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必备3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必备3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第1篇一、项目概况1、本项目的案名:西雅图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城市,被誉为“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本项目以“西雅图”为名,不但点明了项目在大郑州的区位,并且通过西雅图的品牌捆绑来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西雅图,郑州西部最美丽的城市版图。

2、区位分析一期启动区项目基地位于基地北边。

用地西接河南工业大学用地、南靠小学用地、东临牡丹路、北连主干道新龙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公顷。

二、规划设计依据本次规划设计遵从设计任务要求及各类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1、甲方提供的“西雅图”住宅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和基地红线图。

2、《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住宅设计规范》5、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三、规划设计原则本居住区定位为生态居住区,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

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1、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与活力。

2、可持续性: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3、整体性: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

居住区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区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区方案设计说明居住区设计说明一区位分析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

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

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

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

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

基地南面为余沣路,按总体规划控制道路红线宽40米:东临河流,预留30米的滨河路,用地东西宽284米,南北长423米,规划道路红线内总面积12.0公顷。

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相邻的道路为城市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因此有此3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较西侧相比严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北东南三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基地东南方向有河流和公园,因此此两个朝向有较好的自然景观,故设计时应合理的将些景观纳入建筑户型的视线之内。

西侧道路与其他三面相比人员较少,车流量小,因此此处较宜停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都希望居住在幽美典雅的环境。

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

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同时兼顾居住区整体空间,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洛阳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河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土地出让合同;规划局提供规划指导意见;用地红线图;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往来信函文件;国家及洛阳市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及规定三设计理念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

居住区设计说明

居住区设计说明

居住区设计说明第一篇:居住区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概述本项目为天津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居住区占地面积约为亩,其中可绿化面积约为二、景观设计的主题及原则1、设计主题:金色家园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主题为“以人为本,以绿为体,和谐舒适”。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心理感受,以居民的舒适生活为最终目的。

为居民们营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的家园。

真正让居民感受到归家的温馨。

2、设计的原则:本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绿化、美化、田园化为原则。

为居民创造宜人的园林空间。

三、具体植物配置说明1.从整体布局上,把整个小区划分为三个区域进行的植物设计。

其中第一个区域为周边区域。

即小区的外围。

这个区域主要采用大乔木以及绿墙进行空间的围合。

第二个区域为中心的公共空间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进行了丰富的植物配置。

做到四季均有景可赏。

第三个区域为各楼前及楼间的空间的植物配置。

这里主要用绿篱和色带花卉进行配置。

三个区域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

2.从空间上看在整体布局上分出的区域又可用不同的空间来代替。

中心的公共区域即社会空间,各楼前及楼间的区域即组团空间。

(1)社会公共空间在社会公共空间上采用以自然与整齐相结合,以自然为主的手法,组合成不同功能元素的景观空间。

塑造出缓坡密林,自然清雅的气氛。

(2)组团空间在组团空间上,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进行空间的围合,营造秘密,和谐的邻里空间。

满足人们休闲,休息和交流的需要。

在景观设计中创造出一种幽静,安全,赏心悦目的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

3.树种的选择上由于本项目所在地为盐碱地区,所以所选用的树种大多为乡土树种及耐盐碱树种。

根据民俗习惯,在设计中只少量点缀了白皮松,华山松常绿树种。

考虑到冬天的景观,在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大叶黄杨,北海道黄杨,早园竹等以多种形式进行了配置。

同样可用营造出丰富的冬季景观。

在植物的配置上,做到了乔灌草相结合,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

并且所选用的树种也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如代表吉祥如意的玉兰,海棠等。

居住区设计方案说明书文本-毕业论文

居住区设计方案说明书文本-毕业论文

目录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6)1总说明 (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6)1.2工程概况 (10)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0)1.5总指标 (11)1.6需要注意的问题 (14)2总平面 (14)2.1总平面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4)2.2场地概述: (15)2.3总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15)2.4竖向布置: (16)2.5绿化设计: (17)2.6 管线平面综合: (17)3建筑: (18)3.1设计依据: (18)3.2设计概述: (18)3.3建筑节能设计 (24)第二篇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28)1总说明 (28)1.1工程概况 (28)1.2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28)2结构设计 (30)2.1高程: (30)2.2楼面荷载: (31)2.2. 主要结构材料 (31)2.3 结构选型 (32)2.4 基础设计 (32)2.5 耐火等级 (33)2.6 主要结构尺寸 (33)2.7 结构计算 (33)2.8 其它 (34)第三篇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35)1总说明 (35)2 消防系统: (36)3 给水系统: (36)3.1用水量统计 (36)3.2 市政设施 (37)3.3 给水 (37)3.4 计量: (37)3.5 太阳能 (37)4 排水系统: (38)5.雨水系统 (38)6.管材 (38)第四篇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40)1总说明 (40)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0)2.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41)2.1室外计算参数 (41)2.2室内设计参数 (41)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要求: (42)4. 采暖热源设计: (42)5 采暖系统设计: (43)5.1户内采暖系统: (43)5.2底层商业采暖系统: (43)5.3保温: (44)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44)7 全楼技术指标 (44)第五篇电气初步设计说明 (45)1总说明 (45)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5)2.设计范围: (45)3.强电系统: (46)3.1变配电系统: (46)3.2、设备安装: (47)3.3、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48)3.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48)4.弱电系统: (50)4.1综合布线系统 (50)4.2有线电视系统 (51)4.3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51)5其它 (52)附录: (52)第七篇消防设计专篇 (56)1.设计依据: (56)2.工程概况: (56)3.总平面: (61)4.建筑防火: (62)5.消防给水: (63)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64)附录:图纸目录 (65)第八篇环境保护及节能说明专篇 (70)1总说明 (70)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70)2 建筑用水量统计: (70)3 节水措施 (71)4 排水系统: (71)5 固体垃圾处理: (72)6 废气处理: (72)7节能设计: (72)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1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第一篇:居住小区设计说明居住小区设计说明就设计意向而言,主要的理念是让居住区内的人们感到惬意舒适,不会有杂声影响他们的隐秘私生活和带给其不良社会风气,为营造良好居住小区环境作贡献,切实落实好和谐小区章程管理制度,走和谐发展道路,让小区变得更加美好,温馨可居!具体规划内容如下;首先,进入主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宽敞的铺装开朗空间,让小区里的人们平时有活动需要具体集中时提供方便。

在两排居室旁边各种有花叶榕若干,起到夏季遮阴作用。

在中轴线区域我们主要设计的是老年活动区和儿童玩乐区,在老年活动区中设立了小型下沉式广场,儿童玩乐区设立了植物迷宫,功能各异,方便在不同层次人的活动需求。

生态停车场设在可方便车位转移的地方。

主要在居住区周围设立条带式的绿篱,主要种植春鹃、四季桂、小叶黄杨等等。

其中出现的小品有花架、亭子、汀步等。

在四周做防护树种的是水杉树,个人以清凉的感觉,在一个设计的规划中水体和假山是少不了的,这不里面均齐了。

整个设计以配置植物为主,这样让长期呆在城市里的人们时刻感觉没有脱离乡村那种自然温暖的怀抱——四季如春之感!详细内容可参观原设计图,有何不健全地方请指出。

第二篇:居住小区设计说明设计说明该项目规划总用地为112009平方米,整个地块呈矩形,地势平坦,总建筑面积为——总社区绿化面积为--,地块的建筑形式均为6层和20层的多层和高层。

我这次的设计理念围绕着以下四个方面:1.家园,我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住区环境的塑造,提升居住者对“家”的认知感,2.“家”不是一栋楼,一套公寓,而首先是一片完整的社区,一个美丽的“园”。

绿洲,在高层环抱的建筑围合出的人工空间中创造出现代的生态绿洲,最大可能的将景观设计以生态自然的方式出现,人工的模拟出自然景观通过有机的组织,让其自身成为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环境,调节区域性的小气候,让人类能最大限度的回归自然,让整个社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人文,每一个社区都将会创造出自己的“区域文化”从项目开始策划运作,整个“人文”的创造就已经开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是一步步地将文化的火种传承并扩大,甚至是一个系统,不停地延伸。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述本住宅小区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旨在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

二、规划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行为习惯,打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施配置,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生态环保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小区的生态效益。

3、融合社区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三、总体布局1、建筑布局小区内建筑采用行列式与围合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既能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又能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空间。

2、道路交通小区设置两个主要出入口,内部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同时,合理设置停车位,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3、景观绿化在小区中心设置大型中央景观花园,结合宅间绿地和道路绿化,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系统,为居民提供优美的景观环境。

四、建筑设计1、住宅户型设计多种户型,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户型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采光通风良好。

2、建筑外观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的风格,色彩搭配协调,注重线条的简洁与流畅,展现出时尚与大气的形象。

3、建筑材料选用环保、节能、耐用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公共服务设施1、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专门的物业管理用房,为小区的物业管理提供便利。

2、社区活动中心配备社区活动中心,包括健身房、阅览室、儿童游乐区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3、商业配套在小区周边设置适量的商业配套,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购物需求。

六、消防与安全设计1、消防设计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确保小区的消防安全。

2、安全防范采用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环保与节能设计1、雨水收集与利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绿化灌溉和景观用水,节约水资源。

绿野居住小区设计说明书

绿野居住小区设计说明书

绿野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设计概况二、规划设计主要依据三、规划设计原则四、规划目标五、规划构思与布局六、规划构思与布局七、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八、综合管网规划九、竖向规划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 随着居住质量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消费习惯开始由普通居住型向人文居住型住房转变,居住区的布局形态和环境设计在我国已经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的亮点和焦点。

本设计本着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在居住区的布局上以“水波”的理念为原点进行演绎,形成圈层式的结构。

将“山、流水、绿网、家园”四个核心要素结合在一起,力求体现有江南水乡特色居住环境。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 House consumption habit of people has change from the type of normal housingdesign to the type of humanity housing design.The shape of inhabited region and landscape design has become a new focus in the urban community planning in china.TheSchem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garding people as the core the design, With the idea of " ripples " on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e inhabited region,the design has formed the structure of one layer types to take together the four key point---mountain,water,green and home.It does the best to realize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of watertown in jiangnan.一、规划设计概况1. 区位与环境本次规划地段绿野居住区位于长沙市含浦分区,西邻规划中的含浦大道,东靠靳江河,南抵市三环线路。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需求,提供一个合理布局、功能齐全、生活便利的居住区。

本文将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选择、用地规划、建造设计、交通规划、绿化设计等。

二、区域选择居住区规划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区域。

考虑到居住区的便利性和生活配套设施,我们选择了位于城市中心的一块空地作为居住区的建设地点。

该地区周边交通便利,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三、用地规划根据居住区的功能需求,我们将整个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其中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和绿化区。

住宅区占用主要面积,设计了多栋高层住宅楼和少量别墅,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商业区位于居住区中心,提供各类商业设施和服务。

公共设施区包括学校、医院、社区中心等,方便居民的学习、医疗和社交活动。

绿化区则贯通整个居住区,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

四、建造设计在居住区的建造设计中,我们注重建造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住宅楼采用现代化的建造风格,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别墅则注重私密性和豪华感,设计了独立花园和泳池等配套设施。

商业区的建造设计注重商业氛围和便利性,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和现代化的外观设计。

五、交通规划居住区的交通规划是确保居民出行便利的重要因素。

我们设计了道路网,包括主干道和支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需求,设置了专门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并提供了充电桩和停车位等设施,鼓励居民使用环保出行方式。

六、绿化设计绿化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份。

我们在居住区的各个区域设置了绿化带和公园,提供了丰富的植被和休闲设施。

同时,我们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采用生态雨水处理系统和植物过滤污水等技术手段,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七、总结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的区域选择、用地规划、建造设计、交通规划和绿化设计等方面的考虑,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生活便利的居住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一、工程概况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

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

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6、具有超前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考虑地方气候与习俗等特点,力求建筑风格的创新。

四、规划目标1、体现小区建筑文脉的延续性:以人们熟悉的空间序列布局—轴线,及熟悉的空间围合形式—庭院,形成一个空间明确、秩序井然的居住组群,产生亲切感、秩序感,构成了快乐的生活空间和强烈的领域感。

以宽敞的庭院围合,使每家每户都能充分的享受到充足的阳光、空气、及自然景观。

2、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创造了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使各种年龄和层次的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交流而又不互相干扰。

按照空间的领域意识分层次使用户外空间。

主要景观设计的序列依此而展开。

以环境设计手法限定界域,路线明确,层次清晰,营造了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形成良好居住氛围。

3、力求将艺术的灵魂和创意融入生活的情趣中,创造出一个诗意的栖居环境,并以次倡导形成温馨的生活方式。

五、规划布局根据现状条件分析,本次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空间的开发与整合。

主要包括结构部分、功能部分、道路部分、空间环境部分、绿化景观部分。

通过规划、空间、景观的综合,力争创造一个特色显明、适宜人居的生活社区。

1、总体规划结构规划结合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着力营造连续的绿色空间,形成了一条景观轴线,一个结构核心,三个功能组团的结构形式。

小区主要入口正对的景观大道及其两侧的绿化带和绿化节点形成了一条小区的主要景观轴线。

紧邻景观轴线中部的是小区的中心广场及公建,它们形成了小区的结构核心。

小区的车行道路通向每个住户,形成了方便通畅的道路网,再结合不同的户型在总平面中的布置自然的将小区划分为三个居住组团。

景观轴线贯穿每个组团,并与庭院绿化相互联系,从而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品质。

2、功能分区布局第一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小区西南侧的以小户型的多层经济实用房为主加上临街商铺的组团,这个居住组团主要是以99.17平方米户型为主,包括148.35平方米的复式,居住建筑层数均为6.5层,商铺层数为3层。

第二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小区中部围绕结构核心的组团,这个组团主要是以125.5平方米户型为主,包括213.18平方米的复式,建筑层数均为6.5层。

第三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小区东侧的以稍大户型的经济实用房为主加上临街商铺的组团,这个居住组团主要是以119.80平方米户型为主,包括149.92平方米的复式,居住建筑层数均为6.5层,商铺层数为3层。

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区内道路分小区级和宅间路两级。

小区级道路:是小区的主要通道,允许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但运用路障或铺地等形式限制车速,规划路宽5.5米。

宅间路:主要由通往各个居住单元的路和一些休闲性道路组成,允许非机动车和少量机动车通行。

规划路宽3.0—5.5米,可以兼作消防通道。

本方案的车行道通至各个单元楼下,使车量能够非常方便的到达。

停车设施:小区内兼有地上和地下两种停车方式。

地上停车位主要布置在小区北面车行道的一侧以及各个单元前方,便于车主停车后直接入户。

地下车库位于小区的结构中心下部,东西分设出入口。

4、空间环境规划空间环境设计强调“均好性”。

社区中各建筑通过围合、渗透等方式,形成了各种私密的、组团的、公共的空间环境。

对于各种空间的“均好性”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点:(1)、强调环境资源的均好性,以“均享”为原则,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通过调整规划,把资源“分散”到每幢住宅前,每个院落内,甚至每户窗前。

也就确定了在社区的规划框架中要布置出多个景观“亮点”,实施均享理念。

(2)、强调公共空间的均好性。

规划方案突出了规则的绿化空间,并且以此为母体,重复布置,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也获得了空间分布上的均好。

(3)、强调日照朝向的均好,强调内外部环境的融会贯通。

5、绿化景观规划绿化景观系统由中心景观绿化、带状轴线绿化及庭院绿化构成,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的绿化系统。

中轴线的带状绿化加上不同大小的景观节点,从而形成了整个居住区的景观绿化结构。

带状绿化轴线贯穿整个小区,随着空间的变化,或局部放大为广场,或局部变化加入小品,健康步道、小型水景,用中国园林的自然意境,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活动场所,提供休闲游艺,放松身心的居家环境气氛,强调绿化的均好性和亲和性,真正成为居民的室外起居室。

中心绿化和庭院绿化相互穿插、渗透,使庭院绿化成为中心绿化的延伸。

六、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特点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有以下两个特点:(1)、住宅户型设计采用多种类、多套型的方案设计,结合市场分析结果,合理选择单体建筑形式,做到户型“多样化”、“人性化”,满足各种家庭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可谓“度身订做”。

户内空间分隔充分考虑功能性和舒适性原则,实现了动静分离、主客分离、干湿分离、户户朝南。

各种厅、房均可直接采光通风。

细节处理、观景阳台、飘窗、生活阳台的运用,使户型设计更具特点。

(2)、立面造型采用个性化建筑设计风格,突出现代典雅的特点,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功能构件,如窗台、阳台、空调板、屋顶构架等进行穿插组合,强调细节处理,立面的色彩运用上,局部采用跳跃色彩,既保持了现代主义的简洁明快,又避免其单调和冷漠。

同时运用对比、韵律等原则,力图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现代住宅形象。

2、住宅设计住宅建筑功能:(1)、本设计各套型住宅均设有起居室、餐厅、主卧室、次卧室、厨房、卫生间、生活阳台,住宅内各功能空间,动静分区,各主卧室附带卫生间。

(2)、本设计各套型住宅的起居室,对外设落地推拉塑钢玻璃门或落地玻璃窗,使其能获得充分的光照和良好的视野;各套型均布置相对独立的餐厅或保证相对完整的用餐空间,各卧室的设计尽可能地在南向采用低窗台的“飘”窗设计。

部分卧室采用落地角窗,以扩大视野,增大可利用的连续墙面。

立面造型与外饰面设计:(1)、本小区住宅的立面造型,力求体现轻逸、飘雅的意境,多层住宅建筑顶部设计采用坡屋顶,使建筑的轮廓线更加丰富,在立面造型上强调建筑“语汇”的简约,力求整体风格上的协调一致。

(2)、立面设计中对阳台的设计处理方法是:南立面的阳台采取落地透明玻璃,以通透流畅的水平金属栏杆为主的造型,细节上注意分户隔墙处的处理。

(3)、在立面设计中,利用上下两层飘窗的凹进处布置卧室空调室外机。

起居室的空调室外机置于阳台上,北立面部分设空调室外机搁板。

设计统一布置空调机冷凝水排放管。

(4)、住宅的外饰面拟采用超低污染型高级弹性防水涂料,设计中对色彩、质感和纹理进行艺术处理。

(5)、在色彩处理上考虑XX的气候特点,同时考虑该组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建筑外饰面的色彩选择以蓝色为主基调,局部点缀以明亮、鲜艳与对比差异较大的色块,以体现清新、高雅的现代建筑风格。

3、公建与商铺设计(1)、由于依托郑东新区的各项教育设施,本小区内不再设置教育设施。

(2)、在小区的中部景观结构中心设有椭圆形的两层会所,会所周围有弧形水面,它们相互辉映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2)、本小区东西两侧设有三层商铺,开发时可为本小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商业服务,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的购物、修理、保健、休闲、娱乐等设施均可由这些商铺及小区周边的沿街商铺提供。

第二章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及结构基本概况1、基本风压及风荷载标准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

2、场区基本概况。

拟建场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3、结构设计依据的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建筑抗震设计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技术规范规程。

二、采用的荷载标准值卧室、客厅、休闲厅、餐厅、楼梯 2.0KN/m2卫生间、厨房、生活阳台 2.0KN/m2电梯机房 7.0KN/m2车库 4.0KN/m2储藏室 5.0KN/m2上人屋面 2.0KN/m2其余按按荷载规范采用。

三、结构方案设计1、结构选型多层住宅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地上部分采用P型多孔砖,地下部分采用粘土砖墙。

沿街商铺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2、结构材料墙体砖混结构建筑地上部分墙体为240厚多孔砖墙,地下部分采用240厚粘土砖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室内地坪以上外墙均为250厚加气砼填充墙,内墙为200厚加气砼填充墙。

3、变形缝设计本项目单体中存在平面尺寸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及平面、竖向不规则情况,应按照相关规范设置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

4、地基与基础本工程尚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根据结构形式及本地区工程地质经验,多层住宅拟采用天然地基上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高层住宅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上筏板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