,并在合同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5、合同归档建立合同管理档案,对已签订的合同要逐份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并装订成册。
合同签定完毕,合同承办人要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将合同材料交给合同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
对已执行完毕的合同要注明“存档”标记,并按公司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归档。
建立健全合同台帐及借阅手续。
工程项目合同文本长期保存。
6、合同纠纷的解决工程项目合同发生纠纷,承办人无法解决时,应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
单位领导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与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直接向仲裁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向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递交的申请书、起诉书或答辩书等材料须经总经理或董事长审阅同意。
epc项目结算审核要点和注意事项

epc项目结算审核要点和注意事项
嘿呀!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EPC 项目结算审核要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呢,咱们得搞清楚啥是EPC 项目,这可重要啦!EPC 就是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项目模式呀。
第一要点,合同条款那可得仔细研究!哎呀呀,合同里的各项规定,比如价格调整机制、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等,都要瞪大眼睛看清楚呢!要是不注意,后面可就麻烦啦!
第二点,设计变更的审核要严格把关!哇,这设计要是变来变去,费用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每一次变更都得有充分的理由和相关的文件支持,不然怎么能行呢!
第三点,采购成本的核算不能马虎!材料设备的价格是不是合理?质量是不是过关?这都关系到结算的准确性呀!
还有呀,施工过程中的费用也要算明白。
像人工费用、机械费用、临时设施费用等等,一个都不能漏!
注意事项也不少呢!比如说,审核人员得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然怎么能发现问题呢?还有,与各方的沟通协调要及时有效,不然信息不对称,不是容易出错嘛!
再者,审核的依据必须充分可靠,不能凭感觉来呀!
哎呀呀,总之,EPC 项目结算审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每个环节都要小心谨慎,才能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和公正!大家可都得记住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哦!。
epc固定总价合同预算审核要点

epc固定总价合同预算审核要点英文回答:EPC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fixed lump sum contracts are commonly use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Budget approval for such contracts involves a thorough review of various aspects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is financially feasible and the costs are reasonable. Here are some key points to consider during the budget approval process for EPCC fixed lump sum contracts:1. Scope of Work: Review the contract documents, including the project scope, specifications, and drawings. Ensure that the scope is well-defined and comprehensive, leaving no room for ambiguity or misinterpretation. Any changes or additions to the scope should be evaluated separately for their impact on the budget.2. Cost Estimation: Evaluate the cost estimationmethodology used by the contractor. This may include reviewing the breakdown of costs, pricing assumptions, and the accuracy of quantities. Compare the estimated costs with industry benchmarks or historical data to identify any significant deviations.3. Contingency Provision: Assess the contingency provision included in the budget. Contingency funds are set aside to address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or changes during the project. The contingency amount 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adequately justified based on the project's complexity and risks.4. Schedule and Milestones: Review the project schedule and milestone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realistic and achievable. A well-planned schedule helps in cost control and avoids potential delays that may result in additional expenses.5. Quality Control: Evaluate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proposed by the contractor. This may include review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plan, inspection andtesting procedures, and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personnel involved. Ensuring that proper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re in place helps in avoiding rework and associated costs.6. Change Management: Review the 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 outlined in the contract. Evaluate how changes in scope, specifications, or other project parameters are addressed and priced. A robust 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 helps in managing potential budget overruns due to changes during the project execution.7. Payment Terms: Assess the proposed payment terms and milestones. Ensure that the payment schedule is linked to project progress and deliverables. This helps incontrolling cash flow and avoiding excessive upfront payments that may pose a financial risk.8. Financial Viability: Evaluate the financialviability of the contractor. This may include reviewing their financial statements, creditworthiness, and track record in completing similar projects within budget. A financially stable contractor reduces the risk of costoverruns or project delays due to financial constraints.中文回答:EPCC(工程、采购、施工和调试)固定总价合同在建筑项目中常被使用。
EPC合同审核的要点

EPC合同审核的要点EPC(工程、采购、施工)合同审核是对工程项目中的合同文件进行审查核实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确保合同具备法律合规性、合同商务条件合理性、工程技术可行性和工程安全可控性等要求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EPC 合同审核的主要要点:1.合同法律合规性:-合同主体资格:审核合同主体的法律资格,包括企业的注册资金、业绩、资质等;-合同条款合规性:检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清晰明确的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配、违约责任等内容;-合同格式规范性:核实合同的格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包括合同明细、变更条款、索赔和争议解决等条款。
2.合同商务条件合理性:-价格及支付条件:核查承包商的报价是否合理,并检查支付方式和进度是否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履约证担保:审查履约证担保的类型和金额是否满足合同的履约保障;-保险责任:验证工程项目的保险责任范围,确保风险得到适当的保障;-维护保养:了解对工程设备的后期维护保养责任和费用等;-知识产权: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使用和保护等事项。
3.工程技术可行性:-技术方案:审核技术方案是否符合合同的技术要求;-设计文件:核实设计文件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包括设计图纸、承重计算、材料选择等;-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方案是否符合施工期间的安全要求,并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否齐备;-质量控制计划:检查质量控制计划是否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策略和措施。
4.工程安全可控性:-施工现场安全:审查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和施工作业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建设项目安全:核查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可控性,包括施工质量监控、质量验收和安全评估等;-健康安全环境:检查建设项目的卫生、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的合规性。
5.法律风险评估:-法律责任:评估合同中各方的法律责任和违约责任,以及相应的违约赔偿计算方式;-解决争议方式:核查合同中关于争议解决的条款,包括仲裁、诉讼等解决争议的程序和主体。
EPC工程合同管理要点

EPC工程合同管理要点一、引言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工程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承包合同,也是一种采用一揽子方式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
该合同要求承包商承担项目的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以及建筑施工等全部工作,任务范围广泛,管理难度大。
因此,在EPC工程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本文从EPC工程合同管理的角度,总结了以下重点内容和要点。
二、合同管理重点1.合同签约前的准备工作合同的签署是一项重大决策,因此应在签署前进行如下工作:(1)检查合同标的:审查项目及合同标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保证合同标的一致,并避免漏项。
(2)审查承包商资质:针对承包商的资格认证、证书等相关文件进行认真审查,以确保承包商有能力承担项目。
(3)协商商务条款:与对方开展商务谈判,协商合同的支付方式、质量标准、交货期限等具体事项,让双方有完全明确的意识和协调好的基础。
2.合同中的技术要求在EPC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工程的设计、施工、试运行等各个阶段。
因此,技术要求是合同管理的重点之一。
合同中,技术要求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
设计应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标准,如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易操作性、生态保护等方面,同时应满足项目的特殊要求。
(2)设备和材料采购。
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采购,同时应满足项目的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3)施工。
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合同管理中的质量要求EPC工程合同中,质量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承包商而言,在项目实施中,质量管理是其成功的关键。
因此应注重以下工作:(1)程序化管理。
设置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程序、具体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等,形成贯穿全过程严格的质量运作管理体系。
(2)责任追究。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如设备技术指导、材料检测、质量验收等,确保质量责任得以切实落实。
EPC合同审核的12个要点

EPC合同审核的12个要点一、在工程实践中,EPC合同模式深受建设单位的青睐。
这是因为EPC合同对于建设方而言,有它突出的优点:1)单一权责界面:法律关系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建设单位的利益损害赔偿更有保障。
2)工程系统整合:目标统一明确,设计、采购、施工优化整合,建设单位成最大受益方。
3)投资效益确定:工程成本、工期相对固定,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更具确定性。
4)风险合理转移:建设单位风险合理转移,总承包商承担更多风险。
5)交付质量保障:最低性能保障、实现合同目的,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水平要求相对放低,对总承包商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然而对于总承包商而言以上优点均有可能成为缺点。
与传统的模式相比,EPC承包模式下的承包商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其风险可能隐藏在每一个合同条款合同附件中。
在审核合同正文条款以及有关附件时,应抓住关键审核要点,梳理潜在风险。
从合同本身层面把控住EPC项目风险。
在此,笔者个人粗浅的将EPC合同关键审核要点分为了两大类:与责有关的审核要点、与钱有关的审核要点,总共12个要点。
二、与责有关的审核要点1、合同标的条款审核须核实投标报价的项目工作范围与合同中表述的内容是否一致,合同工作范围描述是否准确,切忌出现诸如“另有规定外的一切工程”、“承包人可以合理推知需要提供的为本工程实施所需的一切辅助工程”之类含糊不清的工程范围描述。
此外应注意承包商的责任范围与业主的责任范围之间的明确界限划分。
有的业主将一个完整的项目分段招标,此时应特别注意各分段招标的工程范围之间的界限划分和接口。
2、建设单位责任条款审核主要审查逾期付款违约金、建设单位对施工场地的移交义务、建设单位完成其他发包工程的责任、其他承包单位影响施工的责任、招标文件中有关设计要求技术参数准确性的责任等。
3、承包商责任条款审核主要审核有无排除“间接损失”的条款,其次注意审核有无承包商最高责任限额的规定。
4、缺陷责任条款审核缺陷责任条款对于承办商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力。
EPC总承包合同审查要点

EPC总承包合同审查要点01\引言实践中,EPC总承包合同通常与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价格清单、技术协议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合同文件,共同对项目施工相关事项进行约定。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11月25日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EPC总承包合同又分为合同协议书、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三个部分。
上述关系如下图所示:本文将聚焦EPC总承包合同,带大家详细了解EPC总承包合同的内容、相互关系与审查要点。
02、EPC总承包合同各部分的内容与相互关系根据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11月25日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以及实践中项目公司与EPC总承包方签订合同的经验,对EPC合同各部分具体内容以及相互关系总结如下:EPC总承包合同中,专用合同条款效力优先于通用条款,主要是对通用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细化、完善、补充、修改或另行约定。
专用合同条款部分也是经过双方当事人措施,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因此在审查EPC合同时,应当将专用条款部分作为审查重点,当专用没有相关约定时,再回到通用条款部分对当事人的相关约定进行审查。
03、合同主要权利义务审查要点审查EPC合同主要权利义务时,对以下几点内容需要进行着重审查:(一)承包范围承包范围即总承包方依据EPC合同的全部工作范围,审查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1、招投标时招标文件中的工作范围与合同中约定的工作范围应当一致。
2、总承包方工作范围的约定应当清晰、准确,避免出现“总承包方应当承担的一切工程”“可以推断应由总承包方承担的工程”“与上述工作范围相关的辅助工程”等含糊表述,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3、当承包范围包含用地租赁时,应当注意租地费用和违约责任的约定。
新能源项目用地主要通过出让、划拨、租赁三种方式取得,其中,通过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可以包含在承包范围内,由承包方负责(具体可以通过租赁方式使用的土地类型可参见能源实务复合型与非复合型光伏用地的区别。
epc合同评审要点

epc合同评审要点以下为该“epc合同评审要点”的完整内容:一、双方的基本信息1.1 甲方信息: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人及职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1.2 乙方信息: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人及职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2.1 甲方身份及权利:2.1.1 甲方为本合同的出资人和建设单位,享有投资决策权、决策实施权及合同管理权;2.1.2 甲方根据本合同的规定支付工程款项,验收工程并对工程进行交付;2.1.3 甲方根据本合同的规定对乙方提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并对乙方交付的设备和技术进行验收;2.1.4 甲方享有对乙方工程施工方案、进度和质量的监督检查权。
2.2 乙方身份及权利:2.2.1 乙方为本合同的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总承包的全部内容;2.2.2 乙方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提交工程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质量保证书等相关资料,并执行严格的工程监理制度;2.2.3 乙方应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并承担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法律责任;2.2.4 乙方应提供符合要求的施工队伍和工具设备,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2.2.5 乙方应保证在工程施工和交付期限内正常履行合同义务。
2.3 其他必要的条款:2.3.1 本合同履行期限,包括施工期限和保修期限,应根据合同约定的实际情况进行确认;2.3.2 如有任何一方未能履行约定义务,则该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或其他损失赔偿等;2.3.3 本合同所有争议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通过协商、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解决。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3.1 本合同的签订、履行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3.2 如本合同的内容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为准。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4.1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支付款项,配合乙方完成工程项目,对乙方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合同约定验收并交付工程;4.2 乙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工程,并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提供设备和技术,并接受甲方资金及施工进度的监督;4.3 双方应保守商业秘密并互相尊重彼此的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4.4 双方应配合对方履行本合同所需要合理的技术和资料,以保证工程按时完成和质量按合同约定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C项目合同审查要点定稿
EPC合同审查
一、EPC合同模式概况
EPC合同模式源于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1995年出版的《设计—建造总承包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1999年出版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条件》以及《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等国际工程承包普遍使用的合同范本。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发包给具备EPC总承包施工能力的公司,由其承担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安装调试及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等工作,并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负全面责任,直至向业主提交一个符合业主要求、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模式。
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EPC承包模式存在如下不同:①承包的范围不同,EPC 总承包商要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全面负责;②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EPC 总承包只向业主负责,业主也只是针对总承包商,分包商和供货商只对EPC 总承包负责,与项目业主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中,对于分包工程,分包商要和施工总承包商一起向业主负责,承担连带责任。
③资质要求不同,在不同的国际EPC总承包项目中,有的项目并不注重EPC 总承包商的资质,只是严格要求参与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拥有相应的职业资格。
二、EPC合同风险分类
国际EPC工程合同中一般将工程风险划分为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不可抗力风险。
承包商主要有以下风险:1、工程风险,业主提供的文件有误,对工程量计算不准确。
2、经济风险,如业主支付价款的能力,物价上涨、人力资源短缺等。
3、自然风险,不利的气候条件、不利的地下条件。
而由业主主要承担的风险有:1、政治风险,如战争、敌对行动、入侵、外敌行动;工程所在国内的叛乱、恐怖主义、革命、暴动、军事政变或篡夺政权、或内战;承包商人员及承包商和分包商的其他雇员意外的人员,在工程所在国内的骚动、喧闹、或混乱等。
2、社会风险,如地下发现化石或文物。
3、法律风险,如资源国的法律法规的变化所引起的风险。
三、EPC总承包合同评审要点
EPC承包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承包商承担了极大的风险,其风险可能隐藏在每一个合同条款合同附件中。
在审核合同正文条款以及有关附件时, 应该从头到尾仔细审核, 不遗漏任何一个潜在的风险。
(一)业主的资信情况
业主的付款能力问题是承包商的最大风险,必须审核业主的付款能力。
应当重点审核业主资金的来源是否可靠,自筹资金和贷款比例是多少,是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还是商业银行贷款。
业主资金筹措情况以及有无为项目提供必要的担保。
其次应考察项目本身的可行性。
审查业主支付能力时,还应该审核业主项目的可行性。
除了其本身的经济实力外, 业主的付款能力关键取决于能否取得融资, 如银行贷款、卖方信贷、股东贷款、企业债券等。
(二)工程范围或业主要求是否明确
因EPC项目业主选定施工单位时尚未有明确的施工图纸,甚至只是一些模糊的指标或者预期目的,并且EPC项目工程一般使用固定总价方式,因此应明确项目工作内容或业主要求以及各项指标。
EPC项目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工程范围或者业主要求以及各项指标是施工单位进行签证索赔的非常重要的依据,甚至关系到签证索赔的成败。
工程承包范围或业主要求以及各项指标必须明确具体。
否则项目极有可能出现亏损或者与业主发生扯皮。
(三)基础资料特别是工艺包的提供主体
工艺包是施工单位进行设计的基础资料应明确约定工艺包的提供主体、提供时间、未能按期提供的违约责任以及因工艺包对第三方侵权的责任。
并且对于业主提供工艺包最好可以封样保存。
(四)合同价款
EPC项目一般采用固定总价方式,承包商最大的风险也在于成本超支。
关于该种风险承包商在投标时应慎重考虑并应做到:
一是将项目涉及的成本(税赋、保险、保函等费用)充分考虑在合同价格中,并结合项目的风险考虑一定的不可预见费;
二是对于可通过保险弥补的风险(如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购买工程保险覆盖;
三是对于无法通过工程保险弥补且承包商无法或难以控制的风险(如战争、骚乱、征收等政治风险、地质风险、法律变更风险、汇率风险、业主违约风险等),通过在合同中约定价格变更索赔条款转移给业主,即如果发生该等风险,承包商由此增加的额外费用由业主予以补偿;
四是对于承包商通过上述途径仍然无法转移的风险,尽量通过合同以背靠背的方式由分包商承担。
(五)考察合同支付节点是否合理
EPC项目一般采用里程碑或者形象进度付款,不合理的付款节点设置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的垫资。
通常, 预付款应该不低于10%, 质保金(或称“尾款”) 应该为5% 或者不高于10%, 里程碑付款(即按工程进度支付的工程款) 的分期划分及支付时间应该保证工程按进度用款, 以免承包商垫资过多, 既增加风险又增加利息负担。
要防止业主将里程碑付款过度押后延付的倾向。
条件许可时,可以考虑合同的生效, 或者开工令的生效, 以承包商收到业主的全部预付款为前提。
(六)关注合同价款的调整办法(变更与索赔)
EPC合同采用固定总价方式,在未有变更索赔时合同价格固定不变。
变更与索赔是EPC合同中承包商赚取利润的重要手段。
合同价格的调整方式这里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延期开工的费用补偿。
有的项目签完合同后并不一定能够马上开工, 原因是业主筹措项目资金尚需时间, 这时就有必要规定一个调价条款。
二是对于工程变更的费用补偿规定是否合理。
至少对于费用补偿有明确的程序性规定, 以免日后出现纠纷。
(七)承包商的三个银行保函
1.预付款保函。
审核预付款保函的重点有三:一是预付款保函必须在承包商收到业主全部预付款之时才同时生效, 而且生效的金额以实际收到的预付款金额为限;二是应当规定担保金额递减条款, 即随着工程的进度用款, 预付款金额逐步递减直至为零;三是预付款保函的失效越早越好, 尽量减少与履约保函相重叠的有效期限。
应该避免预付款保函与履约保函并行有效直至完工日。
2.履约保函。
审核履约保函的重点有三:一是履约保函的生效尽量争取以承包商收到业主的全额预付款为前提。
二是履约保函的担保金额应该不超过合
同价款的一定比例, 如10%。
三是履约保函的失效期应争取在完工日、可靠性试运行完成日或者商业运行日失效之前, 并避免与质保金保函发生重叠, 否则会增加承包商的风险。
也就是说, 在质保金保函生效之前, 履约保函必须失效。
否则, 等于在质保期内业主既拿着质保金保函, 又拿着履约保函, 两个保函的金额相加, 会增加承包商被扣保函额度的风险。
3.质保金保函。
审核质保金保函的重点有三项:一是质保金保函的生效应该以尾款的支付为前提条件。
也就是说, 业主支付5% 的尾款, 承包商就交付5% 的质保金保函;业主支付10% 的尾款, 承包商就交付10% 的质保金保函。
应该避免在业主还未交付尾款的情况下, 承包商的质保金保函却提前生效的规定。
二是质保金保函的金额不应该超过工程尾款的金额,通常为合同价款的5% 或10%, 最多不能超过10%。
三是质保金保函的失效应当争取不迟于最终接受证书签发之日。
(八)误期罚款
工期是EPC合同中应注意的又一重要问题。
对误期罚款, 应重点审核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期和罚款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
可以尽量降低误期罚款的计算基数,如以某个单体而非整个项目造价为计算基数。
二是罚款的费率是否合理, 是否过高, 是否重复计算。
如计算了节点工期又计算整个工期的,当整个工期不存在延误时应不承担误期罚款责任。
三是罚款是否规定了累计最高限额。
为了限制承包商的风险, 应争取规定累计最高限额, 例如,“本合同项下对承包商累计误期罚款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合同价款的5% 或者本合同项下承包商承包误期罚款的最高限额为人民币xx 元”。
(九)性能指标罚款
对性能指标罚款, 应重点审核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性能指标的确定和罚款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
二是罚款的费率是否合理, 是否过高, 是否重复计算。
三是罚款是否规定了累计最高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